今年住房制度改革重点确定

今年住房制度改革重点确定

一、今年住房制度改革重点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许入丹[2](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张旭文[3](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认为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管桦[4](2021)在《甘肃省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文中指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始终与人类物质资料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如今的社会对学历水平重视程度的加重,使我国农村文化教育也在逐渐与城镇对接,随着很多农村家庭在解决了吃饱穿暖的难题后,逐渐开始重视子女教育。尽管近年来对农村地区教育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但由于历史性因素和经济因素,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仍然落后于城镇地区。21世纪初农村地区实行的“撤点并校”政策在现在仍然对农村家庭的教育资源有着极大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为了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为了对孩子安全和学习考虑,选择将孩子送往教育条件更好的城镇求学,家长进城陪读。农村进城的陪读家长能否在城镇完成社会发展融入适应,关系着孩子教育的顺利完成、陪读家长生存状况和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以甘肃省通渭县的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为研究对象,研究理论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和社会化理论,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群体社会适应困境,研究主体部分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形成进行介绍。主要从通渭县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口状况和教育水平说明当地情况,以社会和家庭因素解释说明陪读兴起原因和过程,最后,简要说明通渭县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特点。第二部分,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就业困境。主要分析其就业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三部分,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住房困境。主要分析其住房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四部分,第四章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交往困境,主要分析其交往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五部分,第五章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前景抉择困境,主要分析其前景抉择困境原因、表现和影响。第六部分,通渭县农村高中陪读家长走出社会适应困境的路径。主要从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建议措施。

苗宇飞[5](2021)在《人民中心论视域下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民中心论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的重要执政理念体现,对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这一概念,使得学术界对“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研究开始更加全面而系统,因为这是与人民生产和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制度,关系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目标。同时有利于实现人民缩小贫富差距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民中心论和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的上层建筑,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在人民中心论的指导下进行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民中心论和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内涵,着重分析了人民中心论的意义和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功能与价值。其次对二者的发展历程和关系进行分析,人民中心论是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哲学基础,指导着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向可持续性、系统性和制度性转变;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是人民中心论的实践要求,为其实现提供法治基础、实现条件和具体实施三方面的保障。再次着重分析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和人民健康领域取得的成就。虽然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对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许多帮助,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例如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在制度设计中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制度运行中存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制度评价中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顶层设计,统筹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体制改革,加大对僻远、落后地区和农村的政策倾斜和建立以人为本为核心,公平正义为基础的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建议。目的是为了尽快推进我国的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的基本生活状况和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袁亚琦[6](2020)在《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棚户区改造是一种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重构过程,也是一项能够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推动城市发展、扩大消费内需、撬动新型城镇化、增加住房供给和调节房地产市场的民生工程和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政府消除贫困并防止贫困扩大化,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但棚户区改造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功能提升的同时,其带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也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学术方面,棚户区改造也为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但对于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正负效应也引起了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究竟棚户区改造带来的是被拆迁居民在空间及文化上均被排斥和剥夺,还是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城市贫困的最大功臣。西方关于棚户区、贫民窟等类似主题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于20世纪末,且新时代背景下的棚户区改造与西方国家城市的贫民窟治理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借鉴城市社会空间、企业家政府和府际关系等理论,尝试通过对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机理、效应的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棚户区改造对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塑过程与综合效应,以及贫困空间由分散到集聚的作用机理,丰富城市社会空间转型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案例,深化延展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研究内涵。本文以南京为例,通过对大时间跨度和人口普查、低保、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申请等大量翔实的宏观数据,以及选取案例地块的全过程跟踪式调研、访谈数据的处理,分别从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住房改革初期、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四个阶段分析南京棚户区的演化历程和格局;按照土地权属将棚户区划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棚户区两种类型,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棚户区的社会空间特征差异及拆迁安置居民迁居特征。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个体行为三个层面,构建棚户区改造实施的综合驱动力模型和解释性框架;继而讨论棚户区改造带来的空间、经济、社会效应和不利影响。最终通过对国家-地方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制定-执行的分析和审示,提出棚户区改造的空间政策、拆迁安置政策和资金政策的优化建议。通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棚户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城市居住空间类型,是城市发展过程的缩影;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棚户区与城市贫困人口集聚区的空间耦合关系完全确立,内城边缘和城市近郊区的“城中村”成为棚户区的主要空间载体。不同权属的棚户区在空间分布、居民属性、迁居模式和实施效应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棚户区改造中弱势群体的需求与政策偏向存在失配现象。棚户区改造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空间资源再生产和再分配的过程,其本质是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竞争语境下,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政治、社会效益的综合考量,为完成自上而下的政治任务以及在政策框架下寻求自身利益的一个产物,驱动机制包括政治环境因素、社会生产因素以及个体行为因素。通过府际关系、空间政策、安置政策的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棚改中的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

杜海龙[7](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李晓宁[8](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任雨欣[9](2020)在《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文中认为本文研究变译理论指导下中国诗句口译,以2004年至2012年总理记者发布会上引用的诗句为例进行具体案例分析。本文主要针对中国诗句的特点及其口译难点,探讨变译理论翻译策略的应用,从而解决诗句口译的难点,更好地传达说话者的意图。变译理论由黄忠廉教授提出,是一种强调翻译变化的翻译理论。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其应用到翻译作品的过程中。然而大多数变译理论应用的研究都集中在笔译活动上,其对口译活动的指导性研究仍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变译理论的指导下诗句口译的研究则更为罕见。实际上,变译理论的一些翻译策略可以更好、更有效地解决诗句口译所特有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该理论如何帮助译者解决诗句口译的难点。凝练,追求音韵和对称之美,以及多变的古汉语语法都是中国诗句的特色。针对其特点,口译员需要处理如何化繁为简,删除冗余部分以及消除古今语法差异。本文依据变译理论的翻译策略在诗句翻译中的应用,探讨变译理论的三种翻译策略(阐译、摘译、编译)如何解决中国古诗句口译中的困难,总结合适有效的诗句翻译方法,并为研究者和口译人员提供相关理论和应用参考。

程文浩[10](2020)在《广州市城镇居民房产税改革意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大以来,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关注度再次被提到新的高度。在房地产税立法进程加快以及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宏观大背景下,我国房产税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而从2011年上海、重庆两地开展试点以来,房产税改革一直受到合法性、征管水平以及群众基础的限制,进展和效果都不理想。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房产税政策文件及房产税征管现状的整理,归纳出我国房产税征管目前存在着地方政府积极性自主性低、地方收入过于依赖交易环节、房产价值评估体系落后、自然人纳税人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并在广州市范围内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房产税政策了解情况、改革预期和支付意愿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在调查问卷和访谈收集的居民意愿基础上,结合世界其他典型城市房产税制度的优秀经验,提出我国房产税收改革的建议:一是在税制改革中要给予地方政府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和税权,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二是要提升自然人税收服务和和管理水平,借鉴广州社区网格化的经验,加强多部门间的协作配合,以期达到提升自然人纳税遵从度的效果。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利用地方人才优势完善房产评估体系,为房产税改革提供支持。

二、今年住房制度改革重点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住房制度改革重点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概念释义
    1.2 研究对象选择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1.2.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2.1 城镇概况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2.2.1 预定目标
        2.2.2 实施机制
        2.2.3 考核内容
        2.2.4 激励机制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2.4.1 构建思路
        2.4.2 目标体系
        2.4.3 评价标准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3.1.1 评价机制
        3.1.2 评价逻辑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成思考
        3.2.2 指标选取原则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3.3 评价模型构建
        3.3.1 评价方法选择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3.4 本章小结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4.3.1 评价因素
        4.3.2 评语等级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4.3.4 计算隶属度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5.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致谢

(3)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1.3.1 核心观点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5.1.1 研究设计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8.2.1 完善法律制度
        8.2.2 完善契约制度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甘肃省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文献简评
    三、概念界定
        (一)陪读家长
        (二)社会适应困境
    四、理论工具
        (一)理性选择理论
        (二)社会化理论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半结构访谈法
        (四)观察法
        (五)个案分析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兴起
    一、通渭县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二)经济发展
        (三)人口状况
        (四)教育水平
    二、农村陪读家长兴起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陪读家长兴起的过程
        (一)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二)撤点并校的客观推动
        (三)不同家庭的理性选择
    四、通渭县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特点
        (一)以亲代、女性为主的陪读群体
        (二)短期性、两栖性的陪读现象
        (三)以生活照顾为目的的陪读生活
第二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就业困境
    一、就业困境的原因
        (一)以配合学校时间为第一选择
        (二)家庭内部的不稳定
        (三)用人单位的优胜劣汰
    二、就业困境的表现
        (一)想就业无岗位
        (二)有岗位无技能
        (三)有技能无渠道
    三、就业困境的影响
第三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住房困境
    一、住房困境的原因
        (一)城镇房价的迅速增长
        (二)住房保障制度存在一定问题
        (三)不同家庭的住房选择
    二、住房困境的表现
        (一)城镇无住房
        (二)买房无能力
        (三)租房无市场
    三、住房困境的影响
第四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交往困境
    一、交往困境的原因
        (一)户籍角色的不认同
        (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
    二、交往困境的表现
        (一)交际圈层的固化
        (二)交往时间的局促性
        (三)交往空间的狭窄性
    三、交往困境的影响
第五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前景抉择困境
    一、前景抉择困境的原因
        (一)农村土地的约束
        (二)城镇生活的压力
        (三)赡养老人的义务
    二、前景抉择困境的表现
        (一)留在县城的迷茫
        (二)回到老家的不甘
    三、前景抉择困境的影响
第六章 通渭县农村高中陪读家长走出社会适应困境的路径
    一、政府支持
        (一)完善制度体系
        (二)提供就业岗位和组织技能培训
        (三)规范租房市场
    二、社会援助
        (一)企业援助
        (二)城镇居民接纳
    三、家庭关心
    四、个人努力
        (一)理性选择学校
        (二)关注自身发展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深入研究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通渭县统计局基本情况数据资料
附录二 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人民中心论视域下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价
    四、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民中心论与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相关概述
    一、人民中心论概述
        (一)人民中心论之“源”
        (二)人民中心论之“新”
        (三)人民中心论的基本内涵
        (四)人民中心论的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概述
        (一)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
        (二)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层次分析
        (三)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功能与价值
第二章 人民中心论与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关系
    一、人民中心论与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
    二、人民中心论之于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建设的价值
        (一)人民中心论是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的哲学基础
        (二)人民中心论促进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由生存性向可持续性转变
        (三)人民中心论促进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由孤立性向系统性转变
        (四)人民中心论促进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由任意性向制度性转变
    三、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之于人民中心论实现的作用
        (一)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是人民中心论的实践要求
        (二)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为人民中心论提供法治基础保障
        (三)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为人民中心论提供实现条件保障
        (四)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为人民中心论提供具体实施保障
第三章 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就业制度的创新与人民中心论的实现
        (一)建立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
        (二)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三)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二、教育制度的创新与人民中心论的实现
        (一)健全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
        (二)发挥网络优势,创新教育方式
        (三)师风师德建设完善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和人民中心论的实现
        (一)完善弱势群体救助制度
        (二)加快建立医疗、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三)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四)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四、人民健康制度的创新和人民中心论的实现
        (一)优化生育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
        (二)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
        (三)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第四章 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建设需要完善的方面与解决措施
    一、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建设需要完善的方面
        (一)制度设计中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二)制度运行中存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现象
        (三)制度评价中考核机制不健全
    二、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建设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政府与社会协同共治体制改革
        (二)加大对僻远、落后地区和农村的政策倾斜
        (三)健全以人为本为核心,公平正义为基础的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棚户区改造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1.1.2 棚户区改造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政策手段
        1.1.3 棚户区改造成为社会转型发展中困境的缩影
        1.1.4 棚户区改造的效应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贫民窟与棚户区(Slum/shantytown)
        1.3.2 棚户区改造(Shantytown Transformation)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范畴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外贫民窟研究综述
        2.1.1 贫民窟的形成机制研究
        2.1.2 贫民窟的社会问题研究
        2.1.3 贫民窟的治理措施研究
        2.1.4 贫民窟的演变趋势研究
        2.1.5 国外研究相关评述
    2.2 国内棚户区研究综述
        2.2.1 棚户区改造政策研究
        2.2.2 棚户区改造实践研究
        2.2.3 棚户区改造效应研究
        2.2.4 国内棚户区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Urban Social Space Theory)
        2.3.2 城市企业主义理论(Entrepreneurialism Theory)
        2.3.3 府际关系理论(Inter Governmental Relations)
第3章 南京棚户区演化历程及格局特征
    3.1 新中国成立前:棚户区区位初显到形成的漫长历程
        3.1.1 南京古代城市格局中棚户区区位初显
        3.1.2 民国时期南京棚户区形成
    3.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棚户区中心集聚的规模扩大期
        3.2.1 改革开放前南京城市棚户区分布格局
        3.2.2 计划经济时期零星棚户区的拆除与重建
    3.3 改革开放至住房制度改革前(1978-1998):棚户区内聚成片的相对集中布局期
        3.3.1 内聚成片的空间布局
        3.3.2 拆一建多的棚户区改造
    3.4 住房改革初期(1998-2008):由内向外跳跃式扩迁的突变期
        3.4.1 连片棚户区的逐步消失
        3.4.2 差别化的棚户区改造
    3.5 棚户区改造政策实施以来(2008-2018):内点外片的空间优化期
        3.5.1 小尺度点状集聚为主的棚户区分布格局
        3.5.2 尚未拆迁的零星棚户区
    3.6 南京棚户区格局与改造过程分析
        3.6.1 南京棚户区格局演化过程
        3.6.2 南京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特征:典型核心边缘结构
第4章 “棚改”实施以来南京棚户区社会空间特征
    4.1 棚户区改造过程的空间特征
        4.1.1 空间分布特征:“由内及外”、“内小外大”
        4.1.2 改造前后对比:“环境改善”、“功能提升”
    4.2 拆迁安置居民社会特征与迁居特征
        4.2.1 社会群体特征:人口老龄化、较高贫困率
        4.2.2 安置迁居模式:中心到边缘、分散到集中
    4.3 基于土地权属的棚户区类型划分及差异
        4.3.1 国有土地棚户区和集体土地棚户区
        4.3.2 两类棚户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
    4.4 西街与南河两个实证案例的对比
        4.4.1 国有土地棚户区:西街片区
        4.4.2 集体土地棚户区:南河片区
        4.4.3 西街与南河案例的差异总结
第5章 棚户区改造的机制分析
    5.1 政治环境驱动力
        5.1.1 土地储备制度的空间效应
        5.1.2 府际治理的综合推动
        5.1.3 基于成本考虑的差异化安置政策
    5.2 社会生产驱动力
        5.2.1 经济增长的空间实现
        5.2.2 企业主义的政府运作
        5.2.3 实现空间正义的均衡发展需求
    5.3 个体行为驱动力
        5.3.1 贫困家庭生活改善的契机
        5.3.2 一般家庭迁居的资金来源
        5.3.3 中产阶层财富积累的机遇
    5.4 棚户区改造的综合驱动模型
第6章 南京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效应
    6.1 空间绅士化与郊区化效应
        6.1.1 城市景观环境更新
        6.1.2 城市空间功能重构
        6.1.3 城市居住郊区化拓展
    6.2 经济发展与收入增长效应
        6.2.1 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6.2.2 带动城市房地产市场繁荣
        6.2.3 提升棚户区居民经济收益
    6.3 居住与城市品质提升效应
        6.3.1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6.3.2 避免城市内城衰败
        6.3.3 消除社会治理“盲区”
    6.4 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
        6.4.1 拆迁过程的社会矛盾问题
        6.4.2 困难群体的利益剥夺问题
        6.4.3 城市贫困的转移集聚问题
        6.4.4 安置居民的社会成本问题
第7章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优化建议
    7.1 棚户区改造政策演变与南京的地方实践
        7.1.1 国家层面棚户区改造政策的演变历程
        7.1.2 南京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地方实践
    7.2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审视
        7.2.1 自上而下政策的执行偏差:范围界定模糊带来的“搭便车”
        7.2.2 失衡的空间政策:规划的空间正义问题
        7.2.3 不同安置政策带来的“身份歧视”:权益保障的供需失配
        7.2.4 基于成本的拆迁安置政策后效:内城原住民的边缘化处境
    7.3 棚户区改造政策的优化建议
        7.3.1 棚户区改造中府际关系的优化
        7.3.2 基于空间正义的城市规划
        7.3.3 基于社会公平的拆迁安置政策
        7.3.4 棚户区改造中资金政策的优化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棚户区类型与社会空间差异
        8.1.2 南京棚户区时空演变与改造特征
        8.1.3 南京棚改的驱动机理与正负效应
    8.2 创新与不足
        8.2.1 本文创新点
        8.2.2 研究不足之处
    8.3 讨论与展望
        8.3.1 基于改造的棚户区治理研究是综合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
        8.3.2 基于棚户区改造的社会空间理论体系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京拆迁安置居民居住迁移情况电话访谈记录表
附录B 棚户区改造政策文件汇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8)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结构
    五、资料的来源
    六、创新点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一、近郊农村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小结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小结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一、舞队之中
        二、舞场之外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小结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第三节 书画协会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二、以书画结友
    第四节 围圈踢毽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二、结伴踢毽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小结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二、手绘方庄地图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一、掌上四合院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小结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二、网络互动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四、画中“方庄”
    小结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Methods
    1.4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velopment on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2.2 Studies on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2.3 Studies on Interpretation on Press Conference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AND INTERPRETING OFVERSES OF CHINESE POEMS
    3.1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3.1.1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3.1.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pragmatic value of the TVT
    3.2 Interpreting of Verses of Chinese Poems
        3.2.1 Chinese poetry itself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3.2.2 Difficulties of interpreting of verses of Chinese poems
Chapter Four CASE STUDY---STRATEGIES EMPLOYED IN CHINESE VERSES INTERPRETING
    4.1 Explaining Interpreting
    4.2 Selective Interpreting
    4.3 Edited Interpreting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10)广州市城镇居民房产税改革意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房产税
        2.1.2 房产税改革
    2.2 基础理论
        2.2.1 产权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我国房产税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
    3.1 建国以来主要房产税收政策回顾
    3.2 上海、重庆两地推行个人征收房产税试点工作回顾
        3.2.1 上海、重庆两地房产税改革试点办法的比较
        3.2.2 上海、重庆两地房产税试点工作效果评价
        3.2.3 房产税试点效应没有得以充分发挥的原因
    3.3 广州市房产税征管现状及问题
        3.3.1 广州市房产税征管现状
        3.3.2 广州市房产税征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 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再思考
第四章 广州市城镇居民房产税改革意愿调查
    4.1 问卷调查法
        4.1.1 调查对象
        4.1.2 抽样方法
        4.1.3 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4.1.4 调查对象特征情况
    4.2 访谈法
        4.2.1 访谈方式
        4.2.2 访谈对象
    4.3 广州市城镇居民房产税改革意愿调查统计结果总体分析
        4.3.1 城镇居民对房产税的认知
        4.3.2 城镇居民对房产税改革的态度和意愿
        4.3.3 城镇居民对房产税税制设计的意愿
    4.4 广州市城镇居民房产税改革意愿调查统计结论
第五章 其他典型城市房产税制度借鉴与启示
    5.1 新加坡市房产税收制度
    5.2 香港市房产税税收制度
    5.3 东京市房产税收制度
    5.4 首尔市房产税收制度
    5.5 其他城市房产税制度借鉴和启示
        5.5.1 发挥房产税筹集地方财政收入功能
        5.5.2 建立完善可信的房产价值评估体系
        5.5.3 合理设计房产税征管措施
第六章 完善房产税改革的建议
    6.1 充分发挥广州市各级政府自主性
    6.2 推行自然人税收网格化管理
    6.3 完善广州市房产登记和评估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广州市城镇居民房产税改革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今年住房制度改革重点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甘肃省通渭县农村高中生陪读家长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D]. 管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人民中心论视域下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研究[D]. 苗宇飞. 大理大学, 2021(10)
  • [6]大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时空特征、机理与效应研究 ——以南京为例[D]. 袁亚琦. 南京大学, 2020(12)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8]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9]变译理论下中国诗句口译策略研究 ——以2004-2012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为例[D]. 任雨欣.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广州市城镇居民房产税改革意愿研究[D]. 程文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今年住房制度改革重点确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