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一、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朱长乐[1](2020)在《清金化痰汤及黄芩苷通过TLR4/MyD88/NF-κB/NLRP3通路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分为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综述综述一对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综述二对急性肺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等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了重点综述。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分为四个实验;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分为五个实验。第一部分: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实验一目的:通过LPS干预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评价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气道滴注LPS溶液的方式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并给予低剂量清金化痰汤、高剂量清金化痰汤和克拉霉素灌胃。检测肺湿/干比、BALF蛋白质浓度、炎症因子分泌情况、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气道滴注LPS可显着上调大鼠肺重量的湿/干比和大鼠BALF的蛋白质浓度,增加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促进炎症因子CXCL-1、IL-6和MPO的释放,诱导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浸润,引起肺泡壁增厚、支气管上皮细胞水肿。清金化痰汤可显着降低肺重量湿/干比和大鼠BALF的蛋白质浓度,减轻ALI大鼠的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减少蛋白质由毛细血管、间质向肺泡的渗透,减少中性粒细胞聚集,抑制炎症因子CXCL-1、IL-6和MPO的分泌,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二目的:通过LPS干预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评价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气道滴注LPS溶液的方式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并给予低剂量清金化痰汤、高剂量清金化痰汤和克拉霉素灌胃。WB法检测蛋白表达变化、IHC检测肺组织蛋白表达改变。结果:气道滴注LPS可显着促进TLR4、MYD88、NLRP3的蛋白表达的升高和NF-κB磷酸化。清金化痰汤可显着降低TLR4、MYD88、NLRP3蛋白的表达,抑制了 NF-κB的磷酸化,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三目的:探索清金化痰汤含药血清冻干粉对BEAS-2B细胞损伤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冻干机将含药血清冻干为含药血清冻干粉。以空白含药血清冻干粉、清金化痰汤含药血清冻干粉、克拉霉素含药血清冻干粉干预支气管上皮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各药物的细胞毒性,并检测各药物抑制炎症因子分泌的效果。结果:清金化痰汤含药血清冻干粉和克拉霉素含药血清冻干粉可以引起细胞明显的水肿,细胞内可见黑色颗粒物质,并且无明显抑制炎症因子IL-8、IL-6、TNF-α、MPO分泌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四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清金化痰汤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方法:大鼠灌胃纯水、清金化痰汤和克拉霉素7天后采血、离心,制备含药血清。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并分析各药物及其含药血清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清金化痰汤中含有9个化学成分,分别为黄芩苷、伪麻黄碱、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连翘苷、大黄酸、甘草酸铵、齐墩果酸,其中3个为入血成分,分别为黄芩苷、伪麻黄碱、甘草酸铵。第二部分: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实验五目的:探索黄芩苷对LPS诱导BEAS-2B细胞损伤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黄芩苷标准品、克拉霉素标准品干预支气管上皮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各药物的细胞毒性,并检测各药物抑制炎症因子分泌的效果。结果:黄芩苷标准品浓度在10μg/ml及以下时,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细胞生长状态较好,细胞扁平,呈多边形。黄芩苷用药对炎症因子IL-8、IL-6、TNF-α、MPO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六目的:探索黄芩苷对LPS诱导BEAS-2B细胞损伤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以黄岑苷标准品、克拉霉素标准品干预LPS诱导的上皮细胞急性损伤模型,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炎症因子的含量、观察细胞形态、用Transwell小室检测上皮细胞趋化中性粒细胞的作用。结果:LPS干预BEAS-2B细胞可显着促进细胞因子IL-8、IL-6、TNF-α、IFN-γ、IL-1β和GM-CSF的分泌,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趋化中性粒细胞,诱导上皮细胞损伤。黄芩苷可显着地抑制IL-8、IL-6、TNF-α、IFN-γ、IL-1β和GM-CSF等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迁移数量。实验七目的:探索黄芩苷对LPS诱导的BEAS-2B细胞损伤的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黄芩苷标准品、克拉霉素标准品干预LPS诱导的上皮细胞急性损伤模型,检测细胞中TLR4、MYD88、TRIF、NF-κB、NLRP3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LPS干预BEAS-2B细胞可激活TLR4信号通路,显着上调TLR4、MyD88、NLRP3蛋白的表达和NF-κB的磷酸化,黄芩苷可显着地下调TLR4、MyD88、p-NF-κB和NLRP3蛋白含量和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八目的:探索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气道滴注LPS溶液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并给予低剂量黄芩苷、高剂量黄芩苷和克拉霉素灌胃。检测肺湿/干比、BALF蛋白质浓度、炎症因子分泌情况、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LPS干预上调了 BALF和血清中的炎症因子CXCL-1、IL-6、IL-1β、TNF-α和MPO的分泌,增加了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黄芩苷干预可显着降低大鼠肺组织重量的湿/干比和BALF的蛋白质浓度,抑制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到肺泡间质和肺泡间隙,减轻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水肿,抑制上皮细胞的黏液分泌,抑制BALF和血清中炎症因子CXCL-1、IL-6、IL-1β、TNF-α和MPO的分泌,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九目的:探索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LR4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气道滴注LPS溶液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并给予低剂量黄芩苷、高剂量黄芩苷和克拉霉素灌胃。WB法检测蛋白表达变化、IHC检测肺组织蛋白表达改变。结果:LPS干预促进TLR4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黄芩苷可以显着地抑制TLR4、MYD88、P-NF-κB、NLRP3、P-ERK和P-p38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气道滴注5mg/kg的LPS溶液可诱导大鼠的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因子分泌增加、肺组织病理变化,符合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改变,可以用于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2.清金化痰汤能够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缓解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的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大鼠的急性肺损伤。3.清金化痰汤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黄芩苷可显着抑制LPS诱导BEAS-2B细胞的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分泌。4.黄芩苷可以抑制LPS诱导的急性大鼠肺损伤模型炎症因子的分泌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缓解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的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肺水肿和大鼠的急性肺损伤。5.黄芩苷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转录,减少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以及炎症风暴的爆发。6.黄芩苷能够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以及炎症反应的扩大。

江银玲[2](2020)在《原花青素β2对百草枯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常见的呼吸危重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发生与发展过程复杂,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机制包括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因子风暴等损伤肺上皮细胞与微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含蛋白质的液体进入肺间质和肺泡腔,从而诱发顽固性呼吸衰竭。百草枯是一种常用的杂环除草剂,因其具有嗜肺性,中毒后主要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具有较高的毒性,可用于制作ARDS动物模型,且百草枯中毒目前暂无有效解毒剂,故进一步深入探究其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致病机制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鉴于氧化损伤与炎症反应是引起百草枯的系列毒性反应的主要原因,我们设想抗氧化与抗炎治疗可有效防治百草枯引起的肺损伤。抗氧化应激损伤、减轻炎症反应也一直是这几年来ARDS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原花青素是具有很强抗氧化能力的天然提取物,其对于百草枯所致ARDS有无治疗作用及相关作用机理暂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使用原花青素β2处理百草枯染毒大鼠ARDS模型观察其疗效,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1.ARDS模型的建立:通过腹腔注射百草枯染毒SD大鼠,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及肺组织切片HE染色,确定成功制备ARDS动物模型。2.对氧化应激、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百草枯组(PQ组),低剂量原花青素β2组(25mg/kg-PCβ2),中等剂量原花青素β2组(50mg/kg-PCβ2),高剂量原花青素β2组(100mg/kg-PCβ2)。处死大鼠后测定肺组织MDA、SOD、MPO等过氧化指标、肺湿干比及肺泡灌洗液中PMN。3.机制研究: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18,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IL-1β、IL-18 m RNA含量,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4.静默NLRP3基因,观察各组大鼠肺通透性、BALF中PMN的变化,测定肺组织中IL-1β、IL-18含量进一步探究NLRP3炎性小体在百草枯所致ARDS中的作用及原花青素β2发挥肺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生理盐水组活泼强壮,食欲、反应均正常,活动敏捷,毛色均匀有光泽,呼吸平稳。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百草枯溶液30分钟-2小时左右即开始出现进食饮水减少、活动减少、反应迟钝、毛发竖起。72小时后精神萎靡、毛发蓬松、饮食欠佳、呼吸急促,口唇、肢端、鼠尾发绀明显,有的出现鼻腔、口腔出血,深大呼吸等。PCβ2组一般状况较PQ组有所改善,呈剂量依赖性。2.肺组织病理改变:对照组大鼠肺组织镜下肺泡结构清晰正常,肺泡腔清晰,肺泡壁结构无异常,肺泡间隔均匀一致,没有出血、坏死及炎症渗出。PQ组大鼠肺泡内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充血、肺泡腔内大量渗出、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明显增厚;PCβ2组肺组织内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均较PQ组减轻,且呈剂量依赖性。PQ组肺损伤评分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PCβ2组肺损伤评分较PQ组下降(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3.肺湿干比计算:对照组大鼠未见明显肺水肿,PQ组大鼠肺含水量增加,肺水肿明显,肺湿干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PCβ2组大鼠肺含水量随剂量增加依次减轻,肺湿干比呈下降趋势,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4.肺通透指数检测:PQ组肺通透指数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1,PCβ2组肺通透指数明显下降,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肺通透指数下降更明显,较PQ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5.肺泡灌洗液PMN计数:PQ组BALF中PMN计数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而PCβ2组BALF中PMN计数呈下降趋势,且呈剂量依赖性。6.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PQ组与PCβ2组较对照组MDA水平、MPO活性明显升高,PCβ2组(低、中、高剂量组)与PQ组相比较,MDA水平、MP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Q组与PCβ2组较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下降,PCβ2组(低、中、高剂量组)与PQ组相比较,SOD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7.BALF中IL-1β、IL-18含量的变化:PQ组IL-1β、IL-1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Cβ2组(低、中、高剂量组)与PQ组相比较,IL-1β、IL-18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着原花青素剂量的增加,IL-1β、IL-18含量均呈下降趋势。8.肺组织中IL-1β、IL-18 m RNA的变化:PQ组IL-1β、IL-18m 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Cβ2组(低、中、高剂量组)与PQ组相比较,IL-1β、IL-18 m RN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着原花青素剂量的增加,IL-1β、IL-18 m RN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9.肺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水平的变化:PQ组NLRP3、ASC、caspase-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Cβ2组(低、中、高剂量组)与PQ组相比较,NLRP3、ASC、caspase-1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10.静默NLRP3基因对肺组织及IL-1β、IL-18水平的影响:NLRP3基因静默组肺组织W/D、肺通透性及BALF中PMN较PQ组明显下降,其肺组织中IL-1β与IL-18的含量较PQ组明显下降(P<0.01),PCβ2组IL-1β与IL-18的含量与基因静默组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LRP3基因静默组大鼠IL-1β、IL-18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本实验通过腹腔注射百草枯成功建立ARDS模型,可用于ARDS的研究。原花青素β2可降低ARDS大鼠肺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降低BALF中PMN。其抗氧化作用可降低肺组织中MDA水平与MPO活性,上调SOD活性从而减轻肺损伤。静默NLRP3基因提示NLRP3炎性小体参与介导百草枯所致的ARDS。原花青素β2可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而下调IL-1β、IL-18的表达从而对百草枯所致ARDS起到一定的干预效果。

张明发,沈雅琴[3](2020)在《甘草及甘草酸类成分抗病毒性肺炎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甘草及甘草酸类成分有抗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病毒的蛋白合成,导致病毒复制受阻;改善免疫调控,上调一氧化氮表达,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宿主有关。甘草及甘草酸类成分有止咳祛痰、平喘及肺保护和抗肺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IκB-α的表达,阻滞ERK/NF-κB信号通路,又能与高迁移率属蛋白B1(HMGB1)结合直接抑制HMGB1的化学趋化和促有丝分裂的活性,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杯状细胞增生和黏蛋白过表达,以及上调水通道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通过阻滞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保护肺上皮细胞;通过阻滞IL-17/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胶原合成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减轻肺纤维化形成;也可通过上调Smad7的表达,抑制气道重塑,改善肺功能。

王智超[4](2020)在《基于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前期实验研究“感毒清的质量控制成分黄芪甲苷对PM2.5所致急性肺损伤肺组织结构保护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法舒地尔组。实验设计为造模前经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预防性给药,以观察药物对PM2.5造成损伤的保护性作用。预防性给药3日后开始制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以气道滴注PM2.5混悬液的方式进行,造模时间为预防性给药开始后的第3日、第5日。预防性给药剂量为:黄芪甲苷低剂量50mg/kg/b.w,每日给药1次;黄芪甲苷高剂量100mg/kg/b.w,每日给药1次;法舒地尔剂量10mg/kg/b.w,每日给药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生理盐水。本次实验于第二次造模后开始计时,计时24h时后麻醉大鼠处死,获取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进行检测。右肺膈叶做干湿比观察肺组织水肿情况;右肺尖叶做HE染色及Mc Guigan病理评分观察病理损伤程度;副叶检测ICAM-1、IL-1β、MPO水平判断肺损伤炎症水平;BC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的含量,同时做细胞计数及细胞分类判断肺损伤渗出水平;部分右肺膈叶做透射电镜观察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Rho A、ROCK1、ROCK2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Rho A、ROCK1、ROCK2、NF-κB、p-NF-κB、IκB、p-IκB、E-cadherin含量。实验结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Graph Pad Prism 8.0进行绘图。结果:(1)肺组织水肿情况: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干湿比、总肺含水量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干湿比、总肺含水量明显降低(P<0.001)。(2)肺组织中总蛋白含量和细胞渗出情况:在BCA法检测总蛋白渗出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P<0.001)。在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和法舒地尔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占比明显下降(P<0.001),黄芪甲苷低剂量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计数有所下降(P<0.01)。(3)肺组织形态学观察:HE染色结果表明空白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出现塌陷,肺泡充血、出血明显,大量含蛋白质水液渗出,中性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聚集;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结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在病理评分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病理总积分明显升高(P<0.001),在出血(P<0.01)、肺泡充血(P<0.05)、肺泡壁增厚或透明膜(P<0.05)评分中有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高剂量明显降低病理总积分(P<0.001)和出血评分(P<0.01);黄芪甲苷低剂量、法舒地尔可以降低病理总积分(P<0.01)。(4)肺组织中炎症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L-1β水平(P<0.01)、MPO活性(P<0.001)、ICAM-1活性(P<0.001)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IL-1β、ICAM-1水平明显降低(P<0.001),黄芪甲苷高剂量组、低剂量组MPO活性明显降低(P<0.001),法舒地尔组MPO活性有所降低(P<0.01)。(5)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空白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体积正常,肺泡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板层小体体积增大且不规则,排空明显呈空泡化,肺泡结构紊乱。各给药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结构较模型组明显好转,肺泡结构基本正常。(6)Rho A/ROCK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Rho A/ROCK1蛋白活性明显升高(P<0.001),ROCK2蛋白活性有一定升高(P<0.05),E-cadherin蛋白活性明显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Rho A/ROCK1蛋白活性明显升高(P<0.001),法舒地尔明显抑制ROCK2蛋白活性(P<0.001),黄芪甲苷高剂量可抑制ROCK2蛋白活性(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活性有所升高(P<0.05),黄芪甲苷低剂量组、法舒地尔组E-cadherin蛋白活性明显升高(P<0.01)。(7)NF-κB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p-IκB/IκB、p-NF-κB/NF-κB比值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中p-IκB/IκB、p-NF-κB/NF-κB比值明显降低(P<0.001)。结论:(1)黄芪甲苷可以保护PM2.5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抑制PM2.5造成的炎症因子、水肿液和蛋白质渗出。(2)黄芪甲苷可以抑制PM2.5所致的炎症反应,保护肺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3)黄芪甲苷对肺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赖芳[5](2020)在《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急性肺损伤(ALI)是危重症常见并发症,临床可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是引发ALI的主要病因之一。脓毒症ALI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临床救治困难,目前仅保护性通气策略、限制性液体管理是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可改善预后的措施,尚无药物可明确改善脓毒症ALI预后。寻求对脓毒症ALI有效的干预措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药治疗脓毒症、ALI等危重症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中医救治危重症亦有较多进展。目前多数医家将其归于“暴喘”、“喘脱”范畴,无论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均多有长足发展。通过系统整理脓毒症ALI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我们发现,针刺足三里在干预脓毒症ALI有一定优势。为进一步系统整理现有文献情况,本研究参考SYRCLE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献中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ALI的动物实验文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动物实验并开展研究,提出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目的:1.全面、系统、客观地评价目前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ALI的已有文献报道情况,总结证据特点,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动物实验。2.实验证实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并从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探讨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机制。方法:1.参考SYRCLE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的方法,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CENTRAL)、Embase(Excerpt Medica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医学网(Wanfang Data)和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7个数据库从建库到2019年5月31日的文献进行系统地检索、筛选、整理有关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ALI的动物实验文献,总结现有实验结果设计、结果情况,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结合文献调研情况,优化设计动物实验方案设计,以进一步探讨针刺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作用及机制。2.参照美国胸科协会对脓毒症ALI动物造模的推荐方式及造模成功评判标准,采用脂多糖(LPS)气道内滴入的方法构建大鼠脓毒症ALI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共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模型组、电针组、模型+同期麻醉组、模型+非同期麻醉组,每组15只。假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气道内滴入;电针组于气道内滴入LPS造模后30min给予执行电针30min,每日1次,共执行3次;模型+同期麻醉组于LPS气道内滴入造模后,每次电针组执行电针时同期给予麻醉药麻醉;模型+非同期麻醉组于造模后不予任何干预。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情况至造模后第7天。3.同上方法及标准构建大鼠脓毒症ALI模型,进行机制探讨,共35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模型组、模型组、电针组、PNU组(使用CAP通路关键受体α 7nAChR激动剂PNU-282987)、MLA组(使用α 7nAChR拮抗剂甲基牛扁亭)、PNU+电针组、MLA+电针组,每组5只。假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气道内滴入;电针组于造模后30min给予电针30min 1次、造模后24h取材前30min执行电针治疗1次,PNU组、MLA组于造模后30min分别给予PNU-282987、甲基牛扁亭腹腔注射,PNU+电针组、MLA+电针组分别于造模后30min给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并给予电针30min 1次,造模后24h取材前30min执行电针治疗1次。造模后24h取材,收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后上清液用于BALF蛋白含量测定,细胞沉淀重悬后涂片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称取肺组织湿重及烤干至恒重重量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血液离心取上清测定血清蛋白含量,与BALF蛋白含量比较计算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取采用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NF-κB蛋白水平、α 7nACHR蛋白水平;以组织活性测试盒(南京建成)测定肺组织ChAT、AChE活性。结果:1.动物实验系统评价结果:从7个数据库共检索获得4417篇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通过标题、摘要筛选获得74篇文献,通过全文获取及阅读最后共纳入19篇文献。(1)目前关于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肺损伤的动物实验文献大多数(约63%)为5年之前发表,肺损伤评价指标相对粗浅、单一,疗效评估未足够全面;(2)19篇文献中仅4篇文献采用足三里单穴进行干预,其余均配以其他穴位进行干预,针刺足三里穴的作用效果未能充分明确;(3)针刺干预时机89.5%的文献为造模前预处理,仅10.5%为造模后立即针刺干预,与临床实际可切入干预时机相距甚远;(4)机制研究方面不够深入,可结合针刺足三里在脓毒症方面的其他研究结果进一步深入探讨;(5)文献的总体质量较低,偏倚风险较高。根据当前研究进展及系统评价结果,提出采用合适、稳健的脓毒症肺损伤模型,通过死亡率、较全面的肺损伤评价指标评价通过足三里单穴进行造模后等待再行干预处理的效果,并从胆碱能抗炎通路对作用机制进行探讨。2.动物实验结果:(1)生存分析:无论是与模型+同期麻醉组还是与模型+非同期麻醉组相比,电针组7天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2)肺组织病理评分: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PNU组、PNU+电针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下降趋势更明显;MLA组、MLA+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组织湿/干重比: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湿/干重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BALF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模型组较假模型组均明显升高(白细胞,P<0.05;中性粒,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ELISA炎症因子检测:血清IL-6、IL-10水平模型组较假模型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血清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肺组织ChAT活性检测: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组织ChAT活性明显升高(P<0.05)。(8)肺组织AChE活性检测: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组织AChE活性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肺组织NF-κ B蛋白表达:模型组较假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肺组织NF-κ B表达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肺组织α 7nAChR蛋白表达:假模型组、模型组、电针组肺组织α 7nAChR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组较上述三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1.目前文献研究提示电针足三里可能可减轻脓毒症肺损伤,但尚未较全面、系统进行验证,机制研究不够深入,胆碱能抗炎通路可能是电针足三里发挥作用的重要通路。2.本研究以LPS气道内滴入建立脓毒症ALI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在模型构建成功的基础上验证电针足三里干预的有效性,与模型组相比,电针足三里可改善脓毒症ALI大鼠7天死亡率,造模后24h肺损伤明显减轻。3.通过检测胆碱能抗炎通路关键调控因子的活性,本研究发现,电针足三里可显着提高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肺组织ChAT活性,降低肺组织NF-κ B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的水平,进一步通过与使用胆碱能抗炎通路关键受体α 7nAChR激动剂及拮抗剂的组别比较,发现电针足三里可能是通过神经电刺激促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生成和释放而产生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发挥抗炎作用,而不是通过影响α 7nAChR表达或增强α 7nAChR与受体激动剂结合等机制产生作用。

杨东斌[6](2013)在《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肺损伤的影响及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目的:探讨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162例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39例,女性23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4.86±13.51)岁。其中交通事故伤85例,高空坠落伤30例,跌倒伤28例,暴力伤8例,其他11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74例)和非吸烟组(88例)。于入院后第5天依据急性肺损伤诊断标准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否患有急性肺损伤,比较吸烟组与非吸烟组急性肺损伤发病率。于入院后第0、5天检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功能。肺容量指标:呼吸频率(Breathing frequency,BF)、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肺通气量指标:用力呼气一秒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ost minute ventilation,MMV);小气道指标:最高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于入院后第0、5天采集肺泡灌洗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肺泡灌洗液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结果:1.吸烟组中有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伴发急性肺损伤,发病率达到35.14%,而非吸烟组中仅有16例伴发急性肺损伤,发病率为18.1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2.入院后第0天,吸烟组的BF, VC、 FEV1、 FVC、 MMV、 PEF均低于非吸烟组,其中,两组的MMV、PEF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5天与入院后第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呈下降趋势,吸烟组的下降趋势较非吸烟组更为明显。3.入院后第0天,吸烟组的TNF-α. IL-8、MDA水平均高于非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的SOD活性低于非吸烟组。入院后第5天与入院后第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TNF-α. IL-8、 MDA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吸烟组的上升趋势较非吸烟组更为明显;两组患者的SOD活性呈下降趋势,吸烟组的下降趋势较非吸烟组更为明显。入院后第5天,两组的4个指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与非吸烟组相比较,吸烟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基础肺功能和SOD活性较低,fNF-α. IL-8和MDA水平较高;伤后肺功能和SOD活性降低以及TNF-α、IL-8和MDA水平升高更为明显,急性肺损伤发病率更高,可能与吸烟和颅脑损伤协同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相关。第二部分:穿心莲内酯在被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目的:本部分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小鼠肺部急性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为3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8周龄),体重为18-20g。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烟草烟雾暴露组(CS)、用溶质DMSO处理的烟草烟雾暴露组(CS+DMSO)和穿心莲内酯处理的烟草烟雾暴露组(CS+A)。穿心莲内酯是在烟草烟雾暴露前1h通过腹腔内注射途径给予,剂量为1mg/kg体重。将模型组小鼠置于被动吸烟箱中,每天被动吸烟9支,连续4天。对照组小鼠置于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只是不接受被动吸烟处理。小鼠于实验第5天经腹腔注射过量戊巴比妥钠处死。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并作肺部组织学分析。对BALF中细胞进行计数,并经Wright-Giemsa染色进行细胞分类记数。ELSIA法分析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 MIP-2),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LPS诱导CXC趋化因子(LPS-induced CXC chemokine, LIX),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FN-γ)的水平。并对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进行测定。体外研究中,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作为细胞模型。用DNA片段化法分析穿心莲内酯对烟草烟雾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法分析穿心莲内酯对烟草烟雾介导的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HE染色显示,被动吸烟组小鼠肺部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出血;肺泡壁稍增厚;肺泡腔内充满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等炎症细胞,以及大量渗出液。DMSO处理对吸烟诱导的肺部急性炎症反应没有明显影响。而穿心莲内酯处理组小鼠肺泡炎症轻,肺泡腔中炎症细胞及渗出液较少。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肺部炎症反应还表现为:穿心莲内酯能够显着抑制吸烟诱导的小鼠BALF中总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数目的增加,减少吸烟介导的小鼠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的分泌,以及降低吸烟诱发的肺部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体外结果显示,烟草烟雾处理能够促进A549细胞的凋亡,而穿心莲内酯能够显着抑制烟草烟雾诱导的A549细胞的凋亡。结论: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小鼠肺部的急性损伤;能够保护烟雾烟草介导的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的凋亡。第三部分:穿心莲内酯在被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作用机制目的:深入揭示穿心莲内酯影响吸烟诱导肺损伤的相关分子机制,重点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通路对该药物发挥保护作用的贡献。方法:在体外研究中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研究烟草烟雾和穿心莲内酯对A549细胞中HO-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本研究所用实验动物为3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8周龄),体重为18-20g。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烟雾暴露组(CS)、穿心莲内酯处理组(A)和穿心莲内酯+ZnPP组(A+Z)。穿心莲内酯是在烟雾暴露前1h通过腹腔内注射途径给予,剂量为1mg/kg体重。ZnPP为一种很强的HO抑制剂,本文应用其阻断HO-1通路。ZnPP在穿心莲内酯注射之前1h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予,剂量为10pμmol/kg体重。对照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将模型组小鼠置于被动吸烟箱中,每天被动吸烟9支,连续4天。对照组小鼠置于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只是不接受被动吸烟处理。小鼠于实验第5天经腹腔注射过量戊巴比妥钠处死。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并作肺部组织学分析。PCR和Westernblot用来检测小鼠肺组织中HO-1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并对肺组织HO-1酶活性进行测定。对BALF中细胞进行计数,并经Wright-Giemsa染色进行细胞分类记数。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BALF总蛋白浓度。ELSIA法分析BALF中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2,MIP-2)的水平。对肺组织和BALF中的MDA水平进行测定。并对BALF中LDH的活性以及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进行测定。Western blot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 STAT3)通路活化的影响。结果:烟草烟雾处理和穿心莲内酯预处理显着增加HO-1mRNA和蛋白表达。而且这种诱导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这提示HO-1在烟草烟雾诱导细胞损伤过程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HE染色显示,被动吸烟组小鼠肺部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出血;肺泡壁稍增厚;肺泡腔内充满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等炎症细胞,以及大量渗出液。DMSO处理对吸烟诱导的肺部急性炎症反应没有明显影响。而穿心莲内酯处理组小鼠肺泡炎症轻,肺泡腔中炎症细胞及渗出液较少,表明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肺部炎症反应。而用ZnPP阻断HO-1通路后,穿心莲内酯的保护作用被逆转。这说明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肺部炎症的抑制作用依赖于HO-1通路活化。另外,穿心莲内酯能够抑制吸烟诱导的肺部炎症反应还表现为:穿心莲内酯能够显着抑制吸烟诱导的小鼠BALF中总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的数目的增加,减少吸烟介导的的小鼠BALF总蛋白浓度,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的分泌,减少吸烟诱导的肺组织和BALF中的MDA水平。以及降低吸烟诱发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BALF中LDH的活性。而穿心莲内酯介导的这些保护吸烟诱导肺部炎症反应的作用均随着ZnPP抑制HO-1信号通路而被逆转,提示HO-1在穿心莲内酯对被动吸烟诱导的肺氧化应激、炎症及损伤的保护效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穿心莲内酯处理显着提高吸烟小鼠肺组织中STAT3磷酸化水平,而对总STAT3蛋白影响不明显,这表明穿心莲内酯可促进肺组织STAT3通路活化。穿心莲内酯对STAT3通路的活化作用能够被ZnPP抑制,这提示STAT3可能位于HO-1通路下游。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诱导肺组织HO-1表达及活性增加。HO-1表达上调介导穿心莲内酯对被动吸烟诱导肺氧化应激、炎症及损伤的保护效应。HO-1在被动吸烟诱导肺损伤中的抗炎、抗氧化活性与激活STAT3通路有关。

马晓薇[7](2013)在《1、牛磺酸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ALI/ARDS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急性肺损伤(ALI)是由各种外源性因素打击,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ALI发病机制复杂,有效治疗手段少,死亡率高。本研究通过提前腹腔注射微量细菌脂多糖预激后,再次静脉注射细菌脂多糖诱导,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动物模型,观察急性肺损伤大鼠的病理生理改变及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变化;分别给予牛磺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二药联合干预急性肺损伤大鼠,观察其治疗效果,探讨牛磺酸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分组:将126只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成5组:(1)正常对照组(n=6);(2)急性肺损伤组:于静脉注射脂多糖后,分为3h、6h、9h、12h、24h五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n=6);(3)牛磺酸治疗组:于静脉注射脂多糖后分为上述五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n=6);(4)卡托普利治疗组:于静脉注射脂多糖后分为上述五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n=6);(5)牛磺酸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组:于静脉注射脂多糖后分为上述五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n=6)。2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腹腔注射脂多糖(LPS)(0.5mg/kg体重)预激12小时后,静脉注射LPS(5mg/kg体重),建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静脉注射LPS后3h、6h、9h、12h、24h时间点采集标本。3正常对照组与治疗组:(1)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2小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牛磺酸治疗组:LPS预激12小时后,腹腔注射牛磺酸(50mg/kg体重),静脉注射LPS;(3)卡托普利治疗组:LPS预激12小时后,腹腔注射卡托普利(1.25mg/kg体重),静脉注射LPS;(4)牛磺酸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组:脂多糖预激12小时后,腹腔注射牛磺酸(50mg/kg体重)及卡托普利(1.25mg/kg体重),静脉注射LPS;正常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3h、各治疗组静脉注射LPS后3h、6h、9h、12h、24h时间点采集标本。4检测指标:(1)测定肺湿干比重(W/D rat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3)肺组织病理学观察,计算肺损伤病理学评分;(4)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栓调节蛋白(TM)、血小板活化因子(PAF);(5)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栓调节蛋白(TM)、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水平。5统计学分析:所产生数据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成组设计的多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组间多重比较采用SNK检验,取a=0.05,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肺湿干比重(W/D ratio):与正常组比较,W/D ratio值在肺损伤组五个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5),12h、24h时间点升高比较突出;与肺损伤组相比较,牛磺酸治疗组、卡托普利治疗组及两者联合治疗组各时间点W/D ratio值均较肺损伤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但略高于正常组水平,以两者联合治疗后W/D ratio值降低明显(P<0.05)。2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正常组比较,肺损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各个时间点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各时间点PaO2值接近,无变化趋势;与肺损伤组比较,牛磺酸治疗组、卡托普利治疗组及两者联合干预后PaO2值在各时间点均较肺损伤组有提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aO2值;以牛磺酸和卡托普利联合干预后PaO2值升高显着,尤其在12h、24h时间点升高较为突出。3病理学组织切片观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损伤组肺泡正常结构部分破坏,局灶性出血,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肺泡腔变窄,部分肺泡萎陷。牛磺酸组、卡托普利组及两药联合干预后能使上述病理变化改善。肺损伤病理学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损伤组的病理学评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牛磺酸组、卡托普利组及两药联合干预后,所有治疗组肺损伤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肺损伤组(P<0.05),在9h、12h、24h时间点降低较突出;但各治疗组肺损伤病理学评分仍略高于正常组;以两药联合干预后肺损伤病理学评分降低最显着(P<0.05)。4血浆中vWF、 ET-1、sICAM-1、TM、PAF因子水平检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中各因子水平在肺损伤组几乎所有时间点均升高,多数分别在3h、6h、9h时间点升高明显(P<0.05);在牛磺酸组、卡托普利组及两药联合治疗组干预后血浆各因子水平在多数时间点较肺损伤组降低(P<0.05),以两者联合治疗后血浆各因子水平较肺损伤组降低较明显(P<0.05);但所有治疗组血浆各因子水平在多数时间点依然略高于正常对照组。5肺泡灌洗液中vWF、 ET-1、sICAM-1、TM、PAF水平检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肺泡灌洗液中各种因子水平在肺损伤组所有时间点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多数在3h、6h、9h时间点升高明显(P<0.05);在牛磺酸组、卡托普利组及两药联合治疗组干预后各组多数时间点较肺损伤组降低(P<0.05),以两者联合干预降低较明显(P<0.05);但各治疗组BALF中各因子水平多数依然略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1本研究通过提前腹腔注射小剂量内毒素预激,联合静脉内注射内毒素,大鼠肺湿干比重增加,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病理变化明显,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升高,证明成功地建立了内毒素诱导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模型稳定,此种制模方法目前较少见。2急性肺损伤时存在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和损伤,反应内皮细胞活化和损伤的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增高明显,无相对固定的变化规律。3牛磺酸对急性肺损伤及其肺血管内皮细胞有治疗和保护作用。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急性肺损伤及其肺血管内皮细胞有治疗和保护作用。5牛磺酸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对急性肺损伤及其肺血管内皮细胞有治疗和保护作用,效果优于单药干预治疗,提示可以考虑联合应用。目前国内尚未见两药联合治疗ALI的研究报道。目的:通过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科ALI/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ALI/ARDS的发生、影响病情发展及预后的相关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ALI/ARDS的致病因素早期识别,早期预防,减少ALI/ARDS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到201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综合ICU科收治的病人,将其中符合ALI/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列为研究观察对象,这些病例被分为三组:①初次诊断为ALI组与ARDS组;②ALI好转组与ALI转化为ARDS组;③ARDS存活组与死亡组;对这三组患者分别从病因学;基本状况,年龄、性别、是否合并慢性疾病;是否合并急性器官障碍及其种类及数目;血气分析指标、APACHEII评分等多个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分析: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数值变量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14125例病人中诊断ALI154例、ALI的构成比3.73%;诊断ARDS221例, ARDS的构成比5.36%;ALI/ARDS总构成比9.09%。ALI中18例死亡,病死率11.69%;ARDS中118例死亡,病死率53.40%;ALI/ARDS总病死率36.27%。2ALI中女性41例(26.62%),男性113例(73.38%),平均年龄为51.05±18.03岁;病因中创伤58例(37.66%),感染45例(29.22%),合并慢性病36例(24.68%),合并≥3个急性器官功能障碍39例(25.32%); APACHEII评分均数16.47±7.79;平均住院天数为13.86±13.54天。3ARDS中女性61例(27.6%),男性160例(72.4%),平均年龄为53.57±16.38岁;病因中创伤93例(42.08%),感染109例(49.32%),合并慢性病77例(34.8%),合并≥3个急性器官功能障碍101例(45.70%);APACHEII评分16.77±6.80。平均住院天数为14.28±12.57天。4初始诊断ALI组与ARDS组结果示:原发致病因素中,肺部感染(P=0.003)、感染性休克(P=0.008)、其他部位感染(P=0.015)、手术术后(P<0.001)、不明原因(P=0.001)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示纳入研究的各影响因素无统计学差异。5ALI好转组与ALI转化为ARDS组结果示:原发致病因素中,肺部感染(P<0.001)、脓毒症(P=0.008)、感染性休克(P=0.011)、手术术后(P<0.001)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示纳入研究的各影响因素中,急性心血管系统障碍(P=0.016)、急性肝脏系统障碍(P=0.004)、急性神经系统障碍(P=0.006)、pH值大小(P=0.038)有统计学意义;其他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6ARDS存活组与死亡组结果示:原发致病因素中,创伤(P=0.004)、肺部感染(P=0.006)、感染性休克(P=0.013)、不明原因(P=0.040)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提示纳入研究的各影响因素中年龄(P<0.001)、急性心血管系统障碍(P=0.001)、PCO2(P=0.005)有统计学意义。其它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院ALI的构成比3.73%,ARDS的构成比5.36%,ALI/ARDS总构成比9.09%。ALI的病死率11.69%%,ARDS病死率53.40%,ALI/ARDS总病死率36.27%。 ALI/ARDS发病以男性、中老年人多见;致病因素以创伤、感染多见;入院APACHEII评分均高,住院天数大于10天。2其他部位感染及手术术后和一些不明确原因较易诱发ALI;肺部感染、感染性休克较易诱发ARDS。肺部感染、手术术后所致的ALI好转率相对高,预后相对较好;感染性休克和脓毒症所致的ALI预后相对较差,较易发展为ARDS。创伤所致的ARDS预后相对较好,肺部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所致的ARDS预后较差。3急性心血管系统、肝脏系统、神经系统的器官以及PH值大小可能为ALI病情恶化转化为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3个器官功能障碍时,对ALI/ARDS的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有非常不良的影响。4年龄、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二氧化碳分压值可能成为影响AR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光华[8](2011)在《全身低温治疗对吸入性损伤大鼠肺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全身低温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的肺部组织的含水量及其病理学影响,并观察全身低温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后引起的全身过度炎症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致伤组、全身低温组,每组18只。实验前禁食12h,可自由饮水,环境温度为(2325)℃。2﹪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成功后参照相关文献制作大鼠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30min正常对照组和单纯致伤组放36.5℃恒温水浴箱中以维持大鼠肛温(38±0.5)℃,室温(2527)℃。全身低温组以酒精喷洒大鼠体表使肛温降至(33±0.5)℃,肛温降至规定温度后开始计时并维持低温1h,低温结束后在1015min内使大鼠升为正常肛温并维持至实验结束。各组动物于烟雾吸入性损伤后6h取腹主动脉血2ml离心后取上清液,检测TNF-α、IL-6的含量。取左肺检测肺含水量,取右下肺用4﹪甲醛溶液固定用于制作病理切片。结果正常对照组、单纯致伤组、全身低温组的肺组织湿干重比分别为4.72±0.23、6.53±0.62、5.40±0.47。单纯致伤组、全身低温组的肺组织湿干重比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全身低温组肺组织湿干重比低于致伤组(P﹤0.05)。正常对照组光镜下见大鼠肺泡形态正常结构完整,肺泡壁光滑,肺泡间隔均匀一致,肺泡腔内无渗出或白细胞。单纯致伤组大鼠肺泡壁明显充血、增厚,肺泡壁、肺间质和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液体渗出,肺泡结构破坏。经过全身低温处理的大鼠大鼠肺泡结构较为清晰,肺泡壁增厚较轻,肺间隔炎性细胞浸润减轻。正常对照组、单纯致伤组和全身低温组TNF-α的含量分别为26.7±3.1、108.6±10.5、73.8±11.6(pg/ml)。正常对照组、单纯致伤组和全身低温组IL-6含量分别为58.4±5.3、162.1±12.7、125.3±13.1(pg/ml)。单纯致伤组和全身低温组TNF-α、IL-6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着升高(P﹤0.05),全身低温组与单纯致伤组相比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1、烟雾吸入性损伤的大鼠肺部含水量增加,并且出现了严重的病理学变化,血液循环中促炎介质TNF-α和IL-6含量增高。2、经33℃低温治疗后的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肺部含水量降低,肺部组织的炎症细胞浸润减轻。3、经33℃低温治疗可以抑制由于烟雾吸入性损伤而造成的全身炎性介质含量的增加。4、在实验中观察到33℃低温治疗对大鼠的凝血无明显影响。

吕雅宁,孙茜[9](2006)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6年第18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李明,蔡华琦[10](2002)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关键词索引》文中提出

二、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清金化痰汤及黄芩苷通过TLR4/MyD88/NF-κB/NLRP3通路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对急性肺损伤的认识
        2 急性肺损伤的病因病机
        3 中药复方药干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
        4 中药单体干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1 病因与临床表现
        2 病理特征
        3 ALI的发病机制
        4 ALI的治疗药物
        5 结语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清金化痰汤干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
        前言
        实验一 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清金化痰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清金化痰汤含药血清冻干粉对BEAS-2B细胞损伤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质谱分析清金化痰汤及其含药血清的主要成分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干预作用的研究
        前言
        实验五 黄芩苷对LPS诱导BEAS-2B细胞损伤的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六 黄芩苷对LPS诱导BEAS-2B细胞损伤的炎症反应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七 黄芩苷对LPS诱导BEAS-2B细胞损伤的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八 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九 黄芩苷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LR4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原花青素β2对百草枯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百草枯所致ARDS模型的建立及原花青素β2的干预作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动物及材料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2.3 实验方法
        2.4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大鼠一般情况监测
        3.2 肺组织大体观察
        3.3 肺湿干比
        3.4 各组大鼠肺通透指数的改变
        3.5 各组大鼠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的变化
        3.6 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肺损伤评分
    4 讨论
        4.1 ARDS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4.2 百草枯与ARDS
        4.3 原花青素β2对肺通透性的影响
        4.4 原花青素β2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4.5 原花青素β2对百草枯所致ARDS的治疗作用
    5 结论
第二部分 原花青素β2改善百草枯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2 溶液配制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原花青素β2对百草枯所致中性粒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3.2 原花青素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18含量的影响
        3.3 原花青素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IL-1β、IL-18 mRNA的影响
        3.4 原花青素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4.1 氧化应激与ARDS
        4.2 原花青素β2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减轻肺损伤
        4.3 NLRP3炎性小体与ARDS
        4.4 IL-1β与ARDS
        4.5 IL-18与ARDS
    5 结论
第三部分 NLRP3炎性小体在百草枯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动物分组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静默NLRP3基因对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3.2 静默NLRP3基因对肺湿干比的影响
        3.3 静默NLRP3基因对肺通透性的影响
        3.4 静默NLRP3基因对肺泡灌洗液PMN的影响
        3.5 静默NLRP3基因对肺组织中IL-1β与IL-18的表达情况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本课题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甘草及甘草酸类成分抗病毒性肺炎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呼吸道病毒
    1.1 抗冠状病毒
    1.2 抗流感病毒
        1.2.1 甘草提取物
        1.2.2 甘草酸类
    1.3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
    1.4 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人巨细胞病毒
        1.4.1甘草水煎剂
        1.4.2 甘草酸二铵及甘草酸
2 止咳祛痰
    2.1 甘草水提物
    2.2 甘草酸二铵及甘草酸
3 平喘
    3.1 甘草水煎剂及提取物
    3.2 甘草酸类成分
    3.3 临床应用
4 肺保护作用和抗肺纤维化
    4.1 抗急性肺损伤
        4.1.1 甘草水煎剂
        4.1.2 甘草黄酮类成分
        4.1.3 甘草酸类成分
        4.1.4 临床应用
    4.2 抗慢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
        4.2.1 抗肺纤维化
        4.2.2 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2.3 临床应用
5 结语

(4)基于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颗粒物污染与健康效应
        1.1.细颗粒物PM2.5的理化特征
        1.2.细颗粒物PM2.5对健康效应的影响
        1.3.细颗粒物PM2.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机制
    2.细颗粒物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探讨
        2.1.急性肺损伤与细颗粒物
        2.2.炎症损伤是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的重要机制
        2.3.肺泡上皮细胞介导的水液转运功能下降是细颗粒物致肺损伤的关键结局
        2.4.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炎症渗出是细颗粒物致肺损伤的中心环节
        2.5.粘附分子在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中的桥梁作用
    3.Rho A/ROCK信号通路在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3.1.小G蛋白Ras超家族中相关蛋白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3.2.Rho A/ROCK信号通路在炎症因子介导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4.NF-κB信号通路在细颗粒物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4.1.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4.2.NF-κB信号通路在炎症因子介导急性肺损伤中的直接作用
    5.细颗粒物PM2.5介导急性肺损伤的中医认识
        5.1.中医学对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的认识
        5.2.PM2.5所致肺系疾病及急性肺损伤的中医认识
        5.3.中药黄芪的益气功效是预防环境毒邪致病的关键
    6.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内容
        1.1.研究思路
        1.2.研究内容
        1.3.技术路线图
    2.实验材料
        2.1.实验动物
        2.2.动物饲养
        2.3.主要试验仪器和设备
        2.4.实验材料和试剂
    3.试验方法
        3.1.动物分组
        3.2.给药方法
        3.3.造模方法
        3.4.动物处死
        3.5.实验流程图
        3.6.标本获取
        3.7.指标检测
        3.8.统计学方法及绘图
    4.实验结果
        4.1.一般情况
        4.2.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4.3.肺水肿指标的变化趋势
        4.4.BALF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4.5.肺组织HE染色
        4.6.肺组织Mc Gugan病理评分
        4.7.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计数
        4.8.肺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的测定
        4.9.肺组织中MPO水平的测定
        4.10.肺组织中黏附因子的测定
        4.11.肺组织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分析
        4.12.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4.13.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
        4.14.E-cadherin、ICAM-1与ALI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15.E-cadherin、ICAM-1与ALI相关指标的回归性分析
        4.16.小结
    5.讨论
        5.1.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构建
        5.2.基于多步骤黏附理论探讨炎症损伤在PM2.5致ALI中的作用机制
        5.3.黄芪甲苷对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
        5.4.基于Rho A/ROCK/NF-κB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肺组织结构、抑制炎症渗出的机制
结论
本实验创新性及意义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黄芪补气功效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中药黄芪
        1.1.历史沿革
        1.2.化学成分
    2.黄芪补气之功
        2.1.益气升阳
        2.2.益气止咳喘
        2.3.益卫固表
        2.4.补气利水
    3.药理学作用
        3.1.炎症损伤的药理学机制
        3.2.免疫调节的药理学机制
    4.黄芪及其化合物在急性肺损伤中的运用
    5.总结
    6.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1.1.2 发病机制
        1.1.3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西医治疗进展
    1.2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中医研究进展
        1.2.1 祖国医学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认识
        1.2.2 祖国医学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
    1.3 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1.3.1 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中医理论基础
        1.3.2 针刺足三里干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西医理论依据及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二章 针刺足三里对实验性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系统评价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检索策略
        2.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3 数据提取与偏倚风险评价
    2.3 研究结果
        2.3.1 纳入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3 研究质量和发表偏倚
        2.3.4 疗效评价
    2.4 讨论
        2.4.1 影响针刺足三里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作用的因素
        2.4.2 针刺足三里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结局指标的选择及机制探讨
        2.4.3 局限性
        2.4.4 进一步实验研究的方案优化
    2.5 小结
第三章 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试剂配制
    3.2 实验动物
    3.3 实验流程及方案
        3.3.1 实验流程图
        3.3.2 实验分组
        3.3.3 造模方法
        3.3.4 干预措施
    3.4 取材、指标观察与检测
        3.4.1 血清样本收集
        3.4.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收集
        3.4.3 BALF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计算
        3.4.4 肺组织取材
        3.4.5 肺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
        3.4.6 肺组织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评估
        3.4.7 肺湿/干重比值
        3.4.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3.4.9 肺组织病理评分
        3.4.10 肺组织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活性检测
        3.4.11 肺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检测
    3.5 统计分析
    3.6 结果
        3.6.1 一般现象观察及生存分析
        3.6.2 肺组织病理结果
        3.6.3 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et/dry ratio,W/D)
        3.6.4 BALF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计数
        3.6.5 肺毛细血管蛋白渗漏程度
        3.6.6 ELISA检测结果
        3.6.7 ChAT、AChE活性检测
        3.6.8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3.7 小结
    3.8 讨论
        3.8.1 ALI动物模型的评判标准
        3.8.2 本实验采用的脓毒症ALI动物造模方式的理论依据及模型构造情况
        3.8.3 干预措施以外的影响因素
        3.8.4 肺脏局部CAP参与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ALI的调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附件

(6)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肺损伤的影响及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及试剂
        1.3 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急性肺损伤发病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2.4 两组患者TNF-α、IL-8、MDA水平及SOD活性比较
    3 讨论
        3.1 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3.2 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3.3 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氧化应激的影响
    4 小结
第二部分: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材料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方法
    2 结果
        2.1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病理变化的影响
        2.2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总细胞计数的影响
        2.3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单核/巨噬细胞数目的影响
        2.4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中性性粒细胞数目的影响
        2.5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淋巴细胞数目的影响
        2.6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
        2.7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TNF-α的影响
        2.8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IL-6的影响
        2.9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MIP-2的影响
        2.10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IL-10的影响
        2.11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LIX的影响
        2.12 穿心莲内酯对吸烟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BALF中IFN-γ的影响
        2.13 穿心莲内酯对烟草烟雾诱导的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2.14 Western blot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烟草烟雾诱导的切割Caspase-3和PARP蛋白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材料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方法
    2 结果
        2.1 香烟烟雾诱导肺上皮A549细胞HO-1表达增强
        2.2 穿心莲内酯预处理增强A549细胞HO-1表达
        2.3 穿心莲内酯对烟雾刺激小鼠肺组织中HO-1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2.4 HO-1介导穿心莲内酯对烟雾诱导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2.5 穿心莲内酯降低BALF总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的活性与诱导HO-1表达有关
        2.6 穿心莲内酯对BALF总蛋白的抑制作用依赖于HO-1活化
        2.7 HO-1对穿心莲内酯降低BALF LDH活性的影响
        2.8 穿心莲内酯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活性与激活HO-1有关
        2.9 HO-1介导穿心莲内酯对肺组织MPO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2.10 穿心莲内酯降低吸烟小鼠BALF中MDA水平与激活HO-1有关
        2.11 HO-1参与穿心莲内酯对吸烟小鼠肺组织中抗氧化状态的调控作用
        2.12 穿心莲内酯激活HO-1/STAT3通路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颅脑损伤与肺损伤
    综述二 吸烟与肺损伤
    参考文献
致谢

(7)1、牛磺酸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ALI/ARDS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1
ABSTRACT1
摘要2
ABSTRACT2
前言
第一部分 牛磺酸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实验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LI/ARDS 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成果

(8)全身低温治疗对吸入性损伤大鼠肺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烟雾中的主要成分与烟雾吸入性损伤
    1.2 烟雾吸入性损伤的发病机制
        1.2.1 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与烟雾吸入性损伤
        1.2.2 支气管循环与烟雾吸入性损伤
        1.2.3 细胞凋亡与烟雾吸入性损伤
        1.2.4 一氧化氮合酶与烟雾吸入性损伤
        1.2.5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烟雾吸入性损伤
        1.2.6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烟雾吸入性损伤
        1.2.7 Toll 样受体与烟雾吸入性损伤
        1.2.8 粘附分子、趋化因子与烟雾吸入性损伤
        1.2.9 小窝蛋白与烟雾吸入性损伤
        1.2.10 烟雾吸入性损伤的其它机制
    1.3 炎症反应与烟雾吸入性损伤
    1.4 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1.4.1 药物治疗
        1.4.2 雾化吸入治疗
        1.4.3 非药物机械治疗
        1.4.4 细胞治疗
    1.5 全身低温与急性肺损伤
第2章 前言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1.1 实验动物及饲养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方法
        3.2.1 动物分组
        3.2.2 烟雾损伤模型
        3.2.3 发烟材料
        3.2.4 致伤及低温处理
        3.2.5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3.2.6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3.2.7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实验结果
    4.1 动物的一般情况
    4.2 肺组织湿干重比
    4.3 肺病理切片
    4.4 血清TNF-α的含量
    4.5 血清IL-6 的含量
第5章 讨论
    5.1 烟雾吸入性损伤后TNF-α、IL-6 增加的机制
    5.2 肺部含水量增高的机制
    5.3 全身低温对烟雾吸入性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关键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A]
[B]
[C]
[D]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V]
[W]
[X]
[Y]
[Z]

四、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清金化痰汤及黄芩苷通过TLR4/MyD88/NF-κB/NLRP3通路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研究[D]. 朱长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原花青素β2对百草枯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江银玲.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3]甘草及甘草酸类成分抗病毒性肺炎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张明发,沈雅琴. 药物评价研究, 2020(07)
  • [4]基于Rho A/ROCK/NF-κB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保护PM2.5诱导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D]. 王智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5]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足三里对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D]. 赖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吸烟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发肺损伤的影响及穿心莲内酯在吸烟诱发肺损伤中的保护机制研究[D]. 杨东斌. 郑州大学, 2013(10)
  • [7]1、牛磺酸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ALI/ARDS影响因素分析[D]. 马晓薇. 重庆医科大学, 2013(04)
  • [8]全身低温治疗对吸入性损伤大鼠肺的作用研究[D]. 王光华. 河南科技大学, 2011(10)
  • [9]《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6年第18卷关键词索引[J]. 吕雅宁,孙茜.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6(12)
  • [10]《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2年第14卷关键词索引[J]. 李明,蔡华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12)

标签:;  ;  ;  ;  ;  

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