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娱乐场所整治是否走入死胡同(论文文献综述)
宋子昕[1](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李强[2](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贺晨平[3](2020)在《自媒体背景下三农短视频审美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在自媒体时代下,短视频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作为短视频主要内容领域之一的三农短视频,不仅兼具了自媒体平民化、个性化、社区化的特征以及发现美、创造美、引领美的审美功能,同时还具有文化、技艺、趣味、表演等多重内容种类及题材内容广泛、创作者多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受众群体基数庞大等特征。由此,在自媒体时代下,三农短视频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在整体上,三农短视频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之下,表现出结构碎片化、体裁模糊化、深度平面化、表达个体化的艺术风格,同时在作用上,结构与体裁相辅相成,深度与表达则二元平衡。在内容上,一方面,三农短视频从自然、社会、文化三个不同层面表现美,具体来说,首先,视频的镜像挖掘出自然美,而自然美的更高表现则是生态美,即农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次,在社会生活中,则展现出人情美与生活美,即农民群体“人的美”由内而外的表现过程;最后,技术的发展,塑造了新的艺术美,而艺术美则赋予了农民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从自然美到生态美,“乡土记忆”被沉淀,“乡土文化”得到视觉认同;从人情美,到生活美,则是“乡土文化”深入人心的过程;而在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之下,“乡土文化”得以重新塑造,带来了新的城乡交流模式以及农民群体形象的提升。而反观三农短视频审美特征,不难发现,传统审美心理的嬗变以及大众文化消费下的审美变迁是其形成的主要内外因素。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结果。因此,就需要从多方面加以引导与培育。
王倩[4](2020)在《泰安市山西街村村落景观分析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庞大且分布区域广泛,多具有鲜明的特征,故其被称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适应和利用自然条件的见证,承载了生产生活的一点一滴。怎样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保持传统村落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国家级传统村落山西街村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遗产保护等理论为依据,采用阅读文献、实地调研、空间句法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村落景观、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景观特征研究。选址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作为“因水而起,因河而荣”的传统村落,传统格局保持基本完整,空间环境变化丰富;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细部有较高美学价值;自然景观风貌特色明晰;传统文化民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但部分景观的原生态性、活力、淳朴气质受经济发展影响逐渐褪色。(2)应用空间句法的凸空间分析法、轴线分析法对村落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选取整合度、可理解度、深度值等参数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定量分析其空间格局。研究表明:该村由环路包围而成,其道路层次较为分明,街巷宽度与两侧建筑物比例空间协调,尺度感较好;其中主街、环街及其沿街空间的空间整合度最高,村落整体可理解度较高,整体深度值较低,村落位置于大汶口镇较为可达,整体而言,该村落既相对开放又保持着自身独立性,对它的保护和发展应注重街巷独特的空间格局保护与整治,同时给予上述分析中呈现的有意义空间更多关注。(3)村落现状景观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部分传统建筑整体风貌被破坏,公共空间选择度较低、景观性较差,基础设施匮乏,植物景观趋于城市化,传统文化民俗难以传承等。对景观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城市化及经济发展、村民观念不足、传统工艺及材料的缺少、传统文化景观解体等。(4)针对村落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从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历史传承以及空间改造方面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林雪莹[5](2020)在《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快速城市化浪潮后,中国城市发展逐渐由增量开发模式转向存量开发,长期以来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的建设方式和管理体系逐步显示出不足的一面。这些过度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以一种强介入的方式吞噬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剥蚀了日常生活的真实性,使得日常生活日渐疏远。以关注城市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为目的的有机更新、微更新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尤其是在存量规划时代,城市发展建设面对的是更为综合、更为复杂的现实问题——不同于新开发建设区和重新建设项目,诸多老城、老旧街区项目往往有着复杂的空间现状和社会问题,以及不同人群多样化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因此,由单一的物质空间改造转向更加关注社区营造、空间微更新、精细化管理、全民参与等新的城市更新来提升居住质量和环境品质,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在此形势下,日常都市主义对普通大众开放式的关注,使其在不经意间成为一种非正统的、自下而上进行的城市发展机制,被看作是一种对公共空间价值进行多维度思考的城市设计方法。而街巷作为日常公共生活最为活跃的场所之一,与城市多次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密不可分,但同时,又不乏人们作为使用者的自我意识在公共空间的中的作用和体现。以日常都市主义视角观察下的城市日常生活和街巷公共空间,虽然其中不乏诸如空间无效占用、环境脏乱差、管理难度增加等多种现状问题,但在看似杂乱、混沌、简陋的表象背后,也蕴含着充满民间智慧的经验性建造、高效性的场地使用、及时性的适用调整、目的明确的商业活动等多种旺盛的生长形式和严谨明确的内在生成逻辑,也折射出其背后空间使用者身体和精神的多方面需求与愿望。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和实际调研,从日常行为活动与空间变化入手,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作为研究范围,选取鲜鱼口片区和白塔寺片区展开具体调研,对其中的空间自发更新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空间自发更新的特征表现、现象分类、参与主体、自身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街巷中自发空间的介入对街巷空间布局和街区活力带来的改变。旨在通过空间自发更新的现实表象来探讨城市日常生活中人作为空间主体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生活载体需满足使用者日常生活需求的使命性,来推动城市空间规划管理的弹性发展,促进城市生活及环境质量的有效提高。
张延曼[6](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寇天遨[7](2020)在《丹东旧城滨江外贸空间活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自古至今水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至关重要,古代城池的选址以及现代城市的发展都有着水资源的加持。水活则城活,水美则城美。滨水设计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了城市建筑中的重要环节,滨水空间的营造更是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改善丹东滨江外贸区的空间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来到滨江区进行娱乐和游憩,本论文选取了丹东滨水外贸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现有的滨河设计的理论研究及实际操作情况为依托,根据丹东地区的地理和文化特点,首先对丹东的滨江外贸区的整体环境空间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力图从空间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活化丹东旧城滨水外贸区空间,补充在丹东鸭绿江景区旅游方面的不足,希望能够为丹东的滨水空间的未来规划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丹东旧城滨江区研究的背景做出介绍,结合其国内外一些成功得案例和发展现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研究的内容、方法做出清晰的限定与说明,明确论文的框架;第二部分通过丹东滨江区进行详细的了解,充分考察滨江外贸区的自然条件、商业现状现状、滨江区现有公共空间现状以及地域特色等,了解市民的真实需求以及旅游发展的需求,分析滨江外贸区的现有问题,提出打造整体性与多元性、生态与生活、资源和文脉交融的滨江区设计理念;第三部分对原有外贸滨江区的空间结构进行整合,梳理街道肌理,延伸绿化网络,形成以绿色网络为骨架的“两轴三核”的空间结构,建立人车分行的路网结构,因地制宜的打造集观光与体验于一身的滨江空间,经营体现地域文化和主题特色的旅游项目;第四部分在基于绿化网络的空间结构下,对商业区的空间和建筑布局模式进行优化,置入新的公共空间,打造引人入胜的商业空间序列,构建宜人的空间尺度。结合滨江中路和滨江商业界面,打造以生态、运动、文化为主题的滨江景观廊道空间,第五部分以适应旅游发展为基础打造复合型建筑空间,针对旅客和市民的需求,统一建筑体量与形象,营造民国建筑风格,打造文化性展览院落空间,为游客提供能够体验丹东地域文化的特色的商业空间和滨江景观空间。最后,总结归纳论文的研究成果,通过深入剖析丹东滨江外贸区空间优化设计中所面临的具体设计要点并加以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思考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丹东滨江外贸区的建设提供借鉴性和指导意义。
赖睿[8](2020)在《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大女主剧现象》文中研究说明“大女主剧”这一概念从网络诞生,具体的形成日期已不可考。从2015年开始散见于各大网络论坛,对这一概念的讨论经历了由升温再逐渐降温的过程。根据梳理“大女主剧”的概念形成,可以发现它出现在网络IP改编的时代,从《步步惊心》(2010)、《甄嬛传》(2011)到《芈月传》(2015)、《锦绣未央》(2016)一直到近年的《楚乔传》(2017)、《如懿传》(2018)、《大明风华》(2019),大多改编自网络上的热门IP。内容上,“大女主剧”多讲述女性的成长故事,以女性角色作为主要刻画对象;题材上,多为古代或玄幻,现代都市题材较少被提及。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女性题材的电视剧中并不少见,并且电视剧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在大众文化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工业产品充斥商品市场,而深刻影响着电视剧行业发展的“大女主剧”无疑是大众流行文化的一次巨大胜利。与“大女主剧”流行相对应的,是网络世界和主流媒体层面对这一现象的热烈讨论和解读。女性群体不仅是电视剧的主要受众,也是“大女主剧”着重刻画和表现的对象,对“大女主剧”的讨论不仅代表着她们的期待和诉求,也传达出受众对女性境遇的审视。本文通过梳理“大女主剧”概念在网络世界的讨论发展情况和分析“大女主剧”所展现的内容,试图把握“大女主剧”这一概念的形成并探讨“大女主剧”所展现出的女性境遇。引言部分介绍研究的来源和研究的意义,简述女性主义这一概念的发展和现状、“大女主剧”这一电视剧类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当下的研究状况,并阐述研究思路、方法和理论依据。第一章分析“大女主剧”的产业特点,并总结为大IP、大明星和大制作、大收益,在传播方式上则总结为上星卫视+网络平台的两种播映。第二章从网络上对“大女主剧”的讨论入手,选择论坛、主流媒体、自媒体平台三个层面并整理相关内容,从话语的讨论和演变中得到“大女主剧”这一概念形成的过程。第三章研究“大女主剧”的内容,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别从主体的缺失与“借位”的“成功”、对女性权力欲望的压抑及身体经验的忽略、对女性情谊的污名化等三个方面,试图讨论“大女主剧”如何定义和表现了女性以及女性的境遇。
许铎[9](2019)在《居民参与下的顺城巷地段(永宁门—朱雀门段)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超过58%,标志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治理”上转变。在存量治理的时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让更多人产生了自身的利益诉求,对应到旧城更新中,其过程会涉及到多方主体的利益,而传统的一元主导的大规模更新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愈加多元化的更新诉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旧城更新的新途径,而居民参与便是其中的一种。顺城巷作为西安城墙的一部分,它承载了古城的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记忆。而现在,顺城巷的更新进程却陷入了困境。因此,如何运用新的思路突破一元主导的僵局,推动顺城巷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本次研究的初衷。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研究框架。在提出问题的阶段,文章在对研究背景介绍的基础上引出了居民参与这一研究方向,并进一步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归纳,结合对旧城更新中包括居民在内的多方主体的分析,总结出居民参与旧城更新中的要点,为后续的研究打好基础。分析问题的阶段,文章先是对国内外一些实践案例进行解析,总结实践经验;然后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顺城巷进行了整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永宁门-朱雀门段顺城巷的空间现状和社会属性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总结出其中的现状问题并对其更新潜力以及居民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前两个阶段的铺垫下,文章在解决问题的阶段,首先结合了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实践案例的指导,针对地段现存的问题,从管理,产业以及空间三个层面构建起了地段的更新策略,阐释了居民参与在不同的更新前提、空间类型的作用;其次,结合具体的活动策划,局部空间更新以及建筑改造方案予以解释说明;最后,文章对建筑师在居民参与旧城更新体系中的角色转换以及作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为今后顺城巷,乃至西安旧城更新工作的展开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及参考。
孙大江[10](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二、问题娱乐场所整治是否走入死胡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问题娱乐场所整治是否走入死胡同(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城市雕塑 |
1.1.2 上海城市雕塑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
致谢 |
(3)自媒体背景下三农短视频审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概念界定 |
(一) 、自媒体 |
(二) 、短视频 |
(三) 、三农短视频 |
0.3 研究现状及意义 |
0.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章 自媒体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发展 |
1.1 自媒体特征及审美功能 |
1.1.1 特征分析 |
1.1.2 功能分析 |
1.2 三农短视频内容及特征 |
1.2.1 内容分类 |
1.2.2 特征分析 |
第2章 三农短视频的美学构建 |
2.1 结构与体裁相辅相成 |
2.1.1 结构碎片化 |
2.1.2 体裁模糊化 |
2.2 深度与表达二元平衡 |
2.2.1 深度平面化 |
2.2.2 表达个体化 |
第3章 三农短视频的审美内涵 |
3.1 镜像之发掘 |
3.1.1 镜像发掘自然美 |
3.1.2 自然美之于农民 |
3.2 生活之融汇 |
3.2.1 生活融汇人情美 |
3.2.2 人情美之于农民 |
3.3 技术之塑造 |
3.3.1 技术塑造艺术美 |
3.3.2 艺术美之于农民 |
第4章 三农短视频审美特征成因及反思 |
4.1 成因辨析 |
4.1.1 传统审美心理的嬗变 |
4.1.2 大众文化下审美变迁 |
4.2 反思重塑 |
4.2.1 审美心理及文化反思 |
4.2.2 三农短视频健康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4)泰安市山西街村村落景观分析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的重视及相关政策的提出 |
1.1.2 传统村落的衰落及消失 |
1.1.3 乡村景观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有利于传统村落及文化的保护 |
1.2.2 有利于山西街村特色景观的保护 |
1.2.3 有利于该村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性发展 |
1.2.4 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建设提供合适的发展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传统村落 |
2.1.2 景观 |
2.1.3 村落景观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遗产保护理论 |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 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 |
2.3.1 遗产价值 |
2.3.2 认同和识别价值 |
2.3.3 环境价值 |
2.3.4 生态价值 |
2.3.5 生产价值 |
3 山西街村落景观分析 |
3.1 基本概况 |
3.2 山西街村景观特征分析 |
3.2.1 聚落及建筑景观:事物相生,天人合一 |
3.2.2 自然景观:生态良好,资源丰富 |
3.2.3 传统文化民俗景观:村民主导,风俗式微 |
3.3 景观总体评价 |
4 山西街村空间结构研究 |
4.1 关于空间句法 |
4.2 模型的建立 |
4.3 结果分析 |
4.3.1 空间整合度分析 |
4.3.2 可理解度分析 |
4.3.3 深度值分析 |
4.3.4 连接值分析 |
4.3.5 控制值分析 |
4.3.6 选择度分析 |
4.4 空间整体分析结论 |
5 山西街村景观现状研究 |
5.1 山西街村景观现状问题 |
5.1.1 传统建筑风貌破坏 |
5.1.2 公共空间缺乏生机 |
5.1.3 基础设施匮乏 |
5.1.4 植物景观再塑及养护存有瑕疵 |
5.1.5 传统文化民俗难以传承 |
5.2 村落景观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城市化及经济发展 |
5.2.2 村民观念 |
5.2.3 传统工艺及材料的缺失 |
5.2.4 传统文化景观解体 |
6 山西街村景观保护研究 |
6.1 基本原则 |
6.1.1 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
6.1.2 整体发展,规划引领 |
6.1.3 生态持续,和谐共融 |
6.1.4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
6.2 山西街村景观保护对象 |
6.2.1 保护对象认定 |
6.2.2 保护区域划分 |
6.3 山西街村景观保护建议 |
6.3.1 景观保护与修复 |
6.3.2 合理规划功能空间 |
6.3.3 人居环境整治 |
6.3.4 生态文化建设 |
6.3.5 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情况 |
(5)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及动机 |
1.2.1 城市存量开发模式下空间有机更新转型的新要求 |
1.2.2 首都核心区发展建设对街巷空间精细化的新使命 |
1.2.3 自上而下的发展建设与自下而上的公众需求的社会情势 |
1.2.4 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公共空间使用需求的实际表现——自发现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相关概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5.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趋势 |
1.6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难点 |
1.6.2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日常都市主义下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研究基础 |
2.1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概况 |
2.1.1 北京老城范围界定 |
2.1.2 街巷公共空间的概念解析及范围界定 |
2.2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1 元大都时期:街巷公共空间的雏形 |
2.2.2 明清时期:建筑群为中心的经典街巷空间 |
2.2.3 民国至解放前夕:局部节点的街巷公共空间 |
2.2.4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快速城市扩张下的大尺度街巷公共空间 |
2.2.5 改革开放-奥运前夕:街巷空间由大肆建设逐步衰落 |
2.2.6 存量规划时代:街巷空间的活力复苏与精细化更新 |
2.3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景观要素 |
2.3.1 街巷围护界域空间 |
2.3.2 街巷基面及过渡性空间 |
2.3.3 景观节点空间 |
2.3.4 设备设施空间 |
2.4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特征 |
2.4.1 空间属性的多维度交融 |
2.4.2 空间格局及尺度的多样化 |
2.4.3 空间类型及使用方式的多变性 |
2.4.4 空间功能的高度复合化 |
2.4.5 空间发展的立体化 |
2.4.6 空间“熵增加”的无序性 |
2.4.7 体验及评价的两极分化 |
2.5 从日常都市主义角度研究街巷公共空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5.1 人作为公共空间的本质与主体 |
2.5.2 空间参与者的身心需求对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塑造 |
2.6 日常生活与日常都市主义理论(Everyday Urbanism) |
2.6.1 日常生活 |
2.6.2 日常空间和日常都市主义理论(Everyday Urbanism) |
2.7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
2.7.1 城市针灸理论(Urban Acupuncture) |
2.7.2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Urban Organic Renewal) |
2.7.3 城市渐进式更新理论(Incremental Urbanism) |
2.7.4 城市微更新理论(Urban micro-renewal)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案例研究 |
3.1 案例分类的依据及类型 |
3.2 民间自发性的空间行为或实践活动 |
3.2.1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城市针灸”项目:自发行为启示下的的街巷活力重塑 |
3.2.2 案例启示及总结 |
3.3 专业团体或个人自发性的空间行为或实践活动 |
3.3.1 印度苏特拉市街巷空间激活项目:微小尺度介入街巷公共空间活力复苏 |
3.3.2 案例启示及总结 |
3.4 鼓励全民/全过程参与的自发性空间更新 |
3.4.1 旧金山街巷空间更新项目:设计引导下的全民参与潜力空间的活力激发 |
3.4.2 停车-公园日(Parking Day) |
3.4.3 “车位微公园”计划(Parklets) |
3.4.4 “更好街道计划”(The Better Streets Plan) |
3.4.5 案例启示及总结 |
3.5 小结 |
第4章 老城日常生活与街巷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
4.1 北京老城日常生活与街巷公共空间初观察 |
4.1.1 初步的路上观察 |
4.1.2 北京老城街巷日常生活图景与自发现象 |
4.1.3 日常生活与街巷空间的关联 |
4.2 调研样本选择 |
4.2.1 北京老城内33片历史文化街区 |
4.2.2 首都功能核心区13片文化精华区 |
4.2.3 街巷环境空间评估 |
4.3 鲜鱼口片区:高度复合的城市空间样本 |
4.3.1 概况 |
4.3.2 区位及交通 |
4.3.3 历史沿革及空间演变 |
4.3.4 空间肌理及功能分布 |
4.3.5 建筑风貌及配套设施 |
4.3.6 街巷公共空间与日常活动 |
4.3.7 空间参与者及自发活动 |
4.3.8 小结 |
4.4 白塔寺片区:斑驳混杂的城市空间样本 |
4.4.1 概况 |
4.4.2 区位及交通 |
4.4.3 历史沿革及空间演变 |
4.4.4 空间肌理及功能分布 |
4.4.5 建筑风貌及配套设施 |
4.4.6 街巷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 |
4.4.7 空间参与者及自发活动 |
4.4.8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自发性更新现象的特征研究 |
5.1 不同更新模式与主体研究 |
5.1.1 政府主导的空间微更新 |
5.1.2 市场主导的空间微更新 |
5.1.3 民众自发的空间微更新 |
5.2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中各物质要素的景观空间特征 |
5.2.1 复杂多元的街巷公共空间结构与尺度 |
5.2.2 丰富多样的街巷公共空间形态 |
5.2.3 灵活多变的街巷公共空间功能 |
5.2.4 多面使用的街巷公共服务设施 |
5.2.5 .涟漪扩散的街心广场及绿地空间 |
5.3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中非物质要素(人)的群体特征 |
5.3.1 老年人 |
5.3.2 儿童 |
5.3.3 原住民 |
5.3.4 外来住户 |
5.3.5 管理者 |
5.3.6 游客 |
5.4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5.4.1 自发更新存在的合理性 |
5.4.2 自发更新目前存在的问题 |
5.5 自发更新对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景观实践的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常都市主义下的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构建策略 |
6.1 街巷公共空间景观构建的要素分类 |
6.2 街巷公共空间物质要素的景观构建策略 |
6.2.1 反对盲目开发,优先利用既有场地,挖掘潜力空间 |
6.2.2 室内公共空间的优化外延 |
6.2.3 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再认识 |
6.2.4 对自发性城市家具的认可与优化 |
6.2.5 合理利用木桶效应,改善或规避空间短板 |
6.2.6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形成空间活力网 |
6.2.7 空间碎片整理,营造连续性空间体验及感受 |
6.3 街巷公共空间非物质要素(人与地域文脉)的景观构建策略 |
6.3.1 建立沟通渠道,形成对话机制 |
6.3.2 建立社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
6.3.3 空间认养、艺术介入,多种方式共同营造可持续性空间 |
6.3.4 延续生活空间的场所精神,重塑空间场所认同感及归属感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老城街巷空间是城市日常生活最直接的外部反映 |
7.1.2 日常都市主义视角观察下的公共空间具有自发性 |
7.1.3 空间自发更新为老城空间更新提供了自下而上的研究对象 |
7.1.4 日常生活实践是公共空间建设的起点 |
7.2 论文不足之处 |
7.3 未来展望——是结束更是开始(Ending is Beginning)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近代北京开放公园与公共空间 |
附录二 北京老城10片历史文化街区路网结构 |
附录三 北京东西城常驻人口分布 |
附录四 片区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调研问卷 |
附录五 白塔寺片区多方会谈记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6)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7)丹东旧城滨江外贸空间活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建设经验 |
1.3 研究概念与相关理论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理论基础研究 |
1.3.3 研究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丹东市滨江区调研与分析 |
2.1 丹东滨江区概况 |
2.1.1 上层规划 |
2.1.2 丹东市旅游资源条件 |
2.2 外贸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 |
2.2.1 旅游产业布局混乱缺乏特色 |
2.2.2 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
2.2.3 产业形式单一存在较强的时间性和季节性 |
2.3 外贸区空间现状分析及问题 |
2.3.1 滨江区结构断裂 |
2.3.2 外贸区活力缺失 |
2.3.3 设计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滨江区空间结构的整合和活化 |
3.1 “带”状空间的有机整体性构建 |
3.1.1 滨江空间格局与肌理的整合 |
3.1.2 优化并置入公共空间 |
3.1.3 突出以绿化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
3.1.4 滨江外贸区天际轮廓线的优化 |
3.2 “点”状空间的文化性营造 |
3.2.1 边境文化型体验组团 |
3.2.2 主题文化型功能组团 |
3.2.3 温泉康养型休闲组团 |
3.3 “线”状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3.3.1 减弱滨江地区交通的干扰性和可达性 |
3.3.2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和生态性 |
3.3.3 结合出入口布置集散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4 滨江外贸区街巷空间的营造 |
4.1 边境风情的游走叙事 |
4.1.1 组织引人入胜的步行街空间 |
4.1.2 营造滨江特色的商业街空间尺度 |
4.1.3 打造滨江特色空间节点 |
4.2 自然生态的休闲体验 |
4.2.1 塑造亲水型休闲广场 |
4.2.2 打造运动型康体公园 |
4.2.3 营造主题型文脉景观廊道 |
4.3 本章小结 |
5 体现地域特色的建筑单体意向 |
5.1 场所情境的多元化营造 |
5.1.1 引入创意文化的场所营造 |
5.1.2 滨水购物观景的改善 |
5.1.3 夜态酒吧空间的打造 |
5.2 建筑意向的地域性演绎 |
5.2.1 建筑风格的传统性回归 |
5.2.2 传统意向的现代应用 |
5.2.3 商铺的多层次休闲享受 |
5.3 滨水文脉的延续 |
5.3.1 滨水活力的提升 |
5.3.2 滨水生态氛围的烘托 |
5.3.3 场所氛围的渲染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大女主剧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来源及研究目的 |
2 研究现状 |
2.1 女性主义的发展简述 |
2.2 “大女主剧”基本概念和研究状况 |
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 “大女主剧”的产业特点 |
1.1 “大女主剧”:大IP+大明星+大投资+大收益 |
1.2 上星卫视+网络视频平台的播出方式 |
2 何为“大女主剧”——对女性的刻画和讨论 |
2.1 网络论坛对“大女主剧”的讨论——以晋江论坛和豆瓣讨论组为例 |
2.2 主流媒体及自媒体平台中的“大女主剧” |
2.2.1 主流媒体的宣传和抨击 |
2.2.2 自媒体平台的概念征用——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
3 “大女主剧”中的女性境遇及表现 |
3.1 主体的缺失与“借位”的“成功” |
3.2 对女性权力欲望的压抑及身体经验的忽略 |
3.3 对女性情谊的污名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居民参与下的顺城巷地段(永宁门—朱雀门段)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目前顺城巷更新的困境 |
1.1.3. 顺城巷相关研究进展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3. 旧城更新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分析 |
1.3.1. 不同主体的作用分析 |
1.3.2. 不同主体关系分析 |
1.3.3. 多元主体的利益平衡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居民参与下的城市更新案例分析 |
2.1. 国内外居民参与的方式与特点 |
2.1.1. 居民参与下的波士顿贝肯山历史街区保护 |
2.1.2. 德国柏林城市更新中的居民参与 |
2.1.3. 居民参与下的伦敦霍尔斯特德堡社区更新 |
2.1.4. 居民参与下的北京旧城更新改造 |
2.1.5. 厦门社区更新中的参与式规划 |
2.1.6. 深圳城市更新中的社区规划师制度 |
2.2. 国内外居民参与的异同 |
2.2.1. 国内外居民参与的相同点 |
2.2.2. 国内外居民参与的不同点 |
2.3. 对地段更新的启发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3.顺城巷整体研究 |
3.1. 顺城巷更新脉络分析 |
3.1.1. 不同时期的更新背景(问题) |
3.1.2. 不同时期的更新路径(方法) |
3.1.3. 不同时期的参与主体 |
3.1.4. 新时期可能的更新路径 |
3.2. 顺城巷各地段更新现状分析 |
3.2.1. 碑林区地段 |
3.2.2. 新城区地段 |
3.2.3. 莲湖区地段 |
3.3. 研究地段(永宁门-朱雀门段)的选定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4.永宁门-朱雀门段顺城巷现状研究 |
4.1. 地段空间现状研究 |
4.1.1. 建筑肌理 |
4.1.2. 建筑层高 |
4.1.3. 建筑质量 |
4.1.4. 街巷空间 |
4.1.5. 空间节点 |
4.2. 地段社会属性研究 |
4.2.1. 地段建筑产权分布情况 |
4.2.2. 地段人口构成情况 |
4.2.3. 地段业态构成情况 |
4.2.4. 地段居民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
4.3. 典型建筑更新现状评估 |
4.4. 地段现状问题汇总 |
4.4.1. 管理问题 |
4.4.2. 产业问题 |
4.4.3. 空间问题 |
4.5. 地段更新潜力解析 |
4.6. 居民参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居民参与下的地段更新策略研究 |
5.1. 管理策略 |
5.1.1. 居民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 |
5.1.2. 居民参与的更新运作机制 |
5.1.3. 居民参与的制度保障 |
5.1.4. 居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 |
5.2. 产业策略 |
5.2.1. 居民参与下的产业更新策略 |
5.2.2. 居民参与下的产业更新策略实践 |
5.3. 空间策略 |
5.3.1. 居民参与下的空间更新策略 |
5.3.2. 居民参与下的空间更新方案探究 |
5.4. 更新策略总结 |
5.4.1. 管理、产业、空间策略的关系分析 |
5.4.2. 居民参与下更新策略的要点归纳 |
5.5. 居民参与下的社区建筑师制度 |
5.5.1. 社区建筑师的定位 |
5.5.2. 社区建筑师与居民参与的关系 |
5.5.3. 社区建筑师的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6.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
1.2.2 环境感知 |
1.2.3 川西林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 |
1.6.2 典型调查法 |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
1.7 相关理论基础 |
1.7.1 环境心理学 |
1.7.2 景观符号学 |
1.7.3 人文地理学 |
1.7.4 心理物理学 |
1.7.5 景观形态学 |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
2.1.1 川西林盘概念 |
2.1.2 川西林盘渊源 |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
2.3.1 川西林盘意境 |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3 意境的体现 |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
2.4.1 文化渊源 |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
2.4.3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
3.2.4 根据功能划分 |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
3.4.3 总结 |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
4.1.1 体系内容概述 |
4.1.2 体系建构依据 |
4.1.3 小结 |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
4.2.1 SD语义差异法 |
4.2.2 认知地图 |
4.2.3 写真投影法 |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
4.2.5 景观图示语言 |
4.2.6 景观基因图谱 |
4.2.7 典型植物调查 |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
4.3.1 体系目标 |
4.3.2 体系意义 |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内容 |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2.1 准备阶段 |
5.2.2 评定实验阶段 |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
5.2.4 小结 |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3.3 小结 |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4.3 小结 |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
5.5.2 色彩节奏分析 |
5.5.3 图形-背景分析 |
5.5.4 色彩坐标分析 |
5.5.5 小结 |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
5.6.5 小结 |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
5.7.5 小结 |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
5.8.2 典型植物概况 |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
5.8.6 小结 |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
5.9.1 入口意象 |
5.9.2 建筑意象 |
5.9.3 植物意象 |
5.9.4 空间意象 |
5.9.5 色彩意象 |
5.9.6 边界意象 |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
5.10.1 独特性 |
5.10.2 整体性 |
5.10.3 复合性 |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问题娱乐场所整治是否走入死胡同(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3]自媒体背景下三农短视频审美特征研究[D]. 贺晨平.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4]泰安市山西街村村落景观分析及保护研究[D]. 王倩.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5]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D]. 林雪莹.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6]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丹东旧城滨江外贸空间活化设计研究[D]. 寇天遨.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大女主剧现象[D]. 赖睿. 海南大学, 2020(02)
- [9]居民参与下的顺城巷地段(永宁门—朱雀门段)更新策略研究[D]. 许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