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加热温度控制器的设计、制造及应用

智能电加热温度控制器的设计、制造及应用

一、智能电加热温控仪的设计制作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军海,莫向松,郭敬旺,叶彪[1](2021)在《干式电力变压器凝胶固化炉的优化设计》文中认为局部放电量是衡量干式电力变压器质量主要指标之一,局部放电量超标时,会影响变压器的运行寿命而危及用电安全。目前常用的凝胶固化炉在凝胶阶段时,沿线圈高度方向上的温度基本是一致的,凝胶时整个线圈同时释放出大量的应力,引起线圈开裂和内部产生气泡从而造成局部放电量增加。因此根据环氧树脂的特性优化线圈的凝胶固化工艺,同时配合工艺对凝胶固化炉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凝胶固化炉满足优化后的工艺要求,达到沿线圈高度方向分阶段凝胶和分阶段释放应力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树脂凝胶时释放的应力,避免线圈在凝胶固化时开裂和在线圈内部产生气泡,从而降低变压器的局部放电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结构的倒梯度凝胶固化炉浇注的线圈,变压器局部放电量可以控制在5 pC以内,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10 pC限值,可以大幅度提高变压器的运行寿命。

车星驰[2](2021)在《汽车安全玻璃热弯成形过程摩擦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汽车需求量和对舒适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升,汽车产业对汽车安全玻璃的热弯成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汽车安全玻璃热弯成形过程已成为进一步提高成形玻璃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汽车安全玻璃的热弯成形过程中,玻璃原片与模具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摩擦行为,并且其对回弹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汽车安全玻璃热弯成形的工艺过程,自主设计开发了一台用于测量高温条件下汽车安全玻璃与模具材料之间摩擦系数的高温摩擦试验机;利用高温摩擦试验机进行高温摩擦实验,并测量其摩擦系数,揭示了汽车安全玻璃在高温条件下与模具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并基于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摩擦系数进行有限元软件ABAQUS数值模拟,明确了摩擦行为对汽车安全玻璃回弹的影响机制。论文的主要内容有:(1)基于滑动摩擦学基本原理,设计研发了高温摩擦试验机,实现了玻璃试件的快速加热、实验数据的同步采集、实时显示和摩擦实验的便捷操作。高温摩擦试验机由高温加热装置、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和机械加载装置等组成。通过试验机构的动态响应、平稳性和可靠性以及高温摩擦实验检测,结果证明试验机满足设计要求。(2)基于高温摩擦试验机,研究了玻璃试件和模具材料之间在不同拉动速度和不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机理,并测得了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增加,摩擦表面的磨粒磨损逐渐变得严重,摩擦系数不断增加。当温度达到650℃时,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撕裂现象,平均摩擦系数达到0.668,且增幅明显;在速度较低条件下磨损剥离相对轻微,而随着相对运动速度的增大,磨损剥离情况更加严重,摩擦系数增大,但增幅较小。(3)利用多物理场耦合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作为摩擦条件带入模拟设置中,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汽车安全玻璃热弯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仿真,获得整个成形过程的模拟结果,即回弹量和内应力大小。结果表明,汽车安全玻璃的最大回弹量为2.735mm,最大内应力为77.8234GPa。模拟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量误差为5.34%。进一步研究了成形速度对回弹的影响,通过修正摩擦系数极大提高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提高汽车玻璃的成形质量提供了指导。

秦美荣[3](2021)在《TPU基电纺纤维的制备及传感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柔性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外场应激响应行为研究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制备了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作为聚合物基体、导电石墨为导电填料,采用溶剂絮凝-熔体电纺法制备了直径可调的柔性导电复合纤维,研究了纺丝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的影响,以及不同填充量下导电石墨/TPU复合纤维的应激响应能力、电阻率、断裂伸长率及材料的疏水特性。纺丝工艺参数对纤维直径的研究结果表明纺丝电压是成纤直径的主导因素,直径随着电压的增大会单调减小。而纤维的断裂伸长率受直径、填充量的显着影响,断裂伸长率随着直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直径在0.7mm时,断裂伸长率最大可达435%。疏水特性和线电阻率则主要受填充量的影响,接触角随着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大,可从77.23°提高至102.4°,线电阻率在3%的石墨填充量下,可低至1.412×1012Ω·cm。应激响应测试结果表明,在0-140%的拉伸形变测试范围内,纤维电阻线性相关度最大值和灵敏系数最大值分别是99.48%和6.36。在30-80℃内,纤维的温敏响应则呈现分阶段线性,在两个线性范围内,温敏的灵敏系数最大值分别是3.3%和0.81%,两种响应时间分别为13s和12s。此外,随着测试循环次数的增加,拉伸及温敏响应的迟滞系数分别下降了 83.5%和90.6%。本文研究表明,石墨/TPU复合纤维对线性拉伸及温度扰动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快的响应速度,上述传感特性受到纺丝电压、填充比例以及填充石墨尺寸的显着影响。纤维的线性响应特性满足导电网络理论,而非线性响应曲线则符合隧道效应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瑄[4](2021)在《航空发动机的无线自供能测量技术研究》文中认为

刘鸣宇[5](2021)在《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硫化加热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要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带式输送机作为煤炭运输的的关键设备,其质量的优劣影响着煤矿安全和煤矿生产效率,输送带作为带式输送机承载物料的关键部件,因大块煤料冲击、矸石碰撞以及硫化接头质量问题而导致断带的事故时有发生,进而引发的更严重的次生事故。为了提高输送带接头处的硫化质量,本文采用硅橡胶加热片为输送带硫化提供热源,对输送带硫化传热过程以及硫化温度均匀性进行了分析,设计硅橡胶加热片的电阻丝为多通道回字型,并搭建了输送带接头硫化试验平台,通过数值分析和实验对硫化温度场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发热源到胶带的硫化热传导数学模型,该模型中包含了比热容、导热系数等参数变量,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分别得到导热系数和比热容随硫化温度的变化曲线以及硫化反应热,可以对上述模型进行修正补充,同时通过对比热容、导热系数以及焓变三个参数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橡胶的导热系数远小于铝合金,为简化仿真模型,因此进行热力学仿真时,仅分析热源与加热板的传热,不添加胶带。其次,基于硫化热传导数学模型,探究了常规方案下硫化加热的温度场分布,运用了数值分析软件Comsol对其进行仿真模拟,根据温度场的分布,提出将硅橡胶加热片以三通道回字型布置方式代替单通道布置的方案。针对加热片的区域间距以及其通道的功率等参数设计了三水平五因素正交试验,基于固体传热仿真技术模拟了各方案加热板温度分布规律,并进行了极差分析,得出最佳设计方案和影响加热板温度均匀性的最大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对加热板表面均匀性影响最为显着的因素为边缘热流密度,之后运用方差分析进行分析和验证,推导出了加热板温度均匀性指标值和各因素值之间的回归方程。最后,搭建了硅橡胶加热方式硫化接头试验平台,该平台分为硫化温度监测平台和硫化加热试验平台。监测平台从水平方向上进行研究,在加热板均匀布置温度传感器,从而掌握加热板表面温度场的分布。分别对单通道方案和三通道方案进行硫化加热试验研究,当其中一个测温点温度达到设定的硫化最高温度时,硅橡胶加热片停止加热,得到其加热板各测温点的温度值,从而判断加热板表面的均匀性,同时得到各测温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比仿真结果进行物理试验验证与研究。三通道方案中的最优方案相较于原单通道加热方法,其加热板表面温差从12℃降低至3.8℃,切实证明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周玉珠[6](2021)在《高盐废水旋转喷雾蒸发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有的高盐废水处理技术能耗及成本高、盐水分离效果也不理想,为了提高高盐废水的蒸发率,本文研发了新型低能耗旋转喷雾蒸发干燥器,利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干燥器出口温度及液滴蒸发率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旋转喷雾干燥器研发:针对处理量为5kg/h、含盐量为10%的高盐废水,进行了水蒸气用量、空气用量的物料衡算,并选用合适的雾化盘直径,求解出干燥器直径及高度,为喷雾蒸发技术在高盐废水的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参考。(2)旋转喷雾蒸发特性数值研究:建立与设计尺寸一致的干燥器的几何模型,并进行了网格无关性验证及模型可靠性验证。探究了干燥器内部场以及多种影响因素与干燥器蒸发性能及出口温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雾化盘的周边区域,热风产生了明显的回旋。流体再循环区域的产生,使得液滴颗粒与热风发生耦合运动,其单个颗粒的轨迹形成类抛物线状,颗粒在干燥室中获得了更长的停留时间,促使液滴与空气发生了更多的换热。(2)在干燥器中,换热最剧烈区域为雾化盘的周边区域。这主要是由于液滴刚从雾化盘中分离时,具有较大的动能,这导致液滴的初始速度较大。在接触干热的空气后,液滴迅速换热,导致热风的温度急剧下降。(3)热风温度、热风流量对液滴旋转喷雾蒸发性能的影响较大,而料液流量及雾化盘转速对蒸发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3)旋转喷雾蒸发特性实验研究:设计并搭建了高盐废水旋转雾化干燥的实验平台,研究了热风温度、热风流量、料液流量、雾化盘转速及料液浓度变化等对蒸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干燥器出口温度逐渐升高且变化的速率加剧,液滴蒸发率也逐渐升高但变化的速率减缓。(2)热风风量小于80m3/h时,蒸发率迅速升高,但增长幅度逐渐变缓。直至风量为90m3/h,液滴完全蒸发,之后蒸发率开始下降。随着热风流量的增加,干燥器热风出口温度也逐渐升高,热风的热能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整个系统的热效率较低。(3)进料流量越大,蒸发率越低且幅度加大。在热风温度和流量一定的情况下,系统的蒸发能力是有限的,随着料液流量的不断增加,系统的蒸发率会降低。(4)随着雾化盘转速的增加,干燥器出口处的混合空气的温度会不断下降且速率渐慢,而液滴的蒸发率逐渐提升且增长幅度越慢。当转速为24000r/min时,蒸发率达到100%,之后蒸发率不再变化。所以雾化盘的最佳转速为24000r/min。(5)增加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可以提升溶液的蒸发率,但增加的幅度会逐渐变缓。与其他因素相比,溶液浓度对蒸发效果的影响较小。(6)实验与模拟两者的曲线走势规律基本一致,但实验值要稍大于模拟值,最大误差小于20%。研究表明:处理5kg/h的高盐废水,当热风温度为498K、风量为80m3/h、雾化盘转速为24000r/min时能获得最佳的蒸发效果。通过实验验证,本文的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可靠,可为高盐废水旋转喷雾蒸发处理技术的工程设计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赵倩[7](2021)在《油页岩干馏前后脱蜡条件下的页岩油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页岩油作为重要的非常规能源,因储量丰富被公认为是石油的替代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由于页岩油中含有大量页岩蜡,导致其密度大、流动性差、不便于运输和存储,严重制约着页岩油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目前工业生产中,在页岩油加工生产成品油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脱蜡工艺,方法是直接从页岩油中脱去页岩蜡,操作复杂且工艺较难实现;而页岩油中的蜡质成分来源于油页岩中的页岩蜡,所以本课题提出在干馏前对油页岩进行脱蜡以达到减少干馏后页岩油中页岩蜡的目的。本课题采用油页岩脱蜡和页岩油脱蜡两种方式来达到脱去页岩油中页岩蜡的目的,设计试验对比分析油页岩脱蜡和页岩油脱蜡对制得的页岩油性质的影响,为页岩油脱蜡工艺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支持。通过脱蜡前后油页岩的铝甑试验、工业分析试验、元素分析试验、发热量测定、扫描电镜试验和比表面积分析等实验研究脱蜡对油页岩燃料特性和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脱蜡后含油率降低,半焦产率降低,不凝气体产率升高,且混合溶剂脱蜡比单一溶剂脱蜡对油页岩燃料特性的影响更大;脱蜡后油页岩的挥发分含量降低,水分含量降低,灰分含量增加;脱蜡后油页岩的C、H、N、S元素的含量均降低;脱蜡后油页岩的发热量降低;油页岩预脱蜡后比表面积增大,总孔容积变大,表面变得粗糙破碎,结构凹凸不平,微裂隙和微孔增多,且混合溶剂脱蜡对油页岩表面的改造和破坏更明显。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脱蜡方式得到的页岩油与原始页岩油的密度、粘度、凝点、倾点和发热量等,研究不同脱蜡方式对页岩油油品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脱蜡和页岩油脱蜡两种脱蜡方式都可以使页岩油的密度、粘度、凝点和倾点下降,且页岩油脱蜡后效果最明显,二甲苯溶剂脱蜡效果最差。油页岩预脱蜡和页岩油脱蜡对页岩油发热量的影响不明显,其中页岩油脱蜡后热值略有降低,油页岩预脱蜡使干馏炼制的页岩油发热量增加。通过页岩油<300℃馏分的GC-MS试验,页岩油>300℃馏分的FT-IR试验和液相NMR试验详细研究了两种脱蜡方式对页岩油化合物组成、官能团分布和分子结构参数的影响。通过GC-MS试验发现由于页岩蜡的脱出,页岩油<300℃馏分中烷烃含量降低明显,混合溶剂脱蜡后烷烃含量更低,说明从油页岩中脱出的页岩蜡以烷烃化合物为主;通过FT-IR谱图分析,发现脱蜡能使页岩油>300℃馏分脂肪链平均长度变短和异构化程度升高,其中页岩油脱蜡油>300℃馏分脂肪链平均长度最短和异构化程度最高;通过1H NMR和13C NMR试验研究两种脱蜡方式对页岩油>300℃馏分分子结构参数的影响,发现不同脱蜡方式对脂肪链平均长度变短的影响:页岩油脱蜡>混合溶剂预脱蜡>单一溶剂二甲苯预脱蜡。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油页岩干馏前脱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少页岩油中蜡质成分从而改善页岩油油品性质的目的,且混合溶剂脱蜡比单一溶剂脱蜡效果更好,却没有页岩油脱蜡的效果好。油页岩脱蜡和页岩油脱蜡使页岩油的油品性质改善的微观机理是有机溶剂将页岩油中的长链烷烃化合物脱去,导致页岩油中脂肪链平均长度变短和脂肪链支化程度升高。

宋美静[8](2021)在《双环戊二烯的解聚与加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裂解碳五中的双环戊二烯为原料,利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手段,分别对双环戊二烯解聚精馏制环戊二烯和环戊二烯催化加氢制环戊烯两个反应进行了工艺优化,并建立了环戊二烯选择性加氢反应动力学方程。本论文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回流比和阻聚剂对双环戊二烯解聚精馏的影响,得知解聚转化率与收率均随着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大而提高;环戊二烯产品纯度会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提高,但收率会有所降低;阻聚剂可有效抑制解聚时聚合反应的发生。优化后的操作条件为:解聚温度178℃~180℃、停留时间4h~4.5 h、回流比0.5~1。此外,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稀释剂正十二烷的回收利用进行了精馏模拟。本论文考察了加热温度、反应压力、氢烃比和液空速对环戊二烯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得知加氢转化率随着温度、压力和氢烃比的增大而提高,但环戊烯选择性降低;提高液空速会使转化率降低,使环戊烯选择性增大。优化后的操作条件为:加氢温度55℃~60℃、加氢压力1.95 MPa~2.05 MPa、氢烃比1.3~1.4、液空速4 h-1~5h-1。本论文进而研究了基于某种Ni催化剂的环戊二烯选择性加氢的宏观反应动力学,利用First Optimization软件的通用全局优化算法得到模型参数,所得动力学方程为r=1.3328e-2.2365×104/RTy2.0049Z0.2270P2.0503。通过模型检验分析表明,所得动力学方程可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杨玉桐[9](2021)在《冷环境下局部电加热对人体热反应的影响》文中认为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生活时,有效保暖措施的选择成为困扰人们的首要问题。为减少人体在低温环境下的不适感,个体加热装备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众多个体加热装备中,电加热服装因为具有能够通过主动加热的方式为人体提供热量,提高人体舒适感,且服装穿着轻便,消耗能源较少的优势被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关于电加热服装的最佳热刺激位置以及局部热刺激对整体舒适性影响相关研究还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在冷环境下对人体不同部位进行局部热刺激,研究局部热刺激对整体热反应的影响,探究人体部位热敏感性,为加热服的有效加热位置选择提供理论指导。为了研究局部热刺激对冷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影响,在温度为5℃的气候室内,采用碳纤维加热片对人体的前胸、上背、腹部、腰部、肘部、膝盖、手部、脚底八个部位进行热刺激实验,分析不同部位热刺激时局部与整体的热感觉、热舒适、热可接受度以及皮肤温度的变化,实验过程中受试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温度进行调节。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环境下进行局部热刺激能够提高局部的皮肤温度,但是提高程度有限,各局部达到舒适时局部皮肤温度稳定在39.1~39.7℃,平均皮肤温度与整体热感觉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局部热刺激也能显着提高人体整体的热舒适感,不同部位热刺激对整体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脚部加热对整体冷感的缓解作用优于其他部位;且整体热感觉、热舒适、热可接受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用整体热感觉来预测整体热舒适和热可接受度。采用影响因子以及局部辐射热敏感性两个指标分析各部位局部热敏感性,得到脚部和上背部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最大,腹部、腰部、胸部次之,肘部、膝盖和手部影响最小,说明除了脚部以外,躯干部位加热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大于四肢部位。各部位的偏好加热温度存在差异,躯干部位偏好温度低于四肢部位,手部和脚部偏好温度最高;且各部位偏好加热温度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普遍偏爱较低的加热温度。为了校验局部热刺激实验中得到的局部热敏感性是否具有科学意义,根据人体生理结构特点,将八个部位进行组合划分,高敏感区域组合为上背和脚部,中敏感区域组合为腰部和胸部;腹部和腰部,低敏感区域组合为膝盖和手部;肘部和膝盖,进行组合热刺激实验。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结果表明对高敏感部位组合加热时的加热效果优于中敏感部位,中敏感部位组合加热效果优于低敏感部位,除低敏感区域外,两两组合加热效果均优于单部位加热,说明局部热敏感性结论具有科学意义。最后通过能耗分析得到加热温度越高,所消耗能源越多,四肢加热相比躯干消耗更多能源。在进行加热服部位选择时,首先应选择上背等躯干部位,四肢部位首要考虑脚部加热,且加热温度不能使局部皮肤温度超过39.7℃。综上所述,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研究了局部热刺激对整体热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部位热敏感性,结论可为相关热感觉模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也对电加热服的参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张苹[10](2021)在《变参数PID控制在大功率空气加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在分析某结冰风洞原有热气供气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供气流量范围大、气压范围宽、加热功率大、热气温控范围宽、温度控制精度要求高且调节时间要求短等特点及需求,重点开展了热气温度控制算法研究,并设计了实际系统进行应用验证,主要研究及设计工作如下。首先对原有热气供气控制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包括被控对象的特性、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操作流程、影响温度控制精度的干扰因素等。然后,为满足新的系统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改造设计了热气供气控制系统,特别进行了热气温控单元的优化设计。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开环实验,研究建立了加热器被控对象的初步数学模型,然后重点研究了用于热气温度控制的几种控制算法,即经典PID算法、模糊PID、神经网络PID和变参数PID等四种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变参数PID控制算法控制效果较好,适于本系统热气温度的控制。在上述研究设计的基础上,本文对热气温度控制单元的电加热模块、温度检测模块、PLC控制模块等硬件模块进行了选型设计,以及热气供气系统的搭建,同时基于LabVIEW软件工具设计了系统的上位机监控程序。最后在优化设计的热气供气实际系统上完成了实验验证,即在项目要求的热气供气流量范围内、气压范围内、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多次温度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变参数PID控制算法及系统优化设计,对于提高热气温度控制精度及加快调节时间有显着效果。

二、智能电加热温控仪的设计制作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能电加热温控仪的设计制作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干式电力变压器凝胶固化炉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产品技术条件
2 环氧浇注树脂特性分析
    2.1 环氧树脂的凝胶固化条件
    2.2 温度对环氧浇注树脂击穿强度影响
    2.3 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对凝胶的影响
    2.4 凝胶时间对浇注工艺的影响
    2.5 固化时间对浇注工艺的影响
3 技术方案
    3.1 传统技术方案
    3.2 优化后技术方案
        3.2.1 优化工艺过程
        3.2.2 凝胶固化炉优化具体方案
4 试制工艺
5 结果与分析
6 结束语

(2)汽车安全玻璃热弯成形过程摩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汽车安全玻璃热弯成形技术简介
    1.3 摩擦学简介
        1.3.1 材料间摩擦磨损形成的原因
        1.3.2 摩擦的基本理论与特性
        1.3.3 磨损的类型
    1.4 材料成形过程摩擦研究概况
        1.4.1 高温摩擦实验研究现状
        1.4.2 高温摩擦试验机的分类
    1.5 材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温摩擦试验机的总体设计与开发
    2.1 高温摩擦试验机的技术要求
    2.2 高温摩擦试验机功能及测量原理
        2.2.1 模拟玻璃热弯成形的摩擦实验
        2.2.2 摩擦系数的测量
    2.3 高温摩擦试验机整体结构方案
        2.3.1 高温加热系统
        2.3.2 机械加载系统
        2.3.3 动力传动系统
        2.3.4 控制系统
        2.3.5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2.3.6 高温摩擦试验机最终设计
    2.4 高温摩擦试验机的系统动态响应及标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弯成形过程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3.1 高温摩擦实验设计
        3.1.1 高温摩擦实验条件
        3.1.2 实验材料及操作步骤
    3.2 成形温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3.2.1 实验参数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成形速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3.3.1 实验参数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汽车安全玻璃热弯成形模拟仿真
    4.1 有限元法的应用及软件简介
        4.1.1 有限元法在热弯成形中的应用
        4.1.2 ABAQUS模拟软件简介
    4.2 汽车安全玻璃成形回弹的基础理论
        4.2.1 汽车安全玻璃成形回弹
        4.2.2 汽车安全玻璃热弯成形的蠕变与应力松弛
    4.3 汽车安全玻璃成形的数值模拟
        4.3.1 实体建模
        4.3.2 材料模型
        4.3.3 分析步设置
        4.3.4 边界条件和载荷
        4.3.5 网格划分
        4.3.6 接触相互作用
    4.4 模拟结果与回弹分析
    4.5 模拟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4.6 成形速度对汽车安全玻璃回弹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成果总结及展望
    5.1 研究成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情况

(3)TPU基电纺纤维的制备及传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柔性导电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研究现状
        1.2.1 直接共混
        1.2.2 原位聚合
        1.2.3 静电纺丝
    1.3 复合材料外场响应行为研究现状
        1.3.1 拉伸敏感行为
        1.3.2 气体敏感行为
        1.3.3 温度敏感行为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实验方案设计与性能测试
    2.1 熔体电纺设备的设计
    2.2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2.3 实验部分
        2.3.1 导电纤维的制备
        2.3.2 样品测试
        2.3.3 微观表征
        2.3.4 拉伸响应行为主要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2.3.5 温度敏感行为主要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导电石墨/TPU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及机理分析
    3.1 纺丝工艺参数研究
        3.1.1 纺丝电压对纤维直径的影响
        3.1.2 导电石墨填充量对纤维直径的影响
        3.1.3 纺丝气压对纤维直径的影响
        3.1.4 纺丝距离对纤维直径的影响
    3.2 材料疏水性能分析
    3.3 断裂伸长率分析
    3.4 本章总结
4 导电石墨/TPU复合纤维的敏感性能测试及机理分析
    4.1 导电机理
    4.2 拉伸敏感行为分析
        4.2.1 电阻率测试
        4.2.2 拉伸敏感响应
        4.2.3 灵敏性与响应时间
        4.2.4 重复与迟滞性分析
    4.3 温度敏感行为测试与性能参数分析
        4.3.1 温度敏感响应
        4.3.2 灵敏性与响应时间
        4.3.3 重复与迟滞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硫化加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输送带接头硫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硫化传热的研究现状
        1.3.3 加热板均匀性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硫化加热理论分析
    2.1 输送带橡胶硫化历程
    2.2 硫化加热系统
    2.3 加热元件的有限元模型
    2.4 温度场有限元数学模型
        2.4.1 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
        2.4.2 温度场求解的边界条件
        2.4.3 稳态传热和瞬态传热
        2.4.4 硫化热传导数学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输送带橡胶在硫化过程中的传热分析
    3.1 输送带橡胶导热系数的测定
        3.1.1 实验装置及原理
        3.1.2 实验步骤
        3.1.3 结果分析
    3.2 输送带橡胶比热容的测定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原理及步骤
        3.2.3 结果分析
    3.3 输送带橡胶焓变量的测定
        3.3.1 实验装置
        3.3.2 实验原理和步骤
        3.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输送带接头硫化加热板温度场研究
    4.1 单通道方案仿真及数据分析
        4.1.1 COMSOL简介及仿真流程
        4.1.2 前处理设置
        4.1.3 后处理设置
    4.2 三通道方案的仿真及数据分析
        4.2.1 三通道回字型布置图设计
        4.2.2 正交试验设计
        4.2.3 仿真结果及其极差分析
        4.2.4 仿真结果的方差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输送带接头硫化试验平台的搭建及试验研究
    5.1 硫化温度监测平台搭建
        5.1.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5.1.2 硫化温度监测平台
    5.2 单通道方案试验平台搭建与实验研究
        5.2.1 单通道方案硫化加热试验平台搭建
        5.2.2 单通道方案试验过程及分析
    5.3 三通道方案试验平台搭建与实验研究
        5.3.1 三通道方案硫化加热试验平台搭建
        5.3.2 三通道方案温度数据的监测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高盐废水旋转喷雾蒸发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盐废水来源、水质特点及危害
    1.3 高盐废水处理现状
        1.3.1 化学法
        1.3.2 生化法
        1.3.3 物理法
        1.3.4 组合处理法
    1.4 高盐废水喷雾蒸发技术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旋转喷雾干燥器研发
    2.1 物料衡算
    2.2 热量衡算
    2.3 雾滴干燥所需时间
    2.4 旋转雾化器
    2.5 干燥器尺寸
    2.6 本章小结
3 旋转喷雾蒸发特性数值研究
    3.1 旋转喷雾蒸发数值模拟理论基础研究
        3.1.1 空气与水热质交换平衡方程
        3.1.2 空气与液滴热质交换平衡方程
    3.2 几何模型
    3.3 网格划分
    3.4 边界条件
        3.4.1 入口边界条件
        3.4.2 出口边界条件
        3.4.3 壁面条件
        3.4.4 物性参数
    3.5 控制方程
        3.5.1 连续相(气相)控制方程
        3.5.2 离散相(液相)控制方程
    3.6 模型可靠性验证
    3.7 模拟结果及分析
        3.7.1 热风流量对干燥器传热特性的影响
        3.7.2 雾化盘转速对干燥器传热特性的影响
        3.7.3 料液流量对干燥器传热特性的影响
        3.7.4 热风温度对干燥器传热特性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4 旋转喷雾蒸发特性实验研究
    4.1 喷雾蒸发实验系统设计
        4.1.1 进料及雾化系统
        4.1.2 热风供应系统
        4.1.3 控制系统
        4.1.4 数据采集系统
        4.1.5 干燥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工况
        4.2.2 实验步骤
    4.3 实验系统传热特性评价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热风温度对干燥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4.4.2 热风流量对干燥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4.4.3 料液流量对干燥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4.4.4 雾化盘转速对干燥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4.4.5 料液浓度对干燥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4.4.6 实验与模拟结果误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油页岩干馏前后脱蜡条件下的页岩油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能源现状
        1.1.2 油页岩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1.1.3 页岩油及页岩蜡的成分和性质
        1.1.4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页岩干馏研究现状
        1.2.2 页岩油研究现状
        1.2.3 油页岩脱蜡研究现状
        1.2.4 页岩油脱蜡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2.1 试验样品及试剂
    2.2 油页岩干馏试验
        2.2.1 实验装置
        2.2.2 干馏试验
    2.3 油页岩基本性质和物理特性的分析
        2.3.1 油页岩铝甑分析
        2.3.2 油页岩比表面积分析
        2.3.3 扫描电镜试验
    2.4 页岩油的分馏和脱蜡
        2.4.1 页岩油的馏分切割
        2.4.2 页岩油酮苯脱蜡
    2.5 油品性质分析
        2.5.1 页岩油的密度
        2.5.2 页岩油的粘度
        2.5.3 页岩油的凝点、倾点
        2.5.4 页岩油的发热量
    2.6 页岩油的组成成分和分子结构分析
300℃馏分的FT-IR试验'>2.6.2 页岩油>300℃馏分的FT-IR试验
300℃馏分的NMR试验'>2.6.3 页岩油>300℃馏分的NMR试验
第3章 脱蜡对油页岩燃料特性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3.1 脱蜡对油页岩含油率的影响
    3.2 脱蜡对油页岩燃料特性的影响
    3.3 脱蜡对油页岩物理性质的影响
        3.3.1 脱蜡前后油页岩的比表面积分析
        3.3.2 脱蜡前后油页岩的微观表面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脱蜡对页岩油油品性质的影响
    4.1 脱蜡对页岩油密度的影响
    4.2 脱蜡对页岩油粘度的影响
    4.3 脱蜡对页岩油凝点和倾点的影响
    4.4 脱蜡对页岩油发热量的影响
    4.5 脱蜡对页岩油馏程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脱蜡前后页岩油的微观特性分析
300℃馏分的官能团表征'>5.1 页岩油>300℃馏分的官能团表征
        5.1.1 脂肪类物质结构分析
        5.1.2 含氧官能团结构分析
        5.1.3 芳香类官能团结构分析
300℃馏分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5.2 页岩油>300℃馏分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00℃馏分的1H NMR分析'>5.2.1 页岩油>300℃馏分的1H NMR分析
300℃馏分的13C NMR分析'>5.2.2 页岩油>300℃馏分的13C NMR分析
300℃馏分的分子结构参数计算'>5.2.3 页岩油>300℃馏分的分子结构参数计算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双环戊二烯的解聚与加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双环戊二烯的研究现状
        1.1.1 双环戊二烯的来源
        1.1.2 双环戊二烯的应用
    1.2 双环戊二烯解聚制环戊二烯概述
        1.2.1 环戊二烯的理化性质
        1.2.2 解聚法制环戊二烯
        1.2.3 双环戊二烯解聚制环戊二烯反应原理
    1.3 环戊二烯加氢制环戊烯概述
        1.3.1 环戊烯的理化性质
        1.3.2 加氢催化剂
        1.3.3 加氢工艺
        1.3.4 环戊二烯加氢制环戊烯反应原理
    1.4 加氢动力学模型概述
    1.5 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创新性
第2章 双环戊二烯解聚精馏制环戊二烯
    2.1 引言
    2.2 试剂与仪器
        2.2.1 试剂及原料
        2.2.2 装置及仪器
    2.3 分析方法
        2.3.1 气相色谱分析
        2.3.2 产物计算
    2.4 实验部分
        2.4.1 解聚原料的预处理
        2.4.2 解聚实验过程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物料平衡
        2.5.2 反应条件对液相解聚的影响
        2.5.3 环戊二烯产品的存储
    2.6 稀释剂的回收模拟
        2.6.1 回收用釜液组成
        2.6.2 回收工艺流程模拟
        2.6.3 灵敏度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戊二烯催化加氢制环戊烯
    3.1 引言
    3.2 试剂与仪器
        3.2.1 试剂及原料
        3.2.2 装置及仪器
    3.3 分析方法
        3.3.1 气相色谱分析
        3.3.2 产物计算
    3.4 实验部分
        3.4.1 加氢原料的配制
        3.4.2 床层温度预实验
        3.4.3 催化剂的装填
        3.4.4 催化剂的还原
        3.4.5 加氢实验过程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物料平衡
        3.5.2 反应条件对催化加氢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戊二烯选择性加氢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动力学实验数据
    4.3 动力学模型
    4.4 参数估值
    4.5 模型检验
        4.5.1 统计检验
        4.5.2 残差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9)冷环境下局部电加热对人体热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技术路线
        1.3.2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电加热服装的研究现状
        2.1.1 电加热服装的开发与特征
        2.1.2 加热部位的选择
        2.1.3 电加热服装的热学性能
    2.2 人体热感觉与皮肤温度研究现状
        2.2.1 局部热感觉对整体热感觉的影响研究
        2.2.2 局部热感觉与皮肤温度的关系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人体局部电加热的温度偏好
    3.1 实验材料性能测试
        3.1.1 加热片性能测试
        3.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2 实验设计
        3.2.1 实验条件
        3.2.2 受试者
        3.2.3 实验仪器
        3.2.4 实验服装
        3.2.5 评价指标
        3.2.6 数据分析方法
        3.2.7 初始温度设定
        3.2.8 实验流程
    3.3 实验结果
        3.3.1 皮肤温度变化
        3.3.2 偏好加热温度
        3.3.3 主观热感觉、热舒适、热可接受度变化
    3.4 分析与讨论
        3.4.1 局部加热温度分析
        3.4.2 局部加热敏感性
        3.4.3 热感觉、热可接受度与热舒适
        3.4.4 热感觉与皮肤温度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局部加热对整体热效能的校验
    4.1 实验设计
        4.1.1 加热部位分区依据
        4.1.2 实验条件
        4.1.3 实验流程
    4.2 实验结果
        4.2.1 双部位组合刺激
        4.2.2 单部位与双部位刺激
    4.3 分析与讨论
        4.3.1 组合加热分析
        4.3.2 简要能耗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变参数PID控制在大功率空气加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1.3 课题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空气加热系统特性分析及建模
    2.1 原空气加热系统简述
    2.2 影响温度控制精度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2.3 被控对象建模
    2.4 本章小结
3 空气加热温度控制算法研究
    3.1 经典PID算法概述
    3.2 模糊PID控制算法
    3.3 神经网络PID控制
    3.4 变参数PID控制
    3.5 本章小结
4 热气温度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2 系统硬件模块结构设计
    4.3 主要硬件模块选型
    4.4 硬件模块连线设计
    4.5 软件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实验测试及数据分析
    5.1 基于经典PID控制的实验数据分析
    5.2 基于变参数PID控制的实验数据分析
        5.2.1 加热器出口温度控制数据分析
        5.2.2 模型入口温度控制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智能电加热温控仪的设计制作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干式电力变压器凝胶固化炉的优化设计[J]. 张军海,莫向松,郭敬旺,叶彪. 机电工程技术, 2021(12)
  • [2]汽车安全玻璃热弯成形过程摩擦行为研究[D]. 车星驰. 福建工程学院, 2021
  • [3]TPU基电纺纤维的制备及传感特性研究[D]. 秦美荣.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航空发动机的无线自供能测量技术研究[D]. 王瑄.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硫化加热系统研究[D]. 刘鸣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高盐废水旋转喷雾蒸发特性研究[D]. 周玉珠. 常州大学, 2021(01)
  • [7]油页岩干馏前后脱蜡条件下的页岩油特性研究[D]. 赵倩.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8]双环戊二烯的解聚与加氢研究[D]. 宋美静.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9]冷环境下局部电加热对人体热反应的影响[D]. 杨玉桐. 东华大学, 2021(09)
  • [10]变参数PID控制在大功率空气加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张苹.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标签:;  ;  ;  

智能电加热温度控制器的设计、制造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