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引起尿崩症1例的护理

碳酸锂引起尿崩症1例的护理

一、1例服用碳酸锂引起尿崩症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林文云[1](2021)在《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糖尿病肾脏病(G4A3期)水肿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尿AQP2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对脾肾阳虚夹瘀糖尿病肾脏病(G4A3期)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的影响,初步探讨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糖尿病肾脏病水肿患者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诊疗该病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脾肾阳虚夹瘀型糖尿病肾脏病(G4A3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另外选取本院体检中心2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予常规基础治疗+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水肿程度积分、证候积分、临床检测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TP)、血清白蛋白(ALB)、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浆AVP、尿AQP2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24h尿量等)、水肿程度积分、临床检测指标、安全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糖尿病肾脏病组尿液AQP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尿AQP2与水肿程度积分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内24hUTP、ALB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eGFR未见明显下降,肾功能稳定。治疗后观察组24hUTP、ALB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eGFR未见明显差异(P>0.05)。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尿液AQP2、血浆AV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AQP2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AVP较之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6、两组治疗后体重、24h尿量、水肿积分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DKD(G4A3期)水肿患者的AQP2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与水肿积分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可作为DKD水平衡障碍及水肿疗效指标。2.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可以更好的降低蛋白尿排泄,改善糖尿病肾脏病的水肿症状,稳定肾功能。3.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可以通过下调糖尿病肾脏病脾肾阳虚夹瘀证患者的AQP2的水平,影响肾脏对水的排泄,改善水肿。4.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病脾肾阳虚夹瘀证患者效果显着,相比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更好的改善的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5.本研究过程中,未发现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有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黄晓娜[2](2013)在《针刺对躁狂型大鼠GLU/GABA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以睡眠剥夺的形式建立躁狂症的大鼠模型,分析躁狂症对大鼠的海马脑区GABA及GLU能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以及分析躁狂症对大鼠体重、进食量和睡眠潜伏期的影响,从而了解躁狂症的产生机制以及影响,进而推动对躁狂症的治疗。深入探讨针剌是否能够治疗躁狂症,以及其治疗的作用机制,为防治躁狂症在实验和临床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比较不同针刺方法对躁狂症的治疗作用,探索较佳针刺方法,以更好地发挥针灸的作用。方法:将SPF级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约140-160g,置于7:00-19:00光照、19:00-7:00黑暗的实验室中,饲养1周后,对50只大鼠进行编号,查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穴位针刺组和非穴位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躁狂模型。以长110cm,宽60cm,高40cm的储物箱作水槽,其中放置5个直径为6.5cm,高8.0cm的广口瓶作平台,平台间间隔15cm,在平台周边注满水,水面距平台面约1.0cm,大鼠在平台上可自行饮水,并可在平台间活动。当大鼠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时,由于全身肌肉张力降低,节律性地垂头触水而觉醒,从而使动物始终不能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睡眠剥夺期间40W日光灯照射持续照射,水糟中的水每天更换。实验前1周将大鼠放在平台上,每天适应1小时。睡眠剥夺共持续7天。空白对照组直接采用平常用的鼠箱,但在其底部并不放置垫料,而是放置清水,把大鼠放在网上,网下置水至离网格1cm,其他条件均相同,以形成与其他组相似的环境。丙戊酸钠组、穴位针刺组和非穴位针刺组在造模的同时进行治疗。穴位针刺组,参照《实验针灸学》(李忠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大鼠穴位定位,取“四神针”、“内关”、“三阴交”穴,取规格为0.22×5mm麦粒型皮内针用于“四神针”的针刺,常规消毒,左手固定老鼠头部,右手用镊子夹住针柄,针尖对准穴位将针平刺入穴位(针尖均朝百会方向),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非穴位针刺组,在上述三穴位旁边的非穴位点进行针刺,针具、针刺方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均同穴位针刺组。丙戊酸钠组,予丙戊酸钠300mg/kg体重,溶于2ml纯净水中灌胃,1次/天。水环境处理7天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行为、记录脱离水环境到第一次进入睡眠的时间(即睡眠潜伏期)和12小时进食量,并进行旷场试验。第8天处死所有大鼠,检测GABA及GLU的阳性神经元表达。结果:1.体重方面,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躁狂症影响体重的增加;丙戊酸钠组和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丙戊酸钠和穴位针刺均能缓解躁狂症对体重增加的影响:非穴位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非穴位针刺不能缓解躁狂症对体重增加的影响。丙戊酸钠组与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缓解躁狂症对体重增加的影响,两者效果差别不大。2.进食量方面,空白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躁狂症对于进食量无明显影响;丙戊酸钠组、穴位组及非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丙戊酸钠和针刺能促进进食。丙戊酸钠组与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丙戊酸钠与穴位针刺均能促进进食,其差别不大。穴位组与非穴位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穴位针刺较非穴位针刺更能刺激大鼠食欲,增加其进食量。3.睡眠潜伏期方面,空白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躁狂可导致睡眠潜伏期延长;丙戊酸钠组、穴位组与非穴位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三种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躁狂症导致的睡眠潜伏期延长。丙戊酸钠组和穴位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缓解躁狂症导致睡眠潜伏期延长,穴位针刺效果更佳。穴位组与非穴位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穴位针刺较非穴位针刺更有效缓解躁狂症导致睡眠潜伏期延长。4.旷场试验结果,空白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穿行次数P<0.05,站立次数P<0.01),提示躁狂可导致大鼠活动增多;丙戊酸钠组与穴位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丙戊酸钠和穴位针刺能缓解躁狂症增加大鼠的活动,非穴位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非穴位针刺不能缓解躁狂症对活动的增多。丙戊酸钠组合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缓解躁狂症对活动的增多,两者效果差别不大。5.GLU方面,空白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躁狂可表现为海马内GLU含量增加;丙戊酸钠组和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非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种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躁狂症导致的海马内GLU含量增加。丙戊酸钠组合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缓解躁狂症导致海马内GLU含量增加,两者效果无明显差别。穴位组与非穴位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对于缓解躁狂症导致海马内GLU含量增加,穴位针刺组治疗效果优于非穴位针刺组。6GABA方面,空白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躁狂可表现为海马内GABA含量减少;丙戊酸钠组和穴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种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躁狂症导致的海马内GABA含量减少;非穴位组跟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穴位针刺能改善躁狂症导致的海马内GABA含量减少。丙戊酸钠组合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缓解躁狂症导致海马内GABA含量减少,两者效果无明显差别。穴位组与非穴位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对于缓解躁狂症导致海马内GABA含量增加,穴位针刺组治疗效果优于非穴位针刺组。结论:1.躁狂症会影响大鼠的体重,而丙戊酸钠、穴位针刺、非穴位针刺均能缓解躁狂症对大鼠体重生长的影响,穴位针刺与丙戊酸钠的作用相当,丙戊酸钠组及穴位针刺组优于非穴位针刺组。丙戊酸钠及穴位针刺均能促进大鼠进食,从而缓解躁狂症对体重的影响。2.对于躁狂症导致的睡眠潜伏期延长及活动增多,丙戊酸钠组、穴位针刺组和非学位针刺组均有疗效,其中丙戊酸钠组及穴位针刺组作用较非穴位针刺组明显。丙戊酸钠及针刺均对躁狂症有治疗作用。3.躁狂症会导致海马的GLU阳性表达上升,GABA阳性表达下降,证明躁狂症发病与GLU/GABA系统有关,丙戊酸钠和穴位针刺均可调节这一系统,对躁狂症有治疗作用。

汪莉[3](2011)在《躁狂发作患者血锂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碳酸锂是目前精神专科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的情感稳定剂,但由于其治疗指数低,锂盐代谢能力个体差异大,且临床上尚缺乏有效预测锂盐代谢能力的生物学指标,故在使用过程中治疗剂量难以掌握,容易出现锂中毒。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摄入的锂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后排出体外,推测血锂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s,GFR)可能存在相关性。然而,国内外有关血锂浓度与GFR关系的实验性研究较少。近年来,在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中,通过测定血肌酐来估算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s,eGFR),方法简便易行,相对更为准确。故本研究试图通过测定eGFR探讨血锂浓度与GFR的关系,探索测定eGFR对于精神科安全使用锂盐的重要临床价值。目的:通过对服用碳酸锂的躁狂发作患者血锂浓度及各种与血锂代谢相关指标的测定,探讨锂盐代谢与GFR的关系,进一步探讨eGFR作为预测个体锂盐代谢能力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研究对象:52例接受锂盐治疗的躁狂发作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躁狂发作诊断标准,并要求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ech-Rafaelsen manic rating scale,BRMS)评定≥6分,且无明显冲动行为。2、对入组的52例患者于治疗前检测血肌酐、尿素氮、体表面积等指标,入组后在一周内将碳酸锂剂量增至1.0g/日,持续一周后测稳态血锂浓度及血钠浓度。根据肾脏病膳食改善(the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方程估算GFR。3、所有资料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患者的血锂浓度与各相关因素间进行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入组患者的稳态血锂浓度为0.2~1.0 mmol/L,平均(0.52±0.18)mmol/L。单因素分析显示,血锂浓度与体表面积、eGFR呈负相关(r =-0.33,P =0.02;r =-0.30,P =0.0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显示血锂浓度与体表面积、eGFR间存在显着负相关(Beta=-0.31,P =0.02;Beta =-0.28,P =0.03),未发现血锂浓度与血肌酐、尿素氮相关(P>0.05)。结论:1、血锂浓度与eGFR成负相关,推测肾小球滤过功能可影响到锂盐的代谢。2、eGFR作为个体代谢锂盐能力的预测指标之一,对于早期发现、提前关注易出现锂盐中毒的特殊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3、血锂浓度与BUN、Scr间未发现相关性,提示目前临床上采用BUN、Scr值判断锂盐代谢能力的方法并不可靠,可能不利于早期发现锂中毒。

洪小美,王怀东[4](2004)在《1例服用碳酸锂引起尿崩症的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酸锂的主要适应症是躁狂症,被视为双相情感障碍的"特效药",对急性躁狂症和轻躁狂有较好疗效,有效率60% -100%,平均为80%。但碳酸锂引起的尿崩症给患者的生活及心理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使患者的生活及心理负荷明显减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20岁。以入睡困难,通宵不睡觉仍精力充沛, 兴奋话多,说大话,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并说自己会赚大钱, 脾气大,经常因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在家里乱砸东西,甚至伤人为主要症状而到我院就诊。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给予碳酸锂治疗。当碳酸锂剂量达1.25g/d时,患者出

二、1例服用碳酸锂引起尿崩症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例服用碳酸锂引起尿崩症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糖尿病肾脏病(G4A3期)水肿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尿AQP2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样本量估算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实验室检测方法
        2.5 疗效评定
        2.6 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收集
        1.2 DKD组、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尿液AQP2 比较
        1.3 观察组、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2 治疗前两组实验室指标、证候积分及水肿积分比较
        2.1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比较
        2.2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证候积分、水肿积分比较
    3 相关性分析
    4 治疗前后观察组、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
        4.1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与24h尿量比较
        4.2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AQP2 与血浆AVP比较
        4.3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
        4.4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证候中医积分、水肿积分比较
    5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5.1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5.2 治疗前后水肿疗效比较
        5.3 治疗前后临床总疗效比较
    6 安全性评估
讨论
    1 中医学对DKD的认识
        1.1 溯源
        1.2 DKD水肿的病因病机
        1.3 中医药治法
    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脏病水肿的认识
        2.1 发病机制研究
        2.2 现代医学对DKD水肿治疗
    3 AQP2 研究进展
        3.1 AQP2 概况
        3.2 AQP2 调控机制
        3.3 AQP2 与肾脏病相关研究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研究进展
    4 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的遣方配伍特点及药理学研究
        4.1 真武汤
        4.2 当归芍药散
    5 本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5.1 尿AQP2 可作为DKD水平衡障碍评价指标
        5.2 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对ALB、24UTP及肾功能的影响
        5.3 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DKD(G4A3 期)患者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5.4 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DKD(G4A3 期)脾肾阳虚夹瘀水肿患者中医疗效评定
        5.5 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DKD(G4A3 期)脾肾阳虚夹瘀水肿患者总疗效评定
        5.6 小结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水通道蛋白2与中医水液代谢理论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针刺对躁狂型大鼠GLU/GABA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躁狂症的认识
        一、躁狂症的定义与诊断
        二、躁狂症的误诊误治
        三、躁狂症发病的原因与机制
    第二节 躁狂症的中医理论基础
        一、古代中医对躁狂的定义
        二、古代中医对躁狂病机的认识
        三、古代中医对躁狂的治疗
    第三节 躁狂症的治疗现状
        一、躁狂症的西药治疗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躁狂症的中药治疗
        四、躁狂症的针药结合治疗药结合
        五、躁狂症的针刺治疗
        六、电休克疗法
        七、心理疗法及精神音乐疗法
        八、总结
第二章 实验研究
    一、实验基本条件
    二、实验方法和过程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躁狂发作患者血锂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锂盐治疗的研究背景
    二、锂盐代谢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指导思想及研究意义
研究设计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其他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4)1例服用碳酸锂引起尿崩症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护理
    2.1 密切观察碳酸锂的药物不良反应,正确评估尿崩症的严重程度。
    2.2 一般护理。
    2.3 饮食护理。
    2.4 心理护理。

四、1例服用碳酸锂引起尿崩症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糖尿病肾脏病(G4A3期)水肿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尿AQP2的影响[D]. 林文云.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针刺对躁狂型大鼠GLU/GABA的影响[D]. 黄晓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3]躁狂发作患者血锂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研究[D]. 汪莉. 第二军医大学, 2011(10)
  • [4]1例服用碳酸锂引起尿崩症的护理[J]. 洪小美,王怀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S1)

标签:;  ;  ;  ;  ;  

碳酸锂引起尿崩症1例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