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 FLUIDONJU 中的共轭流过一步

三层 FLUIDONJU 中的共轭流过一步

一、CONJUGATE FLOWS OVER A STEP IN A THREE-LAYER FLUIDONJU(论文文献综述)

罗雄方[1](2021)在《棉织物柠檬酸/水性聚氨酯无甲醛免烫整理体系优化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柠檬酸属于多元羧酸类无甲醛免烫整理剂中的一种,其价格低廉、无毒、绿色可再生,被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免烫整理剂之一。然而,经柠檬酸免烫整理后的棉织物折皱回复性不佳、布面泛黄严重、强力损失大等缺点严重制约了柠檬酸的进一步广泛应用。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柠檬酸免烫整理折皱回复性能问题,提出丝光-液氨前处理以及柠檬酸/水性聚氨酯复配免烫整理来对其免烫性能进行提升,并从纤维内部孔隙结构变化角度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免烫机理;针对柠檬酸免烫整理突出的布面泛黄和强损问题,提出过氧化氢活化后漂白技术来对其布面白度和强力保留率进行提升,并对后漂白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传统柠檬酸免烫整理工艺进行单因素实验分析并探究前处理对柠檬酸免烫整理棉织物性能的提升。单因素实验条件涵盖了柠檬酸整理浓度、催化剂次亚磷酸钠用量、整理液p H、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综合分析免烫棉织物折皱回复角、白度和强力保留率,选出柠檬酸免烫整理的适宜工艺,为全文奠定了研究基础。丝光、液氨前处理对织物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比较单独丝光和丝光-液氨联合前处理棉织物柠檬酸免烫整理后的织物性能,发现经丝光-液氨联合前处理的棉织物由于纤维内部结晶含量较低、纤维结构更加紧密、均匀,有利于增强纤维内部横向氢键的交联,从而有利于棉织物在免烫整理后获得更好的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织物水洗外观平整度、织物柔软性能以及织物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因此,对将进行免烫整理的棉织物先进行丝光-液氨联合前处理可有助于获得更好的免烫性能。(2)采用环保水性聚氨酯与柠檬酸复配免烫整理进一步提高棉织物的免烫性能。将六种商业水性聚氨酯以不同整理浓度与柠檬酸进行复配免烫整理,测试分析了免烫整理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柔软度、拉伸断裂强力、白度、水洗后外观平整度以及润湿性能。结果发现,水性聚氨酯与柠檬酸存在协同作用,复配水性聚氨酯免烫整理可以有效提升织物免烫性能,具体的提升效果与水性聚氨酯的软硬段结构有关。通过织物SEM表观形态观察发现,复配水性聚氨酯免烫整理棉织物纤维表面有一层光滑的弹性膜,该膜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柠檬酸免烫整理带来的纤维酸性损伤,同时提供一定的弹性形变回复力来增强棉织物的免烫性能。(3)通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棉织物免烫整理前后纤维内部孔隙结构的变化来探究蕴含的免烫机理。差示扫描量热法可测得潮湿态棉织物的等温吸热曲线,通过对该等温曲线的分析可得棉织物纤维内部不同孔隙中可冻结结合水的含量,从而可间接获得纤维内部的孔隙分布情况。对退浆、退浆-煮漂、退浆-煮漂-丝光、退浆-煮漂-丝光-液氨四种前处理原棉以及它们对应的柠檬酸免烫整理棉织物纤维内部孔隙分布的实验探究发现,四种原棉织物经柠檬酸免烫整理后,纤维内部总孔隙含量皆增加、平均孔隙直径皆下降、孔隙分布皆趋于均匀集中;对柠檬酸/水性聚氨酯复配体系免烫整理棉织物纤维内部孔隙分布的实验探究发现,水性聚氨酯除了在纤维表面成膜作用以外,还存在对纤维内部孔隙的填充作用。(4)针对柠檬酸免烫整理突出的布面泛黄以及强损问题,采用免烫后漂白的方式对泛黄免烫棉织物进行白度和强力的提升。N-[4-(三乙基铵甲撑)苯酰基]己内酰胺氯化物(TBCC)活化过氧化氢体系可产生过氧酸破坏发色团的共轭发色结构从而提升免烫棉织物的白度。TBCC活化过氧化氢温和的后漂白条件,对免烫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影响较小并能修复部分免烫带来的织物强力损伤。对经常规漂白前处理的免烫棉织物进行TBCC浸渍工艺后漂白处理,所得免烫棉织物的CIE白度值>80,强力保留提升了12%。在此基础上为节能减排,进一步提出省却棉织物常规漂白前处理步骤,对仅退浆前处理的柠檬酸免烫棉织物进行TBCC浸渍工艺一次后漂白处理,所得免烫棉织物白度值仍可>75,强力保留率仍提升了5%。为使后漂白效率更高,并进一步适应工业化应用,提出使用快速轧蒸工艺后漂白代替上述浸渍工艺后漂白。轧蒸后漂织物带液量低、处理速度快(短至2 min),漂后免烫棉织物白度值仍可>70,强力保留率也可获得一定的提升。本课题主要针对柠檬酸体系免烫整理棉织物存在的折皱回复性能不高、表观泛黄严重以及强力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法,期间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实验的工艺参数及机理。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柠檬酸在棉织物免烫整理上的广泛应用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为绿色环保免烫整理技术的开发生产提供参考指导。

江育荧[2](2021)在《酞菁基超分子手性组装体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关于超分子手性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尤其在超分子手性的产生、调控及其功能化方面。研究超分子手性,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构筑基元的选择,一方面构筑基元分子间应该存在足够强的作用力,驱动手性超分子组装体的形成;另一方面,构筑基元分子自身应具备某些方面良好的性能以保障所形成的超分子组装体具备功能化应用的潜力。酞菁分子独特的共轭体系和良好的平面性使其在组装过程中可以有足够的π-π相互作用力。此外,酞菁分子上有多个可以被取代的位点,使其分子结构能够更加丰富,为超分子的结构调控奠定了基础。这些特征使酞菁分子成为构筑手性超分子的优良选择。而三明治型酞菁配合物通过金属离子将单层酞菁连接起来,因此扩大了其共轭体系,使其导电性能得到提高,并且随着酞菁层数增多,基元分子上可以被取代的位点数增加,为超分子的结构调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三明治型酞菁构筑的超分子组装体已被证实在光、电、传感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此外,以三明治型酞菁构筑手性超分子体系近几年来也开始被研究。然而,酞菁自组装体系超分子手性的产生原理、调控以及手性超分子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本文将基于这几点问题展开研究:1.在气液界面上,利用非手性的15-冠醚-5取代的酞菁分子H2Pc(15C5)4作为主体分子,在水中带正电荷的聚赖氨酸poly-L-lysine、带负电荷的DNA分子分别作为客体分子,通过Langmuir-Blodgett(LB)技术进行共组装。在组装过程中,通过主体酞菁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客体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生物大分子的手性传递到组装体中,从而使组装体具有良好的光学活性。并且对于不同的客体分子,所形成超分子组装体的手性信号也是不同的。此外,利用稳态荧光的方法,将制得的H2Pc(15C5)4/poly-L-lysine手性共组装体系用于小分子手性识别上,既实现了对多种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识别,又能对几种单糖差向异构体进行手性识别。这一研究为利用单一的超分子组装体实现多目标物质手性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2.以非手性酞菁分子H2Pc(15C5)4作为主体构筑基元,溶于水亚相中的几种碱金属离子作为客体,在气液界面上利用LB技术分别进行组装。研究发现,非手性的H2Pc(15C5)4自身能够组装形成手性组装体,当与碱金属离子进行共组装时,由于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不同,形成的组装体手性信号的强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由于冠醚的腔体与碱金属的尺寸匹配效应,H2Pc(15C5)4分子与K+通过相互作用共组装可以形成特殊的螺旋结构,从而使超分子手性明显增强,Na+对其影响并不明显,而半径更小的Li+则不能诱导该非手性酞菁产生手性组装体。这一工作实现了在气液界面上对超分子手性的调控,有助于开发基于非手性酞菁构筑基元的可调控手性超分子。3.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聚赖氨酸与冠醚取代的酞菁分子在气液界面上能够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将主体分子换为12-冠醚-4与丁氧基取代的三明治型双层酞菁配合物Eu[Pc(12C4)4][Pc(OC4H9)8](EuPc2),通过与客体ε-聚赖氨酸分子(poly-L-lysine)相互作用,利用LB技术成功制备了具有单分子尺度直径(1.7 nm)的一维纳米纤维。该纳米纤维被证实形成了分隔化的内部结构,能够作为单一的电化学传感材料在溶液和气体两相中分别对有害物质亚硝酸根(NO2-)和二氧化氮(NO2)实现有效的检测。并且在水溶液中对于NO2-的检测实现了高灵敏度(16 μA mM-1)、低检测限(0.046μM)、宽线性范围(0.2-1000μM)以及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研究还发现,该纳米纤维由于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使其在气相和液相中的传感性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影响机制。该工作为开发多功能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一维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策略。4.为了增加主体分子的疏水性,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利用含有更长氧碳链的辛氧基和12-冠醚-4取代的非手性双层酞菁分子Eu[Pc(12C4)4][Pc(OC8H17)8](EuPc2-8)作为主体分子,通过LB技术与ε-聚赖氨酸(poly-L-lysine)共组装制备了单分子尺度直径(1.25 nm)的一维螺旋纳米纤维。研究发现尽管EuPc2-8分子是非手性的,制得的EuPc2-8/poly-L-lysine螺旋纳米纤维共组装体却产生了明显的光学活性。此外,将EuPc2-8/poly-L-lysine共组装体系应用在电化学手性识别上,实现了对色氨酸对映体的良好识别性能。

陈康明[3](2020)在《油炸公干鱼品质变化规律及其煎炸油的复配研究》文中认为公干鱼属海生鱼类,是一种盛产于沿海地区的水产小鱼仔,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口感独特及价格低廉的优点,通常将其作为原料加工成休闲鱼类制品。目前工业化加工以油炸操作居多,通过油炸工艺不仅可改善产品外观、颜色,还可使其更加酥脆可口,增进食欲。但长期摄取高油脂类食品对人体的健康性受到研究者的质疑,同时工业化煎炸用油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本论文通过研究油炸工艺参数和预处理方法对公干鱼品质(特别是吸油率)的影响,同时探究大豆油品质劣变趋势,以探寻合适的工艺操作,最后通过不同油脂的复配,以实现煎炸油更高效、安全的利用。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了不同油炸温度和时间对公干鱼传质动力学的影响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感官分析结合贮藏要求得出,油炸公干鱼至水分含量为24.0%时最佳,此时在200℃,180℃,160℃下需分别煎炸100 s,180 s,307 s;基于菲克第二定律的指数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均很好地拟合了公干鱼油炸过程中水分的损失和油脂的吸收;中心温度变化曲线显示,油炸后期时公干鱼内部渗入油脂,使得中心温度超过100℃,煎炸平衡时均低于油温20℃30℃;低场核磁共振结果阐明了油炸公干鱼过程中自由水、吸附结合水、蛋白质结合水、油脂与物料结合程度或含量的变化情况,与水分损失和油脂吸收曲线具有一致性;当油炸至最适水分含量24.0%时,公干鱼的色差值(ΔE)为28.632.1,硬度为2810034500 g,咀嚼性为1850020700,表层硬度为10801360 g,韧性为12121466 g·s。(2)通过响应面设计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比表面积、煎炸温度、煎炸时间、初始水分、涂膜种类、油的品种和油的品质对油炸公干鱼水分含量和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ox-Behnken试验显示,水分含量和含油率极显着负相关(P=-0.899),公干鱼比表面积、涂膜种类和初始水分含量均对产品的水分含量和含油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训练BP神经网络,确立了7-7-2的网络模型结构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并得出各因素综合影响重要性排序为:比表面积(100%)>涂膜种类(49.8%)>初始水分(37.6%)>煎炸时间(29.8%)=煎炸温度(29.8%)>油的品质(28.1%)>油的品种(16.0%)。以此神经网络模型仿真正交设计数据,结果发现,降低公干鱼比表面积、降低初始水分、预涂0.5%海藻酸钠均可明显降低含油率,油的品种和品质对含油率影响不明显;仿真模拟结果分析与实际响应面数据分析具有高度一致性,说明该神经网络模型可应用于指标预测分析。(3)研究了不同油炸温度和时间对大豆油品质劣变的影响,并以大豆油、高油酸菜籽油和棕榈油为基料,进行了耐煎炸调和油的复配。结果表明:以化学指标综合评判大豆油煎炸寿命,200℃组:15 h,180℃组:21 h,160℃组:28 h,并结合三组温度下煎炸公干鱼的传质动力学曲线,得出200℃煎炸公干鱼产率最高、用油综合成本最低。可见吸收光谱表明,煎炸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光谱的初始值也就越大,下降斜率也就越陡,光谱曲线由指数衰减型变成反“S”型。低场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各组煎炸油的弛豫图谱均检测到2个弛豫主峰,且其中参数T21和S21与大豆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劣变紧密相关。大豆油、高油酸菜籽油和棕榈油的烟点均高于210℃,证实200℃高温煎炸的可行性;氧化诱导曲线方面,棕榈油的氧化稳定性远超过其它普通植物油,而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差;综合评判各油脂煎炸寿命(200℃):棕榈油:30 h,大豆油:15 h,高油酸菜籽油:21 h。通过混料设计得出OSI与三种油脂的回归方程,并根据它们的脂肪酸组成结合文献得出,复配油的SFA、MUFA、PUFA和氧化速率与组分的关系方程;通过计算机中的“规划求解”得出了7种脂肪酸组成平衡的复配油(T1T7),满足油脂氧化稳定性指数不低于4.5 h,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高于2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低于40%,氧化速率不高于49.42。再通过自由基生成考察,最终筛选出四种氧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复配油(T2、T4、T5和T7);最后对四种精选复配油进行煎炸实验,说明了四种复配油煎炸稳定性明显优于大豆油,并综合筛选出煎炸性能最优的T4复配油,其组成为大豆油:高油酸菜籽油:棕榈油=6.99%:49.56%:43.45%。

陈应健[4](2020)在《大豆分离蛋白残渣和菜粕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大豆蛋白胶黏剂存在耐水胶接性能差、黏度大、施胶困难、固化胶层脆性大等问题,而且目前很多改性手段成本较高,限制其在胶合板中的应用。本文以脱脂豆粕为主要原料,以聚酰胺环氧树脂(PAE)为交联剂,采用大豆分离蛋白残渣和菜粕脱脂与豆粕复合制备大豆蛋白胶黏剂,通过羧基丁苯胶乳对胶黏剂进一步增强增韧,制备黏度低、易施胶、耐水胶接性能好、韧性高的成本低大豆蛋白胶黏剂。通过制备胶合板和测试胶合强度表征改性胶黏剂的胶接性能,使用流变仪、XRD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表征改性胶黏剂的黏度、交联密度、官能团、热稳定性、胶层断面形貌等,解明改性胶黏剂增强增韧机制,为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改性与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豆分离蛋白残渣与豆粕复合可制备成本低、黏度低、耐水胶接强度高的大豆蛋白胶黏剂。蛋白残渣在大豆蛋白胶黏剂中均匀分散,与胶黏剂体系通过氢键形成微相分离体系,提高大豆蛋白胶黏剂胶接性能和胶合板胶合强度。当大豆分离蛋白残渣添加量为5%时,改性胶黏剂综合性能最优,与未添加大豆分离蛋白残渣改性的胶黏剂相比,黏度降低22.4%,耐水胶合强度提高35.2%,达1.19MPa,满足国家Ⅱ类胶合板使用要求(≥0.7 MPa)。(2)羧基丁苯胶乳能够增强增韧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羧基丁苯柔性长链可与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交联体系形成互穿网络,有效缓冲和传递外界应力,提高胶黏剂韧性和胶接性能。添加10%羧基丁苯胶乳改性胶黏剂,可以有效提高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胶黏剂的耐水胶接强度和韧性,固化胶膜呈韧性、平整致密结构特性,胶合板胶合强度提高12.6%,达1.34MPa。(3)菜粕可提高大豆蛋白胶黏剂强度和韧性,降低大豆蛋白胶黏剂成本。菜粕蛋白可以参与蛋白胶黏剂体系发挥胶接作用;菜粕纤维可以在大豆蛋白胶黏剂体系中起到较好的物理负载作用,抵抗外界应力,达到增强增韧效果。菜粕添加量为15%时,改性胶黏剂综合性能最优,与未添加菜粕的大豆蛋白胶黏剂相比,黏度降低31.7%,胶合强度提高63.6%,达到1.44MPa,干状胶合强度达到2.42 MPa。

唐超[5](2020)在《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岩石电阻率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层电阻率是测井解释和油气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随着油气精细探测的逐步深入,砾岩地层、薄砂泥岩交互层、致密地层等具有各向异性特征的储集层成为了当今石油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研究地层电各向异性的张量电阻率与油气评价参数之间的关系,为油气储层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完成了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岩石张量电阻率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COMSOL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岩石电阻率数值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测量岩样建立了均匀介质地层模型、垂直夹层模型、带倾角夹层模型三种物理模型,对模型中参数设置、网格剖分的技巧以及不同电阻率条件下的夹层对岩样整体电阻率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为各向异性测量与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测量方案和以S3C2440A为核心的岩石电阻率测量系统电路设计。对传统的四电极电阻率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可测量岩样张量电阻率9个分量的方法,并采用环状测量电极的设计有效减小了由电极极化引起的影响;电路设计包括电源电路、调理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串口通信电路、系统Flash存储电路,并完成硬件模块的制作。第三部分为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搭建系统的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完成内核引导程序Bootloader的移植、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裁剪与编译、根文件系统的制作以及SQLite数据库的移植,通过对数据处理后的误差比较,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的数据校正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精度。最后利用图形界面开发软件Qt来制作上位机软件。第四部分利用设计并制作的岩石电阻率测量系统进行实际岩样电阻率的测量实验。将实验数据与COMSOL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分析表明,二者整体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但由于测量实验环境属于非理想条件,实际测量数据与理想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岩石电阻率测量系统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丁勇[6](2020)在《新型红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文中指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在显示、照明和信息安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环金属铱(III)配合物的有机磷光材料可以同时利用三线态和单线态激子发光,从而实现100%的理论内量子效率。同时,磷光铱配合物还具有发光效率高、颜色易调节、寿命较短、良好的热稳定性及电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绿光、黄光铱配合物的效率已经基本满足市场要求,而高性能的红光和近红外材料由于受能隙法则的限制(即波长越长,非辐射跃迁速率越大,辐射跃迁速率越小),仍有待进一步开发。鉴于此,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2-苯基喹啉衍生物或2-芳基-6-三氟甲基苯并噻唑为主配体的新型橙红至深红色磷光铱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理论计算及器件性能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文献报道的以2-芳基喹啉或其衍生物作为环金属配体的铱配合物通常发射橙红色磷光,发射波长低于600 nm。本文将三氟甲基(CF3)或氟(F)引入喹啉环的6位,设计合成了主配体2-苯基-6-三氟甲基/氟基-喹啉(CF3-phq或F-phq),与acac或tmd等辅助配体混合配位得到铱配合物Ir(CF3-phq)2(acac),Ir(CF3-phq)2(tmd),Ir(F-phq)2(acac)和Ir(F-phq)2(tmd)。其中,含CF3的铱配合物都能发射出饱和的红色磷光,发射峰位于627-630 nm。尤其是基于Ir(CF3-phq)2(tmd)的红色OLED实现了标准的红色电致发光,CIE坐标为(0.67,0.33),最大亮度为12695 cd m-2,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4.96%。2:2-苯基苯并噻唑因其结构简单,易于修饰,配位能力强,配合物发光效率高等优点,一直作为铱配合物的配体骨架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以2-苯基苯并噻唑母体结构为主配体的配合物Ir(bt)2(acac)发光波长在橙黄至橙红光波段,与标准红光甚至深红光波长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在苯并噻唑环的2或6位上引入具有不同供电子能力和共轭程度的取代基,合成了四种主配体,并以acac和tmd为辅助配体与铱混合配位得到了七个新型铱配合物,这些新型配合物的发射波长都显示出30-100 nm的红移。修饰基团除了可以使发光光谱红移外,基团的空间位阻效应还能改善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器件稳定性。以配合物M6为磷光发光体制备的橙色PhOLED器件D6,其EL谱最大发射波长为584 nm(母体为556nm),最大亮度(Lmax)为40252 cd m-2,最大功率效率(ηp)为26.45 lm W-1,最大外量子效率(ηext)为15.97%。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10000 cd m-2的高亮度下,该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xt)仍然高达12.50%,表明器件的效率稳定,效率滚降较小。

吴玉潘[7](2020)在《面向颗粒分选、捕获及流体混合输送的集成微流控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生物颗粒(如细胞等)高效分选和单个捕获等在医学、生物研究以及环境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细胞分选是许多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第一步,比如在数百万个血细胞中检出少量扩散在血液中的癌细胞,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此外对单个细胞的捕获和培养分析,不仅可掌握单个细胞的生长变化行为,而且在遗传代谢和基因工程领域以及毒性检测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潜在价值。当前的生物颗粒分选和捕获技术(如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和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ACS)等)通常成本高、操作复杂、需要标记等,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而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众多优势,如小容量样品、低成本、分析时间短和尺寸小等。因此,基于微流控技术开发具有生物颗粒分选、捕获及流体混合输送功能的集成微流控芯片系统在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在微流控芯片上如何实现生物颗粒分选、单个捕获以及流体混合供应功能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首先结合双极性电极阵列,分析了在旋转电场下单个生物颗粒的大规模捕获机制(如感应电荷电渗、介电泳和电旋转等)。基于旋转电场下的感应电荷电渗旋涡或负介电泳力,提出了实现单颗粒大规模捕获的新方法。结合理论和仿真分析,实验中分析了影响聚苯乙烯微球和酵母菌细胞单个捕获效率的多个关键因素(如颗粒尺寸、电导率、颗粒的浓度、悬浮电极阵列的尺寸和间隙、施加电压及频率等)。通过调整相关参数(如电导率和电场频率等)改变了负介电泳力和感应电荷电渗旋涡在捕获过程中的主导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单个生物颗粒大规模捕获方面的独特优势。其次,为实现不同电导率溶液的高效混合,进行了适用于不同电导率溶液的交流电动微混合器的研究。针对适用于高电导率溶液的微混合问题,根据交流电热的强耦合模型,引入三维电极,建立了交流电热微混合仿真模型,分析了影响微混合性能的多个关键几何和电学参数。针对适用于低电导率溶液的微混合问题,研究分析了固定电势下的感应电荷电渗微混合机制,探索了栅电极上电信号对zeta电势及非对称旋涡形成的影响,分析了栅电极与激发电极上电信号相位角及波形(正弦波和方波)对混合性能的影响规律,验证了栅电极信号的变化在实现微流体高效混合过程中的重要性。设计并加工微混合芯片,通过实验分析了多个关键参数,修正了固定电势下感应电荷电渗理论模型。将本文的两种微混合器与其他多种微混合器进行了参数化比较,验证了当前微混合器的高效混合性能。最后,基于所设计的单颗粒捕获和微混合部件,开展具有颗粒分选、单颗粒捕获和操纵、溶液混合和供应功能的集成微流控芯片系统研究。在颗粒分选模块,基于介电泳机制建立了利用倾斜驱动电极实现细胞无标记分选的仿真模型。以酵母菌和聚苯乙烯微球为样本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分离效率的多个关键参数(如结构尺寸、施加频率、溶液电导率和入口流速等),实现了对聚苯乙烯微球和酵母菌的高效分选。在细胞捕获和操纵模块中,对双极性电极阵列进行了深入研究、优化及扩展。基于旋转电场下的电旋转、行波介电泳、传统介电泳以及感应电荷电渗等机制,建立了单颗粒操纵仿真模型。研究了聚苯乙烯微球和酵母菌在双极性电极阵列的运动行为和规律,提出了在双极性电极边缘可实现对酵母菌细胞进行捕获、双向自旋转和双向运动的新方法。结合理论仿真,在实验中分析了影响细胞运动行为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整电极尺寸或生物颗粒浓度等实现了对两个或三个生物颗粒的高效捕获,在研究细胞相互作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此外,通过与微混合模块结合,进行了不同葡萄糖浓度的混合和供应实验验证。研究表明,利用微混合部件对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混合和供应时,酵母菌在感应电荷电渗漩涡或介电泳力作用下可被稳定捕获在电极上,便于长期分析和观察。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集成微流控芯片系统不仅具有颗粒和细胞分选、单细胞捕获、驱动、自旋转以及药物或营养物质供应功能,而且具有成本低、加工方便、操纵简单的巨大优势,在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何文俊[8](2019)在《液态金属的电动循环泵送机理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泵作为微流控芯片的跳动心脏,扮演着传输和分配流体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输送与合成、微量流体供给和精确控制等场合。传统泵送方式主要以外接压力泵或蠕动泵为主,但具有结构复杂、工作电压高、尺寸大等缺点。而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泵具有工作电压低、反应快、易于集成等优点,可为科学分析提供更方便的实验平台。然而不同驱动机制应用的范围不同,缺乏理想的微流体泵送方式是目前微流控器件应用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基于镓铟锡液态金属(Galinstan,68.5%镓、21.5%铟和10%锡)的连续电润湿效应展开流体循环泵送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将金属橡胶与微流控技术结合进行粒子过滤实验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流体泵送与粒子过滤的机理,并对其进行建模与数值仿真模拟,设计并制作了微通道芯片结构,搭建了实验操作系统。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实验,实现了对不同流体的循环泵送和对聚苯乙烯小球的过滤。首先,分析了泵送流体的连续电润湿的机理:揭示了双电层的形成机理,推导了连续电润湿泵送流体的压力差的计算公式。分析了结合金属橡胶材料与介电泳效应进行粒子过滤的机理:阐述了金属橡胶材料的过滤特性,研究了粒子介电特性,并对其极化现象进行分析,推导了介电粒受到的介电泳力的形式;分析了粒子在重力场、流场等因素下的受力情况。其次,设计了微通道芯片的整体结构,并对关键部位进行了数值仿真:建立流体泵送区域的三维仿真模型,对通道内的速度场、流场的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参数下的流体泵送速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粒子过滤的仿真模型,对粒子过滤仿真中的速度场、电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流速不同电压下的粒子过滤效率。第三,加工了微通道芯片结构,并进行了实验:进行了多种流体的循环泵送实验研究,证明了Galinstan液态金属泵送流体的可行性和优势,分析了流体泵送的优点,确定了不同参数下泵送流体的速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聚苯乙烯颗粒的过滤实验:证明了在金属橡胶滤材与介电泳效应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有效地提高粒子的过滤效率,并分析了流速对于粒子过滤效率的影响。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实验结果。

王文森[9](2019)在《2D-CAP膜分离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海水淡化、CO2分离捕获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和全球变暖的有效途径。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节能和环境友好型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和气体分离领域。膜分离的核心是膜材料,其决定着分离效率。目前,商业中采用的分离材料多为有机聚合物交联形成的三维多孔膜,渗透性能差,分离比低。因此,开发能够用于高效海水淡化或CO2分离的新型膜对解决淡水资源危机和减缓温室效应意义重大。本论文借助分子模拟手段对近期合成的一种新型二维多孔膜——二维共轭芳族聚合物(2D-CAP)膜分离性能进行探究,评估其作为海水淡化膜和CO2分离膜的可行性,并对盐/水分离和CO2筛分机制进行揭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2D-CAP膜的盐/水分离性能进行研究,考察膜层数和静水压力对纳米流体输运行为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水分子和离子跨膜传输的能量势垒来评估2D-CAP膜作为海水淡化膜的潜力。模拟结果表明,双层2D-CAP膜具有完全的排盐性(100%)和超高的水通量(1172 L m-2 h-1 bar-1),其性能比商用海水淡化膜高3个数量级,是单层多孔Mo S2膜水通量的3倍。此外,双层2D-CAP膜在水溶液环境中具有很好的抗溶胀性能,能够确保在分离操作中不会因为层间溶胀而出现排盐能力下降。在整个模拟过程中,论文详细分析了2D-CAP膜孔结构和其周围官能团对水传输形态和传输速率的影响,并从静电作用和尺寸排斥两个方面细致揭示了膜对盐离子的阻挡作用。随后论文研究了2D-CAP膜CO2与N2(CH4)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其允许CO2高速渗透,但由于N2及CH4分子动力学直径与孔尺寸相差不大,2D-CAP膜无法实现对N2和CH4的有效阻挡,未展现出CO2选择性。为了实现有效的CO2分离,论文提出一种离子液体涂覆策略来动态调控2D-CAP膜孔径。对构建的2D-CAP支撑离子液体膜进行气体分离模拟研究,发现其不仅具有超高的CO2渗透率(~105 GPU),而且表现出优异的CO2选择性(>40)。通过观察离子液体在膜表面的分布形态及气体分子传输过程,研究证实[BF4]-能够调控膜孔径而带来尺寸选择性,并且离子液体对CO2的优先吸附也会带来部分选择性,因此,在两种选择机质共同作用下产生理想的CO2筛分性。最后论文还研究了不同离子液体厚度和膜层数对2D-CAP支撑离子液体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田鑫[10](2019)在《基于GPU加速MPS方法的水平圆柱液舱晃荡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部分装载液体的容器中,一旦发生扰动,就会产生晃荡现象。在很多场景中,严重的晃荡都会带来破坏性的结果。因此,研究晃荡的特性,预报晃荡的冲击载荷,是实际工程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水平圆柱液舱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工程领域,包括船舶、航空航天、陆地运输、化工等,对于圆柱形液舱中晃荡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课题组自主开发的无网格粒子法求解器MPSGPU-SJTU,从激励频率、载液率、幅值、三维效应等方面对水平圆柱形液舱的晃荡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水平圆柱液舱与水平方形截面液舱进行了对比。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求解器验证参考实验建立了不同粒子间距的数值模型,进行了粒子布置收敛性验证,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选择了合适的粒子间距;通过与CPU版本求解器的计算结果对比,说明了GPU版本的加速效果;在不同GPU设备上进行模拟,对比了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求解器在不同GPU设备上普遍适用。2、水平圆柱形液舱晃荡特性分析影响晃荡的参数有很多:激励频率、激励幅值、载液率、液舱形状、舱中液体的粘性等。本文主要对激励频率、激励幅值、载液率三个参数对晃荡现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固有频率附近会发生强烈的砰击现象,远离固有频率时,晃荡变弱;随着载液率的升高,液舱中非线性现象变得更容易发生;晃荡的激烈程度,壁面压力都与激励幅值正相关。以往关于水平液舱晃荡的数值研究多基于二维模型,但实际工程中完全的二维并不存在,在我们的模拟中发现在某些工况下,横荡激励会引起纵向的流体波动,本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描述和探索。3、圆柱形液舱与方型液舱晃荡的对比分析圆柱形与方形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液舱形式,在液舱设计过程中常常面临这两种液舱形式的选择,本文对二者在相同外界激励下的晃荡现象与压力分布、液舱受力的差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主要差异体现在晃荡现象及局部载荷上。在低载液率时圆柱形液舱较方型液舱更难出现非线性流动,在高载液率时圆柱形液舱可以避免强力的顶部砰击。

二、CONJUGATE FLOWS OVER A STEP IN A THREE-LAYER FLUIDONJ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NJUGATE FLOWS OVER A STEP IN A THREE-LAYER FLUIDONJU(论文提纲范文)

(1)棉织物柠檬酸/水性聚氨酯无甲醛免烫整理体系优化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棉织物免烫整理概述
        1.1.1 棉纤维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
        1.1.2 折皱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1.1.3 免烫整理原理及常规工艺
        1.1.4 免烫整理的甲醛问题
    1.2 棉织物无甲醛免烫整理研究概况
        1.2.1 无甲醛免烫整理剂
        1.2.2 无甲醛免烫整理技术
        1.2.3 研究概况总结
    1.3 棉织物柠檬酸/水性聚氨酯无甲醛免烫整理研究现状
        1.3.1 柠檬酸无甲醛免烫整理
        1.3.2 水性聚氨酯无甲醛免烫整理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丝光-液氨前处理对棉织物柠檬酸免烫整理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用品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柠檬酸免烫整理工艺单因素实验的试样制备
        2.3.2 丝光-液氨前处理对柠檬酸免烫整理影响实验的试样制备
    2.4 测试与表征
        2.4.1 棉织物折皱回复角
        2.4.2 棉织物水洗后外观平整度
        2.4.3 棉织物柔软度
        2.4.4 棉织物拉伸断裂强力
        2.4.5 棉织物白度
        2.4.6 棉织物润湿时间
        2.4.7 棉织物表面化学组成
        2.4.8 棉织物结晶结构
        2.4.9 棉织物表观形态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棉织物柠檬酸免烫整理工艺单因素实验分析
        2.5.2 棉织物丝光-液氨前处理对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棉织物柠檬酸/水性聚氨酯免烫整理
    3.1 引言
    3.2 实验用品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测试与表征
    3.5 结果与讨论
        3.5.1 表面化学组成
        3.5.2 表观形态
        3.5.3 结晶结构
        3.5.4 作用机理
        3.5.5 折皱回复角
        3.5.6 水洗后外观平整度及耐久性
        3.5.7 柔软度
        3.5.8 拉伸断裂强力
        3.5.9 白度
        3.5.10 润湿性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免烫棉织物纤维内部孔隙结构变化与免烫机理
    4.1 引言
    4.2 实验用品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柠檬酸免烫棉织物制备
        4.3.2 柠檬酸/水性聚氨酯免烫棉织物制备
    4.4 测试与表征
    4.5 结果与讨论
        4.5.1 柠檬酸免烫棉织物纤维内部孔隙结构变化与免烫机理
        4.5.2 柠檬酸/水性聚氨酯免烫棉织物纤维内部孔隙结构变化与免烫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织物柠檬酸免烫整理后的漂白处理
    5.1 引言
    5.2 实验用品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免烫棉织物浸渍工艺后漂白
        5.3.2 免烫棉织物轧蒸工艺后漂白
    5.4 测试与表征
        5.4.1 棉织物XPS测试
        5.4.2 其它测试
    5.5 结果与讨论
        5.5.1 经漂白前处理的免烫棉织物浸渍工艺后漂白
        5.5.2 未经漂白前处理的免烫棉织物浸渍工艺后漂白
        5.5.3 免烫棉织物快速轧蒸工艺后漂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酞菁基超分子手性组装体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1.1 酞菁类化合物
        1.1.1 酞菁的简介与应用
        1.1.2 三明治型酞菁配合物
    1.2 Langmuir-Blodgett (LB)界面组装技术
        1.2.1 Langmuir单分子膜
        1.2.2 LB膜的制备
        1.2.3 LB膜技术的特性
        1.2.4 LB膜技术的应用
    1.3 超分子手性
        1.3.1 手性
        1.3.2 超分子手性的产生与调控
        1.3.3 超分子手性的功能化
    1.4 电化学传感器
        1.4.1 电化学传感器简介
        1.4.2 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1.4.3 酞菁、卟啉类化合物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1.5 气体传感器
        1.5.1 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发展
        1.5.2 酞菁、卟啉类化合物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
    1.6 本文立题依据以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2 酞菁分子的界面组装与手性识别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仪器
        2.2.2 超分子膜的制备与表征
        2.2.3 固体基底的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表面压力-单分子面积(π-A)等温线
        2.3.2 电子吸收光谱
        2.3.3 组装膜的表面形貌
        2.3.4 组装膜的内部结构与组成
        2.3.5 手性识别性质
        2.3.6 手性识别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酞菁分子的界面组装与超分子手性调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仪器
        3.2.2 超分子膜的制备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表面压力-单分子面积(π-A)等温线
        3.3.2 电子吸收光谱
        3.3.3 组装体的表面形貌
        3.3.4 组装膜的内部结构与组成
    3.4 本章小结
4 三明治型酞菁基一维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气液两相传感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及仪器
        4.2.2 一维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4.2.3 气液两相传感性质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表面压力-单分子面积(π-A)曲线
        4.3.2 电子吸收光谱
        4.3.3 组装体的表面形貌
        4.3.4 组装体的内部结构和组成
        4.3.5 电化学性质
        4.3.6 对亚硝酸根的传感性质研究
        4.3.7 对二氧化氮的传感性质
        4.3.8 传感机制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三明治型酞菁基一维螺旋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手性识别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及仪器
        5.2.2 一维螺旋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5.2.3 电化学手性识别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表面压力-单分子面积(π-A)曲线
        5.3.2 电子吸收光谱
        5.3.3 组装体的表面形貌
        5.3.4 组装体的内部结构与组成
        5.3.5 电化学手性识别
        5.3.6 手性识别机制研究
        5.3.7 对映体定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油炸公干鱼品质变化规律及其煎炸油的复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公干鱼及其加工概述
        1.1.1 公干鱼简介
        1.1.2 油炸休闲制品研究现状
    1.2 油炸加工概述
        1.2.1 油炸行业的发展现状
        1.2.2 油炸加工过程
        1.2.3 煎炸油种类
        1.2.4 煎炸油品质评价方法
    1.3 降低食品吸油率的研究现状
        1.3.1 食品的吸油机理
        1.3.2 影响食品吸油率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1.4 提高煎炸油使用寿命的研究现状
        1.4.1 煎炸调和油
        1.4.2 添加抗氧化剂
    1.5 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立题意义
        1.5.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公干鱼深度油炸过程中传质动力学及品质变化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工艺流程
        2.3.2 中心温度的测定
        2.3.3 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的测定
        2.3.4 油脂含量的测定
        2.3.5 LF-NMR测量水分和油脂的分布
        2.3.6 出品率的测定
        2.3.7 色泽的测定
        2.3.8 质构的测定
        2.3.9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油炸至不同水分含量公干鱼的感官品质
        2.4.2 公干鱼油炸过程的传热曲线
        2.4.3 油炸公干鱼的水分含量及动力学模拟
        2.4.4 油炸公干鱼的油脂含量及动力学模拟
        2.4.5 油炸公干鱼的出品率
        2.4.6 油炸公干鱼的低场核磁共振分析
        2.4.7 油炸公干鱼的色泽变化
        2.4.8 油炸公干鱼的全质构
        2.4.9 油炸公干鱼的穿刺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油炸公干鱼的水分和油脂含量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操作
        3.3.2 试验指标的测定
        3.3.3 响应面试验设计
        3.3.4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3.3.5 正交试验数据仿真
        3.3.6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响应面实验设计分析
        3.4.2 神经网络模型
        3.4.3 模型下的正交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干鱼深度油炸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煎炸过程
        4.3.2 相关化学指标的测定
        4.3.3 相关物理性质的测定
        4.3.4 可见吸收光谱的测量
        4.3.5 低场核磁共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测量
        4.3.6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煎炸温度对大豆油化学指标的影响
        4.4.2 煎炸温度对大豆油物理性质的影响
        4.4.3 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4.4.4 煎炸温度对大豆油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4.4.5 煎炸温度对大豆油低场核磁分布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种耐煎炸调和油的配方设计及评价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5.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5.2.2 实验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煎炸过程
        5.3.2 相关物理化学指标的测定
        5.3.3 烟点的测定
        5.3.4 生育酚的测定
        5.3.5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5.3.6 油脂氧化稳定性指数(OSI)的测定
        5.3.7 自由基考察
        5.3.8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三种植物油的基本指标
        5.4.2 三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结构
        5.4.3 三种植物油的氧化诱导曲线
        5.4.4 煎炸条件下三种植物油化学指标的变化
        5.4.5 混料试验设计结果分析
        5.4.6 复配油自由基生成考察
        5.4.7 复配油实际煎炸考察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大豆分离蛋白残渣和菜粕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木材胶黏剂的发展背景
    1.2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1.2.1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改性方法
    1.3 其他生物质蛋白胶黏剂的研究
        1.3.1 芝麻蛋白胶黏剂
        1.3.2 花生粕蛋白胶黏剂
        1.3.3 棉籽蛋白胶黏剂
        1.3.4 菜籽蛋白胶黏剂
    1.4 羧基丁苯胶乳的在胶黏剂方面的应用
    1.5 微相分离
        1.5.1 微相分离的特性
        1.5.2 微相分离的形成构建
    1.6 大豆蛋白胶黏剂改性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意义
    1.9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2 大豆分离蛋白残渣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制备与性能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材料
        2.2.2 大豆分离蛋白残渣和豆粕的主要物质含量测定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大豆分离蛋白残渣的前期处理
        2.3.2 大豆分离蛋白残渣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
        2.3.3 三层胶合板的制备
        2.3.4 黏度测试
        2.3.5 残留率测试
        2.3.6 胶合强度测试
        2.3.7 X射线荧光衍射测试
        2.3.8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
        2.3.9 热重分析测试
        2.3.10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大豆分离蛋白残渣添加量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黏度
        2.4.2 不同大豆分离蛋白残渣添加量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残留率
        2.4.3 不同大豆分离蛋白残渣添加量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耐水胶合强度
        2.4.4 大豆分离蛋白残渣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结晶度
        2.4.5 大豆分离蛋白残渣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红外光谱
        2.4.6 大豆分离蛋白残渣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热重分析
        2.4.7 大豆分离蛋白残渣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扫描电镜图像
    2.5 本章小结
3 羧基丁苯胶乳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羧基丁苯胶乳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制备
        3.3.2 层胶合板的制备
        3.3.3 黏度测试
        3.3.4 残留率测试
        3.3.5 耐水胶合强度测试
        3.3.6 X射线荧光衍射测试
        3.3.7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
        3.3.8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3.3.9 胶黏剂胶膜形态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羧基丁苯胶乳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的黏度
        3.4.2 羧基丁苯胶乳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的残留率
        3.4.3 羧基丁苯胶乳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的耐水胶合强度
        3.4.4 羧基丁苯胶乳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的结晶度
        3.4.5 羧基丁苯胶乳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的红外光谱
        3.4.6 羧基丁苯胶乳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的扫描电镜图像
        3.4.7 羧基丁苯胶乳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的胶膜形态
    3.5 本章小结
4 菜粕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制备与性能表征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材料
        4.2.2 豆粕和菜粕的基本指标测定
        4.2.3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菜粕的前期处理
        4.3.2 菜粕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制备
        4.3.3 三层胶合板的制备
        4.3.4 黏度测试
        4.3.5 耐水胶合强度测试
        4.3.6 X射线荧光衍射测试
        4.3.7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
        4.3.8 热重分析测试
        4.3.9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4.3.10 胶黏剂胶膜形态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菜粕添加量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黏度
        4.4.2 菜粕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耐水胶合强度
        4.4.3 菜粕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结晶度
        4.4.4 菜粕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红外光谱
        4.4.5 菜粕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热重分析
        4.4.6 菜粕添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扫描电镜图像
        4.4.7 羧基丁苯胶乳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残渣/豆粕复合蛋白胶黏剂的胶膜形态
    4.5 本章小结
5 胶黏剂生产成本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5)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岩石电阻率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嵌入式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1.2.2 岩石电阻率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1.2.3 电阻测量系统设计研究成果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阻率测井基础
    2.1 电法测井概述
        2.1.1 孔隙度
        2.1.2 渗透率
        2.1.3 饱和度
        2.1.4 视电阻率
    2.2 岩电方程
        2.2.1 地层水及其电阻率方程
        2.2.2 地层电阻率与饱和度方程
    2.3 电极系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COMSOL的岩电特性模拟仿真与分析
    3.1 COMSOL软件基本原理及简介
        3.1.1 COMSOL有限元软件简介
        3.1.2 COMSOL软件模拟仿真流程
    3.2 COMSOL软件的建模、计算与数值分析
        3.2.1 均匀地层岩样数值模拟研究
        3.2.2 垂直夹层岩样数值模拟研究
        3.2.3 带倾角夹层岩样数值模拟研究
    3.3 小结
第四章 岩石电阻率测量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4.1 岩石电阻率测量系统设计方案
    4.2 测量方案设计
    4.3 嵌入式处理器选择
        4.3.1 S3C2440A处理器的结构
        4.3.2 系统寄存器
        4.3.3 S3C2440 最小系统
        4.3.4 存储器模块
        4.3.5 调理滤波电路
        4.3.6 内部ADC模块
        4.3.7 串口通信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石电阻率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5.1 电阻率测量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5.2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
        5.2.1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5.2.2 BootLoader移植
        5.2.3 Linux内核裁剪与编译
        5.2.4 根文件系统移植
        5.2.5 SQLite3 数据库移植
    5.3 数据处理方法
    5.4 上位机软件设计
        5.4.1 Qt简介
        5.4.2 信号和槽机制
        5.4.3 上位机图形界面
    5.5 小结
第六章 岩石电阻率测量系统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6.1 均匀地层岩样的实验数据分析
    6.2 垂直夹层岩样的实验及数据分析
    6.3 带倾角夹层岩样的实验及数据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6)新型红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涉及的配体及铱配合物的结构式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史和研究现状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发光机理及性能参数
        1.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原理
        1.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
    1.3 荧光材料的研究现状简介
        1.3.1 荧光材料
        1.3.2 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TADF)
    1.4 磷光铱(Ⅲ)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4.1 铱(Ⅲ)配合物的结构种类
        1.4.2 铱(Ⅲ)配合物的发光原理及设计要点
        1.4.3 蓝色磷光铱配合物
        1.4.4 绿色磷光铱配合物
        1.4.5 红色磷光铱配合物
        1.4.6 基于2–苯基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类磷光铱配合物
    1.5 论文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材料的表征及性质测试方法
        2.3.1 材料的结构鉴定
        2.3.2 电化学性质测试
        2.3.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2.3.4 光物理性质测试
        2.3.5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制备与测试
3 三氟甲基、氟基修饰的2-苯基喹啉类红光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铱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3.3.2 铱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3.3.3 铱配合物的理论计算
        3.3.4 铱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
    3.4 本章小结
4 2-芳基苯并噻唑类铱橙红至深红光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铱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4.3.2 铱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4.3.3 铱配合物的理论计算
        4.3.4 铱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材料的结构表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面向颗粒分选、捕获及流体混合输送的集成微流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微流控颗粒分选技术研究现状
        1.3.2 微流控单颗粒操纵技术研究现状
        1.3.3 微流控混合技术研究现状
        1.3.4 微流控集成芯片研究及应用现状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颗粒分选与捕获及微混合理论仿真研究
    2.1 引言
    2.2 基于介电泳的颗粒分选理论及仿真分析
        2.2.1 基于介电泳力的颗粒分选机制分析
        2.2.2 基于介电泳的颗粒分选的仿真分析
    2.3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理论及仿真研究
        2.3.1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机制研究
        2.3.2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模型建立及仿真分析
    2.4 交流电热强耦合模型的理论及仿真分析
        2.4.1 交流电热强耦合模型理论分析
        2.4.2 混合效率的计算理论
        2.4.3 基于交流电热的微混合模型建立及仿真分析
    2.5 基于感应电荷电渗的微混合理论及仿真研究
        2.5.1 基于感应电荷电渗微混合理论
        2.5.2 基于感应电荷电渗微混合的模型建立及仿真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双极性电极的单颗粒捕获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芯片的加工与实验准备
        3.2.1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芯片加工
        3.2.2 颗粒或细胞捕获实验准备以及操作
    3.3 PS微球的单个捕获实验研究
        3.3.1 20μm的聚苯乙烯微球的捕获
        3.3.2 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的捕获
    3.4 酵母菌细胞的单个捕获实验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交流电动的微混合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交流电热微混合实验研究
        4.2.1 交流电热微混合芯片加工与实验操作
        4.2.2 交流电热微混合实验分析与讨论
    4.3 感应电荷电渗的微混合实验研究
        4.3.1 感应电荷电渗微混合器的加工与实验操作
        4.3.2 感应电荷电渗微混合器的实验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具有分选、捕获和流体混合功能的集成芯片系统研究
    5.1 引言
    5.2 微流控集成芯片的设计加工与与实验准备
        5.2.1 微流控集成芯片设计以及加工
        5.2.2 集成芯片实验准备与操作
    5.3 基于介电泳的颗粒分选模块
    5.4 基于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单颗粒捕获和操纵模块
    5.5 流体微混合及输送模块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液态金属的电动循环泵送机理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机械式微泵
        1.2.2 非机械式微泵
        1.2.3 介电泳粒子捕获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液态金属泵送流体与介电泳颗粒捕捉机理
    2.1 引言
    2.2 电润湿机理分析
        2.2.1 双电层理论
        2.2.2 连续电润湿机理与流体驱动压力计算
    2.3 介电泳效应机理分析
        2.3.1 球形粒子的极化与偶极矩
        2.3.2 非均匀电场中的介电泳力
    2.4 介电粒子受到的其它作用力
    2.5 金属橡胶材料特性分析
    2.6 聚苯乙烯颗粒的频率响应分析
    2.7 流体泵送与介电泳粒子过滤机理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通道芯片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微通道关键结构设计
    3.3 微通道芯片流体泵送区域数值仿真
        3.3.1 流体泵送区域数值建模与网格划分
        3.3.2 流体泵送区域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3.3.3 流体泵送区域仿真结果分析
    3.4 微通道芯片粒子过滤区域数值仿真
        3.4.1 粒子过滤区域数值建模与网格划分
        3.4.2 粒子过滤区域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3.4.3 粒子过滤区域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通道芯片制作加工与系统搭建
    4.1 引言
    4.2 微通道芯片结构的整体方案设计
    4.3 微通道芯片结构的加工
        4.3.1 PDMS通道层加工
        4.3.2 PDMS通道层与玻璃层键合
    4.4 微通道芯片的实验仪器与样品准备
        4.4.1 实验研究所需的仪器与材料
        4.4.2 实验样本制备
    4.5 微通道芯片的实验系统设计与搭建
        4.5.1 微通道芯片模块
        4.5.2 流体泵送系统信号发生模块
        4.5.3 流体泵送系统图像采集模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液态金属泵送流体与介电泳粒子过滤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流体泵送与介电泳粒子过滤方案设计
    5.3 基于液态金属的流体循环泵送实验研究
        5.3.1 预实验研究
        5.3.2 多种溶液的循环驱动
    5.4 基于介电泳效应的聚苯乙烯小球粒子过滤实验研究
        5.4.1 金属橡胶过滤材料孔隙与其对流体流动影响分析
        5.4.2 无介电泳效应PS球过滤前后数量与效率变化
        5.4.3 介电泳效应下PS球过滤前后数量与效率变化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2D-CAP膜分离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依据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二维材料分离膜研究现状
    2.1 二维材料分离膜发展简介
    2.2 二维材料分离膜种类
        2.2.1 二维层状分离膜
        2.2.2 二维多孔分离膜
第三章 2D-CAP膜盐/水分离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方法
        3.2.1 模型构建
        3.2.2 模拟细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流量和排盐率
        3.3.2 2D-CAP膜的优势
        3.3.3 孔道的几何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3.3.4 盐/水分离的物理本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D-CAP膜 CO_2分离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方法
        4.2.1 模型构建
        4.2.2 模拟细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裸露2D-CAP膜的CO_2分离性能研究
        4.3.2 IL涂覆2D-CAP膜的CO_2分离性能研究
        4.3.3 2D-CAP层数对支撑离子液体膜CO_2分离性能的影响
        4.3.4 IL厚度对支撑离子液体膜CO_2分离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GPU加速MPS方法的水平圆柱液舱晃荡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液舱晃荡的研究进展
        1.2.1 理论研究
        1.2.2 实验研究
        1.2.3 数值计算
    1.3 MPS方法加速手段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MPS方法理论
    2.1 控制方程
    2.2 MPS法插值原理
        2.2.1 核函数
        2.2.2 粒子数密度
        2.2.3 物理量光滑模型
    2.3 MPS的粒子作用模型
        2.3.1 梯度模型
        2.3.2 散度模型
        2.3.3 拉普拉斯模型
        2.3.4 粒子模型的作用距离
    2.4 边界条件
        2.4.1 自由面条件
        2.4.2 壁面条件
    2.5 压力Poisson方程
    2.6 MPS方法计算流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UDA基础及GPU加速MPS方法的实现
    3.1 GPU通用计算技术
    3.2 CUDA基础
        3.2.1 CUDA编程模型
        3.2.2 CUDA软件体系
        3.2.3 CUDA存储器模型
    3.3 GPU加速MPS求解器
    3.4 GPU设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求解器验证
    4.1 求解器可靠性及粒子间距收敛性验证
    4.2 与CPU版本求解器计算结果对比
    4.3 不同GPU设备的适用性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平圆柱液舱晃荡特性分析
    5.1 计算设置
        5.1.1 实验模型
        5.1.2 工况设计
    5.2 激励频率对晃荡的影响
        5.2.1 25 %载液率
        5.2.2 50 %载液率
        5.2.3 75 %载液率
        5.2.4 激励频率对砰击压力影响
        5.2.5 载液率对晃荡的影响
    5.3 激励幅值对晃荡的影响
        5.3.1 激励幅值对晃荡现象的影响
        5.3.2 激励幅值对砰击压力的影响
    5.4 三维效应的分析
        5.4.1 三维现象的产生条件
        5.4.2 三维现象的演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圆柱液舱与方形液舱的对比分析
    6.1 计算模型
    6.2 工况设置
    6.3 结果分析
        6.3.1 25 %载液率
        6.3.2 50 %载液率
        6.3.3 75 %载液率
        6.3.4 圆柱液舱与方形液舱的优劣势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CONJUGATE FLOWS OVER A STEP IN A THREE-LAYER FLUIDONJU(论文参考文献)

  • [1]棉织物柠檬酸/水性聚氨酯无甲醛免烫整理体系优化及其机理研究[D]. 罗雄方. 江南大学, 2021(01)
  • [2]酞菁基超分子手性组装体的构筑及其性质研究[D]. 江育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油炸公干鱼品质变化规律及其煎炸油的复配研究[D]. 陈康明. 江南大学, 2020(01)
  • [4]大豆分离蛋白残渣和菜粕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应健.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嵌入式平台的岩石电阻率测量系统研究[D]. 唐超.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6]新型红光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D]. 丁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面向颗粒分选、捕获及流体混合输送的集成微流控系统研究[D]. 吴玉潘.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8]液态金属的电动循环泵送机理及实验研究[D]. 何文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2D-CAP膜分离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D]. 王文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基于GPU加速MPS方法的水平圆柱液舱晃荡数值分析[D]. 田鑫.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三层 FLUIDONJU 中的共轭流过一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