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山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三例

急性高山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三例

一、急性高原病合并急性肾衰3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卫波[1](2018)在《急性肾功能损伤在不同类型的急性高原病发病过程中的差异研究》文中指出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AHAD)是指机体由低海拔地区急进入高原地区(海拔2 500 m以上)或由高原低海拔地区进入高原更高海拔地区后因缺氧所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胸闷、全身乏力等症状,甚至可出现昏迷、死亡等[1]。AHAD由于高原低氧通常可导致机体一个或多个器官出现功能障碍甚至损伤,最常见的是引起肺、脑、胃肠、肝、肾等器官的功能障碍,从而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依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可将AHAD分为急性轻型高原病(acute mild altitude disease,AMAD)、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和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HAPE和HACE统称为重症AHAD[2]。既往关于高原低氧对肺和脑造成损伤的研究较多,但关于急性高原低氧对肾功能造成损伤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关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新型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等[3]与急性高原低氧损伤关系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因此,研究不同类型的AHAD对肾功能造成损伤的差异,研究NGAL、KIM-1、IL-18标志物与AHAD的关系将有助于了解不同类型的AHAD在肾功能损伤上的差异原因,对提高AHAD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选取AMAD、HAPE、HACE 3组AHAD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急进高原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在入院治疗前,对照组在进藏第3 d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尿酸(uric acid,UA)、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arbon dioxide combining power,CO2CP)等肾功能指标;检测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和尿蛋白指标。同时检测各组血浆和尿液中NGAL、KIM-1、IL-18标志物水平,以探讨传统肾功能标志物与新型AKI标志物在不同类型的AHAD中的意义。并在不同时间检测急进高原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和尿液NGAL、KIM-1、IL-18水平,以研究其不同时间的差异。方法和结果:第一部分:不同类型的急性高原病在传统肾功能标志物上的差异研究目的:探讨传统肾功能标志物在不同类型的AHAD中的差异。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西藏军区总医院(海拔3 680 m)高山病科和(或)ICU住院的AHAD患者,共249例设为病例组,包括:AMAD组(44例)、HAPE组(121例)、HACE组(84例);另将急性暴露于海拔3 680 m的6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病例组在给予任何治疗前,对照组在进藏第3 d晨起空腹,均采集静脉血,检测肾功能指标,包括:BUN、Scr、CysC、UA、Ccr和CO2CP;同时采集尿液,检测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记录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尿量和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AMAD组相比,HAPE组和HACE组BUN、Scr、CysC、UA水平显着增高(P<0.05);但AMAD组和对照组之间BUN、Scr、CysC和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APE组相比,HACE组BUN和Scr水平显着增高(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均出现不同程度尿红细胞、尿白细胞,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NGAL、KIM-1、IL-18新型AKI标志物在不同类型的急性高原病和急性高原暴露不同时间正常人中的差异目的:探讨NGAL、IL-18、KIM-1新型AKI标志物在不同类型的AHAD中的差异及在急性高原暴露不同时间正常人中的差异。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西藏军区总医院(海拔3 680 m)高山病科和ICU住院的109例AHAD患者设为病例组,包括:AMAD组(24例)、HAPE组(43例)、HACE组(42例);另将急性暴露于海拔3 680 m的31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病例组在给予任何治疗前,对照组在进藏第3 d晨起空腹,均采集静脉血和尿液;且对照组在进藏第7 d晨起空腹采集静脉血和尿液,上述标本离心后取上清液分别进行血浆和尿液NGAL、IL-18、KIM-1标志物的检测。同时检测各组肾功能指标,包括:BUN、Scr、CysC、UA。结果:与对照组和AMAD组相比,HAPE组和HACE组尿NGAL水平显着增高(P<0.05);与HAPE组相比,HACE组尿NGAL水平显着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HAPE组和HACE组尿KIM-1水平显着增高(P<0.05);其余各组间血NGAL、IL-18、KIM-1和尿IL-18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UN、Scr传统标志物与血和尿新型AKI标志物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结论:1.肾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急性高原病的类型密切相关,肾功能损伤常见于重症急性高原病,高原脑水肿组的肾功能损伤程度显着高于高原肺水肿组,急性高原低氧导致的肾功能损伤相对较轻,多处于肾功能代偿期。2.尿NGAL在重症急性高原病中显着升高,提示尿NGAL可能作为急性高原肾功能损伤标记物;血NGAL、KIM-1、IL-18和尿KIM-1、IL-18在未达到AKI程度的肾损伤中无显着变化。3.健康人群急进高原不同时间血和尿NGAL、KIM-1、IL-18水平可能无显着变化。

张西南,洛桑,李雪梅,雷联会[2](2018)在《初次进入高原人群发生急性重型高原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进藏人群发生重型高原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武警医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385例急性高原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急性轻症高原病和急性重型高原病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85例急性高原病患者中急性轻症高原病210例,急性重型高原病175例,急性重型高原病死亡5例,高原病死亡率1.3%。单因素分析发现重型高原病的发生与年龄、快速进入高原、体重指数>22、进入更高高原以及心率变化值超过25min-1等因素有关,而与性别、吸烟、饮酒、血压、经皮氧饱和度、血肌酐、血红蛋白、尿酸以及白蛋白水平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快速进藏、进入更高高原、肥胖和心率变化值超过25min-1是急性重型高原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快速进藏、进入更高高原、体重指数>22和心率变化值超过25min-1是重型高原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迪丽努尔·买买提依明[3](2014)在《CMS大鼠及后代模型的建立和N-乙酰半胱氨酸及维药香青兰药物干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建立在慢性高原病(CMS)大鼠及后代模型的的基础上,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DA)及维药香青兰(DML)药物干预。通过心脏彩超、心电图技术,病理学、药理学、代谢组学等检测方法探讨慢性高原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及DA,DML药物干预对慢性高原病及后代大鼠的影响,阐明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对心肌,血液炎性介质,血气分析等方面带来的变化,同时了解慢性高原病大鼠和慢性高原病后代大鼠在以上方面的区别和寻找有效的防止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包括:(1)DA对CMS大鼠模型的影响;(2)基于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乙酰半胱氨酸对CMS大鼠的作用及机制;(3)DML对CMS大鼠模型的影响;(4)CMS大鼠及其后代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把120只Sprague-Dawley大鼠(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分别为:平原对照组(BG)、高原模型组(MG)、阳性药物对照组(硝苯地平NE)、乙酰半胱氨酸低剂量组(LDA)、乙酰半胱氨酸中剂量组(MDA)、乙酰半胱氨酸高剂量组(HDA)。对各组大鼠完善病理切片,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和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肺动脉压,颈动脉压,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指标的分析测定。第二部分把32只SD大鼠分为四组,每组8只,分别为:BG组、MG组、平原乙酰半胱氨酸给药组、高原乙酰半胱氨酸给药组,用代谢组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把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为:BG组、MG组、NE组、维吾尔药物香青兰水提组(DMLWG)、维吾尔药物香青兰醇提组(DMLAG)。对各组大鼠完善病理切片,血清学指标(CRP、IL-6、ET-1、VEGF、HCY、NO、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和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肺动脉压,颈动脉压,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指标的分析测定。第四部分本部分实验分为3组,BG组、MG组、高原后代组(P.O)。每组10只大鼠,对各组大鼠完善病理切片,血清学指标(CRP、IL-6、ET-1、VEGF、HCY、NO)和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肺动脉压,颈动脉压,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指标的分析测定。结果:第一部分病理切片结果示:高原模型组(MG)在低倍镜下可见大鼠心外膜下血管轻度充血,心肌间质血管明显允血,横纹肌显示不清。在高倍镜下可见部分心肌肿胀,胞浆成颗粒样变性,心肌纤维部分嗜酸性细胞浸润,偶见炎细胞浸润。HDA组在低倍镜下可见SD大鼠心肌排列规则,结构正常,偶见部分心肌间质轻度充血。在高倍镜下末见明显嗜酸性粒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血液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原模型组CRP、ET-1、IL-6、HCY、VEGF、肺动脉压、颈动脉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等指标均明显上升,而一氧化氮,血氧饱和度(Sa02)和氧分压(Pa0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这些指标,硝苯地平可以有效改善除了Hb之外的所有其它指标,乙酰半胱氨酸可以有效改善除了Pa02之外的所有其它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酰半胱氨酸不同剂量组结果显示,LDA组对ET-1和NO的改善效果最好,中高剂量会过度增加或减少该指标,而对其它所有指标HDA组的改善效果最好。心脏B超结果示:MG组与BG组相比,左心房内径变化不明显,右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舒张期内径、右心室内径均增大,右室前壁、室间隔增厚,右室流出道增宽,射血分数降低,提示高原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HDA和MDA组左心室收缩舒张期内径减小,LDA组效果不明显。HDA组右心室内径减小,MDA组和LDA组效果不明显。各组实验大鼠心电图Ⅱ导联显示:BG组大鼠心电图P波,QRS波和ST段正常。MG组大鼠心电图表现为P波高尖,ST段弓背样抬高。HDA组心电图P波,QRS波和ST段基本恢复正常。第二部分每组大鼠血液多种代谢成分有明显差异,与CMS模型组比较有差异性,代谢物中相关系数为正值的代谢物是平原模型组增加的代谢物,相关系数为负值是平原模型组降低的代谢物。与CMS模型组比较,有差异性代谢物中相关系数为正值的代谢物是平原乙酰半胱氨酸给药组增加的代谢物,相关系数为负值是平原乙酰半胱氨酸给药组降低的代谢物。与CMS模型组比较,有差异性代谢物中相关系数为正值的代谢物是高原乙酰半胱氨酸给药组增加的代谢物,相关系数为负值是高原乙酰半胱氨酸给药组降低的代谢物。与平原乙酰半胱氨酸给药组比较,有差异性代谢物中相关系数为正值的代谢物是平原模型组增加的代谢物,相关系数为负值是平原模型组降低的代谢物。第三部分病理切片结果示:高原模型组病理改变同第一部分。DMLAG组低倍镜下可见心外膜下无充血,心肌间质血管充血明显。高倍镜下可见心外膜下心肌细胞明显水肿,散在嗜酸性变性。DMLWG组低倍镜下图可见心外膜下无充血,心肌问质血管无明显扩张充血。高倍镜下可见少量心肌细胞水肿并偶见嗜酸性病变。血液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原模型组CRP、ET-1、 IL-6、MDA、HCY、VEGF、肺动脉压、颈动脉压、Hb、Hct等指标均明显上升,而NO,SOD、GSH-PX、SaO2和Pa0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药物硝苯地平和香青兰水提物能够有效改善以L所有指标,而香青兰醇提物可以有效改善除了Sa02和Pa02之外的所有指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部分指标未能改善到平原对照组水平。与DMLAG相比DMLWG组对这些指标的改善作用更明显。心脏B超结果示:DMLAG组药物干预与MG组比较,射血分数增加,右室流出道变窄。二维超声图显示,左心室收缩舒张期内径大幅度减小,且有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同向运动,显示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严重受损。DMLWG组干预,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减小,射血分数变化不明显。二维超声图显示,左心室收缩舒张期内径减小。心电图结果显示:DMLWG组表现为P波,QRS波和ST段正常。DMLAG组表现为P波高尖。第四部分病理切片结果示:高原模型组病理改变同第一部分。高原后代组(P.O组)在低倍镜下可见心外膜下血管并无扩张充血,偶见心肌间质血管扩张充血,横纹不清,但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在高倍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轻度水肿,可见心肌细胞嗜酸性变性及炎细胞浸润。血液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原模型组CRP、ET-1、IL-6、HCY、VEGF、肺动脉压、颈动脉压、Hb, Hct等指标均明显上升,而NO, SaO2和PaO2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原模型组比较,高原后代组的以上指标均有显着改善,但仍然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B超示:P.O组与MG组比较右心室增大,右室前壁增厚,室间隔增宽,心射血分数增加,右室流出道增宽。二维超声图显示,P.O组与BG组比较,左心室收缩舒张期内径减小明显,且有不典型的左室前壁与室间隔同向运动,表示妊娠期高原环境将影响胚胎发育,导致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尤其以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心电图结果显示:BG组大鼠心电图P波,QRS波和ST段正常。MG组大鼠心电图表现为P波高尖,ST段弓背样抬高。高原后代组心电图P波高尖,ST段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通过本实验得出:(1)在CMS大鼠成功建立的基础上,给予DA干预研究提示DA对CMS大鼠心肌组织的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DA对CMS大鼠的肺动脉压和颈动脉压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DA对CMS大鼠心房和心室大小、运动及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DA(尤其是高剂量组)对CMS大鼠血液中Pa02以外的CRP、ET-1、 IL-6、HCY、VEGF、Hb、Hct等指标均有有效降低作用。(2)慢性高原病大鼠完善代谢组学方面的检测可以出现慢性高原病大鼠血液中缬氨酸、酪氨酸、1-甲基组氨酸、亮氨酸、丙氨酸、蛋氨酸、乳酸、糖蛋白、丙酮、脂类(VLDL)、肌酸、LDL、β-羟丁酸等多种氨基酸的含量显着增加,β-葡萄糖和α-葡萄糖的含量显着降低。给予DA干预后血液中甘氨酸、1-甲基组氨酸、乳酸、肌酸显着降低,提示DA作为一种外源性的强抗氧化剂,对改善CMS大鼠新陈代谢有一定的作用。(3)CMS大鼠给予DML干预研究得出,DML对心肌组织损伤有改善作用。DML对肺动脉压及颈动脉压有一定的降低作用。DML对CMS大鼠血液中CRP、ET-1、IL-6、HCY、VEGF、Hb、Hct、PaO2等指标均有有效的降低作用。DML对心室大小、运动及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提示DML可以作为一种毒副作用小的治疗和预防CMS的药物。(4)高原后代大鼠相比于高原大鼠有一定的适应高原环境的能力,但是相对于平原正常组大鼠,高原后代大鼠和高原大鼠检测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变化,高原后代大鼠相对于高原模型的大鼠其各项生理指标向平原对照组大鼠指标方向偏移,这表明高原后代大鼠有一定的适应性改变。同时发现高原孕鼠的产仔率低,出生后的大鼠幼仔存活率低,这可能和高原低氧环境有关。

康鹏[4](2012)在《玉树地震伤病员分析及其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近年以来世界范围特大地震频发,给人类带来了无可估量的物质和健康损失。上世纪初至90年代,全球因地震死亡的人数达260万人,占各种灾害总死亡人数的58%,受伤人数约为死亡人数的3倍。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死亡总人数的54%。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这是继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不到两年内中国所遭受的又一次特大的自然灾害,最终造成2698人遇难,12135人受伤,重伤1434人。地震伤病员医学救援是抗震救灾行动的核心,同时地震伤病员发生是地震医学救援一切行动的逻辑起点。与世界其它地震多发国家相比,我国针对自然灾害医学救援伤病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地震造成伤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仍然不够详细、专业和完善,特别是第一时间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没有与医疗救治等临床工作同期展开,错失了大量宝贵信息[2-4];由于政策、人力、物力等因素限制,针对地震伤病员的流行病学研究往往局限于个别医院的小样本的抽样调查,缺乏国家层面的多中心大规模的全面调查,因此无法从整体层面分析地震伤病员的伤病特征与发生规律。此外,地震伤员住院时间作为衡量地震伤员救治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往往是在紧急救治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住院时间直接关系着医疗费用、病床周转率、社会效益和有限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患者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探索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但针对地震医学救援中地震伤员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国家卫生部指令性课题“玉树地震医学救援评估研究”的框架下,针对玉树地震伤病员展开全面调查,分析地震伤病员总体分布、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住院时间影响因素,逐步探索地震伤病员发生规律,研究地震伤病员伤情基本特点与发生趋势,指导救援力量及时展开救援工作,为伤病员预计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以玉树地震伤病员为研究对象,针对“三个层面”即:地震总体伤病员、住院地震伤病员、住院地震伤员,从“三个角度”即:时间与地域分布情况、伤病谱特征、住院时间影响因素,逐步深入,分析不同研究人群的发生规律。1、玉树地震伤病员时间与地域分布将从国家卫生部和青海省卫生厅收集的政策文件、伤亡日报、会议纪要等相关地震救援文字资料进行总结与归纳,记录与描述玉树地震伤病员报道人数及伤亡情况,分析地震伤病员总体分布情况和伤亡比例,以此描述性分析玉树地震伤病员发生的总体趋势。2、玉树地震住院伤病员伤病谱分析根据国家卫生部信息,系统调研玉树地震医学救援期间所有从灾区转运至青海及周围四省份49所收治医院的全部住院伤病员临床病历及相关信息,回顾性分析住院伤员与病员的伤情特征、AIS-ISS创伤评分、疾病特征及转归情况,并以此作为救援需求的基础,为地震后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部署及卫生物资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3、玉树地震伤员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14日-5月14日期间由灾区转运入院的地震伤员的人口学基本信息、伤情临床诊断以及AIS-ISS评分,以平均住院时间25天为标准,住院时间大于25天定义为住院时间延长,采用逐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地震伤员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地震伤亡比例为4.50:1,与地震震级无相关,可能与当地情况和救援组织有关;死亡报道人数震后持续增长,拐点出现于震后1周,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92.97%,之后趋于平缓;地震伤员快速增长集中于震后72小时内,而后趋于稳定。从空间分布看,超过70%后送伤病员由灾区转运至青海省内医院为主,其余分布于青海省周围城市收治医院。第二部分:后方医院入院高峰出现于震后第3天。所调查3255例住院伤病员中,地震伤伤员超过80%,骨折合并外伤及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最高,而挤压综合征发生率仅为0.89%,AIS-ISS评分表明住院伤病员轻伤员达77.0%,AIS大于5分伤员40例,ISS最高评分50分,院内死亡仅7人,其中4人地震相关。住院病员中,肺炎发生率达15.37%,且多数为儿童。急性高原病发生率为42.34%,大多数为救援人员。第三部分: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人、女性、入院时间、发生骨折、腹部伤、四肢及骨盆伤、高ISS评分、实施手术以及出现并发症, 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以上变量均可影响住院时间。主要结论:1、玉树地震伤亡报道人数增长趋势吻合“两期”特征,即快速增长期和伤亡稳定期,伤员增长拐点出现较早,说明医学救援行动组织有序,效率较高。青海省内收治医院发挥后送伤病员救治主要作用,周围省份医院一定程度缓解青海省内医院的救治压力。2、收治医院震后3天达到入院高峰,入院伤员骨折合并外伤为主,院内死亡率较低,提示在震后初期,需加强补充后方收治医院骨科、外科、麻醉专业医务力量,及时缓解救治压力,同时在救治过程中高度关注地震挤压伤伤员,有效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3、抽调救援力量应本着就近、逐级的抽调原则,优先考虑常驻高原的医疗救援队,避免大范围跨区抽调。救援人员进入高原救援前,做好高原病高危人群筛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与高原病防治常识,科学预防救援中急性高原病暴发。4、实施手术的危险度最高,其次为高ISS评分及骨折。提示在地震伤员救治中,须给予危险人群更多关注,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以此有效减少住院伤病员住院时间,缓解紧张、匮乏的医疗资源,进而为合理制定卫生政策和临床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杜翔,谢本维,曾晓华,汪中涛[5](2010)在《急性高原病相关误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3例急性高原病误诊原因的分析,旨在提高对急性高原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麻晓林,金榕兵,张晓华,崔高宇,任先军,石虹,孙业勤[6](2010)在《军队医院接收青海玉树726例地震伤病员救治情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分析军队医院接收青海玉树地震后送伤病员的救治措施与经验。方法将4月15日~24日军队医院收治的地震伤病员726例作一总结分析。结果 726例地震伤病员中,地震伤598例,其中复合伤4例,多发伤43例,多部位伤100例,胸腹联合伤1例,单部位伤450例。开放伤44例,闭合伤554例。开放伤合并感染10例(22.7%),气性坏疽1例(2.3%)。手术治疗157例,择期手术116例;非手术325例。急性高原病100例,其中急性高原反应67例,急性肺水肿31例,脑水肿2例。其他疾病28例。726例地震伤病员中无死亡病例。结论进一步规范伤病的诊断、创伤评分(AIS-ISS)及临床资料的完整性,强调分级救治、早期专科治疗和多学科协作救治,能显着提高危重症伤员救治成功率,有效降低伤残率。执行特殊环境下的工作任务,必须要有特殊的保障措施。

冷怀明[7](2004)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第26卷总目次》文中认为

赵雪娇[8](2019)在《成人全麻患者麻醉前评估内容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麻醉前评估是患者围麻醉期的起始步骤,保障着患者的麻醉安全。但我国目前尚缺一套实用的、详细的门诊麻醉前评估内容。本研究旨在用内容分析法以临床麻醉前评估实践指南、目前麻醉前风险评估工具及临床麻醉评估单为分析单位构建麻醉前评估内容初稿,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完善麻醉前评估内容,最后通过个人访谈探讨其临床运用建议,以期为构建麻醉前评估信息系统提供内容基础。方法:1.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麻醉前评估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分析和讨论,明确现存的麻醉前评估相关内容及推荐意见,构建麻醉前评估内容框架。2.采用文献检索对目前麻醉前风险评估工具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析出麻醉前评估风险因素,以增加麻醉前评估内容。3.采用方便抽样法调查国内外临床麻醉评估单,并进行内容分析,析出评估指标,增加麻醉前评估框架的内容。4.采用内容分析法将构建的麻醉前评估框架、评估指标、风险因素进行整理,构建出麻醉前评估内容初稿。5.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构建初稿的内容评价,以增加其临床实用性。6.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了解专家对确立的麻醉前评估内容临床应用的建议。结果:1.经过系统地检索纳入20篇与麻醉前评估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英文17篇,中文3篇。析出人口学一般资料、现病史和既往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4个一级指标,55个二级指标。2.经过系统地检索纳入10个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效度最好的风险评估工具,包括查尔斯合并症、ASA、手术风险分级表、手术风险指数、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系统、Hussmann麻醉手术风险评估量表、Lee改良心脏风险指数、心脏麻醉风险评估、欧洲心脏风险评估、Goldman心脏风险指数;析出人口学一般资料、既往史和现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3.临床麻醉评估单内容分析:纳入22份国内三级甲等医院的评估单和1份国外麻醉前评估中心的评估单,形成患者信息、疾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总体评估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07个三级指标。4.构建麻醉前评估初稿,构建小组按照全面性、互斥性、同质性、可管理性四个原则形成患者信息、个人史、疾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总体评估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239个;三级补充指标 207 个。5.德尔菲专家咨询:纳入31位副高及以上临床麻醉专家,最终形成患者信息、个人史、疾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总体评估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53个、三级指标106个。6.个人访谈得出4个建议:构建的麻醉前评估内容全面完整;建议构建结构化智能评估系统;建议构建引导式的评估流程;采集病史人员多元化。结论: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外与麻醉前评估相关文献、指南、分析目前临床麻醉前评估单,构建的成人全麻患者麻醉前评估内容严谨、科学;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确立了成人全麻患者麻醉前评估内容,使得构建的内容符合临床特点;最后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探索了成人全麻患者麻醉前评估内容临床适用性,可为未来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王小寒[9](2016)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年第38卷总目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急性高原病合并急性肾衰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高原病合并急性肾衰3例(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肾功能损伤在不同类型的急性高原病发病过程中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急性肾功能损伤在不同类型的急性高原病发病过程中的差异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NGAL、KIM-1、IL-18 在不同类型急性高原病和急性高原暴露不同时间正常人中的水平差异及其与传统标志物的关系
    3.1 不同类型的急性高原病在NGAL、KIM-1、IL-18 水平上的差异研究
        3.1.1 资料和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NGAL、KIM-1、IL-18 在进驻海拔3680 m高原不同时间正常人中的水平差异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急性高原缺氧对肾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初次进入高原人群发生急性重型高原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3研究方法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临床资料分析
    2单因素分析结果
    3 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3)CMS大鼠及后代模型的建立和N-乙酰半胱氨酸及维药香青兰药物干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乙酰半胱氨酸(DA)对CMS大鼠模型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乙酰半胱氨酸对CMS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维吾尔药物香青兰对CMS大鼠模型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化学品和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CMS大鼠及其后代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一 高原地区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高原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导师评阅表

(4)玉树地震伤病员分析及其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震灾严重,频发的地震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二)伤病员是地震医学救援核心,地震救援一切行动的逻辑起点
        (三)地震伤员住院时间是衡量震后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的重要指标
        (四)汶川地震实证研究基础上,继续聚焦玉树地震医学救援
    二、基础理论与方法
        (一)卫生减员与伤病员比较
        (二)伤员流基本原理与特点
        (三)地震伤员分析指标与创伤评分
    三、项目来源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目的
        (二)意义
    五、研究范围与相关说明
    六、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玉树地震伤病员发生时间与地域分布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来源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结果
        (一)地震概述与伤亡比例分析
        (二)地震报道伤亡人数时序分析
        (三)地震伤病员救治区域分布特征
    四、讨论
        (一)地震伤亡报道人数增长“两期”特征
        (二)地震伤亡比例比较
    五、小结
第二部分 玉树地震住院伤病员伤病谱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结果
        (一)地震住院伤病员总体情况与入院时间分析
        (二)地震住院伤员流行病学特征与 AIS ISS 评分
        (三)地震住院病员内科疾病与急性高原病发病情况分析
        (四)地震住院伤病员死亡病例分析
    四、讨论
        (一)地震伤员主要特征分析
        (二)高原地震灾害救援人员急性高原病防治策略
        (三)地震住院伤病员死亡率分析
        (四)调查研究存在的不足
    五、小结
第三部分 玉树地震住院伤员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结果
        (一)地震住院伤员住院描述性分析
        (二)地震住院伤员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四、讨论
        (一)研究变量选择
        (二)入院信息相关变量对住院时间的影响
        (三)地震创伤与创伤评分对住院时间的影响
        (四)调查研究存在的不足
    五、小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5)急性高原病相关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1 急性高原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2 其它疾病被误诊为急性高原病
讨论
    1 各系统被误诊情况分析
    2 误诊原因分析
    3 预防误诊的对策

(6)军队医院接收青海玉树726例地震伤病员救治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伤型及受伤部位 (见表1)
    3 伤情特点
    4 创伤评分 (AIS-ISS评分)
    5 高原病及其它疾病特点
    6 接收后送伤病员的方法
    7 治疗
结 果
讨 论
    1 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特点
        1.1 地理环境特点
        1.2 医疗救援特点
        1.3 地震伤员特点
        1.4 军队医院救治伤病员特点
    2 军队医院医疗救援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1 驻军医院的整体综合实力较为薄弱
        2.2 军队战伤救治规则落实还不到位
        2.3 执行特殊环境下的救援任务, 缺乏特殊的保障措施
        2.4 地震伤员的信息资料不够准确、完善

(8)成人全麻患者麻醉前评估内容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问题
    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4 相关概念
    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构建成人全麻患者麻醉前评估内容的研究
    1.建立构建小组
    第一阶段 拟定成人全麻患者麻醉前评估内容初稿
        1 指南内容分析
        2 麻醉风险评估工具内容分析
        3 临床麻醉前评估表现况分析
        4 初步构建成人全麻麻醉前评估内容
    第二阶段 确立成人全麻患者麻醉前评估内容
        1 目的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阶段 麻醉前评估内容初步评价
        1 目的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小结
    1 主要研究成果
    2 主要创新之处
    3 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4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四、急性高原病合并急性肾衰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肾功能损伤在不同类型的急性高原病发病过程中的差异研究[D]. 杨卫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2]初次进入高原人群发生急性重型高原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张西南,洛桑,李雪梅,雷联会. 高原医学杂志, 2018(03)
  • [3]CMS大鼠及后代模型的建立和N-乙酰半胱氨酸及维药香青兰药物干预的研究[D]. 迪丽努尔·买买提依明.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2)
  • [4]玉树地震伤病员分析及其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研究[D]. 康鹏. 第二军医大学, 2012(10)
  • [5]急性高原病相关误诊分析[J]. 杜翔,谢本维,曾晓华,汪中涛. 高原医学杂志, 2010(03)
  • [6]军队医院接收青海玉树726例地震伤病员救治情况分析[J]. 麻晓林,金榕兵,张晓华,崔高宇,任先军,石虹,孙业勤. 创伤外科杂志, 2010(04)
  • [7]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第26卷总目次[J]. 冷怀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24)
  • [8]成人全麻患者麻醉前评估内容构建[D]. 赵雪娇.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年第38卷总目次[J]. 王小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6(24)

标签:;  ;  ;  ;  

急性高山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三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