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支持构件服务质量的构件管理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孙恺毓[1](2020)在《基于BIM的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信息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项目全寿命周期中,运维阶段是持续时间最长、花费资金最多的阶段,星级酒店人流量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使得星级酒店运维阶段的管理尤为重要。而传统管理方式“重建设、轻运维”,信息传递常出现断层,运维阶段信息缺失情况严重,导致运维管理难度大。随着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星级酒店运维管理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尝试将BIM技术引入星级酒店运维管理中,推进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智能化信息管理的应用。本文重点围绕解决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需求不明,运维阶段信息管理缺失,信息管理效率低下这一关键问题,展开相关研究,全文共分四部分。首先,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星级酒店运维阶段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型,识别并评价星级酒店核心利益相关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调查研究核心利益相关者需求,并通过文献综述法展开对星级酒店工程运维管理内容的研究。其次,在利益相关者运维管理需求识别及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献、管理手册以及实际案例的文本挖掘,分析得到运维阶段所需信息以及信息社会网络属性和语义表达。并综合考虑当前研究热点和利益相关者关注度,对所需信息进行重要性评价,识别关键信息,从而确定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信息需求内容及精度。然后,在运维管理内容及信息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星级酒店项目特点以及信息流动规律,研究将BIM技术应用于酒店运维管理信息集成中,提出智能化信息管理新思路,并从组织、流程、制度以及体系等角度探讨并完善运维阶段智能化信息管理模式,以利于提升星级酒店运维阶段智能化信息管理水平。最后,本文以徐州市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本文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搭建星级酒店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组织模型及管理手册,以运维阶段管理需求为导向,指导建设阶段管理工作,充分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及虚拟漫游等功能,提前发现运维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减少后期返工,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并为以后星级酒店工程信息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有图63幅,表27个,参考文献122篇。
刘睿霖[2](2020)在《基于需求-服务匹配的服务解决方案构造优化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推广普及,各应用领域的服务业务不断跨网跨域跨界交叉融合,进而形成了复杂的服务生态系统。如何在复杂服务环境下,针对顾客的特定需求来优化服务业务,并通过服务融合与资源复用等手段构造最佳的服务解决方案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重点研究领域服务优化问题(服务推荐、服务选择和服务组合问题),在复杂多变的服务生态环境下,提出一套基于需求-服务匹配的服务解决方案构造和优化方法,采用领域相关的模式来构造跨领域的服务解决方案,实现跨多个领域的服务资源聚合。该方法基于历史经验分析顾客的需求模式,还挖掘各领域长期形成的服务模式。进而,建立需求模式与服务模式的偶对匹配机制,完成顾客需求与服务解决方案间的映射,支持服务解决方案的高效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需求-工程”两段式服务开发范型(“Requirement Engineering”TwoPhase of Service Engineering Paradigm,RE2SEP)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服务系统中三种不同需求类型的显着特征以及识别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介绍如何在RE2SEP范型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优化。具体地,针对不同的问题特性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将服务系统中面临的问题分为基于模式匹配和时间间隔预测的服务推荐、基于需求-服务概率矩阵的服务选择和基于模式偶对矩阵的服务组合。(2)提出基于模式匹配和时间间隔预测的服务推荐方法。鉴于服务系统中的服务数量急剧增加,本文通过挖掘历史记录中的知识有效地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做到在正确的时间将合适的服务推荐给目标用户。具体地,提出基于模式匹配的候选服务识别方法,通过用户聚类和评分偏好找到目标用户的潜在需求模式,进而找到相似的用户群,挖掘相似用户群的服务使用序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面向时序的服务模式,利用模式匹配发现目标用户潜在候选服务。其次,提出基于候选服务和时间间隔预测的服务推荐,通过生成概率模型有效估计不同服务之间的时间间隔,并且使用贝叶斯个性化排序优化服务之间的偏序关系,从而,做到在正确的时间推荐合适的服务,提高推荐质量和用户体验。(3)提出基于需求-服务概率矩阵的服务选择方法。由于巨大的搜索空间,现有方法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从海量的候选服务中选择高质量服务,构造可行的、满足用户质量需求的全局最优服务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以历史数据中获得的先验知识指导概率匹配矩阵的构建,有效地缩减服务选择问题的搜索空间,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其次,质量感知服务选择问题作为NP难问题,研究人员应用各种进化算法,通过寻找近似最优解决方案来降低时间复杂度。为了解决进化算法参数设定问题,研究了服务选择问题的特征、进化算法的参数值和优化结果之间存在的依赖关系。从而,在避免多次繁琐尝试而寻求最优参数设定的前提下,为基于需求-服务概率矩阵的服务选择进行参数优化设定。(4)提出基于模式偶对矩阵的服务组合方法。为满足用户所提出的复杂性更高的个性化功能性服务需求,而不是局限于系统提供的标准化流程,服务组合技术被广泛用于构建复杂的、增值的组合服务。为提高服务组合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了包括为解决语义对齐而提出的本体构建和融合方法、发现功能需求模式的形式概念分析方法、提高相关服务发现效率的面向功能的服务模式挖掘方法、描述功能需求模式和面向功能的服务模式之间偶对关系的矩阵构建方法,以及基于模式偶对矩阵的服务组合方法。与从零开始构造服务解决方案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由于考虑面向功能的服务模式有效地缩减了相关服务的搜索空间,并使用模式偶对矩阵为面向功能的服务模式建立了快速索引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搜索效率,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董可新[3](2019)在《基于可视化逻辑关系的HVA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行的设施管理方法下 HVAC(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暖通空调)系统管理决策过程耗时低效,影响了HVAC系统管理服务质量。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HVAC系统是室内环境的主要缔造者,其运行情况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HVAC系统也随之变得日益庞大和复杂。因此,如何提供高质量的HVAC系统管理服务成为了设施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然而在传统的设施管理方法下,信息分散于各个设施系统,导致构件位置和相关信息采集和查找过程较为复杂且十分不直观,同时HVAC系统管理质量反馈方式较为被动,决策具有较高的经验依赖性,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 HVAC系统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提升。BIM技术的出现为设施管理活动带来了重大变革,为提高设施管理的可视化和信息集成水平、加快信息检索和构件定位速度提供了技术支持。但BIM在动态信息的可视化和集成方面尚有不足。为弥补这一缺陷,国内外学者将BIM与传感器结合应用,然而研究尚且停留在动态数据与三维模型的整合,未能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并支持决策,难以较大程度提高构件繁杂的HVAC系统管理效率。本文旨在深入挖掘BIM与传感器结合应用的潜力,借助数据分析技术,以HVAC系统的逻辑结构为依据,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HVAC系统管理决策的可视化和自动化水平,解决传统管理方法下HVAC系统信息查找过程耗时和决策过程对人的高度依赖等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 HVAC系统管理的现状问题,提出集成应用BIM、传感技术和数据库构建基于可视化逻辑关系的管理系统的解决思路。为提高HVAC系统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本文以设施管理阶段三维信息化模型为载体,链接传感器获取远程温度数据,搭建HVAC管理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HVAC系统逻辑关系,构建了基于可视化逻辑关系的HVA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并给出了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方法。本文架构了 HVA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层-系统层-用户功能层的系统框架,根据设施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和困难设计了四个模块的九个细分功能。基于功能性和交易成本的考量,选用 Autodesk Revit 2017 建立设施管理模型,以 Autodesk Navisworks Manage 2017为可视化系统平台,以C#为开发语言,以Visual Studio 2015为开发平台,结合温度传感器和SQL Server数据库完成系统构建。最后,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演示了 HVA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验证了系统的可实现性,展现了系统应用于HVAC系统管理的优势。基于案例,细致的说明了 HVA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各个功能的操作方法和在各管理阶段的应用流程。经过对系统各个功能实现情况的总结,说明了系统对HVAC系统管理和决策的辅助作用。本文将BIM、传感技术与数据库集成应用在了 HVAC系统管理全过程阶段,建立了可视化HVAC系统逻辑关系支持决策自动化,构建了可视化逻辑关系的HVA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 HVAC系统空间信息、静态运维信息和动态运行数据的高度集成,加快了 HVAC系统相关构件定位过程,简化了 HVAC系统管理流程,对改善传统方法下的现状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正向作用。不仅如此,HVA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运用,改变了 HVAC系统管理服务的反馈模式,有利于提高用户满意度,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为其他设施系统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思路。
裴耘[4](2019)在《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评估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现今国家有关部门正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项目,但前期投入大、增量成本高、市场前景不明朗等原因,导致相关企业投资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热情不高,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推广遇到困境。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住建部等密集出台相应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规划与指南,要求“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然而现今装配式建筑项目在新建建筑中项目的比例至今仍不足5%。为此,许多地方都是以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推广示范,但同时也带来了政府的财政压力。本文将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应用于有关装配式公共建筑项目。在阐释了 PPP模式与装配式建筑项目融合的适用性后,构建了 PPP模式与装配式公共建筑项目的融合框架。其次,基于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对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阐释了风险因素在各阶段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在分析风险因素相互作用关系后,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了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动态影响模型,最后利用前期问卷调查风险因素重要性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从寿命周期的时间维度以及质量、成本、进度的目标维度进行敏感性分析,识别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旨在识别、分析采用PPP模式的装配式公共建筑项目的相关风险和影响关系,站在社会资本方角度评估各项风险因素对投资风险的影响,并形成分担、应对投资风险的方法建议。最终为通过PPP模式解决装配式建筑发展问题提供可选择思路和风险管理要点,从而解决企业投资装配式建筑的热情不高和装配式建筑项目推广困难的局面。
陶亮[5](2019)在《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国内的建筑设计管理长期呈现出流程片段化的特征,这种粗放的管理体系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以及投资模式、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产业转型、人文变化和国际化趋势等一系列的变化发展,这种管理体系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已大大降低。随着2015年WTO过渡保护期的结束,国内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全面放开,推行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回归“建筑师负责制”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转变正在发生,在上海、广西、福建等地试点的“建筑师负责制”,体现了政府推进建筑业与国际接轨、提升品质的态度和决心。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专业的强化与新的建设项目运作模式的产生,促使我国建筑师的角色正在重塑,新的形势需要建筑师逐渐成为项目的潜在管理者,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业技能及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设计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从而全面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最终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同时建筑信息化作为建筑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变革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正逐渐改变传统建筑设计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模式。当建筑设计摆脱单一的图纸沟通的束缚,进而实现以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表达后,建筑师在整个建设流程中的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仅侧重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服务,到对工程全流程的整体掌控。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经把整个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的设计问题前置化,为解决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各个主体、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建筑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合理角色提供了技术支持。这种变革发展的趋势也恰恰是建筑师负责制所倡导的----让建筑设计源头的建筑师,成为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领导者。在建筑设计行业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建筑师为主导进行全程设计管理的意义及策略,对涉及到策划、设计、施工和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更加合理的阶段划分,并结合作为全程设计管理重要技术手段的建筑信息化技术,提出各个阶段相应的设计管理要求和策略。为此,本论文提出了“六序法模式”的全程设计管理方法,并探讨其与BIM进行结合的意义及有效途径。论文希望一方面能为推行适合中国的建筑师负责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希望进一步拓展BIM在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首先,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建筑设计管理相关研究若干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研究的内容,阐述研究的方法、关键技术和思路。在第二章论述了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核心任务、主体内容和影响因素,并指出了建筑设计管理中知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主要策略。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对比中外通行的职业建筑师的职能体系和全程设计管理思想,探讨建筑师负责制框架下的建筑师全程设计与管理,在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发展趋势及建构要素,为后续的理论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研究。首先在第四章以国际通行的职业服务内容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标准,提出适应中国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职业服务体系----“六序法模式”,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成果和工作要求进行阐述,并结合项目实例进行分析总结。接着探讨了建筑师进行全程设计管理所需要的基础组织形式----建筑工作室/事务所,以保持建筑创意为核心目的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最后在第五章研究了BIM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适应性问题,论证了在建筑全程设计管理中应用BIM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提出了“BIM整同设计管理模式”和“复合总建造师”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是在对上述研究的总结和拓展基础上,分别在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BIM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四个方面对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提出了适宜的优化策略。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展望了建筑师视角下并结合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应用前景。
徐飞[6](2017)在《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分布式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化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NCS)正朝着控制功能现场化、结构分布式化、系统开放化和产品集成化发展。网络化控制系统除了要解决信息调度、传送时延、通信资源优化和故障检测等基本问题外,还要处理被控对象的多样性、业务复杂性、环境的不可预知性、多种通信协议标准共存等学科交叉产生的新问题。这对网络化控制系统中间件平台的自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间件作为一种软件复用技术,能够处理底层环境的复杂性和异构性带来的问题,为上层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开发和运行环境,具有动态重配置、可扩展、上下文敏感等特征,实现了节点间的协同处理及系统资源的共享。面向网络化控制系统的自适应中间件能够将控制系统从多种协议的透明处理、异质数据的复制、网络故障的辨识与处理、轻量化部署等问题中独立出来,屏蔽网络环境上下文的复杂性和异构性,使网络化控制领域应用可以专注于领域问题的建模、控制算法的设计、功能部件的封装,更好的支持网络化控制系统的节点重构、功能重构和协议栈的重构。本文从软件工程和自适应体系结构的方法入手,研究了面向网络化控制系统的自适应中间件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其自适应构件模型、支持重构的微内核设计、QoS管理框架和面向服务的动态配置框架等,具体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有:(1)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中间件构件模型对高阶Pi演算语法进行了扩展,构建了一类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构件模型(Networked Control Oriented Adaptive Component Model,NCOACM);提出了分布式资源边界的概念并增加了自适应语义要素和行为要素,利用Pi演算中的进程元素来描述构件的计算功能,使得构件的功能描述独立于编程语言的实现。NCOACM构件模型支持构件结构和行为的动态重配置,可以对上下文环境要素的变化进行辨识,使构件实体具有适应开放、动态和多变环境的感知能力,满足差异化的业务需求并支持对多种网络协议的自适应。(2)设计了支持可重构的构件化微内核利用反转控制和切面分离的思想设计了中间件的微内核(NCOACM based Adaptive Middleware Micro-Kernel,NBMMK),实现对NCOACM构件实例的生命周期管理;设计了构件演化决策、演化事务性包装、演化一致性分析和演化完整性分析等算法;结合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领域特征对“构件容器”和“连接子”的语义内涵进行了扩展,更好的支持构件的主动重构;将构件管理框架设计为NBMMK的内核服务,其它的资源管理功能设计为插件式的非内核服务,使NBMMK具有较低的实时资源消耗和较好的可扩展性与自适应性。(3)提出了面向构件的QoS管理框架对NCS的环境上下文因素进行抽象,利用关注点分离的方法,建立面向领域的QoS概念模型,设计了支持跨域的QoS策略封装机制;通过扩展OMG接口定义语言来构造面向构件的QoS策略管理框架,实现了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网络化控制应用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对多种网络协议栈的自适应;最后,在QoS构件的资源满足及构件部署仿真等实验中验证了多层QoS策略框架的合理性及相关算法的有效性。(4)设计了中间件的业务层服务化架构及其相关算法设计了面向服务(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中间件业务层架构,将该层的核心事务、调用逻辑和过程约束抽象为服务,将网络化控制应用视为若干服务组成的有机体;设计了服务发现、服务调用、服务配置等相关算法,使得业务层能适应领域上下文的变化并可对组成结构、行为功能进行在线的动态配置,使中间件具有外省式的自适应能力,最后在QoS目标优化的服务组合仿真中验证了服务化架构的合理性和相关算法的有效性。(5)设计了自适应中间件原型系统利用OSGi框架设计了基于NCOACM构件模型、具有轻量化内核结构的自适应中间件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利用反射技术构建,包括了平台抽象层、自适应通信层、构件框架层和服务层等基本结构,支持跨域的QoS参数映射;设计了构件生命周期管理、QoS策略管理等以核心服务,其他非核心服务以插件的方式集成到微内核中。最后,在网络控制器的效能评估仿真实验及中间件内核的可伸缩性评估仿真实验中对原型系统及相关模型、算法的可行性进行评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自适应中间件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
宋文燕[7](2014)在《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方案设计方法与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和环境发展的要求,导致制造企业的利润逐渐下降。为了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和盈利,许多制造企业开始从产品制造商向工业产品服务商转型。它们通过提供基于产品的高价值服务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增加社会就业等目的。然而,目前关于工业产品服务(简称“产品服务”)的研究大多仍然集中在服务战略、商业模式等层面的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产品服务方案设计技术和方法,不利于制造业服务转型战略的成功实施。因此,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先进企业实践的基础上,围绕产品服务方案设计的关键问题,开展了以下研究:(1)产品服务方案的设计框架。在定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工业产品服务方案的设计框架,并给出了支持框架的设计流程和关键技术,为工业产品服务设计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2)产品服务的客户需求识别与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业客户活动周期的服务需求识别方法,分析了客户使用产品前、中、后各阶段的活动及相关利益方,全面获取客户的服务需求;提出了基于粗糙群层次分析法的需求重要度分析方法,以便降低客户需求重要度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为后续设计提供准确的输入信息。(3)需求转化及服务技术特性冲突解决。利用服务功能特性场景图获取服务技术特性之后,提出了基于粗糙灰色关联分析的服务质量屋模型,实现了客户需求到服务技术特性的关系映射,以便降低映射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多粒度混合语言决策的冲突识别方法、标准服务属性、面向工业产品服务的冲突解决矩阵和服务发明原理,以便解决潜在的服务设计冲突,减少冲突解决方案制定的随机性。(4)产品服务模块化。提出了基于工业产品服务蓝图的服务构件识别方法。在服务构件识别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模糊树图理论的模块构建方法得到不同的服务模块化方案;提出了基于主、客观权重集成的模糊逼近理想解法对不同的服务模块化方案进行评选,得到合理的服务模块化方案,以便增强产品服务方案的设计效率。(5)产品服务方案的配置优化和方案选择。建立了工业产品服务配置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利用基于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工业产品服务方案的配置优化集;提出了基于粗糙逼近理想解法的服务方案决策模型,得到最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工业产品服务配置方案,以便增强工业产品服务提供商的快速、低成本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本文先通过空压机服务的案例分章验证了所提方法和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了全面系统地验证方法的通用性,最后又将其整体应用于电梯服务设计中,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可以为工业产品服务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李兵[8](2012)在《自适应软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自适应软件是一类具有自适应能力的软件。所谓的自适应能力就是软件在运行时可以评估自己的行为,当评估结果显示无完成软件意图,或可以获得更好的功能或性能时,它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虽然自适应软件技术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还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自适应软件中的环境感知、软件服务质量建模、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重配置、软件自适应的可信性保证等方面。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能够推动自适应软件技术体系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可以推动自适应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提高软件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加软件的生命周期。本文在国内外的现有研究基础上,针对自适应软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包括:自适应软件基础研究。介绍了目前自适应软件研究的一些现状,分析了自适应软件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自适应软件的基本架构和实现方式。这些都是从宏观角度上针对自适应软件进行研究,给出构建自适应软件的一些指导原则,为自适应软件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自适应软件的环境感知研究。自适应软件运行环境的改变通常是造成其重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好的环境感知框架,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中提出了一种环境感知框架,以环境采集模型约束信息采集,以有限状态自动机描述环境信息对应用系统状态的驱动。自适应软件的服务质量建模研究。自适应软件服务质量要求的改变通常是造成其重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更好地表示和描述这些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从领域分析入手,采用两级领域建模机制,对构件的QoS元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定义了特定领域QoS建模语言,采用这个语言可以定义特定领域内的QoS信息。自适应软件的重配置研究。重配置是自适应软件的核心,本文研究了从设计时对重配置的支持到运行时对重配置的支持。运行时的重配置必须有外在的力量去实施,按照特定的系统蓝图去实现。这个特定的系统蓝图就是软件的体系结构。本文从软件体系结构的组成、风格、描述语言等方面出发,研究了软件体系结构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准则。为了支持运行时的重配置,本文在传统软件体系结构基础了,提出了基于软件软件体系结构的重配置方法。自适应的可信性保证研究。仅仅保证自适应软件在运行时完成重配置是不够的,软件不停止运行仅仅是个前提条件之一,还必须保证自适应软件在重配置后,还能够正确地提供服务,这就是可信性的研究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信重配置的验证方法,从替换的整体性、接口的一致性、状态的一致性、系统属性约束的一致性出发,给出这几个方面可信性的形式化定义,为软件的自适应提供可信性的保证。最后,本文给出了总结与展望。将论文中所有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列出了论文中的创新点,阐述了论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苏旸[9](2012)在《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侧面化构件建模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虽然面向侧面程序设计方法(Aspect-Oriented Program, AOP)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存在的代码缠结(tangling)和散射(scattering)问题,但由于它只是系统实现层面的技术,而现有成熟的软件分析和设计方法多数又不支持横切关注点在系统高层设计模型中的分离和表示,制约了面向侧面软件开发方法的实际应用规模和范围。本文的研究以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Architecture,SA)为切入点,分析构件粒度的系统横切关注点的属性和特征,扩展AOP相关概念和应用范围,向基于SA的构件模型中引入面向侧面的理念,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对SA、CBSD(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和AO三种技术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的融合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融合后的系统高层设计模型进行形式化描述和分析,为最终面向侧面的模型驱动软件开发和维护相关研究提供模型和方法论的支持。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三个方面:一、构件模型的侧面化基于SA概念框架,向传统的构件模型中引入一个新的一阶实体——“构件型侧面”,专门用以封装和表示影响多个业务构件逻辑的横切关注点,具体成果包括:1、定义了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侧面化构件模型SABACM (SoftwareArchitecture Based Aspectual Component Model)。它整合了SA、CBSD和AO的特点,使得开发者在软件分析和设计阶段就可以实现构件粒度的系统横切关注点分离,并指导后续的面向侧面代码生成及维护,同时,利用模态行为逻辑和π演算对模型进行了形式化分析。2、设计了一种面向侧面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ADL用以描述SABACM模型。A-ADL被分成两个抽象层面:类型和配置,因此,模型在类型层面所定义的元素可以被储存,并在配置层面上多次复用。3、定义了SABACM的元模型。它由一组相互关联的元类组成,这些元类为模型中的每一个概念定义了属性集和服务集,元类和元类之间的关系为描述SABACM的静态结构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同时元模型也定义了在建模过程中必须要满足的约束条件。二、侧面结构的构件化SABACM模型中的“构件型侧面”是一种构件粒度的应用系统横切关注点封装结构,作为模型中的核心概念,需要对它作进一步的研究,具体成果包括:1、作为引入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一阶实体,构件型侧面在结构上和传统构件有类似的属性,可分为原子(简单的)构件型侧面和组合的构件型侧面。由于组合的构件型侧面结构复杂,因此对它进行专门的研究,探讨和分析了其内部多个原子构件型侧面之间存在的组合(织入)关系,设计了组合的构件型侧面实现框架。2、为描述组合的构件型侧面内部多个原子构件型侧面之间的织入关系,在构件层面上定义了一种抽象的、独立于具体实现技术的通用切点描述语言(GeneralPointcut Description Language, GPDL)。3、基于组合的构件型侧面实现框架,对现实应用系统中常见横切关注点(以移动性和分布式为例)进行分析,使用GPDL定义它们内部原子构件型侧面的织入方法,验证GPDL在常见横切关注点分析设计中的描述能力。三、复杂应用系统的SABACM建模步骤和方法以一类移动分布式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为例,给出SABACM建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此指导分析和设计人员在软件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行为,并为应用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间的平滑过渡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持。
张卫[10](2011)在《基于XaaS的制造服务链形成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国内制造企业在反思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同时,开始重视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当制造过程的利润不断降低之际,制造服务工程成为国家制造业的创新之路。尽管达成这样的共识,但是如何实现制造服务还没有现成的经验。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制造服务一体化的实践,另一方面更要结合国内研究基础,探索制造服务发展之路。本文结合国家863课题和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对制造服务链、制造服务链平台、制造服务工程、制造服务问题软件化、制造服务链组装、制造服务链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章从我国目前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要求出发,阐述了研究制造服务链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制造服务链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问题。第二章在制造服务活动信息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制造服务链的形成过程,该过程先将制造服务问题软件化,再通过组装形成制造服务链。并以基本制造服务链为例探讨了制造服务链的应用,并采用petri网技术建立基本制造服务链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一切即服务的制造服务链形成和应用研究的技术体系。第三章针对一切即服务的核心,将制造企业的实际制造服务问题软件化从而实现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技术和软件需求理论相结合的制造服务问题软件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具体企业进行制造服务问题的领域建模,建立业务情况的描述本体和建模本体,通过概念实例的创建和关联获取,得到业务情况:再通过UML需求描述元模型将业务情况转化为软构件规格;最后将软构件规格转化为制造服务软构件。第四章针对一切即服务的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软构件技术的制造服务链组装原理。该原理首先基于服务组件架构技术封装制造服务软构件,并用于组装调用:其次分析了基于粗集理论的制造服务链组装知识发现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一切即服务的用户参与定制的制造服务链业务流程设计方法。第五章针对一切即服务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排队论的制造服务链响应过程,并详细讨论了制造服务链域的构造与映射;提出了制造服务链运行中对用户请求的调度优化,并建立了基于混合智能算法的制造服务链调度策略,从制造服务链分配和制造服务链选择两方面实现制造服务链的调度;提出了两种制造服务链的协调方法,并应用可拓理论对其协调过程进行了形式化分析求解。第六章通过对某汽配件制造企业的制造服务需求分析,构建了制造服务链平台模型。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一种支持构件服务质量的构件管理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支持构件服务质量的构件管理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的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信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5 理论基础 |
1.6 基于BIM的运维管理文献综述 |
1.7 研究方案 |
2 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管理需求研究 |
2.1 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利益相关者模型构建 |
2.2 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核心利益相关者关注点分析 |
2.3 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管理内容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信息需求研究 |
3.1 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信息识别 |
3.2 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信息评价 |
3.3 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信息需求清单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智能化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
4.1 星级酒店工程信息管理现状分析 |
4.2 基于BIM的星级酒店工程信息集成分析 |
4.3 基于BIM的星级酒店项目信息管理应用研究 |
4.4 基于BIM的星级酒店工程信息管理体系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 |
5.1 项目概况 |
5.2 组织及制度建设 |
5.3 前期准备 |
5.4 信息管理标准化 |
5.5 管理工作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 |
(2)基于需求-服务匹配的服务解决方案构造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1 软件服务开发方法论 |
1.2.2 服务推荐方法 |
1.2.3 服务选择与组合方法 |
1.2.4 基于先验知识的服务复用方法 |
1.2.5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需求-工程”两段式服务开发范型 |
2.1 RE2SEP范型概述 |
2.2 RE2SEP相关定义 |
2.2.1 面向服务的需求工程 |
2.2.2 面向领域的服务工程 |
2.3 RE2SEP范型的元模型 |
2.3.1 形式化描述 |
2.3.2 不同需求类型下的优化方法 |
2.4 面向服务方法论的对比和分析 |
2.4.1 评判标准 |
2.4.2 通用特性的比较和分析 |
2.4.3 服务相关特性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式匹配和时间间隔预测的服务推荐 |
3.1 问题背景与求解策略 |
3.2 服务推荐相关定义 |
3.3 基于相似用户的潜在需求模式发现 |
3.4 面向时序的服务模式挖掘 |
3.5 基于候选服务和时间间隔预测的服务推荐 |
3.5.1 基于模式匹配的候选服务识别 |
3.5.2 基于时间间隔张量的时序偏好建模 |
3.5.3 基于候选服务和时间间隔预测的服务推荐 |
3.6 实验与分析 |
3.6.1 基于模式匹配的候选服务识别 |
3.6.2 基于候选服务和时间间隔预测的服务推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需求-服务概率矩阵的服务选择 |
4.1 问题背景与求解策略 |
4.2 服务选择相关定义 |
4.3 基于模糊聚类和天际线的质量需求模式发现 |
4.4 面向质量的服务模式挖掘 |
4.5 基于需求-服务概率矩阵的服务选择 |
4.5.1 需求-服务概率矩阵的构建方法 |
4.5.2 基于需求-服务概率矩阵的人工蜂群算法 |
4.5.3 服务选择算法的参数优化 |
4.6 实验与分析 |
4.6.1 基于需求-服务概率矩阵的服务选择 |
4.6.2 服务选择方法的参数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模式偶对矩阵的服务组合 |
5.1 问题背景与求解策略 |
5.2 服务组合相关定义 |
5.3 基于语义相似性和关联性的功能需求模式发现 |
5.3.1 基于领域本体的服务功能语义对齐 |
5.3.2 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功能需求模式发现 |
5.4 面向功能的服务模式挖掘 |
5.5 基于模式偶对矩阵的服务组合 |
5.5.1 模式偶对矩阵的构建 |
5.5.2 基于模式偶对矩阵的服务解决方案生成 |
5.5.3 基于启发式反向搜索的服务解决方案优化 |
5.6 实验与分析 |
5.6.1 数据集简介 |
5.6.2 实验结果对比和分析 |
5.6.3 模式选择策略的影响及分析 |
5.7 整体案例验证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可视化逻辑关系的HVA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方法 |
2.1 HVAC系统 |
2.2 HVAC逻辑关系 |
2.3 开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2.3.1 最小信息长度理论 |
2.3.2 Floc算法 |
3 HVAC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HVAC管理现状调查 |
3.1.1 调查思路 |
3.1.2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3.1.3 数据分析 |
3.2 HVAC管理现状问题 |
3.2.1 直观化程度低 |
3.2.2 信息管理水平较低 |
3.2.3 对人工的高度依赖 |
3.3 构建HVA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优势 |
3.3.1 BIM与传感器结合的优势分析 |
3.3.2 HVAC逻辑关系可视化的优势分析 |
4 HVA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 |
4.1 系统构建思路和框架 |
4.1.1 构建思路 |
4.1.2 系统功能 |
4.1.3 结构框架 |
4.2 工具选用 |
4.3 关键技术 |
4.3.1 设施管理模型建立 |
4.3.2 数据库建立与信息查询 |
4.3.3 逻辑关系定义 |
4.3.4 传感器设置方案与数据显示 |
4.3.5 故障检测和判断 |
4.3.6 故障定位和逻辑关系检索 |
5 案例分析 |
5.1 案例概述 |
5.2 系统实现 |
5.2.1 传感器设置与逻辑关系定义 |
5.2.2 信息可视化显示 |
5.2.3 运行状况监控 |
5.2.4 故障定位与逻辑关系检索 |
5.3 案例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关键技术实现代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评估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装配式建筑项目研究现状 |
2.1.1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发展现状 |
2.1.2 装配式建筑的风险研究 |
2.2 PPP模式研究现状 |
2.2.1 PPP模式的发展现状 |
2.2.2 PPP项目的风险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分析 |
3.1 设计阶段 |
3.1.1 政府在设计阶段的权责分析 |
3.1.2 社会资本方在设计阶段的权责分析 |
3.2 生产阶段 |
3.2.1 政府方在生产阶段的权责分析 |
3.2.2 社会资本方在生产阶段的权责分析 |
3.3 运输阶段 |
3.3.1 政府方在运输阶段的权责分析 |
3.3.2 社会资本方在运输阶段的权责分析 |
3.4 安装施工阶段 |
3.4.1 政府方在安装施工阶段的权责分析 |
3.4.2 社会资本方在安装施工阶段的权责分析 |
3.5 运营阶段 |
3.5.1 政府方在运营阶段的权责分析 |
3.5.2 社会资本方在运营阶段权责分析 |
3.6 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流程图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 |
4.1 风险识别 |
4.1.1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
4.1.2 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4.2 风险评估 |
4.2.1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2.2 风险因素重要性评估—时间维度 |
4.2.3 风险因素重要性评估—目标维度 |
4.3 PPP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全寿命期各阶段风险及相关利益方的关系 |
4.3.1 项目全寿命期各阶段风险与社会资本方的关系 |
4.3.2 项目全寿命期各阶段风险与政府方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PPP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因素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
5.1 系统动力学介绍 |
5.1.1 因果关系图 |
5.1.2 流量存量图 |
5.1.3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
5.2 PPP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分析 |
5.2.1 项目风险因素关系分析—时间维度 |
5.2.2 项目风险因素关系分析—目标维度 |
5.3 PPP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因果关系图 |
5.4 PPP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因素流量存量图 |
5.4.1 时间维度的流量存量图 |
5.4.2 目标维度的流量存量图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风险敏感性分析 |
6.1 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时间维度敏感性分析 |
6.1.1 关键风险因素对设计阶段风险的影响关系 |
6.1.2 关键风险因素对生产阶段风险的影响关系 |
6.1.3 关键风险因素对运输阶段风险的影响关系 |
6.1.4 关键风险因素对安装施工阶段风险的影响关系 |
6.1.5 关键风险因素对运营阶段风险的影响关系 |
6.2 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目标维度敏感性分析 |
6.2.1 关键风险因素对质量风险的影响关系 |
6.2.2 关键风险因素对成本风险的影响关系 |
6.2.3 关键风险因素对进度风险的影响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作者简历 |
(5)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研究 |
2.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简述 |
2.1.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
2.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象与内容 |
2.1.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概述与辨析 |
2.2.1 建筑设计行业概述 |
2.2.2 建筑设计管理辨析 |
2.2.3 建筑设计管理的职能管理分析 |
2.2.4 建筑设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辨析 |
2.3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和主体内容分析 |
2.3.1 建筑设计管理的核心任务 |
2.3.2 建筑设计管理的主体内容 |
2.4 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建筑设计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2.4.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2.4.3 建筑设计活动知识的内容及体系 |
2.4.4 建筑工程设计知识管理的主要策略 |
2.5 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研究内容 |
2.5.1 范围管理 |
2.5.2 进度管理 |
2.5.3 质量管理 |
2.5.4 投资及成本管理 |
2.5.5 沟通管理 |
2.5.6 风险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师的职能体系研究 |
3.1 建筑师、建造和建筑物的关系辨析 |
3.2 建筑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分析 |
3.2.1 建筑师与业主的权利义务关系 |
3.2.2 国际职业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2.3 中国建筑师的权利与义务 |
3.3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与比较 |
3.3.1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内涵 |
3.3.2 建筑师职能体系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师的职业资格及比较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及服务现状 |
3.4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和组织研究 |
3.4.1 建筑师的职业经营及比较 |
3.4.2 建筑师的职业组织---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
3.4.3 建筑师的设计组织及管理 |
3.5 建构建筑师全程职能体系的策略 |
3.5.1 设计到代理 |
3.5.2 建成品导向与过程控制 |
3.5.3 职业化精神 |
3.5.4 经济和法律责任 |
3.5.5 全程建筑设计服务的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师的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研究 |
4.1 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模式研究 |
4.2 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 |
4.2.1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内容 |
4.2.2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流程 |
4.2.3 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2.4 前期/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要求 |
4.2.5 案例讨论 |
4.3 阶段2:方案/开发设计阶段 |
4.3.1 方案/开发设计的工作内容 |
4.3.2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3.3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3.4 方案/开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3.5 案例讨论 |
4.4 阶段3: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 |
4.4.1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4.2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4.3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及管理策略 |
4.4.4 技术/施工文件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4.5 案例讨论 |
4.5 阶段4: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 |
4.5.1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内容 |
4.5.2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流程 |
4.5.3 施工招投标的主要策略 |
4.5.4 施工招投标控制阶段的工作要求 |
4.5.5 案例讨论 |
4.6 阶段5:督造/施工监管阶段 |
4.6.1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6.2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6.3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6.4 督造/施工监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6.5 案例讨论 |
4.7 阶段6: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 |
4.7.1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内容 |
4.7.2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流程 |
4.7.3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主要策略 |
4.7.4 竣工及后期服务阶段的工作要求 |
4.7.5 案例讨论 |
4.8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管理研究 |
4.8.1 适宜建筑师全程设计管理的组织形式 |
4.8.2 建筑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8.3 建筑师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中的适应性研究 |
5.1 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及发展 |
5.1.1 BIM技术及相关理论概述 |
5.1.2 BIM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5.1.3 BIM技术的问题及挑战 |
5.1.4 BIM技术的发展趋势 |
5.2 BIM在建筑设计全程管理体系中的理论研究 |
5.2.1 实施BIM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5.2.2 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实施价值及目标 |
5.2.3 BIM对建筑设计全程管理的优化措施 |
5.3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5.3.1 BIM在建筑全程设计体系中的应用概述 |
5.3.2 建筑项目BIM的实施工作流程 |
5.3.3 前期/策划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4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5 施工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6 建设施工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3.7 竣工及后期运维阶段的BIM应用研究 |
5.4 基于BIM的建筑师全程整同设计管理研究 |
5.4.1 由BIM推动的整合设计 |
5.4.2 BIM的协同工作模式 |
5.4.3 由建筑师实施BIM整同设计管理 |
5.4.4 教育与培训BIM整同设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工程设计全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
6.1 构建以建筑师为主体的全程设计管理策略 |
6.1.1 以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强化建筑师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
6.1.2 以六序法模式为基础,不断完善建筑师全过程工程设计管理的内涵 |
6.2 创建适宜建筑师创作的组织机构策略 |
6.2.1 适宜创意的设计组织机构建构策略 |
6.2.2 重视组织机构的知识信息管理 |
6.3 BIM结合“六序法模式”在全程设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6.3.1 建构BIM与“六序法模式”的深度融合 |
6.3.2 充分运用BIM分析功能优化全程设计管理 |
6.3.3 用BIM模型领导全过程设计管理 |
6.3.4 秉承Open BIM理念进行协同设计及管理 |
6.4 全程化建筑师的职业教育策略 |
6.4.1 树立建筑师全程职业化教育的思维 |
6.4.2 构建多元化的建筑教育体系 |
6.4.3 深化建筑师执业过程中的继续教育 |
6.4.4 加强以BIM为代表的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素质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论文的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与总结 |
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设计咨询项目 |
2、宝安体育场工程设计项目 |
3、2010年亚运会游泳跳水馆工程设计项目 |
4、“广州圆”--广东兴业国际仓储科研主楼工程设计项目 |
5、江苏省淮安体育中心工程项目设计及管理实践 |
附录2 、建筑设计组织机构管理研究 |
1 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趋势 |
1.1 国内外建筑设计机构的现状研究 |
1.2 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方向 |
2 建筑创意组织机构---工作室的职能与特征 |
2.1 建筑工作室的业务职能 |
2.2 建筑工作室的服务特征 |
2.3 工作室的业务管理特征 |
3 建筑工作室的创意人才管理 |
3.1 建筑工作室创意人才的资本特质 |
3.2 工作室的人事管理 |
3.3 工作室团队的平衡管理 |
3.4 工作室设计文化建设 |
3.5 工作室的人才技能发展 |
3.6 员工的绩效考核 |
4 建筑设计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
4.1 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框架 |
4.2 工作室的设计管理要素 |
4.3 工作室的市场营销管理 |
5 建筑工作室的信息与知识管理 |
5.1 工作室的信息管理 |
5.2 工作室的知识管理 |
致谢 |
附件 |
(6)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网络化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
1.1.2 网络化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
1.1.3 中间件技术与网络化控制系统 |
1.1.4 面向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中间件面临的问题 |
1.2 自适应中间件概述 |
1.2.1 自适应中间件的定义 |
1.2.2 自适应中间件的体系结构 |
1.2.3 自适应中间件的研究现状 |
1.3 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的关键技术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贡献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1.1 自适应软件概述 |
2.1.2 自适应软件的特点 |
2.1.3 自适应软件的实现技术 |
2.2 自适应体系结构理论 |
2.2.1 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
2.2.2 自适应软件体系结构研究成果 |
2.3 分布式系统的形式化模型 |
2.3.1 基于图形化的模型 |
2.3.2 基于通信系统演算的模型 |
2.4 网络服务质量保证理论 |
2.4.1 QoS的关键指标 |
2.4.2 QoS的管理框架 |
2.4.3 QoS调度及跨层感知 |
2.5 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构件模型 |
3.1 引言 |
3.1.1 自适应构件模型综述 |
3.1.2 分布式构件模型 |
3.1.3 基于Pi演算的分布式构件模型 |
3.2 NCOACM构件模型 |
3.2.1 NCOACM构件理论模型 |
3.2.2 NCOACM构件实现模型 |
3.2.3 NCOACM分布式资源边界 |
3.2.4 NCOACM自适应性语义要素 |
3.2.5 NCOACM自适应行为要素 |
3.3 自适应构件交互模式 |
3.3.1 广播交互模式 |
3.3.2 代理者模式 |
3.3.3 P2P模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支持可重构的构件化微内核 |
4.1 引言 |
4.1.1 微内核 |
4.1.2 相关工作 |
4.2 NBMMK构成要素 |
4.2.1 原子件与复合体 |
4.2.2 自适应构件实例 |
4.3 NBMMK连接子管理框架 |
4.3.1 NCMF的框架元素 |
4.3.2 NCMF的元接口 |
4.4 NBMMK构件容器模型 |
4.4.1 容器环境端口 |
4.4.2 容器感知连接子 |
4.5 NBMMK重构机制的设计 |
4.5.1 构件装配的一致性分析 |
4.5.2 构件的演化过程管理 |
4.5.3 构件的演化容错管理 |
4.6 仿真实验 |
4.7 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构件的QoS管理框架 |
5.1 引言 |
5.1.1 QoS概述 |
5.1.2 QoS中间件 |
5.2 QoS语义模型 |
5.2.1 QoS元模型 |
5.2.2 QoS管理模型 |
5.3 QoS构件的资源调度服务 |
5.3.1 QoS资源满足算法 |
5.3.2 QoS构件部署算法 |
5.4 跨域的QoS感知策略 |
5.4.1 QoS感知策略管理框架 |
5.4.2 QoS资源发现算法 |
5.5 仿真实验 |
5.5.1 QoS构件资源满足仿真实验 |
5.5.2 QoS构件部署仿真实验 |
5.6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服务的动态配置 |
6.1 引言 |
6.1.1 服务选择概述 |
6.1.2 服务选择的策略 |
6.2 QoS驱动的服务选择模型 |
6.2.1 基于反射的服务选择处理框架 |
6.2.2 QoS目标驱动的决策模型 |
6.3 服务选择的处理 |
6.3.1 服务选择的处理框架 |
6.3.2 服务选择的评估 |
6.4 仿真实验 |
6.5 小结 |
第七章 自适应中间件原型系统的设计 |
7.1 OSGi概述 |
7.2 基于OSGi的开放式框架 |
7.2.1 原型系统框架结构 |
7.2.2 服务发布及注册机制的设计 |
7.2.3 构件管理层的设计 |
7.2.4 通信服务抽象层的设计 |
7.3 仿真实验 |
7.3.1 网络时延下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
7.3.2 中间件的资源服务能力评估 |
7.5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 |
8.1 工作总结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参加科研情况 |
(7)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方案设计方法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产品服务转型 |
1.2.1 服务转型的基础——产品服务方案设计 |
1.2.2 产品服务方案设计的问题分析 |
1.2.3 解决方案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品服务及其设计技术研究现状与分析 |
2.1 产品服务的研究现状 |
2.1.1 产品服务的国内研究现状 |
2.1.2 产品服务的国外研究现状 |
2.2 产品服务设计与产品服务方案设计研究现状 |
2.2.1 产品服务设计研究现状 |
2.2.2 产品服务方案设计研究现状 |
2.3 产品服务方案设计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2.3.1 客户需求识别与分析研究 |
2.3.2 客户需求转化与技术冲突解决研究 |
2.3.3 服务模块化的研究 |
2.3.4 产品服务方案配置优化与评选研究 |
2.4 研究现状与工业需求的差距分析 |
2.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方案设计框架 |
3.1 引言 |
3.2 相关概念定义 |
3.3 产品服务方案的结构和特征 |
3.3.1 产品服务方案的结构模型 |
3.3.2 产品服务方案的特征 |
3.4 产品服务方案设计的特点分析 |
3.4.1 产品服务方案设计与产品服务设计的关系 |
3.4.2 产品服务方案设计与产品方案设计的区别 |
3.5 产品服务方案设计框架 |
3.5.1 总体设计框架 |
3.5.2 总体设计流程 |
3.6 框架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分析 |
3.6.1 框架的可行性分析 |
3.6.2 框架的先进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品服务的客户需求识别与分析技术 |
4.1 引言 |
4.2 产品服务需求的特点 |
4.3 产品服务需求识别与分析总体流程 |
4.4 基于工业客户活动周期模型的产品服务需求识别 |
4.4.1 工业客户活动周期模型 (I-CAC) |
4.4.2 相关利益方识别及其交互关系分析 |
4.4.3 客户价值识别与需求导出 |
4.4.4 产品服务需求层次结构的构建 |
4.5 基于 R-GAHP 方法的产品服务需求重要度分析 |
4.5.1 需求比较矩阵及其一致性检验 |
4.5.2 粗糙群需求评判矩阵的确定 |
4.5.3 产品服务需求重要度的确定 |
4.5.4 产品服务需求重要度排序 |
4.6 示范案例:空压机服务的客户需求识别与分析 |
4.6.1 空压机服务的客户需求导出 |
4.6.2 空压机服务的客户需求重要度确定 |
4.7 技术的先进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品服务的客户需求转化与技术冲突解决方法 |
5.1 引言 |
5.2 服务需求转化与技术冲突解决方法的提出 |
5.2.1 质量屋模型和 TRIZ 互补性分析 |
5.2.2 TRIZ 对于产品服务设计的适用性分析 |
5.2.3 服务质量屋和 TRIZ 的集成模型 |
5.3 基于 RGRA-SHoQ 模型的产品服务需求转化 |
5.3.1 产品服务技术特性展开 |
5.3.2 产品服务质量屋的建立 |
5.3.3 基于粗糙灰色关联分析的需求重要度转换 |
5.4 服务技术特性冲突的解决 |
5.4.1 基于多粒度混合语言决策的冲突识别 |
5.4.2 服务技术特性标准化 |
5.4.3 服务技术冲突分析及解决 |
5.5 产品服务需求转化与冲突解决的应用流程 |
5.6 示范案例:空压机转子服务需求转化 |
5.6.1 服务质量屋构建及服务技术特性重要度的确定 |
5.6.2 服务技术特性冲突的解决 |
5.7 方法的先进性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品服务的模块化方法 |
6.1 引言 |
6.2 模块化产品服务及其层次结构 |
6.2.1 模块化产品服务 |
6.2.2 产品服务模块的层次结构 |
6.3 基于工业产品服务蓝图的服务构件识别 |
6.4 服务构件间的内在关系分析 |
6.4.1 服务构件相关性的评价准则 |
6.4.2 服务构件间的相关度评判 |
6.5 基于模糊树图理论的产品服务模块划分方法 |
6.5.1 模糊树图 |
6.5.2 服务模块的划分 |
6.6 产品服务模块化方案的评价 |
6.6.1 产品服务模块化方案的评选指标 |
6.6.2 服务模块化方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6.6.3 基于集成权重的模糊 TOPSIS 服务模块化方案评价 |
6.7 示范案例:空压机转子服务模块化 |
6.7.1 空压机转子服务构件识别 |
6.7.2 空压机转子服务构件的相关关系分析 |
6.7.3 空压机转子服务模块创建 |
6.7.4 空压机转子服务模块化方案评价 |
6.8 方法的先进性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品服务方案配置优化与评选技术 |
7.1 引言 |
7.2 产品服务方案配置优化的问题描述 |
7.3 产品服务方案配置优化模型的建立 |
7.3.1 服务性能配置优化模型 |
7.3.2 服务成本与响应时间的配置优化模型 |
7.3.3 服务模块配置约束条件 |
7.3.4 服务方案配置优化通用模型 |
7.4 服务配置优化模型求解算法与流程 |
7.4.1 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 |
7.4.2 服务方案配置优化求解流程与步骤 |
7.5 基于粗糙 TOPSIS 的服务配置方案优选 |
7.5.1 服务方案评价矩阵的确定 |
7.5.2 服务方案的粗糙群决策矩阵的确定 |
7.5.3 粗糙决策矩阵的加权归一化 |
7.5.4 基于贴近度系数的服务方案优劣排序 |
7.6 示范案例:空压机服务方案配置优化与评选 |
7.6.1 空气压缩机服务方案配置模型求解 |
7.6.2 空气压缩机服务配置方案评选 |
7.7 技术的先进性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面向客户需求的电梯产品服务方案设计案例验证 |
8.1 引言 |
8.2 案例背景与需求 |
8.2.1 案例背景 |
8.2.2 案例需求 |
8.3 载客电梯服务的客户需求识别与分析 |
8.3.1 基于 I-CAC 模型的电梯服务的客户需求识别 |
8.3.2 基于 R-GAHP 方法的客户需求重要度分析 |
8.4 载客电梯服务需求向技术特性的转化 |
8.4.1 载客电梯服务技术特性的展开 |
8.4.2 载客电梯服务质量屋的构建 |
8.4.3 载客电梯服务技术特性重要度的确定 |
8.4.4 载客电梯服务技术特性的冲突识别与标准化 |
8.4.5 载客电梯服务技术特性冲突分析及解决 |
8.5 载客电梯服务模块的创建 |
8.5.1 载客电梯服务构件识别 |
8.5.2 载客电梯服务构件相关关系分析 |
8.5.3 电梯服务模块构建 |
8.5.4 电梯服务模块方案的评价 |
8.6 载客电梯服务的配置优化与方案优选 |
8.6.1 载客电梯服务方案的配置优化 |
8.6.2 载客电梯产品服务配置方案优选 |
8.7 案例验证分析 |
8.8 预期工业效益分析 |
8.9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1.1 内容总结 |
9.1.2 主要创新点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自适应软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自适应软件的起源 |
1.1.2 自适应软件的应用范围 |
1.1.3 自适应软件的基本架构 |
1.1.4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本论文的工作 |
第二章 环境感知 |
2.1 环境感知基本概念 |
2.1.1 环境信息的定义 |
2.1.2 环境信息空间和映射 |
2.1.3 环境信息与应用系统状态 |
2.1.4 环境信息采集建模 |
2.2 环境感知框架 |
2.2.1 相关工作 |
2.2.2 改进的环境感知框架 |
2.3 环境感知框架与构件系统的集成 |
2.3.1 相关工作 |
2.3.2 NewCAF 在构件系统中的实现 |
2.4 应用实例 |
2.4.1 实例描述 |
2.4.2 应用环境感知框架 |
2.4.3 效果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软件服务质量建模 |
3.1 两级领域建模 |
3.2 QoS 元模型的形式化描述 |
3.3 定义 QoS 元模型 |
3.3.1 元模型的层次 |
3.3.2 元模型的定义 |
3.4 定义特定领域 QoS 建模语言 |
3.5 QoS 协商 |
3.5.1 支持 QoS 协商的构件描述 |
3.5.2 基于 QoS 的构件组合 |
3.6 应用实例 |
3.7 小结 |
第四章 自适应软件的重配置 |
4.1 设计时对重配置的支持 |
4.1.1 设计模式 |
4.1.2 应用框架 |
4.2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重配置 |
4.2.1 软件体系结构的组成 |
4.2.2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
4.2.3 软件体系结构的描述语言 |
4.2.4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重配置方法 |
4.3 应用框架重配置的模式 |
4.4 遗产系统的自适应改造 |
4.5 应用实例 |
4.6 小结 |
第五章 自适应的可信性保证 |
5.1 相关工作 |
5.2 可信性的约束 |
5.2.1 替换的整体性 |
5.2.2 接口一致性 |
5.2.3 状态一致性 |
5.2.4 系统属性约束的一致性 |
5.3 可信性的实现 |
5.3.1 向构件实例发送信号 |
5.3.2 构件接口一致性验证 |
5.3.3 服务请求缓冲区 |
5.3.4 系统约束的验证 |
5.4 应用实例 |
5.5 小结 |
第六章 应用实例分析 |
6.1 应用实例介绍 |
6.2 系统架构设计 |
6.3 系统的自适应 |
6.3.1 信息采集建模 |
6.3.2 系统状态转移分析 |
6.3.3 信息空间映射 |
6.4 系统的重配置 |
6.5 自适应的可信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侧面化构件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技术路线 |
1.3.1 基础构件模型 |
1.3.2 面向构件与面向服务 |
1.3.3 研究步骤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概述 |
2.1 软件体系结构理论研究 |
2.2 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构件模型研究 |
2.3 面向侧面的构件建模技术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形式化方法及研究实例简介 |
3.1 形式化方法概述 |
3.1.1 模态行为逻辑 |
3.1.2 π演算 |
3.2 应用系统实例——基于移动 agent 的在线拍卖系统 |
3.3 小结 |
第四章 SABACM 模型及形式化分析 |
4.1 SABACM 概述 |
4.2 接口(Interface) |
4.3 服务(Service) |
4.4 角色(Played_Role) |
4.5 构件型侧面(Component Based Aspect) |
4.5.1 属性(Attributes) |
4.5.2 服务(Services) |
4.5.3 赋值(Valuations) |
4.5.4 事务(Transactions) |
4.5.5 角色(Played_Role)和协议(Protocol) |
4.6 端口(Port) |
4.7 织入(Weaving) |
4.7.1 后织入(after) |
4.7.2 前织入(before) |
4.7.3 替代织入(instead) |
4.7.4 有条件后织入(afterif) |
4.7.5 有条件前织入(beforeif) |
4.7.6 有条件替代织入(insteadif) |
4.7.7 小结 |
4.8 基本体系结构元素 |
4.8.1 侧面化连接子 |
4.8.2 侧面化构件 |
4.9 联接(Attachment) |
4.10 绑定(Binding) |
4.11 系统(System) |
4.12 模型配置(Configuration of Model) |
4.13 小结 |
第五章 侧面化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A-ADL |
5.1 接口 |
5.2 构件型侧面 |
5.3 侧面化构件和连接子 |
5.4 联接 |
5.5 系统(组合构件) |
5.6 SABACM 模型的配置描述 |
5.7 小结 |
第六章 SABACM 元模型 |
6.1 SABACM 元模型包结构 |
6.2 类型(Types)包 |
6.2.1 接口(Interfaces)包 |
6.2.2 侧面(Aspects)包 |
6.2.3 体系结构元素(Architectural Elements)包 |
6.2.4 联接(Attachments)包 |
6.3 体系结构规约(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包 |
6.4 小结 |
第七章 SABACM 中构件型侧面的实现框架及常见系统横切关注点的映射 |
7.1 SABACM 中构件型侧面的实现框架 |
7.2 通用切点描述语言 GPDL |
7.2.1 连接点类型 |
7.2.2 域定义 |
7.2.3 切入点表达式模型 |
7.3 分布式系统通用横切关注点分析 |
7.4 分布式(Distribution)构件型侧面 |
7.4.1 分布式环境的主要关注点 |
7.4.2 分布式横切关注点在构件型侧面实现框架中的映射 |
7.4.3 分布式横切关注点的 GPDL 描述 |
7.4.4 分布式横切关注点对微内核架构功能的影响 |
7.5 移动性(Mobility)构件型侧面 |
7.5.1 移动性横切关注点在构件型侧面实现框架中的映射 |
7.5.2 移动性横切关注点的 GPDL 描述 |
7.6 小结 |
第八章 建模方法及实例研究——一个移动分布式系统的 SABACM 建模 |
8.1 系统描述 |
8.2 建模系统移动分布式特征的关键元素——环境连接子 |
8.2.1 基本功能及结构 |
8.2.2 环境连接子接口 |
8.2.3 环境连接子织入的侧面 |
8.2.4 环境连接子和其它体系结构元素的联接关系 |
8.3 系统的 SABACM 建模过程 |
8.4 SABACM 与其它面向侧面建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
8.5 小结 |
第九章 总结 |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 |
9.2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A-ADL 语法 |
附录 B. 基于移动 agent 的网上拍卖系统 SABACM 模型定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XaaS的制造服务链形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制造服务链研究的重大意义 |
1.1.2 一切即服务及其相关技术 |
1.1.3 制造服务链研究进展 |
1.2 论文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制造服务问题软件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制造服务链组装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制造服务链运行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制造服务链形成与应用研究技术体系 |
2.1 制造服务链的形成 |
2.2 制造服务链的应用 |
2.3 基于XaaS的制造服务链形成与应用研究技术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XaaS的制造服务问题软件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制造服务业务情况建模与抽取 |
3.2.1 制造服务问题领域建模 |
3.2.2 制造服务业务情况的抽取 |
3.3 制造服务业务情况到软构件规格的转化 |
3.3.1 从企业本体到UML元模型 |
3.3.2 从业务情况描述到UML图模型表示的软构件规格 |
3.4 制造服务软构件规格到制造服务软构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XaaS的制造服务链组装原理 |
4.1 引言 |
4.2 制造服务软构件封装的解决模式 |
4.3 制造服务链组装知识发现 |
4.3.1 制造服务链组装知识发现系统结构 |
4.3.2 基于信息熵粗集的制造服务链组装机制发现 |
4.4 制造服务链业务流程设计与组装 |
4.4.1 基于XaaS的制造服务链业务流程设计框架 |
4.4.2 基于组装机制的制造服务链组装过程 |
4.4.3 应用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XaaS的制造服务链运行模型 |
5.1 引言 |
5.2 制造服务链的响应过程 |
5.3 制造服务链的调度策略 |
5.3.1 制造服务链调度问题模型 |
5.3.2 基于云模型蚁群优化的的制造服务链调度策略 |
5.3.3 应用实例 |
5.4 制造服务链运行中的协调方法 |
5.4.1 制造服务链协调概述 |
5.4.2 两个制造服务链之间的协调 |
5.4.3 用户与制造服务链的协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造服务链平台构建方法 |
6.1 工程项目应用背景 |
6.2 企业信息化分析和制造服务软件化 |
6.3 制造服务链平台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一种支持构件服务质量的构件管理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的星级酒店工程运维阶段信息管理研究[D]. 孙恺毓.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基于需求-服务匹配的服务解决方案构造优化方法[D]. 刘睿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基于可视化逻辑关系的HVA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董可新.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7)
- [4]基于PPP模式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风险评估与分析[D]. 裴耘. 浙江大学, 2019(01)
- [5]建筑师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管理策略研究[D]. 陶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6]面向网络化控制的自适应中间件研究[D]. 徐飞.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7]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方案设计方法与技术研究[D]. 宋文燕.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8]自适应软件关键技术研究[D]. 李兵. 吉林大学, 2012(03)
- [9]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侧面化构件建模技术研究[D]. 苏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12)
- [10]基于XaaS的制造服务链形成与应用研究[D]. 张卫. 浙江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