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GIS在浙江省地质灾害预测与信息发布中的应用

WebGIS在浙江省地质灾害预测与信息发布中的应用

一、WebGIS在浙江省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及信息发布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沈超[1](2019)在《基于云模型的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滑坡是全球最普遍的地质灾害之一。我国山区较多、地形复杂,滑坡灾害频发且分布广泛,是世界上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诱发滑坡的原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引发的滑坡占总数的92.3%,而自然因素主要就是降雨。宁镇地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下游的中部富庶地区,主要包括南京市和镇江市。宁镇地区广泛分布着下蜀土,一种粘性土,剖面常见为黄褐色和灰黄色,以砂质和粉质为主,且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又称之为膨胀土,降雨后随着雨水入渗,下蜀土遇水膨胀,但在干旱期又因失水而收缩,因此促使滑坡优势面的形成,进而容易产生滑坡。本文结合宁镇地区历史滑坡资料和降雨数据,分析降雨特征,融入支持向量机(SVM)算法、遗传算法、云模型等理论知识,提出一种基于降雨序列的降雨型滑坡预测预警方法,并对滑坡危险性、滑坡易损性和滑坡风险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与降雨因素相关性的研究结合宁镇地区滑坡和降雨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分别讨论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三个降雨要素与滑坡的关系。利用SVM算法,将滑坡历史数据作为训练和测试样本,结合逐时和逐日降雨量数据构建滑坡预测模型,通过对比预测的准确率,发现前期有效降雨量对诱发滑坡的影响更大。针对宁镇地区降雨特征,提出一种基于降雨序列的滑坡预测预警模型,首先使用状态机对降雨序列过程中的雨水入渗深度和雨水入渗量的变化进行建模,给出雨水入渗与重分布的计算公式,由此计算出降雨序列中各个时间点的雨水入渗深度和雨水入渗量。然后,使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筛选,优选出一组最合适的参数,作为引发滑坡的降雨序列与正常的降雨序列的划分依据,实现对输入的降雨序列能否诱发滑坡做出正确的预测预警。(2)基于云模型的降雨型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研究(1)利用云模型耦合传统层次分析法,在构建判断矩阵时对云模型标度进行运算,使得云模型的三个数字特征(期望、熵、超熵)均参与计算,这样得到的云模型权重可以更加客观的反映评价因素的随机性和模糊性。(2)利用云模型代替隶属函数,根据各个滑坡危险性评价因素的分级标准,选择合适的云模型参数E x,E n,He,生成各因素不同评价等级的云模型,从云图中可以获得某一因素值隶属于某一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再结合云模型权重,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使用“笆斗山古墓葬群保护区滑坡”实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具有较好的效果,方法可行。(3)基于云模型的降雨型滑坡易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针对研究区域的滑坡灾害险情统计分析,选择出合适的宁镇地区滑坡易损性评价的三个主要评价因素: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和道路密度,采用云模型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各因素的分级标准,选择合适的云模型数字特征,生成云模型,结合云模型权重,获得滑坡易损性评价。最后,采用公式:风险度(R=)危险度(H)X易损度(V),对滑坡风险进行定量评价,利用ArcGIS软件,将栅格单元内的危险度和易损度进行乘积运算,得到风险度值,然后利用自然断点法将滑坡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极低风险、低风险、风险和高风险,并绘制滑坡风险区划图。

朱昳橙[2](2016)在《基于WebGIS的怒江州滑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滑坡是云南省山地主要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着山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降雨是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降雨诱发的滑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一直作为滑坡地质灾害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GIS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WebGIS滑坡灾害的气象预报研究以及发布灾害预警信息都更加高效,开发基于WebGIS的滑坡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其应用远景是十分广阔的。怒江州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加之一些人类不合理的随意干扰,每年都发生很多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到怒江州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地质灾害研究表明,地质环境和降雨量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防治、预报能力,开发了具有统计分析、数据查询、空间分析、人员管理、预警产品生成等功能齐全的怒江州滑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该系统的实现,不仅可以提高怒江州滑坡地质灾害相关部门工作的高效性,还能最大限度地把因降雨诱发的滑坡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依据多年的滑坡地质灾害数据和气象监测资料,经过筛选和分析后选取怒江州2012年-2014年87个县站共计41起滑坡地质灾害为例,首先研究降雨量及降雨过程与滑坡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对应关系,再用信息量模型对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静态评价,再将动态降雨预报和静态的易发性评价结合起来,分别建立了地质-气象耦合模型和地质-降雨综合模型。实例检验并分析了两种模型后,结果表明地质-降雨综合模型更适合怒江州滑坡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在此基础上,同时应用了数据库技术、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技术.ArcGIS Server技术、和GIS的空间插值技术等,开发了怒江州滑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基础数据和降雨数据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高效便捷的对历年降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和历史灾害记录相匹配。使得用户不仅可以浏览研究区滑坡灾害概况,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查找分析数据。

王佳佳,殷坤龙[3](2014)在《基于WEBGIS和四库一体技术的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在三峡库区开展的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危险性区划、风险分析以及滑坡灾害预测预报所获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三期灾害地质图编绘、专业监测中崩塌滑坡预报模型和预报判据等资料,根据气象、库水位变化、人类工程活动、滑坡监测等信息,开发基于WEBGIS和四库一体技术的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单体滑坡灾害时间预报、滑坡涌浪计算、灾情评估以及信息实时发布等功能模块,集成20多种适应于库区地质环境规律和滑坡灾害发育特点的模型;四库一体模式(模型库、方法库、数据仓库、知识库)即以模型为主导,调用方法,提取数据,模型求解,最后将专家决策结果作为知识源存入知识库。该系统在示范区巴东新城区和典型滑坡八字门和白水河滑坡上进行试运行,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果,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库区地质灾害预警决策和应急指挥提供技术支持,为库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王立平[4](2014)在《面向服务的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全球频发的地质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地质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2013年就发生地质灾害15403起,共造成481人死亡,18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2亿元,给我国社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为了更好的防治地质灾害,减少或避免地质灾害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管理,进而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地质灾害信息的管理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1.通过对基层地质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实际防治工作的深入研究分析,明确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的内容,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的框架,设计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流程和数据结构、数据库,其内容如下:(1)通过对已有多源地质灾害信息的分析,研究统一标准并且适应多种地质灾害信息的可拓展数据结构并设计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审核流程,实现安全、高效管理地质灾害信息。(2)针对现有群测群防体系低效和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等缺陷,研究提高群测群防信息传递效率,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实现全民参与的快速群测群防,达到防灾减灾的目标。(3)通过分析现有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和地质灾害巡查内容,研究适用基层地质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巡查工作的上报流程,为地质灾害监测提供服务。(4)面对突发性地质灾害时,通过分析现有地质灾害环境信息,以地质灾害信息为研究对象,以地质灾害学为前提,研究救援环境与救援单位信息的提取并输出,为应急救援提供决策依据。(5)通过分析现有社会公众获取信息途径,研究利用手机短信、门户网站、手机应用等多种方式进行地质灾害预警发布,实现向社会公众及时、有效下达防灾命令和避灾措施,做好防灾准备。(6)通过分析基层地质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的治理工作和治理工程信息,研究能更好为地质灾害治理服务的工作流程,实现有效管理地质灾害点治理信息。2.基于WebGIS、网络技术及数据库等方面技术实现了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利用WebGIS技术、分布式海量技术,实现高效组织管理海量地质灾害动态信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快速实时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利用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GIS空间分析,实现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单位和灾害点周边环境信息的提取。本研究解决了为基层地质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地质灾害调查人员和社会公众等不同应用对象提供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地质灾害应急分析、地质灾害巡查监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地质灾害管理辅助办公以及预警信息发布等多元服务的问题,不仅满足了基层地质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防治工作需求,而且引导社会公众便捷参与群测群防体系,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目标。浙江省文成县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功能丰富,能有效地管理地质灾害信息,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段昌盛,林锦富,陈鑫[5](2013)在《WebGIS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文章基于WebGIS技术讨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和预测工作,阐述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和预测的四项原则:群防群治原则、信息公开原则、多手段多方法原则、沟通畅通原则。在四项原则的基础上,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分为四个模块三个层次。分别为:基础信息模块、监测模块、评估模块、预警模块,客户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其中基础信息模块、监测模块组成WebGIS系统的数据层,评估模块为应用层,预警模块为客户层。四个模块相辅相成,三层结构相互配合,组成一套完整的WebGIS管理系统。通过分析研究,完善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和预测的理论和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贾韶辉[6](2013)在《企业级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每逢汛期,中国石油下属各企业都要耗费大量精力做好防汛工作。如果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到及时预警,那么将会大大减少企业的损失。因此,开展针对中国石油的气象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辅助各个运营单位提前做出防范措施,对于安全生产十分重要。基于上述目标,本文重点开展如下研究内容:(1)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对各生产单位影响事件的统计分析,以及结合生产单位需求的基础之上,建立企业级的气象指标和地质灾害信息指标,并划分预警等级。研究各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对石油石化企业的危害形式,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建议。(2)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预警信息处理与发布技术研究:本文研究基于地理信息技术(GIS)的预警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形成一套有效的面向企业的灾害预警处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在集群环境下的并行计算技术,缩短分析时间,保证预警信息的及时生成和发送。(3)研发了一套集成的信息与专业服务平台,为中石油的防汛管理和灾害预警提供了统一集成的信息和专业服务。(4)开展区域性管道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研究。在管道易发分区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结合预报数据和实况降水数据,形成针对特定管道的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和实现方法。(5)预警信息消息推送机制研究。建立企业级预警信息推送流程,开发了相关推送接口,实现多种途径的预警信息发送。(6)基于大数据角度,采用向量空间模型对长输管道防汛措施的综合有效性进行评估。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建立了一整套面向企业级别的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韩永雷[7](2013)在《辽宁沿海海洋灾害模拟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有了进一步的拓展。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会引起各国的重视,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上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海洋强国的策略。近年来人类在海上活动越来越频繁,海洋灾害也越来越频繁,海洋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呈增长趋势,不仅威胁海上及海岸,还危及沿岸城乡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研究模拟辽宁沿海的海洋灾害具有深远意义。论文研究与分析国内外的WebGIS系统的发展和海洋灾害的发展,发现将WebGIS与海洋灾害结合的研究比较少,提出了WebGIS与海洋灾害模型结合的理念;同时,提出了研究的技术路线,对比了实现WebGIS系统的现有技术,提出了基于JavaScript API的WebGIS框架即辽宁沿海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界面美观友好、可操作性强、交互方便等,对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ArcGIS Server平台和API技术,同时对WebGIS进行了阐述,讲解了WebGIS的架构模式及REST风格,选择了本课题研究的架构模式即B/S模式。接着以建立了WebGIS平台为主线,从海洋地理信息地图的建设入手,先研究了地理数据的处理方法,接着对地图建设的细节进行了介绍,ArcMap建设地图的过程,最后对ArcGIS Server Manager发布服务以及访问方式进行了介绍。对辽宁沿海的WebGIS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首先阐述了设计目标和原则,接着论述了架构设计,最后分别介绍了功能设计和界面设计。对系统的内容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论述,分别是海洋地理信息显示、水文气象查询、历史灾害事件查询和灾害模拟及预报四大模块。论文分析了动态地图服务和缓存地图服务,对比了二者优缺点,对于缓存地图服务,需要提前生成大量的图片,占据硬盘空间,但是它可以减少服务器的运算荷载,加快访问地图的响应速度,可以作为本课题进一步的研究,而动态地图服务可以实现无级缩放;接着阐述了对象的池化技术,池化服务可以节省创建和销毁实例的时间,较少的占用了服务器硬件资源,从而优化了系统的整体性能。然后又分别从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实现讲解了相应的技术,客户端的开发环境搭建,地图服务的调用;服务器端的运行环境,JDK和Tomcat的环境配置和/rcGIS Server服务的发布过程。最后介绍了其他关键的支撑技术,以实例的形式讲解了Java和JSON技术在本课题中的作用。最后本文对系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对辽宁沿海的海洋灾害类型及成因特点进行了阐述,主要讲解了本系统所搜集的风暴潮、溢油、海冰、海浪和赤潮等灾害资料,并统计了近几十年来比较严重的灾害事件;对于搜救模块,采用实际搜救案例展示了系统的功能,搜救数值模拟以FVCOM模型对事故发生区域进行流场计算,建立水动力模型,从客户端界面输入相应的信息即可进行操作,模型的计算在服务器端进行,计算完成后有相应的提示,最后可将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显示于客户端界面。

冯杭建,唐小明,周爱国[8](2013)在《浙江省泥石流与降雨历时关系研究及应用检验》文中研究指明灾害发生与降雨关系的研究是泥石流预警预报研究的核心内容,传统的研究在影响泥石流发生的前期有效降雨历时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以浙江省已发生的193条泥石流为样本数据,基于降雨历时始算时间的三种定义,对泥石流发生与降雨历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浙江省泥石流总体上与2 d短历时强降雨关系密切。其中,台风期泥石流主要由2 d降雨引发,影响泥石流发生的降雨历时一般不超过10 d;梅雨期泥石流主要由3 d降雨引发,影响泥石流发生的降雨历时一般不超过15 d。基于上述结论,进行了台风期泥石流临界雨量的计算,并选择"云娜"台风期间发生的18处沟谷泥石流作为检验样本进行检验,证明效果较为理想。

郭承燕[9](2012)在《基于WebGIS的南京市滑坡气象预测预报及风险评估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滑坡是中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降雨是滑坡灾害产生的最主要诱因,由于南京的自然环境影响,降雨诱因在南京的滑坡灾害中尤为突出。滑坡灾害影响着人类社会,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降雨滑坡预测预报一直是滑坡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之一,同时为了有效地降低滑坡灾害所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估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已有的南京市地质灾害易发区研究成果上,结合南京市历史滑坡数据、气象资料和滑坡灾害预测数学模型构建了南京市滑坡灾害气象预测方法并确定了南京市滑坡灾害气象预测预报技术流程;同时定量计算滑坡灾害的危险度和易损度,构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确定南京市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流程。在滑坡灾害预测和风险评估的技术流程的基础上,本文同时应用了数据库技术、ArcGIS Server技术、AJAX远程调用技术、网页局部刷新技术和GIS空间插值技术等,融合地理信息系统功能与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和风险评估业务功能,开发了南京市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可以对滑坡灾害基础数据和实时气象数据动态、科学的管理,结合南京市实时降雨数据可实现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再结合该预测预报结果可以完成南京市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图和易损性区划图,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完成滑坡灾害风险等级的划分和风险图的绘制。最后将滑坡灾害预测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实时在线发布,同时提供对这些信息的查询检索和统计分析等功能,最终通过该信息共享平台可以为南京市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并希望本文可以为其它需要建立滑坡灾害预测和风险评估信息共享平台的城市提供一些参考。

曾毅[10](2012)在《公路地质灾害面线点多层次综合预报方法 ——以贵州省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质灾害的预报依然是当今面临的难题,其中最为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成灾因素众多,地质灾害预报已进入综合预报、全息预报和实时跟踪动态预报阶段,研究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公路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公路沿线的可能成灾点通常会进行监测及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同时成灾与公路施工密切相关,因此,进行公路地质灾害预报比一般山地地质灾害的预报涉及的信息量更多,更为复杂,研究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结构具有代表性和通用性,不但对公路地质灾害预报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其他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也有借鉴作用。本文以灾害点为目标,以灾害点监测数据为主要依据,在预测评估灾害点危险度时参考点所在线与面的稳定性评估,在进行公路沿线的灾害评估时,参考线所在区域的地质灾害孕育环境,提出了从面到线、线到点的公路地质灾害多层次综合预报方法,并形成方法的概念模型;通过对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的需求分析,建立了方法的功能模型;以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设计了方法的数据模型;依据ArcGIS Server所提供的开发框架构建了方法的实现模型;从概念层、功能层、数据层及实现层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公路地质灾害面线点多层次综合预报体系结构。应用面线点多层次综合体系结构开发了西部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区域(面)地质灾害区划,公路(线)地质灾害区划,在此基础上的地质灾害点监测预报,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可扩展性。系统可以纳入其他各种监测数据处理、预测预报模型;(2)具有层次结构。公路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由面到线、线到点综合利用区域信息;同时表现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有基于数据的、特征的、决策的多层面信息综合;(3)具有进一步完善的潜能。随着数据库灾害信息的不断增加,丰富并提高灾害历史信息的精度,有利于研究灾害要素与成灾之间的规律,从而提高灾害预测预报精度。基于面线点多层次公路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开发的“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获2011年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科技项目函[2011]291号,证书编号:2011009)。

二、WebGIS在浙江省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及信息发布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ebGIS在浙江省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及信息发布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模型的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滑坡风险的基本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下蜀土研究现状
        1.3.2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警的研究现状
        1.3.3 滑坡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问题的提出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宁镇地区地质环境及下蜀土降雨型滑坡灾害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2 地质特征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及地震
        2.2.3 水文地质条件
    2.3 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灾害概况
        2.3.1 宁镇地区下蜀土滑坡特性
        2.3.2 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灾害基本情况
        2.3.3 引发滑坡的人类工程活动
        2.3.4 典型滑坡实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与降雨因素相关性研究
    3.1 研究数据准备
        3.1.1 滑坡灾害资料梳理
        3.1.2 降雨数据
    3.2 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和降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2.1 宁镇地区降雨特征
        3.2.2 降雨量与滑坡关系分析
        3.2.3 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阈值
    3.3 基于降雨序列的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预测预警模型
        3.3.1 降雨序列的雨水入渗与重分布
        3.3.2 基于降雨序列的降雨型滑坡预测预警模型
        3.3.3 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云模型的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危险性评价
    4.1 云模型的基本原理
        4.1.1 云模型定义
        4.1.2 云的数字特征
        4.1.3 云的分类
        4.1.4 云发生器
        4.1.5 正态云模型
        4.1.6 云的运算
    4.2 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危险性评价因素的选择及评价指标体系
    4.3 基于云模型的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危险性评价因素权重
        4.3.1 云模型耦合层次分析法的优势
        4.3.2 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危险性评价因素的云模型权重
    4.4 基于云模型的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危险性综合评价
    4.5 基于云模型的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危险性综合评价实例分析
        4.5.1 降雨型滑坡危险性因素集、评价集以及各因素的分级标准
        4.5.2 云模型权重
        4.5.3 云模型参数的选取
        4.5.4 云模型的生成
        4.5.5 基于云模型的降雨型滑坡危险性综合评价
        4.5.6 应用实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云模型的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易损性及风险评价
    5.1 基于云模型的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易损性评价
        5.1.1 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易损性评价集的确定
        5.1.2 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易损性评价因素及各因素分级标准的确定
        5.1.3 云模型权重
        5.1.4 云模型参数选取及云模型的生成
        5.1.5 基于云模型的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易损性综合评价实例分析
    5.2 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风险评价
        5.2.1 滑坡风险评价方法
        5.2.2 降雨型滑坡风险评价及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WebGIS的怒江州滑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IS在滑坡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GIS在滑坡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1 气象水文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层岩性
        2.1.4 地震断裂带
        2.1.5 地质构造条件
        2.1.6 人类工程活动
    2.2 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概况
3. 相关技术概况
    3.1 WEBGIS概述
        3.1.1 WebGIS的优势
        3.1.2 WebGIS的应用
    3.2 本文关键技术
        3.2.1 ArcGIS Server
        3.2.2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3.2.3 ASP.NET技术
4 怒江州滑坡地质灾害预警模型构建
    4.1 模型构建原则
    4.2 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4.3 滑坡地质灾害预警地质—气象耦合模型
        4.3.1 模型建立的总体思路
        4.3.2 滑坡与降雨量、降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4.3.3 有效雨量模型
        4.3.4 临界雨量的确定
        4.3.5 地质-气象耦合预测预报
    4.4 滑坡地质灾害预警地质—降雨综合模型
        4.4.1 地质—降雨综合模型建立的总体思路
        4.4.2 临界雨量的计算
        4.4.3 滑坡前十天雨强日数
        4.4.4 滑坡临近24小时雨强
        4.4.5 滑坡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模型综合计算
    4.5 怒江州滑坡地质灾害预警模型适合性对比分析
5 系统设计
    5.1 系统需求分析
    5.2 系统总体设计
        5.2.1 数据流程设计
        5.2.2 系统架构设计
        5.2.3 系统功能设计
    5.3 数据库设计
        5.3.1 空间数据库
        5.3.2 属性数据库设计
6 系统功能实现
    6.1 系统登录界面
    6.2 系统主界面
    6.3 系统功能模块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面向服务的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2. 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研宄
    2.1 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管理
    2.2 全民群测群防体系
    2.3 地质灾害巡查管理
    2.4 地质灾害应急分析
    2.5 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2.6 地质灾害治理过程管理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3.2 面向服务的业务框架设计
        3.2.1 内网系统业务框架
        3.2.2 外网系统业务框架
    3.3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
        3.3.1 数据分析
        3.3.2 地质灾害数据库
        3.3.3 地质灾害临时数据库
        3.3.4 地质环境背景数据数据库
        3.3.5 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库
        3.3.6 外网信息数据库
    3.4 功能设计
        3.4.1 内网系统功能
        3.4.2 外网系统功能
    3.5 面向服务的移动客户端系统设计
4. 系统实现和应用
    4.1 系统开发环境
        4.1.1 系统设计开发环境
        4.1.2 服务器端脚本技术
        4.1.3 数据库开发工具
        4.1.4 空间数据渲染工具
        4.1.5 前端开发工具
    4.2 系统运行环境
        4.2.1 客户端运行环境
        4.2.2 服务器端运行环境
    4.3 移动客户端开发及运行环境
        4.3.1 移动客户端平台
        4.3.2 系统设计开发环境
        4.3.3 SOA实现技术
    4.4 实现
    4.5 应用实例
        4.5.1 内网系统
        4.5.2 外网系统
        4.5.3 手机客户端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5)WebGIS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WebGIS介绍
    1.1 地理信息系统 (GIS)
    1.2 WebGIS介绍
    1.3 WebGIS的发展趋势
        1.3.1 空间数据交换格式更加符合GIS的要求
        1.3.2 开放性日益增强
2 WebGIS的应用
3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和预测
    3.1 地质环境监测和预测的原则
        3.1.1 群防群治原则
        3.1.2 信息公开原则
        3.1.3 多手段多方法原则
        3.1.4 沟通畅通原则
    3.2 WebGIS系统的模块
        3.2.1 基础信息模块
        3.2.2 信息监测模块
        3.2.3 评估模块
        3.2.4 预警模块
    3.3 WebGIS系统的技术实现
        3.3.1 数据层
        3.3.2 应用层
        3.3.3 客户层
4 结语

(6)企业级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面向企业的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的目的和意义
    1.2 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企业级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指标体系与防范措施建议
    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2.2 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指标及预警等级的建立
        2.2.1 预警准则
        2.2.2 气象灾害预警等级
        2.2.3 地质灾害预警等级
    2.3 防范措施建议
第3章 基于 GIS 的预警信息处理与发布技术研究
    3.1 空间分析技术简介
    3.2 预警信息处理技术
        3.2.1 信息数据管理
        3.2.2 信息处理与分析
    3.3 WebGIS 技术简介
        3.3.1 WebGIS 概念及实现技术
        3.3.2 开源 WebGIS
    3.4 企业级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平台
        3.4.1 平台目标与范围
        3.4.2 平台体系架构
        3.4.3 平台应用结构
        3.4.4 平台功能
        3.4.5 系统安全
第4章 区域性长输管道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研究
    4.1 开展区域性长输管道地质灾害预警的必要性
    4.2 区域性长输管道地质灾害预警模型
        4.2.1 长输管道地质灾害野外调查
        4.2.2 长输管道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标准
        4.2.3 降雨量的划分标准
        4.2.4 区域性管道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4.2.5 区域性管道地质灾害预警时效
        4.2.6 区域性管道地质灾害预警判别标准
    4.3 基于 GIS 技术的区域性长输管道地质灾害预警应用
        4.3.1 栅格分析与线性参考
        4.3.2 应用案例
第5章 预警信息推送机制研究
    5.1 预警信息推送流程
    5.2 预警信息接口研发
        5.2.1 短信接口研发
        5.2.2 邮件接口研发
        5.2.3 即时通信软件接口研发
第6章 应用效果分析
    6.1 长输管道防汛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6.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1.2 防汛措施的有效性综合分析
    6.2 预警信息应用效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辽宁沿海海洋灾害模拟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GIS和WebGIS的研究现状
        1.2.2 海洋灾害的发展状况
    1.3 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技术路线
        1.3.1 课题的研究目标
        1.3.2 课题的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和组织机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组织机构
2 基于ArcGIS Server技术的WebGIS系统
    2.1 ArcGIS Server开发平台
        2.1.1 ArcGIS和ArcGIS Server简介
        2.1.2 ArcGIS Server REST API理论知识
        2.1.3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简介
    2.2 WebGIS理论
        2.2.1 WebGIS基本知识
        2.2.2 WebGIS的主要架构模式
        2.2.3 WebGIS发展趋势
    2.3 本章小结
3 辽宁沿海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3.1 海洋地理信息地图的建设和服务发布
        3.1.1 数据前处理
        3.1.2 地图建设
        3.1.3 服务发布
    3.2 WebGIS系统的设计
        3.2.1 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
        3.2.2 WebGIS系统的架构设计
        3.2.3 WebGIS系统的功能设计
        3.2.4 WebGIS系统的界面设计
    3.3 系统内容及实现
        3.3.1 海洋地理信息显示
        3.3.2 水文气象查询
        3.3.3 历史灾害事件查询
        3.3.4 灾害模拟及预报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实现的技术说明
    4.1 动态地图服务与对象池化技术
        4.1.1 动态地图服务
        4.1.2 对象池化技术
    4.2 客户端的实现
        4.2.1 开发环境的搭建
        4.2.2 地图服务的调用
    4.3 服务器端的实现
        4.3.1 服务器端运行环境
        4.3.2 JDK和Tomcat环境配置
        4.3.3 ArcGIS Server服务的实现
    4.4 其他支撑技术
        4.4.1 Java技术
        4.4.2 JSON技术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的功能
    5.1 海洋信息查询
    5.2 海洋灾害类型和灾害统计
        5.2.1 风暴潮灾害
        5.2.2 溢油灾害
        5.2.3 海冰灾害
        5.2.4 海浪灾害
        5.2.5 赤潮灾害
    5.3 灾害模拟功能
        5.3.1 搜救模型操作运算
        5.3.2 搜救模型运算结果可视化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浙江省泥石流与降雨历时关系研究及应用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样本泥石流及降雨数据获取
2 泥石流与降雨历时的关系
    2.1 降雨事件定义
    2.2 泥石流与降雨历时总体关系
    2.3 泥石流与不同类型降雨历时关系
        2.3.1 台风期泥石流与降雨历时关系
        (1) 台风期台风降雨泥石流与降雨历时关系
        (2) 台风期局地暴雨泥石流与降雨历时关系
        2.3.2 梅雨期泥石流与降雨历时关系
3 临界降雨量计算
    3.1 前期有效降雨量和当日降雨量
        3.1.1 前期有效降雨量
        3.1.2 当日降雨量 (激发雨量)
    3.2 台风期泥石流发生临界雨量
    3.3 结果检验
4 结论

(9)基于WebGIS的南京市滑坡气象预测预报及风险评估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灾害气象预测预报研究
        1.2.2 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1.2.3 地质灾害 WebGIS 系统开发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2 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
    2.3 滑坡灾害特征
        2.3.1 南京市滑坡概况
        2.3.2 南京市滑坡灾害点情况
3 滑坡灾害气象预测预报研究
    3.1 数据准备
    3.2 滑坡降雨阈值研究
        3.2.1 有效降雨量模型
        3.2.2 临界降雨阈值确定
    3.3 滑坡预测预报方法研究
        3.3.1 降雨危险性等级划分
        3.3.2 滑坡预警等级划分
        3.3.3 滑坡预测预报技术流程
4 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4.1 数据准备
    4.2 滑坡灾害风险性研究
        4.2.1 滑坡灾害危险性研究
        4.2.2 滑坡灾害易损性评价
        4.2.3 滑坡灾害风险性研究
        4.2.4 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流程
5 系统设计
    5.1 系统设计原则
    5.2 系统结构设计
    5.3 系统总体框架
    5.4 系统功能设计
        5.4.1 系统后台管理管理子系统
        5.4.2 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子系统
        5.4.3 滑坡灾害信息查询子系统
        5.4.4 滑坡灾害风险评估子系统
6 系统实现
    6.1 系统开发环境
    6.2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6.2.1 气象数据远程调用技术
        6.2.2 预测预报可视化技术
        6.2.3 图形属性互检索技术
        6.2.4 网页局部刷新技术
        6.2.5 数据在线编辑技术
        6.2.6 GIS 空间插值技术
    6.3 系统功能实现
        6.3.1 平台首页
        6.3.2 灾害预测预报模块
        6.3.3 灾害信息查询模块
        6.3.4 灾害风险评估模块
        6.3.5 网站后台管理模块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公路地质灾害面线点多层次综合预报方法 ——以贵州省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地质灾害危险度区划的预报
        1.2.2 基于降水的地质灾害预报
        1.2.3 基于位移的地质灾害预报
        1.2.4 基于综合的地质灾害预报
    1.3 论文组织与结构
第二章 面线点多层次综合预报体系结构
    2.1 概念模型
    2.2 系统功能组织
        2.2.1 系统需求分析
        2.2.2 系统功能模型
    2.3 系统数据组织
        2.3.1 面向对象的数据组织
        2.3.2 系统数据模型
    2.4 系统实现
        2.4.1 WebGIS
        2.4.2 系统实现模型
第三章 面线地质灾害危险度区划
    3.1 研究区地质灾害概况
    3.2 地质灾害危险度区划
        3.2.1 区划因子选择原则
        3.2.2 区划单元的划分
        3.2.3 因子叠加法
    3.3 区域(面)危险度区划
        3.3.1 评价因子选取及其量化
        3.3.2 地质灾害危险度区划
    3.4 公路(线)危险度区划
        3.4.1 区划因子选取及分级
        3.4.2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度区划
第四章 地质灾害点监测预报方法
    4.1 灾害点位移监测方法原理
        4.1.1 时间域反射法(TDR)监测
        4.1.2 地表位移监测
        4.1.3 钻孔测斜监测
    4.2 监测点数据处理与分析
        4.2.1 一元三点等间隔化预处理
        4.2.2 时间域反射法(TDR)数据处理
        4.2.3 地表位移数据处理
        4.2.4 测斜数据处理
    4.3 基于位移的预报方法
        4.3.1 非线性回归预报模型及应用
        4.3.2 Verhulst 预报模型及应用
        4.3.3 Verhulst 反函数模型及应用
第五章 面线点多层次综合预报
    5.1 综合预报方法概述
    5.2 监测点位移预报模型的综合
    5.3 公路区划与降雨模型的综合
    5.4 面线点加降雨的专家系统综合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四、WebGIS在浙江省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及信息发布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模型的宁镇地区下蜀土降雨型滑坡风险评价研究[D]. 沈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2]基于WebGIS的怒江州滑坡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朱昳橙. 云南大学, 2016(02)
  • [3]基于WEBGIS和四库一体技术的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系统研究[J]. 王佳佳,殷坤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05)
  • [4]面向服务的县级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 王立平. 浙江大学, 2014(02)
  • [5]WebGIS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预测中的应用[J]. 段昌盛,林锦富,陈鑫. 矿产与地质, 2013(06)
  • [6]企业级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D]. 贾韶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7]辽宁沿海海洋灾害模拟系统的研究[D]. 韩永雷.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 [8]浙江省泥石流与降雨历时关系研究及应用检验[J]. 冯杭建,唐小明,周爱国. 自然灾害学报, 2013(01)
  • [9]基于WebGIS的南京市滑坡气象预测预报及风险评估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郭承燕.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3)
  • [10]公路地质灾害面线点多层次综合预报方法 ——以贵州省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系统为例[D]. 曾毅. 湖南科技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WebGIS在浙江省地质灾害预测与信息发布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