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纺织电磁波屏蔽布扩建项目

中化纺织电磁波屏蔽布扩建项目

一、中化纺电磁波屏蔽织物扩大生产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罗侠[1](2021)在《基于SSI教学构建高中化学深度学习课堂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高晓东[2](2021)在《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无机增强体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力通讯、家用电器以及体育器械等行业。人们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再仅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还要求其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导电性以及电磁屏蔽性能等功能特性,这是当前及将来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也是将其扩展到高端领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碳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国内外研究中备受关注。然而,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使用易燃易爆气体等问题,这使得其难以大规模应用。本课题创新提出一种基于聚合物热解生长碳纳米涂层的新方法,可利用回收的废旧聚合物为碳源,制备碳纳米涂层;并利用该方法制备了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赋予玻璃纤维导电性能;同时,利用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构建了新型功能复合材料,提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能。最后,将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制备方法进一步拓展到橡胶领域,制备了新型黑白炭黑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具体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制备机理研究选用固体聚合物作为碳源,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为代表,成功制备了高质量、连续致密的碳纳米涂层。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碳纳米涂层的成核生长过程;通过实验,研究了涂层的形貌、微观结构和原子构成;分析了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材料的工艺条件对涂层微观结构及特性的影响关系,通过工艺控制,实现涂层厚度,涂层结构的可控制备。(2)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的制备及导电机理研究基于聚合物热解生长碳纳米涂层材料的方法,在玻璃纤维的表面生长制备碳纳米涂层。研究碳纳米涂层与玻璃纤维的界面连接性,表征玻璃纤维表面的碳纳米涂层形貌、涂层结构及涂层厚度;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玻璃纤维与纳米涂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阐述了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的导电机理;研究了不同工艺生长条件对玻璃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3)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聚丙烯功能复合材料研究以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为增强体,以聚丙烯(PP)为基体,制备了功能复合材料;分析了碳纳米涂层与PP基体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导热性、导电性、电磁屏蔽性能的增强作用;分析了不同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制备的功能复合材料导电性提高了 8个数量级,电磁屏蔽性能高于20 dB,导热性和力学性能也均有提高。(4)热固性功能复合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分别利用短切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和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布,构建了两种功能复合材料。分析不同纤维形态以及分布结构对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研究了不同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含量以及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布层数对复合材料导热性、导电性以及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随着纤维含量和纤维布层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导电性以电磁屏蔽性能均提高;对比了两种功能复合材料性能的差异,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优于纤维布复合材料,而纤维布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及电磁屏蔽性能高于纤维复合材料。(5)新型黑白炭黑橡胶功能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利用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制备技术,以白炭黑为衬底制备黑白炭黑单体,黑白炭黑的微观结构及表面特性与白炭黑有较大差异,白炭黑经过聚合物热解涂层之后,去掉了表面的羟基并生成了碳化硅,进而形成了一层碳纳米涂层。利用黑白炭黑构建了新型橡胶复合材料,提高了橡胶材料的导热性,同时也提高了橡胶的动态力学性能。综上,本文创新提出了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制备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备了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布以及黑白炭黑,并应用到热塑性塑料、热固性树脂以及橡胶材料中,构建了一系列代表性功能复合材料,对于未来复合材料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也为复合材料在高端领域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李雅芳[3](2017)在《基于镀银纱线的加热织物制备及其热力学性能研究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加热服装能够为生活和工作在低温环境下的人们提供积极保暖,改善穿着者的热舒适性,而且局部积极保暖服装服饰能够有效缓解患有风湿性疾病患者的疼痛。柔性加热元件是智能加热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还未见到文献对柔性加热织物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加热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自主开发的织物热性能测试仪对镀银纱线、集成镀银纱线的加热织物和服装的加热性能(包括平衡温度、升温速率、功率密度和表面温度均匀性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镀银纱线的热稳定性、耐水洗性和表面的热场分布与负载电压之间的曲线等性能指标。实验选用的三种镀银纱线(试样一和试样二:28.2tex和19.7tex的镀银缝纫线,试样三:9.7tex的镀银纱线),实验结果显示了随着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的增加,镀银纱线断裂强力和导电性都会降低。在老化温度为80℃,老化时间为360 h时,试样一、试样二和试样三的电阻分别从30Ω,37.78Ω 和 82.36 Ω 升高到 128.65Ω,2187.24Ω 和 561.52 Ω,其增幅分别为 328.83%,5689.99%和581.82%。在80℃,100℃,120℃度环境温度下执行360 h的老化之后,三种试样的断裂强度分别降低了 26.24%,26.46%和27.19%。在经过10次水洗之后,三种试样的电阻分别升高了 34.37%、130%和294.2%。在5V负载电压下,三种试样的平衡温度分别为65.47℃,48.82℃和27.63℃。为了评估镀银纱线的安全性,有必要了解镀银纱线在不同负载下其内部和表面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因此,我们构建了镀银纱线的热力学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依据测试的数据,采用根据实际测试经验值拟合散热系数h值的方法对模型中应用到的散热系数值进行推导,比传统依据平均值的方法模型计算结果偏差的标准方差降低了至少1.59%,计算结果偏差部分小于7.7%,实验结果显示了构建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能够为加热织物和加热服装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为了探索最优的镀银纱线加热织物的集成方法和制备工艺,采用了针织、机织和刺绣三种方法制备柔性加热织物,三种方法制备的加热织物的平衡温度与加热织物的功率密度密切相关,在5V负载电压下,三种方法制备的试样平衡温度都能达到60度以上,镀银纱线的间隔越小,表面温度越均匀,刺绣法能够将镀银纱线以任意的方式继承到不同的织物基底上,针织和机织加热织物的制备工艺相对更为复杂,对镀银纱线的集成方式控制不如刺绣法,并且机织加热织物的制备会浪费更多的镀银纱线。随后,将镀银纱线加热织物与聚吡咯涂层加热织物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聚吡咯涂层加热织物的耐水洗性能比镀银纱线加热织物差。

张书轶[4](2016)在《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今科技高速发展,人员在各个领域都很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影响,屏蔽服作为保护人员安全的主要电磁防护用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的相关标准甚少。因此,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为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屏蔽服测试标准提供可靠有效的参考依据成为目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先,由平板型材料的计算着手,结合全身屏蔽服仿真的方法分析了基于场的屏蔽效能与基于SAR的屏蔽效能之间的差别。比较由这两种评价方法所获得的屏蔽效能的不同,重点是填充材料对这两种评价方法的影响。之后,建立了在半电波暗室中使用全身人体模型的适用于完整屏蔽服测试的多点屏蔽效能测试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模拟仿真、实际测试、暴露限值分析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深入比较了屏蔽服基于场的屏蔽效能与基于SAR的屏蔽效能;研究了若干影响因素对屏蔽服屏蔽效能的结果会造成的具体影响。分析过程中采用平均值比较等方式,得出了对于探头位置,放置于模型中心深处比放置于模型内表面边缘处更好;对于填充材料,有填充材料的测试优于无填充材料的测试:对于不同受试部位,暴露限值小且屏蔽效能低的头部、胸部、下腹部为屏蔽服多点测试法的必须测试点,与之相反的处于四肢处的手肘部与膝盖部则可以不测等结论。最后又建立了电磁护目镜单独的屏蔽效能测试体系。以此为基础,针对护目镜测试时头部专用模型是否为模拟人体皮肤组织的导电材料这一因素对屏蔽效能结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无填充的情况下,使用不导电模型会导致测试结果严重偏低失真,应当使用导电膜材质的模型。在有填充的情况下,模型是否为导电材料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小。

李维维[5](2014)在《多种中间相沥青纤维的氧化特性研究》文中提出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具有良好的沿纤维轴向的取向结构,因此相对其它炭纤维而言,具有模量高、导热性好、导电性好等优异特性。预氧化是炭纤维制备过程的关键环节,控制合适的氧化程度、优化氧化工艺对炭纤维的性能、生产效率都至关重要。且沥青是多种稠环芳烃构成的复杂混合物。关于沥青的复杂多样性对沥青纤维氧化的影响,目前未见系统详细的报道。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不同原料中间相沥青纤维的氧化特性,以便为生产实践中制定氧化工艺提供参考。本文以不同沥青原料融熔纺丝制得的中间相沥青纤维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热机械分析、纳米压痕等方法,从不同角度系统地研究了中间相沥青纤维的氧化特性,并重点分析了原料、氧化工艺对稳定化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对恒温氧化(230℃,250℃,270℃)、升温氧化(3℃/min,0.5℃/min)下5种中间相沥青纤维的氧化发现,中间相沥青纤维的氧化特性主要由沥青原料决定。在恒温和升温两种模式下,软化点低的沥青纤维氧化起始增重温度较低、增重速率较快、氧化活性高;降低升温速率或使用纯氧气氛有利于提高纤维的氧化程度,且对氧化活性高的沥青纤维影响更显着。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原料的中间相沥青纤维在不同氧化条件中氧化制得的炭纤维进行观察,表明炭纤维的形貌特征与中间相沥青纤维的原料关系很大,一般来说,沥青纤维氧化活性越好,越容易稳定化,炭化后纤维不易粘连或熔并,但更容易因为氧化过度而出现缺陷。使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对氧化纤维氧元素的径向分布测试表明,径向氧分布主要由沥青原料决定,且受到氧化工艺参数的影响。一般来说,软化点低的中间相沥青制备的纤维,氧化活性较高,氧的径向分布梯度较大,导致皮芯结构。降低升温速率,或使用氧气氧化均可提高纤维的氧含量,降低氧的径向梯度,减小氧元素分布的皮芯差异。且氧气氧化的纤维氧分布更加均匀。采用纳米压痕可测试纤维的微区硬度及模量,使测试纤维的径向力学性能分布、研究微晶结构成为可能。研究发现氧化纤维压痕比较明显,呈现一定的塑性,而炭纤维压痕最终几乎完全消失,呈现一定的弹性。

杨兴[6](2013)在《废轮胎等离子体催化炭化制取高性能导电炭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汽车工业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上升,废旧轮胎的产生量与日俱增,这不仅给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常规的废轮胎处置方式有翻新利用、原形改造、再生胶及胶粉生产、焚烧及热解等。翻新利用对所回收轮胎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且翻新后的轮胎的质量和使用时间都无法与新轮胎媲美,存在着一定的推广难度;原形改造、再生胶及胶粉生产则对废轮胎的消耗非常少,无法与其增长速度抗衡,且再生胶和胶粉的生产成本较高;焚烧可以实现对热量的利用,但无法实现材料的回收。诸多处置方式中,热解法最受研究者们的青睐,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处置方式,这主要归因于:热解处置对环境的污染几乎没有,且能回收很大部分工业原料或与原材料价值相当的其他产品;在总体上也更符合废轮胎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原则。研究中利用Chemkin软件对废轮胎等离子体热解平衡系统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得出热解中可能存在的产物种类,进而对废轮胎的热解气氛及热解气流量进行了分析,为实验作出一定的指引。本文以实验室规模设计、加工了三种热解装置,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实验,对废轮胎在不同热解中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由于废轮胎热解在各种热解装置和方式中的表现可能不同,实验阶段不仅利用管式炉热解实验和固定床热解实验,还利用这两种装置的热解规律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排除了一些影响较小的因素,选取影响显着、效果明显的影响因素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了废轮胎喷动流化床热解,进一步对废轮胎热解制取炭黑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废轮胎各种产物的价值是衡量其热解价值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利用相关现代技术和设备,对废轮胎热解的产物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罗益锋[7](2009)在《高性能纤维及纳米纤维的竞争态势》文中研究表明全球PAN基碳纤维、对位芳酰胺纤维和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生产厂家不断扩大产能,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竞争进一步激化,日本碳纤维厂家纷纷中止原扩产计划,价格狂跌,我国企业受到冲击,而用户趁势发展。为了生存和发展,大企业竞相做大做强,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生产体制,小公司发展特色产品和用途。纳米纤维及碳纳米管研发单位已发展至60余家,应用研究和市场不断拓展,目前已形成数百亿日元产值,预期到2022年将形成6.5兆日元的巨大市场。

陈留月[8](2008)在《竹文化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由浙江安吉民居中竹的生态应用得到的启示》文中认为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腾飞,全世界的森林资源遭到了空前的破坏。由于树木被采伐之后植树成材时间太长,以致世界森林面积逐年缩小,地球表土大量流失,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全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人类必须合理地协调解决人类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热点话题。室内设计领域作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更直接地反映着环境、生态、文化等各个问题。因此,探讨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当今最为迫切的科研课题之一。为了人类未来的生活和子孙后代的幸福,人们开始提倡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和绿化环境,在设计界更加提倡协调人与自然的设计,保护环境、节约材料能源成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竹材资源是一个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竹材本身具有生长快、再生能力强,生产周期短的特点。作为一种建筑室内装饰材料,竹材具有强度高、硬度大、韧性好等优良性能。开发利用竹林资源,是今后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拯救大自然、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有效举措。本论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浙江省安吉县现有丰富的竹林资源优势,结合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深化竹材科技研究,来创造出生态、舒适的室内人居环境,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生活主旨。首先阐述了竹这一安吉地域文化主角在浙江安吉传统民居中的应用概况,并从生态的角度阐述了竹的价值属性。其次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及和现代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竹材是一种能替代木材的速生原材料,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原材料,且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然后列举了一些国内外利用竹材的最新实例,归纳总结了当前及传统上国内室内设计领域对竹材的开发、研究和利用情况,最后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竹材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提出了浙江安吉地区竹的生态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对现代室内设计中如何生态地应用竹材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应用方法及在应用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宋宁[9](2007)在《超声—微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ITO和CIO纳米粉体的研究》文中提出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材料因具有大的载流子浓度和光学禁带宽度,而表现出优良的光电特性,如低的电阻率和高的可见光透过率等。TCO作为重要的宽带半导体材料,已经成为现代光电子产业的基础材料之一,特别是在液晶显示、太阳能电池、隔热玻璃、电致变色、电磁屏蔽、雷达屏蔽保护、新型照明、节能建筑以及防静电等行业中占了重要的地位,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TCO材料根据导电特性可分为n型和p型两类。目前n型TCO材料体系包括:In2O3,SnO2,ZnO及其掺杂体系In2O3:Sn(ITO),In2O3:Mo(IMO),SnO2:Sb(ATO),SnO2:F(FTO),ZnO:Al(ZAO)等。p型TCO材料体系包括通式为CuMO2(其中M可以为Al、Ga、In、Sc、Y、Cr、La等元素)铜铁矿结构的CuAlO2(CAO)和CuInO2(CIO)等。n型TCO材料ITO因具有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作为透明电极在液晶显示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p型TCO材料CIO因具有低电阻率高透光率的优点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同样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得到应用。如果太阳光伏能源系统能够将n型和p型TCO材料迭加作为透明阴阳极,就能够大幅度地增加光致电压器件的效率,如发电多功能窗、透明二极管等。由ITO和CIO制成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就具有这种半导体性质—双极性,ITO和CIO是构成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目前,国内外制备纳米ITO粉体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均相共沉淀法、水溶液共沉淀法、电解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热分解法和机械研磨法等。在这些方法中,水溶液化学共沉淀法是引人注目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采用从外部加氨水,其工艺简单、周期短,操作方便,对设备的要求不高,投资少,生产成本低,较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而被广泛采用,但这种方法在具体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着突出的团聚现象,即纳米粒子重新团聚成较大的粒子。而对于p型透明导电材料CIO纳米粉的制备,目前制备的主要方法有固相反应法、阳离子交互反应法和溶胶—凝胶法。这些方法存在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工艺过程放大难,能耗高,需添加有机试剂等实际问题。本论文针对化学共沉淀法及其他制备纳米ITO和CIO粉体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采用“超声—微波化学共沉淀法”新工艺来制备ITO和CIO纳米粉体,通过超声波、微波等技术的有效集成来强化共沉淀化学反应或传递过程,把单个的工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所选择的工艺技术含量高、稳定,设备易得,易操作,工艺简单,制得的产品质量好。在制备纳米ITO和CIO粉体的工艺方面具有新颖性,为高品质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ITO和CIO纳米粉体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途径。将超声波和微波应用于制备纳米ITO和CIO粉体的整个过程中,其目的就是利用超声空化所产生的独特的反应环境,来控制或减少纳米ITO粉末的团聚,最终带来的好处是:共沉淀反应温度的降低,缩短反应时间,无需添加分散剂。利用微波具有加热效率高、时间短、能耗低、加热均匀、易控制、物料不易烧结、产品质量好、操作简单等特点,用于ITO和CIO粉前驱体的干燥和煅烧,大大地缩短了纳米ITO和CIO粉体的制备周期。微波干燥煅烧粉体结构疏松、易磨、颗粒小、加热速度快。其干燥时间较电热干燥缩短50%或更多,微波煅烧温度较常规方法有所降低,产品无污染。为获得球状纳米ITO粉,将>4N的纯金属In、Sn直接采用浓H2SO4浸出、氨水滴定、超声分散、离心分离,避免了使用HCl浸出对设备的腐蚀及HNO3浸出带来的环境压力。由于无需外加H2SO4盐,减少了添加试剂所带来的杂质污染,对含有SO42-的洗涤液,返回ZnSO4和In2(SO4)3电解系统或循环利用。根据理论计算,讨论了在超声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TO粉体前驱体中的In3+浓度、氨水浓度、反应体系的温度和pH值、反应时间、分散剂、搅拌速率、超声波的介入等因素对纳米ITO粉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微波干燥煅烧制备纳米ITO粉体过程中的物料重量、微波功率、时间、温度、升温速率、煅烧气氛等因素对纳米ITO粉性能的影响。采用“超声—微波化学共沉淀法”,以自制的铜溶液或市售的CuCl和CuCl2及>4N金属铟、NaOH、HCl、NaCl等为原料,讨论了In3+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终点pH值、NaOH浓度、分散剂及物料重量、微波功率、煅烧时间、煅烧温度等制备纳米CIO粉的最佳反应条件。采用“超声—微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CIO粉弥补了阳离子交互反应法和固相法的不足,此法较阳离子交互反应法和固相法具有优势。通过采用TEM、SEM、EDS、XRD、BET、TG-DTA、UV-2401(PC)、FT-IR、ICPS-1000Ⅱ等系列现代分析手段对超声波、微波等条件下制备的ITO和CIO纳米粉体的物相、形貌、组成、粒度、纯度、以及光电性能等进行表征,适时对两种纳米粉体制备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优化,最终制得粒径小、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和比表面积大的纳米ITO和CIO粉。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范围内制备纳米ITO粉,①超声波化学共沉淀最佳控制条件是反应温度为60-75℃,In3+浓度<160g/L,氨水浓度<380g/L,终点pH为6.5-7.5。通过剧烈搅拌,缓慢滴定,陈化30min(50℃),超声分散,无水乙醇后处理,得到合格的前驱体。②微波干燥最佳条件是物料重量为10g,微波干燥功率为700W,干燥时间为8min。③微波煅烧纳米ITO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物料重量10g,微波功率700W,煅烧时间7-8min。经上述三个过程所制得的纳米ITO粉体,在结构上具有立方晶系结构,无孔隙、致密、颗粒呈球状,并且团聚少、分散性好、粒度分布均匀、粒度分布窄、纯度>4N,平均粒径为15nm,比表面积54.73m2/g,In2O3:SnO2(重量)=90:10,颜色为浅绿色。纳米ITO粉光学性能表现为紫外区(100-400nm)具有强烈的吸收性,可见光区(400-800nm)具有高的透过性,红外区(800-3500nm)具有高的反射率,大大超过了光学性能技术指标。纳米ITO粉电学性能表现为具有低的电阻率。纳米CIO粉的制备,①超声波化学共沉淀最佳控制条件为反应温度30-55℃,In3+浓度<150g/L,氢氧化钠浓度<250g/L,终点pH为10-11.5。通过剧烈搅拌,缓慢滴定,陈化30min(50℃),超声分散,无水乙醇后处理,得到合格的前驱体。②微波干燥最佳条件是物料重量为5g,微波干燥功率为540W,干燥时间为5min。③微波煅烧纳米CIO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物料重量5g,微波功率700W,煅烧时间5-7min,在Ar保护条件下,所制得的纳米CIO粉平均粒径为27.82nm,比表面积42.06 m2/g,Cu2O:In2O3(重量)=70:30,粉体颗粒均呈球状,团聚少,分散性好,颜色为棕黑色。纳米CIO粉光学性能表现为紫外区(100-400nm)具有强烈的吸收性,可见光区(400-800nm)具有高的透过性,红外区(800-3500nm)有高的反射率,也超过了光学性能技术指标。纳米CIO粉电学性能表现为具有低的电阻率。“超声—微波化学共沉淀法”新工艺制备纳米ITO和CIO粉,较其他常规方法实验周期短、成本低、设备占地面积小,无污染,产品纯质量好,光电性能高,是替代传统制备技术的理想方法。所制得的纳米ITO和CIO粉是制备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和红外屏蔽功能材料的理想材料。

李振昊[10](2007)在《纳米二氧化锡粉体的制备与表征》文中研究说明纳米二氧化锡是一种n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气敏特性和光电性能,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应用于气敏和湿敏元件、电极材料、光学玻璃、催化剂、功能陶瓷等方面。SnO2的性能对颗粒尺寸有较强的依赖性,要得到性能优异的SnO2材料,必须制备纳米尺寸的SnO2粉体。制备纳米SnO2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物理法如溅射法、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法和化学法如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醇盐水解法、微乳液法、化学沉淀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利用热处理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纯度。但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会导致平均粒度的增长、粒度分布的加宽、比表面积的增大和晶相的改变。同时,即使所得的粉体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较小的粒度,但团聚现象很难避免,这影响到产品的实际应用。水热方法是不需要其他后处理的情况下,在较低温条件下制备纳米粉体比较有效的方法。粒子大小、粉体分散性、晶相等粉体性质都能够很好的得到控制。利用水热方法已经成功制备了TiO2、BaTiO3、Al2O3、MgAl2O4和Fe3O4粉体。然而,利用超重力旋转床与水热方法结合制备纳米二氧化锡气敏材料还没有得到报道,尤其制备粒度可控的二氧化锡粉体。水热法是合成晶体的重要方法,其合成的晶体具有晶体质量高、缺陷少、掺杂均匀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整个过程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其他的保护措施和热处理。本实验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旋转填充床代替一般的反应器,水热方法作为后处理,与其他方法相比,所得纳米二氧化锡粉体具有结晶性好,粒度细化、高分散性以及比表面积大等特点。以SnCl4·5H2O和氨水为原料,用超重力.水热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锡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物理吸附仪(BET)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陈化时间等实验条件对纳米SnO2粉体的晶体结构、粒度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氧化锡溶液浓度为0.05 mol/L、水热温度240℃-280℃以及陈化时间3-8 h得到的粉体结晶性良好、比表面积大(90-170m2/g)、粉体的颗粒大小在2-6nm左右,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二、中化纺电磁波屏蔽织物扩大生产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化纺电磁波屏蔽织物扩大生产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2)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无机增强体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碳纳米材料概述
        1.2.1 碳纳米材料种类
        1.2.2 碳纳米材料制备
        1.2.3 碳纳米涂层制备与应用
    1.3 导电玻璃纤维及其功能复合材料
        1.3.1 金属镀层导电玻璃纤维及功能复合材料
        1.3.2 碳材料涂层导电玻璃纤维及功能复合材料
    1.4 材料学理论模拟计算
        1.4.1 密度泛函理论
        1.4.2 分子动力学模拟
    1.5 本课题研究路线及方法、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路线及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制备机理及方法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过程
        2.1.3 表征方法
    2.2 理论计算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碳纳米涂层形貌
        2.3.2 碳纳米涂层微观形态分析
        2.3.3 石英基体与碳纳米涂层界面研究
        2.3.4 碳纳米涂层导电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纳米涂层导电玻璃纤维制备机理及性能
    3.1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制备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装置
        3.1.2 实验过程
        3.1.3 表征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碳纳米涂层微观形貌
        3.2.2 制备温度对玻璃纤维碳纳米涂层厚度的影响
        3.2.3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的微观结构表征
        3.2.4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的导电性能分析
    3.3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界面研究
        3.3.1 理论计算细节
        3.3.2 理论计算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设备、材料及表征仪器
        4.1.2 实验过程
    4.2 分子动力学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的性质
        4.3.2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表征
        4.3.3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与PP界面相互作用
        4.3.4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含量对其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
        4.3.5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含量对其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影响
        4.3.6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含量对其复合材料电磁屏蔽系性能的影响
        4.3.7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含量对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固性功能复合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设备、材料及表征仪器
        5.1.2 实验制备过程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碳纳米涂层玻璃纤维及其纤维布的性质
        5.2.2 纤维在树脂中的分布
        5.2.3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
        5.2.4 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5.2.5 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黑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1 白炭黑结构与改性
    6.2 新型黑白炭黑的制备
        6.2.1 实验材料及配方
        6.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6.2.3 制备工艺
    6.3 黑白炭黑表征和分析
    6.4 黑白炭黑橡胶复合材料性能
        6.4.1 硫化性能
        6.4.2 机械性能
        6.4.3 橡胶复合材料Payne效应
        6.4.4 橡胶复合材料动态黏弹性能
        6.4.5 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表论文
    申请及已授权专利
    个人荣誉
    科研项目
作者和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基于镀银纱线的加热织物制备及其热力学性能研究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自加热服装
        1.2.1 太阳能加热服装
        1.2.2 相变发热服装
        1.2.3 吸湿发热服装
        1.2.4 化学能发热服装
        1.2.5 电发热服装
    1.3 电加热元件材料制备及应用
        1.3.1 金属材料
        1.3.2 石墨类材料
        1.3.3 导电高聚物
        1.3.4 镀金属类材料
        1.3.5 其他材料
    1.4 现有加热织物和服装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镀银纱线热力学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2 测试部分
    2.3 结果和讨论
        2.3.1 镀银纱线热老化测试
        2.3.2 镀银纱线耐水洗性能研究
        2.3.3 镀银纱线电热稳定性研究
        2.3.4 不同织物基底上镀银纱线温度分布研究
        2.3.5 镀银纱线加热测试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镀银纱线热力学理论模型的建立及有限元仿真模拟
    3.1 引言
    3.2 镀银纱线热力学理论分析及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3.2.1 传热学基本理论
        3.2.2 集总参数法
        3.2.3 镀银纱线在空气中温度变化问题分析
        3.2.4 镀银纱线在织物中温度变化问题分析
        3.2.5 镀银纱线数学建模计算结果与验证
    3.3 镀银纱线有限元仿真模拟
        3.3.1 ANSYS软件处理热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3.2 单根镀银纱线在空气中的有限元模拟及结果验证
        3.3.3 镀银纱线与织物复合加热热场有限元模拟
        3.3.4 两根镀银纱线在织物中热场分布有限元模拟
        3.3.5 多根镀银纱线复合织物热场分布有限元模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镀银纱线加热织物制备及热力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镀银纱线发热织物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于刺绣法制备镀银纱线发热织物电热性能分析
        4.3.2 基于针织法制备镀银纱线发热织物电热性能分析
        4.3.3 基于梭织法制备镀银纱线发热织物电热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吡咯加热织物及其热力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5.2.2 聚吡咯涂层织物的制备
        5.2.3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聚吡咯涂层织物表面形貌表征和红外光谱分析
        5.3.2 聚吡咯涂层织物制备工艺讨论
        5.3.3 聚吡咯涂层织物热力学性能研究
        5.3.4 耐水洗性能
    5.4 加热织物性能对比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镀银纱线和刺绣法的电加热服装的制备及其热力学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6.2.2 电加热服的制备
        6.2.3 电加热服装基于通断温度控制评价系统的功率消耗测试
    6.3 结果和讨论
        6.3.1 预设温度与功率消耗关系讨论
        6.3.2 环境温度与功率消耗关系讨论
        6.3.3 不同部位加热织物功率消耗对比
        6.3.4 输出功率对功率消耗影响
        6.3.5 加热服装消耗功率预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磁辐射的产生和危害
        1.1.1 电磁辐射的来源
        1.1.2 电磁辐射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害
    1.2 电磁辐射的防护
    1.3 国内外电磁屏蔽服测试方法及相关标准的研究
        1.3.1 电磁屏蔽服测试方法的发展和现状
        1.3.2 屏蔽服屏蔽效能的相关标准
    1.4 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5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5.1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1.5.2 本文的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屏蔽效能评价方法
    2.1 场屏蔽效能
        2.1.1 场的屏蔽原理
        2.1.2 场屏蔽效能的概念与表示
        2.1.3 材料的场屏蔽效能计算
    2.2 SAR比吸收率
        2.2.1 SAR比吸收率的概念与表示
        2.2.2 SAR比吸收率的计算与转化
        2.2.3 基于场的SE与基于SAR的SE在应用上的区别
    2.3 计算与结果分析
    2.4 屏蔽服仿真与仿真结果分析
        2.4.1 仿真软件介绍
        2.4.2 屏蔽服与人体模型的建立
        2.4.3 各项仿真设置
        2.4.4 仿真过程
        2.4.5 屏蔽服基于场的SE与基于SAR的SE的仿真结果分析
    2.5 填充材料影响的初步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3.1 屏蔽服屏蔽效能多点测试体系的建立
        3.1.1 整体测试布置
        3.1.2 测试场地的选取
        3.1.3 人体模型
        3.1.4 人体组织等效材料
        3.1.5 测试仪器
        3.1.6 发射天线到人体模型的距离
    3.2 测试内容与测试步骤
        3.2.1 测试内容
        3.2.2 测试步骤
    3.3 屏蔽服基于场的SE与基于SAR的SE的测试结果分析
    3.4 填充材料对屏蔽效能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3.5 受试部位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分析
        3.5.1 扩大范围进行仿真
        3.5.2 结果与受试部位屏蔽效能影响分析
        3.5.3 从暴露限值角度分析不同受试部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护目镜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研究
    4.1 护目镜及其使用状态介绍
        4.1.1 护目镜简介
        4.1.2 护目镜使用状态分析
    4.2 护目镜屏蔽效能测试方法
        4.2.1 护目镜屏蔽效能测试的特点
        4.2.2 测试布置
        4.2.3 测试步骤
    4.3 护目镜屏蔽效能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4.3.1 护目镜测试仿真
        4.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多种中间相沥青纤维的氧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炭纤维的发展
        1.2.1 国外炭纤维的发展
        1.2.2 国内炭纤维的发展
    1.3 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的制备
        1.3.1 调制中间相沥青
        1.3.2 融熔纺丝
        1.3.3 预氧化
        1.3.4 炭化
        1.3.5 石墨化
    1.4 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4.1 复合材料的界面
        1.4.2 炭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1.4.3 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1.4.4 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1.4.5 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背景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
    2.1 中间相沥青的性质
    2.2 中间相沥青融熔纺丝
    2.3 热重分析(TGA)
        2.3.1 热重分析沥青纤维氧化的影响因素
        2.3.2 沥青纤维热稳定性
        2.3.3 恒温模式氧化
        2.3.4 升温模式氧化
    2.4 管式炉氧化
    2.5 管式炉炭化
    2.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2.7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
    2.8 热机械分析(TMA)
    2.9 纳米压痕显微分析
第3章 热重分析研究中间相沥青纤维的氧化
    3.1 引言
    3.2 热重分析中间相沥青纤维氧化的影响因素
        3.2.1 气体流量
        3.2.2 样品量
        3.2.3 升温速率
        3.2.4 中间相沥青的形态
    3.3 不同中间相沥青纤维在氮气中的热稳定性
    3.4 恒温模式氧化
        3.4.1 中间相沥青纤维恒温氧化增重
        3.4.2 中间相沥青纤维恒温氧化的速率参数
    3.5 升温模式氧化
        3.5.1 中间相沥青纤维升温氧化增重
        3.5.2 中间相沥青纤维升温氧化增重速率
    3.6 稳定化纤维的炭化
    3.7 炭纤维的形貌观察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纤维的成分及炭化纤维的结构分析
    4.1 引言
    4.2 氧化纤维的径向氧分布
        4.2.1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测试纤维氧含量的难点
        4.2.2 氧化纤维的径向氧分布
    4.3 氧化纤维的热机械性能
        4.3.1 中间相沥青原丝的热变形
        4.3.2 氧化纤维的热变形
    4.4 纤维的纳米压痕测试分析
        4.4.1 纳米压痕技术测试纤维力学性能
        4.4.3 纳米压痕技术应用于炭纤维测试存在的问题
    4.5 炭纤维的原纤结构观察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废轮胎等离子体催化炭化制取高性能导电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1.1 废轮胎热解技术研究现状
        1.1.1 真空热解技术
        1.1.2 微波热解技术
        1.1.3 熔融盐热解技术
        1.1.4 催化热解技术
        1.1.5 共热解技术
        1.1.6 等离子体热解技术
        1.1.7 其他热解技术
    1.2 炭黑导电性能研究
        1.2.1 抗静电和导电材料
        1.2.2 雷达吸波材料
        1.2.3 电磁屏蔽材料
    1.3 气固喷动—流化床概述
        1.3.1 气固喷动-流化床发展简介
        1.3.2 气固喷动-流化床的工业应用与热解研究进展
    1.4 等离子体技术
        1.4.1 等离子体概念及分类
        1.4.2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技术
        1.4.3 等离子体技术在热解领域的应用研究
    1.5 课题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课题创新之处
    1.6 小结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设计
    2.1 等离子体喷动流化床热解装置
        2.1.1 等离子体发生器
        2.1.2 喷动流化床装置
        2.1.3 螺旋进料器
        2.1.4 气体收集
        2.1.5 固体收集
    2.2 采样与制备
        2.2.1 稻壳
        2.2.2 轮胎粉
        2.2.3 石英砂
        2.2.4 催化剂
    2.3 实验设计
        2.3.1 管式炉热解实验
        2.3.2 等离子体固定床热解实验
        2.3.3 喷动流化床冷态实验
        2.3.4 等离子体喷动流化床热解实验
    2.4 分析系统
        2.4.1 气相色谱仪
        2.4.2 炭黑性能分析仪器
        2.4.3 炭黑电阻率测量装置
    2.5 小结
第三章 废轮胎等离子体热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3.1 模拟 C-H-O-N-S 体系多相平衡体系
        3.1.1 不考虑气氛时 C-H-O-N-S 体系的热力学平衡体系
        3.1.2 C、H 生成物的存在形式
        3.1.3 含 O 生成物的存在形式
        3.1.4 含 N 生成物的存在形式
        3.1.5 含 S 生成物的存在形式
    3.2 模拟轮胎粉气化分析
        3.2.1 热解气氛对制取炭黑的影响
        3.2.2 热解气流量对制取炭黑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废轮胎等离子体热解实验研究及产物分析
    4.1 废轮胎等离子体固定床热解实验结果分析
        4.1.1 热解功率对热解结果的影响
        4.1.2 热解时长对热解结果的影响
        4.1.3 催化剂比例对热解结果的影响
        4.1.4 不同催化剂对热解结果的影响
        4.1.5 轮胎粉粒径对热解结果的影响
    4.2 废轮胎等离子体喷动流化床热解实验结果分析
        4.2.1 气体产物
        4.2.2 固体产物
    4.3 其他热解炭黑分析
        4.3.1 废轮胎管式炉热解炭黑
        4.3.2 稻壳等离子体固定床热解炭黑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8)竹文化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由浙江安吉民居中竹的生态应用得到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本课题所处的时代背景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竹在浙江安吉民居中的地位与生态价值
    2.1 竹在浙江安吉传统民居中的应用概况
        2.1.1 建筑上对竹的利用
        2.1.2 竹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
        2.1.3 园林景观上对竹的利用
    2.2 生态意义上对竹的再认识
        2.2.1 竹的材料特性
        2.2.2 竹的性能优点
    2.3 竹的生态价值
        2.3.1 竹的可持续发展观
        2.3.2 竹的绿色设计概念
第三章 中国传统竹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
    3.1 中国的传统竹文化
    3.2 竹文化与设计文化
        3.2.1 竹文化的艺术性
        3.2.2 设计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3.2.3 设计艺术与技术
    3.3 竹文化与生态文化
        3.3.1 室内环境设计中的生态文化
        3.3.2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观
第四章 竹的生态利用在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4.1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4.2 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与“家具屋”
        4.2.1 “竹屋”——隈研吾
        4.2.2 “家具屋”——坂茂
    4.3 土宅——张永和
    4.4 马德里巴拉加斯国际机场——理查德·罗杰斯等
第五章 竹在现代民居室内设计中的生态应用探讨
    5.1 室内环境生态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5.1.1 室内环境生态设计的起源
        5.1.2 室内环境生态设计的发展方向
    5.2 竹生态设计观的发展与利用前景
        5.2.1 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健康问题
        5.2.2 经济投入与节能效应
    5.3 浙江安吉地区竹的生态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5.4 新技术条件下对竹材的重新开发及利用
        5.4.1 竹炭在室内设计中的生态价值
        5.4.2 竹炭的生产工艺和使用方法
第六章 结论
参考书目
详细摘要

(9)超声—微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ITO和CIO纳米粉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纳米材料的特性、用途、制备及表征
        1.1.1 纳米材料的特性
        1.1.2 纳米材料的用途
        1.1.3 纳米材料的制备
        1.1.4 纳米材料的测试技术和表征方法
    1.2 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
    1.3 透明导电氧化物ITO纳米材料的质量标准和结构特性
        1.3.1 ITO纳米材料的质量标准
        1.3.2 纳米ITO的结构特性
        1.3.3 纳米ITO的光学特性
        1.3.4 纳米ITO的电学特性
    1.4 纳米ITO的应用
        1.4.1 纳米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
        1.4.2 纳米ITO粉的应用
    1.5 ITO的资源、生产及消费市场
        1.5.1 ITO资源
        1.5.2 ITO生产及消费市场
    1.6 纳米CIO材料特性和应用
        1.6.1 纳米CIO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特性
        1.6.2 纳米CIO材料的结构
        1.6.3 纳米CIO材料的应用
    1.7 纳米ITO材料和CIO材料的应用
    1.8 纳米ITO和CIO粉的制备
        1.8.1 纳米ITO粉的制备
        1.8.2 纳米CIO粉的制备
    1.9 超声波的应用
        1.9.1 超声波的工作原理
        1.9.2 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材料
    1.10 微波的应用
        1.10.1 微波加热原理
        1.10.2 微波干燥煅烧技术的特点及与常规干燥、煅烧技术比较
    1.11 纳米粉体的团聚与消除
        1.11.1 纳米粉体产生团聚的机理
        1.11.2 团聚的消除方法
    1.12 小结
第二章 论文选题
    2.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研究的主要关键技术
    2.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2.5 研究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2.5.1 实验方案
        2.5.2 技术路线
    2.6 小结
第三章 超声—微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TO粉体实验
    3.1 实验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3.2 实验原理及工艺流程
        3.2.1 超声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TO粉前驱体基本原理
        3.2.2 实验工艺流程
    3.3 实验装置
        3.3.1 纳米ITO粉前驱体合成反应实验装置
        3.3.2 微波干燥、煅烧前驱体实验装置
    3.4 纳米ITO粉体的性能测试与表征仪器
    3.5 小结
第四章 超声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ITO粉前驱体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反应沉淀剂的选择
    4.2 反应温度对ITO粉末粒度的影响
    4.3 溶液PH值对ITO粉末粒径的影响
    4.4 反应时间对ITO粉末粒度的影响
    4.5 分散剂的作用
    4.6 溶液中IN~(3+)浓度对ITO粉末粒度和回收率的影响
    4.7 氨水浓度对ITO粉末粒度的影响
    4.8 共沉淀液相反应中析出ITO前驱体固相纳米粒子的机理分析
        4.8.1 液相反应中析出前驱体固相纳米粒子的成核和生长机理
        4.8.2 超声波对前驱体颗粒的成核和生长的影响
        4.8.3 有无超声波分散的比较
    4.9 小结
第五章 微波干燥煅烧制备纳米ITO粉体实验结果与讨论
    5.1 纳米ITO粉前驱体TG-DTA表征
    5.2 微波干燥纳米ITO粉前驱体
        5.2.1 微波干燥过程讨论
        5.2.2 纳米ITO粉前驱体的微波干燥与常规方法的比较
    5.3 纳米ITO粉前驱体的微波煅烧
        5.3.1 马弗炉煅烧过程讨论
        5.3.2 微波煅烧过程讨论
        5.3.3 微波煅烧与马弗炉煅烧制备纳米ITO粉体的比较
    5.4 微波干燥煅烧制备纳米ITO粉体的表征
        5.4.1 纳米ITO粉的ICP表征
        5.4.2 纳米ITO粉的电性能分析
        5.4.3 纳米ITO粉的FT-IR和UV表征
        5.4.4 纳米ITO粉的BET比表面积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纳米CIO粉体制备实验
    6.1 实验原料
    6.2 实验设备
    6.3 表征仪器
    6.4 实验方法及工艺流程
        6.4.1 固相反应法及工艺流程
        6.4.2 阳离子交互反应法及工艺流程
        6.4.3 超声—微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CIO及工艺流程
第七章 纳米CIO粉体制备实验结果与讨论
    7.1 阳离子交互反应法制备CIO粉体
        7.1.1 氢氧化铟In(OH)_3制备
        7.1.2 氢氧化铟沉淀理论
        7.1.3 制备LiInO_2粉体的反应机理
        7.1.4 CIO粉体合成的反应机理
        7.1.5 阳离子交互反应法制备纳米CIO粉体的表征
    7.2 固相法制备CIO粉体
        7.2.1 固相法CIO前驱体的制备
        7.2.2 固相法CIO前驱体的煅烧
        7.2.3 固相法制备CIO粉的表征
    7.3 超声—微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CIO纳米粉体
        7.3.1 超声化学共沉淀法CIO前驱体的制备
        7.3.2 超声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的ClO前驱体的XRD表征
        7.3.3 微波干燥煅烧制得CIO粉体的XRD分析
        7.3.4 微波干燥煅烧制备CIO粉体的SEM与EDS表征
        7.3.5 微波干燥煅烧制备CIO粉体的TEM和BET表征
        7.3.6 微波煅烧制备CIO粉体的UV和FT-IR表征
        7.3.7 微波煅烧制备CIO粉体的电性能和ICP纯度分析
    7.4 制备CIO粉体的三种方法比较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附件二 科技查新报告
附件三 申报专利申请受理书

(10)纳米二氧化锡粉体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意义
    1.1 引言
    1.2 纳米颗粒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1.2.1 纳米颗粒的基本性质
        1.2.1.1 "界面效应"
        1.2.1.2 "小尺寸效应"
        1.2.1.3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2.1.4 "久保效应"
        1.2.1.5 "量子尺寸效应
        1.2.2 纳米粉体的制备
        1.2.3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粉体技术
        1.2.4 纳米粉体的应用
        1.2.4.1 电子行业
        1.2.4.2 化工行业
        1.2.4.3 轻工行业
        1.2.4.4 医学
        1.2.4.5 军事
        1.2.4.6 高性能的催化剂
    1.3 纳米二氧化锡的性质及应用
        1.3.1 二氧化锡简介
        1.3.2 纳米二氧化锡的应用
        1.3.2.1 气敏材科
        1.3.2.2 湿敏材料
        1.3.2.3 压敏陶瓷
    1.4 纳米二氧化锡粉体的制备
        1.4.1 气相法
        1.4.2 液相法
        1.4.3 固相合成法
    1.5 纳米SnO_2的气敏机理与气敏特性
        1.5.1 SnO_2的气敏机理
        1.5.2 气敏特性
    1.6 研究内容与选题意义
第二章 纳米SnO_2粉体的反应釜制备
    2.1 实验体系1
        2.1.1 实验部分
        2.1.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1.2 粉体制备
        2.1.1.3 分析与表征
        2.1.2 结果与讨论
        2.1.2.1 焙烧温度的确定
        2.1.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2.1.2.3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2.1.3 机理研究
        2.1.4 小结
    2.2 实验体系2
        2.2.1 实验部分
        2.2.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2.2.1.2 粉体制备
        2.2.1.3 分析与表征
        2.2.2 结果与讨论
        2.2.2.1 水热温度的影响
        2.2.2.2 水热时间的影响
        2.2.2.3 pH 的影响
        2.2.3 小结
    2.3 实验体系3
        2.3.1 实验部分
        2.3.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2.3.1.2 粉体制备
        2.3.1.3 分析与表征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水热温度的影响
        2.3.2.2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2.3.2.3 产物结晶性的确定
        2.3.2.4 颗粒形貌的判定
        2.3.3 小结
第三章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SnO_2粉体
    3.1 旋转填充床以及微观混合
        3.1.1 旋转填充床简介
        3.1.2 微观混合的重要性
        3.1.3 关于本研究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2 粉体制备
        3.2.3 分析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粉体表征
        3.3.2 水热温度的影响
        3.3.3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3.3.4 水热时间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四、中化纺电磁波屏蔽织物扩大生产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SI教学构建高中化学深度学习课堂的实践研究[D]. 罗侠.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聚合物热解碳纳米涂层无机增强体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D]. 高晓东.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基于镀银纱线的加热织物制备及其热力学性能研究与仿真[D]. 李雅芳. 天津工业大学, 2017(08)
  • [4]屏蔽服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研究[D]. 张书轶. 东南大学, 2016(03)
  • [5]多种中间相沥青纤维的氧化特性研究[D]. 李维维. 湖南大学, 2014(04)
  • [6]废轮胎等离子体催化炭化制取高性能导电炭研究[D]. 杨兴. 广州大学, 2013(04)
  • [7]高性能纤维及纳米纤维的竞争态势[J]. 罗益锋.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009(05)
  • [8]竹文化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由浙江安吉民居中竹的生态应用得到的启示[D]. 陈留月.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9]超声—微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ITO和CIO纳米粉体的研究[D]. 宋宁.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 [10]纳米二氧化锡粉体的制备与表征[D]. 李振昊. 北京化工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中化纺织电磁波屏蔽布扩建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