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误封入蛛网膜下腔一例报告

神经根误封入蛛网膜下腔一例报告

一、神经根封闭误入蛛网膜下腔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火文,吴昊,谢远龙,蔡林,雷军[1](2020)在《胸腰段硬膜外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胸腰段硬膜外囊肿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6 月至 2018 年6 月,在我院经治的 20 例胸腰段硬膜外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男 9 例,女 11 例,年龄 20~63 岁,平均43.3 岁;胸段 13 例,腰段 7 例,合计胸腰段 20 例。手术治疗 15 例,保守治疗 5 例。比较手术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关键肌肉力量 0~5 级评分、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评分、脊髓功能状态。结果根据 Nabors 分型,Ia 型 13 例,II 型 7 例。15 例行囊肿切除术,4 例无明显手术适应证者行保守治疗,1 例拒绝手术。13 例腰背部疼痛者 VAS 评分,术前 (5.60±2.05) 分,术后 (1.67±0.60) 分,较术前明显降低 (P<0.05);4 例肢体放射性疼痛者 VAS 评分,术后 VAS (2.00±0.70) 分,较术前 (6.75±0.82) 分,显着降低 (P<0.05)。2 例肢体无力者,术后肌力提高1~2 级。1 例括约肌功能障碍者,术后 JOA 评分 (3 分) 较术前 (2 分) 提高。术后随访,脊髓功能状态据 McCormick 分级,都达到 I 级。随访 MRI 检查未见囊肿复发。X 线未见脊柱畸形等情况。结论 MRI 是诊断硬膜外囊肿的首选,术前明确囊肿定位,术中尽量不影响脊柱稳定性,尽可能将囊肿完整切除,可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

高光伍[2](2019)在《B超引导下两种不同穿刺途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趋于上升和年轻化,尤其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占颈椎病的60~70%;神经根型颈椎病病程长、症状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尚无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就是来探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造福。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颈椎椎旁神经阻滞、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椎旁神经阻滞组46例采用B超引导下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阻滞组46例采用B超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治疗,比较两组麻醉药物用量、疗效、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1.基线资料:椎旁神经阻滞组2例未完成治疗和随访,神经根阻滞组1例未完成治疗和随访。两组性别、病程、年龄构成,X线摄片生理曲度改变、椎间孔狭窄,CT检查骨刺压迫神经根或椎间盘退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缓解: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根阻滞组治疗后VA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椎旁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椎功能障碍改善:疗程结束后,两组疼痛强度、提起重物、阅读、个人护理、注意力集中、头痛、睡眠、娱乐、工作、驾驶评分和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根阻滞组治疗后疼痛强度、提起重物评分和总评分均低于椎旁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效:两组治疗前症状量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个疗程结束后、疗程结束后4周、8周症状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根阻滞组1个疗程结束后、疗程结束后4周、8周症状量化评分均高于椎旁神经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根阻滞组1个疗程结束后、疗程结束后4周、8周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97.78%、97.78%,均高于椎旁神经阻滞组的86.36%、86.36%、84.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药物用量:神经根阻滞组罗哌卡因、复方倍他米松用量均少于椎旁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神经根阻滞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8%,椎旁神经阻滞组为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药物误入血管、误入蛛网膜下腔的病例。结论B超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治疗CSR穿刺成功率高,对疼痛、颈椎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颈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

邱觅真,万权,张达颖[3](2016)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应用已40余年。研究表明胶原酶注入病变椎间盘后水解胶原分子为相关氨基酸,最终被机体吸收,但其水解的具体过程仍待进一步研究。近年临床研究证明:注射部位和剂量与安全效果高度相关;小剂量胶原酶突出物注射或盘内外联合注射可获较好远期效果;小剂量胶原酶注射联合射频可减少正常椎间盘水解,提高整体效果,并已在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证实。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仍是临床经典、安全及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蒋焕伟[4](2016)在《腰骶部硬膜外置管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认为硬膜外腔是由神经根、静脉、动脉、淋巴管和脂肪组织填充而成的连续性空间。最新的研究发现,腰骶部硬膜背部与周围椎管壁之间存在正常连接结构,史本超等称其为膜椎韧带,并指出该韧带与硬膜外麻醉置管失败有关。研究发现,膜椎韧带在硬膜外腔中散在分布表面附有脂肪组织,有的形成矢状隔膜,将硬膜外腔分隔开来,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区室。这种区室结构造成了硬膜外腔的连续性中断,导致液体流动分布不均,可以解释局麻药注入后产生的单侧或局部硬膜外阻滞现象。据报道,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时,硬膜外阻滞不全的发生率为1.7%,有时多次置管也不能改善,硬膜外膜椎韧带和脂肪组织形成的区室,造成局麻药分布不均,可能是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格式解剖学中记载,硬脊膜连接到衬在椎管内表面组织上的一些纤维束称之为Meningovertebral韧带。硬膜背部连接韧带的命名较为混乱,国外部分文献将其与硬膜腹侧连接韧带统称Hofmann韧带,对硬膜外腔背侧的连接韧带研究较少。Geers等研究中,将硬膜外腔以神经根为界分为前后腔,前后腔分布的膜椎韧带作用不同。最新的研究报道中将硬膜外腔膜椎韧带分为两部分,位于前腔的Hofmann韧带和位于后腔的背侧膜椎韧带。有研究指出,胎儿硬膜外腔被结蹄组织包绕,随着胎儿发育,这些结蹄组织逐渐被吸收,成为不规则的形状,但可以清楚区分前后部和侧部,由于后部吸收较多,前部吸收较少,导致成人背侧膜椎韧带相对分布较少。Solarogl等将手术中硬膜外后腔L5水平发现的硬膜与黄韧带间连接韧带,称之为ATA韧带,张一模等将其称之为硬脊膜黄韧带间韧带。第四十版格氏解剖学中报道,椎管内硬脊膜通过纤维束与后纵韧带相连,在椎管尾端表现尤为突出。通过这些称为meningovertebral韧带的纤维束,把硬脊膜与椎管内表面相连接。这些韧带组织在椎管不同部位分布不同,通常在椎管前方和侧方发育比较完善,这些条索状韧带将神经根髓鞘固定起来,起到保护神经根的作用。早在1963年,Luyendijk在硬膜外腔造影时,观察到造影剂在硬脊膜背侧中央部分存在缺失现象,并把发生的原因归结于硬脊膜背侧中线区的存在皱褶结构。他曾对硬脊膜背侧中线区的皱褶提出假设,认为这些皱褶正是连接椎管内壁和硬脊膜之间的特殊结构,对于固定硬脊膜和脊髓发挥着重要的功能。1986年,Blomberg等又有新的发现,他们利用先进的内窥镜技术深入观察腰部椎管硬膜外腔结构。当内窥镜进入椎管内发现,48例标本腰部椎管内硬膜外腔中均存在许多形态各异的丝状或条索状组织,这些组织甚至可形成膜状外观。这些组织将硬脊膜和黄韧带紧密连接起来,且分布很有规律,主要分布于硬脊膜背部和两侧。通过这种连接机构,硬脊膜被牢固的固定于硬脊膜后腔,并且导致硬脊膜后腔中线处明显变窄,与传统认为椎管内硬膜外腔在中线处最宽的观点相悖。中线区连接结构的存在,可以部分解释硬膜外麻醉穿刺过程中意外穿破硬脊膜现象,有时并非穿刺针直接穿透硬脊膜,而是硬脊膜受制于中线连接组织的牵引,硬脊膜被撕裂造成意外。据报道,腰椎硬膜外置管时可能发生意外的静脉血管损伤,导管误入静脉的发生率5%~7%。研究发现,膜椎韧带在椎板及黄韧带处直接连于椎管内小动静脉壁并与血管壁融为一体并非粘连。此前有研究报道,胎儿标本膜椎韧带组织中发现小血管。椎管内静脉丛位于疏松的网状脂肪组织内,血流呈双向性,一般进入下腔静脉。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穿刺针若不慎损伤与此韧带相连的血管,硬膜外腔血肿的可能性增加。且与膜椎韧带相连的血管大多为椎内静脉丛,由于脊柱椎管内静脉无瓣膜,损伤后止血较为困难,增加了硬膜外血肿和感染的几率。产妇椎管内脂肪组织增加,硬膜外的空间变小,腹腔压力增高,椎管内静脉压增高,椎管内静脉怒张,硬膜外穿刺置管时极易被穿刺针和硬膜外导管刺破出血,增加麻醉风险。若发现不及时,局麻药进入血管内,可能发生癫痫、心血管毒性甚至循环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毒副作用.临床麻醉中,患者凝血功能低下或血小板减少时,应特别注意防范,如果行椎管内麻醉,可以考虑用细针穿刺单次腰麻技术,尽量避免粗大的硬膜外穿刺针损伤到与膜椎韧带相连的静脉丛,造成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据报道,硬膜外导管置管技术是最困难的技术之一,虽然总的成功率接近90%,但第一次置管成功率只有60%。硬膜外腔存在膜椎韧带,导管置入时或上升过程中碰到粗大的韧带,硬膜外导管尖端可能发生卷曲,可能是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据统计,膜椎韧带与椎板或黄韧带的附着位置位于硬膜后腔的正中和旁正中,其中旁正中分左右两侧,位于正中向上的膜椎韧带占所有韧带总数的38%,左侧旁正中者占32%,右侧旁正中者占30%。目前,对于硬脊膜与椎管内壁之间的连接结构即膜椎韧带的研究较少,对腰骶部硬脊膜背部连接结构的研究尚无共识,相关报道很少,国内外麻醉解剖的书籍也鲜有提及,有待进一步研究讨论。腰骶部膜椎韧带的存在对于椎管内麻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麻醉穿刺和置管的成功率和麻醉的效果,可能增加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腰骶部膜椎韧带对椎管内麻醉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描述:(1)膜椎韧带在硬膜外腔中散在分布表面附有脂肪组织,有的形成矢状隔膜,将硬膜外腔分隔开来,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区室。这种区室结构造成了硬膜外腔的连续性中断,导致液体流动分布不均。这种区室结构导致局麻药注入后产生的单侧或局部硬膜外阻滞现象,不仅仅可能导致硬膜外阻滞麻醉早期出现阻滞不全,还有可能导致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出现镇痛效果由好变差的现象发生。据报道,硬膜外分娩镇痛时,硬膜外阻滞不全的发生率为1.7%,有时重新置管也不能改善,硬膜外膜椎韧带和脂肪组织形成的区室,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硬膜外腔区室结构的存在,提示我们在发生硬膜外麻醉效果不佳时,不宜反复多次穿刺置管,而应该及时更改麻醉方式,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2)硬膜外腔存在膜椎韧带,且在硬膜外腔背部中线区较为集中,导致硬膜外中线区空间变窄。硬膜外导管置入时或上升过程中碰到粗大的韧带,硬膜外导管尖端可能发生卷曲,可能导致置管困难的发生。据报道,硬膜外导管置管技术是最困难的技术之一,虽然总的成功率接近90%,但第一次置管成功率只有60%,第一次置管成功率较低。(3)膜椎韧带有时可与血管壁相连,膜椎韧带在椎板及黄韧带处直接连于椎管内小动静脉壁并与血管壁融为一体并非粘连结构。此前有研究报道,胎儿标本膜椎韧带组织中发现小血管。硬膜外麻醉穿刺时,穿刺针若不慎损伤与此韧带相连的血管,硬膜外腔出血的风险增加。(4)硬膜外导管卷曲成圈,甚至打结,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可导致严重的后果。若拔管时不注意或使用暴力,可能造成拔管困难甚至导管断裂。硬膜外置管过程中,硬膜外导管尖端被硬脊膜和黄韧带之间的连接组织阻挡,可能是硬膜外导管发生高度卷曲的原因之一。(5)据一项大样本回顾性研究中发现,19259位产妇分娩镇痛的失败率达到12%。其中,46%的产妇通过调整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7.1%的产妇需要重新硬膜外穿刺置管才能改善,约1.9%的产妇甚至需要多次置管才能改善镇痛效果。总的来说,98.8%的产妇最后达到了满意的镇痛效果。在一个涉及4240位产科镇痛的研究中,发现有13.1%的重新置管率,但总的满意度达到了98%。可以通过对椎管内硬膜外腔膜椎韧带结构的认识,运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失败原因的分析,采取不同的方法积极补救。为进一步探索硬膜外置管失败的解剖学原因,揭示腰骶部硬膜背后部膜椎韧带与硬膜外麻醉置管的关系,减少硬膜外置管失败率,我们通过在尸体标本上模拟硬膜外置管并对相关结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内窥镜观察硬膜外腔膜椎韧带的结构,对观察结果记录和拍照。期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增加对硬膜外腔结构的了解,让更多的麻醉医生认识膜椎韧带的存在,以及膜椎韧带对椎管内麻醉的影响,并将解剖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第一章腔镜下腰骶部硬膜外腔的原位解剖学观测目的:采用先进的硬膜外腔内窥镜技术,在不改变周围原始结构的情况下观察腰骶部硬膜外腔并进行拍照、记录,揭示硬膜外腔硬膜外麻醉相关解剖学结构,为临床麻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具正常成人防腐尸体标本(年龄30-70岁,平均57岁)全部由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排除腰骶部病变、畸形和腰骶部椎管手术者。常规方法打开胸腹腔前壁,解剖剥离椎旁肌,从T12-L1椎间盘处横断脊柱,采用直径小于5mm的内窥镜探头,探查椎管后部硬膜外腔,在不改变周围原始解剖结构的情况下观察硬膜外腔,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拍照。内窥镜观察结束后,用电锯从L1-S1节段锯断两侧椎弓根,尽量避免损伤椎管内壁与硬脊膜之间的连接组织结构,打开硬膜外腔,观察硬膜外后腔结构并拍照。结果:所有标本硬膜外后腔均观察到大量形态各异的椎管后壁和硬脊膜接韧带的存在,这些韧带主要分布在硬膜外腔的背面和侧面。30例标本均可以观察到中线连接韧带,这些韧带连接黄韧带和硬脑膜,起固定硬脊膜到黄韧带上的作用,硬膜外中线区的空间明显缩窄。有些连接的膜椎韧带非常坚韧和粗壮,少数硬脑膜和黄韧带被膜椎韧带牵扯,距离很短。膜椎韧带在脊柱区特别发达,少数甚至形成了完整的膜样外观,将硬膜外腔完全分隔开来。部分膜状韧带很长,有的甚至跨越了两个脊椎节段。部分韧带强度很大,须用较大的力量才能撕开,少数韧带发育非常粗壮,即使用力推挤也很难破坏膜椎韧带的连接。硬膜外后腔的椎管内壁和硬脑膜的连接韧带上观察到充盈的静脉血管穿行,有些静脉与膜椎韧带直接相连。结论:硬膜外后腔存在大量连接椎管后壁和硬脊膜的膜椎韧带,这些韧带固定硬脊膜,导致硬膜外中线区空间变窄。少数膜椎韧带呈膜状外观,将硬膜外空间分隔成几个部分。腰骶部膜椎韧带的分布及形态学特点,可能是硬膜外阻滞不全、单侧阻滞、导管打折、置管困难和硬膜外腔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的解剖学因素。第二章腰骶部硬膜外导管置管的应用解剖学观测目的:为临床腰椎硬膜外麻醉置管提供详实的解剖学依据,提高麻醉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方法:50例成人防腐尸体标本(年龄43~72岁,平均55岁),模拟腰椎硬膜外置管。电锯自两侧椎弓根处切开骨性椎管,切断并分离硬膜与前方椎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仔细观察导管与硬膜后隙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相关硬膜后隙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及照相。结果:观察硬膜外导管尖端的位置,发现有3例顶在膜椎韧带上并发生卷曲成圈,其中一例导管扭曲成“9”字形,有2例导管尖端进入椎间孔神经根附近,有5例穿破了椎内静脉丛。膜椎韧带的形态自细长条带到宽大厚韧的片状都有出现,有的细如蚕丝,有的厚如粉条,有的甚至形成正中矢状隔膜。韧带多分布于硬膜背部正中或旁正中。膜椎韧带自L1到S1逐渐发育的越来越粗壮,在L5及S1水平,韧带最为密集、粗壮,呈蜘蛛网状外观。膜椎韧带向后方多附着于黄韧带与椎板处,黄韧带附着点相对较多。一些韧带直接与椎管内血管壁相连。其中对硬膜外置管影响较为明显的是薄片型和正中失状隔膜型膜椎韧带。结论:硬膜外后隙中存在恒定的韧带结构,形状多变,有时与静脉丛相连,与硬膜外置管失败,麻醉分布不均匀及出血有关,麻醉医师应了解并重视该韧带的存在,尽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第三章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失败的原因及处理的办法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958例,取L2-3间隙行硬膜外阻滞向头侧置管4cm,采取连续输注加产妇自控的方法行分娩镇痛。若VAS疼痛评分大于5分为判定镇痛失败,给予退管1-2cm,或者重新穿刺置管,或者改腰硬联合麻醉等方法处理。记录VAS评分和产后24h满意度。结果:镇痛失败144例,其中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47例,硬膜外导管被血凝块阻塞13例,硬膜外导管打折9例,单侧阻滞或阻滞不全31例,硬膜外导管移位37例,导管脱出硬膜外腔5例,硬脊膜穿破2例。硬膜外镇痛失败率为15.0%,其中87例通过简单调整(退管1-2cm)、48例需重新硬膜外置管、9例改腰硬联合麻醉后达到满意的效果。产后24h产妇满意度评分达到8分以上者921例,总的满意率为96.1%。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失败率高达15%,根据不同失败原因,采取撤管1-2cm、重新穿刺或改腰硬联合麻醉等补救措施,可以改善麻醉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何伟,朱纯纯,王玲春,李影,朱开来,张旭彤,刘若海,李军[5](2013)在《新专利轨道式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比观察轨道式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及传统Tuohy针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20例施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患者,选择L3-4间隙穿刺,随机分为轨道式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组(A组)和传统Tuohy针组(B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在穿刺准确性、穿刺时间、麻醉平面、穿刺时不良反应、麻醉效果等方面的不同。结果:两组穿刺时间、穿刺准确性、麻醉效果、穿刺时不良反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麻醉平面低于B组(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轨道式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麻醉平面可控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江涛[6](2012)在《利多卡因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建立多种条件影响下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的死后再分布模型;2.建立生物检材中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的HPLC同时测定方法;3.研究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各脏器死后再分布的特点及其规律,比较不同死亡条件以及不同死后心脏处理方式下,利多卡因及其代谢物MEGX的死后再分布特点,为利多卡因麻醉意外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以及死后再分布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动物模型制备:随即选取本地雄性实验犬21只分为三组,实验组1、2、3犬经蛛网膜下腔匀速注入利多卡因15mg/kg,实验组1注药后不作处理,实验组2于死后结扎出入心脏的血管,实验组3在注药时完全至于CO2环境中,于死后0h,2h,6h,10h,24h,48h,72h提取实验犬心血、肝脏、大脑、肌肉,检测各组织中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的含量,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提取对应检材作为空白对照。2.检测分析方法:取血及各组织样品,加入内标物普鲁卡因,酸化,碱化后,用乙醚提取两次,挥干,定容,保留时间定性,HPLC内标法、工作曲线法定量。3.统计学处理:实验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组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1.检测分析:心血和肝脏中利多卡因液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217X+0.019和Y=0.214X+0.113,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和0.988,线性检测范围均为(0.2~100)μg/ml、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5μg/ml或μg/g;心血和肝脏中MEGX液相色谱检测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514X+0.033和Y=0.440X+0.29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3,线性检测范围均为(0.2~20)μg/ml、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5μg/ml或μg/g,方法回收率96±9.0%-105.4±6.3%,RSD均小于5%。2.死后再分布:实验组1心血内利多卡因死后10小时含量显着增高(Ct/C0为2.03),与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血内MEGX含量10小时含量同样显着增高(Ct/C0为2.11)。肝脏内MEGX含量死后2小时达到高峰,与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期含量下降。脑组织中利多卡因变化趋势为前期持续升高,MEGX含量则表现为低浓度平衡,变化趋势不大。肌肉中利多卡因变化幅度同样较小,MEGX含量较低。实验组2心血和肌肉中利多卡因和MEGX含量稳定。死后结扎心脏后,肝脏内利多卡因含量于死后48小时浓度达到高峰,其含量与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组织中利多卡因变化趋势为前期持续升高,于死后72小时达到最高值,死后0时刻相比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实验组1和实验组2,二氧化碳吸入组(实验组3),各时间段检材内利多卡因及MEGX含量均较低,且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1.动物模型制备:本实验建立了多种条件影响下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的死后再分布模型,所建模型可用于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2.检测分析方法:本实验建立了生物检材中同时测定利多卡因及MEGX的HPLC分析方法,所建方法可用于利多卡因中毒案件法医学鉴定。3.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均可发生死后再分布;除通过血路扩散外,由心肌向心血弥散也是影响心血中利多卡因死后变化的重要因素;pH值和弥散距离均为影响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死后死后再分布的主要因素。4.在利多卡因麻醉意外的法医学鉴定中,应充分考虑利多卡因及其代谢产物MEGX死后再分布对毒物分析结果的影响,肌肉或脑可作为推测死亡当时体内利多卡因或MEGX含量含量的首选检材

杨波[7](2012)在《骶管注射疗法中激素种类、浓度及碱化溶液选择的安全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一、糖皮质激素是骶管注射疗法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也是最易滥用导致诸多临床意外发生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易导致钠水潴留,以及引起肝脏肿大和哮喘等不良反应,不同的激素引起以上不良反应的程度不同。为此,考察不同的糖皮质激素在骶管注射疗法中的安全性十分必要。但既往文献多为临床病例的报道或不同激素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基础研究匮乏。故本课题组设计实验一主要研究临床常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及曲安奈得硬膜外腔注射对SD大鼠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响,为规范化的激素安全选择与药物配伍提供实验依据。二、骶管注射疗法是从麻醉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普遍认为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糖皮质激素注入硬膜外腔直接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阻断化学刺激因了对神经根的刺激,并抑制无菌性炎症,消除水肿及抑制粘连而达到治疗目的,以致临床上有人随意加大局麻药或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以期增加临床疗效。关于麻药用量的安全性已有相关的深入研究,且已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但关于激素的用量,由于其部分不良反应并非立即出现,比如对血糖、血脂及电解质的影响等,需要经过数天甚至数周才有一定变化,故有许多医师盲目加大激素的用量,甚至将两种激素一起使用,对于激素的用量没有严格的控制。针对以上情况设计实验二主要研究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泼尼松对SD大鼠血糖、血脂及股骨头形态学的影响,为硬膜外注射激素的浓度选择提供实验依据。三、目前,注射不同的复合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各种顽固性疼痛已成为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且运用肌电图等检查手段对骶管注射前后患者神经、肌肉功能进行的研究,已进一步证实了骶管内药物注射疗法是肯定的。常用的复合药液一般多从神经根阻滞、炎症消除、血管扩张、粘连剥离及神经营养等角度考虑,但也有学者从改变骶管内环境的pH值角度着手,在治疗药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直接提高pH值,通过减轻局部组织酸中毒,降低H+和局部致痛物质的生成,以增强治疗效果。根据pH值的分配学说,如果pH值越大,则离解度越小,非离子状态的局麻药物浓度就会愈高,继而抵达神经细胞发挥作用的非离子局麻药物明显增多,最终使局麻药物的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均明显缩短。这种碱化溶液疗法从临床报道看来也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此碱性液体是否会对硬膜外腔内的组织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尚缺乏基础实验的支持,故本课题组设计实验三初步地探索硬膜外腔注射碱化溶液对SD大鼠神经根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为硬膜外注射碱化溶液提供依据。方法:一、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前3组为实验组,其中第1组为泼尼松组,硬膜外腔注射醋酸泼尼松+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比例为1ml:2ml:17m1;第2组为地塞米松组,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比例为lml:2m1:17ml;第3组为曲安奈得组,硬膜外腔注射醋酸曲安奈得+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比例为lml:2m1:17m1.第4组为对照组,硬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比例为2m1:18ml,各组药液用量均为1ml/kg/次。第5组为正常组,仅参与麻醉,不做其他任何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硬膜外腔给药每周1次,连续注射3周,注射及评估方法参照文献介绍的硬膜外穿刺造模及评估方式,将药液由腰椎5、6间隙注入到大鼠硬膜外腔。第4周统时间段采取大鼠血液,离心后仔细收集上清,用大鼠皮质醇(Cortisol)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中皮质醇含量。并取各组大鼠双侧肾上腺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常规方法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测量肾上腺皮质厚度及束状带所占的比例。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LSD法)进行统计处理,比较各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均数,肾上腺皮质厚度及束状带所占比例。二、将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前3组为实验组,分别为泼尼松低、中、高浓度组,其中泼尼松低浓度组的药物配伍为醋酸泼尼松+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用药比例为lml:2ml:17ml,泼尼松中浓度组的药物配伍为醋酸泼尼松+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用药比例为2ml:2ml:16ml,泼尼松高浓度组用药配伍为醋酸泼尼松+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比例为4ml:2ml:14ml。第4、5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正常组。对照组硬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比例为2ml:18ml,各组药液用量均为lml/kg/次。第5组为正常组,仅参与麻醉,不做其他任何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硬膜外腔给药每周1次,连续注射3周,第1次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1周均取血1次,连续对比观察各组的血糖(GLU)、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的变化,于第4周用过量的10%水合氯醛麻醉处死所有实验大鼠,取双侧股骨头,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脱钙,清水浸泡过夜,梯度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数据的方差分析进行分析。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采用多重比较方法(LSD方法)。用药前的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方差比较;用药后同一时间点的组间比较由于需要考虑用药前的因素,故采用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实验组,即碱化溶液组,不加碱化溶液的对照组,以及正常组。碱化溶液组的药物配伍为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碳酸氢钠,用药比例为lml:2ml:12ml:5ml,对照组的药物配伍为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用药比例为lml:2ml:17ml,各组药液用量均为lml/kg/次。正常组仅参与麻醉,不做其他任何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硬膜外腔给药每周1次,连续注射3周。测量实验前及第4周大鼠对机械刺激缩爪阈值,与马尾神经传导速度,并于第4周将经电生理检测完毕的大鼠取各组大鼠脊膜脊髓及神经根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常规方法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用药前的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方差比较。用药后的组间比较由于需要考虑用药前的因素,故采用协方差分析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第1、4、5组均分别与第2组、3组比较,血清皮质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肾上腺组织HE染色观察测量显示,2组和3组的束状带所占皮质的比例与1、4、5组相比下降明显(P<0.01)。实验过程中动物死亡数:第3周(即第2次注射后)泼尼松组死亡大鼠1只,地塞米松组和曲安奈得组均先后死亡2只,均表现为腹部膨隆,尸检发现腹部大量腹水,肠管胀气,推测应是钠水潴留引起的心衰致死。对照组与正常组各有1只大鼠死于实验过程中麻醉药物过量。二、(1)泼尼松高浓度组和中浓度组用药后1周GLU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2)高浓度组的血清CHO, TG均在用药后1周其升高趋势就开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用药后2周达到峰值,中浓度组CHO, TG用药后2周其升高变化趋势高于低浓度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而低浓度组相对于对照组和正常组也有轻微升高血清TG的作用;(3)高浓度组股骨头出现空骨陷窝,骨小梁排列紊乱,变短变细的情况比中、低浓度组更多见、更严重。实验过程泼尼松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各有1只大鼠出现钠水潴留且均死亡,对照组和正常组各有1只大鼠由于麻醉药物过量致死。钠水潴留的大鼠均表现为腹部膨隆,尸检发现腹部大量腹水,肠管胀气。三、实验前后各组大鼠机械刺激后肢缩爪阈值及马尾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神经根病理切片也未见明显损害改变。在实验过程中碱化溶液组中的钠水潴留发生率较其他组别高,有4只大鼠出现钠水潴留,其中3只死亡,而对照组中有2只出现钠水潴留且均死亡,正常组有1只大鼠由于麻醉药物过量致死。钠水潴留的大鼠均表现为腹部膨隆,尸检发现腹部大量腹水,肠管胀气,推测应均为钠水潴留引起的心衰致死。结论:一、硬膜外腔注射对全身影响大的长效激素,如地塞米松和醋酸曲安奈得会引起雄性SD大鼠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并导致肾上腺组织学上的萎缩改变,而使用对全身影响较小的中效激素醋酸泼尼松不会引起此类变化,可能是由于长效激素的半衰期时间较长,连续给药导致药物浓度蓄积过高,长期抑制肾上腺的正常功能所致,也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激素其效价不同引起。而且醋酸泼尼松引起钠水潴留风险较低,故进行硬膜外腔激素注射治疗时,选用以局部效应为主的中效制剂醋酸泼尼松,相对于对全身影响较大的长效制剂地塞米松和醋酸曲安奈得而言更为安全。硬膜外激素注射还存在一些少见的、潜在的、甚至严重的神经系统、周围组织器官及其他系统等并发症,如脑和脊髓梗塞、硬膜外血肿、椎间隙感染、月经紊乱、过敏等。部分并发症机制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探讨。面对以上的不安全因素,应该尽快制定一套标准的规范化操作程序来指导临床应用。在以后的科研实践中关注硬膜外注射的基础研究,并在将来的临床试验中运用标准统一的疗效监测指标与时间评估终点,且长期观察临床反应的相关因素,并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效果差异,建议多个临床中心联合研究,集合有效的资料进行循征医学分析,用科学的结论指导临床应用。二、高浓度泼尼松硬膜外腔注射对血糖、血脂产生不良影响,并使股骨头产生类似坏死的病理学变化,故行硬膜外腔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疼痛相关疾病时,应注意严格把握适应症,对于糖尿病患者,肥胖或血脂较高的患者,以及严重的骨质疏松,主要靠单侧股骨头负重,应力较为集中的患者应慎用硬膜外类固醇激素治疗,并注意不可多次注射。在多次硬膜外腔注射的其他患者中,应注意常规监测血糖、血脂、血小板及血浆黏度等这些对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便捷指标。就目前的研究结果,硬膜外腔少次低浓度的激素使用是更为安全的选择。三、碱化药液组、常规硬膜外注射药液的普通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神经根功能未发生明显敏感或迟钝的改变,也未见到明显的神经根组织学损害。表明本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药物组成并不会造成明显的神经根功能及组织学影响,是相对安全的药物选择,即碱化溶液骶管注射不会造成神经根功能及组织学的有害影响,可作为安全的配方选择。但由于长效激素有易导致钠水潴留的可能,若再加入碱化溶液更容易导致体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紊乱,从而引发钠水潴留或使钠水潴留的情况加重。考虑到钠水潴留风险的存在,相信通过减少目前临床常规的5%碳酸氢钠5ml的用量能降低此类风险的发生,至于具体的理想用量需进一步的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指导,从而更好地在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其临床价值。

宋阳,陈家骅[8](2011)在《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骶管囊肿在医学文献中[1]又称骶骨脊膜囊肿、骶骨蛛网膜囊肿、骶骨神经根囊肿等,发病机制不明,1938年Tarlov首次报道骶管囊肿。该病往往累及骶23神经后支,或背侧神经节,MRI或椎管造影可以明确显示其部位和大小,有的为多发性,有症状的仅占1%。此病由于临床上较少见,并且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内肿瘤相似,故常被误诊或漏诊,需注意鉴别[2]。骶管囊肿常有腰骶部钝痛、下肢乏力、沉重麻木等

温优良[9](2011)在《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及临床运用规范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一、模拟临床用量,研究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克服临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为临床安全配伍提供理论支持;骶管注射所致并发症多是由于局麻药剂量过大,配伍用药过多,不熟悉局部解剖以及穿刺过深等所致,由此避免此类操作可减少骶管注射疗法并发症的发生率。二、糖皮质激素是骶管注射疗法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也是最易滥用导致诸多临床意外发生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具有保钠排钾作用,大剂量应用可致血钾降低,导致低钾血症。如果激素用量太大或药物的刺激性太强,易在椎管内形成高渗透压或刺激,对神经根造成化学性刺激和脱水变性,甚至不可逆损伤,还可引起前列腺增生、过敏性皮炎、肝脏肿大和哮喘等。为此,考察糖皮质激素在骶管注射疗法中常用配伍的稳定性,为规范化的药物配伍供依据。三、骶管注射疗法是从麻醉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普遍认为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糖皮质激素注入硬膜外腔直接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阻断化学刺激因子对神经根的刺激及抑制无菌性炎症,消除水肿及抑制粘连而达到治疗目的,以致临床上有人随意加大局麻药或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以期增加临床疗效。另外,不少学者认为注入大量的等渗药液,对硬膜外腔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和压力,有可能达到钝性的无创伤性分离粘连,推移对神经根压迫的突出椎间盘,起到所谓的“液体刀”作用。更有甚者声称中药制剂如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在骶管注射疗法中的作用好过糖皮质激素,完全可以取代之!通过观测骶管注射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期探究通过增加麻醉药或糖皮质激素用量、注入大量等渗性药液或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其疗效是否优于糖皮质激素。方法:一、将骶管注射疗法常用药物配伍按照基本药物组、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医药物组等依次分为13个小组。基本药物组为局麻药(2%利多卡因、2%普鲁卡因)与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西药组为基本药物与不同西药(维生素B、碳酸氢钠注射液等)之间的配伍,中药组为基本药物与不同中药注射剂(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之间的配伍,中西医药物组为基本药物与不同西药和中药注射剂之间的配伍。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各自在0min、30min、1.0h、2.0h、4.0h时观察其外观、pH值、紫外吸光度及不溶性微粒变化,详细的检测方法及评判标准见2005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附录ⅣA,ⅥH,ⅨC。二、本课题组在进行预实验时,曾选用醋酸强的松龙悬浊液进行配伍,发现悬浊液本身较容易影响到对溶液微粒数等的观察,且考虑到本研究所涉及的配伍组别多,所以全采用水剂的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配伍稳定性研究,且所配伍的地塞米松注射液的剂量也是固定的。为此,参照上述骶管注射疗法中常用的药物配伍组方,把研究对象按照糖皮质激素的不同剂量、不同剂型及中西医药物配伍分为7个小组进一步进行专项研究。在室温下,分别配制各组药液后,测定在0min、30min、1.0h、2.0h、4.0h时各组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度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配伍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变化。三、把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地塞米松低剂量组(B组,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地塞米松高剂量组(C组,地塞米松注射液20mmg)、曲安奈德低剂量组(D组,曲安奈德注射液5mg)、曲安奈德高剂量组(E组,曲安奈德注射液20mmg)和丹参注射液组(F组,丹参注射液5ml);每组各15例,各个组别的性别、年龄、病程、突出部位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各个组别具有较好的均衡性。每组患者均按照各自的组方配制成总液量为20ml的溶液给予骶管注射。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周和2周均使用改良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M-JOA)腰痛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一、骶管注射疗法模拟临床时,13个不同配伍组别在4h内,其注射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度均无显着性改变;除基本药物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的简单配伍组等共5组别的不溶性微粒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外,其余8组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均不符合规定。二、丹参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混合配伍后立即(0min)有大量黄白色沉淀物体生成;丹参注射液组和红花注射液组各自配伍后也即有少量黄白沉淀产生,并且随着放置时间延长沉淀物增加明显。其余各组配伍后液体澄明,未见明显变色及沉淀物生成。三、除大剂量曲安奈德组出现较多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及中西医药物配伍组出现肉眼可见的大量棕色沉淀物外,其余各组别在4h内,其注射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度及高效液相色谱图均无显着性改变四、用甲醇配置曲安奈德,在13.15处有较大的色谱峰,峰型完美,所以用甲醇配置样品适合于曲安奈德的分析。分别于Omin、30min和1h、2h、4h进样,测得标示量平均值为99.85%,RSD=0.92%(n=5),表明配伍液在4h内基本稳定;但在配伍24h后可见曲安奈德注射液出现少量分解。五、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各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P<0.05),但M-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骶管注射治疗后,糖皮质激素各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生理盐水组和丹参注射液组降低明显(P<0.01),但生理盐水组和丹参注射液组、糖皮质激素各剂量组之间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六、骶管注射治疗后1周,曲安奈德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降低程度比地塞米松组明显(P<0.05),但治疗后2周,曲安奈德组与地塞米松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依据M-JOA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评定标准,改善率显示:各个组别改善率均达到优良,尤其以糖皮质激素各剂量组改善尤为明显,这表明经过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疗效确切,腰椎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DL)改善。结论:一、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越简单越稳定,不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制剂随着配伍药物成分的增加其稳定性降低,中西医药物更是不宜一起配伍使用。二、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应该严格遵循最低有效浓度和低剂量给药的原则,不宜盲目通过加大药物剂量来增强临床疗效。三、在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中,随糖皮质激素混悬液的剂量增加其药物配伍稳定性下降,不论是水剂的地塞米松注射液,还是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混悬液均不宜与中药制剂配伍。中药成分复杂,从众多中药中选出药效肯定、持久、无不良反应且适宜众多药物配伍的药物,还有待去探索研究。四、在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中,糖皮质激素混悬液之配伍液在4h内基本稳定,但最好现配现用。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中,从临床疗效观察中药制剂的作用与生理盐水无异,中药制剂在本病的治疗中仍属一种辅助作用。目前临床上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所用中药种类较多,用中药取代激素也是一个思路,但从本课题临床观察发现此类配伍还不够成熟。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中,起关键作用的仍是糖皮质激素,且临床临床疗效与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不明显相关,考虑到混悬液有误注血管的危险和骶管内结晶可引起的组织粘连等意外,建议临床运用中最好遵循低剂量给药和缓推水剂优先的原则。

宋阳[10](2011)在《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粘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骶管囊肿是一种椎管内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发病机理不明。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过去由于症状不典型,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内肿瘤相似,且受限于影像学检查手段等原因,所以容易漏诊及误诊。近年来,由于MRI检查的逐步普及,骶管囊肿在临床上诊断率日渐增高。治疗方法多样,保守治疗基本无效,外科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易致椎管内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术后复发等多种并发症,而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Fibrin Glue,又名纤维蛋白粘合剂)治疗骶管囊肿是近年来经国内外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是治疗骶管囊肿(sacral cyst)的有效方法之一。与传统外科手术比较,它具有微创操作、创伤小、费用低等优势。自2000年国内刘玉杰报道使用经皮穿刺骶管囊肿抽吸+生物蛋白胶封堵术治疗骶管囊肿后,国内很多医院开展此项微创手术治疗。我科自2008年开始使用此方法治疗骶管囊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题组拟从骶管囊肿的成因入手,对微创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对术中、后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防治。目的:探讨骶管囊肿的形成机制;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FG)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有临床症状骶神经根囊肿20例术前CT扫描,计算囊肿大致体积;在CT引导下定位穿刺,穿刺成功后不同时间点抽取1、2、3管囊肿液进行常规和生化检查;穿刺过程中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Omnipaque),依据囊肿与蛛网膜下腔是否相通分为A(n=12)、B(n=8)两组,通过Oswestry和VAS评分、MRI比较A、B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疗效;术中生命体征监测,预防过敏反应;术中、后了解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根据术中囊肿造影结果及囊肿液化验结果提示,囊肿分为A组(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型)及B组(不相通型)。A、B两组之间氯、蛋白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及不同时间点比较P均<0.05),糖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注入造影剂及生物蛋白胶后生命体征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一月与术前、术后三天比较Oswestry、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个月随访,A、B组优良率分别为83.33%和87.5%,两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行年龄、性别、体重、囊肿所在间隙、单(多)发、囊肿体积估测与疗效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术中出现血性囊液,抽不出囊液,骶神经根损伤,术后出现头痛、呕吐、症状不缓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囊肿分为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型和不相通型两种;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FG治疗骶神经根囊肿,具有微创操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

二、神经根封闭误入蛛网膜下腔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根封闭误入蛛网膜下腔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胸腰段硬膜外囊肿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二、一般资料
    三、临床表现
    四、影像学检查
    五、手术方法
    六、随访与评价
    七、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手术情况
    二、近期临床疗效
    三、随访结果
    四、典型病例
讨 论
    一、分类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治疗

(2)B超引导下两种不同穿刺途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存在的问题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颈椎、神经根解剖特点及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胶原酶的生物学特性与理化性质
2 胶原酶的来源及作用机制
3 临床适应证与禁忌证
4 操作方法
    4.1 穿刺方法与入路
    4.2 注射方法与剂量
        4.2.1 盘内注射法
        4.2.2 盘外注射法
        4.2.3 盘内外联合注射法
5 疗效评价
6 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6.1 术后疼痛反应
    6.2 化学性脑脊膜炎
    6.3 神经损伤或功能障碍
    6.4 尿潴留与肠麻痹
    6.5 椎间隙感染
    6.6 脊柱失稳性腰背痛
7 CCNL的多模式联合应用
8 总结与展望

(4)腰骶部硬膜外置管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腔镜下腰骶部硬膜外腔的原位解剖学观测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腰部硬膜外导管置管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新专利轨道式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穿刺针结构及使用方法
    1.3 麻醉分组及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统计学处理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利多卡因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骶管注射疗法中激素种类、浓度及碱化溶液选择的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硬膜外腔注射不同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肾上腺皮质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泼尼松对大鼠血糖、血脂及股骨头组织学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硬膜外腔注射碱化溶液对大鼠神经根功能和组织学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综述
    一、骶管注射疗法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二、经骶管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学证明

(8)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2 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
3 治疗方法
    3.1 手术治疗
    3.2 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治疗
    3.3 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治疗的优缺点
4 疗效评价
5 围手术期的异常事件的防治
    5.1 穿出血性囊液或穿不出囊液
    5.2 抽出囊液的量以及注入生物蛋白胶的量和穿刺与抽吸技巧的关系
    5.3 术后发热、头痛、呕吐
    5.4 其他异常事件
    5.5 术后症状不缓解和骶神经根刺伤
6 小结

(9)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及临床运用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糖皮质激素在骶管注射疗法中的配伍稳定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综述
    一、骶管注射疗法药物配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研究和非手术治疗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学证明

(10)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粘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病例选择标准
    2.2 研究对象
    2.3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2.4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患者的基本情况
    3.2 两组囊肿液的成分分析
    3.3 手术疗效
    3.4 术中、后并发症调查
4 讨论
    4.1 骶管囊肿概况
    4.2 骶管囊肿的诊断
    4.3 骶管囊肿的微创治疗
    4.4 骶管囊肿术中、后并发症防治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四、神经根封闭误入蛛网膜下腔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胸腰段硬膜外囊肿的诊断与治疗[J]. 刘火文,吴昊,谢远龙,蔡林,雷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0(05)
  • [2]B超引导下两种不同穿刺途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高光伍. 新乡医学院, 2019(06)
  • [3]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 邱觅真,万权,张达颖. 上海医药, 2016(17)
  • [4]腰骶部硬膜外置管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D]. 蒋焕伟.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5]新专利轨道式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的应用研究[J]. 何伟,朱纯纯,王玲春,李影,朱开来,张旭彤,刘若海,李军.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3(09)
  • [6]利多卡因代谢物MEGX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D]. 李江涛. 山西医科大学, 2012(03)
  • [7]骶管注射疗法中激素种类、浓度及碱化溶液选择的安全性研究[D]. 杨波.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8]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研究进展[J]. 宋阳,陈家骅. 安徽医学, 2011(07)
  • [9]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及临床运用规范化研究[D]. 温优良.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4)
  • [10]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粘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D]. 宋阳. 安徽医科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神经根误封入蛛网膜下腔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