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里佐旗M5.9级地震前吉林站变形异常特征

内蒙古巴里佐旗M5.9级地震前吉林站变形异常特征

一、内蒙巴林左旗5.9级地震前吉林定点形变异常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喜龙,杨振鹏,刘天龙[1](2019)在《辽宁高七井静水位破年变异常特征分析》文中提出高七井静水位自2018年3月27日开始出现破年变转折下降变化,并于2018年6月22日开始出现恢复变化,期间水位最大下降幅达1.65 m。针对高七井静水位此次出现的异常变化,在排除外界干扰的基础上,综合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历史震例分析结果、地震活动性分析结果、水位校测实验结果以及不同仪器水位对比观测分析结果等,显示高七井对远场映震效能较好,此次出现的异常变化真实可靠,与2018年5月28日吉林松原发生的5.7级地震有一定的成因联系,为区域构造应力调整作用引起。

赵永志,贾晓东,战晓芳,黄亮,滕藤,邹向荣[2](2014)在《朝阳地震台地倾斜观测映震效能分析与讨论》文中指出结合朝阳及周边地区地震,分析地震前朝阳地倾斜观测数据异常变化,结果表明朝阳地倾斜观测在周边Ms≥3.0级地震发生前存在较明显的震前倾向异常变化,并具有以下特征:(1)同一方位的地震,震前出现地倾斜倾向异常的分量具有统一性,且加速方向具有一致性;(2)朝阳地倾斜观测倾向异常有较强的方向性,但幅度特征不明显,与震中距关系不大。

王健[3](2013)在《林甸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5年7月25日,黑龙江省林甸县发生了5.1级破坏性地震,给油田生产和市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大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开展林甸地震发震构造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所选课题是大庆市第一个面向天然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方面的课题,旨在于通过地震发震机制的研究来科学合理地实施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论文开展了林甸地震、乾安地震及开原-赤峰断裂两侧31个地震序列对比分析,得出地震序列活动特征为主余型地震序列,起始地震为主震,余震数量少。分析了本区主压应力轴分布优势方向,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震源机制解的主压应力轴优势方向为北东45°,主张应力轴优势方向为北西30°,二者近似正交,显示出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的主应力场优势方向为北东东方向。结合松辽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地震地质构造、基本地球物理场,通过对松辽盆地盖层和深部结构重新处理和松深Ⅳ、Ⅵ大剖面解释,及对松辽盆地北部三维地震和二维地震工区进行解释,确定林甸地震发震构造为大安-德都断裂(孙吴-双辽断裂)与滨洲断裂的交汇处。在地震剖面上,深大断裂常常表现为由多条断裂构成的断裂带,从穿越震源区的松深Ⅵ地震解释剖面上可以看出,滨洲断裂也是由多条断裂构成,通过林甸地震震中在滨洲断裂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确定出发震构造位于6.432s处。采用重、磁、电、震以及钻孔资料并结合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地震学研究成果,采用分段式固定Vo、拟合β时深转换方法,求取林甸地震震源深度为13.84km。通过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滨洲断裂在松辽盆地形成过程中,一直都在持续活动,造成了松辽盆地在滨洲壳断裂两侧沉降上的差异;北西向断裂的走滑性使得滨洲断裂更易成为发震构造;历史上本区域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北西向构造。依上判断林甸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滨洲断裂的可能性大。2.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地震的准周期为20年。3.深部区域重力研究成果表明,松辽盆地是一均衡稳定的盆地,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地壳内部的不均一性引起的局部应力变化是引起大庆地震的主要原因。4.地壳内的滑脱层(低速带高导层)顶面及其附近是地震产生的主要部位,深度在10-17km。5.林甸地震的内因是由拆离面、地温异常、断裂及岩体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外因是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产生的。

杨柳,邵永新,马建英[4](2013)在《天津前兆台网映震效能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依据2002—2011年天津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统计了天津前兆台网观测项目的前兆异常情况。并以首都圈地区ML4.0以上地震和华北地区MS5.0以上地震作为震例,从总体映震能力、观测项目的映震比例、有震异常比例、前兆台网映震的方向性、各前兆学科的映震能力等方面,对天津地区前兆台网的映震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天津前兆台网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王玉莹,王爱东,赵永志,贾晓东[5](2008)在《中强地震前朝阳地震台地倾斜异常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辽宁省朝阳地震台地倾斜长期可靠的资料,在多次中强地震前出现明显的中短期异常,为预报地震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研究讨论了距朝阳台600km范围内发生的10次地震(4.5≤M≤6.2)前兆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朝阳台倾斜异常的时间、形态、方向与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异常持续时间与震中距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异常形态与地震的空间位置有关,短期异常是判定地震发生时间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判断朝阳地倾斜目前所处的异常阶段,分析预测了未来地震发生的区域和强度。

郑照福,赵谊,李继业,牟晓冬[6](2007)在《佳木斯台形变观测对东北地区几次浅震“场兆”异常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地震在主破裂前往往行成地壳变形,高应力作用下进入峰值后的变形阶段,反映到地倾斜观测日均值曲线上,表现为固体潮形变趋势异常,这些异常能否指示远距离的地震,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发现,远场前兆往往出现在对应力、应变变化反应灵敏的特殊构造部位。佳木斯台可能处于这种特殊的构造部位,对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短期前兆异常“场兆”的趋势性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王本智[7](2007)在《大庆石化尿素装置扩能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庆石化分公司日产2300吨尿素装置扩能改造工程属于大型工矿工程,并且属于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按照我国相关法规和条例,必须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本文结合工程具体特征,提出了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按Ⅲ级标准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作内容;完成对大庆石化分公司日产2300吨尿素装置扩能改造工程场址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对场址给出50年超越概率2%、10%和63%地表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反应谱和加速度时程(阻尼比为5%)。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工作任务,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区域地震活动性、区域地震地质背景、近场区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人造地震动、场地工程地震条件、场地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在大量的地震地质资料收集整理及系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场址区域和近场区地震构造、地震活动环境分析、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得出了大庆石化分公司日产2300吨尿素装置扩能工程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及其设计反应谱参数等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评价参数。同时评价结果表明,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为该场址的基本地震烈度,建筑场地稳定性以及适应性较好、无不良地质现象。评价结论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以及制定防震减灾对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张勇[8](2007)在《中国东北地区地震物理预测模型反演研究初探》文中提出本文选取中国东北地区作为物理预测地震研究的区域,因为我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有较好的规律性以及较明确的动力机制。自1900年开始,百年来,东北地区深震(mb≥6.0)及浅震(Ms≥5.0)有明显的成组性活动特征和时、空相关性;浅震强震组已完成了4次活跃期,目前正处于第5活跃期。东北地区中强地震发生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日本海板块的俯冲,日本海俯冲带大地震迁移方向对中国东北地区浅震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当迁移方向与郯庐断裂带夹角较大时(α≥70o),地震主要发生在松辽盆地及其周边;当迁移方向与郯庐断裂带夹角较小时(α<70o),地震主要发生在郯庐断裂带附近。本文建立东北地区地壳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物理预测模型,选取百年来(1900~1999年)地壳内发生的浅源中强震作为研究样本。有限元模型以东北地区地震地质条件、三维构造分区、波速结构等实际地质状况为基础,经过力学简化后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对于日本海俯冲带的俯冲位移,简化为年均位移荷载施加在模型相应位置,在其它非受力边界处建立不同刚度的弹簧单元来模拟。经过大量试算,校核有限元模型的位移荷载输入方向,通过1942年绥化地震和1986年德都群震的震源机制分析与模型计算至相应年份的最大主压应力矢量的对比贴近度较好,认为模型可以较合理的反映出研究区域应力场状况;调整模型局部的物性参数和弹簧单元刚度,使得模型边界处应力集中现象大大减小处于较合理的受力状态;逐步计算分别至1942年通辽地震和1975年海城地震前,模型在地震发生区域都有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且整个研究区域的最大应力值位置都位于地震发生位置附近;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校核,说明有限元模型作为物理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合理性。以年为单位施加位移荷载(从1900年开始计算至1999年),采用调整地震发生附近区域模型物性参数的办法模拟实际地震发生应力释放效果,经逐步推演计算后提取Mises应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计算数据统计分析,提出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活跃期临近位置的前后两次地震发生间隔时段的累积应力增量,作为一定区域内地震发生规律和进一步预测的定量化指标,并通过对内蒙古博克图和辽宁海城两地区的震例分析给予例证。本文把已经发生的地震时、空规律作为已知条件,反演研究其力学规律。初步的成果为:雅鲁河断裂及阿伦河断裂地区是低应力集中区,发生5.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地震发生频度较高,震发间隔约24年,发生双震的概率较高;海城-金州地区是高应力集中区,发生6.0级左右或更高震级地震的概率较高,震发间隔约35年;松辽盆地南北两端的通辽地区和南北河断裂以北地区也是应力集中较高的区域,发生5.9级左右地震的概率较高,但地震发生频度不高,从计算时间和累积能量来看,目前的第5活跃期内两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对于计算规律性不理想的数据及反演研究过程本身,也可以总结出很多有价值的经验。结果表明,可以从细化有限元网格、增加更多断层、建立可调性强的动态数值模型以及定量化细致考虑地震发生时调整模型的物性参数达应力释放和恢复的程度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永振,顾娜[9](2006)在《铁岭台数字形变短期异常与地震的关系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应用铁岭地震台数字形变资料,对松辽盆及其附近地区4次中强震前的异常特征及其异常特征与上述4次地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地震前出现的异常时间、幅度、形态进行了研究。

张国民,李志雄,杨林章[10](2006)在《邢台地震与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文中提出详细叙述了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的主要进展:建设成了多学科的地震观测系统,为地震预报打下了良好基础;进行了大量震例研究,初步建立了地震预报的判据和指标体系;进行了地震预报理论的实验和研究,提出了多种地震孕育发生模型及前兆机理;通过20多年的5次地震预报攻关研究,形成了数十种地震预报方法;边研究,边预报,几十年来成功地预报了20多次破坏性地震,并取得了减灾实效,使我国地震预报的科学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本文还对地震预报尚需解决的科学难题进行探讨。

二、内蒙巴林左旗5.9级地震前吉林定点形变异常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巴林左旗5.9级地震前吉林定点形变异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高七井静水位破年变异常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构造背景与观测台站概况
    1.1 区域构造背景
    1.2 基础观测资料概况
2 异常识别
    2.1 干扰因素分析
    2.2 水位校测及对比观测实验
3 讨论
    3.1 异常成因
    3.2 映震效能分析
    3.3 异常特征及地震活动性分析
4 结论

(2)朝阳地震台地倾斜观测映震效能分析与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朝阳地倾斜观测环境和仪器状况
    1.1 观测环境
    1.2 仪器状况
2 地震选择与地震分布
    2.1 地倾斜数据与震例分析
    2.2 地倾斜观测数据与震例的相关分析
    2.3 综合统计分析
3 认识和讨论

(3)林甸地震发震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发震构造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方法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震活动与林甸地震序列
    2.1 区域地震资料
        2.1.1 资料来源及概况
        2.1.2 地震资料完整性及可靠性
    2.2 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
        2.2.1 空间分布特征
        2.2.2 时间分布特征
    2.3 林甸地震序列活动
        2.3.1 开原-赤峰断裂两侧地震序列活动差异
        2.3.2 林甸地震序列特征
第3章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3.1 震源机制解测定与资料收集
        3.1.1 震源机制解测定方法
        3.1.2 林甸地震震源机制解
        3.1.3 大庆地区附近小地震震源机制解
        3.1.4 松辽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浅源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
    3.2 破坏性地震宏观破裂方向分析
    3.3 活动断裂构造应力场分析
    3.4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及主破坏方向评估预测
第4章 地质构造背景与地震烈度等震线确定发震构造
    4.1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4.1.1 松辽坳陷(Ⅲ1)
        4.1.2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槽地褶带(Ⅲ2)
    4.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
        4.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4.2.2 区域航磁场特征
        4.2.3 莫霍面深度及其轮廓特征
        4.2.4 地球物理场与地震的关系
    4.3 区域新构造运动
        4.3.1 新构造运动概况
        4.3.2 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4.3.3 新构造运动分区
        4.3.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4.3.5 现代构造运动
    4.4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
    4.5 区域地震构造分析
        4.5.1 松辽盆地地震构造
        4.5.2 嫩江断裂构造
        4.5.3 第二松花江地震构造
        4.5.4 富裕明水--绥化地震构造
        4.5.5 区域地震构造综合评价
    4.6 依据等震线确定林甸地震发震构造
第5章 利用物探方法研究林甸地震发震构造
    5.1 松辽盆地基底及深部反射结构
        5.1.1 壳内反射界面(带)
        5.1.2 地壳内部反射结构
        5.1.3 壳内控陷、控坳构造
    5.2 松辽盆地北部基底和晚期断裂特征
        5.2.1 基底断裂体系和拆离带
        5.2.2 基底断裂分布及特征
        5.2.3 基底断裂的形成和演化
        5.2.4 松辽盆地基底的形成
        5.2.5 松辽盆地北部晚期断裂特征
    5.3 林甸地震发震构造地球物理特征
        5.3.1 林甸发震构造的确定
        5.3.2 滨洲断裂具有长期活动的特点
        5.3.3 北西向断裂的走滑性使得滨洲断裂更易成为发震构造
        5.3.4 历史上本区域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北西向构造
    5.4 松深Ⅳ、松深Ⅵ地质大剖面的时深转换
    5.5 林甸地震震源深度的计算
    5.6 林甸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天津前兆台网映震效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天津前兆台网概况
2 震例的选取
3 天津前兆台网映震能力分析
    3.1 前兆异常及映震情况的判定标准
    3.2 异常情况震例统计
    3.3 映震异常的可靠性分析
    3.4 总体映震情况
    3.5 观测项目的映震比例
    3.6 测项的有震异常比例
    3.7 映震的方向性
    3.8 各学科映震能力的对比
4 结论与讨论
    4.1 前兆台网映震能力综合评述
    4.2 与1996年前天津前兆台网映震能力对比分析
    4.3 前兆观测项目多而不精
    4.4 存在的问题

(5)中强地震前朝阳地震台地倾斜异常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台站构造环境及仪器观测系统
2 震例
    2.1 彰武1988年2月25日Ms 4.8级地震
    2.2 朝阳龙潭1994年MS4.5地震和辽蒙交界敖汉1996年Ms 4.6地震
    2.3 巴林左旗2003年8月16日和东乌珠2004年3月24日Ms 5.9级地震
    2.4 河北文安2006年7月4日Ms 5.1级地震
3 异常特征分析
    3.1 异常持续时间与震中距呈线性关系
    3.2 短期异常是判定地震发生时间的重要指标
    3.3 异常形态方向与地震空间位置有关
    3.4 异常与构造的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6)佳木斯台形变观测对东北地区几次浅震“场兆”异常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佳木斯台构造环境及仪器观测系统
2 DSQ水管倾斜仪对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短期趋势性异常前兆
3 异常与地震关系
结束语

(7)大庆石化尿素装置扩能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1.1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1.1.1 松辽拗陷(Ⅲ1)
        1.1.2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槽地褶带(Ⅲ2)
    1.2 区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
        1.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1.2.2 区域航磁场特征
        1.2.3 莫霍面深度及其轮廓特征
        1.2.4 地球物理场与地震的关系
    1.3 区域新构造运动
        1.3.1 新构造运动的表现
        1.3.2 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1.3.3 新构造运动分区
        1.3.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1.4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
    1.5 区域地震构造分析
        1.5.1 工作区内主要的地震构造
        1.5.2 区域地震构造综合评价
第二章 区域地震活动性
    2.1 区域地震资料
        2.1.1 研究区空间的说明
        2.1.2 资料选取
        2.1.3 不同历史时期地震资料精度的可信程度评价
        2.1.4 部分历史地震资料的核查
    2.2 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
        2.2.1 空间分布特征
        2.2.2 研究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2.2.3 时间分布特征
    2.3 地震活动水平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2.3.1 震级频度分析
        2.3.2 极值分析
    2.4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2.4.1 震源机制解资料收集
        2.4.2 破坏性地震宏观破裂方向分析
        2.4.3 活动断裂构造应力场分析
        2.4.4 区域构造应力场综合分析和主破坏方向评估
    2.5 历史地震影响分析
    2.6 区域地震环境评价
第三章 近场区地震构造评价
    3.1 地质概况
        3.1.1 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3.2 近场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3.2.1 新构造运动特征
    3.3 近场区主要断裂活动性
    3.4 近场区地震构造综合评价
第四章 场址地震危险性分析
    4.1 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概述
    4.2 潜在震源区划分
        4.2.1 潜在震源区划分
    4.3 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
        4.3.1 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的原则
        4.3.2 东北地震区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4.3.3 各潜在震源区空间分布函数的确定
    4.4 地震动衰减关系选择
        4.4.1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4.4.2 工作区域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的确定
        4.4.3 工作区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的确定
    4.5 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结果
第五章 人造地震动
    5.1 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地震动强度包线函数参数的确定
    5.3 基岩地震动的合成
第六章 场地工程地震条件
    6.1 场地勘察
        6.1.1 场地勘察工作概述
        6.1.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概述
    6.2 土层波速测试
        6.2.1 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概述
        6.2.2 土层剪切波速测试结果
    6.3 工程场地类别划分
        6.3.1 场地判定方法
        6.3.2 场地类别
    6.4 土体动力非线性参数确定
    6.5 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第七章 场地土层地震反应计算
    7.1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7.1.1 计算模型
        7.1.2 场地土层计算模型及动力参数的确定
        7.1.3 计算结果
    7.2 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7.2.1 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
        7.2.2 结果使用规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8)中国东北地区地震物理预测模型反演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安排
第二章 东北地区区域地址构造背景
    2.1 研究范围及资料选取
    2.2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2.3 地貌及第四纪
    2.4 活动断裂与盆地
    2.5 温泉、火山和地震
    2.6 地震地质构造特征
    2.7 震例分析
第三章 东北地区地震活动性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3.1 东北地区中强震时空演变特征
    3.2 中国东北地区震源机制及其构造特征
    3.3 日本海俯冲带大震迁移对东北中强震空间分布的影响
    3.4 中国东北地区中强地震动力机制
第四章东北地区地壳三维模型
    4.1 东北地区地壳三维地质模型
    4.2 东北地区地壳三维有限元模型
第五章东北地区地壳有限元预测模型的反演研究
    5.1 研究方法概述
    5.2 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5.3 东北地区物理预测模型的震例分析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 概述
    6.2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6.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铁岭台数字形变短期异常与地震的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台址构造环境及仪器工作状态简介
2 震例
    2.1 2003年8月16日内蒙巴林左旗Ms5.9级地震 (△=340km)
        1) 铁岭台DSQ型水管仪NS向异常
        2) 铁岭台SS-Y型伸缩仪NS向异常
    2.2 2004年3月24日内蒙东乌珠穆沁旗Ms5.9级地震 (△=560km)
        1) 铁岭台水管仪NS向异常
    2.3 2005年7月25日黑龙江林甸Ms5.1级地震 (△=520km)
    2.4 2006年3月31日吉林乾安Ms5.0级地震 (△=270km)
        1) 水管仪异常
        2) 伸缩仪异常
3 异常特征分析
结束语

(10)邢台地震与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40年来地震预报研究的主要科学进展
    1.1 建设了多学科地震观测系统, 建立了地震预报的监测基础
    1.2 积累大量的震例资料, 建立经验性地震预报基础
        (1) 地震前兆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2) 前兆异常时间分布的阶段性特征
        (3) 前兆异常空间分布的集中性与非均匀性
        (4) 前兆异常的特征量与未来地震的关联性
        (5) 前兆异常的时空转移性
        (6) 短临异常及地震发生与外因的相关性
    1.3 地震预报攻关研究
    1.4 建立了统计性预报的方法和判据
        (1) 中长期预测取得可喜效果
        (2) 年度预测显示有较好效能
2 取得了多次有减灾实效的较成功的短临预报
3 尚需长期艰苦探索的科学难题
    3.1 强化地震观测基础
    3.2 加强基础性研究与地震观测实际的结合
        (1) 大陆地震的成因问题。
        (2) 大陆地震的机理问题。
        (3) 地震前兆机理。
        (4) 地震前兆观测中的基础性理论。
    3.3 坚持地震预测试验场建设, 并向国际化方向努力

四、内蒙巴林左旗5.9级地震前吉林定点形变异常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高七井静水位破年变异常特征分析[J]. 王喜龙,杨振鹏,刘天龙. 防灾减灾学报, 2019(04)
  • [2]朝阳地震台地倾斜观测映震效能分析与讨论[J]. 赵永志,贾晓东,战晓芳,黄亮,滕藤,邹向荣. 防灾减灾学报, 2014(01)
  • [3]林甸地震发震构造研究[D]. 王健. 吉林大学, 2013(04)
  • [4]天津前兆台网映震效能评价[J]. 杨柳,邵永新,马建英. 华北地震科学, 2013(03)
  • [5]中强地震前朝阳地震台地倾斜异常特征分析[J]. 王玉莹,王爱东,赵永志,贾晓东. 东北地震研究, 2008(01)
  • [6]佳木斯台形变观测对东北地区几次浅震“场兆”异常的探讨[J]. 郑照福,赵谊,李继业,牟晓冬.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7(02)
  • [7]大庆石化尿素装置扩能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D]. 王本智. 大庆石油学院, 2007(03)
  • [8]中国东北地区地震物理预测模型反演研究初探[D]. 张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7(04)
  • [9]铁岭台数字形变短期异常与地震的关系探讨[J]. 李永振,顾娜.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6(04)
  • [10]邢台地震与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J]. 张国民,李志雄,杨林章. 华北地震科学, 2006(02)

标签:;  ;  ;  ;  ;  

内蒙古巴里佐旗M5.9级地震前吉林站变形异常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