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细菌研究》总目录

2004年《细菌研究》总目录

一、《菌物研究》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李田玉[1](2020)在《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科技期刊也因此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平台,在使用和推广之后,因其具有多种传播优势迅速获得各个行业的关注。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还处在成长阶段,科技期刊需要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因此,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反馈理论和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探讨期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策略。笔者采用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编辑实践视角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清博大数据微信传播指数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第一章绪论梳理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详细分析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概况,主要包括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及发展阶段等;第三章借助清博数据对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进行样本调研;第四章将企业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运用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并分别在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形象识别VI(Visual Identity)和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第五章提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水平可以通过三方面得到提升。在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方面,可以从定位理念、内容理念和营销理念三个方面提升。在定位理念识别方面通过鲜明的办刊风格、培养用户思维等策略来提升;在内容理念方面通过学术动态的追踪、关注热点等策略来提升;在营销理念方面提供会员制和构建微信社群等策略来运营。在视觉识别VI(Visual Identity)方面,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要进行一体化的形象设计,包含头像Logo的独特性设计、“菜单栏”实用性兼美观性设计、“自动回复”的功能性设置、“文章版式”的一体化排版及整体的协调配色。在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方面,主要通过对内行为识别策略和对外行为识别策略来提升,包含稳定微信推送时间及频率、加强微信编辑团队的建设、展开线上知识付费建设、进行微店文创经营以及开发微信小程序等。整体而言,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改进可以系统地提升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水平。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优化路径从构建微信矩阵,实现集群化发展、加强与用户互动、完善评价体系及塑造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品牌等方面展开。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科技期刊需要运营微信公众号,而对其提出具体的运营策略及优化路径能够帮助其更快地提升运营能力和水平,进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张波[2](2018)在《中国发网菌科黏菌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指出黏菌(myxogastrea)是一类隶属于原生动物界的特殊真核生物,兼具有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特征。黏菌分布极为广泛,从温带到热带,乃至水下都有分布。发网菌科(stemonitidaceae)是黏菌中相对较大的1个科,科下包括16个属级分类单元,共218种。而我国共计报道发网菌科黏菌12属,35种,仅占世界报道的15%,大量属种我国未见报道,该类群新的资源还需继续探索挖掘。本研究结合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对中国发网菌科黏菌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列举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发网菌科黏菌分布情况,并对其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分析。1.发网菌科黏菌分类学研究通过对近年来新采集的1260余份标本及中国主要标本馆馆藏标本进行鉴定,共报道我国发网菌科黏菌16属,97种,2变种。其中新种7种:棒轴发菌Comatricha clavicolumella B.Zhang&Yu Li、大孢发菌C.macropspora B.Zhang&Yu Li、辽宁发丝菌Stemonaria liaoningensis B.Zhang&Yu Li、冬生发网菌Stemonitis brumalis B.Zhang&Yu Li、平截发网菌S.planusis B.Zhang&Yu Li sp.nov.、四川发网菌S.sichuanensis B.Zhang&Yu Li、贵州发网菌S.guizhouensis B.Zhang&Yu Li sp.nov.;中国新记录属4个:胶皮菌属Colloderma G.Lister、蜡黏菌属Elaeomyxa Hagelst.、裂皮菌属Meriderma Mar.Mey.&Poulain、叉丝菌属Paradiachea Hertel;中国新记录种57种和新记录变种2种;对已确认的发网菌科种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并给出了分属和分种检索表。2.发网菌科黏菌各省的分布情况基于采集和馆藏的标本,通过文献资料的记载,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发网菌科黏菌分布进行了汇总,编写了各省级行政区发网菌科黏菌的名录,并列出各省级行政区分布的国家新记录种和省级新记录种。数据显示吉林省和四川省分布的发网菌科黏菌数量比例最高。3.发网菌科黏菌进行了生态学的研究依据我国发网菌科黏菌的资源分布特点,结合国内外的文献资料,确定我国发网菌科黏菌的分布类型分为4种:广布种,常见种,不常见种和罕见种。其中广布种18种,占总种数的18%;常见种10种和2变种,占总种数的12%;不常见种7个,占总种数的7%;罕见种61种和1变种,占总种数的62%。我国报道的发网菌科黏菌的罕见种偏多,大致分为四种情况:(1)世界分布广泛的物种;(2)世界分布的常见种;(3)世界分布的不常见种;(4)世界分布的罕见种。随着我国该科资源系统的调查逐渐的完善,会不断的增补这部分罕见种的分布区域,可能部分会成为我国较为常见的种类或不常见的种类;而对于一些我国所报道的新种,这些是我国所特有种。对我国发网菌科黏菌的地理成分分析,可大致为2种类型:温带分布种和温-热带分布种。通过调查发现该科内大部分物种都是温带分布种。通过对经纬度和海拔与我国发网菌科黏菌物种的种数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经纬度的变化,发网菌科黏菌物种种数会有很大地变化,但高纬度和低纬度区域该科的种数相对减少,在高低纬度之间都出现发网菌科黏菌种数的峰值。发网菌科黏菌随着海拔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海拔2000 m以下,该科的种数在海拔为1500 m处出现峰值,之后在2000m出现低谷值,随后在海拔3000 m左右又出现峰值,这也说明在融雪带的高海拔地区采集到大量的该科物种的原因导致。对不同的林型与发网菌科黏菌的分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科黏菌分布的林型主要有8个:草地和阔叶林,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在三种林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都有分布。其中针阔混交林的林型中物种种数最多,占总数的54%。长白山针阔混交中的黏菌区系组成最为丰富,而其他类型中物种的种数相对较少,一些不常见种和罕见种其生长的林型也极为单一,这导致了物种由于生殖隔离而使遗传多样性趋于单一。通过对采集标本的基物进行分析,发现发网菌科黏菌生长的基物有4种类型:腐木生,枯枝落叶生和活体上生。其中有74%的物种发生在腐木上,大部分是发网菌属Stemonitis Gled.,发丝菌Stmonaria Nann.-Bremek.,R.Sharma&Y.Yamam.,拟发网菌属Stemonitopsis(Nann.-Bremek.)Nann.-Bremek.物种;仅有15%的物种发生在枯枝落叶上,主要是亮皮菌属Lamproderma Rostaf.的物种,也有少数发菌属Comatricha Preuss和发网菌属Stemonitis Gled.的物种;活植物上发生的仅有3种,占总数的3%;生在上有苔藓的腐木上的7种,占总数的7%。通过对我国发网菌科黏菌的区系组成的分析发现,我国该科内有4个属为优势属(所含有的种数>10),顺序为发网菌属Stemonitis(23种)>发菌属Comatricha(19个)>亮皮菌属Lamproderma(12个)>发丝菌属Stmonaria(12个)。4.发网菌科黏菌系统学研究本研究中共得到发网菌科黏菌SSUrRNA序列58条,COI序列30条。基于这2个片段,运用最大简约法(Most Parinomy)和贝叶斯法(Bayesian analysis)对发网菌科黏菌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发网菌科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从重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可以看出,发网菌科内不同属种但孢子类型相同的类群在系统树上聚在一起。且论文中命名的7个新种,有5个新种SSUrRNA序列参与构建系统发育树,分别聚集在相应的类群中,这与形态鉴定的结果基本吻合。

林光美[3](2011)在《雷公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文中提出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叶及花。其味辛苦,药性温凉,入肝、脾二经、通十二经络,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杀虫止血等功效。传统研究表明,临床中雷公藤主要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对这几类疾病的治疗除雷公藤之外还没有其他中药、西药可代替。现代研究表明,雷公藤可作为抗器官排斥药物,效果很好。为此,系统开展雷公藤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种质资源库。本项目从药用植物雷公藤资源的源头着手,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收集了雷公藤主要分布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福建,浙江,云南7个省份、30个县(市)、227个种源植株,建设全国最有代表性的雷公藤种质基因库。2.对不同地理种源的雷公藤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Vpd)、气孔导度(Gs)和胞间C02浓度(Ci)均表现为东南地区的高于西南地区的,但胞间C02浓度西南地区的比东南地区的较高。生理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显着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也呈极显着相关。3.以不同地区雷公藤为研究材料,按Bradford方法、Giannoplitis的NBT光化还原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等测定,综合分析雷公藤种源的活性氧代谢指标,结果表明POD活性的差异最大,MDA含量的差异最小。西南地区种源之间在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MDA含量三个指标上差别明显大于东南地区。SOD活性最高的桐梓、融水、宜州、祥云均是西南地区;活性最低的陆良、金州也为西南地区。桐梓种源的几项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极端性,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为80.151U/g鲜重/min、MDA含量为30.766μmol/g鲜重,均为最高,但其POD活性却处于较低水平。而来自福建泰宁、连城、德化三地的雷公藤四项指标均处于平均水平,参试地区之间的差距不大。4.以不同地区雷公藤为研究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总DNA,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从153对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较稳定的8对引物,对不同雷公藤材料DNA进行扩增,共产生88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1条,表现出了良好的多态性。分析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种质资源分类,大部分雷公藤样品因地理来源相同、遗传背景相似而聚在同一类群中,在相异系数为0.68处,将36份样品大致分成了五类。未出现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两个样品,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为泰宁大布和泰宁新桥的两个样品,相异系数为0.111;亲缘关系最远的为贵州桐梓和湖南湘乡的样品,相异系数为0.9714。5.建立雷公藤甲素的HPLC测定体系,采用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G1315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水:甲醇=72:28(v/v))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为220nm处进行样品检测;该法平均加样回收率93.00%,RSD=4.37%。雷公藤甲素进样量在6.34ng-317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武夷山的材料甲素最高,为6.337μg/g,云南大理的含量最低为0.119μg/g。平均含量为1.900μg/g,江西厢东,福建武夷山、连城、尤溪、泰宁长兴、泰宁超级苗、超级扦插,湖南湘乡,广西河池,浙江松阳均在平均水平之上。同一产地雷公藤不同部位甲素含量也不同,甲素在根芯的含量高于在根皮、茎的分布,含量比例,根芯:根皮;茎约为6:3:1。6.建立了雷公藤内酯甲的HPLC测定体系,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水:甲醇=19:81(v/v))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为205nm处进行样品检测;该法平均加样回收率96.01%,RSD=4.49%,雷公藤内酯甲进样量在10.74ng-537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大田的材料含内酯甲最高,为17.335μg/g,福建泰宁超级苗的含量最低0.471μg/g,平均含量为3.157μg/g,其中来自广西融水,贵州雷公、桐梓、贵州的组培苗,福建永安、大田、泰宁江坑、泰宁支农坑,浙江松阳、衢州的10个材料都在平均水平之上。同一产地雷公藤不同部位内酯甲含量也不同,绝大多数样品内酯甲主要分布在根皮中,占65.7%。不同经纬度,海拔高度对内酯甲含量存在一定影响。7.建立了雷公藤红素的HPLC测定体系,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水:甲醇=13:87(v:v))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为425nm处进行样品检测;该法平均加样回收率95.12%,RSD=4.71%,雷公藤红素进样量在65.1ng-217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分析结果表明,福建连城的材料含量最高为1.89mg/g,湖南隆回的含量最低为0.28mg/g。平均含量为0.83mg/g,其中来自江西铅山,广西金州,贵州雷公、贵州的组培苗,福建武夷山、连城、永安、明溪、清流、尤溪、泰宁超级苗、超级扦插苗、浙江松阳的13个材料均在平均水平之上。同一产地雷公藤不同部位红素含量也不同,而且差异明显,约94.2%的红素分布在根皮中,根皮与根芯红素含量比约为20:1。8.利用EXCEL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同一部位的不同成分分布的高低关系,茎中甲素与内酯甲的含量大小相关系数达0.514,根皮中甲素与内酯甲的相关系数为0.409,甲素与红素的相关系数为0.347,内酯甲与红素的相关系数为0.355。其他部位的不同成分的含量大小之间不呈现相关性。9.在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净现值(NPV)法及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比较分析法分析了雷公藤田间栽培、山地纯林栽培、山地套种栽培三种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得出NPV田间栽培、NPV山地纯林栽培、NPV山地套种栽培均为正数、边际成本均小于边际收入,即三种种植模式均可行,以雷公藤田间栽培模式为最优,山地纯林栽培及山地套种栽培模式次之。

成丽[4](2010)在《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宋《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自九十年前,即1919年初朱启钤在江南图书馆发现《营造法式》抄本并付印后,数代学者持续不辍地开展有关《营造法式》的研究,既开启了中国建筑史学的大门,更曾多方位、多层次地推进了该学科的深化发展。本文细致梳理现代以来《营造法式》已有研究和成果,全面考察相关研究主体、学术流派,从版本研究、实物测绘、术语解读、理论探索、多元化研究几个层面,对《营造法式》的研究历程、学术发展理路尝试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尽可能在总结研究目的、方法、成就和影响的基础上,彰显各个时期典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审视因果,探寻得失,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以深入的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以促进《营造法式》研究的继续深入以至新的突破,为完善中国建筑史学框架乃至重振中国文化做出贡献。

李会平[5](2007)在《桑天牛幼虫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黄粉虫诱集法从土壤中采集并筛选到了对桑天牛幼虫具有较高毒性的球孢白僵菌Bb00菌株,并系统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对桑天牛的致病性及其影响因子、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入侵和致病过程、桑天牛幼虫对白僵菌入侵和致病的防御反应、桑天牛幼虫染病后的病理学变化,及主要化学杀虫剂与该菌株的相容性等内容。结果如下:利用黄粉虫诱集法从不同土壤中分离到球孢白僵菌9株,分离率为45%,并对桑天牛幼虫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其中以Bb00菌株的致病力最强,校正死亡率及感染率分别为100%和86.3%,致死中时LT50为4.13 d,致死中浓度LC50为3.05x106 mL-1。该菌株营养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PDA,最适温度和湿度分别为25℃和100%。紫外线照射对其营养生长无显着影响。该菌产孢的最适培养基为察氏培养基,2%葡萄糖+1%蛋白胨的混合营养液最利于孢子萌发。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100%。紫外线对孢子的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光照对其影响不显着。白僵菌Bb00菌株不能侵染桑天牛卵,对成虫有一定的侵染力,但侵染率不高,仅为24.0%。Bb00菌株对桑天牛幼虫产生致病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100%。察氏培养基上传代,会导致菌株致病力的降低,而通过桑天牛幼虫传代培养可以提高菌株的致病力。桑天牛幼虫接菌后20~24h,孢子即可穿透体壁,之后进入血腔并大量繁殖,逐渐侵染体腔内的组织与器官,直至寄主死亡。寄主在遭受真菌入侵时受到一定的损伤,其免疫互作使酚氧化酶活性先迅速上升,但随后因菌株的适应性增强而使酚氧化酶活性开始下降。白僵菌经过数次在普通察氏培养基上传代比在桑天牛幼虫上传代可引起染病桑天牛幼虫血淋巴内更高的酚氧化酶活性,各菌株引起的天牛幼虫酚氧化酶活性出现高峰的时间与其LT50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反应了不同的侵染速度;同时各菌株酚氧化酶活性高峰值也与LC50高度相关。桑天牛幼虫的血细胞对侵入体内的白僵菌的菌丝段具有黏附、吞噬、囊包、聚集及形成结节等反应,高峰期发生在接种后2~2.50d,参与防御反应的血细胞主要是粒细胞和浆细胞。但由于菌丝段在血液中大量增殖,最终血细胞对白僵菌只起暂时的阻碍和抑制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白僵菌的发展。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其取食量、平均体重增加量和食物利用率均比健康虫体降低。呼吸强度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先上升而后迅速下降。但氨基酸总量的变化则出现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含量变化情况不一致。桑天牛幼虫被白僵菌侵染后,为抵御外界干扰,其机体内SOD、POD和CAT活性在接种后初期迅速提高,但在接种后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血淋巴主要解毒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变化均表现为先上升而后又逐渐下降。而白僵菌对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则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再抑制再激活再抑制。白僵菌侵入昆虫血腔后,随着菌丝在体腔内大量繁殖,受侵的各器官和组织均发生明显的病变,如皮细胞层和表皮分离、脂肪体松散、消化道被解体、肌肉组织出现裂缝、气管组织被解体破坏等。灭幼脲对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最低,而其在低浓度下对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也较弱,认为是菌药混用的最佳杀虫剂。

刘朴[6](2007)在《主要黏菌个体发育、分子系统学及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黏菌既具有真菌的特征又有动物属性,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一直以来被用于细胞学及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近年来人们开始了对其活性成分的研究,以期寻找新的药用资源。由于黏菌的培养及分类问题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为开发新的天然药物资源,推进黏菌的应用化进程,大量采集标本,对黏菌进行了培养及个体发育研究,并从分子水平讨论了黏菌的亲缘关系,分离并鉴定了其化学成分,为黏菌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对吉林省露水河、临江、安图、江源及长春等地的黏菌标本进行采集,并对所采集基物进行湿室培养,得到细弱绒泡菌Physarum tenerum、淡黄绒泡菌Physarum citrinum、球囊白柄菌Diachea bulbillosa、暗红变毛菌Metatrichia vesparium、球圆团网菌Arcyria globosa、绿绒泡菌Physarum viride、蛇形半网菌Hemitrichia clavata、灰团网菌Arcyria cinerea、细发菌Comatricha tenerrima、刺发网菌Stemonitis flavogenita、圆头发菌Comatricha elegans、直立团毛菌Trichia erecta、木生发网菌Stemonitis lingnicola、褐发网菌Stemonitis fusca、鹅绒菌Ceratiomyxa fruticulosa、单生发菌Comatricha solitaria、扁盖碗菌Perichaena depressa、棒形半网菌Hemitrichia clavata共19种黏菌。其中,细弱绒泡菌、淡黄绒泡菌、球囊白柄菌、暗红变毛菌、球圆团网菌、绿绒泡菌观察到从原质团到子实体成熟的变化过程,蛇形半网菌和灰团网菌观察到从幼子实体到成熟子实体的变化过程。这些子实体完全成熟,形态特征均与野生型相同。基物培养的环境条件类似于黏菌的生长条件,在变温变光条件下黏菌生长良好。基物培养还可以补充野外采集的不足,为后续实验提供材料。利用实体解剖镜、光学显微镜,比较研究了基物培养得到的子实体和采集的野生型子实体的囊被、孢子和孢丝等方面的特征,记录了黏菌子实体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黏菌子实体的形成阶段具有种的特异性,但仍存在一定规律。采用基物培养法、悬滴培养法和燕麦琼脂培养法,完整地观察到了三种绒泡菌科黏菌的生活史各阶段特征,包括孢子、游动胞、黏变形体、原质团和子实体等,为研究黏菌种的特异性提供依据。探索出实验室培养和研究黏菌的有效方法。本研究还尝试有饲培养其它团毛菌目黏菌,结果均培养到原质团阶段,最终未能形成子实体。说明与绒泡菌目黏菌相比,团毛菌目的子实体更难于培养。由生活循环的全过程培养可见,针箍菌Physarella oblonga、全白绒泡菌Physarumglobuliferum和细弱绒泡菌Physarum tenerum三种黏菌的原质团都为显型原质团,都是发达的扇形结构;子实体的形成都是培养一定时期后的原质团渐渐聚集形成突起;子实体都是经一系列的外观颜色变化,最终成熟。说明同科黏菌间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共同特征,同时每种黏菌又有其各自独特的种的特征,比如针箍菌和细弱绒泡菌孢子萌发都为典型的开裂式,而全白绒泡菌为孔出式;原质团颜色之间存在差异;形成子实体的过程中还有各自的特异性。其中全白绒泡菌和细弱绒泡菌均是首次关于生活史方面的报道。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研究黏菌的系统分类关系。首次用提取真菌的试剂盒成功提取出黏菌DNA,同时采用CTAB法提取DNA,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DNA均可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用三对引物分别对辐射双皮菌Diderma lucidum、筒菌Tubifera ferruginosa、全白绒泡菌、灰团网菌、针箍菌及直立团毛菌Trichia erecta进行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共测序得到灰团网菌(ITS rDNA)、全白绒泡菌(ITS rDNA)、筒菌(12S rDNA)及辐射双皮菌(12S rDNA)四条序列,均是国内外首次对这些黏菌序列的报道。其中灰团网菌(ITS rDNA)和筒菌(12S rDNA)的序列已在GenBank上注册,登录号分别为EF513148和EF513149。初步研究了长尖团毛菌的化学成分,将其子实体用甲醇提取后,分别用薄层层析硅胶制备板、高效液相的方法制备与纯化,最终得到一个化合物,经1H-NMR、UV、HPLC及MS综合推断此化合物为一个链烃。

史铭儡[7](2005)在《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及生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2003年至2004年,以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土粒淋洗法和土壤平板法三种分离方法,对吉林省榆树、德惠、长春和公主岭四市的108份黑土玉米田土样进行土壤真菌分离,从中分离出131个菌株,并进行了鉴定,同时对部分地区的土样进行了区系及生态特性研究。 区系研究主要从土壤真菌的优势属,土壤真菌数量和属、种的季节动态,土壤真菌数量和属、种的垂直变化分布等方面做了分析和讨论。 生态特性主要研究了不同肥力下黑土土壤在玉米一个生育期内真菌数量与6种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及土壤速效钾)之间的相关性及不同耕作施肥措施下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的变化。 分类研究初步鉴定出25个属,55个种,4个变种。其中14个种是吉林省新记录种。即25个属分别是Acremonium Link枝顶孢属、Alternaria Nees链格孢属、Arthrobotrys Corda.节丛孢属、Aspergillus(Mich.) Link曲霉属、Beauveria Vuill.白僵菌属、Circinella sp.v.Tiegh.et Monn.卷霉属、Cladosporium Link枝孢属、Curvularia Boed.弯孢属、Epicoccum Link附球菌属、Exophiala Carm.外瓶霉属、Fusarium Link镰孢属、Geotrichum Link.地霉属、Humicola Traaen腐质霉属、Kabatiella Bub.球梗孢属、Mucor Mich.ex Fr.毛霉属、Myrothecium Tode漆斑菌属、Neurospora Shear et Didge.脉孢菌属、Paecilomyces Bain.拟青霉属、Papulaspora Preuss.丝葚霉属、Penicillium Link青霉属、Phialophora sp.Medlar.瓶霉属、Pythium Pringsh.腐霉属、Rhizopus Ehrenb.根霉属、Scopulariopsis Bain.帚霉属和Trichoderma Pers.木霉属。59个种分别是Acremonium killense Gr(?)tz.、Acremonium strictum w.Gams点枝顶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链格孢、Arthrobotrys superba Corda.华丽节丛孢、Aspergillus sydowii(Bain.et Sart.)Thom et church.聚多曲霉、Aspergillus carnus(v.Tiegh.)Thom.肉色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Tiegh.黑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Thom var.aufeus Thom & Raper.土曲霉金色变种、Aspergillus flavus Link: Fr. var. flavus黄曲霉原变种、Aspergillus melleus Yukawa.蜂蜜曲霉、Aspergillus penicilloides Speg.帚状曲霉、Aspergillus puniceus Kwon & Fenn.

丁继平,李晓光,刘忠龙,邓刚,姚原,何悦[8](2021)在《救治性手术联合放疗与化疗序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复发转移舌鳞癌1例报道》文中提出患者,男,55岁,左舌鳞癌术后5年复发。患者因体质差、病灶范围广泛,入院后先行介入治疗但效果不佳,后行复发舌癌的救治性手术。术后仅1个月又发生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肺转移灶进一步增大。予化学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4个周期后转移灶全部消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维持9个周期后因发生免疫性心肌炎而停药,疗效评价达到完全缓解。

李昌标[9](2020)在《基于血清外泌体miRNA预测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肝癌是世界上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肝癌(HCC)是肝癌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约80%的患者诊断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HCC的预后极差,仅10%的患者生存超过5年。肝移植是早期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移植术后肝癌复发仍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即使经过严格的受者选择,仍有5-30%的受者会出现移植术后肝癌复发。随着受者标准的扩大,复发率会进一步增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有必要对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进行预警与监测。外泌体是内体起源的小细胞外囊泡,广泛分布于体液中。外泌体内容物可以反映来源细胞与疾病状态,因此可作为疾病诊断与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目前外泌体微小RNA(miRNA)已被报道广泛参与肝癌发生发展,但尚无研究报道其是否可作为乙肝相关肝癌移植术后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与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完成肝移植手术的肝癌受者的临床信息、随访信息与术前血清。根据3年内是否复发将受者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进行了两组间的对比分析。本研究使用沉淀法分离血清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冷冻电镜、蛋白印迹技术、纳米颗粒示踪技术对外泌体进行鉴定。利用TCGA数据库(edge R分析方法)、GEO数据库(lima分析方法)等生信分析选取在肝癌组织、肝癌患者循环外泌体中同时上调的miRNA,与文献报道的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中失调的miRNA取交集,即为肝癌相关miRNA。运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肝癌病人移植术前循环外泌体中肝癌相关miRNA的表达水平。通过Mann-Whitney检验或t检验比较外泌体miRNA表达在复发组与非复发组之间的差异,ROC曲线分析循环外泌体miRNA对移植术后复发的预测能力。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外泌体miRNA在受体细胞中的潜在功能。构建miRNA过表达肝癌细胞模型,CCK8与transwell检测肝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改变,蛋白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1.沉淀法分离的产物具有茶托形的形态、表达CD9、Tsg101、Alix等外泌体相关标志物,直径分布在50-200 nm,符合外泌体的表征。2.共有9个miRNA在肝癌组织、肝癌患者循环外泌体、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中表达失调,其中5个为miR-17-92簇与同源的miR-106b-25簇成员(miR-19a、miR-19b、miR-92a、miR-25、miR-93),作为肝癌相关miRNA,纳入下一步研究。3.循环外泌体miR-19a、miR-19b、miR-92a、miR-25、miR-93表达在复发组显着升高(p<0.05),其中外泌体miR-25对移植术后复发的预测能力最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4.GO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miR-25的靶基因的功能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死亡、免疫调节等密切相关,可能参与调节MAPK、Hippo-YAP、TGF-β等通路。miR-25能增强肝癌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引起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促进肝癌转移与复发。结论:1.我们成功通过沉淀法从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前血清中分离得到外泌体;2.miR-17-92簇与同源的miR-106b-25簇的部分成员(miR-19a、miR-19b、miR-92a、miR-93、miR-25)为肝癌相关miRNA;3.肝癌相关miRNA在移植术后复发组病人的循环外泌体中表达上调,其中miR-25对复发的预测能力最强;4.miR-25可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等方式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引起复发。

郑欣淼[10](2017)在《故宫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前景》文中提出引言:故宫学是以故宫及其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对象,集整理、研究、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问和学科。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故宫学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广义的故宫学是一门知识或学问的集合。故宫学从2003年提出的1 0多年来,故宫博物院与关注、参与故宫学研究的学者专家不断实践探索,在故宫学理论研究以及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学术期刊的传播、科研力量的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也昭示了故宫学令人鼓舞的发展前景。

二、《菌物研究》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菌物研究》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研究
        二 我国微信公众号的研究
        三 我国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 企业识别系统CIS
        二 信息反馈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概况
    第一节 科技期刊及微信公众号概述
        一 科技期刊的概述
        二 微信公众号的概述
    第二节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展阶段
        一 起步阶段
        二 成长阶段
    第三节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
        一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优势
        二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困境
第三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样本调研
    第一节 调研对象样本选取
        一 样本选取的原则
        二 样本选取的数据来源
    第二节 样本WCI指数情况
        一 清博大数据WCI
        二 样本WCI指数
    第三节 样本数据分析
        一 样本类型分析
        二 推送频次分析
        三 文章内容分析
    第四节 调研样本小结
        一 样本在运营方面的成功经验
        二 样本在运营方面有待提升的空间
第四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
    第一节 理念识别MI策略
        一 独特定位理念,突出专业特色
        二 优质内容策划,体现期刊价值
        三 营销理念革新,提升服务水平
    第二节 视觉识别VI策略
        一 头像设计醒目独特
        二 优化菜单栏和自动回复
        三 文章版式设计简洁新颖
        四 丰富图片表现形式
    第三节 行为识别BI策略
        一 对内行为识别策略
        二 对外行为识别策略
第五章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优化路径
    第一节 构建微信矩阵,实现集群化发展
        一 组建差异化子账号
        二 加入微信矩阵联盟
    第二节 增强互动交流,提升用户好感度
        一 运用新技术挖掘用户需求,增强用户黏性
        二 跨平台营造作者、刊者、读者、审者学术圈
        三 推广普及科学传播,提升用户科学素养
    第三节 完善评价体系,提升运营质量
        一 运用微信传播指数WCI
        二 制定合理的KPI考核指标
        三 结合微信运营软指标评价
    第四节 打造微信品牌,助力期刊转型
        一 强化品牌传播意识,反哺科技期刊
        二 提升新媒体素养,加强编辑人员培训
        三 传播期刊价值理念,实现品牌价值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国发网菌科黏菌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黏菌形态分类研究概况
    1.2 黏菌的个体发育研究及应用
    1.3 黏菌湿室培养
    1.4 黏菌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1.5 黏菌系统发育的研究现状
    1.6 黏菌的地理分布研究
第二章 发网菌科分类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形态观察和照相设备
    2.4 显微观察所用试剂
    2.5 形态与结构
    2.6 发网菌科分类学研究结果
    2.7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各省发网菌科黏菌的分布概况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各省发网菌科黏菌的属种记录情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发网菌科黏菌的生态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中国发网菌科分子系统学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材料
    5.3 研究方法
    5.4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5.5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黏菌和我
附录A 图版

(3)雷公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雷公藤研究综述
    1.1 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1.1 雷公藤种质资源分布
        1.1.2 不同雷公藤种质资源的形态学表现
        1.1.3 分子标记技术在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1.4 不同雷公藤种质资源的活性成分差异
    1.2 雷公藤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1.2.1 活性成分
        1.2.2 药理作用
        1.2.3 临床应用
        1.2.4 毒理作用
    1.3 栽培研究进展
        1.3.1 生物学及生态特征
        1.3.2 外界环境对雷公生长及其活性成分的影响
        1.3.3 栽培技术措施对雷公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1.3.4 采收与存贮时间对雷公藤活性成分的影响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4.1 分子遗传标记的种类
        1.4.2 分子标记在雷公藤等中药上的应用
    1.5 HPLC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及在雷公藤研究中的作用
        1.5.1 HPLC简介
        1.5.2 HPLC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概述
        1.5.3 HPLC在雷公藤研究中的的应用
2 雷公藤种质资源库建立
    2.1 种源收集
        2.1.1 收集方法
        2.1.2 种质资源的保存
    2.2 实验样本的选择
        2.2.1 雷公藤种质资源实验样本基本情况
        2.2.2 雷公藤高优苗的选育
3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的植物生理研究
    3.1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的光合生理特征比较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
    3.2 不同地区雷公藤活性氧代谢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4 雷公藤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供试样品来源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NA的纯度与浓度
        4.2.2 SRAP生态性分析
        4.2.3 结论
    4.3 讨论
        4.3.1 雷公藤总DNA提取
        4.3.2 SRAP标记及多态性
5 雷公藤活性成分的HPLC含量研究
    5.1 雷公藤甲素的提取和研究
        5.1.1 仪器与试剂
        5.1.2 雷公藤甲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5.1.3 雷公藤甲素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5.1.4 雷公藤甲素含量结果与分析
        5.1.5 小结
    5.2 雷公藤内酯甲的提取与研究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雷公藤内酯甲色谱分析条件的建立
        5.2.3 雷公藤内酯甲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5.2.4 雷公藤内酯甲含量结果与分析
        5.2.5 小结
    5.3 雷公藤红素的提取与研究
        5.3.1 仪器与试剂
        5.3.2 雷公藤红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5.3.3 雷公藤红素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5.3.4 小结
    5.4 相关性分析
        5.4.1 雷公藤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5.4.2 小结
6 雷公藤种质资源研究效益评价
    6.1 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价
        6.1.1 生态效益评价
        6.1.2 社会效益评价
    6.2 经济效益评价
        6.2.1 净现值法效益分析评价
        6.2.2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分析评价
        6.2.3 需求供给效益分析评价
    6.3 市场风险分析与控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资料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收获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法式》版本研究
    第一节 “丁本”与“陶本”
        一、丁氏钞本的发现与石印刊行
        二、学术团队型的版本研究及“陶本”的刊行
    第二节 学社期间的版本研究
        一、阚铎再次校订《法式》
        二、以“故宫本”校对《法式》
    第三节 宋本《法式》的发现与辨识
    第四节 《法式》版本后续研究举略
        一、梁思成
        二、刘敦桢
        三、陈明达
        四、陈仲篪
        五、傅熹年
        六、其他
    第五节 《法式》版本研究的若干问题
        一、对《法式》是否完本的探讨
        二、关于“万有文库本”
        三、展望
第二章 《法式》与实物测绘的互证研究
    第一节 实物测绘研究的前奏
        一、研究平台的构建
        二、梁思成、刘敦桢入社主持工作
        三、“前理解”性的清代官式建筑研究
    第二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的初期实践
        一、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研究方法的初步确立
        二、广济寺三大士殿——对辽代建筑形制认识的强化
        三、正定调查——初涉北宋木构
        四、大同古建筑测绘调查——对宋、辽、金建筑认识的系统化
        五、密集高效的大规模实物调查
        六、佛光寺东大殿——“中国最古的木构”
        七、昆明、李庄时期的工作
    第三节 实物测绘与《法式》互证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理念
        三、以《法式》为标尺架构中国建筑史框架
    第四节、实物与《法式》互证研究的后续发展
        一、建国后的实物调查及测绘研究
        二、继续完善中国建筑史框架
        三、对早期建筑地域差异的审视
        四、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
第三章 《法式》术语及文本解读
    第一节 学社前期的相关研究
        一、纂辑营造词汇
        二、改编《法式》为读本
        三、《〈营造法式〉新释》
    第二节 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
        一、李庄时期的整理和研究
        二、建国后的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出版
        三、《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四、徐伯安、郭黛姮《宋〈营造法式〉术语汇释》
    第三节 相关研究后续
        一、陈明达《〈营造法式〉辞解》、《〈营造法式〉研究札记》
        二、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
        三、其他相关研究
第四章 《法式》与中国古代设计理念的探索
    第一节 梁思成、刘敦桢的相关研究思路
    第二节 陈明达的开创性探索与研究
        一、《应县木塔》——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设计规律可循
        二、《〈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北宋“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
        三、《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作制度》——回归传统建筑语言体系
    第三节 从单体推及组群和城市规划设计——傅熹年的研究
    第四节 从推断引向实证——王其亨对古代设计实物资料的研究
    第五节 围绕《法式》“以材为祖”设计规律的细致研究
        一、材分制(模数制)研究
        二、尺度规律研究
第五章《法式》多元化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通史中的相关研究
        一、《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
        四、《中国建筑艺术史》
        五、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
        六、《中国建筑史》教材
        七、《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
    第二节 专项研究
        一、《法式》大木构件和做法研究的继续深入
        二、《法式》其他各作研究的扩展
        三、《法式》“功限”、“料例”研究
    第三节 多视角、跨学科的研究
        一、文献学方法的应用
        二、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三、力学方法的应用
        四、文化比较和多元化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研究
第六章 《法式》若干问题探讨
    第一节 《法式》卷、篇、条目考辨
        一、传世宋《营造法式》是否完本
        二、《法式》卷数考辨
        三、《法式》篇数考辨
        四、《法式》条数考辨
        五、结语
    第二节 《法式·看详》的意义
        一、“看详”的诠释与歧义
        二、“看详”的丰富历史蕴涵
        三、《法式·看详》的意义
    第三节 李诫《法式·序》的语境解析
        一、《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二、《法式·序》所涉经典及相关史料
        三、结语
    第四节 附识
        一、“崇宁本”《法式》海行时间
        二、《法式》作者之名
        三、《法式》与南方建筑的关系
        四、《法式》的实际影响
附录 1 《法式》相关记载及评述
附录 2 《法式》研究论着目录
附录3 全国早期木构建筑概况及相关研究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桑天牛幼虫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分类地位和形态特征
        2.2 生物学特性
        2.2.1 白僵菌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
        2.2.2 白僵菌生长发育的环境要求
        2.2.3 白僵菌的生活力
        2.3 影响白僵菌致病性的因素
        2.4 白僵菌的致病机理
        2.4.1 白僵菌的致病过程
        2.4.2 罹病昆虫的病理变化
        2.5 昆虫对白僵菌入侵和致病的防御体系
        2.5.1 体壁防御
        2.5.2 消化道防御
        2.5.3 血细胞免疫
        2.5.4 体液免疫
        2.6 生产及应用现状
    3 研究内容
        3.1 桑天牛幼虫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筛选
        3.2 白僵菌生物学特性
        3.3 白僵菌对桑天牛的致病性及其影响因素
        3.4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过程及桑天牛幼虫对白僵菌的免疫反应
        3.5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病理变化
        3.6 白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相容性
第一章 桑天牛幼虫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土样
        1.1.2 供试昆虫
        1.1.3 培养基
        1.2 试验方法
        1.2.1 白僵菌诱集
        1.2.2 悬浮液制备
        1.2.3 生物测定
        1.2.4 高毒力菌株致死中浓度(LC_(50))的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壤中白僵菌分离结果
        从不同土壤中诱集白僵菌的情况
        2.2 不同菌株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力
        2.3 Bb00菌株的致死中浓度(LC_(50))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白僵菌BB00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第一节 白僵菌BB00菌株营养生长的影响因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培养基对Bb00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1.2.2 温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1.2.3 湿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1.2.4 紫外线照射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培养基对Bb00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2.2 温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2.3 湿度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2.4 紫外线照射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白僵菌BB00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因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营养成分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2.2 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2.3 相对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2.4 紫外光照射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1.2.5 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营养成分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2 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3 相对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4 紫外光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5 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性及影响因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昆虫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1.1.3 培养基
        1.2 试验方法
        1.2.1 白僵菌对桑天牛卵及成虫的侵染力
        1.2.2 温度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1.2.3 相对湿度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1.2.4 不同传代方式及传代次数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僵菌对桑天牛卵及成虫的侵染力
        2.2 温度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2.3 湿度对白僵菌Bb00菌株致病性的影响
        2.4 不同传代方式对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
        2.4.1 不同传代菌株感染桑天牛幼虫的校正死亡率
        2.4.2 不同传代菌株对桑天牛幼虫的致死速率
        2.4.3 不同传代菌株对桑天牛幼虫的致死中浓度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过程及桑天牛幼虫对白僵菌的免疫反应
    第一节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入侵和致病过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昆虫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1.2 试验方法
        1.2.1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外部症状观察
        1.2.2 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外部症状
        2.2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入侵和致病过程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桑天牛幼虫对白僵菌的免疫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昆虫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1.2 试验方法
        1.2.1 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1.2.2 血细胞总数(THC)的变化
        1.2.3 血细胞形态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桑天牛幼虫感染不同基质传代白僵菌后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2.2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血淋巴中酚氧化酶活性与毒力的关联
        2.3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血细胞数量与组成变化
        2.4 接种白僵菌后桑天牛幼虫血细胞的行为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病理变化研究
    第一节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营养生理及呼吸节律的变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昆虫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1.2 试验方法
        1.2.1 白僵菌Bb00菌株对桑天牛幼虫营养生理的影响
        1.2.2 白僵菌Bb00菌株对桑天牛幼虫呼吸节律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取食量的影响
        2.2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体重增加量的影响
        2.3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食物利用率的影响
        2.4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呼吸节律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生理生化病理变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昆虫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1.2 试验方法
        1.2.1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血淋巴蛋白质含量测定及电泳分析
        1.2.2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1.2.3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主要保护酶的影响
        1.2.4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2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2.3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3.1 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
        2.3.2 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2.4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主要保护酶活性及电泳图谱的影响
        2.4.1 球孢白僵菌侵染后桑天牛幼虫体内SOD酶活性及电泳图谱变化
        2.4.2 球孢白僵菌侵染后桑天牛幼虫体内POD酶活性及电泳图谱变化
        2.4.3 球孢白僵菌侵染后桑天牛幼虫体内CAT活性和电泳图谱的变化
        2.5 白僵菌侵染对桑天牛幼虫血淋巴主要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节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昆虫
        1.1.2 供试菌株及孢子悬浮液制备
        1.2 试验方法
        1.2.1 试虫的处理
        1.2.2 切片的制备
        2 结果与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白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相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供试药剂
        1.2 试验方法
        1.2.1 化学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2.2 化学杀虫剂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学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1.1 氧化乐果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1.2 对硫磷对球抱白任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1.3 灭幼脲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1.4 吡虫啉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1.5 氯氰菊酯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2 五种化学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2.2.1 氧化乐果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2.2 对硫磷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2.3 灭幼服对球袍白住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2.4 吡虫啉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2.5 氯氰菊酯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Bb00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7.2 白僵菌Bb00菌株致病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7.3 白僵菌对桑天牛幼虫的致病过程及桑天牛幼虫对白僵菌的免疫反应研究
    7.4 桑天牛幼虫感染白僵菌后的病理变化研究
    7.5 白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相容性研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发表文章

(6)主要黏菌个体发育、分子系统学及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黏菌分类学研究简史
    1.2 黏菌的生物学研究
    1.3 黏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1.3.1 菌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1.3.2 国外黏菌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1.3.3 国内黏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4 黏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4.1 黏菌中发现的色素
        1.4.2 从黏菌中提取的甾醇类化合物
        1.4.3 黏菌中的脂类化合物
        1.4.4 黏菌中发现的蛋白质
        1.4.5 黏菌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1.4.6 黏菌中提取的生物碱
第二章 黏菌的基物培养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原质团可以自由爬行摄食生长
        2.2.2 基物培养得到的黏菌子实体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几种黏菌个体发育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七种黏菌形态学及部分生活史阶段的研究
        3.2.2 三种黏菌的生活循环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代表黏菌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NA的提取
        4.2.2 PCR反应的适宜条件
        4.2.3 PCR扩增结果
        4.2.4 PCR产物的克隆
        4.2.5 DNA序列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长尖团毛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薄层结果
        5.2.2 高效液相最佳分离条件
        5.2.3 结构鉴定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及生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土壤真菌研究进展
        1.2.1 国外土壤真菌研究进展
        1.2.2 国内土壤真菌研究进展
    1.3 研究地概况
2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2.2.1.1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2.2.1.2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吉林省新记录种
        2.2.2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的组成特征
        2.2.2.1 土壤真菌区系的组成
        2.2.2.2 土壤真菌的优势属分析
    2.3 小结
3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生态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土壤真菌分离、计数和菌株鉴定
        3.1.2.2 土壤样品农化性状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的数量动态变化
        3.2.2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在土壤中的垂直变化
        3.2.2.1 土壤真菌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关系
        3.2.2.2 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生态因子的变化关系
        3.2.3 不同耕作施肥措施下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的变化研究
        3.2.3.1 不同耕作施肥措施下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属、种的分布
        3.2.3.2 不同耕作施肥措施下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的相似性比较
    3.3 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救治性手术联合放疗与化疗序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复发转移舌鳞癌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患者基本情况
    1.2 诊疗过程
        1.2.1 复发舌癌的救治性手术
        1.2.2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放疗与化疗
        1.2.3 针对肺转移的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2 讨论

(9)基于血清外泌体miRNA预测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肝癌肝移植受者的基本信息与临床转归
    3.2 血清外泌体的分离
    3.3 肝癌相关miRNA的筛选
    3.4 循环外泌体肝癌相关miRNA表达对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预测价值
    3.5 miR-25的潜在功能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外泌体非编码RN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生物学功能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菌物研究》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及优化研究[D]. 李田玉. 郑州大学, 2020(03)
  • [2]中国发网菌科黏菌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D]. 张波.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3]雷公藤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研究[D]. 林光美. 福建农林大学, 2011(08)
  • [4]宋《营造法式》研究史初探[D]. 成丽. 天津大学, 2010(11)
  • [5]桑天牛幼虫高致病性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李会平.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6]主要黏菌个体发育、分子系统学及化学成分研究[D]. 刘朴. 吉林农业大学, 2007(02)
  • [7]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及生态特性研究[D]. 史铭儡. 吉林农业大学, 2005(03)
  • [8]救治性手术联合放疗与化疗序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复发转移舌鳞癌1例报道[J]. 丁继平,李晓光,刘忠龙,邓刚,姚原,何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 [9]基于血清外泌体miRNA预测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研究[D]. 李昌标. 浙江大学, 2020(02)
  • [10]故宫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前景[J]. 郑欣淼.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7(01)

标签:;  ;  ;  

2004年《细菌研究》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