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三步合成研究

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三步合成研究

一、三步法合成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曹成[1](2021)在《高效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定制开发及中试生产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我国特殊的能源结构,使得煤炭占据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导地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作为我国四大煤化工示范区之一,蕴含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然而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成为我国的现实之选。水煤浆(CWS)作为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一种方式,已被现代煤化工企业广泛应用。水煤浆是由煤粉、水、分散剂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分散剂是制备水煤浆的必备原材料。化学分散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煤粉颗粒的表面性质,促使煤粉均匀的分散在水中,降低水煤浆粘度,进而形成流动良好的浆体。本文制备出了萘系分散剂、聚羧酸系分散剂、三聚氰胺系分散剂以及木质素系分散剂等单一分散剂,通过制浆实验对单一分散剂进行成浆性能对比,在成浆粘度满足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水煤浆的成浆浓度越高,说明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越好。使用同一煤种,同一水剂的情况下,萘系分散剂、聚羧酸系分散剂以及三聚氰胺分散剂的成浆性能明显优于木质素系分散剂。成浆浓度在62%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流动性等级在B+以上。除此之外,本文将单一分散剂进行复配用以提高水煤浆的成浆性能。因木质素分散剂和萘系分散剂的制备方式一致,可采用化学复配的方式进行复配,并将化学复配的分散剂进行成浆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化学复配后的分散剂的成浆性能明显优于单一分散剂的成浆性能,成浆浓度达到62%时,成浆粘度为732c P,流动性等级为A。本文不仅将单一分散剂进行了化学复配,还将单一分散剂进行了物理复配,将木质素系分散剂分别与萘系分散剂、聚羧酸系分散剂以及三聚氰胺系分散剂进行了物理复配。具体是指,在保持总添加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单一分散剂间的添加比例进行制浆实验,通过水煤浆的成浆性能择优选择出单一分散剂的最佳混合比例。通过物理复配制浆实验可以得知最佳成浆性能的复配比例,萘系分散剂与木质素系分散剂的最佳混合比例为6:4,此时制得水煤浆的成浆浓度为62.57%,水煤浆成浆粘度为406.67c P,流动性等级为A;聚羧酸系分散剂与木质素系分散剂的最佳混合比例为4:6,此时制得水煤浆的成浆浓度为62.78%,成浆粘度为890.67c P,流动性等级为A-;三聚氰胺系分散剂与木质素系分散剂的最佳混合比例为6:4时,制得水煤浆的成浆浓度62.78%,成浆粘度在618.33c P,流动性等级为A。本文通过对单一分散剂进行筛选,选择出制备原料少,制备工艺条件简便的萘系分散剂作为中试实验生产的首选分散剂。因此本文对萘系分散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并将优化后的制备条件应用到中试生产过程中。中试生产实验基地选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截止到2021年4月20日,本中试生产线已生产出近60t的萘系分散剂,并将中试实验所制得萘系分散剂与实验室制得的萘系分散剂进行制浆实验。通过成浆性能对比,同浓度下中试生产出的萘系分散剂所制得水煤浆的成浆粘度与实验室制出萘系分散剂制得的水煤浆粘度相差不大,且流动性等级一样。本文最后将萘系分散剂与化工厂1、化工厂2和化工厂3所使用的分散剂进行成浆性能实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条件下,萘系分散剂的成浆性能明显优于现代煤化工企业所使用的水煤浆分散剂。经过调研,化工厂1目前在工业制得水煤浆成浆浓度为59%,化工厂2工业制得水煤浆的成浆浓度为60%,化工厂3工业制得水煤浆的成浆浓度为60%。而在实验室中,使用萘系分散剂在相同的煤种和水剂进行制浆,制得水煤浆的最高成浆浓度分别为62%,64%,64%。众所周知,成浆浓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成浆浓度的提高进行了经济效益的分析。使用高效复配型分散剂,水煤浆的成浆浓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比煤耗降低10.91Kg/1000Nm3,比氧耗降低9.27Nm3/1000Nm3,有效气量增加4242.23 Nm3/h,经过计算,可为企业带来0.27亿元的经济效益。

雷瑞[2](2020)在《废弃PET降解产物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微胶囊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有较好的热稳定、化学稳定性且生产能耗较低,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包装材料,几乎所有的饮料瓶和矿泉水瓶均为PET制品。由于其用途广泛,使用周期短,在自然界中很难完全降解,因此,PET废料的过度累积,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基于此,本文对PET的化学降解工艺进行探索,并利用降解得到的产物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型高分子材料—水性醇酸树脂。为了提高醇酸树脂的使用方便性,将醇酸树脂作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并将其分散到环氧基体中,形成微胶囊填充的环氧涂层,其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不同官能度的多元醇对废弃PET聚酯进行化学降解。实验结果表明,PET的乙二醇(EG)降解条件为EG:PET的摩尔比为8:1,反应温度195℃,催化剂为0.25%Zn(OAc)2·2H2O,反应3小时PET基本上被EG完全降解,降解产物的产率可达到84%;PET的三羟甲基丙烷(TMP)降解条件为TMP:PET的摩尔比为12:1,反应温度220℃,催化剂为0.25%Zn(OAc)2·2H2O,反应5小时PET基本上被TMP完全降解,降解产物的产率可达到88%;在PET的三羟甲基丙烷降解的最优条件下将多元醇替换为三羟甲基乙烷(TME)对其进行降解,降解产物的产率可达到89%,并未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条件优化。(2)使用上述PET降解产物、非食用花椒籽油(ZSO)、三羟甲基丙烷(TMP)、邻苯二酸酐(PA)和水性单体2,2-二羟甲基丙酸(DMPA),通过醇解、酯化、中和三步反应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型水性醇酸树脂。通过分析比较漆膜的各项性能,油度为50%、醇超量为11.5%、以10.0%的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单体,分别使用9.3%、11.7%和12.0%的EG、TMP和TME的降解产物对其进行改性既维持了醇酸树脂优异的附着力和干燥速度,又使得其硬度、耐水性和热稳定性有所提高。(3)采用三聚氰胺-脲醛树脂(MUF)为壁材、合成的改性醇酸树脂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进一步,将其分散到环氧基体中,涂布形成环氧涂层。实验结果表明,当乳化剂浓度为2.0 g/L、芯壁比为2:1、终点pH为3.5时,微胶囊呈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97.44 μm,热稳定性良好。当添加质量分数5%的微胶囊时,环氧涂层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粘结强度均有所提高,且涂层的自修复性能良好。

姜雪[3](2019)在《改性三聚氰胺水泥添加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尿素为改性剂采用三步法合成了改性三聚氰胺甲醛脲醛树脂(MUSF)水泥减水剂,并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得到酸性缩聚时最佳p H为5。同时对产物性能进行了性能评价:原料中尿素掺量为30%(摩尔百分数)时可得最佳产品。即达较高净浆度和减水率,扩散性能较好,且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原料中尿素掺量达30%(摩尔百分数)后,随着尿素量的增加,净浆流动度相应减小。

李晓娜[4](2018)在《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增强木材胶黏剂性能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纤维增强是提高聚合物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论文选用纤维状材料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对脲醛(UF)树脂胶黏剂、三聚氰胺改性脲醛(MUF)树脂胶黏剂、大豆蛋白胶黏剂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其耐水胶接性能。通过对胶黏剂粘度、固体含量、功能基团、热稳定性、结晶结构、断面形态表征、并且对制备胶合板的胶合性能、甲醛释放量进行表征,解析海泡石对UF和MUF树脂胶合强度、甲醛释放量的影响,以及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对大豆蛋白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阐明纤维状材料改性UF、MUF树脂胶黏剂和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胶接、增强和增韧机理。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海泡石以物理填充的形式分散于UF树脂体系中,有利于固化胶层形成致密结构,阻止外界水分侵入,提高胶黏剂耐水性能,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到1.1MPa,相较于仅有面粉作为填料的胶黏剂提高39%。2、海泡石独特的孔道结构,有利于UF树脂胶黏剂和MUF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甲醛释放。3、海泡石表面的硅羟基与MUF树脂分子链上活性基团形成的氢键作用,使得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提高了 27.8%,达到1.15MPa。4、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以物理填充的形式存在于大豆蛋白胶黏剂基体中,这种物理填充作用均可以传递和分散应力,减少应力集中,从而降低外界力对胶层的破坏作用;同时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在胶黏剂中可减少固化后胶层因水分蒸发引起的孔洞数量,使得胶层更平整致密,提高了胶黏剂耐水性能。最终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分别达到0.79MPa和0.82MPa。5、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海泡石,成功接枝的环氧基团与大豆蛋白分子链上活性官能团发生反应,在胶黏剂体系中形成交联网络结构,因此仅添加2%的处理过的海泡石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高达1.18MPa。6、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纳米纤维素,成功接枝的环氧基团与大豆蛋白分子链上活性官能团发生反应,在胶黏剂体系中形成交联网络结构,改性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干强度和湿强度分别增加到1.8MPa和1.08MPa。7、KH560和KH602复合硅烷偶联剂改性海泡石可以增韧、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海泡石经过复合硅烷偶联剂改性后,海泡石和大豆蛋白胶黏剂分子链间通过柔性长链连接,从而使得大豆蛋白胶黏剂内部形成了具有长链结构的弹性网络,可以缓冲和有效传递外界力,提高胶接性能。因而加入1%处理过的海泡石制备胶黏剂,其胶黏剂固化后呈现出平整致密,同时具有韧性的结构特性,有效提高胶黏剂的耐水特性、热稳定性,胶合板胶合强度提高60%,达1.25MPa。

况泽民[5](2016)在《两步法甲醚化氨基树脂的合成、表征及涂膜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甲醚化氨基树脂为交联剂制备的水性烤漆在涂料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这类氨基树脂稳定性好、交联固化性能优异,但长期以来国内醚化氨基树脂产品大多依赖进口,自主品牌市场上占有率低,且其产品无法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基于上述背景,本课题重点研究两步法甲醚化氨基树脂的合成,实验主要内容包括:甲醚化氨基树脂的合成及表征;氨基丙烯酸烤漆涂膜性能研究。两步法甲醚化氨基树脂的合成工艺中,第一步:以三聚氰胺、甲醛为原料经羟甲基化过程制备羟甲基三聚氰胺;第二步:以羟甲基三聚氰胺经甲醇醚化改性制备甲醚化氨基树脂。重点探究实验优化条件,并根据不同合成条件制备的甲醚化氨基树脂,对其进行核磁、红外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征,并与丙烯酸树脂交联做进一步的涂膜性能测试,重点研究了氨基树脂与丙烯酸树脂的交联比例、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以下结果:(1)甲醚化氨基树脂优化合成条件为:三聚氰胺、甲醛摩尔比为1:5.5,羟甲基三聚氰胺与甲醇摩尔比为1:6.5,羟甲基化阶段的催化剂和醚化阶段的酸性调节剂分别为饱和碳酸钠溶液和盐酸溶液,pH最佳值为8.5和4.0。两步反应中,羟甲基化阶段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澄清后计时25min;甲醚化反应温度为50℃,醚化终点通过滴定法测定容忍度确定。根据该优化条件下合成甲醚化氨基树脂,游离甲醛含量≤0.5%(wt),固体份含量≥85%(wt),粘度值范围为2600mPa.s5000mPa.s,贮存时间>180d。产品经核磁氢谱、红外谱图和凝胶色谱图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树脂含有羟甲基、亚氨基、甲氧基等特征官能团,树脂的平均分子量在370左右,主要由单聚体和二聚体组成。(2)涂膜性能测试;采用水溶性氨基树脂与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固体份质量配比为1:3,样件的涂膜固化温度为130℃固化时间30min。涂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根据本实验优化条件制备的甲醚化氨基树脂,能有效提高涂膜的交联固化性且改善涂膜的脆性。此外,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可以提高涂膜的硬度和耐冲击性,涂膜整体性能指标较好,尤其是具有优良的附着力、硬度和耐腐蚀性能。相比于一步法,两步法工艺中的甲醛可以选用普通甲醛代替多聚甲醛,同时,废液中剩余的甲醛和甲醇可继续回收利用;羟甲基三聚氰胺和甲醚化氨基树脂作为三聚氰胺下游市场化产品,根据市场对产品需求量不同可调节二者的生产转换。两步法相比于一步法也更适合国内醚化氨基树脂生产企业的发展要求。

沈运文[6](2016)在《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文中指出建筑保温材料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入住环境,节约了能源。目前,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保温材料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这些泡沫材料突出的优点是质轻、导热系数低,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水性。但是,这两种材料高度易燃,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熔滴,容易引燃其他材料,并释放出大量的热和毒性烟气,这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财产安全。因而,研究发展新型阻燃的保温材料势在必行。近年来,对阻燃保温材料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了由一些热固性树脂制备而成的泡沫材料,比如酚醛泡沫材料、密胺泡沫材料和脲醛树脂泡沫材料(UFF)。这些材料热稳定性好,受热不发生熔融,阻燃性能好,同时兼具较低的导热系数,适合作为建筑保温材料。本文研究并制备了一种在价格上有突出优势的UFF。本文首先从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UFF出发,探索了 UFF的最佳发泡工艺和发泡机理。通过实验发现单独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80比使用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发泡效果好,力学强度大;加入微量的月桂醇有助于稳定发泡过程。随着发泡剂正已烷用量的增加,UFF的发泡倍率提高,泡孔开孔率增加,泡孔尺寸变大,平均泡孔尺寸在200~600μm之间;但是强度减小,粉化率随之增加。UFF的密度与强度、压缩模量和粉化率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同时也会影响到材料的保温效果及极限氧指数(LOI)。热重-红外(TG-IR)分析表明,UFF的热降解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且整个失重过程中释放出有机氰化物、NH3、HNCO、CO2和H2O等气体小分子。氧气的参与可以加速UFF的热降解过程。随后在最佳发泡工艺的基础上,针对UFF力学强度低、粉化率高的缺陷,通过共聚和物理共混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改性。通过实验发现,采用共聚的方法改性,在合成过程中加入PVA的增韧效果最好,当添加量为1.5%时,材料的粉化率降低了 61%。同时,PVA还能稳定发泡过程,减小泡孔尺寸,但引起材料的LOI降低。三聚氰胺的增强效果最为明显,当添加量为4%时,材料的压缩强度提高了 94%,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和LOI;当添加量为2%时,可将UFF的粉化率降低至22%。采用共混的方法进行改性,添加2%的纳米Si02可将UFF的粉化率降低56%;添加0.8%的玄武岩纤维可将UFF的粉化率降低45%,同时提高UFF的压缩强度。但是,共混改性的方法,打破了原有发泡过程的平衡,影响UFF的发泡过程。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法对泡沫材料的燃烧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UFF在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量小,特别是在燃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烟气,只在材料被引燃和将要熄灭的阶段释放少量烟气。玄武岩纤维和纳米Si02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热释放量和CO产率,但是降低了总烟释放量。

吕斌,聂军凯,高党鸽,马建中[7](2015)在《功能型氨基树脂鞣剂的合成及应用进展》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皮革材料多样化的要求,开发具有多功能的皮革化学品受到制革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介绍了能赋予皮革阻燃性、低游离甲醛性、助染性等功能化氨基树脂鞣剂的合成以及氨基树脂鞣剂的应用进展。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充分利用氨基树脂的结构特点,一方面制备能够有助于吸收染料、加脂剂、复鞣剂等阴离子材料的功能型氨基树脂鞣剂,另一方面引入纳米材料,制备具有高效阻燃性、抗菌性、抗紫外辐射性、高效吸附及助吸收性、增强增韧性、磁性等氨基树脂鞣剂,将是功能型氨基树脂鞣剂未来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张纪芝[8](2015)在《多元共缩聚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脲醛树脂甲醛释放及耐水性差的问题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本论文基于共缩聚理论,采用多官能度化合物(三聚氰胺、醛类、落叶松单宁、超支化聚合物)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通过调控总摩尔比、过程摩尔比及合成工艺条件,从分子水平上对树脂结构进行优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核磁共振碳谱等技术对共缩聚树脂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推测验证多元共缩聚反应机理;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静态热机械分析仪对共缩聚树脂的固化特性进行测试分析;通过人造板理化性能检测对共缩聚树脂的性能进行评价。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甲醛(F)与尿素(U)的摩尔比对脲醛树脂结构及性能影响显着。随F/U摩尔比降低,脲醛树脂中羟甲基结构和游离甲醛含量显着降低,树脂缩聚程度下降;树脂固化反应活化能上升,热机械性能下降;固化树脂表面自由能中的色散分量显着降低。胶接性能方面,当F/U摩尔比由1.2降至0.9时,人造板胶接强度呈线性降低,甲醛释放量呈指数下降。(2)三聚氰胺(M)的添加能够有效提高脲醛树脂的耐水胶接性能;其添加阶段对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共缩聚树脂的结构及性能影响显着。合成反应前期添加,三聚氰胺共缩聚程度高,其衍生物结构更易缩聚,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尿素衍生物结构的缩聚反应,树脂胶接胶合板的力学性能好。合成反应中后期添加,三嗪环结构并不能有效嵌入树脂结构骨架中;树脂固化反应活化能增加,反应速率下降,固化程度降低,胶合板力学性能下降。MUF树脂合成过程碱性阶段pH值以7.0~8.0为宜,酸性缩聚阶段F/(U+M)摩尔比以1.6~1.8为宜。(3)戊二醛和糠醛可以有效地与尿素和甲醛发生共缩聚反应而引入脲醛树脂结构体系中。长碳链结构的戊二醛可以提高脲醛树脂的柔性,在反应前期添加有利于降低共缩聚树脂胶接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反应后期添加可以显着降低树脂的固化时间和固化反应活化能,对提高树脂的胶接性能有利。糠醛呋喃环结构的引入导致树脂分子量降低,固化时间延长,交联密度下降;但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显着降低,优化工艺下制备的胶合板满足国家Ⅱ类胶合板耐水性要求和甲醛释放量Eo级标准要求。(4)落叶松单宁主要由原翠雀定类单体构成,通过亲核性A环反应活性点上的亚甲基键而嵌入脲醛树脂的结构体系中。单宁多酚结构的引入可以增强树脂的刚度和弹性,提高共缩聚树脂的分子量,而且能够提高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并降低甲醛释放量。优化工艺下制备的胶合板满足国家Ⅱ类胶合板耐水性要求和甲醛释放量E1级标准要求。(5)聚酰胺-胺类超支化聚合物以其丰富的端氨基和高度支化的结构对脲醛树脂的结构具有一定的优化改良作用。HB(MA-EDA)1 和 HB(MA-EDA)3共混改性可以提高MUF共缩聚树脂的耐水性能。脲醛树脂合成中引入微量HB(MA-EDA)1作为碱性催化剂,可以显着提高刨花板的内结合强度并降低甲醛释放量。HB(MA-EDA)1的超支化大分子结构作为柔性的树脂结构骨架,引入大量活性氨基,提高了树脂的交联程度、支化度和稳定性,并降低了树脂固化反应的活化能。

陈演良[9](2014)在《酶解木质素接枝磺化制备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研究》文中提出木质纤维素经酶催化水解后转化为糖类化合物,继而可发酵制备生物质燃料,从而缓解因化石能源枯竭引起的能源危机。但木质纤维素酶水解后会产生大量的木质素残渣,当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其燃烧以提供热能,应用价值不高。因此,对木质素残渣进行高值化利用是提高生物质能源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和玉米芯酶解木质素为原料,采用接枝磺化缩聚的方法制备酶解木质素混凝土高效减水剂。本文首先研究了原料的提纯程度对合成产物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木质素中纤维素的含量对合成产物分散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经碱溶酸析提纯的原料含纤维素较少,所合成的产物分散性能最佳,可以达到高效减水剂的水平;经碱溶过滤方法提纯的原料次之,简单清洗干燥的方法效果最差。本文研究了以碱溶酸析后的玉米芯酶解木质素(CEHL)为原料的合成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无水亚硫酸钠用量增大,产物的特性粘度逐渐降低,水泥净浆流动度则是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反应液浓度的增大,产物的特性粘度逐渐增大,水泥净浆流动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综合酶解木质素的用量、缩聚温度、缩聚时间、甲醛用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确定优化的工艺参数为: m(CEHL)∶m(B)∶n(S)∶n(F)为1∶1∶0.0095∶0.036,反应液浓度43%,磺化温度55℃,磺化时间1h,缩聚温度95℃,缩聚时间3h。优化后减水剂产品(WR-EHL)的特性粘度为9.43mL·g-1,在掺量为0.5%、水灰比为0.29时水泥净浆流动度为261mm,比相同条件下掺入萘系高效减水剂Ls-1的水泥净浆流动度(210mm)高出24.3%,达到高效减水剂的水平。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WR-EHL分子中S元素含量大幅提高,磺化度达到2.17mmol·g-1,WR-EHL的重均分子量为19200g·mol-1,数均分子量为3800g·mol-1,比原料CEHL分别提高了5.9倍和1.2倍,多分散性指数为5.05。应用性能测试表明,在各种掺量和水灰比下,WR-EHL对水泥净浆的分散性能均优于萘系高效减水剂Ls-1;WR-EHL具有较强的缓凝作用,掺量为0.8%时,掺WR-EHL后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比空白延长了260min和250min;WR-EHL对砂浆的减水增强作用比萘系高效减水剂Ls-1明显,掺量为0.6%时,掺WR-EHL的砂浆减水率为20.6%,硬化砂浆3d、7d和28d的抗折强度比和抗压强度比分别为135%、120%、127%和145%、135%、141%;掺WR-EHL混凝土7d、28d的抗压强度分别达到40.8MPa和50.2MPa,比掺Ls-1的分别提高了8.2%和6.1%,而且拌合用水量略小于Ls-1,引气性能略好于Ls-1。本文还初步探索了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与聚羧酸减水剂接枝反应的工艺条件,以改性黑液减水剂(MBL)为原料时较优的工艺为:m(MBL)∶m(PC)=1∶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h,APS的掺量为0.50%、滴加速度为0.35mL·min-1。在此条件下,WR-EHL与PC接枝反应产物的分散性能好于两者按1∶1复配的混合物。

孙飞[10](2013)在《新型密胺减水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详细研究了目前常用的高效减水剂的分类及其结构特征,密胺减水剂的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并且介绍了其减水作用机理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密胺减水剂的传统合成方法及各个反应阶段的反应原理,按照减水剂的高性能化设计原理,引入对氨基苯磺酸钠和氨基磺酸盐两种改性单体,以四步合成工艺制备改性密胺减水剂,对比不同原材料投料比和合成工艺参数所制备的密胺减水剂的减水分散效果;分析并总结了影响减水剂合成及分散性能的一系列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合成工艺和相关的参数,找出了显着的影响因素,并对各个试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优化,最终得出最佳的改性密胺减水剂合成工艺。通过严格控制各个影响因素,提高了改性密胺减水剂的羟甲基化率和磺化率,最终提高了其减水分散性能。在低成本化研究中,使用活性单体尿素取代了三聚氰胺单体以降低其生产成本,研究了不同替代量时改性密胺减水剂的减水分散性能,并对其具体的反应原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以四步法合成的对氨基苯磺酸钠改性密胺减水剂(SS-MSM)和氨基磺酸盐改性密胺减水剂(SA-MSM)性能优异。各个反应阶段中,羟甲基化阶段的pH值、反应温度,磺化阶段的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磺化阶段中磺化剂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缩合反应中的pH值,缩合时间对减水剂合成性能影响显着。尿素改性的低成本U-MSM合成过程中,尿素的最佳替代量为5%,其减水分散效果没有降低,成本大幅度下降。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测试,改性的密胺减水剂SS-MSM、SA-MSM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减水率、水泥适应性和抗压强度比都远远优于市售的传统密胺减水剂(SM)。

二、三步法合成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步法合成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效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定制开发及中试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水煤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1.1 国外水煤浆技术发展简述
        1.1.2 国内水煤浆技术发展简述
    1.2 水煤浆的性质与制备
        1.2.1 水煤浆的性质
        1.2.2 影响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因素
        1.2.3 水煤浆的分类及应用
        1.2.4 水煤浆技术的特点
    1.3 水煤浆添加剂
        1.3.1 水煤浆添加剂的分类
        1.3.2 水煤浆分散剂的作用
        1.3.3 单一水煤浆分散剂
        1.3.4 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器材与评价方法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产物分析
        2.3.1 红外光谱分析
        2.3.2 凝胶色谱分析
        2.3.3 聚合度的测定
    2.4 煤粉分析
    2.5 水煤浆评价实验
        2.5.1 水煤浆的制备
        2.5.2 水煤浆成浆性能的评价
第三章 单一分散剂制备及性能评价
    3.1 木质素系分散剂
        3.1.1 木质素系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1.2 木质素系分散剂的反应机理
        3.1.3 木质素系分散剂的红外光谱图
        3.1.4 木质素系分散剂的凝胶色谱分析
        3.1.5 木质素系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评价
    3.2 萘系分散剂
        3.2.1 萘系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2.2 萘系分散剂反应原理
        3.2.3 萘系分散剂的红外光谱图
        3.2.4 萘系分散剂的凝胶色谱分析
        3.2.5 萘系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评价
    3.3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
        3.3.1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3.2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反应机理
        3.3.3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的红外光谱图
        3.3.4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的凝胶色谱分析
        3.3.5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评价
    3.4 聚羧酸系分散剂
        3.4.1 聚羧酸系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4.2 聚羧酸系分散剂的红外光谱图
        3.4.3 聚羧酸系分散剂的凝胶色谱分析
        3.4.4 聚羧酸系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评价
    3.5 含氨废水制备萘系分散剂
        3.5.1 测定含氨废水中的氨氮含量
        3.5.2 含氨废水制备萘系分散剂
        3.5.3 红外光谱分析
        3.5.4 凝胶色谱分析
        3.5.5 成浆性能评价
    3.6 不同单一分散剂的成浆性能分析
第四章 复配型分散剂制备及性能评价
    4.1 化学复配
        4.1.1 制备过程
        4.1.2 复配型分散剂的红外光谱图
        4.1.3 复配型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评价
    4.2 物理复配
        4.2.1 木质素与萘系分散剂的物理复配
        4.2.2 木质素与三聚氰胺系分散剂的物理复配
        4.2.3 木质素与聚羧酸系分散剂的物理复配
第五章 中试生产及产品性能评价
    5.1 中试生产制备条件优化
        5.1.1 水解反应的优化实验
        5.1.2 缩合反应的优化实验
    5.2 中试生产实验
        5.2.1 中试生产工艺方案
        5.2.2 中试工艺流程设计
        5.2.3 物料守恒
    5.3 生产线建设
        5.3.1 厂房布置
        5.3.2 设备布置
        5.3.3 管道布置
        5.3.4 中央控制系统
    5.4 中试产品性能评价
        5.3.1 色谱分析
        5.3.2 中试产品测试
        5.3.3 成浆性能评价
第六章 经济效益分析
    6.1 化工厂 1 的经济效益分析
    6.2 化工厂 2 的经济效益分析
    6.3 化工厂3 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论文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废弃PET降解产物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微胶囊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废弃PET的化学降解
        1.1.1 PET的水解
        1.1.2 PET的胺解
        1.1.3 PET的醇解
    1.2 PET降解产物的利用现状
        1.2.1 PET降解产物合成聚酯
        1.2.2 PET降解产物合成环氧树脂
        1.2.3 PET降解产物合成醇酸树脂
    1.3 植物油在醇酸树脂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油用于醇酸树脂的合成
        1.3.2 花椒籽油用于醇酸树脂的合成
    1.4 微胶囊填充型自修复涂层
        1.4.1 微胶囊概述
        1.4.2 微胶囊自修复涂层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课题研究意义
        1.5.2 课题研究内容
2 废弃PET的化学降解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2 乙二醇(EG)降解废弃PET
        2.1.3 三羟甲基丙烷(TMP)降解废弃PET
        2.1.4 三羟甲基乙烷(TME)降解废弃PET
        2.1.5 产率计算及降解产物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乙二醇(EG)降解废弃PET的结果分析
        2.2.2 三羟甲基丙烷(TMP)降解废弃PET的结果分析
        2.2.3 三羟甲基乙烷(TME)降解废弃PET的结果分析
    2.3 小结
3 水性醇酸树脂的制备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1.2 实验原理
        3.1.3 合成工艺
        3.1.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油度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2.2 醇超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2.3 酸值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2.4 PET降解产物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2.5 醇酸树脂的表征分析
        3.2.6 漆膜的疏水性
        3.2.7 水性醇酸树脂的物性参数
        3.2.8 水性醇酸树脂的综合性能
    3.3 小结
4. 醇酸树脂微胶囊自修复涂层的制备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2 微胶囊填充型环氧涂层的制备
        4.1.3 微胶囊的表征及性能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乳化剂种类对微胶囊包覆率的影响
        4.2.2 乳化剂浓度对微胶囊包覆率的影响
        4.2.3 芯壁比对微胶囊包覆率的影响
        4.2.4 终点pH值对包覆率的影响
        4.2.5 微胶囊的表征分析
        4.2.6 微胶囊填充型环氧涂层的力学性能
        4.2.7 微胶囊填充型环氧涂层的自修复性能
    4.3 小结
5 结论及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3)改性三聚氰胺水泥添加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合成
    (一)药品及仪器。
    (二)合成反应原理。
    (三)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合成反应步骤。
        1. 磺甲基化反应。
        2. 缩合反应。
        3. 稳定阶段。
    (四)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二、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表征及性能测定
    (一)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表征。
        1. 固体含量的测定。
        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二)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性能测定。
        1. 水泥净浆流动度测定。
        2. 起泡性测定。
        3. 水泥沉降试验。
        4. 减水率测定[8]。采用水泥为测试物测定减水率。
三、结语

(4)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增强木材胶黏剂性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脲醛树脂概述
        1.1.1. 脲醛树脂合成机理
        1.1.2.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特性
        1.1.3. 甲醛的产生
        1.1.4. 低毒脲醛树脂研究
    1.2. 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进展
        1.2.1. 大豆蛋白结构特性
        1.2.2. 大豆蛋白胶黏剂概述
        1.2.3.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改性研究
    1.3. 无机纳米粒子
        1.3.1. 无机纳米粒子特性及对改性材料性能影响
        1.3.2. 无机纳米粒子作用机理分析
        1.3.3. 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
        1.3.4. 无机粒子在木材胶黏剂上的应用
        1.3.5. 海泡石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1.3.6. 海泡石改性及应用
    1.4. 纳米纤维素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1.4.1. 纳米纤维素及其特性
        1.4.2. 纳米纤维素改性木材胶黏剂研究
    1.5.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论文构成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论文构成
2. 海泡石改性脲醛树脂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脲醛树脂合成
        2.3.2. 实验设计
        2.3.3. 三层胶合板制作
    2.4. 性能测试和表征
        2.4.1. 胶合板理化性能测试
        2.4.2. 胶黏剂性能表征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胶合强度测试
        2.5.2. 甲醛释放量测试
        2.5.3. FTIR分析
        2.5.4. TG和DTG分析
        2.5.5. SEM分析
    2.6. 小结
3. 海泡石增强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性能及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MUF树脂的合成
        3.3.2. MUF胶黏剂的制备
        3.3.3. 三层胶合板制备
    3.4. 性能测试和表征
        3.4.1. 胶黏剂理化性能测试
        3.4.2. 胶黏剂性能表征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填料SEM分析
        3.5.2. 胶黏剂FTIR分析
        3.5.3. XRD分析
        3.5.4. 胶合板胶合强度测定
        3.5.5. 甲醛释放量测定
        3.5.6. 胶黏剂SEM分析
    3.6. 小结
4. 纤维状海泡石及纳米纤维素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及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胶黏剂制备
        4.3.2. 胶合板制备
        4.3.3. 胶黏剂强度测定
        4.3.4. 胶黏剂性能表征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胶黏剂FT-IR分析
        4.4.2. SEM分析
        4.4.3. 胶合强度分析
    4.5. 小结
5. 硅烷偶联剂处理海泡石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性能及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3.1. 海泡石预处理及改性
        5.3.2. 大豆蛋白基胶黏剂制备
        5.3.3. 胶黏剂粘度测定
        5.3.4. 胶合板制备
        5.3.5. 性能测试和表征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海泡石改性分析
        5.4.2. 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性能分析
    5.5. 小结
6.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纤维素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性能及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3. 实验方法
        6.3.1. 硅烷偶联剂改性NCC(MNCC)
        6.3.2.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
        6.3.3. 胶黏剂性能表征
        6.3.4. 胶合板制备
        6.3.5. 胶合板胶合强度测试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1. NCC改性分析
        6.4.2. 胶黏剂FTIR分析
        6.4.3. 胶黏剂热稳定性分析
        6.4.4. SEM分析
        6.4.5. 胶合板干胶合强度和湿胶合强度测试
    6.5. 小结
7. 有机复合改性海泡石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3. 实验方法
        7.3.1. 有机复合改性海泡石(MSEP)
        7.3.2.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
        7.3.3. 胶合板制备
        7.3.4. 胶合板胶合强度测定
        7.3.5. 胶黏剂固化样品制备
        7.3.6. 胶黏剂性能分析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
        7.4.1. 海泡石的改性分析的
        7.4.2. 胶黏剂FTIR分析
        7.4.3. 热重分析
        7.4.4. 胶黏剂固化后SEM和表观形态分析
        7.4.5. 胶合板胶合强度测试
    7.5. 小结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两步法甲醚化氨基树脂的合成、表征及涂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氨基树脂发展简介
    1.2 醚化氨基树脂合成
        1.2.1 醚化氨基树脂
        1.2.3 甲醚化氨基树脂合成工艺
        1.2.4 甲醚化氨基树脂自聚合
        1.2.5 醚化氨基树脂中甲醛含量
    1.3 甲醚化氨基树脂性能
        1.3.1 醚化氨基树脂水溶性
        1.3.2 醚化氨基树脂交联性能
        1.3.3 醚化氨基树脂固化性能
        1.3.4 醚化氨基树脂储存稳定性
    1.4 醚化氨基树脂工业应用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羟甲基三聚氰胺合成及工艺条件探讨
    2.1 主要原料与测试仪器
        2.1.1 主要原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原理
        2.2.2 羟甲基三聚氰胺合成步骤
    2.3 指标检测
        2.3.1 羟甲基含量测定
        2.3.2 游离甲醛含量测定
        2.3.3 固含量测定
        2.3.4 粘度的测试
    2.4 羟甲基化条件探讨
        2.4.1 三聚氰胺/甲醛配比确定
        2.4.2 羟甲基化阶段pH调节剂(催化剂)确定
        2.4.3 羟基化pH值确定
        2.4.4 羟甲基化温度确定
        2.4.5 羟甲基化时间确定
    2.5 本章小结
3 甲醚化氨基树脂合成及表征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原理
        3.1.2 甲醚化氨基树脂合成步骤
    3.2 指标检测
        3.2.1 200号溶剂汽油测定醚化度
        3.2.2 水溶性测试
        3.2.3 1H-NMR
        3.2.4 傅里叶红外光谱
        3.2.5 凝胶色谱分析
    3.3 醚化过程工艺条件探讨
        3.3.1 甲醇与四羟甲基三聚氰胺物料配比
        3.3.2 醚化温度对树脂性能影响
        3.3.3 反应时间对树脂性能影响(溶解后的保温时间)
        3.3.4 pH值对醚化影响
        3.3.5 pH值对产品贮存稳定性影响
        3.3.6 甲醛清除工艺对树脂性能影响
        3.3.7 减压蒸馏对树脂性能影响
    3.4 甲醚化氨基树脂的图谱表征
        3.4.1 1NMR分析
        3.4.2 红外光谱分析
        3.4.3 GPC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氨基丙烯酸涂膜制备及性能测试
    4.1 实验方法
        4.1.1 原料试剂
        4.1.2 清漆配方
        4.1.3 清漆配制
    4.2 涂膜性能测试方法
        4.2.1 涂膜干燥时间确定
        4.2.2 涂膜厚度
        4.2.3 附着力
        4.2.4 冲击性测试
        4.2.5 耐腐蚀性测试
        4.2.6 硬度测试
        4.2.7 柔韧度测试
    4.3 涂膜性能测定结果及讨论
        4.3.1 氨基树脂固化交联剂选择
        4.3.2 固化剂用量对漆膜性能影响
        4.3.3 烘烤温度和干燥时间对漆膜性能影响
        4.3.4 催化剂对漆膜性能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成果

(6)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建筑保温材料的发展现状
    1.2 建筑保温材料概述
    1.3 脲醛树脂概述
        1.3.1 脲醛树脂的合成及改性方法
        1.3.2 脲醛树脂的结构
    1.4 脲醛树脂泡沫材料(UFF)概述
        1.4.1 起泡方法及发泡剂
        1.4.2 表面活性剂
        1.4.3 固化剂
    1.5 泡沫塑料的增韧、增强改性方法概述
    1.6 聚合物燃烧机理及评价方法
    1.7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2 实验原料及制备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制备方法
        2.3.1 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2.3.2 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2.4 性能表征方法
        2.4.1 发泡倍率的测定
        2.4.2 表观密度测试
        2.4.3 压缩强度测试
        2.4.4 粉化率测试
        2.4.5 泡孔微观形态的表征及泡孔尺寸的计算
        2.4.6 导热系数测试
        2.4.7 极限氧指数测试
        2.4.8 热重(TG)分析
        2.4.9 热重-红外(TG-FTIR)联用测试
3 脲醛树脂泡沫材料制备工艺的优化
    3.1 引言
    3.2 原料及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制备方法及原料配比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3.3.1 性能测试
        3.3.2 固化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成型过程
        3.4.2 表面活性剂对脲醛树脂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3.4.3 发泡剂对脲醛树脂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
    3.5 热稳定性分析
        3.5.1 TG分析
        3.5.2 TG-FTIR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共聚法改性脲醛树脂泡沫材料及性能
    4.1 引言
    4.2 原料及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4.2.4 脲醛树脂泡沫的制备方法
    4.3 性能表征及测试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PVA改性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性能
        4.4.2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性能
    4.5 不同改性剂改性效果的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共混法改性脲醛树脂泡沫材料及性能
    5.1 引言
    5.2 原料及方法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
        5.2.4 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5.3 性能测试及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性能
        5.4.2 玄武岩纤维改性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性能
    5.5 不同添加剂改性效果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燃烧特性评价
    6.1 引言
    6.2 原料及方法
        6.2.1 样品的制备
        6.2.2 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燃烧特性
        6.3.2 灰分的宏观形貌分析
        6.3.3 灰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功能型氨基树脂鞣剂的合成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传统氨基树脂鞣剂
    2.1 脲醛树脂鞣剂
    2.2 三聚氰胺树脂鞣剂
    2.3 双氰胺树脂鞣剂
3 功能型氨基树脂鞣剂
    3.1 阻燃型
    3.2 低游离甲醛型
    3.3 助染型
    3.4 其他
4 氨基树脂鞣剂在无铬少铬鞣中的应用
5 展望

(8)多元共缩聚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脲醛树脂的合成原理
        1.1.1 传统理论
        1.1.2 糖醛理论
    1.2 脲醛树脂的固化机理
        1.2.1 传统理论
        1.2.2 胶体理论
    1.3 脲醛树脂的环保改性研究
        1.3.1 脲醛树脂合成工艺改进
        1.3.2 脲醛树脂改性剂的研究
        1.3.3 填料及甲醛捕捉剂的研究
        1.3.4 应用过程改进
    1.4 脲醛树脂结构表征测试技术
        1.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1.4.2 核磁共振技术
        1.4.3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1.4.4 热分析技术
        1.4.5 其他测试技术
    1.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 不同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结构表征及性能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低摩尔比脲醛树脂基本理化性能
        2.3.2 不同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结构表征
        2.3.3 不同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界面特性表征
        2.3.4 不同低摩尔比脲醛树脂固化特性分析
        2.3.5 不同低摩尔比脲醛树脂胶接人造板理化性能分析
    2.4 小结
3 三聚氰胺改性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研究
    3.1 引言
    3.2 三聚氰胺不同添加阶段下MUF树脂结构表征及性能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2.3 小结
    3.3 碱性阶段不同pH值对MUF树脂胶接性能的影响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3.3 小结
    3.4 酸性阶段不同F/(U+M)摩尔比对MUF树脂胶接性能的影响
        3.4.1 材料与方法
        3.4.2 结果与讨论
        3.4.3 小结
    3.5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新合成工艺初探
        3.5.1 材料与方法
        3.5.2 结果与讨论
        3.5.3 小结
4 其他醛类改性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研究
    4.1 引言
    4.2 戊二醛改性脲醛树脂结构表征及性能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讨论
        4.2.3 小结
    4.3 三聚氰胺、戊二醛共同改性脲醛树脂的胶接性能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讨论
        4.3.3 小结
    4.4 糠醛改性脲醛树脂结构表征及性能
        4.4.1 材料与方法
        4.4.2 结果与讨论
        4.4.3 小结
5 落叶松单宁改性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落叶松单宁化学结构分析
        5.3.2 TUF树脂基本理化性能及结构分析
        5.3.3 TUF树脂固化行为表征
        5.3.4 TUF树脂制备胶合板理化性能及热压工艺优化
    5.4 小结
6 超支化聚合物改性低摩尔比脲醛树脂初探
    6.1 引言
    6.2 超支化聚合物改性MUF树脂研究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2.4 结果与讨论
        6.2.5 小结
    6.3 超支化聚合物改性脲醛树脂研究
        6.3.1 实验材料
        6.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3.3 实验方法
        6.3.4 结果与讨论
        6.3.5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酶解木质素接枝磺化制备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1.2 木质素及其应用概述
        1.2.1 木质素结构
        1.2.2 木质素的应用现状
        1.2.2.1 在工业中的应用
        1.2.2.2 在农业中的应用
        1.2.2.3 木质素研究的趋势
    1.3 酶解木质素及其研究进展概述
        1.3.1 酶解木质素元素组成及官能团结构特征
        1.3.2 酶解木质素的研究进展概述
    1.4 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概述
        1.4.1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和分类
        1.4.2 混凝土减水剂发展状况及研究现状
        1.4.2.1 混凝土减水剂的发展状况
        1.4.2.2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
    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技术
        2.3.1 原料预处理
        2.3.2 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碱溶液的制备技术
        2.3.3 合成减水剂实验技术
    2.4 减水剂物化参数与结构特征的测定
        2.4.1 浓度(固含量)的测定
        2.4.2 特性粘度的测定
        2.4.3 元素含量测定
        2.4.4 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
        2.4.5 红外吸收光谱测定
    2.5 水泥净浆、砂浆和混凝土的性能测试
        2.5.1 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测定
        2.5.2 水泥净浆凝结时间的测定
        2.5.3 新拌砂浆稠度的测定
        2.5.4 砂浆减水率的测定
        2.5.5 砂浆抗折抗压强度的测定
        2.5.6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定
第三章 酶解木质素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混凝土减水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3.2.1 原料预处理
        3.2.2 酶解木质素减水剂合成工艺流程
        3.2.3 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固体残渣合成减水剂的工艺研究
        3.2.4 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碱溶液合成减水剂的工艺研究
        3.2.4.1 碱溶过滤提纯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的条件
        3.2.4.2 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碱溶液的制备
        3.2.4.3 反应液浓度对合成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
        3.2.4.4 亚硫酸钠用量对合成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
    3.3 玉米芯酶解木质素减水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3.3.1 CEHL 用量对合成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
        3.3.2 反应液浓度对合成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
        3.3.3 无水亚硫酸钠用量对合成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
        3.3.4 甲醛用量对合成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
        3.3.5 缩聚反应的温度对合成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
        3.3.6 缩聚反应的时间对合成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
    3.4 不同类别酶解木质素合成减水剂的分散性能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玉米芯酶解木质素高效减水剂 WR-EHL 的性能及其结构特征
    4.1 引言
    4.2 玉米芯酶解木质素高效减水剂 WR-EHL 应用性能研究
        4.2.1 WR-EHL 对水泥净浆分散作用的影响
        4.2.2 WR-EHL 对水泥净浆凝结时间的影响
        4.2.3 WR-EHL 对砂浆减水率和砂浆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
        4.2.4 WR-EHL 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4.3 玉米芯酶解木质素高效减水剂 WR-EHL 的结构特征分析
        4.3.1 WR-EHL 的元素分析
        4.3.2 WR-EHL 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4.3.3 WR-EHL 的红外谱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与聚羧酸减水剂的接枝反应探索
    5.1 引言
    5.2 改性造纸黑液减水剂的磺化工艺优化
        5.2.1 改性造纸黑液减水剂的合成工艺流程
        5.2.2 亚硫酸钠用量对改性造纸黑液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5.2.3 反应液浓度对改性造纸黑液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5.3 改性黑液减水剂与聚羧酸减水剂聚合反应工艺研究
        5.3.1 改性黑液减水剂与聚羧酸减水剂聚合反应工艺流程图
        5.3.2 APS 滴加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5.3.3 APS 掺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5.4 酶解木质素高效减水剂与聚羧酸减水剂的接枝反应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新型密胺减水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高效减水剂分类及结构特征
        1.2.1 稠环芳烃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1.2.2 脂肪族羟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
        1.2.3 氨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1.2.4 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1.2.5 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
    1.3 密胺减水剂研究应用现状
    1.4 密胺减水剂作用机理
        1.4.1 静电斥力作用
        1.4.2 水化膜润滑作用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密胺减水剂传统合成工艺、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传统的合成方法
    2.2 密胺减水剂合成工艺
        2.2.1 羟甲基化反应
        2.2.2 磺化反应
        2.2.3 缩合反应
        2.2.4 碱性重整反应
    2.3 原材料
        2.3.1 试剂
        2.3.2 仪器
        2.3.3 水泥
        2.3.4 粉煤灰
        2.3.5 砂子
        2.3.6 碎石
    2.4 试验方法
        2.4.1 净浆流动度的测定
        2.4.2 减水率的测定
        2.4.3 抗压强度的测定
        2.4.4 抗压强度比的测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性能密胺减水剂合成工艺的研究
    3.1 密胺减水剂高性能化设计原理
    3.2 对氨基苯磺酸钠改性密胺减水剂(SS-MSM)的合成工艺研究
        3.2.1 合成方法
        3.2.2 对氨基苯磺酸钠型密胺减水剂(SS-MSM)正交试验分析
        3.2.3 羟甲基化反应反应时间对 SS-MSM 减水性能的影响
        3.2.4 缩合反应温度对 SS-MSM 减水性能的影响
        3.2.5 对氨基苯磺酸钠型密胺减水剂(SS-MSM)单因素试验分析
        3.2.6 对氨基苯磺酸钠改性密胺减水剂(SS-MSM)的最佳合成工艺参数
    3.3 氨基磺酸盐改性密胺减水剂(SA-MSM)合成工艺的研究
    3.4 改性密胺高效减水剂低成本化研究
        3.4.1 尿素替代三聚氰胺单体量的研究
        3.4.2 尿素替代三聚氰胺单体反应原理的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密胺减水剂性能研究
    4.1 改性密胺减水剂对水泥浆体流动性的影响
        4.1.1 净浆流动度的测定
        4.1.2 水泥适应性的比较
    4.2 改性密胺减水剂混凝土试验
        4.2.1 混凝土拌合物减水率的测定
        4.2.2 混凝土抗压强度比的测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三步法合成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效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定制开发及中试生产研究[D]. 曹成.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废弃PET降解产物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及其微胶囊的制备[D]. 雷瑞.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3]改性三聚氰胺水泥添加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J]. 姜雪.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5)
  • [4]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增强木材胶黏剂性能与机制研究[D]. 李晓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两步法甲醚化氨基树脂的合成、表征及涂膜性能研究[D]. 况泽民. 重庆大学, 2016(03)
  • [6]脲醛树脂泡沫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 沈运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5)
  • [7]功能型氨基树脂鞣剂的合成及应用进展[J]. 吕斌,聂军凯,高党鸽,马建中. 皮革科学与工程, 2015(04)
  • [8]多元共缩聚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 张纪芝.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9]酶解木质素接枝磺化制备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研究[D]. 陈演良.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3)
  • [10]新型密胺减水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D]. 孙飞. 河南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磺化三聚氰胺脲醛树脂的三步合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