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供电系统主接线相序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矿井供电系统主接线相序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一、矿井供电系统主接线相序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20)在《肥田煤矿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井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其中继电保护对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肥田煤矿供电系统因短路造成的越级跳闸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严重危及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肥田煤矿因短路故障造成供电系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问题,结合肥田煤矿供电系统存在的配电级数多、供电线路短、井下环境恶劣等特点,设计了一种以S3C2440AL型芯片为基础硬件的光纤差动保护装置,以此来完善供电系统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避免短路造成越级跳闸,提高供电系统安全可靠。本文针对肥田煤矿供电系统存在继电保护选择性差、越级跳闸频发的问题,重点对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现有应对该问题的继电保护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光纤电流差动保护、电流数据采样同步、光纤通讯系统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基于上述理论技术的研究和问题分析,将整个供电系统作为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多种光纤通信模式,设计适用于肥田煤矿供电系统的专用型光纤通道,并对采样时刻调整法受通道改变影响较大的问题予以改进。最后,基于ARM9系列芯片和嵌入式μ C/OS-Ⅱ操作系统对防越级跳闸光纤纵差保护装置进行了软硬件设计,硬件部分包括最小系统和功能模块的设计,软件部分包括保护主程序、数据采集程序、通信程序、故障处理程序以及人机交互程序。本文完成了矿井防越级跳闸保护装置的软硬件设计,完成了可靠的矿用型光纤通信方案设计,同时针对传统的时间同步方案与采样算法开展针对性的优化工作。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矿井防越级保护系统能够有效的完成保护动作,在矿井供电系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郑伟卫[2](2019)在《主井提升机双独立电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主井提升系统承担着矿井原煤的提升任务,是矿井的咽喉要道,是制约矿井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先进的提升机电控系统一直都是衡量煤矿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已在矿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节能降耗已为全社会所共认,变频调速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节能降耗的有力手段。变频调速技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等的有机结合,其优点有调速范围宽、精度高、响应快、功率因数高、操作使用方便、节能显着等。本文针对城郊煤矿主井提升机电控系统存在的控制系统复杂、功率因数低、发热严重、元器件老化、故障率高、系统故障诊断能力差等问题,分析了功率变换器的研究现状,对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功率变换器和交-交变换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三电平PWM整流器定频直接功率控制、双绕组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三电平变频器智能故障诊断与保护单元、矿井提升机非线性悬停控制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构建了双独立电控的思路,即采用“交流双绕组同步电机、双三电平交-直-交变频器、数字DSP调节控制、PLC网络控制、上位机诊断和监控、工业以太网互联”的模式,替代ABB交-交变频调速系统。本文基于自动化、信息化、电力电子等技术,对双独立电控主回路进行了选型计算,设计了总体技术方案,安装应用两套同型号的双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两套闸控系统、两套信号系统以及相应的传感器。其中双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主要包括交流双绕组同步电机、双三电平交-直-交变频器、数字DSP调节控制、PLC网络控制、上位机诊断和监控、工业以太网互联等模块,主要设备包括高压柜、低压柜、变压器、调节柜、PLC控制柜、变频柜、励磁柜、操作台、上位机等;对电控系统进行了出厂试验及现场调试运行,进行了各工况试验;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了应用效果和效益分析;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主井提升机两套系统互为备用、相互冗余,任何一套电控系统出现故障后,可在5分钟内完成切换,有效减少了主井提升系统的影响时间。双独立电控自投入运行以来,提升系统运行平稳、保护齐全可靠、故障诊断能力强、速度曲线行程跟踪准确、电网谐波低、功率因数高、故障率低、震动小、噪音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该论文有图76幅,表18个,参考文献85篇。

黄肇[3](2019)在《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网中的各类电力谐波,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环境十分复杂和非理想化,以往基于传统无源滤波方法无法应付实际电网条件下的高性能运行要求,进而直接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电网运行的稳定性。220kV变电站通过三绕组变压器向110kV,35kV负荷供电,当110kV、35kV负荷侧存在谐波时,经三绕组变压器传递到220kV电网,进而直接影响220kV电网的供电质量。传统无源滤波方法是在三绕组变压器的35kV负荷侧并接调谐滤波支路。它能完全滤除35kV负荷侧的谐波以及稍微降低110kV负荷侧的谐波,但不能完全彻底滤除110kV负荷侧的谐波,从而导致110kV负荷侧的谐波经三绕组变压器传递到高压220kV电网,进而影响高压电网的电能质量。在某220kV变电站采用传统无源滤波方法,但是经过调研和现场测试表明220kV电网侧存在11次特征次谐波不合格,故此方法不能解决该变电站的实际问题。因此,以“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研发项目”和“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项目”为依托,从理论和关键技术的层面上进行探讨和提出解决思路,提出以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Dual-set Inductive Filtering Transformer,DS-IFT)为核心的关键技术综合治理某变电站的110kV、35kV负荷侧的谐波,使之无法传递到220kV电网,改善了220kV侧的电网质量。论文对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理论与应用做了深入地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与应用体系,应用以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为核心的感应滤波方案,解决了220kV变电站中的中、低压负荷侧的谐波对高压电网影响的问题。深化了感应滤波理论,拓展了工程应用,表明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应用在220kV变电站具有广阔的前景,研究工作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以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为核心的感应滤波方案,改善变电站220kV电网侧的电能质量,分析了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技术特征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定义:当三绕组变压器的两个副边绕组都有谐波负荷,需要滤除谐波时,在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间增设一个滤波绕组,外接调谐滤波支路进行滤波。该增设绕组与原边绕组及分别与两个副边绕组构成的两组三绕组变压器都满足等值计算阻抗为零的条件,即满足感应滤波条件,称此种变压器为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因此,基于感应滤波技术,提出以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为核心的感应滤波方案,消除110kV、35kV负荷侧的谐波对220kV电网的影响,提高220kV电网侧的供电质量。依据变压器等值零阻抗设计原理,调整变压器各绕组的结构布局构成内含滤波绕组的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外接调谐滤波支路进行滤波。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由四个绕组构成,每相的四个绕组均套于同一铁心柱上沿铁芯向外的排列布置为低压绕组(三次绕组)、中压绕组(二次绕组)、滤波绕组和高压绕组(原边绕组),低压绕组放在最内层,高压绕组放在最外层。在谐波环境下,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滤波绕组外接调谐滤波支路,通过变压器的电磁感应滤波原理产生反向感应电流来抵消中、低压两个电网的负荷谐波电流,使其少流入高压电网端,减轻变压器所承载的谐波,改善220kV电网侧的电能质量。(2)建立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辐射型等值电路以及端口方程以四绕组变压器的数学模型和四边形等值电路为基础,基于感应滤波原理推知,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存在与滤波绕组关联的两组等值计算阻抗近似为零,即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满足感应滤波条件。论证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实质上只有4个独立短路阻抗(高-滤波短路阻抗ZK14,中-低短路阻抗ZK23,中-滤波短路阻抗ZK24和低-滤波短路阻抗ZK34),进而推导出含有4个节点和4条支路的辐射型等值电路。在等值电路的基础上建立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内部绕组各物理量的数学方程,通过仿真、样机实验和工程验证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基波下的功补特性。依据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绕组联结方式,建立基波与谐波下各绕组物理量的端口方程。基于短路法证明高-中短路阻抗ZK12和高-低短路阻抗ZK13与其它4个独立短路阻抗存在两组等式方程,推导出与滤波绕组关联的两组等值计算阻抗为零的特征,从而说明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满足感应滤波条件。同时,分析了调谐滤波器的基波阻抗参数对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短路阻抗影响较为极小。通过仿真和样机的短路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基于端口方程研究多种工况下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感应滤波性能,并引入灵敏度分析法分析各种参数扰动对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滤波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端口方程及辐射型等效电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建立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潮流计算模型基于变压器绕组联接方式,建立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正序节点导纳矩阵,形成三相负荷对称的潮流计算模型。运用矩阵法分析在基波与谐波下的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运行特性,与端口方程相比,更为简洁、方便、实用。依据对称分量法建立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正序、负序和零序等值网络,并形成各序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通过相序分量变换法推导出较为实用的abc坐标下的三相漏磁导纳矩阵,同时分析它的奇异性,可以组建成三相负荷不对称的潮流计算模型。通过MALTAB仿真得出三相负荷对称和负荷不对称的潮流计算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理论和所建模型的正确性。(4)建立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电感矩阵模型,并提出基于电感矩阵系数的差动保护方案首先,从磁路结构论证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电感矩阵特性,建立反映该变压器各电感参数关系的两组等式方程,该方程满足感应滤波约束条件,间接说明该新型变压器具有一个独立滤波绕组。通过有限元软件得出实验样机的电感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了两组电感参数的约束条件满足等值计算阻抗参数为零的条件,从而验证了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能实现感应滤波的理论可行性。然后,依据多绕组变压器耦合理论和感应滤波原理,建立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电感矩阵模型,运用关联矩阵法推导出反映该变压器外部端口特性的数学方程表达式。以此提出基于电感矩阵系数的差动保护方案以及辨识内部故障的保护判据。该方案实现简单,不需预先计算漏感参数,避开了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难以获取的内部结构参数。最后,通过对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多种工况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切实切除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内部故障。(5)工程化样机成功应用于某变电站针对某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研制了一台型号SSZ11-L-180000/220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工程样机,并在工程中应用。经现场测试:工程样机运行稳定,滤波效果明显,保障了220kV电网的供电质量。

彭迈[4](2019)在《矿用综合保护装置设计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安全可靠供电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随着煤矿井下采掘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工作面不断向前延伸,高电压等级的供电电缆及电气设备不断延伸至末端。当线路发生短路、漏电、过电压等故障下,时常会导致矿井同一电压等级的多级馈电开关同时跳闸,引起煤矿井下大范围停电,直接影响煤矿生产,也威胁到电气设备和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论文基于高可靠的现场总线技术和高速工业以太网通信技术,通过计算故障信息矩阵实现矿井复杂供电网络的故障区段定位,解决故障查找困难问题;运用粗糙集理论将五次谐波方法、基波零序电流比幅比相法和有功电流分量法进行融合,形成漏电保护综合判据,提高漏电保护的可靠性;研究矿井网络自动搜索和网络拓扑等值方法,设计了基于千兆光纤自组网络技术的矿井保护系统架构,同时利用防越级跳闸逻辑搜寻判决算法有效解决目前煤矿常出现的越级跳闸现象。设计了矿用高压综合保护装置、低压综合保护装置、矿用通信控制器、集成保护测控主机等主要矿用综合保护设备,搭建矿井保护系统测试平台,对设计的装置样机以及系统的保护技术进行测试,本设计在攀煤集团太平煤矿得到应用。论文设计的矿用综合保护装置安全可靠,能大幅提高煤矿供电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是煤矿高效生产的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

张倩[5](2018)在《35kV前七变电站微机保护运行性能分析与改进》文中认为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电力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送和电压转换的作用,其安全运行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能否连续稳定的工作,继电保护是实现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差动保护作为变压器的主保护,在35k V及以上变电站中普遍采用,但是由于不平衡电流如励磁涌流影响,差动保护可能会发生误动,造成整个变电站停运,随着而来的负荷转移以及其它自动装置动作不但增加了电网运行风险还可能导致另外一台主变因过负荷产生故障。本文首先从继电保护概述入手,分析了国内外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以作者工作的35k V前七变电站为例,介绍了微机保护系统构成及动作机理。然后,分别对线路和主变保护的原则以及配置进行了介绍。接着以一次线路事故为背景对变电站线路进行仿真,得出故障情况下三相电流的变化规律,并对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又以一次主变事故为背景对变压器做了励磁涌流和具有谐波制动差动保护的仿真,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并针对本站线路和主变事故,分析了该站差动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涌流差动事故总结性提出差动保护性能方面暴露的问题,并从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和防范措施,以此解决该站差动保护误动的问题。

赵文陶,梅燕,周德生,邹晓峰,曾平[6](2018)在《拉林电气化铁路对牵引站附近变电站继电保护影响分析》文中认为指出电铁机车在用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负序与谐波,并且电铁机车沿铁路沿线移动用电,产生的危害性远比其他负荷更为严重。阐述了拉林铁路牵引机车运行对电网各牵引站谐波的影响,并介绍了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对继电保护、线路保护、母线保护的影响,认为大幅提高周边电源点与电网的负序水平,改变周边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及故障特性,从而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在对拉林电气铁路引起附近电源点与电网的谐波与负序分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原理不同类型的保护设备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电能质量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夏地委[7](2018)在《同步电动机控制保护回路的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同步电动机是大型化工企业提供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电动机的保护控制关系着企业电气设备的长效安全运行。因此同步电动机的控制,在工业企业电气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面临被传动设备的复杂化,它的正常运行尤为重要。由于被传动设备如大型压缩机的辅机及连锁系统的增加和优化,给同步电动机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在利用常规继电器组合技术、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及计算机通讯等技术组合设计了同步电动机控制保护回路控制系统,保证同步电动机的正常运行。本控制系统采用当今较为成熟的励磁控制技术、微机保护技术及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继电器控制技术设计了符合实际的同步控制保护系统,通过传感器对电压、电流等一次电气参数进行系统采样,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对采到的参数值信息进行识别计算,并通过通讯管理系统的接口,将实时运行的电气参数传输到后台监控界面。当异常数据发生报警时,微机测控装置将会把报警信息通过软件显示到微机后台并发出报警信息或跳闸输出,从而提醒变电站值班职工作根据报警信息及时处理,同时将装置上的报警内容存储和记录,以便以后进行事故分析和查询。从而达到对系统和同步机状态的实时监测,来保证供电、配电、输电系统的安全平稳的运行。

陈念[8](2018)在《含风电的110kV经电阻接地系统继电保护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为了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问题,大规模风电建设席卷全国。随着风电场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风电场通常采用110kV或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线路接入系统。在我国110kV电压等级的高压配电网通常采用的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随着电能质量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将会在负荷侧产生严重的电压暂降,难以满足敏感性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理论研究表明,当电源侧中性点通过大小合适的接地电阻接地时,能够有效的抑制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引起的负荷侧电压暂降。然而改变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必然将导致系统的零序等值电路发生变化,从而给原有的继电保护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何妥善的解决这些特殊问题,是含风电的110kV配电网能否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来提高系统供电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通过对常见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数学模型的研究,结合典型的风电场接线结构,对大规模风力发电场进行了等值建模。在此基础上详细的讨论了含风电的110kV系统的正、负序阻抗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称分量法和不对称潮流的传变特性,推导出含风电的110kV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的电压传递矩阵,并结合系统参数的变化范围,用理论分析和数字仿真的方法证明:当中性点接地电阻的阻值满足11X1≤R0≤1/ωC0的约束条件时,在改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负荷侧电能质量问题的同时,又不会超出现有国产110kV电气设备的耐压水平。据此约束条件,结合实际参数计算试验系统的中性点接地电阻值。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含风电的110kV系统中性点改经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后给继电保护带来的特殊问题。由于中性点运行方式的改变,直接改变了系统的零序等值网络。因此,针对含风电的110kV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内、外部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电压间相角差的不同,提出了能够消除线路以及变压器保护零序方向元件误动区和拒动区的动作判据;针对含风电系统中性点改经电阻接地后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线路的零序电流近似相等的特点,提出了通过灵敏系数的阶梯配置和上下级保护动作时限的配合的整定原则,对零序过流保护进行整定计算。此外,分析研究了改变含风电系统110kV侧中性点运行方式后,对其相邻侧接地保护的影响,得出除了 110kV侧接地保护之外,相邻侧接地保护不必重新整定的结论,并在matlab上对上述研究结论进行了仿真验证。根据上述接地保护的配置方案和整定原则完成了试验系统的保护配置和整定计算,实现了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何梓源[9](2018)在《矿山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性漏电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山井下低压配电网的无功补偿装置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传统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保护不能准确判断出故障电容器组,由于井下电网运行方式复杂且漏电保护装置会在故障发生后极短时间内切除无功补偿装置,如何利用故障信息快速、准确的判断故障并联电容器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矿山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性漏电保护还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参考传统的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提出使用群体比幅比相法进行故障电容器组的选择,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提出使用改进后零序电流突变量法进行故障电容器组的选择。其次通过搭建电网并联电容器组模型进行接地故障模拟实验,验证单相接地故障特征。最后通过MATLAB软件搭建矿山井下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模型,根据保护方法进行仿真验证,其结果表明,提出的选择性漏电保护方法,正确率高,适应性强。由于井下电网漏电保护装置会在故障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切除无功补偿装置,为验证保护方法的快速性,本文通过MATLAB仿真模型,利用故障发生后2个工频周期的故障信息,进行保护方法的快速性验证,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在2个工频周期内准确进行故障选择,并且能够消除部分算法误差,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王祥涛[10](2017)在《蚌埠综合客运站—充电站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污染的加重使得节能减排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具有热效率高,无污染,低噪声、零排放和负荷可调节等优点,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沿方向,前景广阔。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作为能源供给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快速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与其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的矛盾日益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相配套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才能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安全,稳定,快速的服务。本文为作者参与蚌阜综合客运站-充电站工程供配电设计过程中完成的。课题对电动汽车充电站供配电系统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主流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模式及其最新进展,概括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电气系统及总体结构。其次,阐述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尤其是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产生很大的谐波,对电网来说是一种“污染”,必须加以治理。本文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构建了单台充电机的仿真模型,进而在此搭建充电站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充电站(机)谐波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改善措施,并应用于工程设计。最后,以蚌阜综合客运站-充电站供配电系统设计为例,分析了充电站用电负荷特点,考虑了充电站对电网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充电站的主接线,并选择合理的配电变压器及站内其他主要设备,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工程应用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矿井供电系统主接线相序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井供电系统主接线相序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肥田煤矿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肥田煤矿供电系统现状分析
    2.1 煤矿供电系统概况
    2.2 煤矿10kV系统继电保护简介
    2.3 煤矿10kV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4 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分析
        2.4.1 基于电气闭锁原理的防越级跳闸保护技术
        2.4.2 基于分站集中控制方式的防越级跳闸技术
        2.4.3 基于GOOSE通信机制的防越级跳闸技术
        2.4.4 基于数字变电站技术的防越级跳闸技术
        2.4.5 基于纵联差动保护原理的防越级跳闸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式光纤电流纵联差动保护技术
    3.1 光纤纵联差动保护原理简述
    3.2 瞬时采样值电流差动保护
    3.3 故障分量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3.3.1 故障分量电流保护判据
        3.3.2 故障分量提取
    3.4 光纤纵差保护的通信模式
    3.5 通信协议
    3.6 通信时钟的同步方式
    3.7 电流数据采样同步方式
        3.7.1 采样数据修正法
        3.7.2 采样时刻调整法
        3.7.3 时钟校正法
        3.7.4 采样序号调整法
        3.7.5 GPS同步法
        3.7.6 所用的数据同步方法
    3.8 电流纵差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3.9 本章小结
4 煤矿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设计
    4.1 保护装置硬件总体设计
        4.1.1 最小系统设计
        4.1.2 数据采集模块
        4.1.3 通信模块
        4.1.4 开入开出模块
        4.1.5 人机交互界面
    4.2 保护装置的软件设计
        4.2.1 软件开发环境与结构
        4.2.2 保护主程序设计
        4.2.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2.4 通信程序设计
        4.2.5 故障处理程序设计
        4.2.6 人机交互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测试
    5.1 测试系统组成
    5.2 测试记录和结果分析
        5.2.1 传统继电保护模式下的测试记录
        5.2.2 防越级跳闸系统的测试记录
        5.2.3 检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主井提升机双独立电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2 主井提升系统概况及双独立电控总体思路
    2.1 主井提升系统概况
    2.2 依据的标准
    2.3 双三电平变频调速功能概述
    2.4 双三电平四象限高压变频器工作原理
    2.5 双三电平变频器功率回路结构设计
    2.6 三电平变频器优化控制策略
    2.7 双独立电控思路
    2.8 本章小结
3 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
    3.1 NPC三电平变频器损耗分析
    3.2 多CPU多总线协同工作控制器研制
    3.3 变频器系统优化设计
    3.4 三电平PWM整流器定频直接功率控制
    3.5 双绕组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3.6 三电平变频器智能故障诊断与保护单元
    3.7 矿井提升机非线性悬停控制器
    3.8 本章小结
4 双独立电控主回路选型计算及实施方案
    4.1 主回路选型计算
    4.2 总体设计方案
    4.3 实施方案
    4.4 本章小结
5 出厂试验及现场调试运行
    5.1 出厂试验
    5.2 现场调试运行
    5.3 本章小结
6 应用效果及效益分析
    6.1 应用效果
    6.2 效益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传统无源滤波方法
        1.2.1 传统滤波方案一
        1.2.2 传统滤波方案二
    1.3 新型谐波治理方法
        1.3.1 有源电力滤波技术
        1.3.2 感应滤波技术
    1.4 感应滤波机理分析
    1.5 研究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意义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数学模型及短路阻抗特性研究
    2.1 四绕组变压器的数学模型及等值电路
        2.1.1 数学模型
        2.1.2 等值电路
    2.2 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数学模型及等值电路
        2.2.1 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形成
        2.2.2 等值电路及参数计算
    2.3 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短路阻抗特性
        2.3.1 端口电压方程
        2.3.2 短路阻抗特性的理论分析
        2.3.3 短路阻抗特性的实验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基波运行与功补特性
    3.1 辐射型等值电路的推导
    3.2 基波运行与功补特性的理论分析
        3.2.1 工况一
        3.2.2 工况二
    3.3 原理样机实验与工程试验验证
        3.3.1 原理样机实验
        3.3.2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3.3.3 工程试验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感应滤波性能研究
    4.1 端口模型与端口方程
        4.1.1 主电路拓扑结构
        4.1.2 端口模型
        4.1.3 端口方程
    4.2 谐波传递模型及谐波抑制能力
    4.3 基于灵敏度函数分析法评价关键参数扰动对滤波性能影响
        4.3.1 谐波源扰动对整体滤波性能的影响
        4.3.2 交流电网参数对整体感应滤波性能的影响
        4.3.3 无源滤波器参数扰动对整体感应滤波性能的影响
        4.3.4 短路阻抗参数扰动对整体感应滤波性能的影响
    4.4 谐波抑制特性的理论分析
    4.5 仿真与实验验证
        4.5.1 实验平台
        4.5.2 仿真结果分析
        4.5.3 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潮流计算模型研究
    5.1 正序网及正序导纳矩阵
        5.1.1 基波下的潮流计算
        5.1.2 谐波下的潮流计算
        5.1.3 潮流计算的仿真结果
    5.2 负序和零序网及节点导纳矩阵
        5.2.1 负序及节点导纳矩阵
        5.2.2 零序网及节点导纳矩阵
    5.3 三相漏磁导纳矩阵模型的推导
    5.4 仿真验证
        5.4.1 基波下三相负荷不对称的仿真
        5.4.2 谐波下三相负荷不平衡的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电磁暂态特性与保护原理研究
    6.1 电感矩阵推导
        6.1.1 磁路结构分析
        6.1.2 电感矩阵特点
        6.1.3 有限元仿真验证
    6.2 基于相分量法的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模型
    6.3 基于电感矩阵的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保护原理
        6.3.1 动作方程推导
        6.3.2 动作方程的保护判据
    6.4 仿真实例
        6.4.1 空载合闸的励磁涌流分析
        6.4.2 内部故障
        6.4.3 空投内部故障
        6.4.4 动态模拟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工程应用研究
    7.1 工程样机的应用
    7.2 工程试验验证
        7.2.1 基波运行试验结果分析
        7.2.2 谐波下试验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4)矿用综合保护装置设计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项目意义
    1.2 矿井供电系统分析
    1.3 矿用保护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1.4 防越级跳闸研究现状
        1.4.1 错时级差防越级跳闸技术
        1.4.2 电气闭锁式防越级跳闸技术
        1.4.3 光纤纵联差动式防越级跳闸技术
        1.4.4 基于数字化变电站结构的防越级跳闸技术
    1.5 漏电保护研究现状
    1.6 论文主要工作
2 矿井供电现状分析
    2.1 煤矿井下供配电特点
    2.2 煤矿井下电气故障分析
    2.3 煤矿井下继电保护配置
    2.4 煤矿保护越级跳闸
    2.5 本章小结
3 煤矿井下继电保护关键技术
    3.1 矿井继电保护体系架构
    3.2 信息融合式漏电保护技术
    3.3 故障区段定位技术
    3.4 矿井电网网络搜索技术
    3.5 馈电开关连接模型
    3.6 保护系统的千兆光纤自组网络架构
    3.7 本章小结
4 综合保护装置设计
    4.1 CMZB-2WG高压综合保护装置
        4.1.1 总体设计方案
        4.1.2 硬件设计
        4.1.3 高压综合保护装置主板
        4.1.4 高压综合保护装置主机电源
        4.1.5 低成本总线通讯技术
        4.1.6 备用电池健康状态自诊断技术
    4.2 CMZB-2WC保护软件设计
        4.2.1 保护主流程
        4.2.2 其他设计
    4.3 CMZB-2WD低压综合保护装置
        4.3.1 技术方案
        4.3.2 主机系统
        4.3.3 低压综合保护装置显示屏
    4.4 KTK11440矿用通信控制器
        4.4.1 设计方案
        4.4.2 硬件系统设计
        4.4.3 电源设计
        4.4.4 软件系统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保护测控主机系统设计
    5.1 JC220主机硬件结构
    5.2 JC220中心站软件系统
    5.3 组态软件系统
    5.4 性能测试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实验测试与现场应用
    6.1 实验平台
    6.2 低压综合保护装置测试分析
    6.3 高压综合保护装置测试分析
    6.4 保护通信控制器性能测试
    6.5 现场应用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35kV前七变电站微机保护运行性能分析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继电保护概述
        1.1.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1.1.2 变电站继电保护
    1.2 变电站继电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前七变电站微机保护原理及分析
    2.1 前七变电站概述
    2.2 变电站微机保护概述
    2.3 变电站线路保护配置
        2.3.1 变电站线路微机保护种类
        2.3.2 线路保护配置原则
        2.3.3 前七变电站线路保护实际配置
    2.4 变电站主变保护配置
        2.4.1 变电站变压器微机保护种类
        2.4.2 主变保护配置原则
        2.4.3 前七变电站主变保护实际配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前七变的线路保护事故仿真分析
    3.1 前七变故障前线路运行方式及跳闸过程
    3.2 前七变故障线路仿真
    3.3 前七变电站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
        3.3.1 正常运行的接线方式
        3.3.2 正常的运行方式潮流计算
        3.3.3 检修及事故运行的接线方式
        3.3.4 检修及事故运行的潮流计算
    3.4 前七变线路故障原因分析
    3.5 前七变线路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3.5.1 暴露的问题
        3.5.2 改进措施建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前七变主变微机保护事故分析及改进
    4.1 前七变主变正常运行方式及跳闸过程
        4.1.1 前七变主变正常运行方式
        4.1.2 前七变电站两次事故跳闸过程
    4.2 前七变主变空载合闸励磁涌流仿真
    4.3 前七变电站两次主变事故原因分析
        4.3.1 第一次主变跳闸事故原因分析
        4.3.2 第二次主变跳闸事故原因分析
        4.3.3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总结
    4.4 前七变具有谐波制动的差动保护仿真
    4.5 前七变主变涌流引起差动误动的改进建议
        4.5.1 利用间断角判据防范励磁涌流
        4.5.2 利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范励磁涌流
        4.5.3 提高变压器微机保护性能的改进建议
    4.6 前七变电站主变事故预防改进措施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拉林电气化铁路对牵引站附近变电站继电保护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拉林电气化铁路对电网电能质量影响
2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分析
3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对线路保护的影响
4 电气化铁路电能质量对母线保护的影响
5 结语

(7)同步电动机控制保护回路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同步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组成
    2.1 一次系统
    2.2 辅机系统
    2.3 同步电动机励磁系统
    2.4 微机保护系统
    2.5 微机监控系统
    2.6 通讯系统
第3章 同步电动机控制回路设计
    3.1 设计原则
    3.2 控制回路的组成
    3.3 高压断路器控制回路
    3.4 控制回路的合闸回路
    3.5 控制回路的分闸回路
    3.6 保护定值的核算
    3.7 控制回路分析小结
第4章 同步电动机的防爆改造
    4.1 改造目的
    4.2 改造技术依据
    4.3 防爆吹扫原理及工作流程改造
    4.4 防爆电机改造方案
    4.5 正压补偿型电机改造
    4.6 现场控制柜改造
    4.7 系统校验
    4.8 同步电动机的试运行
第5章 结论与体会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8)含风电的110kV经电阻接地系统继电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
        1.1.2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2 风力发电场的基础理论与建模
    2.1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原理与数学模型
        2.1.1 风力机的基本原理与数学模型
        2.1.2 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2.1.3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2.2 风电场的仿真模型
        2.2.1 典型风电场的结构
        2.2.2 风电场的等值模型
        2.2.3 风电场的仿真计算
    2.3 本章小结
3 含风电的110KV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的特点
    3.1 风电场出线短路故障的特点
        3.1.1 风电场出线短路电流的计算
        3.1.2 风电场正、负序阻抗的特点
        3.1.3 含风电的110kV系统的等值正、负序阻抗特点
    3.2 110kV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的特点
        3.2.1 单相接地短路时的电压暂降/暂升
        3.2.2 单相接地短路时电阻值的选择
    3.3 含风电的试验系统110kV中性点接地电阻的选取
        3.3.1 试验系统接地电阻的配置
        3.3.2 试验系统110kV中性点接地电阻的选择
    3.4 含风电的中性点电阻接地系统抗电压跌落能力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含风电的110KV电阻接地系统继电保护特殊问题研究
    4.1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的零序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及分布
        4.1.1 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电压的大小
        4.1.2 两相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电压的大小
        4.1.3 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的分布
        4.1.4 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的分布
    4.2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的零序功率方向元件
        4.2.1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零序电压电流间的相位差
        4.2.2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线路的零序方向元件动作特性
        4.2.3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变压器的零序方向元件动作特性
        4.2.4 仿真验证零序方向元件的动作判据
    4.3 中性点改经电阻接地后对零序分支系数的影响
    4.4 中性点改经电阻接地后对其它侧接地保护的影响
        4.4.1 110kV侧发生接地故障对220kV侧的影响
        4.4.2 110kV侧改经电阻接地后对220kV侧的分流作用
        4.4.3 110kV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对负荷侧接地保护的影响
    4.5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保护的配置和整定原则
        4.5.1 含风电的110kV系统的典型接线与接地保护的配置
        4.5.2 含风电的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接地保护的整定原则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试验系统整定计算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矿山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性漏电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矿山井下低压电网的漏电分析
    2.1 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简介
    2.2 井下低压电网的漏电分析
    2.3 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方法
    2.4 无功补偿装置的单相接地故障选择性难点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无功补偿装置选择性漏电研究
    3.1 零序电流保护原理
    3.2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特征
    3.3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3.4 电网并联电容器组模型搭建与接地故障模拟实验
    3.5 基于群体比幅比相方法无功补偿装置故障选择步骤
    3.6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下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性仿真验证
    3.7 本章小结
4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中无功补偿装置选择性漏电研究
    4.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征
    4.2 基于零序电流突变量的无功补偿装置的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4.3 零序电流突变量的改进
    4.4 基于改进零序电流突变量方法的无功补偿装置故障选择步骤
    4.5 中性点经变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下无功补偿装置选择性仿真验证
    4.6 中性点经变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下无功补偿装置快速性仿真验证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筒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10)蚌埠综合客运站—充电站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现状
        1.1.1 国外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现状
        1.1.2 国内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现状
    1.2 电动汽车充电站充/换电模式及其研究现状
        1.2.1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
        1.2.2 电动汽车换电模式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 电动汽车充电站典型建设设计方案
    2.1 遵循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
    2.2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总体考虑及设计原则
        2.2.1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总体考虑
        2.2.2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设计原则
    2.3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总体结构
        2.3.1 充电站电气系统
        2.3.2 充电站总体结构
    2.4 电动汽车充电站典型设计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3.1 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3.1.1 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对电网负荷的影响
        3.1.2 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对网络损耗的影响
        3.1.3 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对配电变压器的影响
        3.1.4 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3.2 电动汽车充电站(机)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分析
        3.2.1 谐波和谐波分析
        3.2.2 谐波的危害
        3.2.3 充电站(机)谐波特性分析
    3.3 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治理措施
        3.3.1 减少谐波源的谐波含量
        3.3.2 安装滤波装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蚌埠综合客运站-充电站供配电系统设计
    4.1 蚌埠综合客运站-充电站工程概况
        4.1.1 工程建设规模
        4.1.2 充电系统基本配置及参数
    4.2 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4.2.1 负荷统计及计算
        4.2.2 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
        4.2.3 无功补偿设备与滤波装置选择
    4.3 变(配)电站的设计
        4.3.2 变(配)电站设计要求
        4.3.3 充电站主接线设计
        4.3.4 配电变压器的选择
    4.4 充电站内主要设备选择
        4.4.1 短路电流计算
        4.4.2 断路器的选择
    4.5 终端配电系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矿井供电系统主接线相序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肥田煤矿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设计与研究[D]. 王静.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主井提升机双独立电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郑伟卫.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3]双组感应滤波变压器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 黄肇. 湖南大学, 2019(01)
  • [4]矿用综合保护装置设计研究与应用[D]. 彭迈.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35kV前七变电站微机保护运行性能分析与改进[D]. 张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6]拉林电气化铁路对牵引站附近变电站继电保护影响分析[J]. 赵文陶,梅燕,周德生,邹晓峰,曾平. 电力与能源, 2018(05)
  • [7]同步电动机控制保护回路的分析与设计[D]. 夏地委. 齐鲁工业大学, 2018(05)
  • [8]含风电的110kV经电阻接地系统继电保护问题研究[D]. 陈念. 武汉大学, 2018(06)
  • [9]矿山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性漏电保护研究[D]. 何梓源.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10]蚌埠综合客运站—充电站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研究[D]. 王祥涛.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矿井供电系统主接线相序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