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新型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一、新型塑料包装材料发展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王富玉,郭金强,张玉霞,杨涛[1](2021)在《塑料包装材料的减量化与单材质化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概述了从源头减少消费后塑料包装材料的各种减量化技术,包括薄膜与容器等的减薄、包装结构的简化、反复使用与循环利用、使用回收料等;阐释了为便于回收利用使用尽可能减少材料种类的理念——单一材质化与相应措施等。

林凤龙[2](2021)在《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BOPA)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塑料包装材料,广泛应用在食品包装、医药包装、日化包装、锂电池包装等领域。但是尼龙(PA6)薄膜的阻隔性能达不到高阻隔材料的水平,同时还具有尺寸稳定性差、不耐紫外老化、抗菌性能差、直线撕裂性能差等问题,使其在日常应用中往往受到限制。本论文采用同步拉伸工艺,以聚酮(PK)、氧化石墨烯(GO)、氧化铈(CeO2)、锌-铈负载二氧化硅和聚间二甲苯己二酰二胺(MXD6)为改性剂,制备出功能化的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从而改善了尼龙薄膜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也探讨了拉伸取向对尼龙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因此本论文的工作能够为尼龙薄膜在绿色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选择和新的思路,从而保障包装产品的质量安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为了解决尼龙薄膜阻隔性能不足的缺陷,在尼龙基体中引入聚酮树脂,利用熔融共混并结合同步双向拉伸工艺制备了新型高阻隔性的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研究发现适量的PK即能够显着提升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韧性,以及复合薄膜的尺寸稳定性。同时拉伸取向能够显着提高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结晶度,PA6晶体主要以α晶型存在。(2)为了进一步提高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引入GO组分,并探讨了GO和拉伸取向对复合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可以进一步提高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阻隔性能。而拉伸取向具有诱导薄膜结晶作用从而提高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同时GO对PA6/PK复合材料具有促进结晶作用。(3)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不耐紫外老化的缺陷,在PA6/PK体系中引入氧化铈组分,进而采用同步拉伸工艺制备得到双向拉伸PA6/PK/CeO2复合薄膜。结果表明,经过表面修饰的氧化铈均匀地分散在PA6/PK复合体系中,添加少量的氧化铈即可显着提高复合薄膜的抗紫外性能。同时氧化铈对PA6/PK复合体系具有异相成核的作用。(4)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抗菌性能不佳的缺陷,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锌-铈负载二氧化硅粉体,并将其掺杂到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从而获得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复合薄膜。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粉体粒径,负载离子浓度对粉体抗菌性能的影响,并阐明了锌和铈抗菌离子存在的协同抗菌作用。(5)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直线撕裂性能不佳的问题,在PA6/PK体系中引入MXD6组分,通过熔融共混结合同步双向拉伸工艺制备出具有优异直线撕裂性能的双向拉伸PA6/PK/MXD6复合薄膜,系统地研究了MXD6对复合薄膜直线撕裂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

刘吉阳[3](2021)在《覆膜铁带材界面结合与膜厚演变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覆膜铁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金属与高聚物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环保性、美观性以及成形加工与封装保护保鲜性能,符合金属包装工业节能节材、绿色环保、高品味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因而自其被发明起就深受重视,并被认定为替代镀锡板(俗称马口铁)包装材料的未来产品。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面向国内覆膜铁制备理论和技术的迫切需求,聚焦国内覆膜铁企业在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针对覆膜铁熔融覆膜过程中金属基材和高聚物薄膜界面间的结合行为以及覆膜过程与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规律,采用实验、数值仿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多尺度系统研究。研究以某国内大型企业覆膜铁生产线为依托,并以研究结果为该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覆膜过程熔融状态下薄膜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镀铬带钢(TFS)表面水合氧化铬之间的化合过程及行为规律,首先通过XPS实验对镀铬带钢表面水合氧化铬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分析,确定水合氧化铬层由氧化铬、氢氧化铬、羟基氧化铬分子组成;然后使用分子动力学结合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建立了微观尺度下PET分子和氧化铬分子的结合模型,以及不同羟基浓度的氧化铬分子与PET分子的结合模型。计算分析发现,氧化铬分子与PET分子以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结合,对应氧化铬(110)、(200)、(211)晶面的结合模型的结合能分别为-13.07eV、-2.74eV、-2.37eV;羟基化的氧化铬分子与PET分子间以生成氢键的形式进行结合,两者结合能与氧化铬表面羟基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特性,提高镀铬带钢表面水合氧化铬层中的羟基浓度可有效改善覆膜铁界面结合强度。(2)针对覆膜铁制备过程中镀铬带钢和PET薄膜在通过加热辊升温及覆膜辊降温的复杂温控流程下,基材与薄膜的全流程温度变化以及覆膜过程各界面传热行为,建立了覆膜辊-PET-镀铬带钢-加热辊一体化数值仿真模型,揭示了熔融覆膜过程中PET薄膜受热后在镀铬带钢表面熔融与凝固的行为规律,和PET薄膜内部温度变化规律以及覆膜工艺参数对其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以及PET薄膜熔融厚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覆膜辊压力的增加使得PET与镀铬带钢界面接触弧长变长,在覆膜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增加了界面接触传热时间;覆膜速度影响薄膜熔融层厚,过大的覆膜工艺速度会导致覆膜铁薄膜完全熔融;覆膜辊和带钢初始预热温度增大都会使得熔融层厚更大,且过大的覆膜辊和带钢初始预热温度也会使得覆膜铁薄膜完全熔融;覆膜速度和覆膜辊与基材带钢的初始预热温度是决定薄膜熔融层厚度的主要工艺参数。(3)针对覆膜铁熔融覆膜过程中熔融态PET薄膜在基材镀铬带钢粗糙表面上的铺展、流动、填充行为,采用模拟实验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的方法,揭示了基材镀铬带钢表面轮廓对覆膜铁结合界面结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覆膜温度升高,覆膜铁界面结合率和结合强度逐渐提高;随覆膜速度的降低,结合率和结合强度逐渐提高;熔融覆膜过程中基材镀铬带钢表面温度不均会导致成品覆膜铁膜内出现气泡。(4)针对覆膜过程中由于原料条件、工艺状态及设备精度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成品覆膜铁产品表面PET薄膜的厚度在横向和纵向不均匀的质量问题,借鉴板形研究的方法和模型研究膜厚横向不均匀问题,从覆膜辊系颤振动力学角度研究膜厚纵向不均匀问题,采用解析分析结合数值仿真进行力学建模研究,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镀铬带钢表面的横向温差对覆膜铁表面PET薄膜横向熔融厚度起主要影响,提高镀铬带钢表面的温度可减小横向温差对PET横向熔融厚差的影响;覆膜辊压力与覆膜铁表面PET薄膜纵向厚度和纵向熔融厚度呈负相关特性;覆膜辊偏心对PET纵向厚度的影响呈逐渐衰减的趋势;硅胶层厚度的增加、硅胶层硬度的减少可减小覆膜辊偏心对PET纵向厚差的影响。

苏治平[4](2020)在《木质生物质基动态自适应性塑料替代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石油基不可降解塑料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和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力度限制塑料使用的国际背景下,发展可持续和可降解聚合物以替代石油基塑料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木质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持续天然高分子资源,具有制备塑料替代材料的巨大潜力。然而,木质生物质的结构十分复杂,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且分子内与分子间的强氢键作用使纤维素形成了高结晶性有序结构,导致木质生物质不仅很难溶解,也无法像石油基塑料一样进行热成形加工。本论文以未分离的木质生物质(木粉)、纤维素纸张和微晶纤维素为主要原料,通过将其与动态共价聚合物复合或利用动态共价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实现了木质生物质的热加工,并将其转化成了多种具有塑料替代潜力的动态自适应性材料,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利用简单的热压法把木粉和动态亚胺聚合物粉末复合,制备了木粉/动态亚胺聚合物复合材料。首先通过在生物质和动态亚胺聚合物间构建动态氢键及动态亚胺键作用有效改善了两者的界面相容性,使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杨氏模量、抗张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分别能够达到1.92GPa、47.1MPa、4.74GPa和73.2MPa。研究和表征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应力松弛行为和自适应性能发现,木粉/动态亚胺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多层复合性能、形状塑造性能、自修复性能和再加工性能。木粉/动态亚胺聚合物复合材料还表现出优异的阻水性、抗水性和热稳定性。另外,动态亚胺键的可逆性还使其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和循环利用性能。木粉/动态亚胺聚合物复合材料不仅制备方法简单,而且综合性能优异,有望被应用为石油基塑料及其复合材料的新型替代材料。(2)利用简单的浸渍法把动态亚胺聚合物树脂复合在纸张的纤维网络中制备了纸张/动态亚胺聚合物复合材料。通过在复合材料内部构筑纤维素纤维和动态亚胺聚合物的互穿网络结构,并在两者间构建氢键相互作用,使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抗张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达到71MPa和3.2GPa。通过研究和表征其动态热力学性能、应力松弛行为和热驱动自适应特性发现,纸张/动态亚胺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多层复合性能、自修复性能和形状塑造性能。纸张/动态亚胺聚合物复合材料还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阻水性能、较低的吸水率、优异的抗水性和耐有机溶剂性,同时兼具超高的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能。另外,其在常温下就能够完全降解在二胺的稀溶液中,且降解产物可以被完全回收利用。这些优异的性能表明纸张/动态亚胺聚合物复合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作为新型“绿色”包装材料。(3)利用高碘酸钠对微晶纤维素进行氧化处理获得双醛纤维素,通过席夫碱反应使用小分子二胺对其进行交联,制备了纤维素基动态亚胺聚合物。获得的纤维素基动态亚胺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张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可以达到46.6MPa和2.87GPa。通过变温红外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利用二胺对双醛纤维素进行交联能够有效限制纤维素分子间氢键的形成,并在纤维素分子链间引入动态亚胺交联网络,有助于使纤维素基动态亚胺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DMA测试结果显示其Tg为153~185℃。应力松弛测试和自适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基动态亚胺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自修复和再加工性能。纤维素基动态亚胺聚合物还兼具较高的热降解温度(?300℃)、超低的热膨胀系数(0.1ppmK-1),以及优异的阻水性、抗水性、耐溶剂性和降解性能。另外,通过复合纤维素基动态亚胺聚合物和木粉还可以获得高强度、高模量、低吸水率、高抗水性和可降解的新型木塑复合材料。以上结果表明,纤维素基动态亚胺聚合物不仅可以直接被应用为新型生物质基塑料,而且可以用于制备可持续和可降解的“绿色”复合材料。(4)同样利用高碘酸钠对微晶纤维素进行氧化处理,并将其和植物油基长链二胺聚合,制备了全生物质基动态亚胺聚合物。首先通过改变双醛纤维素的氧化度和动态亚胺网络的交联密度使聚合物的强度和韧性具有良好的可调控性,其杨氏模量、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可以在4.7~1320MPa、3.1~33.5MPa和2.5%~108%范围内调控。通过循环拉伸、变温拉伸、变温红外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其力学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全生物质基动态亚胺聚合物的强度和韧性主要由其结构中动态亚胺网络和多重动态氢键网络的协同效应所决定。全生物质基动态亚胺聚合物也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应力松弛行为和自修复性能,其Tg为25~65℃、力学性能的自修复率接近90%。另外,其还表现出超高的热降解温度(473℃)、超低的热膨胀系数(≤0.2ppmK-1)和极低的吸水率(?0.5%),同时其还兼具优异的阻水性、抗水性、耐溶剂性、抗酸碱腐蚀性和降解性能。此外,通过复合全生物质基动态亚胺聚合物和木粉可以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吸水率低、抗水性强、耐酸碱腐蚀和可降解的新一代木塑复合材料。因此,全生物质基动态亚胺聚合物在生物质基塑料和可持续复合材料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陈鑫[5](2020)在《充气型缓冲结构静动态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垫是一种经济、环保、缓冲性能优良的新型缓冲包装材料,由聚合物薄膜包裹一定压力的空气构成。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易碎产品等的内层保护包装,已逐步取代泡沫塑料,成为主流的缓冲包装形式。本文通过试验测试与数值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高弹塑料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空气垫的缓冲性能。对空气垫的能量吸收机理进行了阐述,基于经典脆值理论体系,提出了空气垫的缓冲包装设计方法,为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空气垫缓冲包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空气垫薄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对空气垫的密封部位进行了剥离强度试验,研究发现空气垫薄膜的密封强度要大于空气垫薄膜的抗拉伸强度。试验测试数据为基于通用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数值模拟提供材料参数。通过静态压缩实验对空气垫进行了缓冲吸能特性分析,讨论了不同充气压力对空气垫缓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空气垫充气压力越大,空气垫承载能力越强。但在一定范围内,充气压力越小,空气垫吸收的能量越大,缓冲性能越好。单个气室吸收的能量与多个气室中每个气室平均吸收的能量基本相同。另外,加载速度对空气垫的缓冲性能影响不大。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空气垫的静态压缩模拟,在对空气垫结构特征及缓冲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将空气垫压缩过程中吸收的能量解耦成高弹薄膜的变形能和压缩空气的吸收能。并将提出的空气垫能量吸收模型与模拟结果相结合,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能量吸收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空气垫薄膜在静态压缩时的能量变化。空气垫薄膜变形产生的能量较小,远小于内部压缩空气由于体积及压力变化所吸收的能量,高弹薄膜的能量变化可以忽略。最后依据经典缓冲包装设计理论体系,提出了基于能量-力曲线的空气垫缓冲包装设计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进行了动态跌落仿真模拟验证。

曹国洲[6](2019)在《海产品包装用纳米改性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延长海产品在运输、上架期间的保鲜时间,提高包装材料的抗菌性是主要手段,其中抗菌剂的选择及研制是关键,核心问题是抗菌剂在基材中的分散性与持久性,前者决定了抗菌性能的优劣,后者关系抗菌性能的保持时间。本文选用比较典型的无机纳米抗菌剂:纳米二氧化钛(TiO2)、纳米银(Ag)、杂多酸以及有机抗菌剂季膦盐和季铵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无机粒子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它们与基体的相容性;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将两类抗菌剂结合到一个分子中,同时发挥抗菌和增容的效果;将不同的抗菌剂进行复合使用,以期获得最优的抗菌性能和持久性,并对抗菌膜的物理性状进行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甲基三甲氧基硅烷、钛酸正四丁酯对TiO2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热重、红外光谱、两相沉降、接触角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H570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对TiO2改性效果较好,改性后的TiO2呈亲油性。将KH570、KH550、甲基三甲氧基硅烷、钛酸正四丁酯改性后的TiO2与聚丙烯熔融共混制成复合材料,借助热重、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改性的TiO2存在明显团聚,难以分散均匀,而改性后的TiO2在PP中分散比较均匀,其中钛酸正四丁酯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TiO2聚集尺寸变小,表现出更好的相容性。改性后TiO2的抗菌效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KH570改性的TiO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到了94.6%和83.0%,效果明显。2.选用纳米银作为抗菌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醇对其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复合膜。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的纳米银能够更均匀地分散到PP中,0.4%改性纳米银的引入可使PP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大大提高,尤其是前者达到了100%的抗菌率。纳米银对复合膜的结晶行为和热稳定性影响较小,但是对动态模量影响比较大。3.将杂多酸和季铵盐/季膦盐发生反应,形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复合材料,研究其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阴离子和阳离子均对抗菌性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四苯基氯化磷与磷钨酸形成的季磷盐抗菌效果最好,8%的添加量能够获得大肠杆菌73.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9.7%的抗菌率,但是采用长链季铵盐改性的磷钨酸盐,抗菌效果反而比较差。虽然后者比前者更易分散,这说明抗菌效果不但与分散密切相关,同时也受抗菌剂的类型的影响。季磷盐的抗菌效果优于季铵盐,所以即使四苯基膦的相容性比长链烷基铵的略差,但其抗菌性能优于长链烷基铵类。4.将纳米银和磷钨酸盐与PP基材熔融共混制备PP复合材料,研究多种抗菌组分复合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和磷钨酸盐在PP中表现了非常好的抑菌效果,添加0.05%纳米银和1%磷钨酸可使PP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99%以上的抗菌率,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抑菌效果。5.通过模拟迁移试验发现,纳米银在水性、酸性、酒精及油性食品模拟物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迁移,迁移趋势依次为4%乙酸>正己烷>20%乙醇>水,迁移趋势随接触时间延长,温度升高而变大。考虑到纳米粒子特殊效应引发的生物安全,开展了纳米银动物和细胞毒理试验,对纳米银的急性、亚急性及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表现为低毒级,无皮肤和致敏性;对人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随浓度增高逐渐变大,当浓度达到200μg/mL时,人乳腺癌细胞活性低于40%,这说明纳米银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6.在模拟迁移试验及纳米银粒子生物毒理学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纳米银复合抗菌膜纳米银粒子暴露量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纳米银包装制品的使用存在一定风险,长期使用存在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综上研究,认为纳米银改性后的抗菌膜抗菌效果相对较好,与磷钨酸盐复合共混制成的PP复合抗菌膜也获得了优良的抗菌效果,且大大降低了纳米银的添加量;纳米银迁移及毒理试验表明,长期消费纳米银复合抗菌材料具有一定风险,建议设定纳米银特定迁移限量。

陈小艺[7](2019)在《基于TPU材料3D打印结构的缓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3D打印技术近十年来受到了业界内外广泛的关注,3D打印技术代表了先进的制造行业,随着这项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改进,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引进了 3D打印技术,引发了新一轮的3D打印潮。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也包括包装领域,但是目前为止在包装上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包装容器的成型中,而在缓冲包装上的应用几乎没有,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成型一些传统包装技术无法实现的特殊结构,从而提供新的缓冲包装方案,将3D打印和包装的结合将在运输包装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采用将新兴3D打印技术与缓冲包装结合,首先采用半柔性的3D打印材料TPU,中文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设计出具有不同内部结构的缓冲衬垫,其中结构一时具有一层中空结构的缓冲衬垫,结构二与结构三是具有两层中空结构的缓冲衬垫,研究其力学性能,探索中空层数以及中空孔径对缓冲性能的影响。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冲击试验台对设计打印好的缓冲衬垫进行静态压缩试验和动态冲击测试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和其他数据,分析其缓冲性能。同时与常见的缓冲材料蜂窝纸板进行缓冲性能的比较。通过试验及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TPU材料经过3D打印后的三种结构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其中结构三的抗冲击性能强于结构一与结构二与蜂窝纸板,静态压缩试验中缓冲结构三的峰值应力和平台应力达到0.135MPa和0.1MPa,大于蜂窝纸板的0.12MPa和0.08MPa;动态冲击试验结果表明,缓冲衬垫三的峰值应力要大于其他三种,并且缓冲结构三的平台应力是其他三种缓冲衬垫的2倍多,证明其可以承载更大的冲击,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TPU缓冲衬垫二几乎可以达到和蜂窝纸板相同的缓冲性能,而密度较高的缓冲衬垫三具有比蜂窝纸板更好的缓冲性能。另外还通过构建TPU缓冲衬垫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TPU缓冲衬垫进行了模拟静态压缩测试,得到压缩过程各阶段衬垫的变形情况,有限元分析受力情况基本与试验保持一致。

刘学通,杨琨[8](2019)在《多巴胺和Fe3+动态配位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文中指出Fe3+与多巴胺之间的配位作用与贻贝足丝高强度、高延展性性能有关。将多巴胺改性到聚合物分子链上,加入Fe3+之后,通过改变pH值,可以形成各种特殊功能的聚合物材料。本文综述了多巴胺和Fe3+的配位作用在自修复、传感器、抗污损涂层和自组装等方面的应用。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9](2017)在《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醚砜、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任慧慧[10](2017)在《纸纤维多孔缓冲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纸纤维为基材,利用海藻酸钠对纤维进行改性,辅以糊化后的淀粉使聚合物形成连续相,利用聚乙烯醇和甘油对材料进行塑化,将水蒸气发泡与海藻酸钠凝胶固态颗粒球发泡相结合,通过微波加热工艺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轻质缓冲材料,并探究不同物料配比下材料性能的变化。海藻酸钠能够分散纤维并增强纤维强度,使纤维的平均拉伸强度达到47.38MPa。水分含量对多孔材料的密度影响较大,当水与纤维的质量比为16(水/纤维)时,多孔材料的平均表观密度为0.105g/cm3,拉伸强度为0.652MPa,当静态压缩的应力范围处于0.18-0.37MPa之间时,多孔材料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由于海藻酸钠的粘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导致多孔材料的粘度逐渐下降,不利于多孔结构的成型,通过添加淀粉来增强材料的粘度稳定性,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多孔材料的表观密度、拉伸强度以及载荷能力逐渐增加,当淀粉与纤维的质量比为0.5时,多孔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其最小缓冲系数为3.35;改变海藻酸钠的添加比例,材料密度先降低后迅速增加,拉伸强度逐渐增加,载荷能力先降低后增加。当海藻酸钠与纤维的质量比为0.05时,材料的平均表观密度为0.110g/cm3,平均拉伸强度为0.552MPa,材料在0.234MPa的应力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最小缓冲系数为3.09;为了改善纤维的角质化与淀粉回生等现象,增强材料的韧性,加入聚乙烯醇和甘油来提高纤维与淀粉大分子结构的韧性,当聚乙烯醇与纤维的质量比为0.15,甘油与淀粉的质量比为0.25时,材料的最小缓冲系数在3-4之间,针对应力范围在0.161-0.549 MPa之间的产品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此时材料的应变在40%-75%之间。利用方型模具制备不同物料配比下的成型材料,研究表明海藻酸钠凝胶颗粒能够使材料的多孔结构尺寸更加均匀统一,增加单位面积上泡孔的数量,分别以废纸纤维和木质原浆为基材制备的多孔缓冲材料具有不同的缓冲特性,分别适用于应力在0.5-1.5MPa和0.09-0.5MPa之间的产品,对应的材料应变分别在50%-80%和47%-76%之间,其最小缓冲系数分别在2-3和5-6之间,最小加速度值分别在120g和70g左右。

二、新型塑料包装材料发展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塑料包装材料发展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塑料包装材料的减量化与单材质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塑料包装废弃物处理现状与减量化相关法规
    1.1 塑料包装废弃物处理现状
    1.2 减量化相关法规
2 减量化技术
    2.1 优化材料性能,实现塑料包装材料减薄
        2.1.1 塑料包装薄膜的减薄
        2.1.2 塑料包装容器的减薄
        2.1.3 缓冲泡沫的减量
    2.2 优化包装制品结构,实现减量与再利用
        2.2.1 优化结构设计,实现减薄
        2.2.2 改变结构设计,使用回收料
        2.2.3 政策鼓励与支持
    2.3 延长保质期(货架期)
    2.4 简化包装
        2.4.1 政策鼓励
        2.4.2 改变包装设计
    2.5 多次与循环使用包装材料
        2.5.1 国外普遍重视
        2.5.2 国内政策鼓励
        2.5.3 消费者积极参与
    2.6 加大使用回收料力度
        2.6.1 加大回收料使用力度
        2.6.2 包装薄膜中使用回收料
        2.6.3 护理用品包装使用回收料
3 使用单一材料,推广单材质化技术
    3.1 通过提高单一材料性能,满足高阻隔等性能要求
    3.2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使用单一材料
4 结语

(2)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尼龙6 的结构与性能
    1.3 尼龙6 改性研究进展
        1.3.1 PA6/纳米粘土复合材料
        1.3.2 PA6/石墨烯复合材料
        1.3.3 其他PA6 纳米复合材料
        1.3.4 尼龙/聚合物合金
    1.4 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的研究进展
        1.4.1 不同的双向拉伸工艺
        1.4.2 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结构和性能研究进展
    1.5 聚酮(PK)
        1.5.1 聚酮的结构
        1.5.2 聚酮的物理性质
        1.5.3 尼龙/聚酮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6 稀土化合物
    1.7 聚间二甲苯己二酰二胺(MXD6)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8.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2 研究内容
        1.8.3 创新点
第二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2.1 前言
    2.2 试验部分
        2.2.1 试验原料
        2.2.2 试验设备
        2.2.3 双向拉伸尼龙/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2.2.4 样品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A6 与PK相容性分析
        2.3.2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观察
        2.3.3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2.3.4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2.3.5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
        2.3.6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
        2.3.7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2.3.8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尺寸稳定性能
    2.4 小结
第三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3.1 前言
    3.2 试验部分
        3.2.1 原材料
        3.2.2 试验设备
        3.2.3 氧化石墨烯尼龙母粒(PA-GOMB)的制备
        3.2.4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制备
        3.2.5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2D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3.3.2 DMA分析
        3.3.3 非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
        3.3.4 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3.3.5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形貌观察
        3.3.6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阻隔性能
        3.3.7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机械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氧化铈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氧化铈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4.2.4 样品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氧化铈的结构表征
        4.3.2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4.3.3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观察
        4.3.4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熔融与结晶行为
        4.3.5 双向拉伸PA6/PK/CeO2 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4.3.6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抗紫外性能
    4.4 小结
第五章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掺杂双向拉伸尼龙 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验原料
        5.2.2 试验仪器
        5.2.3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Zn-Ce@SiO_2)的制备
        5.2.4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5.2.5 测试和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
        5.3.2 制备条件对锌-铈负载二氧化硅形貌粒径的影响
        5.3.3 抗菌离子的负载率测试
        5.3.4 抗菌性能测试
        5.3.5 BO-PA/PK/Zn-Ce@SiO_2复合薄膜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5.3.6 BO-PA/PK/Zn-Ce@SiO_2 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
    5.4 小结
第六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MXD6 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6.1 前言
    6.2 试验部分
        6.2.1 主要原材料
        6.2.2 仪器及设备
        6.2.3 制备与表征
    6.3 结果分析
        6.3.1 DSC分析
        6.3.2 DMA分析
        6.3.3 2D广角X射线衍射图
        6.3.4 直线撕裂性能
        6.3.5 力学性能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覆膜铁带材界面结合与膜厚演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覆膜铁覆膜装备与工艺
        2.1.1 覆膜铁产品及特点
        2.1.2 覆膜装备与工艺
    2.2 覆膜铁界面结合机理
        2.2.1 覆膜铁微观界面键合机理
        2.2.2 微观尺度建模仿真方法研究
    2.3 覆膜铁覆膜过程热行为
        2.3.1 覆膜过程热行为有限元仿真研究
        2.3.2 覆膜过程热行为实验研究
    2.4 覆膜铁的覆膜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研究
        2.4.1 膜铁结合强度与界面缺陷
        2.4.2 膜厚均匀性
        2.4.3 膜层结晶率与内部缺陷
        2.4.4 膜层塑性成形加工性能
    2.5 覆膜基材带钢表面预处理技术
    2.6 聚合物膜表面改性技术
    2.7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2.7.1 课题背景
        2.7.2 研究内容
3 基于微观尺度的膜铁界面结合行为研究
    3.1 覆膜铁各层材料的实测与表征
        3.1.1 实验材料
        3.1.2 镀铬带钢表面镀层微观结构
        3.1.3 镀铬带钢表面镀层化合物组成
    3.2 膜铁结合界面的分子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3.2.1 结合界面分子动力学模型
        3.2.2 模型求解计算方法
        3.2.3 氧化铬晶向对界面结合行为的影响
        3.2.4 氧化铬表面羟基浓度对界面结合行为的影响
    3.3 膜铁结合界面的第一性原理建模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覆膜过程薄膜温度与熔融层厚度演变规律研究
    4.1 覆膜过程辊-膜-带钢一体化建模
    4.2 薄膜温度演变规律
    4.3 覆膜工艺参数对薄膜熔融层厚度的影响
        4.3.1 覆膜辊压力对膜铁界面接触弧长的影响
        4.3.2 覆膜速度对薄膜熔融层厚度的影响
        4.3.3 温度对熔融层厚度的影响
    4.4 熔融覆膜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
        4.4.1 实验仪器与设备
        4.4.2 实验研究方案
        4.4.3 覆膜参数对薄膜熔融层厚度的影响
    4.5 薄膜熔融层厚度演变规律建模及预测
    4.6 本章小结
5 覆膜过程熔融膜铺展填充行为建模研究
    5.1 铺展填充行为实验方案
        5.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5.1.2 实验方案
    5.2 界面结合状态的表征与分析
        5.2.1 界面结合率的表征
        5.2.2 界面气泡缺陷成因分析
    5.3 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5.3.1 覆膜工艺对界面结合率的影响规律
        5.3.2 表面形貌对界面结合率的影响规律
        5.3.3 覆膜工艺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
    5.4 界面填充规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5.4.1 模型建立
        5.4.2 带钢表面形貌对界面结合过程的影响
        5.4.3 带钢表面形貌对界面真实结合面积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膜厚均匀性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研究
    6.1 膜厚的横向均匀性研究
        6.1.1 横向温差的影响
        6.1.2 横向板廓的影响
        6.1.3 硅胶层厚度和硬度的影响
    6.2 膜厚的纵向均匀性研究
        6.2.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6.2.2 覆膜辊压力对膜层厚度的影响
        6.2.3 覆膜过程动态辊压力的计算
        6.2.4 覆膜过程工艺参数对动态辊压力的影响
        6.2.5 膜层纵向厚差的影响因素与规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木质生物质基动态自适应性塑料替代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生物塑料简述
        1.2.1 石油基可生物降解塑料
        1.2.2 生物基不可生物降解塑料
        1.2.3 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
    1.3 木质生物质基塑料替代材料
        1.3.1 木塑复合材料
        1.3.2 纸基复合材料
        1.3.3 纳米纤维素基材料
        1.3.4 木质生物质基改性和衍生聚合物
    1.4 动态共价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4.1 动态共价化学的基本理论
        1.4.1.1 动态共价化学的反应类型
        1.4.1.2 动态共价键促使聚合物分子链重构的机理
        1.4.2 动态共价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
        1.4.3 动态共价聚合物的应用
        1.4.3.1 自适应性锂盐/纳米材料-动态共价聚合物复合材料
        1.4.3.2 可修复和可循环利用的碳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
        1.4.3.3 其他应用
    1.5 基于动态共价化学的木质生物质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1.5.1 木质生物质基动态共价聚合物
        1.5.1.1 木素衍生物基动态共价聚合物
        1.5.1.2 半纤维素衍生物基动态共价聚合物
        1.5.1.3 木素基动态共价聚合物
        1.5.2 木质生物质/动态共价聚合物复合材料
        1.5.2.1 纳米纤维素/动态共价聚合物复合材料
        1.5.2.2 纸张/动态共价聚合物复合材料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适应性木粉/动态亚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和试剂
        2.2.2 动态亚胺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2.2.2.1 动态亚胺聚合物的合成
        2.2.2.2 动态亚胺聚合物的表征
        2.2.3 木粉的氧化改性和表征
        2.2.3.1 氧化木粉的制备
        2.2.3.2 氧化木粉的表征
        2.2.4 WP/PI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2.2.4.1 WP/PI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2 WP/PI复合材料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I的化学结构、Tg和力学性能
        2.3.2 WP/PI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2.3.3 WP/PI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3.4 WP/PI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和T_g
        2.3.5 WP/PI复合材料的多层复合性能
        2.3.6 WP/PI复合材料的形状塑造性能
        2.3.7 WP/PI复合材料的自修复性能
        2.3.8 WP/PI复合材料的再加工性能
        2.3.9 WP/PI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2.3.10 WP/PI复合材料的阻水性和抗水性
        2.3.11 WP/PI复合材料的降解和回收利用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适应性纸张/动态亚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和试剂
        3.2.2 动态亚胺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3.2.2.1 动态亚胺聚合物的合成
        3.2.2.2 动态亚胺聚合物的表征
        3.2.3 PPCs的制备和表征
        3.2.3.1 PPCs的制备
        3.2.3.2 PPCs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PCs的结构设计
        3.3.2 PPCs的结构和形貌
        3.3.3 PPCs的力学性能
        3.3.4 PPC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表征
        3.3.5 PPCs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和T_g
        3.3.6 PPCs的多层复合性能
        3.3.7 PPCs的自修复性能
        3.3.8 PPCs形状塑造性能
        3.3.9 PPCs的气体阻隔性能和水通量
        3.3.10 PPCs的热稳定性
        3.3.11 PPCs的阻水性、吸水率、抗水性和耐有机溶剂性
        3.3.12 PPCs的降解和回收利用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适应性纤维素基动态亚胺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和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和试剂
        4.2.2 双醛纤维素的制备和表征
        4.2.2.1 双醛纤维素的制备
        4.2.2.2 双醛纤维素的表征
        4.2.3 Cell-PI的制备和表征
        4.2.3.1 Cell-PI的制备
        4.2.3.2 Cell-PI的表征
        4.2.4 Cell-PI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4.2.4.1 木粉的表面化学改性
        4.2.4.2 Wood/Cell-PI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双醛纤维素的结构和形貌
        4.3.2 Cell-PI的结构设计
        4.3.3 Cell-PI的结构和形貌
        4.3.4 Cell-PI的力学性能
        4.3.5 Cell-PI的变温红外表征
        4.3.6 Cell-PI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表征
        4.3.7 Cell-PI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和T_g
        4.3.8 Cell-PI的自修复性能
        4.3.9 Cell-PI的再加工性能
        4.3.10 Cell-PI的热稳定性和热膨胀系数
        4.3.11 Cell-PI的水接触角、阻水性、吸水率、抗水性和耐有机溶剂性
        4.3.12 Cell-PI的降解性能
        4.3.13 Cell-PI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4.3.13.1 OWP和 AWP的形貌和结构
        4.3.13.2 Wood/Cell-PI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4.3.13.3 Wood/Cell-PI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3.13.4 Wood/Cell-PI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和T_g
        4.3.13.5 Wood/Cell-PI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4.3.13.6 Wood/Cell-PI复合材料的吸水率、抗水性和降解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适应性全生物质基动态亚胺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和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和试剂
        5.2.2 双醛纤维素的制备和表征
        5.2.2.1 双醛纤维素的制备
        5.2.2.2 双醛纤维素的表征
        5.2.3 Bio-PI的制备和表征
        5.2.3.1 Bio-PI的制备
        5.2.3.2 Bio-PI的表征
        5.2.4 Bio-PI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5.2.4.1 木粉的表面化学改性
        5.2.4.2 Wood/Bio-PI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双醛纤维素的结构和形貌
        5.3.2 Bio-PI的结构设计
        5.3.3 Bio-PI的结构和形貌
        5.3.4 Bio-PI的力学性能
        5.3.5 Bio-PI的循环拉伸和变温拉伸性能
        5.3.6 Bio-PI的变温红外表征
        5.3.7 Bio-PI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表征
        5.3.8 Bio-PI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和T_g
        5.3.9 Bio-PI的自修复性能
        5.3.10 Bio-PI的热稳定和热膨胀系数
        5.3.11 Bio-PI的水接触角、阻水性、抗水性、耐有机溶剂性和耐酸碱性
        5.3.12 Bio-PI的降解性能
        5.3.13 Bio-PI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5.3.13.1 Wood/Bio-PI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5.3.13.2 Wood/Bio-PI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3.13.3 Wood/Bio-PI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性能和T_g
        5.3.13.4 Wood/Bio-PI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5.3.13.5 Wood/Bio-PI复合材料的吸水率、抗水性、耐酸碱性和降解性能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三、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充气型缓冲结构静动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空气垫薄膜基本性能测试分析
    2.1 空气垫基本结构及特点
        2.1.1 空气垫的类型
        2.1.2 空气垫构成要素
        2.1.3 空气垫衬垫的优缺点
    2.2 高弹薄膜材料性能测试
        2.2.1 薄膜拉伸性能试验
        2.2.2 薄膜密封强度试验
    2.3 不同充气状态下空气垫形状试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气垫静态压缩缓冲性能研究
    3.1 空气垫能量吸收模型
    3.2 单气柱静态压缩性能
        3.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3 静态压缩曲线拟合方程
    3.3 多气室并联静态压缩性能
        3.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压缩速度对缓冲性能的影响
        3.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气垫承载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4.1 空气垫静态压缩数值模拟分析
        4.1.1 空气垫静态压缩模型
        4.1.2 网格划分
        4.1.3 定义分析步和相互作用属性
        4.1.4 设置载荷和边界条件
        4.1.5 仿真结果
    4.2 空气垫吸能特性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2.1 数值分析结果
        4.2.2 试验结果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静态压缩试验的空气垫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5.1 经典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5.1.1 基于脆值的产品评价体系
        5.1.2 基于跌落高度的环境评价体系
        5.1.3 缓冲材料面积和厚度计算方法
        5.1.4 缓冲包装六步法
    5.2 基于能量-压力曲线的空气垫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5.2.1 .空气垫吸收能量-压力曲线
        5.2.2 .空气垫缓冲衬垫设计思路
    5.3 空气垫缓冲包装设计
    5.4 空气垫动态跌落仿真
        5.4.1 跌落模型建立
        5.4.2 网格划分
        5.4.3 定义分析步和相互作用属性
        5.4.4 设置载荷和边界条件
        5.4.5 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完成的工作
    6.2 创新点
    6.3 论文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海产品包装用纳米改性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及其在海产品上的应用
    1.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1.3 纳米复合材料表征
    1.4 抗菌剂及其材料
        1.4.1 二氧化钛抗菌
        1.4.2 二氧化钛改性
        1.4.3 纳米银抗菌
        1.4.4 纳米银改性
        1.4.5 杂多酸抗菌
    1.5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抗菌膜
    1.6 纳米粒子迁移规律及生物安全性
    1.7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2 二氧化钛改性及其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及试剂
        2.2.2 二氧化钛的表面改性
        2.2.3 二氧化钛疏水涂层的制备
        2.2.4 PP/TiO2抗菌膜的制备
        2.2.5 分析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外光谱分析
        2.3.2 热重分析
        2.3.3 两相界面实验
        2.3.4 分散稳定性测试
        2.3.5 接触角测试
        2.3.6 PP复合膜中粒子分布
        2.3.7 PP/TiO2膜热重分析
        2.3.8 PP/TiO2膜的抗菌性能分析
    2.4 小结
3 纳米银改性及其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改性纳米银的制备
        3.2.4 PP/纳米银抗菌膜的制备
        3.2.5 分析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纳米银的红外光谱分析
        3.3.2 改性纳米银的热重及紫外光谱分析
        3.3.3 改性纳米银的粒子形态
        3.3.4 PP/M-Ag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3.5 PP/M-Ag膜的紫外透过率分析
        3.3.6 PP/M-Ag膜的透光率
        3.3.7 PP/M-Ag膜的粒子分布形态分析
        3.3.8 PP/M-Ag膜的热重分析
        3.3.9 PP/M-Ag膜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3.10 PP/M-Ag膜的动态热力学分析
        3.3.11 PP/M-Ag膜的抑菌性分析
    3.4 小结
4 杂多酸改性及其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改性杂多酸的制备
        4.2.4 PP/杂多酸盐抗菌膜的制备
        4.2.5 分析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改性杂多酸盐性状
        4.3.2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红外光谱分析
        4.3.3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热重分析
        4.3.4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分散行为
        4.3.5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抗菌性能
        4.3.6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PP膜的热重分析
        4.3.7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PP膜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4.3.8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PP膜的动态热力学分析
        4.3.9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红外光谱分析
        4.3.10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热重分析
        4.3.11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分散行为
        4.3.12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抗菌性能
        4.3.13 基于长碳链杂多酸盐/PP膜的热重分析
        4.3.14 基于长碳链杂多酸盐/PP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4.3.15 基于长碳链杂多酸盐/PP膜动态热力学分析
    4.4 小结
5 改性纳米银与杂多酸盐复合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药品及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PP复合膜的制备
        5.2.4 分析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红外光谱分析
        5.3.2 热重分析
        5.3.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5.3.4 动态热力学分析
        5.3.5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5.3.6 抑菌性能分析
    5.4 小结
6 纳米银复合抗菌膜中纳米银迁移规律、生物毒性及风险评价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药品及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实验过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模拟物类型对迁移量的影响
        6.3.2 浸泡温度对迁移量的影响
        6.3.3 浸泡时间对迁移量的影响
    6.4 纳米银动物毒理试验
        6.4.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6.4.2 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6.4.3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6.4.4 一次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6.5 纳米银细胞毒理试验
    6.6 纳米银复合抗菌膜的风险评估
        6.6.1 风险评估途径及方法
        6.6.2 纳米银危害识别
        6.6.3 纳米银不良作用与剂量
        6.6.4 食品接触制品中纳米银的暴露途径
        6.6.5 纳米银抗菌膜风险特征描述
    6.7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TPU材料3D打印结构的缓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常见3D打印技术
        1.2.1 FDM熔融沉积成形技术
        1.2.2 SLA光固化成型技术
        1.2.3 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打印技术
    1.3 常用3D打印材料
        1.3.1 ABS材料
        1.3.2 聚乳酸PLA材料
        1.3.3 光敏树脂
        1.3.4 TPU材料
        1.3.5 金属3D打印材料
    1.4 3D打印应用领域
    1.5 3D打印材料研究现状
    1.6 缓冲包装研究现状
        1.6.1 常见缓冲包装材料
        1.6.2 发展趋势
    1.7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备与仪器
        2.1.1 3D打印设备
        2.1.2 Polyjet 3D打印技术原理
    2.2 试验材料
    2.3 静态压缩试验
        2.3.1 静态压缩试验原理
        2.3.2 静态压缩试验设备
        2.3.3 静态压缩试验方案
    2.4 动态冲击试验
        2.4.1 动态冲击试验原理
        2.4.2 动态冲击试验设备
        2.4.3 动态冲击试验方案
3 结果与讨论
    3.1 缓冲结构设计
        3.1.1 设计理念
        3.1.2 TPU衬垫结构设计
    3.2 密度计算
        3.2.1 缓冲结构一密度计算
        3.2.2 缓冲结构二密度计算
        3.2.3 缓冲结构三密度计算
    3.3 静态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3.3.1 中空层数对TPU缓冲垫的静态压缩性能的影响
        3.3.2 孔径尺寸对TPU缓冲垫的静态压缩性能的影响
    3.4 动态冲击试验结果分析
        3.4.1 动静态试验结果对比
        3.4.2 中空层数对TPU缓冲垫的动态冲击性能的影响
        3.4.3 跌落高度对TPU缓冲垫的动态冲击性能的影响
    3.5 TPU缓冲衬垫与蜂窝纸板力学性能对比
        3.5.1 静态压缩结果对比
        3.5.2 动态冲击结果对比
    3.6 TPU缓冲衬垫的有限元分析
        3.6.1 有限元方法介绍
        3.6.2 TPU缓冲衬垫有限元分析思路
        3.6.3 有限元分析模型
        3.6.4 材料设定及网格划分
        3.6.5 约束及求解设置
        3.6.6 有限元分析结果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多巴胺和Fe3+动态配位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修复材料
2 抗污损涂层的应用
3 DOPA-Fe3+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4 DOPA-Fe3+在医学中的应用
5 展望

(9)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2.1 聚乙烯(PE)
    2.2 聚丙烯(PP)
    2.3 聚氯乙烯(PVC)
    2.4 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3 工程塑料
    3.1 尼龙(PA)
    3.2 聚碳酸酯
    3.3 热塑性聚酯树脂(PET和PBT)
4 特种工程塑料
    4.1 聚苯硫醚(PPS)
    4.2 聚醚砜(PESU)
    4.3 聚芳醚酮(PAEK)
    4.4 液晶聚合物(LCP)
5 热固性树脂
    5.1 酚醛树脂
        5.1.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5.1.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5.1.3 酚醛树脂合成和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以及应用研究
        5.1.4 结语
    5.2 聚氨酯(PU)
        5.2.1 全球投资近况
        5.2.2 聚氨酯原材料
        5.2.3 建筑节能
        5.2.4 汽车用聚氨酯
        5.2.5 医用聚氨酯
        5.2.6 聚氨酯涂料、密封胶、胶黏剂
        5.2.7 其他聚氨酯产品
        5.2.8 小结
    5.3 环氧树脂
        5.3.1 环氧树脂原料市场[131-135]
        5.3.1. 1 双酚A(BPA)
        5.3.1. 2 环氧氯丙烷(ECH)
        5.3.2 环氧树脂工业[136-146]
        5.3.2. 1 欧洲环氧树脂
        5.3.2. 2 美国环氧树脂
        5.3.2. 3 亚洲环氧树脂
        5.3.3 企业经营动态[147-152]
        5.3.4 新产品[153-159]
        5.3.5 应用领域发展
        5.3.5. 1 涂料[161-183]
        1)管道及储罐
        2)建筑
        3)汽车
        4)船舶
        5.3.5. 2 复合材料[184-197]
        1)汽车
        2)石墨烯/航空航天
        3)船舶
        4)运动器材
        5.3.6 结语
    5.4 不饱和聚酯树脂
        5.4.1 市场动态
        5.4.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10)纸纤维多孔缓冲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缓冲包装材料
        1.1.1 泡沫塑料类缓冲包装材料
        1.1.2 充气垫缓冲包装材料
        1.1.3 植物纤维类缓冲包装材料
        1.1.4 其他缓冲包装材料
    1.2 植物纤维
        1.2.1 植物纤维的结构与特性
        1.2.2 废纸纤维的性能及应用
    1.3 海藻酸钠
        1.3.1 海藻酸钠的理化特性
        1.3.2 海藻酸钠的提取与应用
    1.4 淀粉
        1.4.1 淀粉的结构与特性
        1.4.2 淀粉的理化特性
    1.5 增塑剂
        1.5.1 聚乙烯醇的塑化机理
        1.5.2 甘油的塑化机理
    1.6 发泡机理及成型工艺
        1.6.1 发泡机理
        1.6.2 发泡成型工艺
    1.7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设备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纸板打浆方法
        2.2.3 物料混合及预处理方法
        2.2.4 微波加热及干燥成型方法
    2.3 实验方案设计
        2.3.1 纤维改性实验设计
        2.3.2 物料配比
    2.4 性能测试与分析方法
        2.4.1 表面及微观结构表征
        2.4.2 密度测试
        2.4.3 力学性能的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海藻酸钠对纤维的改性
        3.1.1 海藻酸钠对纤维结构的影响
        3.1.2 海藻酸钠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
    3.2 水分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的影响
        3.2.1 水分含量对多孔结构的影响
        3.2.2 水分含量对材料表观密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
        3.2.3 水分含量对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3.3 淀粉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性能影响
        3.3.1 淀粉含量对多孔结构的影响
        3.3.2 淀粉含量对材料表观密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
        3.3.3 淀粉含量对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3.4 海藻酸钠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的影响
        3.4.1 海藻酸钠含量对多孔结构的影响
        3.4.2 海藻酸钠含量对材料表观密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
        3.4.3 海藻酸钠含量对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3.5 聚乙烯醇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性能的影响
        3.5.1 聚乙烯醇含量对多孔结构的影响
        3.5.2 聚乙烯醇含量对材料表观密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
        3.5.3 聚乙烯醇含量对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3.6 甘油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性能的影响
        3.6.1 甘油含量对多孔结构的影响
        3.6.2 甘油含量对材料表观密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
        3.6.3 甘油含量对多孔缓冲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3.7 成型材料
        3.7.1 纤维特性分析
        3.7.2 物料配比对材料多孔结构与表观密度的影响
        3.7.3 物料配比对材料缓冲性能的影响
4 结论
    4.1 结论
    4.2 创新点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四、新型塑料包装材料发展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塑料包装材料的减量化与单材质化技术[J]. 王富玉,郭金强,张玉霞,杨涛. 中国塑料, 2021(08)
  • [2]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林凤龙.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1)
  • [3]覆膜铁带材界面结合与膜厚演变行为研究[D]. 刘吉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木质生物质基动态自适应性塑料替代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苏治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充气型缓冲结构静动态性能研究[D]. 陈鑫.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6]海产品包装用纳米改性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安全性研究[D]. 曹国洲. 宁波大学, 2019(06)
  • [7]基于TPU材料3D打印结构的缓冲性能研究[D]. 陈小艺.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8]多巴胺和Fe3+动态配位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 刘学通,杨琨.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9(02)
  • [9]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 塑料工业, 2017(03)
  • [10]纸纤维多孔缓冲材料的研究[D]. 任慧慧.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1)

标签:;  ;  ;  ;  

新型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