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山庙构造一标段一标段储层断层系统成因探讨

拱山庙构造一标段一标段储层断层系统成因探讨

一、公山庙构造沙一段储层断裂系统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樊振光[1](2020)在《基于曲率属性的沙一段储层裂缝预测的研究》文中指出在低孔隙率低渗透率的砂岩油气藏开发中,裂缝是影响致密砂岩储层高产及稳产的关键因素。针对达到致密砂岩储层高产及稳产的目标,关于裂缝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预测的研究已成为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裂缝的分布隐蔽且复杂,基于叠后地震资料,采用曲率属性这种叠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能够准确地反映和预测裂缝发育规律。川中地区GSM区块沙溪庙组底界即沙一段地层最重要的特征是断裂和裂缝较为发育,而这些特征对该区块沙溪庙油藏油气的储集和运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前人研究资料,GSM区块的深层地层至今仍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因此,本文利用由2000年及之后年份对川中地区GSM区块进行地震勘探得到的地震资料拼接成的三维地震资料,以此来提取曲率属性,对川中地区GSM区块沙一段地层裂缝和断裂进行预测。主要成果包括:(1)针对如何提取地震属性中的曲率属性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从叠后地震资料中提取曲率属性的方法,一是使用Roberts的3×3网格化9点差分方法计算出由沙一段地层所拟合的趋势面上任意点的多种曲率属性进而达到提取沙一段地层曲率属性的目的;二是计算三维地震数据体的体曲率属性,利用离散导数算法对地震数据体中的倾角数据求取一阶导数得到各种体曲率属性。通过这两种方法得到了沙一段储层的层面曲率属性和体曲率属性数据体,对比原始地震数据体剖面与提取的各曲率属性数据体剖面及结合常规地震资料解释的断裂体系剖面,优选出川中地区GSM区块沙一段储层的断裂及裂缝提取效果最佳并能应用于断裂及裂缝预测的曲率属性。(2)针对曲率属性对地震数据体中的噪声敏感且噪声影响提取曲率属性的精度及影响后续利用曲率属性预测裂缝准确性的问题,采用了两种地震数据预处理方法(高斯滤波和构造导向滤波)压制地震数据中的噪声,得到了更好的曲率属性裂缝识别效果。同时探讨了滤波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滤波窗口大小和迭代次数,并在采用最佳滤波效果的滤波窗口大小和迭代次数的情况下,比较了高斯滤波和构造导向滤波这两种叠后滤波方法对地震资料噪声抑制的效果,优选出最佳的滤波方法。(3)针对使用曲率属性这一单一方法预测沙一段储层裂缝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采用叠后相干属性和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结合层面曲率属性和与体曲率属性的方法与体曲率属性结合蚂蚁追踪技术的方法,得到了GSM区块沙一段地层更为精确的裂缝预测。先使用构造精细解释大尺度断层,结合叠后相干属性给出控制构造成因裂缝的断层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对依据沙一段层位计算出的层面曲率曲率分布图进行标定,从而预测川中地区GSM区块沙一段地层的裂缝分布发育区域。同理,对依据沙一段地层的体曲率属性分布图进行标定,预测裂缝的发育区。将蚂蚁追踪技术与曲率属性相结合,利用Geoeast软件的ant volume模块建立裂缝模型,获得裂缝的平面展布及其他几何信息。

卿元华[2](2020)在《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文中指出川中凉上段、沙一段是川中致密油的主要勘探层系,致密油资源丰富,但是,因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认识不清晰,使川中致密油勘探开发受到极大制约。因此,利用油藏工程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方法,确定致密油储层下限,进而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通过显微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高压压汞、物性等实验分析,系统分析致密油储层岩石学、储集性及成岩作用等特征;根据泥岩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温度、粘土矿物演化、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及不同自生矿物的赋存关系等,定时反演致密油储层成岩演化和孔隙演化特征;以铸体薄片定量统计为基础,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条件,定时定量恢复地史时期孔隙演化过程;根据流体包裹体测温、显微荧光分析,结合埋藏史及孔隙定时定量演化特征,明确孔隙演化与主成藏期耦合特征;以储层微观研究认识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开展深入研究,总结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建立起3种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的形成模式,为预测致密油储层分布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取得如下成果认识: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储集下限渗透率0.03m D、孔隙度2%,有效下限渗透率0.2m D、孔隙度2.8%。基于储层下限分析结果,根据物性将砂岩分为Ⅰ、Ⅱ、Ⅲ、Ⅳ类,其中,Ⅰ、Ⅱ、Ⅲ类为致密油储层。凉上段、沙一段的致密油储层主要发育于滨浅湖滩坝微相、湖泊三角洲分流河道微相的细、中砂岩内;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最重要因素,与溶蚀作用有关的自生矿物充填是中-晚期砂岩物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长石、岩浆岩岩屑溶蚀是改善和形成致密油储层的关键因素;孔隙衬里绿泥石、烃类充注是原生孔隙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也是中-晚期次生孔隙形成和保存的重要因素;广泛发育的裂缝主要与晚期燕山运动、早-中期喜马拉雅运动有关,显着提高了致密油储层的渗透率,是致密油储层低孔产油的重要保障。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凉上段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4.42%、24.32%,加之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2.87%、1.11%,中成岩A期是次生孔隙主要发育期,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25%、3.05%。沙一段衬里绿泥石型、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3.66%、24.79%、23.0%,以及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4.12%、3.70%、1.45%,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78%、2.33%、2.81%。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经历了3期烃类充注,以第二、第三期为主,第一期为典型的早期烃类充注。储层是在第二期烃类充注过程变得致密(孔隙度<10%)的,然后在整体致密背景下开始第三期烃类充注,表现出“边成藏边致密”的特征,这是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及大规模富集油气的重要因素。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溶蚀孔隙主要与中成岩A期的有机酸溶蚀有关;自上而下存在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表现为次生孔隙发育带与沉淀带交替出现,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异常高压的幕式释放、扩散作用、热对流使溶蚀产物迁移出溶蚀带。最后,根据有利于致密油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是衬里绿泥石、溶蚀作用、烃类充注和裂缝)、古构造及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实现了对致密油储层分布的综合预测。

何勇强[3](2019)在《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地震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川中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的基础地质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综合利用岩芯、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川中龙岗地区沙一段层序地层及砂体展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砂体沉积相演化规律。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岩芯、测井、录井、三维地震资料对研究区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沙一段中准确识别出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洪泛面,并将沙一段划分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LSC1-LSC2)、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MSC1-MSC4)和1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SSC1-SSC11)。在进行了单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之后,以长期基准面旋回为骨架,中期基准面旋回为格架,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建立了沙一段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分析了研究区沙一段各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内部结构特征及纵横向上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沙一段7 口取芯井共167.17m的取芯段进行详细观察,并结合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钻井资料对沙一段沉积相标志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对沙一段的78 口井进行沉积微相划分。研究表明,沙一段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组合的沉积相模式,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中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次为前三角洲亚相沉积;垂向上呈现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交替变化的沉积演化格局;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间、前三角洲泥等多种沉积微相,其中砂体发育在前4种沉积微相中。在此基础上,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在前期建立的高分辨率地层格架内进行了砂体沉积相对比,同时参考砂地比、砂体厚度等值线图编制了各短期基准面旋回的砂体沉积微相展布图,结合层序-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精细描述了龙岗地区沙一段在各短期旋回内的砂体沉积相时空演化规律。在层序地层和砂体沉积相研究之后,结合生产动态资料,以层序地层、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构造条件等指标为依据,提出了有利区带展布范围,为研究区侏罗系致密油的滚动勘探与开发提供详实的基础地质资料。

李承骏[4](2019)在《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湖相页岩油气资源潜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石油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沉积岩石学、地球物理测井学和油气成藏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室内和室外、地面与井下、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大一三亚段为主要研究层段,大一三亚段暗色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精细划分小层;根据研究区内沉积特征,将研究区内大一三亚段划分为三个沉积亚相;采用多种实验仪器针对页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分析化验资料,研究大安寨段暗色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展布;在优选资源量估算方法的基础上,估算研究区大安寨段页岩油气资源量。研究表明:(1)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大安寨段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大三、大一三和大一三个亚段,大一三亚段由上至下可细分为大一三a、大一三b以及大一三c三个小层,a小层厚度5m~20m,平面上南部与西北部厚度最大,整体上呈现由南东向北西逐渐减薄的特征,b小层厚度15m~25m,平面上高值区位于南部安岳—潼南—合川一带,并且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薄的趋势,c小层厚度10m~30m,,在研究区南部与中北部厚度最大,西部与东北部厚度较薄,平面上整体呈现由南北向中间逐渐减薄,由东向西逐渐减薄的趋势。三个小层之间界限清楚,容易区分。(2)大安寨段暗色页岩发育与展布主要受沉积相因素控制,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主要为湖泊相,大一三亚段作为主要研究层段,主要发育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以及滨湖亚相三个亚相。大一三a小层主要发育半深湖亚相,大一三b小层半深湖亚相、浅湖亚相以及滨湖亚相均有发育,大一三c小层不发育半深湖亚相,只发育浅湖亚相和滨湖亚相。(3)大安寨段页岩储层主要以脆性矿物为主,与北部元坝地区、东部涪陵地区大安寨段以及海相地层龙马溪组相比,组成情况相似;页岩储集空间有机孔隙和无机孔隙并存,孔—渗性能较差,是典型的致密储层;从页岩孔径分布上来看,核磁共振测试分析显示以介孔为主,氮气吸附测试显示孔径分布50纳米~100纳米区间,但二者测试结果均显示孔径分布情况与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大安寨段页岩相似,优于海相地层龙马溪组页岩。(4)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大一三亚段暗色页岩平均厚度35米,大一三a小层平均厚度15米,b小层平均厚度10米,c小层平均厚度10米,从有机地球化学条件的角度出发,结合沉积相的分析,半深湖亚相烃源条件最优,浅湖亚相次之,滨湖亚相较差,从纵向上的层位分析,大一三a小层与b小层烃源条件最优,c小层较差;研究区内烃源岩有机质主要为Ⅱ型有机质,大一三a小层与b小层均为优质烃源岩,c小层为中等烃源岩;研究区东北部龙岗地区和西北部秋林地区在有机质成熟度上较高,整体上呈现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5)四川盆地中部地区研究区内页岩油气资源量丰富,通过有机质热模拟参数法估算页岩油和气的资源量,页岩油最大值为64.07万吨,最小值为32.03万吨,页岩气最大值为3.99万亿方,最小值1.99万亿方;通过热解法估算了页岩油资源量,数值为68.83万吨;并且通过氯仿沥青“A”法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页岩油资源量的补充估算,结果为97.65万吨。

王锦西[5](2019)在《川中公山庙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公山庙构造位于川中古隆中斜平缓构造区南充构造群北缘,地面构造为一个东西向的背斜圈闭,构造以西是葫芦溪向斜与八角场构造呈斜鞍相连,以南与红花铺向斜相隔、与南充构造相望,以北为兴山场向斜。邻区中石化中江气田、川中八角场及金华秋林区块均在沙溪庙组均获得了良好的工业气产能,截止目前公山庙地区滚动勘探开发已有20年,但总体钻探成功率较低,油气勘探陷入了一个低谷。前期,沙溪庙组中上部厚层砂岩储层并非主要目的层,钻试资料缺乏,系统地质研究欠缺。因此,研究公山庙地区沙溪庙组沉积及储层特征对该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以川中公山庙地区沙溪庙组沉积与储层特征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新理论和方法,运用实钻井的测井、录井、岩心及地震等分析资料,对川中公山庙地区沙溪庙组的沉积相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野外剖面及测井,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川中地区沙溪庙组进行了细致研究。研究认为川中公山庙地区沙溪庙组总体表现为湖泊三角洲相沉积特征,储层可分为滨浅湖席状砂、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在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对沙溪庙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储层砂体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川中公山庙地区沙溪庙组储层形成与分布总体上受岩性、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储层孔隙度随胶结物含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较明显,是影响物性变化的重要因素;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微相是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

裴立新[6](2018)在《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南堡凹陷不同构造带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差异成因机制研究薄弱。为了探讨南堡凹陷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本论文在对烃源岩和原油样品大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油气源对比、盆地模拟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方法,对南堡凹陷油气藏静态特征(包括圈闭类型、储层、温度、压力和流体性质)和动态特征(油气来源、成藏时间以及运移通道、方向和动力)进行研究,对油气成藏机理和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南堡凹陷烃源岩具有不同的生物标志物组合(C27重排甾烷、伽马蜡烷和4-甲基甾烷);高柳断层两侧油气来源差异性主要是由于高柳断裂的侧向封闭性和断裂两侧烃源岩供烃差异共同造成的;高柳断裂以南不同构造带源上层系油气来源差异性主要是由于烃源岩、储层和断裂配置差异造成,南堡5号、1号和2号断裂沟通沙三段烃源岩层系内扇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储层,沙三段烃源岩对源上层系油气具有明显贡献,而南堡4号和高柳断裂下降盘沙三段烃源岩层系扇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储层不发育,沙三段烃源岩对源上层系原油没有贡献或贡献很少;深浅层原油成熟度差异和不同构造带源上层系原油伽马蜡烷丰度差异证实了南堡凹陷源上层系油藏是次生油藏;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主要体现在源-断-储对油气来源、成藏时间、油气分布、油气藏类型和含油气性等方面的控制;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可划分成高柳断裂以北“少源-弱断-内储”型和高柳断裂以南“多源-强断-上储”型。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在渤海湾盆地具有普遍适用性,对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渤中凹陷、沾化凹陷和岐口凹陷等油气成藏模式属于“多源-强断-上储”型,油气勘探以源上层系为主,而东营凹陷、辽河西部凹陷、潍北凹陷、廊固凹陷和沧东-南皮凹陷等油气成藏模式属于“少源-弱断-内储”型,油气勘探以源内层系为主。

仲泉城[7](2018)在《川中地区公山庙油田凉高山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中侏罗系凉高山组是四川盆地主要产油层系之一,多口井在凉高山组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和巨大的开发潜力。论文以川中地区公山庙油田公39井区侏罗系凉高山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和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综合岩芯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和测试分析资料,开展凉高山组沉积相和储层特征研究。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和指导开发井位的部署提供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为油藏制定技术对策和工艺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公39井区侏罗系凉高山组的沉积学标志、古生物标志和测井相标志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了岩电相模型,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沉积相划分方案。对研究区内16 口单井和5条连井剖面,分别进行纵横向沉积相划分和对比,深入分析沉积相特征,认为凉高山组发育滨湖亚相、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滨湖亚相以滨湖泥和滨湖砂坝微相为主,浅湖亚相以浅湖泥、浅湖漫流席状砂和浅湖滩坝微相为主,半深湖亚相主要为半深湖泥微相,局部发育有浊积体。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短期旋回划分方案,编制了各短期旋回沉积相平面分布图,开展了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研究,最终建立了凉高山组沉积相模式。以储层地质学理论及技术方法为指导,对公39井区凉高山组储层特征进行研究,该区储层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原生孔隙残留较少,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为次生溶蚀孔隙和构造破裂缝。通过物性特征分析,凉高山组储层孔隙度介于0.14%~6.6%之间,平均为1.75%,渗透率介于0.01×10-3μm2~0.1× 10-3μm2之间,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通过统计分析表明,公39井区凉高山组储层主要受沉积相、成岩作用、断层和裂缝的控制,依据储层岩石类型、孔隙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等,将凉高山组储层分为四种类型,且以Ⅱ类储层为主,纵向上主要发育在SSC3、SSC4、SSC6和SSC7旋回中,SSC7旋回储层最发育且质量较好。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凉高山组油层实钻结果,综合储能系数、构造特征和裂缝发育情况等各项因素,优选出两个有利储层发育区块:①公003-6井以东地区~公58井区;②公45井区~公003-12井区。

李博[8](2018)在《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储集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致密油作为非常规油气的一种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新热点。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但仍存在资源与产量不匹配、不同类型储层差异微小、有效储层分布规律识别难度大、常规孔喉系统表征技术难以有效揭示微纳米孔喉特征及储集能力等问题,导致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储层有效动用难度大,动用程度低。因此本论文在充分调研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油气储层地质学、地球物理测井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为理论指导,从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控制因素、源储配置关系及分布规律等方面对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储集特征做进一步分析,以期为川中致密油下一步优选开发有利区奠定基础。本论文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扫描电镜、高压压汞试验、氦气法测试、酒精法测试、CT扫描等高分辨测试手段,结合钻井、测井、试油、生产动态等基础资料对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储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包括晶粒灰岩、泥质介壳灰岩、泥晶介屑灰岩、灰质泥晶云岩、泥岩等多种岩性,其中晶粒灰岩脆性指数最高,其次为亮晶介屑灰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且普遍含油,整体上以溶蚀性孔隙和构造性裂缝为主,广泛存在的纳米级孔隙及微裂缝对该段致密油成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安寨段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物性极差,平均孔隙度<2%、渗透率<0.1×10-3μm2。通过研究,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物性受孔隙结构影响大,认为该段储集层孔隙结构可分为两大类8小类,储渗组合模型则具有孤立孔型与孔-缝型两种,并且发现不同孔喉配置类型的储集空间分别存在于三个物性区域;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等因素影响下,不同类型储层动态产能差异较大。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源储配置关系表现为厚源-厚储、厚源-中储、厚源-薄储、薄源-厚储、薄源-薄储5种组合类型,其中厚源-厚储型为最佳,其次为厚源-中储、厚源-薄储,三种源储配置类型均出现累产万吨以上工业油井。研究认为工区西环带、凹陷带及南环带部分地区储层储集岩脆性指数高、储集空间发育、源储配置有利,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此研究为川中地区致密油评价与开发提供参考。

李洲[9](2017)在《川中公山庙地区大安寨段成藏地质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山庙地区大安寨段为典型的致密油,烃源丰富、储层发育,源储呈"夹心饼"式互层状,勘探开发潜力很大,但同时又是一个油气聚集程度不高、单井产量低,高产井主控因素复杂,具有一定勘探风险的地区。本文综合应用钻井、试油、岩心观察、分析化验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及测井解释成果,以致密油气综合评价思路,重点从烃源层、储层和源储配置关系等方面对大安寨段成藏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搞清优质烃源层和优质储层分布区,揭示源储配置关系,明确大安寨段高产井主控因素,建立致密油成藏模式,优选"甜点"区,为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依据。大安寨段为一套大型淡水湖相沉积,纵向上经历了湖浸~湖退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平面上沉积相带围绕湖盆中心呈环带状分布。半深湖亚相控制了黑色泥质烃源岩分布,而高能滩和低能滩则控制了介壳灰岩储层的展布范围,以滩核微相储层最好,滩缘微相稍差。大安寨段黑色泥质岩烃源层发育,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Ⅱ1和Ⅱ2型,烃源岩热演化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源对比表明,大安寨段原油和烃源岩重排藿烷含量高,规则藿烷含量低,油、源可对比,而与凉高山组和沙一段原油有明显区别,属于自生自储、近源充注。大安寨段储层岩石类型为亮晶介壳灰岩和泥质(含泥质)介壳灰岩,储层物性整体上为低孔、低渗,但局部有高孔段发育;有孔洞、孔隙和裂缝3类储集空间,以裂缝—孔洞型储层最好,优质储层受高能滩、低能滩微相、溶蚀作用和裂缝等多种因素控制,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高能滩发育区,Ⅱ类储层分布在低能滩发育区。公山庙地区源储配置平面上处于川中大安寨段源-储互层区,纵向上大一亚段烃源层与储层配置关系主要呈源-储互层型,次为下源-上储型,大三亚段烃源层与储层配置关系主要呈上源-下储型,局部为源-储互层型,总体上源储配置较为有利。裂缝—孔(洞)型储层是大安寨段油藏高产井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因素之一。大安寨段油气成藏是多期次的,侏罗纪末蓬莱镇中期~晚期烃源岩热演化进入成熟阶段,油气可就近进入储层基质孔隙中,到白垩纪早~中期,烃源岩热演化进入高成熟阶段,此时灰岩已致密化,需要后期溶蚀孔洞发育和裂缝沟通油气才能进入好的储层段中聚集成藏,而到喜山期则最终定型。按照致密油气评价思路,根据优质烃源层、优质储层展布和源储配置关系以及裂缝发育沟通情况,制定了"甜点"区评价标准,优选出2个可供钻探的"甜点"区,为下步该区水平井体积压裂工艺试验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

黄思钦[10](2016)在《四川盆地陆相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应用》文中提出伴随着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晚三叠世以来四川盆地以陆相沉积为特征,纵向上自下而上发育了上三叠统须一段、须二中亚段、须三段、须五段和下侏罗统自流群等五套陆相烃源岩,其中上三叠统陆相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川西坳陷,从须一段到须五段烃源岩分布范围逐渐向东扩大,其中须五段烃源岩在川西北部地区剥蚀。下侏罗统烃源岩在达州地区最厚,向盆地内逐渐减薄。本文以石油地质学和油气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室内与室外、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应用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盆地内陆相烃源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与认识:1、上三叠统四套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下侏罗统稍低,但也是较为优质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Ⅲ型干酪根为主,其热演化程度处于成熟~高过成熟阶段。其中须三段为较好的气源岩,下侏罗统为较好的油源岩;2、下侏罗统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总体呈现“四高一低+L型”的特征,而上三叠统须家河一、三、五段的烃源岩与之相反,呈现“四低一高+反L型”的特点。须二中亚段较为特殊,通常呈现“四低一高+L型”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3、结合天然气和原油分析化验资料,认为九龙山气田须二段天然气主要位须二中亚段和深部海相烃源岩的混源气;珍珠冲组天然气主要为须三段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公山庙油田侏罗系原油主要来自于下侏罗统烃源岩。

二、公山庙构造沙一段储层断裂系统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山庙构造沙一段储层断裂系统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曲率属性的沙一段储层裂缝预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缝预测的研究现状
        1.2.2 曲率属性的研究现状
        1.2.3 川中地区公山庙构造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发育特征
    2.2 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2.3 断裂特征
        2.3.1 方位、断面特征及性质
        2.3.2 规模及分布
        2.3.3 现今构造特征及断层特征
3 曲率及其基本属性
    3.1 曲率的概念及意义
        3.1.1 二维平面曲率的概念及意义
    3.2 层面曲率属性
        3.2.1 三维空间中的曲率的概念
        3.2.2 趋势面分析方法
        3.2.3 构造曲率裂缝预测原理
    3.3 体曲率属性
4 曲率属性分析前的预处理
    4.1 滤波方法
        4.1.1 高斯滤波
        4.1.2 构造导向滤波
    4.2 滤波效果的影响因素
        4.2.1 滤波窗口大小的影响
        4.2.2 滤波迭代次数的影响
    4.3 叠后滤波效果对比
    4.4 小结
5 川中GSM区块沙一段储层的裂缝预测研究
    5.1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5.1.1 公山庙地区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5.1.2 精细时深标定
        5.1.3 构造解释
    5.2 层面曲率属性的裂缝预测
    5.3 体曲率属性对断裂及裂缝的预测
        5.3.1 断裂预测
        5.3.2 裂缝预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2)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1.1 地层划分
        2.1.2 地层特征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演化
        2.2.2 构造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3.1 区域沉积格架
    3.2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3.3 沉积微相纵横向展布
        3.3.1 单井沉积微相
        3.3.2 连井沉积微相
        3.3.3 主要砂体沉积期沉积微相平面分布
第4章 致密油储层下限分析
    4.1 储层下限分析
        4.1.1 储集下限
        4.1.2 有效下限
    4.2 分类评价标准
第5章 致密油储层特征
    5.1 岩石学特征
        5.1.1 成分特征
        5.1.2 结构特征
        5.1.3 岩石类型
    5.2 储集性特征
        5.2.1 储渗空间、喉道类型及组合特征
        5.2.2 孔隙结构特征
        5.2.3 物性特征
    5.3 成岩作用特征
        5.3.1 压实作用
        5.3.2 胶结作用
        5.3.3 溶蚀作用
        5.3.4 交代作用
        5.3.5 破裂作用
    5.4 致密油储层分类
第6章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
    6.1 致密油储层演化特征
        6.1.1 致密油储层定时演化特征分析
        6.1.2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量演化特征分析
        6.1.3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时与定量演化特征
    6.2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与主要成藏期耦合特征
        6.2.1 成藏期次
        6.2.2 主要成藏期与孔隙演化耦合特征
第7章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与主控因素
    7.1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
        7.1.1 原生孔隙保存机理
        7.1.2 溶蚀孔隙形成机理
        7.1.3 裂缝形成机理
    7.2 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7.2.1 沉积微相
        7.2.2 成岩作用
        7.2.3 烃类充注
        7.2.4 裂缝
    7.3 致密油储层分布特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碎屑岩储层沉积相研究现状
    1.3 龙岗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1.4.2 砂体沉积相研究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构造特征与沉积演化
        2.2.1 构造特征
        2.2.2 沉积演化
    2.3 地层特征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3.1 层序划分方案
    3.2 基准面旋回界面及洪泛面识别标志
    3.3 沙一段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
    3.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发育特征
        3.4.1 长期基准面旋回
        3.4.2 中期基准面旋回
        3.4.3 短期基准面旋回
    3.5 典型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3.6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3.7 地层展布特征
第4章 砂体展布特征
    4.1 砂体划分与对比
    4.2 砂体展布特征
第5章 砂体沉积相研究
    5.1 沉积相识别标志
        5.1.1 沉积学标志
        5.1.2 测井相标志
        5.1.3 地震相标志
    5.2 沉积相划分
    5.3 砂体沉积微相特征
    5.4 连井砂体沉积相对比
    5.5 砂体优势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特征
    5.6 沉积相模式
第6章 有利区带预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湖相页岩油气资源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陆相页岩油研究现状
        1.2.2 陆相页岩气研究现状
        1.2.3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大安寨段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油气勘探开发概况
第3章 地层特征
    3.1 地层划分方案
    3.2 地层对比
    3.3 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第4章 沉积相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古生物学标志
        4.1.2 岩石学标志
        4.1.3 沉积构造标志
        4.1.4 测井相标志
    4.2 沉积相划分和类型
        4.2.1 沉积相划分
        4.2.2 沉积相类型
    4.3 沉积相展布
        4.3.1 沉积相横向展布
        4.3.2 沉积相平面展布
第5章 储层特征
    5.1 矿物组成
    5.2 储集空间类型
        5.2.1 宏观孔隙
        5.2.2 微观孔隙
        5.2.3 超微孔隙
    5.3 物性特征
    5.4 孔径分析
        5.4.1 核磁共振测试分析
        5.4.2 氮气吸附测试分析
第6章 地球化学特征
    6.1 暗色页岩分布情况
    6.2 有机质丰度
        6.2.1 分亚相讨论
        6.2.2 分层位讨论
    6.3 有机质类型
        6.3.1 热解法
        6.3.2 可溶沥青法
    6.4 有机质成熟度
第7章 页岩油气资源量研究
    7.1 岩石生烃特征热模拟研究
        7.1.1 样品选取与模拟条件
        7.1.2 模拟实验结果讨论
    7.2 资源量估算方法选取
        7.2.1 有机质热模拟参数法
        7.2.2 热解法
        7.2.3 氯仿沥青“A”法
    7.3 资源量估算结果
        7.3.1 有机质热模拟参数法
        7.3.2 热解法
        7.3.3 氯仿沥青“A”法
第8章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川中公山庙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致密气藏地质综合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致密砂岩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
    1.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地层对比
        2.2.2 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研究
    3.1 沉积相标志
    3.2 沉积相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3.3 沉积相特征
        3.3.1 沉积相划分及对比
        3.3.2 沙溪庙组沉积相展布特征
    3.4 沉积相模式
第4章 储层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2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4.3 储层物性特征
    4.4 成岩作用特征
    4.5 储层展布特征
第5章 储层主控因素
    5.1 岩石学类型与物性的关系
    5.2 沉积微相类型与物性的关系
    5.3 储层成岩作用对产层的影响
    5.4 构造裂缝对产层的影响
    5.5 储层分类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论文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完成工作量
    1.3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第3章 南堡凹陷油气藏特征与分布规律
    3.1 典型油气藏特征
    3.2 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
        3.2.1 油气藏类型
        3.2.2 油气分布规律
第4章 南堡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4.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4.3 烃源岩成熟度
    4.4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生源、环境差异
第5章 南堡凹油气来源差异性及成因机制
    5.1 原油特征及来源
        5.1.1 原油物理性质
        5.1.2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5.1.3 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及来源
    5.2 天然气特征及来源
        5.2.1 天然气赋存状态特征
        5.2.2 天然气组分特征
        5.2.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5.2.4 天然气成因类型
        5.2.5 天然气来源
    5.3 不同构造带油气来源差异性成因机制
    5.4 南堡凹陷源上层系油藏为次生油藏的地化证据
第6章 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机理与模式
    6.1 南堡凹陷油气成藏特征
    6.2 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机理
        6.2.1 烃源岩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2.2 储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2.3 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2.4 源-断-储耦合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6.3 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及意义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川中地区公山庙油田凉高山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积相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储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凉高山组沉积相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沉积相特征研究
        1.3.2 储层特征研究
        1.3.3 有利储层发育区块优选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区域构造特征
    2.4 区域勘探现状
第3章 沉积相研究
    3.1 沉积相研究方法
        3.1.1 利用基础地质方法研究沉积相
        3.1.2 利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沉积相
        3.1.3 利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沉积相
    3.2 沉积相标志
        3.2.1 沉积学标志
        3.2.2 古生物标志
        3.2.3 测井相标志
        3.2.4 岩-电-相模型
    3.3 沉积相划分及对比
        3.3.1 沉积相划分方案
        3.3.2 单井相划分
        3.3.3 连井剖面沉积相对比
    3.4 沉积相特征
        3.4.1 滨湖亚相
        3.4.2 浅湖亚相
        3.4.3 半深湖亚相
    3.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5.1 凉高山组下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5.2 凉高山组上段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3.6 凉高山组沉积相模式
第4章 储层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长石岩屑砂岩
        4.1.2 岩屑石英砂岩
    4.2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4.2.1 孔隙特征
        4.2.2 裂缝特征
    4.3 储层物性特征
        4.3.1 物性分布特征
        4.3.2 孔渗关系
    4.4 成岩作用特征
        4.4.1 破坏性成岩作用
        4.4.2 建设性成岩作用
    4.5 储层分类与评价
        4.5.1 储层类型
        4.5.2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4.5.3 储层分类评价
    4.6 储层展布特征
        4.6.1 凉高山组储层纵向分布特征
        4.6.2 凉高山组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4.7 凉高山组储层主要控制因素
        4.7.1 沉积相对储层的影响
        4.7.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4.7.3 断层对储层的影响
        4.7.4 裂缝对储层的影响
第5章 有利区块优选
    5.1 有利区优选原则
    5.2 有利区块优选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储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2章 工区勘探开发及地质概况
    2.1 勘探开发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及构造位置
        2.1.2 钻探简况
        2.1.3 生产简况
    2.2 地层划分与沉积相特征
        2.2.1 地层划分方案
        2.2.2 沉积相特征
第3章 岩石学特征
    3.1 古生物类型及特征
    3.2 岩石类型及特征
        3.2.1 晶粒灰岩类
        3.2.2 颗粒灰岩类
        3.2.3 白云岩类
        3.2.4 泥质岩类
    3.3 岩石脆性分析
第4章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4.1 储集空间类型
        4.1.1 孔洞
        4.1.2 裂缝
    4.2 孔隙充填特征
        4.2.1 方解石充填
        4.2.2 泥质充填
        4.2.3 沥青充填
        4.2.4 燧石充填
    4.3 孔隙结构
        4.3.1 孔隙结构特征
        4.3.2 孔隙结构分类
    4.4 微观孔隙模型重建
    4.5 储渗模式
    4.6 物性特征
第5章 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5.1 沉积微相
    5.2 成岩作用
        5.2.1 压实及压溶作用
        5.2.2 重结晶作用
        5.2.3 胶结作用与交代作用
        5.2.4 溶蚀作用
    5.3 构造作用
    5.4 微裂缝发育程度
第6章 源储配置关系及有利区评价
    6.1 源储配置关系
    6.2 有利勘探区评价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川中公山庙地区大安寨段成藏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致密油定义与基本特征
        1.2.2 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致密油研究方法和技术前景
        1.2.4 致密油勘探开发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勘探开发概况和地层沉积格架
    2.1 勘探开发概况
        2.1.1 勘探开发历程及成果
        2.1.2 研究现状
    2.2 地层层序和沉积体系
        2.2.1 地层划分对比与生储盖组合
        2.2.2 沉积体系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第3章 大安寨段烃源条件研究
    3.1 烃源岩分布和有机质丰度
        3.1.1 烃源岩展布
        3.1.2 有机质丰度
    3.2 有机质类型及热演化成熟度
        3.2.1 有机质类型
        3.2.2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
    3.3 油源对比与有利烃源区
        3.3.1 油源对比
        3.3.2 有利烃源区分布
第4章 大安寨段储集条件研究
    4.1 致密灰岩储层岩性岩相特征及展布
        4.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2 储层微相类型
        4.1.3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4.1.4 储层纵横向展布
    4.2 致密灰岩储层物性和储集空间类型
        4.2.1 储层物性
        4.2.2 储集空间类型
        4.2.3 微观孔喉结构
    4.3 致密灰岩储层综合评价与有利储层分布
        4.3.1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4.3.2 储层分级评价
        4.3.3 有利储层分布
第5章 大安寨段源储配置关系研究
    5.1 源储纵向叠置层序
        5.1.1 源储配置关系
        5.1.2 源储组合类型特征
    5.2 源储配置展布情况
        5.2.1 源储配置平面分布
        5.2.2 源储配置纵向展布
    5.3 源储配置综合评价
第6章 大安寨段高产井主控因素分析
    6.1 沉积微相的控制作用
    6.2 储层类型的差异
        6.2.1 基质孔普遍含油
        6.2.2 裂缝的沟通
        6.2.3 裂缝-孔(洞)型储层是高产的重要因素
    6.3 致密油成藏模式
        6.3.1 成藏期的确定
        6.3.2 成藏模式
第7章 大安寨段致密油分布有利区评价
    7.1 水平井先导试验区选取
        7.1.1 试验区评价标准
        7.1.2 试验区选取
    7.2 大安寨段致密油"甜点"区优选
        7.2.1 "甜点"区评价标准
        7.2.2 "甜点"区成藏地质条件
        7.2.3 "甜点"区优选
第8章 结论
    8.1 结论与认识
    8.2 存在问题
    8.3 下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四川盆地陆相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思路
    1.4 论文完成工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地质背景
    2.2 陆相地层发育特征
        2.2.1 上三叠统
        2.2.2 下侏罗统
第3章 烃源岩的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的分布特征
        3.1.1 上三叠统
        3.1.2 下侏罗统
    3.2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2.1 有机质丰度
        3.2.2 有机质类型
        3.2.3 成熟度
第4章 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
    4.1 样品来源
    4.2 实验方法
        4.2.1 岩石中可溶有机质抽提
        4.2.2 族组分分离
        4.2.3 全油色谱分析
        4.2.4 色谱—质谱联机分析
    4.3 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烃
    4.4 甾萜类化合物
        4.4.1 须一段烃源岩
        4.4.2 须二段中亚段烃源岩
        4.4.3 须三段烃源岩
        4.4.4 须五段烃源岩
        4.4.5 自流井群烃源岩
    4.5 三芳甾分布特征
    4.6 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的演化特征
        4.6.1 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分布
        4.6.2 Pr/Ph-Pr/nC_(17)-Ph/nC_(18)
        4.6.3 γ蜡烷含量
    4.7 小结
第5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应用
    5.1 九龙山气田气源对比
        5.1.1 气田概况
        5.1.2 储层特征
        5.1.3 气源对比分析
    5.2 公山庙油田油源对比
        5.2.1 油田概况
        5.2.2 储层特征
        5.2.3 油源对比分析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四、公山庙构造沙一段储层断裂系统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曲率属性的沙一段储层裂缝预测的研究[D]. 樊振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2]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D]. 卿元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一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砂体沉积相研究[D]. 何勇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湖相页岩油气资源潜力研究[D]. 李承骏.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川中公山庙地区沙溪庙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D]. 王锦西.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南堡凹陷源-断-储耦合控藏模式研究[D]. 裴立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川中地区公山庙油田凉高山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 仲泉城.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8]川中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储集特征研究[D]. 李博.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8)
  • [9]川中公山庙地区大安寨段成藏地质特征研究[D]. 李洲.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10]四川盆地陆相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应用[D]. 黄思钦.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拱山庙构造一标段一标段储层断层系统成因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