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作文阅卷点评(论文文献综述)
周鹏,欧阳睿[1](2021)在《紧跟风向标 预见高考题——从“八省联考”作文试题看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1月23日—25日,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河北省、辽宁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这八个省市的300多万高三学生,迎来了一场八省市联合举行的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这次联考,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根据教育部精神,各相关省市考试院按照高考标准要求,组考、阅卷、分数统计公布、志愿填报及录取等系列流程都参照往年高考规范进行,并将在4月底前完成所有工作。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次高考前最具引导性和示范性的大联考,是方向标,是预演,是压力测试,对顺利实现新高考改革平稳过渡有着极强的参考价值,对2021年参加高考的广大考生也有着非凡的借鉴意义。
陈春利[2](2021)在《近十年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研究(2011-2020)》文中研究指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人们对中考的讨论有较高的热度,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与高考一样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大,是语文教育界仅次于高考作文的热点话题。中考一般是由各个省市单独命题,由于每个地区具体的作文教研情况有所差异,中考作文的命题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地域色彩。重庆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始终走在创新发展的前列,其教育在西南地区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研究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有利于把握重庆市中考方向,也可以为全国各地中考命题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借鉴。笔者在对重庆市近十年来中考作文试题和其他相关资料的整理中,发现了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存在着材料作文较难、命题模式较固定等问题,并且在教育实习中发现,中考作文背景下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其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笔者以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市近十年的中考作文试题命制质量展开探讨,并提出作文教学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通过梳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重庆市中考作文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对论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思考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借用《课标》《考试说明》、教材来阐述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依据。然后从重庆市中考命题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对重庆市近十年中考作文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总结出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的大致情况以及命题特点和趋势。第三部分,选取北京、天津和上海这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直辖市作为比较对象,从四个直辖市中考作文的试题内容和评分体系两个方面入手,对试题的命题模式、写作要求、题面字数、内容特点和作文分值、评分标准几个维度展开对比分析,探讨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的经验和不足。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师生对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真实看法,进一步分析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质量。第五部分,探讨重庆中考试题命题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第六部分,主要是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反思,笔者通过与一线老师的访谈以及深入课堂,了解教师如何处理中考作文与平时作文教学的关系,根据重庆市实际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启示。
金健人[3](2020)在《浙江高考作文“满分争议”的学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引来了社会各界的网络讨论,形成为标志性事件。学界应该对此做出学理分析:梳理代表性观点,分析其背后诉求,探讨与高考作文、语文教学的联系。从一般写作到作文教学再到高考作文,解析其相互关系,明确其区别,揭示出《生活在树上》引发争议的真正原因,说明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的依据和特殊性。对该事件可能引发的后续问题做出预判,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
熊丙奇[4](2020)在《从浙江“满分作文”事件谈专业与舆论在评价上的边界》文中研究说明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经媒体公布后,引发社会热议,作文阅卷组组长也因擅自泄露阅卷信息而被停止参与国家教育考试工作。文章分析了此次事件中舆论监督存在的不专业、不理性问题,指出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必须尊重并培育专业评价,舆论应履行监督责任,但不能干预专业评价。
刘乾珊[5](2020)在《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考作为当今社会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工具,每年的高考试题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在高中语文学科中,高考作文试题和高中作文教学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贵州省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一直以来采用全国卷试题,无自主命题情况。本文基于对贵州省近十年的高考作文情况进行分析、对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据此提出建设性的提升策略。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体分三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从高考作文试题的演变、高考作文评改准则、考场作文具体实例三个方面对贵州省近十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从师生对高考命题的关注度,学生在作文创作方面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等方面了解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第二章主要分析高考背景下贵州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当前作文教学所占比重小,教师不重视作文的评改,还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写作中语言表达套话盛行、结构混乱、情感和思维能力等匮乏。这都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地区化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发展空间受限,专业技能提升不足,学生对于社会生活观察有限,并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创作心态,再加上高考命题的导向性所造成的。第三章主要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提出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的提升策略,主要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变化,整合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程度,加强学生对于作文的实践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密切关注高考作为风向标的变化过程,从各层面去关注作文教学的新发展。总之,高中作文教学是在高考背景下进行,高考作文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具有导向作用,作文教学的提升策略也促进高考作文的不断发展。
解菲[6](2020)在《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书写教育不只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然而当笔者走进高中语文课堂后发现,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不容乐观,而且高中语文教学基本不涉及汉字书写内容,这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作文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书写能力训练的主张。本文所言的书写是指对学生进行汉字书写教育,并通过书写训练提高学生书写能力。论文围绕这一主张,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一个层面,力图从理论上廓清和论题相关领域的问题。首先,围绕“书写教育的呈现”问题,明确了书写教育在语文课程中不仅呈现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教学中,还包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其次,围绕“高中作文教学的课程要求”问题,廓清了高中作文教学不仅强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还强调高中阶段要继续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接下来,围绕“书写能力”这一核心词语展开研究,明确了书写能力指的是语文课程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廓清了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是:书写时应该遵循汉字结构规律、遵守笔顺规则、掌握正确书写姿势以及端正书写态度。最后,笔者通过对高中作文书写的研究综述发现,当前没有研究者对作文书写做整体单独的研究。因此,本论题研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个层面,为了更好地实施高中作文书写训练,笔者对高中生真实的作文书写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从调查问卷、观察学生书写情况以及对教师进行访谈三个维度展开。笔者对反馈回来的信息做了数据统计,获得以下信息:学生日常书写状态、学生作文书写情况、学生对书写知识掌握情况及教师对学生作文书写指导情况。并根据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对高中生的作文书写能力作出基本评价: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究其原因是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书写处于放任态度;教师自身书写能力欠缺,不敢对学生进行指导;高中生语文综合素质差;课业负担繁重;网络时代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但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高中语文教师对书写教育认识有偏颇。最后,笔者根据调查中出现的作文书写问题,并结合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性地提出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作文书写能力训练的策略。一是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专业素养。具体是教师要建构对汉字书写教育的课程认识并积极参加书写活动。二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书写指导。具体是在作文指导环节教师用“下水文”引领书写;在作文批改环节关注学生作文书写情况;在作文讲评环节渗透书写指导。三是建构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重点突破书写问题。四是借助网络写作环境,引发学生对书写的兴趣。具体是鼓励学生建构版面意识;定期举行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整体书写训练。最后是针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训练。具体是及时对高中生作文书写作诊断性评价,找出差异;实施分层训练。
葛福安[7](2020)在《是档案,更在档案之上——《新时代中国高考作文改革档案(2020:创意制胜)》“研究视角”观察》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于高考语文而言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新时代中国高考作文改革档案(2020:创意制胜)》一书以2019年高考作文为核心,以2020年高考作文实践策略为指向,以"创意写作"理论为抓手,对年度高考作文试题和代表性考场作文进行了深度分析和综合评价,熔理论研究与教学指导于一炉,成为国内第一本大规模、全方位、高标准聚焦高考作文的学术图书,大有必要以"研究视角"为基点,对本书的研究形态、研究价值、研究专题性特征、研究创意指向等进行梳理与归纳,以期发现其"档案之上"的价值。
彭博[8](2020)在《高考作文试题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 ——以2010-2019年全国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考语文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分数占比最高,其时效性和命题走向直接影响着高中的作文教学。因此,本文尝试以2010—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全国卷)试题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剖析作文教学现存的问题,并把握其十年间的变化导向,在总结经验与依据中探讨高考作文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发,借此贯穿于教学实践中,促进高中作文教学的进步和发展。论文除绪论外,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了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尚存的问题。解读了教师主体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理论的偏颇,并指出作文讲解和批改环节的粗略。同时,学生主体在接受作文教学时也存在作文言之无物,作文立意与思维呈现两难的窘境,考场作文仍发现套作、宿构的风险。此系列的问题为后续所得出的作文教学启发做铺垫。第二部分将视角直接对准近十年的高考作文选题的导向分析。具体从命题方式、话题内容、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近十年间选题的动态变化及成因说明。此外,把握高中作文随之牵引的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两部分,究其利弊,意在寻求内核,把总结出来的经验运用到高中作文教学,以此改善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中的不足。第三部分着力阐释高考作文试题给高中作文教学带来的启发。每一点都照应第一部分所发现的问题,借典型的“黑天鹅”命题突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倡导教师撰写“下水作文”和采取多元对话的教学模式。教学课堂进行文本解读与作文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力求在良性互动的氛围中激发学生思维创造,增添作文内容和情感的真实性。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梳理近十年使用范围最广的高考作文(全国卷)试题,结合作文教学的现状,重点在于把握作文导向,总结归纳出改善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给高中语文工作和作文教学的带来新启示。
李超[9](2019)在《高考英语模拟平台开发与智能阅卷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轻松有效,基于计算机的在线考试和阅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减轻了教师评阅工作的压力。对于客观题的评阅经历了从人工评阅到光标阅读机评阅再到计算机的字符匹配,评阅的正确率一路飙升达到100%;而对于主观题的评阅,国外经历了PEG、E-rater等系统,国内有使用英语大语料库相似性比对的系统、基于自然语言理解使用智能算法批阅的系统等。这些系统大都基于规则和LSA等一些浅层语言特征来评分的,对于英语的语感并没有深度感知。虽然目前的智能阅卷系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它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主观题智能评阅的合理性问题。为了更好地深度感知英语作文中的语感,提升智能评阅的合理性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关联分析的N元语感值量化和基于合理性提升的英语作文评分拟合算法。语感值量化通过获取作文的N元组,计算其在语料库中的支持度。若支持度低于阈值,则对出现语感问题的部分进行分析,并判别语感问题类型以供学生对作文修改提供帮助。除此之外,本文还提取作文中的单词特征、句子特征和篇章结构特征来对英语作文分数拟合。由于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根据题目要求来完成作文,因此采用分流评分模型将正常作文与低分作文分开评阅。低分作文使用k最近邻算法评分,正常作文则使用支持向量回归算法来拟合考生的分数。通过统计发现,作文分数也呈现一定的正态分布。标准的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容易产生数据偏斜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此问题采用合理性提升的方法,根据数据集的分布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因子。最后通过使用某高中往年的高考模拟试题数据进行了训练,产生一个高考作文模拟智能评分模型。通过对测试集进行测试,实验表明通过对考生英语作文的语感特征的提取,不仅能够判断考生的语感是否存在问题,而且对于作文整体的评判提供依据。本文提出的英语作文评分拟合算法能够很好地提升部分数据的预测准确率,解决了分数呈现正态分布的数据偏斜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在线模拟考试系统,融合作文智能评分系统,使之能够满足师生的在线考试与智能评阅需求。
温雅南[10](2019)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议论文写作既是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其不仅考察学生书面语表述,还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说,议论文写作与思维息息相关。除此以外,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从语文课标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以及批判性思维自身的概念可知,高中阶段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仅立足于抽象的思维理论教学,还应在实践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这种思维技能。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师则可以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提升了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后,也能反促进自身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发展,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此外,笔者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出发,论证了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最后,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不仅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去辨析出当前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以及高中议论文写作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在普通高中进一步地发放了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调查问卷,以此去了解当前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另外,笔者还采用了访谈法,即从教师的角度去分析当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该现状的原因。在最后一章中,笔者则提出了一些应对性策略,并尝试用这些策略去解决第三章总结出来的一些问题,同时,以期给当前的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带来新的研究思路。
二、高考作文阅卷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考作文阅卷点评(论文提纲范文)
(2)近十年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研究(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关于中考语文作文试题的研究 |
1.2.2 关于中考语文试题命制的研究 |
1.2.3 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命制依据和相关特点 |
2.1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命制依据 |
2.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2.1.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
2.1.3 重庆市初中考试说明 |
2.1.4 考试学原理 |
2.2 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类型及特点 |
2.2.1 命题大致情况梳理 |
2.2.2 各类命题形式的特点 |
2.3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内容特点 |
2.3.1 作文主题分类 |
2.3.2 试题内容特点 |
3 重庆市与其他三个直辖市中考作文命题比较 |
3.1 近十年四个直辖市中考作文试题内容比较 |
3.1.1 命题模式比较 |
3.1.2 写作要求比较 |
3.1.3 题面字数比较 |
3.1.4 内容特点比较 |
3.2 近十年四个直辖市中考作文评分体系比较 |
3.2.1 作文分值比较 |
3.2.2 评分标准比较 |
4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质量的评价调查 |
4.1 调查问卷情况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调查问卷结果 |
4.2 教师访谈情况 |
4.2.1 访谈设计 |
4.2.2 访谈结果 |
5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问题探析 |
5.1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问题 |
5.1.1 部分题材质量不高,题干表述稍显复杂 |
5.1.2 试题的难度不一致,材料作文易被忽略 |
5.1.3 命题的模式较固定,写作类型较为常规 |
5.1.4 评分标准比较笼统,考生得分相对集中 |
5.2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建议 |
5.2.1 优化题材内容,明确题干表述 |
5.2.2 降低材料难度,保持难度一致 |
5.2.3 创新命题思路,丰富写作类型 |
5.2.4 完善评分体系,增强试题信度 |
6 重庆市中考作文背景下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反思 |
6.1 中考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问题 |
6.1.1 教学观念急功近利 |
6.1.2 教学计划杂乱无章 |
6.1.3 教学方法老套僵化 |
6.2 中考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启示 |
6.2.1 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
6.2.2 顺应学生心理发展,循序展开作文教学 |
6.2.3 注重学生读说训练,促进读说写的转化 |
6.2.4 指导学生审题立意,传授写作方法技巧 |
6.2.5 重视作文评分体系,引导学生互评互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浙江高考作文“满分争议”的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反评价的截然对立 |
(一)语词方面 |
(二)文句方面 |
(三)结构方面 |
(四)观点方面 |
(五)写法方面 |
二、造成争议的真正原因 |
三、后续问题的解决 |
(4)从浙江“满分作文”事件谈专业与舆论在评价上的边界(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分作文”争议超出专业评价范畴 |
二、对于教育专业事务,舆论应该监督什么? |
三、积极培育专业评价才能推进评价改革 |
(5)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情况分析 |
第一节 贵州省近十年高考作文情况分析 |
第二节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第二章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
第一节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
第二节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现状的成因 |
第三章 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的提升策略 |
第一节 了解真实学情状况 |
第二节 整合优质课程资源 |
第三节 提高教师专业程度 |
第四节 强化学生作文实践 |
第五节 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
第六节 注重高考导向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2011年至2019年贵州省高考作文试题 |
致谢 |
(6)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高中生作文中的汉字书写不容乐观 |
(二)高中语文教学基本不涉及汉字书写内容 |
二、选题意义 |
(一)纠正高中语文教师对汉字书写教育的偏见 |
(二)有利于提升高中生作文综合能力 |
三、作文教学与书写界定 |
(一)作文教学 |
(二)书写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法 |
(三)观察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与书写研究概述 |
一、书写教育内容在语文课程中的呈现与分析 |
(一)集中呈现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教学中 |
(二)包含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教学中 |
二、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课程要求的解读 |
(一)强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 |
(二)在语言应用中继续打造书写能力 |
三、书写能力基本阐释 |
(一)书写能力的界定 |
(二)书写能力训练的基本标准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学生的书写训练课实施研究 |
(二)关于考场作文中的书写研究 |
(三)对高中作文教学问题反思研究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情况简介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对象 |
二、调查情况统计与分析 |
(一)高中生问卷调查情况统计与分析 |
(二)《关于高中生汉字书写规范性测试》情况统计与分析 |
(三)观察高中生书写情况统计与分析 |
(四)高中语文教师访谈具体内容 |
三、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基本评价 |
(一)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 |
(二)作文书写能力欠缺产生的影响 |
四、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欠缺原因分析 |
(一)高中语文教师对书写教育的认识有偏颇 |
(二)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欠缺的影响 |
(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
(四)归因分析 |
五、调查结论 |
第三章 加强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训练的策略 |
一、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汉字书写教育的专业素养 |
(一)建构对汉字书写教育的课程认识 |
(二)积极参加书写活动,提升自身书写能力 |
二、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 |
(一)在作文指导环节,教师用“下水文”引领书写 |
(二)在作文批改环节,关注学生作文书写情况 |
(三)在作文讲评环节,渗透作文书写指导 |
三、建构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重点突破书写问题 |
(一)高中作文教学“N+1”课堂实践简介 |
(二)针对作文书写问题的“N+1”课堂设计案例及分析 |
四、借助网络写作环境,引发学生对书写的兴趣 |
(一)鼓励学生建构版面意识 |
(二)开展“书写版面设计”大赛 |
(三)对学生进行整体书写训练 |
五、针对高中生作文书写能力的差异性,进行分层训练 |
(一)对学生作文书写作诊断性评价,找出差异 |
(二)尊重差异,分层训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是档案,更在档案之上——《新时代中国高考作文改革档案(2020:创意制胜)》“研究视角”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一、研究形态的丰富性与层次性 |
二、研究的价值追求: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视角 |
三、研究的专题性:语文学科的写作专题视角 |
(一)高考作文命题的类型分析性研究 |
(二)写作教学的应对策略研究 |
四、研究的未来指向:2020年之后的高考作文发展趋势 |
五、实证研究案例分析:作文点评的创意写作视角 |
六、研究的创意视角:高考作文专题研究与创意写作的融合 |
结语 |
(8)高考作文试题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 ——以2010-2019年全国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应用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作文教学应试策略的探索 |
(二)以个人的写作教学理念和思考谈高中作文教学 |
(三)关于高中作文教学多角度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统计分析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对比分析法 |
第一章 高中作文教学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
一、作文教学理论的严重偏颇 |
二、作文讲解和批改环节的粗略 |
第二节 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表现 |
一、缺乏知识储备,作文言之无物 |
二、作文立意与思维呈现的两难性 |
三、套作和宿构作文的模式化 |
第二章 近十年高考作文全国卷试题导向分析 |
第一节 命题方式的变化与导向分析 |
一、命题方式的变化 |
二、近十年命题方式的导向及成因 |
三、新材料作文的利弊分析 |
第二节 话题内容的变化与导向分析 |
一、话题内容的分类 |
二、近十年话题内容的导向及成因 |
第三节 写作要求的变化与导向分析 |
一、近十年写作要求的变化与导向 |
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利弊分析 |
第四节 评分标准的导向与利弊分析 |
一、等级评分制度的出现及成因 |
二、等级评分制度的导向及相关思考 |
三、等级评分制度的利弊分析 |
第三章 高考作文导向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发 |
第一节 培养批判性思维,寻找“黑天鹅” |
一、形成独立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 |
二、寻找独特的“黑天鹅” |
第二节 鼓励多元互动与对话评价,撰写“下水作文” |
一、教师指导,学生互改作文 |
二、引入作文多元评价的手段 |
三、教师躬身实践,撰写“下水作文” |
第三节 文本解读与作文教学的融合 |
一、提高教师知识素养和教学素养 |
二、促成学生知识运用的迁移 |
三、文本解读的多样化 |
第四节 感性与理性思辨的双重并行 |
一、接受历年高考作文真题的磨练 |
二、打破教学模式,着重日常的作文训练 |
第五节 情感求实和内容求诚的鼓励 |
一、展现学生的自主思考和主体意识 |
二、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正确传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高考英语模拟平台开发与智能阅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智能阅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智能阅卷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
2.1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
2.1.1 基于规则的方法 |
2.1.2 基于统计和人工智能的方法 |
2.2 基于语言要素的文本特征分析 |
2.2.1 单词特征 |
2.2.2 句子特征 |
2.2.3 篇章结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阅卷评分模型设计 |
3.1 数据集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集分布 |
3.2 智能阅卷评分基本模型 |
3.2.1 相关系数 |
3.2.2 准确性 |
3.2.3 基本评分模型 |
3.2.4 决策树算法 |
3.2.5 分流评分 |
3.3 基于语感特征的深度模型 |
3.3.1 语感特征 |
3.3.2 语感模型N-LanSen的创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阅卷评分算法设计 |
4.1 k-最近邻算法 |
4.1.1 算法介绍 |
4.1.2 低分作文的评分 |
4.2 支持向量机算法 |
4.3 支持向量回归算法的改进 |
4.3.1 合理性提升 |
4.3.2 算法描述 |
4.3.3 正常作文的评分 |
4.4 反馈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2 总体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教师功能实现 |
5.3.2 管理员功能实现 |
5.3.3 学生功能实现 |
5.3.4 智能阅卷实现 |
5.4 测试 |
5.4.1 单元测试 |
5.4.2 集成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 |
(二)国内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方法 |
1 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概述 |
1.1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界定 |
1.2 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
1.2.1 批判性思维的特征 |
1.2.2 批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 |
1.3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
2 高中议论文写作中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2.1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
2.1.1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
2.1.2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各国基础教育的学科培养目标之一 |
2.1.3 时代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才 |
2.1.4 高考作文命题呈现思辨性出题趋势 |
2.1.5 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要求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2.2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
2.2.1 高中生思维发展阶段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可行 |
2.2.2 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可行 |
3 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教师“教”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1 写作主题陈旧且角度单一,教学中未能合理利用“生活素材” |
3.1.2 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过度重视写作的模板结构 |
3.1.3 对典型化作文进行讲解时,忽视了学生个性化角度与个性化表达. |
3.1.4 议论文写作教学评价中忽视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3.1.5 议论文写作教学评价中忽视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3.2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学生“写”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3.2.1 材料关键信息未提取,导致审题立意偏差 |
3.2.2 文体类别分不清,导致作文文体含混 |
3.2.3 写作相关素材积累少,导致作文内容单薄 |
3.2.4 难辨别任务指令范围,导致脱离材料写作 |
3.2.5 作文宿构无逻辑,导致行文结构混乱 |
3.2.6 语言表达能力差,导致写作语言幼稚 |
3.3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的编写未突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4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训练的策略 |
4.1 教师“教”的过程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4.1.1 写作主题择“新”且注重“批判” |
4.1.2 教师要敢于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弃模板” |
4.1.3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角度与表达,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得启发 |
4.1.4 议论文写作教学评价中要注重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4.2 学生“写”议论文作文时要灵活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力 |
4.2.1 用质疑的精神去审视自己的观点 |
4.2.2 要有问题意识,用问题来搭建思维的支架 |
4.2.3 学会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来提升作文的论证层次,避免行文结构混乱 |
4.3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高考作文阅卷点评(论文参考文献)
- [1]紧跟风向标 预见高考题——从“八省联考”作文试题看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J]. 周鹏,欧阳睿.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1(14)
- [2]近十年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研究(2011-2020)[D]. 陈春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浙江高考作文“满分争议”的学理分析[J]. 金健人. 写作, 2020(06)
- [4]从浙江“满分作文”事件谈专业与舆论在评价上的边界[J]. 熊丙奇.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0(05)
- [5]高考背景下贵州省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 刘乾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6]高中生作文书写情况研究[D]. 解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是档案,更在档案之上——《新时代中国高考作文改革档案(2020:创意制胜)》“研究视角”观察[J]. 葛福安. 语文教学通讯, 2020(16)
- [8]高考作文试题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 ——以2010-2019年全国卷为例[D]. 彭博. 喀什大学, 2020(07)
- [9]高考英语模拟平台开发与智能阅卷系统研究[D]. 李超. 济南大学, 2019(01)
- [10]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 温雅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