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设备连接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串口设备连接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一、串行接口设备接入Internet的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史建超[1](2021)在《面向电力物联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电力物联网技术对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配用电网络拓扑结构复杂,配用电设备种类多且数量大、覆盖范围广,配用电设备安装场所电磁环境复杂,任何单一通信方式都难以胜任智能配用电网信息感知的需求。为了提高配用电网信息感知通信的可靠性,论文研究了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使两种通信方式优势互补,提高了配用电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通信覆盖率,并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资源分配方法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网络性能。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识别方法,通过构建基准样本、训练识别模型、构建噪声样本、自编码去噪处理和去噪样本识别的过程,完成对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的识别,以便于后续深入研究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2)针对启发式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特点,提出迭代激励机制和迭代激励因子的概念,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及收敛速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迭代激励机制能增强启发式算法的寻优性能。结合迭代激励因子动态控制系统参数和Levy飞行双蚁群竞争择优,提出了改进蚁群服务质量参数感知路由算法。通过与其他算法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收敛速度较快且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使通信节点快速寻找到最优通信路径。(3)以改进蚁群算法为基础,设计相应的通信协议、组网方法和路由重构策略,构成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电力线通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约束组网方法。采用直接路由重构方式与间接路由重构方式相结合的路由重构策略,对电力线通信网络进行动态维护以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组网方法能针对不同的电力线通信服务类型选择相应的最优通信路径,保障数据的高效可靠传输。(4)提出一种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通信融合方法,通过在电力线与无线混合通信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建立统一的通信协议、网络层实现最优通信路径组网、业务层基于误码率需求因子的子业务流分配,实现低压电力线通信与微功率无线通信的跨层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混合通信网络的性能优于其他对比网络。提出多跳中继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的OFDM跨层资源分配算法和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资源分配算法具有较高的系统吞吐量和较好的时延特性,所提通信融合方法能满足电力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对通信接入的需求。(5)结合理论研究,提出基于PLC-LoRa(Long Range)的多模通信融合技术和基于低压PLC-中压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研制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并应用于企业能效及安全用电监控系统和农村偏远地区集中抄表的实际工程项目中,服务企业数千家,安装各类终端数万套。

熊科[2](2021)在《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为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战略目标。在推进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化、先进的设备和新技术,将电力用户、企业、设备、装置等连接起来,建设一个更智能、生活更智慧的电网生态体系。泛在电力物联网体系下,智能电能表作为重要的通信和末端感知设备,是连接电网与电力用户的桥梁。单相智能电能表应用面积广,数量庞大,是完成对电网全面创新、构建能源互联网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基础。现有传统的单相智能电能表用于电能计量,并通过接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能信息的自动采集。由于采用单片处理器和一体化结构设计,通信方式单一,不支持软件升级和功能扩展,无法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全面感知、设备交互接入、信息互联的需求,同时也无法与国际新标准接轨。本文设计和实现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新一代单相智能电能表,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国内外智能电能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从设计方案和功能上分析了传统智能电能表的不足,分析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对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新需求。参照国际新标准建议,给出“多芯模组化”的整体设计方案,明确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的功能配置和主要技术指标。(2)进行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的硬件设计。依据“多芯模组化”的整体设计架构,进行计量芯、管理芯、模组接口等模块的硬件设计,设计电路板并制作硬件样机。(3)进行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的软件设计。按照模块化的设计理念,采用C语言进行计量芯主程序、电能计量功能模块、电能存储模块、数据冻结模块、数据安全认证、蓝牙通信等软件设计。(4)基于制作的样机及CPU软件进行样机系统整合,搭建了测试环境,依据试验规程,进行电能计量准确度、电气绝缘性能、EMC兼容性能、主要功能等测试验证。

郑在富[3](2020)在《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2009年8月温总理号召建设“感知中国”后,物联网迅速在工业中发展。随着物联网的普及,以及云计算的大量运用,物联网重点发展的工业智能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物联网需要将各种信息汇入互联网,无线传输网络便是最好的选择。在此机遇之下,部分企业希望将工业自动化与物联网结合起来,提前在即将到来的智能工业中分一杯羹。物联网指的是物物互联,要将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所有物件达到物联网的要求,首先要攻克的是性能复杂的物件,无疑气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于是便有了基于物联网的气缸无线传输系统这个工程应用课题。本文首先对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气动电子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气缸。明确课题的要求是如何让气缸与物联网结合起来。经过工业现场环境分析确认该项目为“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采用Wi-Fi技术对气缸采集的实时温度、振动情况和位置信息进行传输、处理和控制。明确了课题要求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1)通过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对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就行了区别比较,明确在现有工业互联网的前提下,物联网运用到工业自动化中是有一定价值的,对“智能工业”是有意义的。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与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是本课题的价值体现,从而确定了本项目在工业运用上的价值。从气动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出发,对气动电子技术进行了概括,对气动执行元件进行了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都在气缸,从而确定了物联网的“物”为气缸。(2)分析物联网理论基础,分析物联网无线技术,确定技术方案和路线是Wi-Fi技术。从物联网的优点、特点、体系架构、中间件和安全体系等方面对物联网进行分析,阐述了物联网无线技术知识。对全球无线电划分、网络拓扑结构和规模大小进行分析,对比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和普适泛在网络之间的关系。对比几种常见的无线网络协议后重点分析了嵌入式Wi-Fi。确定在满足通用性、安全性和选择多样性几个方面的条件后设计无线网络的配置方案。对通常用于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器进行分析,着重研究西门子SIMATIC控制器PLC,对TIA博途(TIA Portal)进行了分析。确定研究方向为利用物联网思维的“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的研究与实现”。(3)对器件CC3200详细的介绍和Simple Link子系统的学习,最终确定选择CC3200进行项目开发,重点分析了Simple Link子系统。验证了CC3200能满足该设计的硬件要求。设计了CC3200硬件系统。(4)经过分析后构建了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实现多节点,不同信号量的采集、接收和处理。分别设计了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硬件框架图、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总体设计通信流程、CC3200与传感器接口电路、CC3200硬件电路、温度传感器硬件接口、位置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硬件系统,重点设计了西门子S7-1500硬件组态及HMI(人机界面)。(5)基于Simple Link Wi-Fi协议用CC3200开发设计了具有多个传感器节点的软件系统。分别完成了移动端软件设计、WEB软件设计和S7-1500与HMI(人机界面)设计。(6)用该系统对不同生产环境中的气缸进行了验证分析,均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设计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系统课题要求。物联网与工业自动化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工业实用性。

薛辉[4](2020)在《基于WAVE协议栈的车联网通信终端原型产品研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国内车辆数量直线攀升并保持在了一个较高的数量水平,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问题,如交通拥堵、频发的交通安全事故等问题。人们希望利用如今发展迅速的先进技术来对此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因此,汽车电子界与学术界把研究焦点集中聚焦到车联网(Vehicular Adhoc Network,VANET)领域的研究和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的实现上。由于车联网环境下的无线通信对通信条件的要求较传统网络通信来说更为严苛,车载环境下的无线通信需要通信节点接入速度更快、数据传输时延更短。然而传统的网络通信不能在车载环境中提供安全、快速稳定的无线通信服务。对此,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2013年正式完成制定WAVE(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协议栈的工作,此协议栈完全能满足车载环境中对通信条件的苛刻要求。虽然车联网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款成熟可用的系统级车联网终端产品。因此,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研制一款以WAVE协议栈为通信协议的车联网通信终端原型产品,并能基于BSM消息实现必要的车辆安全预警功能。基于上述内容,对本文工作做如下说明:1、在充分熟悉了解WAVE协议栈与车联网终端通信需求的基础上,详细阐述说明了车联网系统的总体拓扑结构与RSU路边单元的路边部署方案,并对终端设备OBU(车载单元)与RSU(路边单元)的硬件组织架构进行了合理的分析设计。除此之外,对此款车联网终端原型产品的基本软件架构也进行了合理设计。2、在重点分析理解WAVE协议栈机理的基础上,并在编程实现的层面上,详细说明了WAVE协议栈中WSMP的实现原理。3、应用层编程实现V2V通信与部分安全预警功能:1)、车联网终端对BSM消息的构建与发送;2)、车联网终端对BSM消息的接收与内容提取处理;3)、根据提取到的BSM消息的内容,实现对车辆驾驶员的安全预警功能,实现车联网终端设计的最终目标。4、为实现车联网终端的多元功能,在非安全功能层面上,实现了各个终端节点间语音传输、文本传输、视频传输等功能,提升了驾乘体验。

王道魁[5](2020)在《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及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野外监测领域也成为当前热门应用领域之一。基于物联网的野外监测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的人工野外巡检方式存在的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巡检范围有限及自然条件受限区域巡检困难的缺点,还可以克服遥感卫星进行监测时信息获取周期长、实时性差的缺点。基于物联网的野外监测系统虽然可以高效的获取监测对象的监测信息,但是由于野外环境多变及信号覆盖的问题,也面临采集数据实时回传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野外监测数据实时回传困难问题,采用短距通信技术与远距离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实现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本文设计的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根据系统设计需求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套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在本系统设计方案中采用专用短距通信技术(DSRC)实现设备与设备间组网通信,GPRS通信技术实现移动终端与Internet的互联互通,采用MQTT协议作为消息遥测传输协议,采用阿里云MQTT服务器作为云服务器实现消息接收、缓存、转发。二、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本系统硬件设计是完成数据传输板设计。根据系统设计需求,本系统数据传输板采用短距通信和远距离通信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分别采用A1011芯片与A8900芯片实现系统短距离组网通信及远距离通信功能。数据传输板的研发设计包括器件选型、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制板和调试与功能测试。三、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本系统软件设计包括数据传输模块软件设计、本地服务器端软件设计及可视化平台软件设计。数据传输模块软件设计包括终端自组网通信和远距离传输设计,其中自组网通信是基于A1011芯片采用DSRC通信技术通过先握手后传输数据的机制完成设备间组网通信,远距离传输设计是基于A8900模块的GPRS通信技术采用内嵌MQTT协议实现终端与云端的双向通信。本地服务器端软件设计实现对阿里云MQTT服务器消息的订阅、接收、分析、处理、响应及存储功能,本地数据储存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8数据库。可视化平台设计采用B/S架构实现系统回传消息的展示功能。四、阿里云MQTT服务器搭建。阿里云MQTT服务器采用微消息队列MQTT和消息队列Rocket MQ相结合方案。其中,微消息队列MQTT负责移动设备与MQTT云服务器的消息传输和双向通信;消息队列Rocket MQ负责对消息进行持久化存储。MQTT服务器的搭建包括申请MQTT服务、创建消息实例、创建消息Topic、创建消息Group ID和等待启动MQTT服务。五、对本文设计的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进行测试及分析,验证系统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王磊[6](2020)在《基于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的高清视频传输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不同应用领域对高清视频服务的需求呈指数增长,人们对大带宽和更高速率的通信需求变得迫在眉睫,而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难以满足多媒体业务高速传输的要求。因此,大量学者已经开始进行太赫兹(Terahertz,THz)波段的研究,利用太赫兹波通信,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Gbps甚至更高,更有望满足高清视频服务不断增长的传输速率需求。太赫兹波处于远红外线划分范围,主要特征表现在THz波的路径损耗较为严重,极易受水分子吸收。因此,太赫兹通信适合于短距离高清视频业务的高速传输。例如,THz WPAN为室内高清视频无线设备提供超高速无缝连接。目前,对太赫兹无线个域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AC协议上,而MAC协议的研究则主要基于IEEE802.15.3c协议。本文首先介绍了太赫兹无线通信和高清视频传输的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太赫兹波的特点及无线通信场景、THz WPAN接入协议超帧结构、高清视频传输和高速串行接口相关技术,为后文对基于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的高清视频传输系统的研究和实现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深入研究了高清视频传输系统的相关工作原理。通过研究和实际测试发现数据分区(DPM)、RTP载荷的封装和ACK确认方式无法适应时变的无线通信环境,从而导致传输开销增大、吞吐量降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信道自适应高效传输方案(Channel adaptive and efficient transmission scheme,CAET),该方案包含三种新机制:基于信道评估的NAL模式选择、RTP载荷的自适应封装和自适应选择ACK方式。CAET方案能够适应无线环境的变化,减少视频传输过程中的开销以及提高网络吞吐量。然后,设计了基于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的高清视频传输系统方案,主要包括太赫兹通信简化架构的设计、硬件和软件平台的选择、服务端软件设计、MAC协议设计、客户端软件设计;利用KC705硬件平台和Linux操作系统实现了基于太赫兹无线个域网的高清视频传输系统软硬件方案,对系统基本功能进行测试。通过对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ET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吞吐量,并且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最后,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太赫兹无线个域网高清视频传输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陈立东[7](2020)在《变电站远动机串口扩展与切换系统设计》文中认为网络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产业,主要是对电力系统数据传输及通信功能的支持。随着电力系统业务的发展,变电站远动装置需要控制更多的外增设备,传统的变电站控制系统的缺陷日益明显,串行接口不具备接入网络的能力,并且如果将单个串行设备接入网络的成本太高,现有设备的串口数量已经不能满足远动机对串口的需求。因此,对远动机进行串口扩展的改造计划势在必行。南方电网部分辖区用户变电站尚未完成通道网络化及厂站自动化改造工作,多数变电站远动装置仅具备有限数量的串行接口(RS232)或者仅有单个串行接口(RS232),无法实现双通道(甚至单通道)模式接入两套或多套主站系统(包括后台机)。由于县调管辖范围内的变电站远动装置具备串口数量有限,部分老旧设备无法扩展,按传统方式将无法实现厂站端与主备调系统的同时接入及在线通信。而如果对远动装置进行改造,不但花费巨大而且改造难度很大。本文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及接入新的主备调系统的方式进行研究,针对变电站远动装置串口数量有限,部分老旧设备无法扩展的问题,自主设计了一种串口扩展和切换系统,以此来实现多个调度主站与变电站之间进行通信,并且能够进行实时监测和调度,解决厂站端与主调、备调实时通信及多通道全路径在线切换的问题,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改造工作顺利开展。串口扩展和切换系统设计包括硬件模块和软件模块。其中硬件模块主要包括系统核心模块、扩展模块、RS-232接口等,并采用高性能的Cortex-M3系列的微控制器LPC1768作为核心处理器。本设计通过在站端远动通道中增加串口扩展切换系统和终端服务器MOXA NPort 5210共同运行,来实现在不对远动装置进行任何改造及保留原串行通道正常通信的情况下,以网络方式将远动装置接入地调及备调的目的,确保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主站与子站、主站与主站之间的资源共享协调管控。

宋丹[8](2020)在《基于物联网的数控机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文中研究指明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中重要的生产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导致零件报废、生产停滞,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机床远程故障诊断已成为可能。本文以数控机床为对象,研究和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数控机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在分析机床故障远程诊断系统功能目标及性能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其功能模块和逻辑结构,描述各模块和各层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提出基于NB-IoT技术的数控机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方案。(2)通过开发OPC客户端获取机床运行状态数据,通过开发外接传感器的Lab VIEW客户端获得温度、噪声、振动等数据,通过NB-IoT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传输至One NET物联网云平台。(3)针对传统神经网络和极限学习机在故障诊断中存在诊断正确率较低、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并且为了减小核极限学习中随机惩罚因子和随机核参数造成的网络结构波动,提出采用鲸鱼优化算法的核极限学习机(WOA-KELM)故障诊断模型。(4)以滚珠丝杠副振动信号作为模型的测试数据,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样本熵提取信号特征,通过核函数主元分析方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降维,得到模型的输入样本,将WOAKELM模型与WOA-ELM、CBA-KELM、BA-KELM模型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WOAKELM收敛速度快,收敛精度高、故障识别率高。(5)设计和开发了机床远程故障诊断客户端软件,以实现对故障诊断所涉及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设备管理、故障分类管理、故障在线诊断等功能。

高宇飞[9](2020)在《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从古至今,人们探索信息传送的脚步就从未停歇,在互联网诞生之后,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大数据的传播逐渐变为主流。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互联网模式已无法满足现如今高速发展社会的需求,还需要提供一种覆盖更广泛的数据传输方式,卫星互联网的概念由此诞生。卫星互联网的卫星既可以提供接入功能,又可以提供中继转发功能。星载交换机作为卫星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需要兼容所有数据通信场景。其中卫星与地面组建的星地链路和卫星与卫星之间组建的星间链路需要使用高速大容量的Serdes芯片;星载交换机所连各个星内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需要使用稳定性更高的Space Wire协议;星载交换机内部的数据通信需要使用Xilinx公司开发的Aurora协议;最后星载交换机需要可配置,所以需要专用的CPU接口协议对交换机进行管理。本文研究了卫星互联网系统中基于FPGA的星载交换机实现方案,重点是星载交换机接口的具体设计,包括基于TI公司TLK2711芯片开发的Serdes接口、基于Space Wire协议开发的Space Wire接口、基于Xilinx公司Aurora协议开发的Aurora接口以及基于三线制串口的CPU接口,并且为了将来更高速率的要求,还储备研究了100G光口的具体实现方案。最后进行了仿真测试,并且搭建了板级测试平台,对星载交换机各个接口模块进行了测试与验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在星载交换机上设计实现了多种协议接口,接口种类包含Serdes接口、Space Wire接口、片间Aurora接口和CPU接口等;第二极大地提高了星载交换机的接口速率和交换容量;第三搭建了多种测试平台,验证了星载交换机工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周强[10](2019)在《基于ARM和GPRS的温室小气候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快速普及,其重要价值更是迫切的需要被广泛应用于中国改革的焦点:农业问题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国家希望依托“互联网+”的强大驱动力,大力助推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切实提高农业产出、农民效益和行业竞争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温室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的的生产方式。现代的温室生产具有高度的集约化。同时温室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现在已经融入了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温室农业的产量高,质量好,大大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节约了大量的生产资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本系统是根据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真实工作场景,针对目前温室生产环境信息数据采集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套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嵌入式技术、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无线通信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以web服务器为载体,高效可靠且易于维护的智能温室小气候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本系统的设计主要从硬件、软件两部分出发。首先硬件部分是温室现场控制器,其设计主线是以三星S3C2410X为微处理器,基于ARM9嵌入式平台,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温室现场数据,并结合GPRS远程通讯技术,实时温室现场数据和Web服务器端的数据信息通信。其次,作为本系统核心功能的系统软件设计,其底层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技术构建系统后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其表现层则是由Java编程语言和SSH框架结构联合开发,业务处理层和数据持久化层,让温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更全面有效,Web云端技术,让用户只要连通网络,就能随时随地便捷管理、实时查看温室环境参数及发送指令对温室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二、串行接口设备接入Internet的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串行接口设备接入Internet的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电力物联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电力物联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1.2.1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及现状
        1.2.2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及现状
        1.2.3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理论研究现状
    1.3 电力线通信路由及组网算法研究现状
        1.3.1 PL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研究现状
        1.3.2 PL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现状
    1.4 电力线通信与无线通信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1.5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第2章 电力线与无线信道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电力线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2.3 电力线信道衰减模型与噪声模型
        2.3.1 电力线信道衰减模型
        2.3.2 电力线信道噪声分类及模型
    2.4 无线信道衰落特性
    2.5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识别
        2.5.1 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及流程图
        2.5.2 构建样本及模型识别训练
        2.5.3 去噪自编码器网络搭建过程
        2.5.4 去噪效果仿真
        2.5.5 去噪样本识别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改进蚁群路由算法及电力线通信组网方法
    3.1 引言
    3.2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及组网模型
        3.2.1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3.2.2 电力线通信路径的QoS参数
        3.2.3 电力线通信组网的数学模型
    3.3 基于迭代激励因子控制的Lévy飞行双蚁群算法
        3.3.1 迭代激励机制原理
        3.3.2 Lévy飞行随机过程
        3.3.3 基于迭代激励因子的改进蚁群路由算法原理
        3.3.4 I-LDAQ算法性能分析与参数选取
    3.4 基于I-LDAQ算法的电力线通信组网方法
        3.4.1 通信协议设计
        3.4.2 自动组网步骤
        3.4.3 基于I-LDAQ的组网方法仿真实验与分析
    3.5 PLC网络路由重构及网络维护实现动态组网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
    4.1 引言
    4.2 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通信跨层融合方法
        4.2.1 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混合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4.2.2 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通信跨层融合原理
        4.2.3 CPW网络跨层融合实现过程
        4.2.4 混合通信网络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
    4.3 多跳中继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的OFDM跨层资源分配
        4.3.1 电力线通信网络OFDM跨层资源分配原理
        4.3.2 多跳中继PLC网络的OFDM跨层资源分配过程
        4.3.3 跨层资源分配算法仿真与分析
    4.4 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
        4.4.1 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混合通信网络工作模式
        4.4.2 参数选取与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电力线无线通信融合技术的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及应用
    5.1 引言
    5.2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总体方案
        5.2.1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的功能
        5.2.2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设计原则
    5.3 配用电网多信息融合感知单元
        5.3.1 ARM微处理器系统
        5.3.2 电量采集单元
        5.3.3 非电量采集单元
    5.4 智能感知终端中的PLC-LoRA多模通信融合技术
        5.4.1 PLC-LoRa多模通信融合技术原理
        5.4.2 PLC-LoRa双通道通信的工作模式
    5.5 智能感知终端的MV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
        5.5.1 MV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原理
        5.5.2 MV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的通信协议与组网问题
    5.6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的应用实践
        5.6.1 在企业能效及安全用电监控系统现场信息感知中的应用实践
        5.6.2 农村偏远地区集中抄表全覆盖中的应用实践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智能电能表现状
        1.2.1 国外智能电能表现状
        1.2.2 国内智能电能表的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需求分析及整体设计
    2.1 泛在电力物联网与智能电能表
    2.2 传统单相智能电能表
    2.3 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需求分析
    2.4 多芯模组化整体设计
        2.4.1 多芯模组化架构
        2.4.2 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
        2.4.3 外壳结构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硬件设计与实现
    3.1 电源模块设计
        3.1.1 电源模块供电结构
        3.1.2 主电源设计
        3.1.3 时钟供电电源设计
    3.2 计量基表设计
        3.2.1 计量芯电路设计
        3.2.2 信号采样自检测电路设计
        3.2.3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3.2.4 RTC时钟电路设计
        3.2.5 开盖检测电路设计
        3.2.6 端子测温电路设计
    3.3 管理芯模组设计
        3.3.1 管理芯电路设计
        3.3.2 数据安全认证电路设计
        3.3.3 蓝牙通信电路设计
        3.3.4 人机交互设计
    3.4 模组接口设计
    3.5 硬件实现
        3.5.1 计量基表实现
        3.5.2 管理芯模组实现
        3.5.3 整机实现
    3.6 本章小结
4 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环境
    4.2 软件设计总体架构
    4.3 计量芯软件设计
        4.3.1 嵌入式主程序设计
        4.3.2 计量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4.3.3 电能量处理模块程序设计
        4.3.4 冻结模块程序设计
    4.4 管理芯软件设计
        4.4.1 管理芯操作系统
        4.4.2 数据安全认证
        4.4.3 蓝牙通信
        4.4.4 软件升级
    4.5 DL/T698 面向对象通信协议
    4.6 软件调试和实现
    4.7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
    5.1 测试依据及环境
    5.2 准确度测试
        5.2.1 电能计量准确度测试
        5.2.2 误差一致性试验
        5.2.3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试验
        5.2.4 电压影响试验
        5.2.5 自热试验
        5.2.6 时钟误差测试
    5.3 电气性能测试
        5.3.1 功率消耗测试
        5.3.2 温升测试
        5.3.3 时钟供电超级电容放电试验
        5.3.4 绝缘性能试验
    5.4 电磁兼容性能测试
    5.5 主要功能测试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和研究动态
        1.2.1 气动电子技术工业应用现状
        1.2.2 物联网传输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实现目标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课题实现目标
第二章 物联网及无线技术
    2.1 物联网无线技术
        2.1.1 全球无线电划分
        2.1.2 网络拓扑结构和规模大小
        2.1.3 常见的无线网络协议
        2.1.4 嵌入式Wi-Fi
    2.2 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和普适泛在网络之间的关系
    2.3 物联网的特点
    2.4 物联网体系架构
    2.5 物联网运用层中间部分
    2.6 物联网的安全保障体系
    2.7 工业自动化控制器简介
    2.8 西门子SIMATIC控制器PLC简介
    2.9 TIA博途(TIA Portal)简介
        2.9.1 TIA博途(TIA Portal)组成
        2.9.2 TIA博途(TIA Portal)视图结构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i-Fi微控制器选型及分析设计
    3.1 Wi-Fi微控制器CC3200 的设备特性
        3.1.1 CC3200单片机
        3.1.2 存储器
        3.1.3 片内外设
        3.1.4 CC3200网络管理器
        3.1.5 电源管理
        3.1.6 引脚复用
    3.2 Simple Link子系统
    3.3 CC3200安全加密
    3.4 CC3200电气特性
    3.5 CC3200外设连接
        3.5.1 GPIO外设
        3.5.2 CC3200的中断
    3.6 CC3200定时器工作方式
    3.7 CC3200串口通信
    3.8 CC3200的SPI接口通信
    3.9 CC3200的I2C接口通信
    3.10 CC3200ADC(模/数转换器)
    3.11 CC3200硬件电路设计
    3.1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硬件框架图
    4.2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总体设计通信流程
    4.3 CC3200与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4.4 温度传感器硬件接口
    4.5 位置传感器选型
    4.6 振动传感器选型
    4.7 西门子S7-1500硬件组态及HMI(人机界面)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的软件系统
    5.1 CC3200的Simple Link Wi-Fi协议应用
        5.1.1 刻录CC3200程序
        5.1.2 CC3200SDK
        5.1.3 CC3200的AP设计
        5.1.4 CC3200的station设计
        5.1.5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应用
        5.1.6 http sever设计
    5.2 硬件驱动软件设计
        5.2.1 CC3200无线节点
        5.2.2 数据通信协议
        5.2.3 传感器驱动程序
    5.3 移动端软件设计
    5.4 WEB软件设计
    5.5 S7-1500与HMI(人机界面)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的功能验证
    6.1 验证设计
        6.1.1 验证思路
        6.1.2 验证要点
    6.2 手机验证(Android)结果
    6.3 WEB验证结果
    6.4 PLC和 HMI验证结果
    6.5 功能验证测试记录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WAVE协议栈的车联网通信终端原型产品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车联网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WAVE系列协议及车联网研究发展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结构与创新点
第二章 车联网系统和终端设备的总体设计
    2.1 车联网系统的总体拓扑设计
    2.2 车联网终端设备OBU/RSU的架构设计
        2.2.1 车载终端OBU平台详细架构设计
        2.2.2 路边单元RSU平台详细架构设计
    2.3 路边单元RSU的拓扑部署方案
    2.4 车载终端原型产品应用层软件框架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AVE协议栈原理分析与协议实现
    3.1 WAVE协议栈总体架构
        3.1.1 IEEE802.11p协议
        3.1.2 IEEE1609.4协议
        3.1.3 IEEE1609.3协议
        3.1.4 IEEE1609.2协议
        3.1.5 SAEJ2735标准
    3.2 应用层SAEJ2735标准的研究与实现
        3.2.1 基本安全消息BSM的原型结构应用层定义与解析
        3.2.2 基本安全消息BSM内容获取机制的实现
        3.2.3 基本安全消息BSM的压缩编码实现
    3.3 WSMP协议的机理探究与协议实现
        3.3.1 WSM消息传输机理设计
        3.3.2 WSMP协议的开发实现
    3.4 信道模式的设计与设置
    3.5 文件系统中WAVE协议栈的文件组织架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本安全消息集的功能实现
    4.1 BSM消息概述
    4.2 OBU/RSU的平台初始化配置
    4.3 BSM消息构建与发送功能的编程实现
        4.3.1 构建并发送基本的BSM
        4.3.2 构建并发送带有事件标志的BSM
    4.4 BSM消息接收与处理功能的编程实现
    4.5 基于BSM消息的安全预警功能实现
    4.6 BSM消息收发功能测试
        4.6.1 实验测试平台搭建
        4.6.2 收发功能测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2V用户通信与V2I通信的应用层实现
    5.1 V2V非安全层面数据通信需求
    5.2 非安全层面数据通信功能应用层编程实现
        5.2.1 用户文本传输功能实现
        5.2.2 用户语音传输功能实现
        5.2.3 用户视频传输功能实现
    5.3 非安全层面数据通信功能测试
    5.4 V2I通信应用层实现
        5.4.1 V2I通信需求分析
        5.4.2 V2I通信功能应用层编程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终端研制过程中的部分核心代码
附录2 :车联网终端研制过程中重要实验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内发展现状
        1.3.2 国外发展现状
    1.4 文章内容及组织结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文章组织结构
第2章 多跳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
    2.1 移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
        2.1.1 GPRS技术介绍
        2.1.2 DSRC技术介绍
    2.2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2.2.1 MQTT协议简介
        2.2.2 MQTT通信架构
    2.3 物联网多跳传输网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系统设计需求及分析
        3.1.1 系统设计需求
        3.1.2 系统需求分析
    3.2 通信技术与协议选择
        3.2.1 远距离数据传输技术选择
        3.2.2 近距离数据传输技术选择
        3.2.3 远距离消息传输协议选择
    3.3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3.1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3.3.2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3.4 系统部署方案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硬件设计
        4.1.1 电源电路设计
        4.1.2 A8900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4.1.3 A1011短距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4.1.4 OEL接口电路设计
        4.1.5 PCB板设计
    4.2 系统软件设计
        4.2.1 数据传输模块软件设计
        4.2.2 本地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4.2.3 可视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4.3 阿里云MQTT服务器搭建
    4.4 移动终端与本地服务器端交互流程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
    5.1 系统功能测试
        5.1.1 数据传输板卡测试
        5.1.2 阿里云MQTT服务器数据接收测试
        5.1.3 UI界面信息展示测试
    5.2 系统性能测试
        5.2.1 A1011丢包率测试
        5.2.2 系统多跳回传丢包率测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基于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的高清视频传输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太赫兹通信研究现状
        1.2.2 高清视频传输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的高清视频传输概述
    2.1 太赫兹波及其特点
    2.2 太赫兹无线通信场景
    2.3 THz WPAN接入协议超帧结构
    2.4 低时延帧聚合
    2.5 视频传输系统相关技术
        2.5.1 H.264编码技术概述
        2.5.2 RTP/RTCP协议概述
        2.5.3 高速串行接口技术概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的高清视频传输机制改进
    3.1 问题描述
    3.2 基于信道状态评估的NAL模式选择
    3.3 RTP载荷封装的自适应选择
    3.4 自适应选择ACK方式
    3.5 CAET方案操作流程
    3.6 性能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的高清视频传输系统实现
    4.1 太赫兹无线通信设备模型
    4.2 太赫兹通信系统简化架构
    4.3 系统开发平台
        4.3.1 硬件平台
        4.3.2 软件平台
    4.4 服务器端软件实现
        4.4.1 协商模块
        4.4.2 视频编码模块
        4.4.3 RTP载荷的封装模块
        4.4.4 套接字通信模块
    4.5 MAC协议的实现
        4.5.1 实现框架
        4.5.2 缓存模块
        4.5.3 控制模块
        4.5.4 帧聚合模块
        4.5.5 解聚合模块
    4.6 客户端软件实现
        4.6.1 RTP接收重组模块
        4.6.2 视频解码模块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的高清视频传输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搭建
    5.2 系统功能测试
        5.2.1 视频传输软件测试
        5.2.2 MAC协议功能测试
    5.3 性能测试与分析
        5.3.1 吞吐量
        5.3.2 往返时延
        5.3.3 丢包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7)变电站远动机串口扩展与切换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件模拟串口设计
        1.2.2 利用并口转串口扩展串口方法
        1.2.3 利用串口扩展串口方法
        1.2.4 通过外加串口服务器设备来扩展串口的方法: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章节安排
2 变电站远动机串口扩展与切换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 系统架构设计
        2.2.1 设计方案
        2.2.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电力系统远动通信规约介绍
    3.1 CDT循环式远动规约
    3.2 IEC60870-5-101 规约
        3.2.1 规约结构
        3.2.2 规约传输规则
    3.3 IEC60870-5-104 规约
    3.4 本章小结
4 变电站远动机串口扩展与切换系统设计
    4.1 核心板硬件设计
        4.1.1 串口模块设计
        4.1.2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4.1.3 核心处理器模块设计
        4.1.4 复位模块设计
        4.1.5 扩展模块设计
        4.1.6 主控模块与扩展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
    4.2 软件设计
        4.2.1 串口通信设计
        4.2.2 串口切换系统设计与实现
        4.2.3 上位机配置软件设计
        4.2.4 配置功能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整体功能测试及结论分析
    5.1 测试环境
    5.2 系统测试
        5.2.1 上位机配置软件测试
        5.2.2 变电站远动机串口扩展与切换系统的通信功能测试
        5.2.3 现场测试安装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物联网的数控机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机床数据采集现状
        1.2.2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现状
        1.2.3 故障诊断技术现状研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结构和故障分类
        2.1.1 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
        2.1.2 数控机床故障分类
    2.2 机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需求分析
        2.2.1 系统的工作流程
        2.2.2 系统的功能目标
        2.2.3 系统的性能目标
    2.3 机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无线通信模块
    3.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3.1.1 基于OPC技术的数据采集
        3.1.2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数据采集
    3.2 无线通信模块
        3.2.1 NB-IoT通信技术
        3.2.2 NB-IoT模块选型
        3.2.3 NB-IoT云平台的接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号处理与故障诊断模型
    4.1 基于振动信号的滚珠丝杠副机理分析
    4.2 信号时频域分析
        4.2.1 时域分析及特征参数提取
        4.2.2 频域分析及特征参数提取
        4.2.3 时频域分析及特征参数提取
    4.3 基于核函数主元分析的特征筛选
        4.3.1 核函数主元分析原理
        4.3.2 基于KPCA方法的滚珠丝杠副状态信息特征筛选
    4.4 基于鲸鱼优化核极限学习机故障诊断模型
        4.4.1 极限学习机
        4.4.2 核极限学习机
        4.4.3 鲸鱼优化算法
        4.4.4 WOA-KELM诊断模型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远程故障诊断客户端软件设计
    5.1 系统的软件架构
    5.2 客户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5.2.1 用户管理
        5.2.2 设备管理
        5.2.3 数据来源
        5.2.4 故障分类管理
        5.2.5 故障信息管理
        5.2.6 故障在线诊断
        5.2.7 历史数据查询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一 数控机床常见现象及原因表

(9)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卫星互联网与星载交换机接口的发展及应用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设计与相关知识简介
    2.1 卫星互联网相关知识简介
        2.1.1 卫星互联网拓扑结构
        2.1.2 星地链路转发流程
        2.1.3 星间链路转发流程
        2.1.4 星间链路数据帧格式
    2.2 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设计方案
        2.2.1 星载交换机系统概述
        2.2.2 星载交换机概要设计方案
    2.3 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Serdes芯片简介
        2.3.1 Serdes芯片管脚简介
        2.3.2 Serdes芯片原理图简介
    2.4 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Aurora协议简介
        2.4.1 Rocket IO
        2.4.2 Aurora协议
    2.5 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Space Wire协议简介
        2.5.1 概述
        2.5.2 物理层
        2.5.3 信号层
        2.5.4 字符层
        2.5.5 交换层
        2.5.6 数据层和网络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的设计和实现
    3.1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总体设计
        3.1.1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模块划分
        3.1.2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接口信号简介
    3.2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详细设计和实现
        3.2.1 数据帧发送模块设计
        3.2.2 数据帧接收模块设计
    3.3 Serdes输入输出处理单元的仿真和验证
        3.3.1 仿真环境及测试拓扑
        3.3.2 数据帧发送模块仿真验证
        3.3.3 数据帧接收模块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的设计和实现
    4.1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总体设计
        4.1.1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模块划分
        4.1.2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接口信号简介
    4.2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详细设计和实现
        4.2.1 数据帧发送模块设计
        4.2.2 数据帧接收模块设计
        4.2.3 Space Wire核设计
    4.3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的仿真和验证
        4.3.1 仿真环境及测试拓扑
        4.3.2 数据帧发送模块仿真验证
        4.3.3 数据帧接收模块仿真验证
        4.3.4 Space Wire核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urora片间接口的设计和实现
    5.1 Aurora片间接口总体设计
        5.1.1 Aurora片间接口模块划分
        5.1.2 Aurora片间接口信号简介
    5.2 Aurora片间接口详细设计和实现
        5.2.1 数据帧发送模块设计
        5.2.2 数据帧接收模块设计
    5.3 Aurora片间接口的仿真和验证
        5.3.1 仿真环境及测试拓扑
        5.3.2 数据帧发送模块仿真验证
        5.3.3 数据帧接收模块仿真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PU接口的设计和实现
    6.1 CPU接口概述
        6.1.1 CPU串口格式
        6.1.2 CPU接口帧格式
        6.1.3 字段功能详细定义
    6.2 CPU接口总体设计
        6.2.1 CPU接口模块划分
        6.2.2 CPU接口信号简介
    6.3 CPU接口详细设计和实现
        6.3.1 数据帧接收模块设计
        6.3.2 数据帧发送模块设计
    6.4 CPU接口的仿真和验证
        6.4.1 仿真环境及测试拓扑
        6.4.2 CPU接口串口模块仿真
        6.4.3 CPU接口配表功能仿真验证
        6.4.4 CPU接口配寄存器功能仿真验证
        6.4.5 CPU接口插入功能仿真验证
        6.4.6 CPU捕获功能仿真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100G光接口的设计和实现
    7.1 100G以太网简介
    7.2 100G光口总体设计
    7.3 100G光口的仿真和验证
        7.3.1 仿真环境及测试拓扑
        7.3.2 100G光口仿真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板级测试和验证
    8.1 Serdes和 Space Wire输入输出处理单元板级测试
        8.1.1 交换开发板简介
        8.1.2 测试设备简介
        8.1.3 Serdes和 Space Wire接口板级测试
    8.2 CPU接口板级测试
        8.2.1 配表功能测试
        8.2.2 配寄存器功能测试
        8.2.3 读寄存器功能测试
        8.2.4 插入功能测试
        8.2.5 捕获功能测试
    8.3 100G光口板级测试
    8.4 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8.4.1 Serdes接口的IOB问题
        8.4.2 Space Wire接口信号被过度优化问题
    8.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ARM和GPRS的温室小气候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温室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系统的组成
    2.2 总体方案的确定
        2.2.1 采集终端设计
        2.2.2 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
    2.3 GPRS介绍
        2.3.1 GPRS结构
        2.3.2 GPRS工作原理
        2.3.3 GPRS接入Internet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嵌入式核心处理器硬件设计
        3.1.1 S3C2410X简介
        3.1.2 存储模块
    3.2 数据采集模块的硬件选择
        3.2.1 温度采集
        3.2.2 湿度采集
        3.2.3 光照强度采集
        3.2.4 C02浓度采集
        3.2.5 数据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3.3 无线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
        3.3.1 M22 模块电源设计
        3.3.2 M22 串行接口设计
        3.3.3 M22 SIM卡接口
    3.4 RS-232 串行接口电路
    3.5 D/A接口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JAVA WEB的温室远程登录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4.2 系统整体设计
    4.3 开发环境介绍
        4.3.1 开发语言
        4.3.2 开发平台Eclipse+MyEclipse
        4.3.3 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
    4.4 系统运用的主要技术
        4.4.1 B/S模式的体系架构
        4.4.2 C/S模式与B/S模式的比较
        4.4.3 SSH框架技术
    4.5 数据库设计
        4.5.1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4.5.2 数据库的创建
        4.5.3 数据库表的关系分析
        4.5.4 数据库的连接方式
    4.6 本章小结
5 温室小气候监测系统的实现
    5.1 SSH框架的整合开发
        5.1.1 Struts和 Spring的整合配置
        5.1.2 Spring和 Hibernate的整合配置
    5.2 后台系统实现代码展示
    5.3 登录和注册模块
    5.4 前台显示与查询模块的实现
    5.5 后台管理模块的实现
    5.6 远程控制发送指令的实现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串行接口设备接入Internet的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电力物联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研究[D]. 史建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2]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设计研究[D]. 熊科.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研究与实现[D]. 郑在富.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4]基于WAVE协议栈的车联网通信终端原型产品研制[D]. 薛辉.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5]面向野外监测的移动自组网信息回传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道魁.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基于太赫兹无线个域网MAC协议的高清视频传输系统研究与实现[D]. 王磊.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变电站远动机串口扩展与切换系统设计[D]. 陈立东. 海南大学, 2020(07)
  • [8]基于物联网的数控机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D]. 宋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9]高速多协议星载交换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D]. 高宇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10]基于ARM和GPRS的温室小气候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强.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5)

标签:;  ;  ;  ;  ;  

串口设备连接互联网的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