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再手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再手术

一、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再手术(论文文献综述)

章鑫隆,慈文韬,罗开文,闫石[1](2022)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后内固定失效:原因和再手术的策略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优势显着,但仍有3.35%-31.08%的内固定失效率发生,且类型多样,原因复杂,因此,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各类内固定失效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明确长钉与短钉选择的分界以及术后内固定失效后的再手术策略,是临床更好针对性预防相应的内固定失效以及后续治疗的关键。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发生各类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和再手术策略。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发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risk factors,failure of internal fixation,PFNA,nonunion of fracture,cut out,cut in,helical blade position,osteoporosis,Long and short intramedullary,Revision surgery",中文检索词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螺旋刀片切出、内固定物周围骨折、骨折不愈合、骨质疏松、长短髓内钉、再手术策略",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发生各种类型的内固定失效原因及再手术策略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螺旋刀片的切出、髋内翻、骨折不愈合、头钉的退钉、内固定物断裂及内植物周围骨折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后内固定失败常见的6种类型。(1)刀片位置放置不当、颈干角及前倾角的复位不佳、不稳定的骨折类型、严重的骨质疏松以及高龄是刀片切出的主要原因。(2)髋内翻可由股骨距后内侧的骨缺损致术后股骨内侧缺乏支撑引起,也常继发于其他内固定失效类型,延长负重时间可以有效避免此种情况发生。(3)骨折不愈合受全身及局部因素影响,对于远端锁钉的使用需慎重考虑。(4)骨质疏松是导致刀片退出最常见原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术中有必要对螺旋刀片用长尾帽固定,术后延长负重时间。(5)骨折复位不佳、骨不连、不稳定骨折使用远端锁钉及主钉与髓腔不匹配都有可能造成内固定物断裂。(6)植入物周围骨折常与骨髓腔和髓内钉不匹配、主钉入钉点位置偏差致皮质撞击率增加以及局部应力集中相关,临床上应选择合适长度的主钉,避免"中裤效应"发生。(7)对于长短钉的选择,除某些特殊病例外,建议临床医师选择短钉固定,关于A3型转子间骨折长、短髓内钉的选择,是临床医师需要继续探索的一个方向。(8)关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失效后的再手术策略,从股骨头的破坏程度、骨折部位情况以及骨缺损3个方面来确定二次翻修策略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雷洲洋[2](2021)在《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分析及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对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选用的手术方式分为置换组或内固定组,对患者进行分组编号,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围手术期、随访情况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结 果]1.一般资料:两组术前各项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术期结果: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内固定组均优于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内固定组相比,置换组在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方面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结果:对本次研究中的120例患者进行了为期(12-36)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20.01±6.76)个月。置换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及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早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各组内的VAS评分均随随访时间点的推移而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时,内固定组的VAS评分小于置换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以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时间推移,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在各组内不同随访时间点间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和6月时,置换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明显大于内固定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X线片显示,60例内固定组术后即刻均实现了良好的骨折复位以及满意稳定的内固定植入。置换组60例患者的股骨假体柄均实现了即刻生物压配,其中1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髋臼杯达到了良好的生物压配;术后6个月股骨假体柄固定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均为稳定的骨长入;末次随访中,全部60例患者均未无假体的松动、脱位等情况出现。[结 论]根据结果显示,PFNA内固定及人工髋关节置换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并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PFNA内固定的优势在于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以及减少术后引流量等。与PFNA相比髋关节置换术的透视次数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疼痛缓解更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负重更早,能够实现早期活动的目的,对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对于伴有重度骨质疏松、骨折为粉碎性、外侧壁脆弱或损伤等具有内固定失败高风险的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从而减少患者疼痛,实现快速康复。

施腾彬[3](2021)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 ——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Failed Internal 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FIF-ITF)后的关节置换相比初次关节置换较为困难,其中股骨柄的选择存在许多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回顾多中心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FIF-ITF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不同柄的疗效差异,并探讨此类病人的治疗策略。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并分析2010.12-2019.12期间来自于福建省多个骨科中心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FIF-ITF患者资料,纳入标准:既往因外伤致ITF行内固定治疗,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内固定失败,并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排除标准:年龄<18岁,随访时间<1年的;患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脏及肾脏等器官或系统疾病者;精神状态异常,或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合并肿瘤、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疾病;无法获取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的详细人口学资料及理化检查资料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至少进行1次随访,并使用Harris评分、VAS评分、髋关节ROM、下肢长度差异等进行临床评估,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其满意度。结果:共纳入53例患者,男24例,女29例,原内固定包括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37例,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7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roximal Femur Anatomic Locking Plate,PF-ALP)8例,空心钉1例。其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31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Hemiarthroplasty,HA)22例。内固定至关节置换间隔时间6天-62月,中位时间6月,关节置换时平均年龄75.64±11.58岁。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37.35(70~30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75.39(200~1600)m L。术中出现6例医源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其中1例并发假体周围感染,术后出现1例远端螺钉孔骨折、2例脱位,1例骨水泥渗漏。本研究根据股骨柄的长度进行分组,其中,标准柄组20例,长柄组33例。长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标准柄组均较高(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4.11±30.39(12~120)月,两组Harris评分、VAS评分、髋关节ROM、下肢长度差异未见明显区别(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理想选择,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并非所有病例都需使用长柄,而长柄的使用时机及所需要的股骨柄长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雨[4](2020)在《长型和短型髓内钉用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及骨质疏松相关疾病的增多,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较前日益增加,该疾病严重影响病患生存质量,甚至缩短预期寿命,在众多治疗方法中髓内钉是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是长型和短型髓内钉的治疗效果目前尚无统一定论,该研究的目的旨在系统评价长型和短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OVID,the Cochrane Library、知网CNKI和维普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及追溯参考文献,筛选出使用这两种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对照研究;长钉治疗组为“L组”,短钉治疗组为“S组”;纳入文献质量评分采用Jadad Scale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两组病例比较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住院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股骨干再骨折率、再手术率、并发症(感染、螺钉/螺旋刀片切出,愈合不良)等。结果:最终共纳入符合要求文献7篇,其中3篇是随机对照研究,4篇是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患者641例,L组282例,S组359例,结果显示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优于L组(P<0.05),L组末次随访HHS、股骨干再骨折率优于S组(P<0.05),两组透视时间、再手术率、并发症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短型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但发生股骨干再次骨折的风险较长型髓内钉更高,然而,由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需要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以及更长时间随访验证。

王杰[5](2020)在《三种内固定器固定不同类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虽然股骨转子下骨折不是高发骨折,但是因为股骨转子下部位应力高度集中,使得此部位骨折的治疗仍是骨科医师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器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生物力学研究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股骨近端锁钉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PFLP)和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固定四种类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美国太平洋实验室生产的人工股骨模型(Sawbones;Model 3403,Pacific Research Labs Inc.,Vashon,WA)30根,随机平分为三组,将四枚应变片分别粘贴至股骨小转子顶点下方2.8 cm和5.2 cm处(即制作骨折模型区域上下各2 mm处)的股骨内外侧。每一根股骨依次制作转子下骨折模型。模型一:转子下横形骨折(Seinsheimer I型),模型二:转子下横行骨折伴转子下内后侧楔形骨块复位并固定(Seinsheimer IIIA型),模型三:模型二去掉内后侧楔形骨块,模型四:转子下粉碎骨折(Seinsheimer IV型)。分别使用PFNA、PFLP和倒置LISS固定。再使用骨水泥包埋股骨远端于单足站立位。每一骨折模型的钉骨结合体进行0~1400 N的轴向压缩试验。每一骨折模型的制作在上一骨折模型测试之后。测试完轴向压缩的模型四再进行0~5 Nm的水平扭转试验。此后每一组的股骨随机平分为两亚组,其中一亚组进行轴向压缩破坏试验,另一亚组进行循环轴向压缩疲劳试验。使用GE 64排CT扫描人工股骨模型,扫描方法为电压:120 k V,电流200m A,扫描层厚0.625 mm,层间距0.625 mm,将图像存储为DICOM格式。将DICOM文件导入Mimics 17.0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割、光滑等操作生成三维股骨模型,再将股骨的三维模型输入逆向工程软件Magics 21.0中生成实体模型。将生成的点云实体模型导入到3D设计软件Solidworks 2016。并使用该软件构建LISS、PFLP、PFNA三种内固定模型。切割制作各骨折模型并组装内固定到位。将安装好内固定并制作好骨折的模型以Iges格式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16.0中进行单元和网格划分,设置边界条件和材料属性赋值。骨折模型采用三维十节点四面体结构实体单元solid 92进行模拟。股骨与螺钉间采用黏合连接(Glue)接触,股骨和内固定间摩擦接触,摩擦系数取0.30。对完整三维有限元钉骨结合模型分别施加与大体力学测试相同的载荷:轴向压缩载荷、水平扭转载荷、轴向压缩破坏载荷和循环轴向压缩疲劳载荷。结果:模型一至三中,三种内固定轴向抗压刚度无统计学差异。模型四中,PFNA的轴向抗压刚度为352.71±19.05 N/mm,PFLP为134.39±12.51 N/mm,LISS为89.13±16.24 N/mm,三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1)。PFLP固定的股骨内侧应变明显高于其他两者(P<0.038)。三组的水平抗扭转刚度无统计学差异:PFNA为1.97±0.37 Nm/degree、PFLP为1.71±0.55 Nm/degree、LISS为2.11±0.49 Nm/degree(P=0.187)。PFNA的屈服载荷最高(3387.26±316.60?N),PFLP次之(2483.28?±?169.28?N),LISS最低(1917.72?±?194.81?N)。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NA vs.PFLP,P<0.0001;PFNA vs.LISS,P<0.0001;PFLP vs.LISS,P=0.007)。PFNA在疲劳试验后未出现破坏,而PFLP的寿命为11091±1533次,LISS为13809±993次。后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三维有限元分析中,对于模型一,PFLP和LISS的应力集中在锁定螺钉与钢板连接处,最大应力出现在钢板最末端锁定螺钉与钢板连接处。PFNA的应力集中及最大应力位于主钉粗细交界处。对于模型四,PFLP和LISS的最大应力转移至骨折水平的钢板螺钉孔,PFNA的最大应力转移至近端头钉孔的近端。PFLP组和LISS组的股骨头下沉位移在骨折模型一至三中相近,而在骨折模型四中,LISS组头下沉位移比PFLP组高4.53 mm。PFNA组头下沉位移在骨折模型一至三中,较PFLP组和LISS组略高,而在骨折模型四中,PFNA组头下沉位移明显低于另外两组。扭转载荷条件下,PFNA组的扭转角度为1.62°,PFLP组的扭转角度为2.32°,LISS组的扭转角度为2.98°。当加载至3576 N时,PFNA组的股骨出现网格消除,位于头钉进钉孔的近端;当加载至2331 N时PFLP组的股骨头下沉位移达到20 mm;当加载至1757 N时LISS组的股骨头下沉位移达到20 mm。PFNA的最小寿命为209940次,PFLP的最小寿命为10500次,LISS的最小寿命为13498次。结论: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于实验生物力学研究的模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印证了实验生物力学研究的结果。对于模型一骨折,三种内固定器均可选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LISS和PFLP较PFNA固定更稳定,PFNA在内侧骨折线处存在压应力集中。对于模型二骨折,LISS和PFNA均可选用,LISS可能更优于PFNA,而选择PFLP需要慎重,因其更容易造成内翻畸形导致固定失败。如若选用,术后需延迟患肢负重。另外,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模型二中PFNA组的环扎钢丝的峰值应力接近不锈钢的屈服强度,而PFLP和LISS的环扎钢丝的峰值应力超过了屈服强度,所以建议临床上使用双股钢丝、钛揽或捆绑带固定内后侧骨块以增加固定强度。对于模型三骨折,建议术中应尽量恢复内侧或内后侧的支撑,并稳定固定,同时按照模型二选择内固定,以降低内翻畸形、内固定失效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如果转子下内后侧骨块不能复位并固定,建议使用PFNA固定。对于骨折模型四建议采用PFNA固定。

武建超[6](2020)在《内外侧壁损伤及小转子骨折模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股骨粗隆间骨折内侧壁及外侧壁损伤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目的:基于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利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累及内侧壁或外侧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放置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后,探讨股骨近端及PFNA的应力及移位,从而探究股骨近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内侧壁与外侧壁对于粗隆间骨折稳定性的意义。方法:选取股骨近端模型骨并进行CT扫描,应用Mimics 19.0;Geomagic Studio 2015;Solidwork 2018;Ansys Workbench 17.2等软件创建股骨近端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次建立单纯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合并外侧壁缺损的粗隆间骨折模型、合并内侧壁缺损的粗隆间骨折模型,置入PFNA后在股骨近端施加600 N轴向压力,观察三种模型各个部位应力值及移位值,对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内侧壁及外侧壁的临床意义。结果:建立了股骨近端骨及髓内钉的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出股骨及PFNA应力云图及位移云图。单纯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合并外侧壁缺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合并内侧壁缺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的股骨应力分别为14.764Mpa、22.000Mpa、47.924Mpa;位移分别为1.147mm、1.226mm、1.403mm。单纯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合并外侧壁缺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合并内侧壁缺损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PFNA的应力分别为135.42Mpa、166.73Mpa、296.92Mpa;位移分别为1.0265mm、1.0808mm、1.204mm。外侧壁及内侧壁缺损模型对于单纯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应力及位移均有明显增加,内侧壁缺损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数值增加量大于外侧壁缺损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结论:应用PFNA治疗涉及内侧壁与外侧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及PFNA应力、位移将明显增加,内侧壁缺损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应力及位移增加最为显着,即从生物力学角度内侧壁重要性大于外侧壁。第二部分:小转子骨折模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片目的:根据第一部分的单纯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建立七组不同的小转子骨折模型,探讨股骨近端及PFNA的应力及移位,从而探究何种小转子骨折模式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需要采取固定。方法:选取第一部分建立的单纯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使用机械设计自动化软件solidwork2018设计七组不同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小转子骨折模型,分别为:A组(完整组)、B组(单纯合并小转子缺失)、C组(小转子涉及部分内侧皮质)、D组(骨块涉及到股骨冠状面的一半)、E组(骨块大于股骨冠状面的一半)、F组(骨块涉及到了内侧壁的前侧)、G组(内侧壁全部缺失)。置入PFNA后在股骨近端施加600 N轴向压力,观察七组模型各个部位应力及移位,解析数据,进一步探究小转子骨折模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稳定性的临床意义。结果:建立了不同小转子骨折模式的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出股骨及PFNA应力云图及位移云图。A组至G组的股骨应力分别为14.764 Mpa、15.659 Mpa、20.947 Mpa、29.300 Mpa、47.036 Mpa、65.597 Mpa、60.789 Mpa;位移分别为1.147mm、1.138mm、1.155mm、1.231mm、1.216mm、1.235mm、1.400mm。A组至G组PFNA应力分别为135.4 Mpa、138.5 Mpa、149.7 Mpa、162.4 Mpa、191.3 Mpa、254.7 Mpa、296.9 Mpa;位移分别为1.0265mm、1.0170mm、1.0271mm、1.0865mm、1.0677mm、1.0764mm、1.2045mm。A组与B组对骨折稳定性相似,D组至E组应力与位移增加趋势显着增加。结论:单纯小转子撕脱骨折(单纯合并小转子缺失),小转子不需要固定,对骨折稳定性无影响;小转子骨折块涉及到股骨冠状面一半以下时,对骨折稳定性影响较小;涉及到股骨冠状面一半以上时,对骨折稳定性影响较大,此时建议固定小转子骨折块。

杜汉阳[7](2020)在《前侧皮质支撑复位对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自内侧皮质正性支撑理念提出后,经过大量的影像学、生物力学数据研究和临床实践分析,证实了内侧皮质正性支撑复位能够极大降低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但影像学研究发现,在术中仅内侧皮质达到正性或中性支撑的患者,术后经过三维CT重建发现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头颈骨块的滑动而失去内侧皮质支撑复位,而术中内侧和前侧皮质都达到正性或中性支撑的患者术后的支撑复位更稳定。目的探讨前侧皮质支撑复位在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19年06月期间由河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人,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7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6例,年龄(67-84)岁,平均年龄74.0岁。根据收集患者术后2天的患髋正位及侧位X片,通过观察侧位X线片中前侧皮质的对位关系,分为三组,即:正性支撑组(10例)、中性支撑组(42例)、负性支撑组(26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TAD值、术后2天和术后3个月患肢股骨颈干角及股骨颈长度的变化、术后6个月髋关节的Harris评分等之间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分型、TAD值方面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和术后3个月前侧皮质正性支撑组、中性支撑组、负性支撑组的平均股骨颈长度丢失分别为1.1mm、3.3mm、7.46mm;前侧皮质正性支撑组、中性支撑组、负性支撑组的平均股骨颈干角丢失分别为0.8°、2.1°、4.9°;前侧皮质正性支撑组、中性支撑组、负性支撑组的术后6个月平均Harris评分分别为88.40±0.84分、86.55±1.25分、84.54±1.24分,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分别进行整体比较和组间两两比较,股骨颈长度的丢失、股骨颈干角的丢失、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的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侧皮质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中意义重大,如果前侧皮质获得负性支撑复位,那么即使内侧皮质取得正性支撑复位,术后也会面临着极高的复位丢失率。前侧皮质正性支撑复位能够使头颈骨块与股骨干获得更稳定的支撑复位,利于术后髋部功能的恢复,并且降低术后螺旋刀片穿出、切出,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

蒲志超,黄坤炳,薛剑,谢伟勇,李献成[8](2020)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再手术策略》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失败的再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收治的1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73.0±5.2)岁。1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6例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术后随访期间拍摄骨盆正位、患侧股骨全长正侧位X线片,观察假体初始固定及生存情况,记录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8±4.7)个月,随访期间复查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下沉、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并发症。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0.5±26.7)分,与术前(23.0±8.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患者,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卧床并发症,允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短期疗效满意。

郝有亮,张志山,周方,姬洪全,田耘,郭琰,吕扬,杨钟玮,侯国进[9](2019)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伤骨科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45例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9例,女26例;年龄为19~97岁,平均71.9岁。骨折AO分型:31-A3.1型7例,31-A3.2型4例,31-A3.3型34例。根据末次随访时X线片判断骨折愈合情况,记录内固定失败患者与内固定未失败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致伤原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骨折AO分型、主要骨折线形态、复位方法、骨折复位质量、外侧壁状态及尖顶距等。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P<0.05的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5例患者术后获12~62个月(平均28.4个月)随访。共有6例(13.3%)患者发生内固定失败:3例螺旋刀片切入,2例主钉断裂,1例螺旋刀片切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固定失败患者与未失败患者在骨折复位质量和主要骨折线形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复位质量差(OR=30.809,95%CI:1.052~902.298,P=0.047)和主要骨折线为横形(OR=25.639,95%CI:1.636~401.917,P=0.021)是内固定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折复位质量差和主要骨折线为横形是PFNA固定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

封海[10](2019)在《人工关节置换选择性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随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选择性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于青岛市市立医院选择性应用人工关节置换的32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和应用髓内固定系统(Gamma3)治疗的56例患者的病案资料。平均随访24.8个月,并根据AO分类标准将两组资料分别进行骨折分类,分别记录两组随访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负重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手术率,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于术后3、6、12、24月复诊时的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就两组病例所统计数据资料应用SPSS21.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完全随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人工关节置换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为340.94±35.23ml多于内固定组的236.96±28.92ml,(P<0.05)。但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完全负重下地时间12.34±1.77天,均优于内固定组的23.2%和62.18±4.71天,(P<0.05)。术后3月、6月置换组Harris评分分别为71.81±2.93和79.06±2.03分优于内固定组的59.14±2.67分和68.91±2.16分,(P<0.05)。术后12月两组评分为80.19±1.28分和79.71±1.90分,(P>0.05),术后24月,内固定组88.92±2.08分优于置换组80.35±3.00分,(P<0.05);在VAS评分方面,术后3月置换组4.78±0.87分优于内固定组5.98±1.05分,(P<0.05),术后6月、12月,两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月,内固定组2.98±0.70分优于置换组4.32±0.70分(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可以有选择的应用于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不能长期卧床,骨质较差的患者,较之内固定术可以允许患者早期负重下地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功能恢复疗效可靠。

二、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再手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再手术(论文提纲范文)

(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后内固定失效:原因和再手术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1.1 检索人及检索时间
        1.1.2 检索文献时限
        1.1.3 检索数据库
        1.1.4 检索词
        1.1.5 检索文献类型
        1.1.6 检索策略
        1.1.7 检索文献量
    1.2 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
2 结果Results
    2.1 螺旋刀片切出
        2.1.1 螺旋刀片与传统拉力螺钉
        2.1.2螺旋刀片放置位置
        2.1.3 复位质量(颈干角与前倾角)
        2.1.4 骨折类型
        2.1.5 骨质疏松
        2.1.6 年龄与性别
    2.2 髋内翻
    2.3 骨折不愈合
    2.4 螺旋刀片退出
    2.5 内固定物断裂
    2.6 植入物周围骨折(股骨骨折)
        2.6.1 股骨骨折常见部位
        2.6.2 股骨骨折常见人群
        2.6.3 股骨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
    2.7 长钉与短钉选择
    2.8再手术策略
3 总结与展望Summary and prospects

(2)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外侧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 ——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释义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
    2.纳入与排除标准
    3.围手术期过程
    4.随访过程
    5.资料记录
    6.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纳入病例关节置换术前基本情况
    2.转子间骨折分型(表1)
    3.内固定方式及内固定失效信息
    4.关节置换手术信息
    5.随访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人工髋关节置换
    参考文献
致谢

(4)长型和短型髓内钉用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三种内固定器固定不同类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三种内固定器固定不同类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实验生物力学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数据处理与统计
    1.2 结果
        1.2.1 轴向抗压刚度
        1.2.2 四枚应变片的应变值变化
        1.2.3 水平抗扭转刚度
        1.2.4 轴向压缩屈服载荷
        1.2.5 轴向循环压缩疲劳寿命
    1.3 讨论
        1.3.1 模型一内固定对比
        1.3.2 模型二内固定对比
        1.3.3 模型三内固定对比
        1.3.4 模型四内固定对比
        1.3.5 内固定组内应变分析
        1.3.6 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1.3.7 本研究局限性
    1.4 小结
二、三种内固定器固定不同类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应用设备和软件
        2.1.3 股骨实体模型的建立
        2.1.4 内固定器的绘制
        2.1.5 骨折模型的建立、股骨和内固定的拟合
        2.1.6 股骨和内固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7 材料赋值、边界及约束条件
        2.1.8 评价指标
    2.2 结果
        2.2.1 轴向压缩载荷下股骨和内固定的应力分布云图及峰值应力比较
        2.2.2 轴向压缩载荷下股骨和内固定峰值应力对比
        2.2.3 轴向压缩载荷下的环扎钢丝的应力分布云图及峰值应力对比
        2.2.4 轴向压缩载荷下股骨和内固定的位移云图及股骨头下沉位移
        2.2.5 股骨有限元模型中四处兴趣点的应变值
        2.2.6 扭转载荷时扭转角度、应力云图、峰值应力及位移云图对比
        2.2.7 三组钉骨结合体有限元模型的轴向压缩屈服载荷对比
        2.2.8 三组钉骨结合体有限元模型的轴向循环压缩疲劳寿命对比
    2.3 讨论
        2.3.1 轴向压缩测试
        2.3.2 水平扭转测试
        2.3.3 轴向压缩破坏测试和疲劳测试
        2.3.4 本研究局限性
    2.4 小结
三、实验生物力学与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对象
        3.1.2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实验生物力学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中四个兴趣点的应变值比较
        3.2.2 实验生物力学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中轴向抗压刚度比较
        3.2.3 实验生物力学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中抗扭转刚度比较
        3.2.4 实验生物力学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中屈服载荷比较
        3.2.5 实验生物力学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中疲劳寿命比较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髓内及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内外侧壁损伤及小转子骨折模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侧壁及外侧壁损伤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股骨近端图像采集
        1.2.2 股骨近端点云模型的建立
        1.2.3 股骨近端模型的曲面化及优化处理
        1.2.4 皮质骨、松质骨的组合及内侧壁、外侧壁骨折模型的建立
        1.2.5 髓内钉模型的建立及与股骨的装配
        1.2.6 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1.2.7 评价指标
    第二章 结果
        2.1 各组股骨模型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值
        2.2 各组髓内钉模型的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值
        2.3 三组模型的位移情况
        2.4 内固定模型的位移情况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内侧壁缺损情况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股骨近端图像采集
        1.2.2 股骨近端点云模型的建立
        1.2.3 股骨近端模型的曲面化及优化处理
        1.2.4 皮质骨、松质骨的组合、髓内钉的置入
        1.2.5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侧壁缺损模型的建立
        1.2.6 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1.2.7 评价指标
    第二章 结果
        2.1 各组股骨模型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值
        2.2 各组髓内钉模型的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值
        2.3 七组股骨模型的位移情况
        2.4 七组内固定模型的位移情况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创新性
        4.3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综 述股骨粗隆间骨折外侧壁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前侧皮质支撑复位对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AO/OTA-2018版股骨转子间骨折分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再手术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准备
    1.3 手术方法
    1.4 术后处理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PFNA术后内固定效果的影响因素
        3.1.1骨折类型和年龄因素
        3.1.2骨折复位质量
        3.1.3螺旋刀片位置
        3.1.4康复训练时机
    3.2 PFNA内固定失败的治疗策略
        3.2.1 老年PFNA内固定失败患者的首选方案
        3.2.2 THA治疗老年PFNA内固定失败患者的禁忌证
        3.2.3 全髋或半髋置换术选择
        3.2.4 股骨假体选择

(10)人工关节置换选择性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材料及方法
    1.资料
        1.1 对象
        1.2 解剖及分型
        1.3 手术及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四、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再手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修复后内固定失效:原因和再手术的策略分析[J]. 章鑫隆,慈文韬,罗开文,闫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06)
  • [2]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D]. 雷洲洋.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 ——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D]. 施腾彬.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长型和短型髓内钉用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D]. 张雨.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5]三种内固定器固定不同类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D]. 王杰.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内外侧壁损伤及小转子骨折模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 武建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7]前侧皮质支撑复位对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D]. 杜汉阳.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8]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再手术策略[J]. 蒲志超,黄坤炳,薛剑,谢伟勇,李献成.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0(01)
  • [9]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J]. 郝有亮,张志山,周方,姬洪全,田耘,郭琰,吕扬,杨钟玮,侯国进.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09)
  • [10]人工关节置换选择性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随访研究[D]. 封海. 青岛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再手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