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种金属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

61种金属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

一、61件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喆[1](2021)在《不同取模方式应用于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现如今,全瓷冠是公认的具有良好长期性能的修复体。牙科陶瓷由于是一种美观性佳、生物相容性好、机械性能耐用的材料,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前牙美观区和后牙功能区的修复。然而,修复体的长期存活率不仅与材料、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相关,还与修复体本身的适合性有重要联系。因此,印模的准确性对制作精确且密合的修复体至关重要。在传统印模法中,弹性印模材料(如聚醚和聚乙烯基硅氧烷)虽有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但在重要区域存在气泡或破碎,材料混合不充分引起的聚合问题,导致最终修复体的不密合。针对不足之处,日本学者率先提出使用一种个齿托盘联合成品托盘硅橡胶印模法来获取准确的印模,此种方法不需要临床机械排龈,即可制取到龈沟内形态,提高了修复体的适合性,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医生的一致推荐。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的数字化印模被引入到牙科治疗的概念中,在椅旁或技工室获取数字化模型并制造修复体,由于其标准化、可重复性,以及高成本效率和高质量得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目的:本研究将直接数字化印模法与个齿托盘联合成品托盘硅橡胶印模法应用于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的全瓷修复病例,修复完成后经定期随诊观察,并参照改良的USPHS评价标准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另应用相关软件通过测量两种印模定点位置宽度,经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印模法所获印模的精度差异。材料与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行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患者10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例,女9例;年龄为18~63岁),涉及29颗基牙,共22个修复体。其中,使用3Shape Trios3口内扫描仪制取直接数字化印模并完成最终修复者共6例(涉及13颗基牙,11个修复体);采用个齿托盘联合成品托盘硅橡胶印模法制取印模并完成最终修复者共4例(涉及16颗基牙,11个修复体),制作完成的修复体经口内试戴、调整、抛光、粘接,完成修复。修复后随诊观察3-15个月,并参照改良自USPHS评价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所有病例均制取直接数字化印模和传统印模,并将后者转化为间接数字化印模,利用3Shape软件对直接数字化印模(直接组)与间接数字化印模(间接组)同一基牙同一肩台定点位置宽度进行数值测量并记录。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测量数据进行t检验(α=0.05)。分析比较两种印模方法所获印模精度的差异。结果:本研究10例全瓷冠/桥修复病例均做到按期复诊无失访,随访率为100%。经修复后3~15个月随诊观察,针对22个修复体29颗基牙,关于牙龈健康状况评价中,有1颗基牙评价为B级,2颗基牙评价为C级;另外各项评价指标则全为A级,获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经过软件测量出直接组肩台定点宽度为0.8976±0.11mm(平均值±标准差),间接组肩台定点宽度为0.8466±0.12mm(平均值±标准差)。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所测得两组印模肩台定点宽度数据进行t检验的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直接印模法与个齿托盘硅橡胶印模法制作全瓷冠/桥修复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均可获得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两种印模方法制取的印模精度近似。

杨玉波[2](2019)在《常见前牙美学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并分析几类常用修复体在患者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为推广微创瓷贴面在该类患者的口腔诊疗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1、以氧化锆全瓷冠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为观察组,以镍铬合金烤瓷冠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后进行PES和WES评分以对比两组修复体美学效果,评估牙龈炎症分级以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崩瓷、折裂、冠体松动、冠体脱落等以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2、以传统瓷贴面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为观察组,以氧化锆全瓷冠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后对两组进行颜色、形态、半透明度、边缘美观等美学效果对比,评估修复体松动、边缘磨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牙龈炎、牙髓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统计患者对于美学效果和舒适性的满意度。3、以微创瓷贴面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为观察组,以传统瓷贴面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紧张程度,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后对两组进行颜色匹配、形态、边缘适应性、修复体破损和继发龋等修复效果对比,统计患者对于美学效果和舒适性的满意度。结果:1、氧化锆组患者PES、WES分值分别为11.30±1.41、5.77±1.86,均显着高于镍铬烤瓷冠组PES、WES分值8.84±1.99、6.86±2.07;氧化锆组患者牙龈炎发生率为13.51%,显着低于镍铬烤瓷冠组牙龈炎发生率38.71%;氧化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1%,显着低于镍铬烤瓷冠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81%。2、瓷贴面组形态、半透明度、边缘美观评分为2.39±1.28、2.15±0.69、2.20±0.60,均显着高于氧化锆组评分1.73±0.69、1.78±0.71、1.86±0.67,而瓷贴面组颜色评分为1.76±0.73,显着低于氧化锆组评分2.43±1.30;瓷贴面组修复体松动和边缘磨损发生率为17.07%、21.95%,显着高于氧化锆组的2.70%和5.41%,而瓷贴面组牙龈炎和牙髓炎发生率为0.00%、13.51%,均显着低于氧化锆组的13.51%和24.32;瓷贴面组与氧化锆组患者美学效果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43±0.90、8.45±1.03,无显着差异,而瓷贴面组舒适性满意度评分8.83±0.79则显着高于氧化锆组的8.00±1.13。3、微创瓷贴面组在颜色、形态、边缘适应性和继发龋的美学效果优于传统瓷贴面组,但是两者破损指标无显着差异;治疗过程中,传统瓷贴面组患者较微创瓷贴面组患者更为紧张;微创瓷贴面组患者对美学效果和并发症的满意率为91.18%、94.12%,显着高于传统瓷贴面组的70.00%和76.67%。结论:微创瓷贴面作为一种创伤较小的修复手段,具备较大的临床推广潜力。尽管如此,并不可以总结为微创瓷贴面是当下最优的前牙美学修复技术手段,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把握各类修复体适应症,做出各方面都最利于患者的美学修复设计,采用最适合特定患者的特定修复手段。

韦家强[3](2017)在《基于天然牙的色彩空间对口腔比色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文中指出颜色是影响金瓷修复体美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与邻牙颜色协调的修复体能极大地提升其美学效果。然而,口腔修复中的比色、配色至今依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本实验通过分析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的颜色分布特点,尝试采用瓷粉混合的方法制作优化比色板以及构建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简称BP神经网络)的计算机配色模型,以期为解决口腔修复中的比色、配色问题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第一部分评估比色板对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比色的适用性目的:分析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的颜色分布特点,评估三款临床常用比色板对武汉地区人群上颂中切牙比色的适用性。材料与方法:使用PR-650型光谱扫描辐射度计测量武汉地区236名患者的上颌中切牙以及三款比色板(Vitapan Classical、Vintage Halo、Chromascop)的颜色参数。分析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的颜色分布特点,并计算三款比色板对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颜色的覆盖误差。结果:武汉地区人群上颂中切牙颜色参数的均值为:L*(73.1±5.0),a*(1.5±1.3),b*(13.5士3.4);颜色参数的分布范围为:L*(55.4~89.9),a*(-0.8~7.3),b*(5~27.4)。Vitapan Classical、Vintage Halo、Chromascop 三种比色板覆盖误差(CE)的均值分别为3.44±2.19,4.16±2.53,4.92士2.65,两两之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的颜色在色彩空间中的分布呈扁而窄长的形态。三种比色板均不能完全覆盖武汉地区人群天然牙的颜色空间,并且在天然牙颜色空间内缺乏均匀、合理的分布:在三种比色板中,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覆盖误差最小,更适用于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的比色。第二部分优化比色板的制作和临床效果评价目的:设计和制作适用于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比色的优化比色板。材料与方法:根据瓷粉混合配方制作56片金属烤瓷样本。使用PR-650型光谱扫描辐射度计测量56片金属烤瓷样本的颜色参数做为颜色数据库。根据均分天然牙颜色空间的方法设计和制作优化比色板。分别计算56片金属烤瓷样本、优化比色板和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对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颜色的覆盖误差。比较优化比色板和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临床比色效果。结果: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优化比色板和56片金属烤瓷样本对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颜色的覆盖误差(CE值)分别为3.44±2.19,2.93±2.00,2.79±2.01。优化比色板的覆盖误差显着低于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P<0.01),与56片金属烤瓷样本的覆盖误差没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评价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平均比色误差(△ Et’)为5.34±2.04,优化比色板的平均比色误差(△Et)为3.62± 1.22。优化比色板的比色误差明显低于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P<0.001)。结论:改善比色片在天然牙颜色空间内的颜色分布可以有效地降低比色板对天然牙的覆盖误差。优化比色板的临床比色效果优于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但是依旧无法满足临床的比色要求。第三部分计算机配色模型的设计与临床效果评价目的: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计算机配色模型,并对计算机配色模型进行优化和临床效果评价。材料与方法:根据瓷粉混合配方制作金属烤瓷样本,使用PR-655型光谱扫描辐射度计测量金属烤瓷样本的颜色参数,建立“颜色参数-瓷粉配方”数据库。根据“颜色参数-瓷粉配方”数据库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计算机配色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和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基于传统BP神经网络的计算机配色模型进行优化。与传统的视觉比色法进行临床对比,评价优化计算机配色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优化BP神经网络配色模型的平均配色误差(△E=1.11 ±0.23)显着低于传统BP神经网络配色模型(△E=2.34±0.70)(P=0.009)。临床对比显示优化计算机配色模型的平均色差(△E=1.89±0.75)显着低于视觉比色的平均色差(△E=3.54± 1.11)(P<0.001),同时也低于临床可接受的色差阈值2.69(P<0.001)。结论:通过遗传算法和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可以提高BP神经网络的准确性和泛化性。优化计算机配色模型的比色、配色效果优于传统的视觉比色方法。

韩轶臻[4](2017)在《后牙根管治疗后铸瓷高嵌体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短期疗效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后牙根管治疗后铸瓷高嵌体修复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的短期疗效,评估根管治疗后行这两种不同的修复方式一年期间的4个方面的疗效,即:修复体外形完整性、牙周健康状况、食物嵌塞、修复体边缘密合度,以期为临床上后牙根管治疗后修复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对象和方法收集2014年0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的120例因龋病引起牙髓炎而需要做根管治疗术的门诊患者。入组的120例患者,年龄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35.9岁;患牙120颗,其中磨牙68颗,前磨牙52颗;上颌牙58颗,下颌牙62颗。患牙行根管治疗后行牙周基础治疗,并在牙周基础治疗一周后行修复治疗,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随机分配为2组进行修复治疗,其中铸瓷高嵌体组60例,男32例,女28例;钴铬金属烤瓷全冠组60例,男34例,女26例。120例患者修复治疗后按照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分别从修复体外形的完整性、牙周健康、食物嵌塞和修复体边缘密合度4个方面,评价对比这两种修复方式的短期临床治疗效果。4个方面的具体评价指标如下:(1)修复体外形的完整性方面分四级:A代表修复体完整性良好,B代表修复体外形有小的缺损,并不影响使用,C代表修复体有折断,D代表修复体脱落;(2)牙周健康状况方面分三级:A代表牙周健康无炎症,B代表轻度牙周炎症,C代表牙周炎症明显,探诊牙龈出血,可探及牙周袋;(3)食物嵌塞方面分二级:A代表与邻牙邻接关系良好,未见食物嵌塞,B代表与邻牙邻接关系较松,存在食物嵌塞;(4)修复体边缘密合度方面分三级:A代表边缘密合良好,不能用探针检测到间隙,B代表探诊探有间隙,但探针无法进入,C代表探诊有间隙,探针可进入。结果比较铸瓷高嵌体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在修复体外形完整性、食物嵌塞、修复体边缘密合度这三项评价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周健康的评价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体外形完整性方面,12个月内随访修复体折断情况,铸瓷高嵌体组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组折断率均为5%。从修复体脱落率分析,铸瓷高嵌体组脱落率为7%,钴铬金属烤瓷全冠组脱落率为13%。随访12个月牙周健康情况分析,铸瓷高嵌体组的所有病例牙周组织均健康,达100%,而钴铬金属烤瓷全冠组牙周健康,无炎症的患者仅为82%。结论1.根管治疗后铸瓷高嵌体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从修复体完整性、食物嵌塞、边缘密合度这三方面短期疗效相同,在牙周健康方面铸瓷高嵌体明显优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2.就修复体外形完整性中的脱落情况而言,钴铬金属烤瓷全冠比铸瓷高嵌体更容易脱落。

许办[5](2016)在《SLM钴铬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FM(Porcelain-fused-to-metal)金属烤瓷修复体既具有金属的强度,同时又有瓷的美观色泽等优点,在缺牙修复及牙齿美容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好评。目前传统方法多采用失蜡铸造技术来制作金属烤瓷修复体,但该方法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制造流程长、缺陷较多。近年来,激光选区融化(Selective-Laser-melting,SLM)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牙科领域,由于其分层制造的原理,可有效提高金属烤瓷修复体的制造效率。本文围绕利用SLM技术制作金属烤瓷修复体的适合性,通过喷砂、预氧化等技术手段研究SLM技术对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以及比较SLM技术与铸造技术在金瓷结合强度上的差异。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SLM技术制作钴铬基底冠,判断其与石膏模型的适合性;另外打印出标准试件,通过拉伸试验检测其机械性能,结果证明通过SLM技术制作钴铬基底冠的精度以及机械性能可以满足临床要求。(2)按YY0621-2008标准制作SLM钴铬合金试件,利用不同粒度的Al2O3对试件进行喷砂处理来得到不同粗糙度的表面,然后对试件进行预氧化、烤瓷处理,最后检测金瓷结合强度。实验得出,100目与120目两组金瓷结合强度相近,均高于未喷砂组与80目组,证明喷砂处理有利于提高SLM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粗糙度过大不利于SLM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3)通过对SLM钴铬合金试件进行不同时间的预氧化处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以及金瓷结合区的元素迁移变化,之后用三点弯曲试验检测金瓷结合强度。实验得出,预氧化时间为60s的处理有利于SLM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4)通过对铸造组钴铬试件进行常规的打磨、喷砂、预氧化以及烤瓷处理,之后检测金瓷结合强度,结果显示,SLM技术与铸造技术所获得钴铬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相近,高于YY0621-2008标准25MPa,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芳[6](2015)在《氧化锆全瓷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8个月后牙周状况随访》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耐腐蚀性,并且对人体牙周组织刺激较小。目的:对比氧化锆全瓷和金属烤瓷冠两种材料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例(120颗牙)拟行牙冠延长联合牙冠修复患者,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9-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氧化锆全瓷材料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烤瓷冠材料修复,比较两组修复后8个月的牙周状况、龈缘高度协调性及修复体边缘隐蔽性。结果与结论:修复8个月后,观察组牙周状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佩戴临时修复体时间与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修复体边缘隐蔽性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后1,3,8个月的龈缘高度协调性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表明在牙冠延长后使用氧化锆全瓷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显着性优于金属烤瓷冠,可获得更好的冠体边缘密合度,改善修复体边缘隐蔽性,减少牙龈炎的发生,降低菌斑的附着能力,更好地维护牙周组织健康。

孙国能[7](2012)在《340例前牙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前牙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340例前牙金属烤瓷固定修复,并对其修复体成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其随访2年,成功的310例,占91.2%,较差的18例,占5.3%,失败的12例,占3.5%。其中,牙龈炎、金属线外漏8例,占2.4%,咬合痛7例,占2.1%,修复体脱落8例,占2.4%,崩瓷5例,占1.5%,基牙松动现象1例,占0.3%。结论给予前牙金属烤瓷固定修复成功率高,是临床上理想的固定修复方法。

赵改侠[8](2011)在《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探讨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57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前牙组修复体394件,后牙组修复体537件,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牙组修复体成功381件(96.70%),失败13件(3.30%),后牙组修复体成功511件(95.16%),失败26件(4.84%),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成功率较高,是临床上安全、可靠、理想的牙列缺损固定修复方法。

于丽,范文丽,宋斌[9](2010)在《金属烤瓷固定修复145例牙列缺损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门昌杰[10](2010)在《金属烤瓷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金属烤瓷修复技术在口腔临床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本组金属烤瓷修复体207例共225件,其中烤瓷全冠70件,烤瓷桩核冠54件,烤瓷固定桥101件。结果:225件金属烤瓷修复体中,前牙冠111件,后牙冠71件,前牙桥24件,后牙桥19件。经6~36个月随访观察,修复体优良率96.89%(218/225)。7件失败修复体中,崩瓷3件,桩冠松动脱落2件,基牙牙根折裂2件。结论:金属烤瓷修复体是永久性固定修复的最佳选择之一,强度好,耐磨损,可配色且色泽稳定、美观,生物相溶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体。

二、61件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1件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取模方式应用于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临床病例选择
(三)材料
(四)方法与步骤
(五)修复效果评价标准
(六)结果
(七)临床病例资料
(八)讨论
(九)结论
(十)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全瓷冠修复体的适合性的研究及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常见前牙美学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镍铬烤瓷冠与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对比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研究方法
        1.1.5 美学效果评价
        1.1.6 牙龈炎症评估
        1.1.7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1.1.8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两组患者前牙美学效果的比较
        1.2.2 两组患者牙龈炎发生率的比较
        1.2.3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1.3 讨论
    1.4 小结
二、氧化锆全瓷冠与传统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对比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研究方法
        2.1.5 修复效果评价
        2.1.6 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2.1.7 患者满意度对比
        2.1.8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两组患者前牙美学效果的比较
        2.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2.3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2.3 讨论
    2.4 小结
三、传统瓷贴面与微创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对比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研究方法
        3.1.5 修复效果评价
        3.1.6 患者治疗期间紧张程度对比
        3.1.7 患者满意度对比
        3.1.8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两组患者前牙美学效果的比较
        3.2.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紧张程度的比较
        3.2.3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天然牙的色彩空间对口腔比色新方法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 评估比色板对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比色的适用性
    实验一 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的颜色特点
    实验二 评估三款比色板对武汉地区人群上颌中切牙比色的适用性
第二部分 优化比色板的制作与临床效果评价
    实验三 优化比色板的设计与制作
    实验四 优化比色板的临床使用效果评价
第三部分 计算机配色模型的设计与临床效果评价
    实验五 基于BP神经网络计算机配色模型的设计
    实验六 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计算机配色模型的临床使用效果评价
小结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后牙根管治疗后铸瓷高嵌体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短期疗效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的收集
    1.2 病例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实验方法
    1.4 修复体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铸瓷高嵌体组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组修复体外形完整性比较分析
    2.2 铸瓷高嵌体组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组牙周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2.3 铸瓷高嵌体组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组食物嵌塞状况比较分析
    2.4 铸瓷高嵌体组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组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状况比较分析
3 讨论
    3.1 修复体外形完整性
    3.2 修复体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3.3 修复后食物嵌塞问题
    3.4 修复体边缘密合度
    3.5 修复后牙体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SLM钴铬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金属烤瓷修复体概述
        1.2.1 金属烤瓷修复体基本构成
        1.2.2 金属基底冠的性能要求
        1.2.3 金属基底冠制作方法简介
        1.2.4 金瓷结合强度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表面处理
        1.3.2 瓷粉研制
        1.3.3 烤瓷工艺
        1.3.4 不同的金属基底冠制作方法
    1.4 现有金属烤瓷修复体制作方法存在的不足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本文研究内容
        1.5.2 本文研究意义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金属烤瓷修复体金瓷结合强度的研究基础
    2.1 金瓷结合影响机制
    2.2 影响金瓷结合强度的因素
        2.2.1 设计制作的合理性
        2.2.2 热膨胀系数
        2.2.3 金属层的表面湿润状态
    2.3 金瓷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SLM技术打印钴铬基底冠的可行性研究
    3.1 引言
    3.2 SLM打印基底冠适合性试验
        3.2.1 金属基底冠的设计
        3.2.2 金属基底冠成型
        3.2.3 结果分析
    3.3 SLM打印试件的机械性能研究
        3.3.1 试件打印
        3.3.2 拉伸试验
        3.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粗糙度对SLM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思路
    4.3 实验设备和材料
        4.3.1 实验设备
        4.3.2 实验材料
    4.4 实验方法
        4.4.1 加工工艺
        4.4.2 试件准备
        4.4.3 粗糙度测量
        4.4.4 表征观察
        4.4.5 预氧化处理
        4.4.6 试件烤瓷
        4.4.7 金瓷界面观察
        4.4.8 三点弯曲试验
    4.5 实验结果
        4.5.1 粗糙度测量结果
        4.5.2 SEM观察
        4.5.3 金瓷结合强度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氧化对SLM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思路
    5.3 实验设备和材料
        5.3.1 实验设备
        5.3.2 实验材料
    5.4 实验方法
        5.4.1 加工工艺
        5.4.2 试件制备
        5.4.3 金属试件的预氧化处理
        5.4.4 氧化膜观察
        5.4.5 试件烤瓷
        5.4.6 金瓷结合界面扫描电镜观察、EDS能谱分析
        5.4.7 三点弯曲试验
    5.5 实验结果
        5.5.1 SEM、EDS观察
        5.5.2 金瓷结合强度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氧化锆全瓷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8个月后牙周状况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0引言Introduction
1对象和方法Subjectsandmethods
2结果Results
3讨论Discussion

(7)340例前牙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前牙缺失原因
    1.3 修复类别
    1.4 方法
        1.4.1 修复器准备
        1.4.2 取模
        1.4.3 制作临时冠
        1.4.4 配戴烤瓷修复体
        1.4.5 告诉患者注意事项, 定期门诊复查。
    1.5 疗效判定[2]
2 结果
3 讨论

(8)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方
    3 评价标准
    4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讨 论

(9)金属烤瓷固定修复145例牙列缺损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金属烤瓷材料
    1.3 操作方法
        1.3.1 取印模
        1.3.2 基牙预备
        1.3.3 取功能模
        1.3.4 制作临时冠
        1.3.5 试戴、 黏固烤瓷修复体
    1.4 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3 讨 论

(10)金属烤瓷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修复材料及方法
    1.3 疗效评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四、61件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取模方式应用于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D]. 张喆.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常见前牙美学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D]. 杨玉波.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基于天然牙的色彩空间对口腔比色新方法的探索研究[D]. 韦家强. 武汉大学, 2017(05)
  • [4]后牙根管治疗后铸瓷高嵌体与钴铬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短期疗效的比较研究[D]. 韩轶臻.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5]SLM钴铬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研究[D]. 许办.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6)
  • [6]氧化锆全瓷与金属烤瓷冠修复牙体缺损:8个月后牙周状况随访[J]. 胡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30)
  • [7]340例前牙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的临床观察[J]. 孙国能. 现代预防医学, 2012(21)
  • [8]金属烤瓷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J]. 赵改侠. 陕西医学杂志, 2011(07)
  • [9]金属烤瓷固定修复145例牙列缺损临床应用[J]. 于丽,范文丽,宋斌. 贵州医药, 2010(07)
  • [10]金属烤瓷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J]. 门昌杰. 亚太传统医药, 2010(06)

标签:;  ;  

61种金属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