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例食管癌三区淋巴结清扫分析

69例食管癌三区淋巴结清扫分析

一、69例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熊茂森[1](202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Intrathoracic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para-lymph nodes,RLNLNs)转移对颈部淋巴结(Cervical lymph node,CLN)转移的预测价值,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74例行颈胸腹部三切口三野淋巴结清扫手术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对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χ2检验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肿瘤位置、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脉管内有无癌栓、肿瘤最大径无相关性(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位置、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3.正交卡方检验分析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位于胸上段时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628),食管鳞状细胞癌位于胸中段或胸下段时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7,p=0.016)。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显着正向影响(B=1.352,p=0.000)。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是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阴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的2.378倍(OR=2.378)。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没有显着影响(p=0.144)。用交叉列联表二元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胸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右侧或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均无显着影响(p=0.998;p=0.999)。胸中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右侧或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均有显着正向影响(B=1.200,p=0.033;B=1.513,p=0.035)。且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是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阴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的3.320倍(OR=3.320)。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是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阴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的4.541倍(OR=4.541)。胸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显着正向影响(B=1.194,p=0.010),且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是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阴性时颈部淋巴结阳性发生概率的6.781倍(OR=6.781);而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无显着影响(p=0.455)。结论:1.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位置、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2.对于胸中段或胸下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右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价值,左侧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无预测价值。

陈建清[2](2021)在《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前患者吻合口瘘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仍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措施。因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复杂、高侵袭性的手术,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根据术前相关因素为患者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用于筛选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高风险患者,提前给予临床措施,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我院胸外科行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并管状胃经食管床上拉至颈部机械吻合、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28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特征、术前检验检查、术中指标。运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方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开发一项新的临床预测模型。使用C-统计量、校准图、Brier得分等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另外,我们采用Bootstrap重抽样法评估模型开发过程的可重复性。结果:1.统计的术中指标,包括术者、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及卡方分析结果显示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组与无吻合口瘘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2.纳入的预测因素包括患者一般状况、肿瘤情况、术前检验检查在内的共28个变量。运用Lasso回归分析及结合既往的文献、临床经验,最终筛选出4个变量,分别为主动脉硬化、心脏疾病、BMI、FEV1。将这4个预测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该预测模型显示出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性能,C-统计量为0.67(95%的置信区间:0.593-0.743),校准曲线贴合45°斜线,Brier得分为0.179。在内部验证中C-统计量仍可以达到0.66,校准曲线效果良好。结论:1.我们成功构建了临床预测模型用于术前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风险。2.当患者有主动脉硬化、心脏疾病、肥胖、FEV1低时,术后吻合口瘘风险更高,可在术中行相关手术技巧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因此,本研究中心的临床预测模型是指导术者在临床上一级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实用性工具。

马雷[3](2021)在《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癌预后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喉返神经旁淋巴结(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lymph node,RLN LN)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79例于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初治并行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食管鳞癌患者行生存分析,分析RLN LN转移与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患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全组179例食管鳞癌患者RLN LN转移率为26.3%(47/179),3年总生存率为56.2%,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下的RLN LN转移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三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1%vs 49.6%,x2=2.616 P=0.106);有无RLN LN转移在N1期、N2+N3期的三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59.2%vs 55.7%x2=0.011 P=0.915;25.5%vs 25.6%x2=0.246 P=0.620)。单因素分析结果示:肿瘤位置、肿瘤长度、T分期、N分期、神经侵犯、脉管癌栓、RLN LN转移是影响食管鳞癌总生存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肿瘤长度、N分期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48 95%CI:1.096-2.188 P=0.013,OR=1.495 95%CI:1.076-2.075 P=0.016)。结论:RLN LN转移需结合着N分期对预后进行评估,随着N分期和肿瘤长度的增加,食管鳞癌三年生存率逐渐降低。

王雷[4](2020)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建立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尝试预测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为患者在术前制定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淋巴结清扫方案提供参考,并为指导术后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原发性胸段食管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食管肿瘤切除术(开放性Ivor-Lewis、Mc Keown手术或MIE食管癌切除术),均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肿瘤位置均位于胸段食管。对食管癌各段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可能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93例患者中,有36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38.7%),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的纵隔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没有显着差别(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发现吸烟、肿瘤位置、肿瘤长度、分化程度和脉管侵犯在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通过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P=0.014)、肿瘤长度(P=0.009)和是否发生脉管侵犯(P<0.01)是影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系数及常量构建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P=ez/(1+ez),Z=-1.952-1.519×分化程度+2.979×脉管侵犯+1.614×肿瘤长度(cm)。结论:胸上段、中段、下段食管鳞癌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方面没有差别。食管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长度、和是否发生脉管侵犯是影响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研究所构建的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拟合度较好,可以考虑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参考,以便进一步指导患者预后的评估和相关治疗的选择。

赵方超[5](2020)在《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模型构建及预测能力的初步验证》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食管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淋巴结转移及阳性淋巴结数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是胸段食管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有研究者认为,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但也有学者认为,盲目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会破坏阴性淋巴结的功能,且易引起声嘶、饮水呛咳等并发症。为了探讨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规律,更准确判断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性质,我们基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像学检查参数构建一套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9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为建模集,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分析可能影响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的相关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权重,构建风险模型。同时,连续性收集2017年2月2018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47例患者为验证集,外部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浸润深度、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SUV值、CT下淋巴结转移征象是影响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2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全部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SUV值、CT下淋巴结转移征象是影响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3结合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P预测=-0.754-1.347X1-1.361X2+1.282X3+3.380X4+1.912X5(X1:肿瘤位置、X2:分化程度、X3:浸润深度、X4:淋巴结SUV值、X5:CT下淋巴结转移征象)。4根据预测模型建立ROC曲线:ROC曲线的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710,截断值为0.662,敏感性为70.9%,特异性为99.1%,曲线下面积为0.918。5将验证集患者带入预测模型,检验该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发现,ROC曲线下面积为0.7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1.52,P=0.93。模型拟合效度好,预测价值高。结论影响胸段食管鳞癌发生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多,临床应进行有效评估。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评估效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图3幅;表2个;参135篇。

卜茜[6](2020)在《184例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根治切除术后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探讨影响Ⅲ期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并依危险因素建立总生存率的预测模型,以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延长术后的无病进展时间,期望能为改善食管鳞癌(ESCC,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治疗效果提供具体可能相关的参考指标,并期望发现本研究在该类患者治疗模式上存在的可改进之处。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行Ⅲ期(pT1N2M0、pT2N1-2M0、pT3N1-2M0、pT4aN0-1M0)ESCC根治术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家族史、肿瘤位置、肿瘤长度、手术方式、吻合口位置、脉管瘤栓、清扫淋巴结数、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术后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184例患者。采用SPSS22.0及R3.5.1软件对Ⅲ期ESCC根治术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出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纳入Cox模型鉴定Ⅲ期ESCC根治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的结果,建立总生存率的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的校准度采用校准曲线验证,区分度采用C Index验证。用R软件以列线图的形式直观显示,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共纳入184例患者,男性145例,女性39例,中位年龄62岁(范围4879岁)。有家族史者20例,无家族史者164例;肿瘤位置位于上段、中段、下段者分别为7例、158例、19例;吻合口位置:颈部7例、胸膜顶12例、弓上145例、弓下20例;采用二野、三野手术者分别为163例、21例;肿瘤中位长度为6.0cm(范围1.29.0cm);分化程度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者分别为10例、69例、105例、0例;术中清扫淋巴结的中位数为10个(范围832个);有脉管瘤栓者115例,无脉管瘤栓者69例;术后病理T分期:pT1者10例、pT2者23例、pT3者151例;术后病理N分期:pN1期99例、pN2期85例;术后临床分期:ⅢA期23例、ⅢB期161例;单纯手术者46例,术后辅助放疗者21例,术后辅助化疗者69例,术后辅助放化疗者48例。截止到随访时间2019年12月31日,全组共死亡患者118例,存活66例,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OS,Overall Survival)分别为78.8%、30.9%和19.8%,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术后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这些因素与患者术后O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是Ⅲ期ESCC根治术后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测评分体系(C Index=76.73%),以R软件描绘列线图直观显示患者OS。全组术后共出现食管肿瘤进展145例,未进展39例,其中局部区域复发占86.9%、远处转移占7%、混合转移(局部区域复发+远处转移)占6.1%,患者术后1、3、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分别为67.5%、18.6%和3.2%,中位无进展时间为2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家族史、手术方式、肿瘤长度、分化程度、清扫淋巴结数、T分期、N分期、术后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这些因素与患者术后PF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长度、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是Ⅲ期ESCC根治术后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184例单中心Ⅲ期ESCC根治术后患者分析显示5年OS为19.8%,肿瘤长度、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是本组Ⅲ期ESCC根治术后OS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长度<5cm、T分期N分期早、高分化、术后化疗和放化疗组的可能OS较优,而术后单纯放疗的价值有待进一步证实;(2)本组研究显示影响OS的因素,均可影响PFS,同时还发现手术方式也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手术方式为三野、肿瘤长度<5cm、T分期N分期早、高分化、术后化疗组的PFS较优;(3)基于患者OS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显示可准确预测本组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率,其可行性及可信度较高,并且能以列线图的形式直观显示,值得多中心进一步验证;(4)本组Ⅲ期ESCC患者中同期行新辅助治疗例数很少,值得日后探讨研究;25%患者未行术后辅助治疗,本研究提示术后化疗或放化疗对患者生存获益,应进一步强化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

范啸文[7](2020)在《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手术中肝总动脉旁淋巴结的清扫策略。方法:通过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5-2017年中接受了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瘤体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神经脉管侵犯状态与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结果:41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性344例,女性69例,年龄37-84岁(平均61.72岁),瘤体长度0.5-10cm(平均3.78cm),肿瘤位于食管胸上段69例,食管胸中段224例,食管胸下段120例。其中经右胸-腹部正中两切口手术(Ivor-Lewis)98例,经左胸-腹部两切口手术9例,经颈部-右胸-上腹部正中三切口两野手术(McKeown 2-FL)234例,经颈部-右胸-腹部三切口正中三野手术(McKeown 3-FL)72例。I期患者64名,II期患者117名,III期患者184名,IV期患者48名。共计清扫淋巴结10649枚,848枚淋巴结出现转移。有187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5.27%,淋巴结转移度为7.96%。其中转移率较高的三个区域为第108组胸中段食管旁淋巴结15.21%,第101L、101R颈段食管旁淋巴结14.02%,第1、2组贲门旁淋巴结12.93%。而转移率较低的三个区域为第109L、109R组肺门旁淋巴结1.79%,第104L、104R组锁骨上淋巴结4.16%,第8组肝总动脉旁淋巴结4.51%。肝总动脉旁淋巴结共计清扫775枚,转移35枚,共29名患者出现转移,转移率为7.02%,淋巴结转移度4.51%。通过将肝总动脉转移的状态与患者相关病理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瘤体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神经脉管侵犯状态),得出如下结果,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状态与瘤体位置、瘤体长度密切相关(P<0.05),对于不同瘤体位置的淋巴结转移率胸上段(2.89%)、胸中段(5.35%)、胸下段(12.50%)。对于瘤体不同长度的淋巴结转移率,≤3cm的转移率为(5.20%),>3且≤5cm的转移率为(5.52%),>5cm的转移率为(14.28%);而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神经脉管侵犯状态、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总转移率位于较低水平(4.51%),仅高于肺门旁淋巴结(1.79%)以及锁骨上淋巴结(4.16%)。而肝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与瘤体长度及瘤体部位有着明确的相关性(P<0.05)。相较于胸下段转移率(12.5%)与>5cm瘤体转移率(14.28%),而胸上段转移率仅为(2.89%),≤3的瘤体转移率为(5.20%),>3且≤5的瘤体转移率为(5.52%)。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胸上段食管癌且瘤体≤5cm的患者,不建议常规进行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石岩[8](2019)在《食管鳞癌术前淋巴结评估的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食管鳞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国是食管鳞癌的高发国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淋巴结转移是食管鳞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最为重要的因素。手术治疗仍是目前食管癌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因此完善的术前评估对于手术病人的选择、手术方式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准确的术前淋巴结状态评估仍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和超声内镜(EUS)是食管癌术前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但对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评估的准确性还存在争议。本项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价目前影像学方法评估淋巴结状态的有效性,提出基于术前临床评估的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方法:本研究连续性回顾了 2009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患者临床病理信息,并通过电话、门诊等方法对所有术后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及筛选。通过对比术前影像学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评估胸部增强CT及超声内镜在术前淋巴结评估中的有效性,讨论影响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病理因素。基于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以提高术前淋巴结评估的有效性;进一步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提出基于术前临床分期的食管鳞癌预后预测模型。应用列线图(Nomogram)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及预后预测模型进行可视化的展示。应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清扫数目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讨论术前增强CT扫描所反映的淋巴结状态对淋巴结清扫的指导作用,利用X-tile软件确定与患者生存相关性最显着的淋巴结清扫数目阈值,提出基于术前CT评估的淋巴结清扫策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增强C T扫描评估,其中2 41例同时接受了超声内镜检查。167例患者(41.8%)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胸部增强CT在术前评估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51.5%,特异度为57.5%,阳性预测值为46.5%,阴性预测值62.3%,总体准确率为55.0%。而超声内镜在术前评估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44.0%,特异度为60.2%,阳性预测值为44.0%,阴性预测值60.3%,总体准确率为53.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性并无显着差异。胸部增强CT联合超声内镜检查诊断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7.0%,特异度为36.9%,阳性预测值为46.4%,阴性预测值为69.3%,总体诊断准确率为53.5%,与单一增强CT或超声内镜评估相比,联合诊断的灵敏度显着提高,而诊断特异度则显着降低,但整体诊断准确率没有得到显着改善。单因素分析提示铁蛋白水平(P=0.065)、肿瘤大小(P=0.001)、肿瘤临床T分期(P<0.001)、淋巴结影像学表现(P=0.022)、肿瘤病理T分期(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86)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多因素分析提示仅有肿瘤T分期是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3)。将术前铁蛋白水平、影像学临床T分期及N分期作为淋巴结转移预测因子,构建了基于术前临床评估的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该模型的AUC值为0.695,有助于提高术前评估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性。术前影像学评估所示的淋巴结转移状态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显着相关,影像学可见淋巴结转移征象提示患者预后不良(P=0.001),而超声内镜临床T分期也与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显着相关(P=0.008)。在肿瘤标记物中术前铁蛋白、AFP及CA19-9水平也能够影响患者的术后生存预期。基于术前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构建了食管鳞癌预后预测模型,可在术前有效预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的生存预后。对于术后病理证实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pN0期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增强CT所示淋巴结转移状态(P=0.027)仍能够显着影响患者预后,并且与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P=0.010)相关。对于术前增强CT评估淋巴结转移阳性的pN0期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达到15个及以上,可显着改善患者预后(P=0.036),而T3-T4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则需要达到17个,才能够使患者得到生存获益(P=0.037);而术前增强CT扫描未见淋巴结转移征象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达到12个及以上就能使患者生存获益(P=0.019),而pT1-2N0期患者则只需清扫7个及以上淋巴结可改善患者预后(P=0.032)。结论:食管鳞癌患者的术前淋巴结转移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术前胸部增强CT和超声内镜评估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性还尚不能令人满意,准确判断淋巴结转移状态仍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本研究提示联合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的综合术前评估可以提高对转移性食管鳞癌的鉴别能力,并有效反映患者术后的总体生存预后,有助于外科医生在术前更加全面细致的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且术前增强CT扫描对于术中的淋巴结清扫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术前CT扫描提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中的淋巴结清扫需要更加系统和细致,从而保证病理分期的准确,并使患者得到生存获益。

朱晓雷[9](2019)在《AFR与AGR、淋巴结检出数和Vav1表达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文中研究表明一、术前AFR和AGR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目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肿瘤患者低白蛋白血症不仅提示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而且提示存在慢性炎症反应。纤维蛋白原不仅是凝血级联反应中重要组成成分,而且还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急性时相蛋白。本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食管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lbumin to fibrinogen ratio,AFR)和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lbumin to globulin ratio,AGR)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61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实验室资料,通过门诊、电话和信件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炎症反应相关指标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值并对患者进行分组,χ2检验分析AFR和AGR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612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31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本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0%、53.8%、41.5%。AFR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值为15.295,AFR与肿瘤最大径(P<0.001)、肿瘤浸润深度(P<0.001)及TNM分期(P=0.001)密切相关;AGR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值为1.786,AGR与患者性别(P=0.004)、年龄(P<0.001)及肿瘤最大径(P=0.006)、肿瘤浸润深度(P<0.001)及TNM分期(P=0.003)密切相关。术前AFR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和3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013,P<0.001)。术前AGR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3.0%和3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34,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肿瘤最大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NLR、PL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AFR、AGR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FR(HR:0.700,95%CI:0.5030.973,P=0.034)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AFR高水平组患者的生存均显着高于AFR低水平组患者(P=0.001和0.049)。结论:术前AFR和AGR与食管鳞癌患者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AFR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的有用指标。二、术中淋巴结检出数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目的:外科手术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是目前可切除食管鳞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及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部分研究旨在探讨术中淋巴结检出数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61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行经右胸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通过门诊、电话和信件等方式进行随访。采用ROC曲线确定淋巴结检出数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值;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本组患者共检出10919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检出数为18(278)枚/例。淋巴结检出数评估患者生存的最佳截点值为16枚。淋巴结检出数<16枚组与≥16枚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7.0%和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62,P=0.003)。进一步将淋巴结检出数≥16枚患者根据其淋巴结检出数中位值23枚分为淋巴结检出数为1623枚和>23枚患者,淋巴结检出数<16枚、1623枚和>23枚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7.0%、41.0%和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0,P=0.005)。其中淋巴结检出数<16枚与1623枚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78,P=0.043);淋巴结检出数1623枚与>23枚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5,P=0.182)。淋巴结检出数>23枚与≤23枚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4,P=0.01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吸烟史、BMI,肿瘤最大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NLR、PL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AFR、AGR及淋巴结检出数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检出数(HR:0.715,95%CI:0.6250.818,P<0.001)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在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淋巴结检出数为1623枚与>23枚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9,P=0.009)。淋巴结检出数≤23枚与>23枚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8,P=0.004)。在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淋巴结检出数1623枚与>23枚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669);淋巴结检出数≤23枚与>23枚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7,P=0.205)。结论:淋巴结检出数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推荐至少清扫1623枚淋巴结。对于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应检出大于23枚淋巴结;对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超过23枚的广泛淋巴结清扫不能显着改善患者预后。三、术后病理学Vav1表达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目的:Vav1具有造血系统特异性GDP/GTP鸟苷酸交换因子活性,当其在正常功能的造血系统外异位表达时,可被多种生长因子刺激并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有关Vav1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部分研究旨在探讨Vav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5对食管鳞癌患者新鲜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标本中Vav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2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石蜡标本中Vav1的表达情况,Vav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行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生存率比较行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av1 mRNA和蛋白在新鲜食管鳞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Vav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的高表达率(61.6%%vs.36.7%,P=0.014)。Vav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最大径(x2=5.940,P=0.015)、肿瘤浸润深度(x2=5.135,P=0.023)、淋巴结转移(x2=7.119,P=0.008)及TNM分期(x2=15.660,P<0.001)密切相关;Vav1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Vav1低表达患者(18.4%vs.32.6%,P=0.014),多因素分析显示,Vav1表达(HR 1.660,95%CI 1.0582.607,P=0.028)是影响本组112例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v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显着性高表达,并与肿瘤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Vav1有可能成为反映食管鳞癌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张智光[10](2019)在《术中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胸中上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食管癌是临床相对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且90%的食管癌为鳞状细胞癌,预后较差。外科手术作为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优势已然明确,但因食管解剖构造特殊,其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管网,淋巴结转移风险极高,甚至有针对尸体的研究指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达70%,又以颈部、上纵隔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常见。即便是可切除的食管鳞癌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现象亦极为常见,且淋巴细胞转移率与肿瘤位置密切相关,可随肿瘤位置升高而增高,因此,于食管鳞癌患者,规范、有效的淋巴结清扫尤为重要。三野淋巴结清扫始于自20世纪80年代,其虽已成为日本食管癌的标准术式,但在欧美国家、中国等亚洲国家,其临床价值仍存在一定争议。鉴于此,现通过比较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与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对胸中上段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清扫及转移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生存情况的影响,并结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模型明确不同淋巴结清扫术对胸中上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旨在将不同淋巴结清扫术的优势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为规范食管鳞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提高胸中上段食管癌手术的根治性和病理分期的准确性提供临床参考意见,从而有效指导下一步治疗,让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获益。方法:研究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开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同一治疗组接受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的胸中上段食管鳞癌患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254例胸中上段食管鳞癌患者入组,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8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患者纳入三野组,146例行二野淋巴结清扫的患者纳入二野组。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喉返神经麻痹、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心率失常、围术期死亡,术后1年、3年生存情况。并行COX回归分析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淋巴结清扫方面,三野组共清扫淋巴结4221枚,平均每例患者清扫39.1枚,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467枚,转移度为11.1%(467/4221)。二野组共清扫淋巴结3156枚,平均每例患者清扫21.6枚,转移淋巴结个数为234枚,转移度为7.4%(234/3156)。两组相比,三野组在淋巴结平均清扫个数和淋巴结转移度方面均明显高于二野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三野组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的共92例,转移率为85.2%(92/108),其中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65.7%,二野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78例,转移率为53.4%(78/146),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34.2%,三野组总淋巴结转移率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高于二野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92,P<0.05;χ2=24.685,P<0.05)。另三野组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54例,转移率为50%,二野组无法判断。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差别主要为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术后并发症方面,三野组术后30天内共有4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0.7%(44/108),其中喉返神经损伤28.7%,吻合口瘘13.8%,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分别为22.2%和9.3%,无术后死亡病例;二野组术后30天内共有5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4.9%(51/146),其中喉返神经损14.4%,吻合口瘘13.0%,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分别为21.2%和8.9%,术后30天内死亡1例,组间比较,两组在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及围术期死亡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野组在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二野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差别主要为三野组更高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术后随访显示三野组平均生存时间及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48.271±1.485)个月、92.6%、56.5%,显着高于二野组的(44.742±1.081)个月、84.2%、43.2%(均P<0.05),三野淋巴结清扫让胸中上段食管鳞癌患者获得了更长的术后生存。结论:较二野淋巴结清扫,对胸中上段食管鳞癌患者开展三野淋巴结清扫虽然可能导致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升高,但并未对生存期造成明显负面影响。重要的是三野淋巴及清扫可以获得更多的淋巴结数量和淋巴结转移信息,特别是对颈部和上纵隔淋巴结的清扫更加彻底,从而提高手术的根治性和病理分期的准确性,有效指导下一步治疗,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期。

二、69例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9例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第2章 统计及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食管癌前哨淋巴结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2)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前患者吻合口瘘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预测因素的筛选
    2.3 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表现评估
    2.4 列线图的使用方法
3 讨论
    3.1 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分析
    3.2 预测模型在临床中的应用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癌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2.1 各因素分类情况
        2.2 生存分析分组情况
        2.3 手术方法及随访情况
    3 统计学分析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4)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变量、缩略词等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综述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情况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模型构建及预测能力的初步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临床数据选择
        1.1.5 临床数据收集
        1.1.6 各因素分类方法
        1.1.7 参数的赋值标准
        1.1.8 手术步骤
        1.1.9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入组病例的临床资料
        1.2.2 影响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1.2.3 影响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1.2.4 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
        1.2.5 回归方程的ROC曲线
        1.2.6 预测模型的外部验证
    1.3 讨论
        1.3.1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1.3.2 影响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1.3.2.1 肿瘤位置
        1.3.2.2 肿瘤直径
        1.3.2.3 分化程度
        1.3.2.4 浸润深度
        1.3.2.5 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1.3.2.6 淋巴结SUV值
        1.3.2.7 CT 下淋巴结转移征象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重要性及清扫技巧新进展
    2.1 喉返神经及神经旁淋巴结解剖特点
    2.2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指导价值
    2.3 相关三野手术指征的探讨
    2.4 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治现状
    2.5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技巧
    2.6 术后如何早期发现喉返神经损伤及补救措施
    2.7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184例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一、绪论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收集
    2.3 评价标准
    2.4 随访
    2.5 列线图
    2.6 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3.1 临床病理资料
    3.2 总生存期
        3.2.1 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生存单因素分析
        3.2.2 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生存多因素分析
    3.3 无进展生存期
        3.3.1 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无进展生存期单因素分析
        3.3.2 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无进展生存期多因素分析
    3.4 总生存率预测模型
        3.4.1 总生存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3.4.2 总生存率预测模型的应用
        3.4.3 总生存率预测模型的验证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附录

(7)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治疗策略(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食管鳞癌术前淋巴结评估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
    2.3 手术方法
    2.4 术后病理检查与病理分期
    2.5 术后随访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3.2 术前影像学评估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性
    3.3 基于术前临床评估的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
    3.4 基于术前临床评估的食管鳞癌预后预测模型
    3.5 术前增强CT淋巴结评估对术中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4 讨论
    4.1 术前影像学评估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性
    4.2 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
    4.3 食管鳞癌预后影响因素
    4.4 术前CT评估对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4.5 本研究创新点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AFR与AGR、淋巴结检出数和Vav1表达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术前AFR和 AGR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外周血收集及炎症指标计算
        1.1.3 资料收集及随访
        1.1.4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患者基线临床病理特征
        1.2.2 患者随访和生存情况
        1.2.3 各炎症相关指标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值
        1.2.4 术前AFR和 AGR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
        1.2.5 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生存分析
        1.2.6 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生存分析
        1.2.7 分层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二、术中淋巴结检出数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手术方法
        2.1.3 随访
        2.1.4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
        2.2.2 患者随访和生存情况
        2.2.3 淋巴结检出数评估患者预后的最佳截点值
        2.2.4 淋巴结检出数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2.5 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生存分析
        2.2.6 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生存分析
        2.2.7 分层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三、术后病理学Vav1 表达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耗材
        3.1.4 实验试剂
        3.1.5 主要实验配液
        3.1.6 实验方法
        3.1.7 随访
        3.1.8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3.2.2 qRT-PCR检测Vav1mRN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
        3.2.3 Westernblot检测Vav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
        3.2.4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3.3 讨论
        3.3.1 Vav1 与肿瘤
        3.3.2 Vav1 与食管癌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和争议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术中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胸中上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胸段食管癌鳞癌三野淋巴结清扫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四、69例食管癌淋巴结三野清扫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胸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D]. 熊茂森.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2]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前患者吻合口瘘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D]. 陈建清.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癌预后分析[D]. 马雷.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 王雷. 东南大学, 2020(01)
  • [5]胸段食管鳞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模型构建及预测能力的初步验证[D]. 赵方超.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184例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卜茜. 江苏大学, 2020(02)
  • [7]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策略分析[D]. 范啸文.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0)
  • [8]食管鳞癌术前淋巴结评估的临床意义[D]. 石岩. 浙江大学, 2019(03)
  • [9]AFR与AGR、淋巴结检出数和Vav1表达对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D]. 朱晓雷.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术中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对胸中上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D]. 张智光.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69例食管癌三区淋巴结清扫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