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器官移植患者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体会

70例器官移植患者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体会

一、70例器官移植病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翔[1](2021)在《基因多态性与服用他克莫司的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和肾毒性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相关基因(CYP3A4、CYP3A5、POR、MDR1、SLCO1B3、PXR、FOXP3)多态性与服用他克莫司的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及肾毒性的关系,为肾移植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我院2007年5月-2019年4月期间的200例肾移植术后首次且一直采用Tac为基础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资料、用药情况及临床资料等。临床信息收集的时间段选为患者术后7天、15天、1月、3月、6月、12月、24月,包括各时间段内患者用药情况(Tac用量、谷浓度),相关检查(主要为急性排斥反应情况、肾功能等)。2.采用高通量技术检测入选患者相关基因代谢酶基因(CYP3A4、CYP3A5、POR)、转运蛋白基因(MDR1、SLCO1B3)、转录调控基因(PXR、FOXP3)基因型。3.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患者基因型与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临床疗效和肾毒性的关联性。结果1.200例肾移植患者按照有无急性排斥反应分成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action,AR)组(n=46)和无急性排斥反应(No acute rejection,NAR)组(n=154),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显着(P<0.05),肾移植时年龄、体重、尸肾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按照有无肾毒性将入选200例患者分成肾毒性组(n=32)和对照组(n=168)。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着性差异(P>0.05);2.CYP3A4*18B,CYP3A5*3,POR*28,MDR1(rs1128503、rs2032582、rs1045642),SLCO1B3,PXR(rs6785049、rs1523127、rs3842689),FOXP3基因型的突变率分别为26.50%、68.50%、38.25%、62.25%、53.50%、36.5%、73.75%、38.00%、75.00%、26.50%、19.75%,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3.CYP3A4*18B基因突变型患者的Tac C0/D值在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24月显着高降低(P<0.05);CYP3A5*3基因突变型患者的Tac C0/D值在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24月显着升高(P<0.05);POR*28基因突变与CYP3A5表达组患者Tac C0和C0/D值降低有关(P<0.05);SLCO1B3基因突变型患者的Tac C0/D值在术后1周显着升高(P<0.05);MDR1 C1236T、G2677T/A、C3435T和PXR G7635A、C24381A、6碱基缺失、FOXP3 C3279A基因突变与Tac C0和C0/D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4.将一般临床资料作为协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患者更易发生肾毒性,男性是Tac所致肾毒性的危险因素;将患者相关基因型作为协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CYP3A4*18B AA基因型和CYP3A5*3GG基因型是术后Tac所致肾毒性的危险因素,未发现余基因多态性与服用Tac的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及肾毒性的相关性。结论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中CYP3A4*18B和CYP3A5*3与肾移植患者Tac C0和C0/D值有显着相关性,POR*28基因突变与CYP3A5表达组患者Tac CO和C0/D值降低有关;转运蛋白相关基因中MDR1 C1236T、G2677T/A、C3435T及SLCO1B3基因突变与肾移植患者的Tac C0和C0/D值无显着相关性;转录调控相关基因中PXR G7635A、C24381A、6碱基缺失、FOXP3 C3279A基因突变与Tac C0和C0/D值无明显相关性;男性是Tac所致肾毒性的危险因素;CYP3A4*18B AA基因型和CYP3A5*3GG基因型是术后Tac所致肾毒性的危险因素。

肖惠惠[2](202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收缩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显着相关》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重在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于武汉市第四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1周内非透析日家庭自测血压,计算其血压变异系数。同时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所有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状态均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进行评估,校正受教育年限偏倚后,依据量表评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得分≥26分为非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即为认知功能障碍组,之后比较这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的差异。依据居家收缩压变异性进一步将研究对象进行三分位法分组,比较各组临床基线资料的差异。结果:共有224名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68例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75%)。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我们发现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偏大(61±12 vs.49±13,P=0.000)、受教育年限低于12年的患者例数明显偏多(100 vs.15,P=0.000)、每周接受三次血液透析的患者比例明显偏低,分别为56.5%和69.6%(P=0.016)、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明显偏多(38.7%vs.21.4%,P=0.019)、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较低([102(90,112)]vs.[110(93,117)],p=0.031);我们也发现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居家收缩压变异性较大(8.4(6.7,10.6)]vs.[6.9(4.9,8.8)],p=0.000)。平滑拟合曲线(OR=1.2,95%CI(1.1-1.4),p<0.001)及趋势性检验(p for trend=0.004)均表明随着居家收缩压变异性的增加,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也越高。依据居家收缩压变异性进一步将研究对象进行三分位法分组后发现,与第一三分位组相比,第二三分位组和第三三分位组患者的年龄更大(p=0.005),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更高(p=0.027)。与第一三分位组和第二三分位组相比,第三三分位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血尿酸水平偏低(p<0.05)。与第二三分位组和第三三分位组相比,第一三分位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低(p=0.018)。同时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三组研究对象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逐渐增高,分别为60.9%,77.8%和85.1%(p=0.003)。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越大,受教育年限相对越短、每周血液透析频次相对越少及居家收缩压变异性越大,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越高。列线图显示了上述独立影响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的预测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表明列线图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准确度较高(AUC=0.8040,95%CI:0.7410-0.867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收缩压变异性越大,其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越高。

马鸿梦[3](2021)在《异体移植胞外基质促进小鼠卵巢内源性的原位再生》文中研究说明对许多器官受损的患者来说,在诸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策略中,最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便是器官内源性的原位修复及再生。器官内源性的原位修复与再生不仅需要各类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更需要合适的胞外微环境。而天然器官去细胞的胞外基质材料,既拥有最合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物理特性及化学特性、完整的胞外基质成分与器官的3D结构,还拥有更优越的细胞黏附、增殖与分化的环境。因此,我们想要利用异体器官去细胞的胞外基质材料,尝试性探索其是否具有促进哺乳类器官内源性再生的能力。我们选择卵巢器官为模型进行验证,首先获取小鼠卵巢并将其制作为去细胞的胞外基质,结合形态学观察、组织学染色分析的结果,将结构完整、无细胞残留的卵巢胞外基质移植到切除卵巢的实验组小鼠的卵巢包膜内,对照组则只进行卵巢切除手术,而不移植卵巢胞外基质,30天后观察卵巢是否可以再生。结果发现,对照组小鼠卵巢包膜内是空的,而实验组中移植的卵巢胞外基质能重新生长为卵巢。通过统计分析后我们发现,实验组中的552只小鼠,有205只小鼠能够再生卵巢,其卵巢再生率可达37.14%。而在对照组的118只小鼠中,没有一只小鼠可以再生卵巢。我们进一步从再生卵巢的形态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功能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检测结果都与正常卵巢的分析、检测结果相一致,即再生卵巢与正常卵巢间形态无差异、在组织切片中可观察到各级卵泡、再生卵巢中的卵母细胞能够在体外成熟、卵巢可正常排卵及维持实验组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使得实验组小鼠可以正常产生后代。为了证明卵巢再生是由卵巢胞外基质诱导再生的,我们利用阿尔新蓝染色液对卵巢胞外基质进行着色,并将其移植到卵巢原位,结果发现,移植阿尔新蓝着色的卵巢胞外基质只能有限地促进卵巢的再生,其再生卵巢内的卵泡较少,卵巢再生率也降至24.3%。我们进一步移植单一成分的人工明胶和胶原材料,根据组织学染色结果,我们发现只有很少的细胞能够迁移入人工材料中,并且无法形成卵泡结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天然的、未经着色处理的卵巢胞外基质在卵巢原位的再生的过程中发挥有重要的诱导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卵巢再生的情况是广泛存在于小鼠品系内的,但将卵巢胞外基质异位移植到肾包膜下,卵巢胞外基质却不能够再生为卵巢。为了进一步探索卵巢再生的具体过程,我们分别取再生2、5、8、10、15、20、25、30天的再生卵巢,对其进行形态学、组织学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再生时间的增加,卵巢胞外基质内会逐渐迁入更多的细胞,在15天再生卵巢的组织切片中首次发现了卵泡,并在后续的再生过程中,观察到了更多数量的卵泡。我们进一步选择对再生10、15、30天的卵巢和正常卵巢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再生10天卵巢同再生15天卵巢的转录组的分析结果较为一致,而再生30天卵巢与正常卵巢的转录组的分析结果较为一致。在对比以上四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后我们发现,在再生10、15天的卵巢中高表达的差异基因多聚集于免疫反应、细胞外基质重塑、血管生成、组织迁移及再生等生物学过程中,而高表达于再生30天卵巢和正常卵巢的差异基因则更多聚集于卵泡发育、排卵周期、类固醇合成及生殖发育等生物学过程中。与此同时,我们还进行了PCR和q PCR的验证实验,其结果同转录组检测的结果相一致。在转录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选取再生15天卵巢和正常卵巢进行蛋白组对比分析,其分析结果与转录组的分析结果相一致。这也说明卵巢再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会经历细胞迁移、组织重塑、细胞再分化等生物学过程。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在卵巢再生过程中,部分卵泡是由新分化形成的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重新组装形成的。其中新分化的卵母细胞可能来源于骨髓中的lin-c-kit+sca-1-细胞,且当lin-细胞与生殖嵴细胞共同异位移植于肾脏时,lin-细胞能分化形成簇状的卵母细胞类细胞。综上所述,我们成功利用卵巢胞外基质在小鼠体内原位再生出新的卵巢。卵巢的再生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再生的卵巢不仅可以从lin-c-kit+sca-1-细胞重新分化形成卵母细胞,继而组装为新的原始卵泡,还能够执行产仔和内分泌功能。本实验为研究哺乳类原位器官的再生提供一种可能,也为进一步探讨哺乳类器官再生的机理做出了铺垫。

姚志[4](2021)在《中医院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为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周围血管科、骨科和普外科住院患者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的一般基本情况、手术相关资料和中医证候分布资料。AKI诊断采用2012年改善全球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颁布的AKI临床实践指南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进行辨证。分析外科术后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外科术后发生AKI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结果:(1)基本情况比较:本研究共纳入416例外科术后患者,外科术后发生AKI的患者有131例,外科术后未发生AKI的患者285例。131例外科术后发生AKI的患者中周围血管科100例,骨科20例,普外科11例。外科术后AKI 1期110例(84%),2期15例(11%),3期6例(5%)。肾前性因素40例(31%),肾性因素70例(53%),肾后性因素21例(16%)。外科术后AKI患者的平均年龄66±5岁,BMI 23.7±2.9 kg/m2,平均住院日36±5天,外科术后AKI患者的平均年龄、BMI、平均住院日均大于非AKI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例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合并高血压1 13例(86.3%)、糖尿病120例(91.6%)、冠心病83例(63.4%)、吸烟史70例(53.4%)、脑血管病76例(58%)、高脂血症104例(79.4%)和基础肾功能不全98例(74.8%),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所占比例均大于外科术后非AKI患者,二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高脂血症和基础肾功能不全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例外科术后AKI患者使用过利尿剂40例(30.5%)、ACEI/ARB 73例(55.7%)、抗生素91例(69.5%)、造影剂50例(38.2%)和非甾体类抗炎药75(57.3%)。外科术后AKI患者的以上5种药物的使用率均大于外科术后非AKI患者,二者在抗生素和造影剂使用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室检查指标: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血肌酐值89.8±17.6umol/L,术前血红蛋白99.7±10.3g/L,术前血尿酸418.8±81.2umol/L。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血肌酐水平和术前血尿酸水平均高于非AKI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值低于非AKI患者,二者术前血肌酐值、术前血尿酸值和术前血红蛋白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相关资料:外科术后AKI组患者的手术耗时(min)90[60,120],术中出血量164±54ml,外科术后AKI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和手术出血量均大于非AKI组患者,两组在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术后AKI患者以4级手术为主,两组间在手术分级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转归情况:外科术后AKI组患者院内死亡率(5.3%)显着高于非AKI组(1.7%),二者在术后死亡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术后AKI组患者ICU的转入率(7.6%)显着高于非AKI组(2.1%),二者在术后转入ICU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术后AKI组患者术后ICU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长于非AKI组,二者在术后ICU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病性以虚实夹杂证多见;虚证类的证候要素以气虚、血虚为主;实证类证候要素中以血瘀、热毒、湿热为主。气虚、血瘀、热毒和湿热在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外科术后非AK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病因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肾前性因素导致的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病性主要以虚实夹杂为主,证候要素主要见于血虚、气虚、血瘀和热毒;肾性因素导致的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病性主要以实证为主,其证候要素主要见于血瘀、湿热、热毒和血虚;肾后性因素导致的外科术后AKI的中医病性主要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证候要素主要是热毒、湿热、血瘀和血虚。气虚和血虚在肾前性病因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肾性和肾后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在肾后性病因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肾前和肾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术前血尿酸、基础肾功能不全、抗生素、造影剂、BMI、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是外科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2.外科术后AKI组患者中医病性以虚实夹杂证多见;虚证类的证候要素以气虚、血虚为主;实证类证候要素中以血瘀、热毒、湿热为主。

叶书林[5](2021)在《木犀草素抑制小鼠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器官衰竭的有效手段。为了维持移植物在受者体内的存活,往往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一方面,术后器官排斥反应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得以降低;另一方面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移植物和移植患者的存活,是移植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中药免疫调节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许多新的进展,从中药中寻求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剂是当今移植免疫学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木犀草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如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等。在免疫调节作用方面的研究中发现木犀草素可以抑制小鼠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下调IFN-γ、IL-6、IL-5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诱导CD4+CD25T淋巴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化来减轻气道炎症。然而,目前木犀草素对于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方面的作用研究仍为空白。由于皮肤上抗原呈递细胞很多,排斥反应比其他器官移植更强,若药物能抑制皮肤排斥反应,则更能抑制其他器官移植排斥。因此,本实验首先通过小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模型探讨木犀草素对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再以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模型进行验证,研究木犀草素对小鼠同种异体器官排斥反应的作用,以及其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1.木犀草素对小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建立小鼠皮肤移植模型,以BALB/c小鼠为供体,C57BL/6小鼠为受体。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Control,灌胃,0.5%CMC-Na)、雷帕霉素组(Rapa,腹腔注射,1mg/kg)、木犀草素低剂量组(Lut-low,灌胃,25mg/kg)、木犀草素高剂量组(Lut-high,灌胃,50mg/kg),观察木犀草素对移植皮片生存时间的影响,用中位存活时间(Mediansurvival time,MST)表示;移植10天后,取移植皮片检测炎症细胞浸润、CD3、Foxp3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6、IL-10、TNF-α、IL-17a、Foxp3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取移植小鼠脾脏和外周引流淋巴结检测CD4+CD44high CD62Llow 和 CD8+CD44high CD62Llow 效应 T 细胞、CD4+Foxp3+调节性 T细胞、CD11c+CD86+和CD11c+CD80+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比例。木犀草素联合应用Anti-CD25删除小鼠体内Treg对小鼠皮肤移植反应的实验研究,分为四组: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Control,灌胃,0.5%CMC-Na)、木犀草素高剂量组(Lut-high,灌胃,50mg/kg)、木犀草素高剂量联合同型对照组(Lut-H+Isotype,木犀草素50mg/kg灌胃联合Isotype抗体第0、3、6天0.2mg腹腔注射),以及木犀草素高剂量联合Anti-CD25抗体组(Lut-H+PC61,木犀草素50mg/kg灌胃联合PC61抗体第0、3、6天0.2mg腹腔注射),观察移植皮片生存时间,同时检测移植10天后脾脏和淋巴结中CD11c+CD86+和CD11c+CD80+成熟DC的比例。2.木犀草素对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以BALB/c小鼠胰岛细胞为供体,移植到STZ诱导的糖尿病C57BL/6小鼠肾包膜下,建立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组(Control,灌胃,0.5%CMC-Na)、雷帕霉素组(Rapa,腹腔注射,1mg/kg)、木犀草素低剂量组(Lut-low,灌胃,25mg/kg)、木犀草素高剂量组(Lut-high,灌胃,50mg/kg),观察木犀草素对移植后血糖的影响,用中位存活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表示;移植10天后,取胰岛移植物检测胰岛素、炎症细胞浸润及CD3+T的表达情况;同时取移植小鼠脾脏和引流淋巴结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Foxp3+Treg的比例。3.木犀草素调节小鼠T细胞功能的体外实验流式细胞术分选CD3+T淋巴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木犀草素对体外CD3+T细胞的细胞毒性,CFSE法检测木犀草素对体外CD3+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检测CD3+T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y、IL-10和IL-17a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选CD4+CD25-T,检测木犀草素干预后对CD4+CD25+Treg的分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木犀草素干预后CD3+T细胞中AKT/mTOR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1.木犀草素对小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1)与对照组相比,木犀草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能延长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MST=23.50±5.34(Lut-low)VS.16.50±2.74(Control),P<0.05;MST=33.00±5.04(Lut-high)VS.16.50±2.74(Control),P<0.01]。此外,与雷帕霉素组比较,木犀草素高剂量组在延长皮肤移植物存活率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T=33.00±5.04(Lut-high)VS.35.00±6.70(Rapa),P>0.05)。(2)在移植皮片中,与对照组相比,木犀草素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均能改善炎症细胞浸润,抑制CD3+T淋巴细胞浸润,上调Foxp3的表达,同时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FN-γ、TNF-α、IL-6和IL-17amRNA的表达,上调IL-10和Foxp3mRNA的表达。(3)在受体小鼠淋巴器官脾脏和淋巴结中,与对照组相比,木犀草素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均可显着降低CD4+CD44highCD62Llow和CD8+CD44highCD62Llow 效应 T 细胞以及 CD11c+CD86+和 CD11c+CD80+成熟 DC 的比例,同时显着增加引流淋巴结中CD4+Foxp3+Treg的比例(P<0.05或P<0.01)。(4)在应用Anti-CD25抗体删除Treg后,可逆转木犀草素延长移植皮片生存时间的作用,同时逆转对成熟DC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2.木犀草素对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1)与对照组相比,木犀草素可延长移植术后胰岛的存活时间。(2)在胰岛移植区域,与对照组相比,木犀草素可减轻炎症细胞浸润。(3)在受体小鼠周围淋巴器官中,与对照组相比,木犀草素可上调移植后引流淋巴结中CD4+Foxp3+Treg的比例。3.木犀草素调节小鼠T细胞功能的体外实验(1)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1.25、2.5、5、10和20μM)给药48h和96h后,仅20μM浓度木犀草素对T细胞有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2)在T细胞增殖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木犀草素低浓度(Lut-low,2.5μM)和木犀草素高浓度(Lut-high,5μM)组与雷帕霉素组(Rapa,0.1μM)一样,均能显着抑制T细胞的增殖(P<0.01)。(3)与对照组相比,木犀草素低浓度和高浓度组均能显着抑制CD3+T细胞上清液中IFN-y和IL-17a的蛋白水平(P<0.01),并上调IL-10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4)与对照组相比,木犀草素低浓度和高浓度组均能明显促使CD4+CD25-T细胞向CD4+Foxp3+Treg分化(P<0.01)。(5)木犀草素(无论低浓度还是高浓度)能有效抑制P-p70S6K、P-mTOR和P-AKT蛋白的表达(P<0.01),而雷帕霉素组对P-AKT蛋白的表达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我们实验结果揭示了不管是在小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模型中还是胰岛同种异体移植模型中,木犀草素均可显着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提示木犀草素可抑制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DCs的成熟,同时诱导CD4+Foxp3+Treg的分化,以及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实现的。因此,我们的研究填补了木犀草素在抑制移植反应作用方面的空白,木犀草素在自然界中来源广泛,无明显毒副作用,作为一种潜在的免疫抑制剂,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伊海生[6](2021)在《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肾移植患者BK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肾移植术后病人BK病毒感染的现状;与先前应用的以来氟米特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相比,评估以咪唑立宾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在治疗肾移植患者BK病毒感染中的效果;为临床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免疫抑制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实施肾移植手术病人术后BK病毒感染的状况。我院肾移植中心自2016年起定期检测患者肾移植后血、尿BK病毒载量。本中心基本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包括泼尼松龙(Pred)、肠溶性霉酚酸钠(ES-MPS),以及他克莫司(Tac)或环孢素(CsA)。所有患者均在肾移植后口服他克莫司,剂量为0.1~0.15mg/kg,每日两次,皮质类固醇5~10mg/d,肠溶性霉酚酸钠0.72g/d。一旦尿液或血液样本中出现BK病毒,我们即改变免疫抑制方案。一般而言,2016年12月前的病人采取以来氟米特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环孢素+激素+霉酚酸钠+来氟米特),其中霉酚酸钠(MPS)的剂量由0.72g/天减至0.36g/天,来氟米特(LFN)的剂量为200mg/bid。2017年1月及以后采用以咪唑立宾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环孢素+激素+霉酚酸钠+咪唑立宾),其中霉酚酸钠(MPS)的剂量由0.72g/天减至0.36g/天,咪唑立宾(MZR)的剂量为100mg/qd。病人按照以下方案进行返院随访,以便更好地进行肾移植术后药物浓度的调整与病人健康状况的监测: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至少每周随访一次,3至6个月每两周随访一次,6个月至1年每月随访一次,1年后每两个月随访一次。肾移植术后,如果患者在任何时候感到不适,如发热、恶心、呕吐等,需要到医院检查身体状况。随访的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生化、尿酸、药物浓度(FK506、CsA、MZR)等。以上所有检验均由齐鲁医院临床实验室进行。通过查询病历及门诊问询补充核实,收集以上主要资料。分析转换免疫抑制方案后病毒尿和病毒血症的减少和清除情况。分别评估四联疗法治疗BK病毒感染的有效性。数据录入EXCELL表格,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进行。结果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共有195名患者接受了肾移植手术。在随访过程中,其中1名患者术后8个月死于真菌性肺炎,其尿液、血液标本中均检测出BK病毒。其中,男性153人(占比78.5%),女性42人(占比21.5%);病人年龄最小13岁,最大年龄63岁。其中病人主要分布在20-52岁之间,占比达75.1%。在所有筛查的195名肾移植患者中,有127名患者尿液、血液标本中未出现BK病毒,可排除BK病毒感染,占比65.1%;有68名患者尿液中检测到BK病毒,尿液中BK病毒阳性率为34.9%,其中有29人同时在血液标本中检测出BK病毒,血液中BK病毒阳性率为14.9%。本中心先后用来氟米特和咪唑立宾治疗BK病毒。一般来说,来氟米特的治疗方案在2016年至2017年期间使用,咪唑立宾的治疗方案在2017年至2019年使用。回顾性分析表明,咪唑立宾对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最初筛选确定了 195名患者,其中27名符合BK病毒尿和病毒血症的纳入标准,其中来氟米特组8名,咪唑立宾组19名。2名BK病毒尿和病毒血症患者因数据不全被排除。纳入的27例患者中,三分之二为男性(18/27)。大多数患者维持由他克莫司、皮质类固醇和霉酚酸钠组成的标准免疫抑制方案。其中两名受试者在咪唑立宾组随访的最后三个月服用了停用他克莫司,改用环磷酰胺。1例患者服用来氟米特后出现轻度恶心,不影响服药,仍继续治疗。来氟米特的用药依从性可以从处方判断,表现良好。咪唑立宾从处方判断依从性良好,总体耐受性良好,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患者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来氟米特和咪唑立宾组治疗后8例和19例患者中,治愈3例(37.5%)和15 例(78.9%),好转 3 例(37.5%)和 4 例(21.1%),无效 2 例(25.0%)和 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100%,总治愈率分别为37.5%和78.9%。比较来氟米特组和咪唑立宾组BK病毒总清除率,发现两组病毒血症负荷均明显降低。按治疗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后,发现咪唑立宾组血液中BK病毒的清除率明显高于来氟米特组(Wilcoxon秩和检验,W=76.5,P=0.023<0.05)。我们还比较了转换方案后两组患者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尿酸和血液中他克莫司的药物浓度,没有发现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转换药物治疗方案后尿中BK病毒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中心肾移植患者尿液中BK病毒阳性率为34.9%,血液中BK病毒阳性率为14.9%。2.四联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环孢素+激素+霉酚酸钠+咪唑立宾)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中可以提供适宜的免疫抑制强度,本中心没有发生与用药相关的免疫排斥反应及移植肾功能丢失,病人耐受性良好。3.与来氟米特方案相比,咪唑立宾方案(他克莫司/环孢素+激素+霉酚酸钠+咪唑立宾)能够更好的控制肾移植术后BK病毒血症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控制BK病毒相关肾病(BKVN)。本研究推荐以咪唑立宾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

景艳[7](2021)在《中国肾移植受者中他克莫司联合五酯胶囊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分析及其应用》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他克莫司(TAC)是一种具有强免疫抑制特性的大环内酯类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已成为预防肾脏、肝脏和心脏等实体器官移植受者(KTRs)术后排斥反应的一线用药。然而,由于它的治疗窗狭窄、药物基因组学(PG)和药代动力学(PK)的个体差异大,因此常需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表明TAC的代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人群的代谢率不同。TAC在体内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酶(CYP3A4和CYP3A5)代谢,同时也是多药耐药外排转运蛋白P-糖蛋白(MDR1,由ABCB1基因编码)的底物。孕烷X受体(PXR)是由NR1I2编码,对转运蛋白的表达和药物代谢酶具有重要作用,包括CYP3A5、CYP3A4和ABCB1。五酯胶囊(WZC)是目前实体器官移植(SOT)受者常用的TAC增效剂,可提高TAC的血药浓度,从而减少其用药剂量。WZC的活性成分包括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醇乙等,它们都能明显抑制P-gp/CYP3A酶系活性。当与TAC联用时可抑制TAC的代谢,可以减轻SOT受者的经济负担。目前,WZC作为TAC“增效剂”广泛应用于SOT患者。但是,针对两者联合用药方案尚无共识或指导性意见。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肾移植受者中TAC联合五酯胶囊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分析,填补这一空白。本课题的研究目的:1、研究肾移植受者中WZC与TAC相互作用(Drug to Drug Interaction,DDI)的机制;探索上述DDI与药物代谢及药物效应相关基因多态性CYP3A5、CYP3A4、POR、ABCB1、IL-10、IL-3、IL-18、IL-4R、CYP3A7及PXR对TAC血药浓度的影响。2、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Version 7.3)构建TAC群体药动学模型。然后,基于最终模型,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设计给药方案,为TAC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本研究收集了211例成年肾移植受者TAC给药剂量及824例次TAC稳态血药浓度(C0)。根据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建立回顾性研究队列,将肾移植患者分为TAC+WZC组(107例)和TAC组(104例)。我们采用MASSARRAY分析法检测23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基因型,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不同组别CYP3A5、CYP3A4、POR、ABCB1、IL-10、IL-3、IL-18、IL-4R、CYP3A7及PXR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受者术后7 d、14 d、20 d TAC C0/D值的差异。2、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310例肾移植受者术后40天内TAC稳态谷浓度(1648个)、人口学资料(性别、体重、年龄、术后移植时间、身高)、血常规、肝肾功等实验室检查项目(红细胞、谷草转氨酶、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红细胞压积、γ-谷胺酰转移酶、总蛋白、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肌酐、尿酸、白蛋白、尿素氮)以及合并用药(五酯胶囊、强的松、骁悉、甲强龙、奥美拉唑、卡泊芬净)等基本信息资料。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建模软件NONMEM建立TAC群体药动学模型,分析体重、性别、实验室指标检查、合并用药及CYP3A5、CYP3A4、PXR基因多态性等协变量对TAC药动学参数的影响。通过自举法(Bootstrap)、拟合优度图(GOF)和预测校正和变异校正的视觉预测检验(pvc VPC)对最终模型进行内部评价;为了评价最终模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另收集70例患者的407个谷浓度独立数据集进行外部验证,计算平均预测误差(MPE)和均方根误差(RMSE)。最后,基于最终模型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来确定初始给药方案。结果:1、在23个候选SNPs中,我们只发现10个SNPs(CYP3A5 rs776746,CYP3A4 rs2242480和rs4646437,POR rs1057868,PXR rs2276707,rs227707和rs6785049,CYP3A7 rs2257401,rs10211和rs12360)与TAC C0/D显着相关。对于ABCB1、IL-10、IL-3、IL-18和IL-4R不同基因型对TAC C0/D值在各个研究时间点均无明显相关性。2、用药7 d、14 d、20 d时TAC+WZC组TAC C0/D值均显着高于T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21、P=0.031)。3、本研究发现无论是在TAC组还是TAC+WZC组中,不同的CYP3A5、CYP3A4基因型患者不同研究时间点TAC C0/D值也存在显着性差异。CYP3A5*3/*3型患者C0/D值高于CYP3A5*1/*3和CYP3A5*1/*1患者,即CYP3A5*1/*3和CYP3A5*1/*1型肾移植患者需要更高的TAC剂量才能达到目标浓度范围。POR rs1057868不同基因型对两组患者TAC C0/D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建模组共纳入310例肾移植受者(男性205例,女性105例),TAC谷浓度点1476个。310例受者平均体重57.55(10.76)kg,年龄40(10.03)岁。在中国成人肾移植受者中建立了TAC一阶吸收和消除的一房室PPK模型。最终模型显示,红细胞压积(HCT)、WZC和CYP3A5 rs776746-CYP3A4 rs4646437多倍体是影响TAC清除率的主要因素。最终模型表达式为:CL/F=21×(HCT/0.3)-0.693×0.827(combination with WZC)×1.2(rs776746-rs4646437 non-CCGG)。内部评价GOF图、Bootstrap法、pvc VPC和外部验证结果均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结论:1、CYP3A5(rs776746)、CYP3A4(rs2242480,rs4646437)和PXR(rs2276707)基因多态性与TAC C0/D具有显着相关性。2、五酯胶囊与TAC合用时显着增加肾移植受者TAC的C0/D值(P<0.05)。3、本研究是第一个通过PPK全面分析并评估了WZC联合用药及变量SNPs在肾移植受者中影响的研究。在三个中心中,首次定量评估了CYP3A5rs776746-CYP3A4 rs4646437多倍型、五酯胶囊和红细胞压积对TAC药动学的影响。经内部评价和外部验证双重检验下确定了该模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可以为临床医生TAC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合理的用药调整建议。

孙宁[8](2021)在《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哮病是一种以突然发作、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喉间发出哮鸣音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均可参照其辨证论治。这其中部分支气管哮喘极为顽固,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约5%会发展为难治性哮喘,尤其是激素依赖性哮喘(steroid dependent asthma,SDA),需要长期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才能控制。现代医学对SDA的治疗措施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撤药与治疗的矛盾,临床多应用中医中药进行干预。然针对其中医证候类型划分、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始终无法得到统一,尚无证候学与治疗学相结合的规范化治疗指南或共识出现,严重困扰着众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崔红生教授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经验。并重点分析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治疗SDA的分子机制。最后围绕SDA的中医中药应用过程中尚未达共识的证型、遣方用药及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德尔菲法的调查问卷初探,详细地进行了专家访谈,拟定了关于SDA中医药诊治的量表,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方法1.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为计算载体,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用药规律,通过统计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经崔红生教授诊治哮病的医案,筛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后纳入病历,通过中国科学院研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录入审核数据,最后利用平台软件以及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总结崔红生教授的用药经验。2.对崔红生教授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进行分子机制研究,分别通过TCMS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查找加减乌梅丸中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靶点蛋白和人类激素依赖型哮喘相关的作用靶点,构建有效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图;蛋白互作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构建,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有效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验证。3.根据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构建SDA治疗量表初稿,并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确定治疗量表各级指标,供后续指南的拟定提出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结果1.研究纳入病历2011例/次,共计有效处方1040张。纳入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05,年龄区间8~99岁。医案中处方用药涉及273味,药物四气以寒、凉为主(共占50.52%),其中寒性药使用最多(占45.92%),其次为温性药、平性药;药物五味以以甘、苦、辛为主(共占87.69%);药物归经以归肺、胃、脾为主(共占57.86%)。医案涉及高频用药补虚药使用最多(占总用药比22.86%),其次为止咳平喘药(占总用药比16.37%)。根据统计结果及组方规律,通过频数及置信度统计得出常见药物组合:麦冬-芦根、芦根-黄芩、炙甘草-枇杷叶、麦冬-黄芩、乌梅-白芍。通过基于网络的关联性分析得出纳入医案中运用的核心方药为:乌梅、白芍、黄芩、紫苏子、金银花、麦冬、芦根、薏苡仁、杏仁、生石膏、桃仁、枇杷叶、桑白皮、桔梗、炙甘草、菊花、防风、桑叶、法半夏、蝉蜕、浙贝母。多项结果均显示治疗中多与吾师的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有密切关系。2.经过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豆甾醇等多个关键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在转录因子AP-1(Transcription factor AP-1,JU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细胞肿瘤抗原 p53(Cellular tumor antigen p53,TP53)等核心基因表达上参与加减乌梅丸方的治疗。KEGG富集分析所涉及的通路包括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 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IF-1 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信号通路(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cAMP 信号通路(cAMP signaling pathway)、Jak-STAT 信号通路(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等。3.建立了 2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及234项三级指标的激素依赖型哮喘治疗量表初稿。结论1.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主要通过祛邪扶正、调补阴阳的治法,提出从肝论治,其经验方-加减乌梅丸方应用频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用药经验。2.加减乌梅丸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作用机制发挥抗炎作用,进而对激SDA起到治疗作用。3.通过德尔菲专家访谈法,分析、整合出适合SDA的治疗量表初稿,对未来指南的拟定提供了研究方向与科学基础。

刘俊彦[9](2021)在《合并急性肾损伤尸体供肾移植后疗效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尸体供者(deceased donor,DD)供肾用于移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二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390例尸体供者和763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者AKI发生情况,将受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按照KDIGO诊断分级标准,将AKI组分为KDIGO 1级组和KDIGO 2、3级组,观察受者术后DGF、PNF、AR、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近期及远期血肌酐水平和移植肾、患者存活率的情况。结果:1.发生AKI的尸体供者有61例,发生率为15.64%;其中根据KDIGO分级诊断标准,KDIGO 1级有56例,KDIGO 2、3级有5例。2.非AKI组、KDIGO 1级组和KDIGO 2、3级组受者术后DGF发生率分别为10.26%、7.27%和40%,KDIGO 2、3级组分别与非AKI组和KDIGO1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天和30天的血肌酐比较上,KDIGO 2、3级组与非AKI组和KDIGO 1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5年内各时间点血清肌酐比较上,KDIGO 1级组和非AKI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非AKI组术后AR发生率为12.7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24%;KDIGO 1级组术后AR发生率为13.64%,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18%;KDIGO2、3级组术后AR发生率为20%,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三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非AKI组、KDIGO 1级组和KDIGO 2、3级组在肾移植术后5年内移植肾和移植受者存活率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AKI分级中KDIGO 1级供肾在DGF发生率和近期及远期的血肌酐水平上与非AKI供肾术后效果无差异,提示KDIGO 1级供肾可作为扩大供肾的一种选择。2.KDIGO 2、3级供肾与非AKI供肾和KDIGO 1级供肾相比,术后DGF发生率高,近期(1个月内)血肌酐水平高,但远期(5年)血肌酐水平与非AKI供肾和KDIGO 1级供肾效果相似,提示需要对KDIGO 2、3级供肾谨慎选择,深入评估。

郭宏刚[10](2021)在《热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热痹方和湿热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疗效差异,评价热痹方治疗湿热痹阻型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期望该研究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为RA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门诊的70位RA受试者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进行研究,将符合试验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热痹方和甲氨蝶呤片干预,对照组予湿热痹颗粒和甲氨蝶呤片干预,治疗8周后进行随访。分别对两组8周前和8周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ESR、CRP、RF、CCP)、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DAS28评分、HAQ评分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评定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例RA患者,治疗组35例,3例脱落,其中1例因个人因素退出本次研究,2例失访,最终参与统计32例;对照组35例,2例脱落,其中1例因擅自加用生物制剂终止研究,1例因工作出差未按时服药剔除,最终参与统计33例。1.基线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DAS28评分及HAQ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有效率为81.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优于对照组。3.主要症状体征及相关评分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VAS评分、DAS28评分及HA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症状体征及相关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4.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CRP、RF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ESR、CCP指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评价:本次研究,治疗组出现2例轻度胃肠不适,对照组出现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在治疗的过程中两组的安全性未见明显异常,安全性有保障。结论:热痹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型RA疗效优于湿热痹颗粒联合甲氨蝶呤,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缓解疾病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70例器官移植病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0例器官移植病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因多态性与服用他克莫司的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和肾毒性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服用Tac的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和肾毒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研究对象与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二章 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CYP3A4、CYP3A5、POR)多态性与服用他克莫司的肾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和肾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1.研究对象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转运蛋白相关基因(MDR1、SLCO1B3)多态性与服用他克莫司的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和肾毒性的关系
    1.研究对象与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转录调控基因(PXR、FOXP3)多态性与服用Tac的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及肾毒性相关性研究
    1.研究对象与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疗效的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收缩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显着相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第2章 研究内容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5 讨论
第3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异体移植胞外基质促进小鼠卵巢内源性的原位再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哺乳类组织与器官的修复与再生
        1.1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在哺乳类器官的修复与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1.1.1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起源及其基本概念
        1.1.2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在哺乳类器官修复与再生研究中的策略
        1.2 哺乳类组织与器官内源性修复与再生的机制
        1.2.1 受伤直接诱导细胞重塑来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1.2.2 损伤后炎症诱导的组织修复及再生
        1.2.3 ECM的重塑与组织的修复及再生
    2.非哺乳类卵巢的再生
        2.1 果蝇卵巢的再生:基于生殖干细胞与去分化的再生
        2.2 斑马鱼卵巢的再生:基于生殖干细胞的再生
        2.3 蝾螈卵巢的再生:基于生殖干细胞的代偿性再生
    3.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体内、外重建哺乳类卵巢
        3.1 组织工程体外重建哺乳类卵巢
        3.2 再生医学内源性修复哺乳类卵巢
    4.小鼠卵巢的结构与功能及卵巢内干细胞的研究
        4.1 小鼠卵巢的基本结构
        4.1.1 原始卵泡的组装及机制
        4.1.2 卵泡的发育及调节
        4.1.3 卵母细胞的成熟与排卵
        4.2 哺乳类卵原干细胞及卵巢其他干细胞的研究
        4.2.1 关于哺乳类卵原干细胞的争议
        4.2.2 卵巢表面上皮干细胞及hilum区干细胞
        4.2.3 卵原干细胞来源的探究
第二章 小鼠卵巢体内的再生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及其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卵巢ECM的制作
        2.2.2 卵巢原位移植卵巢ECM
        2.2.3 肾脏异位移植卵巢ECM
        2.2.4 卵巢ECM和再生卵巢石蜡切片的制作及H&E染色的方法
        2.2.5 卵巢ECM的 DAPI染色的方法
        2.2.6 再生卵巢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的方法
        2.2.7 小鼠体内激素水平的测量
        2.2.8 再生卵巢内GV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2.2.9 小鼠生育力的检测
        2.2.10 再生小鼠卵巢内卵泡、细胞数计数及其统计学分析
        2.2.11 再生卵巢基因的检测
        2.2.12 再生卵巢Brdu的标记及其检测
        2.2.13 不同时期再生卵巢的转录组分析
        2.2.14 不同时期再生卵巢的蛋白组分析
        2.2.15 尾静脉注射不同类群的骨髓细胞
        2.2.16 双侧肾脏移植GFP阳性的lin~-骨髓细胞与生殖嵴、卵巢的细胞团
        2.2.17 数据分析
    3.结果
        3.1 小鼠卵巢原位的再生
        3.1.1 移植小鼠卵巢ECM可以诱导卵巢原位的再生
        3.1.2 再生卵巢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3.1.3 再生卵巢的功能检测结果
        3.2 卵巢原位移植不同成分生物支架的结果
        3.2.1 移植阿尔新蓝染色的卵巢ECM只能促进卵巢有限地再生
        3.2.2 移植单一成分人工支架不能促进小鼠卵巢的再生
        3.3 不同品系间原位移植卵巢ECM可以促进小鼠卵巢内源性的原位再生
        3.4 肾脏异位移植卵巢ECM不能再生卵巢
        3.5 小鼠卵巢体内再生的动态发生过程
        3.5.1 小鼠卵巢体内再生的发生过程
        3.5.2 不同时间点再生卵巢的转录组分析的结果
        3.5.3 不同时间点再生卵巢中不同基因的表达情况
        3.5.4 再生15天卵巢和正常卵巢蛋白组分析的结果
        3.6 再生卵巢中部分卵母细胞是重新分化形成的
        3.7 新形成的卵母细胞的可能性起源
        3.7.1 新形成的卵母细胞可能来源于骨髓细胞
        3.7.2 新形成的卵母细胞来源于lin~-细胞
        3.7.3 新形成的卵母细胞来源于lin~-c-kit~+sca-1~-细胞
        3.8 肾脏移植lin-细胞与卵巢细胞
    4.讨论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4)中医院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1 AK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2 外科术后AKI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AKI的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
        4 常见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5 预防和治疗策略
    综述二 中医学对急性肾损伤的认识
        1 历史沿革
        2 病因病机
        3 中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资料收集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的具体手术科室分布
        2.2 外科术后AKI的分期和病因分布
        2.3 研究人群的一般资料比较
        2.4 研究人群的手术相关资料
        2.5 研究人群的术后相关资料
        2.6 多因素分析
        2.7 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2.8 不同病因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3 讨论
        3.1 外科术后AKI患者的一般情况
        3.2 外科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3.3 外科术后AKI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学习成果
个人简历

(5)木犀草素抑制小鼠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移植免疫概述
        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概述
        二、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三、DC细胞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第二节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
        一、免疫抑制剂分类
        二、雷帕霉素
    第三节 中医药在器官移植中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对移植前后的病因病机认识
        二、中医药对移植前后的辨证认识
        三、中药对器官移植的治疗
    第四节 木犀草素的研究进展
        一、木犀草素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
        二、木犀草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木犀草素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一、小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模型的建立
        二、木犀草素对小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
        三、木犀草素联合应用Anti-CD25抗体删除Treg对小鼠皮肤移植反应的影响
        四、讨论
    第二节 木犀草素对小鼠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一、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模型的建立
        二、木犀草素对小鼠胰岛移植的作用
        三、讨论
    第三节 木犀草素调节小鼠T细胞功能的体外实验
        一、实验内容
        二、讨论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性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肾移植患者BK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1.1 入选对象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免疫抑制方案及其转换
        1.2.3 BK病毒的检测方法
        1.2.4 定义
        1.2.5 数据处理
二、结果
    2.1 一般状况
        2.1.1 性别与年龄
        2.1.2 身体质量指数
        2.1.3 HLA配型错配位点数
        2.1.4 原发疾病分布
    2.2 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
        2.2.1 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情况
        2.2.2 肾移植术后BK病毒首次出现时间
        2.2.3 肾移植术后转换免疫抑制方案后BK病毒感染的清除状况
    2.3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
        2.3.1 来氟米特组与咪唑立宾组的免疫抑制方案
        2.3.2 血尿酸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情况
        2.3.3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
        2.3.4 来氟米特组与咪唑立宾组的用药相关副反应
三、讨论
    3.1 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
    3.2 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时间
    3.3 来氟米特治疗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有效性
        3.3.1 来氟米特治疗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体外实验有效性
        3.3.2 来氟米特治疗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临床有效性
        3.3.3 来氟米特临床副作用评价
    3.4 咪唑立宾治疗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有效性评价
        3.4.1 咪唑立宾治疗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体外实验有效性评价
        3.4.2 咪唑立宾治疗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临床有效性评价
        3.4.3 咪唑立宾临床副作用评价
    3.5 局限与不足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防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中国肾移植受者中他克莫司联合五酯胶囊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分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肾移植患者基因多态性与五酯胶囊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
    2.1 材料与对象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设备仪器
        2.1.3 研究对象
        2.1.4 临床资料
    2.2 方法
        2.2.1 免疫治疗方案
        2.2.2 TAC血样采集及分析
        2.2.3 DNA提取
        2.2.4 基因分型测定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患者的一般资料
        2.3.2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
        2.3.3 五酯胶囊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TAC C0/D的影响
        2.3.4 TAC+WZC组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C0/D与 SNP的关系
        2.3.5 TAC组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C0/D与 SNP关系
    2.4 讨论
    2.5 总结
第3章 他克莫司在中国成人肾移植患者中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3.1 材料与对象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设备仪器
        3.1.3 研究对象
        3.1.4 临床资料
    3.2 方法
        3.2.1 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建立
    3.3 结果
        3.3.1 肾移植患者基本特征
        3.3.2 数据审校结果
        3.3.3 他克莫司的群体药代动力学
        3.3.4 模型评价
        3.3.5 外部验证
        3.3.6 他克莫司剂量指导
    3.4 讨论
    3.5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他克莫司在成人肾移植术后患者中群体药动学研究进展
    References

(8)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激素依赖型哮喘概述
        2 激素依赖性哮喘、激素抵抗性哮喘、难治性哮喘之间的关系
        3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诱因
        4 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特征
        5 鉴别诊断
        6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辨证论治
        2.1 分期辨证论治
        2.2 脏腑辨证论治
        2.3 分型辨治
        2.4 专方专治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2.6 其他治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三步序贯法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
        1 三步序贯法理论的产生及内涵
        2 三步序贯法治疗SDA的理法方药
        3 三步序贯法临床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总结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的中药用药规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基本信息统计
        2 总体方药信息统计
        3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分析
        第四节 讨论
        1 哮病概述
        2 SDA的中医证治机理
        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4 从肝论治治疗哮病
        5 加减乌梅丸方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加减乌梅丸方治疗SDA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2 筛选加减乌梅丸方与SDA的共同作用靶点
        3 关键化学成分-共同靶点网络构建
        4 PPI网络构建
        5 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6 分子对接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加减乌梅丸方有效活性成分
        2 加减乌梅丸方-SDA靶点预测
        3 加减乌梅丸方中活性成分与SDA基因网络构建
        4 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5 GO功能富集分析
        6 KEGG通路富集分析
        7 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8 分子对接结果
        第四节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SDA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的初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目的
        2 激素依赖型哮喘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方案构建
        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4 统计学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 专家积极程度与权威程度
        2 专家协调程度
        3 专家咨询建议
        4 问卷调查评分结果
        5 构建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
        第四节 讨论
        1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
        2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拟定SDA中医诊疗指南专家调查量表的依据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合并急性肾损伤尸体供肾移植后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及发展
    2.2 急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
    2.3 急性肾损伤病因及发病机制
    2.4 AKI临床表现及诊断
        2.4.1 临床表现
        2.4.2 实验室检查
        2.4.3 影像学检查
        2.4.4 肾脏病理
    2.5 AKI治疗及预后
    2.6 供体急性肾损伤在目前的实践
    2.7 小结与展望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供者资料
        3.1.2 受者资料
    3.2 方法
    3.3 免疫方案
        3.3.1 免疫诱导方案
        3.3.2 免疫抑制方案
    3.4 术后随访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AKI 组和非AKI 组供者一般情况比较
    4.2 AKI 组和非AKI 组受者一般情况比较
    4.3 肾移植受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4.4 肾移植受者术后预后情况比较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就学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热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终止标准
        2.7 脱落标准及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随机分组
        3.2 对照
        3.3 单盲
        3.4 样本量计算
        3.5 研究用药
        3.6 治疗方案及观察期
    4 观察指标
        4.1 受试者的基本资料
        4.2 安全性指标
        4.3 疗效观察指标
    5 疗效评价
        5.1 中医证候积分
        5.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5.3 疾病活动指数
        5.4 健康评价调查表
        5.5 疼痛VAS评分
        5.6 安全性评价标准
        5.7 研究质量控制
        5.8 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
    6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结果
    1 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1.1 一般情况比较
        1.2 两组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比较
        1.3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比较
        1.4 两组治疗前DAS28评分和HAQ评分比较
    2 疗效比较
        2.1 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2.2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
        2.3 两组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2.4 两组DAS28评分变化比较
        2.5 两组HAQ评分变化比较
    3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RA的认识
        1.1 病名探讨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RA的认识
        2.1 病因
        2.2 发病机制
        2.3 西医治疗
    3 热痹方方药分析及组方意义
    4 热痹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5.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5.2 总体疗效分析
        5.3 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分析
        5.4 实验室指标改善分析
        5.5 DAS28评分改善分析
        5.6 HAQ评分改善分析
第四部分 结语
    1.结论
    2.不足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70例器官移植病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因多态性与服用他克莫司的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和肾毒性的关系[D]. 王翔. 湖北科技学院, 2021(07)
  •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收缩压变异性与认知功能障碍显着相关[D]. 肖惠惠. 江汉大学, 2021(01)
  • [3]异体移植胞外基质促进小鼠卵巢内源性的原位再生[D]. 马鸿梦. 内蒙古大学, 2021
  • [4]中医院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D]. 姚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木犀草素抑制小鼠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研究[D]. 叶书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肾移植患者BK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D]. 伊海生. 山东大学, 2021(12)
  • [7]中国肾移植受者中他克莫司联合五酯胶囊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分析及其应用[D]. 景艳. 南昌大学, 2021(01)
  • [8]崔红生教授治疗哮病中医用药规律及中医诊断与治疗量表拟定初探[D]. 孙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合并急性肾损伤尸体供肾移植后疗效对比分析[D]. 刘俊彦. 吉林大学, 2021(01)
  • [10]热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研究[D]. 郭宏刚.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70例器官移植患者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