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鼻内镜手术治疗

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鼻内镜手术治疗

一、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吴刚刚[1](2019)在《鼻内镜下两种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PLRA的应用价值及适用范围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入路的应用范围,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是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及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入路手术的60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患者中进行的。A组为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的患者30例,包括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14例(其中复发病例3例),上颌窦息肉(maxillary polyps)8例,上颌窦囊肿(maxillary cyst)3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hemorrhagic necrotic nasal polyp,HNNP)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ACP)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fungal maxillary sinusitis,FMS)1例。B组为行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双径路手术的患者30例,包括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上颌窦息肉9例,上颌窦囊肿2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1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1例,上颌窦真菌感染4例。手术采用气静复合麻醉方式,分别记录两组样本中患者的病变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A组患者病变根基附着处分别位于上颌窦内侧壁、前壁、泪前隐窝、齿槽隐窝。B组患者病变根基附着处累及上颌窦后外侧壁、下壁、上壁和上颌窦窦口附近多处部位。门诊随访期为312个月,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0150min,住院时间为512天,出血量为30120ml,平均手术时间为110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7.3天,平均出血量为75.8ml。30例患者无一复发,术后术腔上皮化,下鼻甲形态良好,均无溢泪发生。B组患者手术时间在50135min不等,住院时间从413天不等,平均手术时间为10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5天,平均出血量为30120ml,平均出血量74.7ml。其中有1例IP患者复发,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PLRA)再次手术后,随访时间段内无复发。术后观察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安全,创伤小,手术视野广阔,能够完整地清除病变,保留鼻泪管和下鼻甲,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PLRA适用于病灶位于上颌窦内侧壁、前壁、泪前隐窝、齿槽隐窝和Krouse分期为3期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或复发的患者。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径路可以治疗部分难治性上颌窦良性病变,如病变累及上颌窦后外侧壁、下壁、上壁和上颌窦窦口附近多处部位。

陈小林,陈佳,李伟,孙苏光[2](2013)在《鼻内镜下双路径联合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路径联合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疗效。方法收集鼻内镜下经自然窦口联合柯-陆氏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24例作为联合组,采用传统柯-陆氏手术治疗18例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观症状评分(VAS)、手术疗效、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16.7%)与传统组(44.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9;P=0.049)。术前两组患者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联合组各症状评分显着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各组症状均基本消失,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时间、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时间联合组较传统组显着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8,P<0.05)。联合组术后复发率为0.0%,显着低于传统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8;P=0.038)。结论通过扩大的自然窦口进镜联合柯-陆氏手术内镜下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与传统柯-陆氏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症状缓解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势。

姚向东[3](2012)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32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命名也不统一。手术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方法有多种。传统方法是作鼻侧切开术或柯陆手术,手术创伤大,面部肿胀明显,术后恢复慢。有时因手术损伤三叉神经分支伴面部麻木感,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术中处理窦口鼻道复合体,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通畅引流,使上颌窦病变愈合。我们采用鼻内镜下不同径路手术治疗32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张志坚,邓仁跃,谢立,华清泉[4](2012)在《上颌窦出血性息肉16例报告及名称讨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上颌窦出血性息肉16例,并对该病名称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本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16例均行手术切除,经1-6年随访,未见复发。术后病理切片的特征为息肉、出血、坏死、机化组织并存。结论:本病的术前诊断应依靠CT和MRI的综合判断,必要时结合可靠的术前活检。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鼻内窥镜手术为首选手术方式。对息肉是发病原因还是结果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对本病的命名尚无一致意见,有待深入研究。

许杰英,覃建泽[5](2012)在《28例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的治疗体会》文中提出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由于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特点,其不仅具有炎症的特性,同时还具有鼻窦肿瘤的特性,故临床上极易混淆,常造成手术方式选择上的欠妥。现将我院2004~2010年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8例,报道如下。

薛麦富[6](2012)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18例临床诊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8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CT特征性表现、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经鼻或双径路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术后病理报告为出血坏死性息肉或慢性炎症伴出血坏死组织,1例病检发现真菌菌丝和菌孢。18例患者均治愈,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随访1.55年,全部病例均无复发,症状消失。结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有其CT特点,可在鼻内镜下经鼻或双径路手术彻底切除,具微创化特点。

王俭,关守荣,张涛[7](2011)在《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诊断及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诊断,最佳手术方式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2004~2011年收住我院的25例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分别采用柯-陆手术、鼻侧切开术及鼻内窥镜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25例中,有4例术前误诊为上颌窦恶性肿瘤,并行上颌窦柯-陆手术、1例误诊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物行鼻侧切开术,2例术前误诊为真菌性鼻窦炎,20例行鼻内镜手术(Fess)。全组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痊愈出院,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20例随访6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鼻腔鼻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是鼻息肉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影像学可见窦壁骨质破坏,但具有其特点。术前进行必要的病理活检有助于诊断及制订手术方案手术是本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且鼻内窥镜手术应为首选术式。

李丽芳[8](2010)在《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43例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鼻内镜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来我院手术治疗的43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鼻内镜手术组23例和传统手术组2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鼻内镜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鼻内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传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鼻内镜组的总满意率高达92.30%,远高于对照组的76.47%,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鼻内镜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小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薛建秀,胡玉顺,陈彩娟,段润卿[9](2009)在《双径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临床分析》文中认为我们总结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共收治的30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从CT影像及治疗方案上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术前手术方案的选择。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

邹起瑞,刘永刚,连俊勤[10](2009)在《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3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彻底清除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在双极电凝、吸切器(鼻息肉切割吸引器)的辅助下经鼻内窥镜+上颌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治疗的23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经治疗后随访624月,无并发症,无复发,治愈率为100%。结论该术式对彻底清除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避免复发,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鼻内镜下两种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已发表论文或专利申报等其他成果
附录C.综述上颌窦良性病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鼻内镜下双路径联合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及随访
        1.2.2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各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2.2 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VAS评分
    2.3 各组患者手术时间及疗效分析
    2.4 各组术后复发情况
3 讨 论

(3)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3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28例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的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上颌窦根治术11例。
        1.2.2 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5例。
        1.2.3 上颌窦根治术联合鼻内窥镜手术9例。
        1.2.4 鼻侧切开术3例。
    1.3 结果:
2 讨 论

(6)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18例临床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病理病因
    3.2临床表现特点
    3.3 CT特征性表现
    3.4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5 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有效方法

(7)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诊断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43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见表2。
3 讨 论

(9)双径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治疗结果
2 讨论

四、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鼻内镜下两种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分析[D]. 吴刚刚.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2]鼻内镜下双路径联合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J]. 陈小林,陈佳,李伟,孙苏光. 重庆医学, 2013(10)
  • [3]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32例[J]. 姚向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06)
  • [4]上颌窦出血性息肉16例报告及名称讨论[J]. 张志坚,邓仁跃,谢立,华清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4)
  • [5]28例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的治疗体会[J]. 许杰英,覃建泽.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03)
  • [6]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18例临床诊疗分析[J]. 薛麦富. 中国医学创新, 2012(11)
  • [7]鼻腔鼻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诊断及治疗[J]. 王俭,关守荣,张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15)
  • [8]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43例疗效观察[J]. 李丽芳. 现代临床医学, 2010(02)
  • [9]双径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临床分析[J]. 薛建秀,胡玉顺,陈彩娟,段润卿.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9(12)
  • [10]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3例临床分析[J]. 邹起瑞,刘永刚,连俊勤. 淮海医药, 2009(06)

标签:;  ;  ;  ;  

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鼻内镜手术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